作为一名小学生,对于,竹进全民阅读,你有什么看法?

  5月17日,四川省全民阅读工作座谈会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举办的贺信重要精神和“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等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民阅读大会精神和省委常委会决策部署,总结我省全民阅读工作,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

  座谈会上,乐山市委宣传部作了交流发言。来自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和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代表,分别向乐山市井研县、乐山大佛景区管理委员会和乐山市教育局捐赠了价值16万元的期刊图书和文具,共同助力乐山全民阅读再上新台阶。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代表捐赠报刊读物

  书香润嘉州 全民享阅读

  2017年以来,乐山坚持把全民阅读作为文化强市的一项重要工程,按照“政府引导、全民参与、公益普惠、平等便利”的原则,扎实推进“书香之城·文化乐山”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乐山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夯实基础,加快构建“线上+线下”服务阵地

  健全线下阅读阵地。建成以国有图书馆为主体的各类图书馆(室)2500余个、农家书屋1107个、实体书店150余家,基本形成城市社区15分钟便捷阅读文化圈、10里农村阅读文化圈。

  推动线上互联互通。“书香乐山”APP正式上线,建成集移动(手机)图书馆、一卡通等平台为一体的数字网络综合服务平台。全市11个县(市、区)实现图书信息资源共享、电子阅览室互联互通。

  构建便民阅读体系。四川文轩乐山书城成为我市首家集阅读学习、展示交流、创意生活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文化中心,在中心城区建成24小时书屋、文旅书咖、大众书局、西西弗书城等特色书店并向区县拓展。开展“电子阅读季”“你选书、我买单”等惠民活动,努力满足群众多样阅读需求。

  因地制宜,着力打造“1+11+N”特色品牌

  “1”:打造“沫若”阅读品牌。依托“沫若文化”资源,成立“沫若书院”,迄今为止开展专题讲座113场。举办“沫若杯”全民阅读征文活动,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四届,收到社会各界来稿2万余篇,影响辐射全省15个市州和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11”:打造“一县一品”阅读品牌。如五通桥区创办“知之”青少年读书会,定期开展亲子阅读、图书漂流等活动。峨边彝族自治县开设“志根双语”阅读课堂,赓续民族文化根脉。金口河区“大瓦山讲坛”、沐川县“竹乡讲堂”等阅读品牌不断涌现,各地各具特色的阅读活动蓬勃开展。

  “N”:打造系列“大讲堂”阅读品牌。开设“干部大讲堂”,组织青年干部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谈认识、谈体会。开办“嘉州女性大讲堂”,推选各行各业优秀女性代表讲述自己的故事,用身边事激励身边人。办好“青年大讲堂”,引导广大青年关心时事,关注社会发展,提升综合素养。创办大型公益讲座“三江讲坛”,深入农村、社区等开展专题讲座100余场,听众近30万余人次。

  强化引领,大力营造良好氛围

  大力开展阅读“七进”活动。整合社会力量,推进全民阅读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如搭建“彝动书吧”阅读平台,购置双语书籍,满足彝区群众阅读需求。借力东西部协作,与浙江省诸暨市联合开展“书香飘万里,Hello我的西部兄弟”赠书活动,通过结对共建推动全面阅读进校园。

  创新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以“世界读书日”“六一”国际儿童节等重要节庆日为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如开展“阅动正能量——身边人讲身边事”真人图书馆活动,邀请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环保人士、IT创业者等作为“真人书”,分享人生经历和阅读心得,激发青少年阅读兴趣。针对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开展“送书上门”活动,进一步激发群众读书热情。

  积极开展阅读示范活动。举办“书香之家”评比活动,先后授予100个家庭“书香之家”称号。依托市级主流媒体,开设阅读专题专栏,三江都市报每周二推出“嘉定坊随笔”,对市民读书感想、好书推荐等进行推送;乐山广播电台把优质阅读内容和活动引入直播间,开展“云讲党史”“云读好书” 等活动;乐山广播电视报微信平台“漫乐山”开办新媒体阅读特色栏目“漫阅读”,每周定期开展有声经典美文分享。

  乐山市将坚决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关于全民阅读的部署要求,抓住阅读供给、阅读服务、阅读保障等关键环节,不断健全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提升优质阅读内容供给能力,深入推进“书香之城·文化乐山”建设,推动全民阅读再上新台阶,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一、清化竹器制作技艺培训班在博竹苑开班

二、“打造书香博爱 诵读博雅人生”朗读会在县委党校举行

8月11日上午,博爱县百姓文化讲堂开课。县文化馆在博竹苑举办了为期五天的清化竹器制作技艺培训班,来自全县许良镇、磨头镇、月山镇的竹编手工者五十多人参加了培训。

清化竹器制作技艺项目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博爱县的传统手工艺品。以清化竹器而驰名,因此也叫清化竹货。博爱县的许良、月山、磨头3个乡30多个村庄都盛产竹器产品,所有竹器产品约有200 余种。其中部分产品相当驰名,被列为名优产品。过去,在怀川地区还流传有这样几句民谣:“许良竹椅泗沟篦,牛磨门帘南道篮,辛庄簸箩中道耙,下水磨竹筷、冯竹园筐,清化竹货名远扬。

清化竹器有悠久的历史,并且制作工艺较高。早在封建王朝时,博爱的竹器有些已列为“贡品”,供宫廷使用。民国三年(1914年),博爱竹器还参加了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万国商品赛会。当时展出的产品有:嵌花藤心竹大拉床、竹帘子、嵌花漆面竹园桌、嵌花竹面花几、嵌花折卸带拉盖西式书桌、嵌花活腿藤心六角凳、嵌花漆面六角凳、竹藤心太师椅、竹藤心连椅、竹藤心摇椅、竹镜柜等10余种。

为了保护、抢救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爱县文化部门、林业部门联合举办培训班,邀请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田先敏、九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雷保红和我县竹编艺人李德强、刘美满、崔凯杰等授课,普及竹编技术。

打造书香博爱诵读博雅人生

8月12日下午,博爱县在县委党校电子多媒体室举办了“打造书香博爱 诵读博雅人生”朗诵会,金话筒艺术中心的孩子们和家长参加了活动。

为充分展示博爱县深厚的文化底蕴,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彰显博爱文化特色,持续推进全民阅读、诵读活动深入开展,博爱县图书馆举办了文化影响力极大的朗读大型文化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得到了金话筒艺术中心的大力支持。活动由县文广新局、县妇联主办,县实验小学、金话筒艺术中心协办,县图书馆承办。

今年七月份以来,博爱县文化部门积极整合、挖掘博爱文化资源,在全县轰轰烈烈开展了打造“书香博爱”三年行动计划,叫响“书香博爱”品牌,为打造豫西北、晋东南重要节点城市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目标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博爱县图书馆作为活动的主体,统筹全县丰富的文脉资源,利用建设图书馆分馆、24小时书吧、朗读会、阅读会等形式,全力打造书香博爱建设,提升全民文化品位、文明素质,在全县营造知书达理、亲和友善、民风淳朴、见贤思齐、文明和谐的浓厚文化氛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生画竹作品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