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是3G和2G的延续吗?

随着5G商用部署的提速,2G、3G、4G、5G“四世同堂”的局面,为运营商的网络运维、站点资源利用带来诸多挑战,适当的“断舍离”已十分必要。目前,各国运营商已经启动“2G/3G减频退网”工作;今年5月,工信部首次正式提出实施2G/3G退频和迁移转网;近日,3GPP宣布正式关闭此前负责研究2G、3G无线功能的RAN6工作组,这意味着从标准开发层面,“2G/3G退频”势在必行。

2G/3G减频退网箭在弦上,随着我国相关政策的不断推动,运营商的减频退网工作正在如期开展。那么,该如何保障2G/3G减频退网和业务迁移顺利进行?目前运营商的进展如何?还将面临哪些困难?

与4G/5G相比,2G/3G在资源占用、技术指标、运维成本等方面的不足逐步凸显。对于全球运营商而言,2G/3G/4G/5G四网并存的局面,给5G商用化进程带来一定程度的阻碍。

今年7月,3GPP在RAN#88e全体会议上宣布正式关闭负责研究2G和3G无线功能的RAN6工作组。这意味着,2G和3G技术将不再开发,业界呼吁多年的2G/3G减频退网一事,从国际标准组织的标准开发层面已经不再留有后路,移动通信行业将全面进入新纪元。

2G/3G为何要退出历史舞台?中国联通研究院技术委员会主任严斌峰在接受《中国电子报》采访时表示,这要从技术与资源、网络建设和运维等角度说起。技术和资源占用方面,相对于已经服务了全球二三十年的2G/3G旧技术制式,4G/5G单位比特成本更低、网络速率更快、业务创新可能性明显更多;低效的2G/3G尚占据着不少优质频谱,2G/3G减频退网可以将原有使用的稀缺频段和宝贵资源腾挪出来;网络建设方面,不同网络以及不同厂商的设备占据有限的基础设施资源,比如机房与天面空间、供电容量、传输带宽等,使得建设方案编制难度大,设备选型与组合十分复杂;维护方面,四网并行带来繁重的维护工作量,同时因为系统构成复杂,一旦出现问题,定位流程长、排查环节多、解决起来往往牵一发而动全局。2G/3G减频退网可以使运营商将更多精力放在更有价值的4G/5G网络建设上来。

相关政策逐渐明朗,同样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2G/3G的减频退网进程。2019年10月,工信部提出我国移动通信的网络面临着2G、3G退网的条件已经逐渐成熟。今年5月,工信部办公厅正式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的通知》,首次以公开发文形式正式提出2G/3G迁移转网,明确在保障存量物联网终端网络服务水平的同时,引导新增物联网终端不再使用2G/3G网络,推动存量2G/3G物联网业务向NB-IoT/4G(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G和5G一样短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