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F的行前指导为学生提供哪些帮助呢?

  • 就写你在校期间学会了什么什么的,需要在社会实践中来检验你的学习成果,锻炼自己的能力,展示所学,回报社会,往大了说就是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份力量,希望领导予以支持,给予鼓励,等等,往好了说呗,懂了???
    打字不易,如满意,望采纳。

【编者按】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校广大教师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要求,切实履行教师职责,涌现出一批立德树人、为人师表、师生赞誉的先进典型。现新闻网推出【师德师风先进典型】栏目,将第十届师德标兵的先进事迹选登(根据姓氏笔画排序),营造学习身边典型的浓厚氛围。

  方玉明,男,1984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导,信息管理学院院长,江西省数字媒体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优青)获得者,获2019年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拳拳丹心,报效桑梓

  “我从国外回到江西,来到财大,我的信仰正是我相信如果我能把我受到的所有好的教育,无论是知识上的教育还是人生的教育都教给我的学生,我相信人人皆可成为英才。我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更相信如能这样薪火代传,我们必能为万世开太平。”

  方玉明博士在学生采访中如是说。他用宋儒的教育理想作为自己的理想,更藉此表明自己对祖国对家乡的拳拳赤子心。

  方玉明博士自2002年从江西省新建县第一中学毕业以后,便负笈远行,西去四川大学,北上工大,又南渡太平洋求学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寒窗十一载,2013年2月,方玉明博士毕业,获计算机工程博士学位。对于这种IT类的高新技术人才,国外总是不乏科技大公司投来橄榄枝。由于博士期间优秀的学术表现,国内多个一线城市的985和211高校也对他发出任职邀请。然而,他却毅然回国并选择了红色土地下的江西财经大学,作为人才引进到财大信息管理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儒家的家国情怀一直是他深以为许的境界,回乡报效桑梓,更是他从求学时代就立下的志愿。儒家说“君子志道”,方玉明博士的“道”只有两个:当老师,搞科研。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方玉明博士甫一归国,便投入教学和科研的工作岗位。他在财大开的第一堂课并非自己专业擅长的计算机方面的课程而是专业英语课。他说自己中学学了六年英语,无论如何努力都收效甚微,在高中时其他课程成绩都遥遥领先,只有英语马马虎虎,他是“吃够了学英语的苦”。及至读大学、读硕士,为了读英文文献,撰写英文论文,不得不重新开始学习英语,不想却让他琢磨出一套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英语斯时突飞猛进,顺利通过各项国外大学要求的语言考试。他才醒悟过来自己在一条错误的语言学习道路上走了那么久。生在这个“知识大爆发”,全球化浪潮一波波袭来的年代,一个大学生若能学好一门外语,对于将来的发展必定如虎添翼。作为归国人才,他自然深知学习外语的重要性,但他却更懂得大多数学生在英语学习这条路上的“痛”。以他心比自心,这才让他不当专业老师却先当起了英语老师。他不但在研究课堂上讲英语,还会给自己身为班主任的本科生班讲英语,甚至在英语等级考试之前利用班会课义务为大家做辅导。他的这种热情洋溢,不拘一格却又兢兢业业,尽心尽责的教师风格和教学态度很快为他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大家不但会来向他请教课业问题,也会跟他倾吐生活的烦恼,他既是学生心中的严师,也是和蔼可亲的知心朋友。

  在他承担的本科生《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课程,信息管理和信息计算机专业本科生主干课程《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必修课程《多媒体技术基础》多门课程中,学生评教分均为优秀。

  在学生培养方面,他连续多年指导各级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参加多个创新创业类学科竞赛,并获得多项省一等奖、省二等奖等荣誉;也指导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开展多媒体技术处理研究,发表多篇国际权威期刊和会议论文。

  这种默默耕耘,真诚付出的精神正是我们当代教学最令人动容的品质。

  笔耕不辍,学术超人

  方玉明博士不仅对教学工作恪尽职守,在科学研究方面更是刻苦专研,笔耕不辍,学术成果丰硕,并注重理论研究的产业化。如若有人问起他学术的秘诀。他的回答只有两个字——勤奋。

  对于很多人来说,学生时代保持勤奋和踏实精神还不算太难。但是工作后,随着生活负担的逐渐加重,社会事务的日益繁杂,不少人会生出懈怠懒散之心。但是对于方玉明而言,除了教学,学术就是生活,生活也是学术。

  工作日,他要在办公室工作到大楼熄灯;周末的时候,他的办公室仍然亮着灯;春节的时候,别人都在过年,只有他仍然呆在办公室调程序写论文。见证他的勤奋除了信息管理学院大楼管理员便是他入职两年来斐然出众的的科研成绩单。

  目前,他拥有国家发明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4项,编写英文书本章节2章,在国际权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所发表论文中包括SCI收录论文50余篇,研究成果被国内外研究学者广泛引用(被引用3500余次)。目前,他担任国际著名期刊Signal Processing:Image Communication编委成员,曾担任过数十个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的会议秘书长、研讨会主席、特邀专题主席等职务,现在仍然是数十种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审稿专家,同时也是中国计算机学会多媒体专业委员会委员,IEEE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

  自进入财大以后,因为杰出的科研成绩,于2014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16年破格升为教授。由于突出表现,他于2015年荣获“江西青年五四奖章”“江西省杰出青年人才资助”2017年入选“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018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18年江西省唯一优青获得者,也是江西省目前信息学科唯一优青获得者)。目前,他主持国家优青、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等10余项省部级以上课题。2020年,他获得2019年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几年来他一直从事多媒体技术处理、计算机视觉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从无到有组建了视觉感知计算研究团队。他的研究团队自搭建以来科研成绩卓著,受到大家一致认可。除了理论研究,方玉明博士也注重理论研究的产业化。在江西省数字媒体重点实验室和江西省公共安全视频技术研究中心的平台下,方玉明博士与江西省公安厅反恐总队开展合作,研究基于公共安全的视频处理技术。同时,方玉明博士带领的科研团队正在与多个公司开展合作研究,拟开发基于公共安全的下一代智能监控视频系统。

  生于斯,长于斯,方玉明以自己的赤子之诚反哺家乡;热爱学生,勤奋致学,方玉明博士显露出红土地上的人独有的革命干劲,志道教育与科研,垂范学林。

  平卫英,统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省百千万工程人才、江西省青年井冈学者。兼任中国工业统计学会常务理事、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商业统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统计教育学会理事,青年统计学家学会副秘书长。

  政治坚定,对党忠诚

  平卫英同志具有较高的党性修养和政治理论水平,对党忠诚,大局意识强。思想上,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潜心教学,春风化雨

  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平卫英2010年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调入江财工作,至今已有十个春秋。多年教学,她始终坚信:教育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与初心,平卫英十分注意自己的知识积累,每上一堂课之前,她都要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以拓宽自身的学术视野,丰富课堂教学。平卫英还与其他几位统计学专业方向的老师一道,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借鉴中外著名高校统计学专业的办法经验,大胆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在统计学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上,平卫英力求达到三个“走进”—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与学生做朋友,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享受幸福快乐的学习境界;走进统计世界,以生动形象的生活例子引领学生步入统计学的殿堂,追求统计学知识的来龙去脉;走进统计现实世界,让统计课堂充满灵动,体验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统计的教学境界。

  教学方面,至今系统给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生讲授6门课程。因为深厚的教学积淀,平卫英于2014年获得校“金牌讲师”荣誉称号。作为主编出版《统计学》《商务统计学》两部教材。2019年《轻松学统计》慕课(排名第二)成功获批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14年作为主要成员参加的《经济统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探索与应用》项目获得江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经济统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探索与应用》《“以赛促教,寓用于学”的创新导向型统计人才培养探索与应用》《经济统计硕士专业“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建构与应用》在2017、2019年先后获得江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2019年先后主持两项江西省教改项目,2017年获批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排名第二参与的“基于python语言的大数据统计分析虚拟仿真系统”2019年获批江西省虚拟仿真教学项目,“例解宏观经济统计”获批江西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指导多位学生先后获得第五届江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获优秀指导老师称号)和江西省“华创杯”市场调查分析大赛一等奖等。

  研路一行,硕果芬芳

  平卫英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贫困测度、经济核算、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近年来一直专注于贫困测度、扶贫政策评价等相关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学术研究经验和成果。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重点项目1项,青年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9项。出版专著4部,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管理世界》、《统计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Journal

  积极将理论研究应用于国家脱贫攻坚评估实践。先后作为骨干参与国务院扶贫办(招标)贫困县退出核查项目3项,承担江西、四川、广西、河南、海南等省委托的贫困县退出核查评估项目近20项,撰写多份评估报告。不畏艰险,多次前往高寒高海拔地区,完成累计70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评估工作,为国家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还多次承担与各地统计局的横向合作课题,深入核算实践,为核算体系和制度改革提供建议指导。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作会议主题报告;受国家统计局统计教育中心、深圳市统计局、江西省调查总队、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湖南工商大学等政府部门和高校的邀请,举办多场学术专题讲座。

  因为各方面的突出业绩,2018年江西省教育厅授予其“江西省青年井冈学者”称号,2020年入选“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

  巾帼不让,无悔付出

  平卫英于2010年进校之初便担任了班主任一职,三尺讲台,方寸之间,自成天地。认真负责的她时刻关注着同学们的学习状态,在她的带领下,毕业时班上三分之一的同学攻读研究生,就业率更是在学院和学校都名列前茅,平卫英也因此获得了“优秀就业班主任”的荣誉称号。无论在班级管理还是在日常上课中,平卫英还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对集体、社会、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以及学生自身的进取精神。

  而对于学院管理工作,平卫英也是极尽所能,勇于承担。先后担任统计学院经济统计系主任、副院长和院长。在工作中认真负责,任劳任怨,获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担任系主任期间,所在的经济统计系于2015年被评选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这也是江西省当年唯一的获评单位。在工作作风方面,能够密切联系教职员工,团结同志,谦虚谨慎,努力做好服务工作。始终保持奋发向上、不敢懈怠的精神状态,为统计学科发展、为江财“百年名校梦”的实现贡献全部力量。

  该同志思想端正,理想信念坚定,作风正派,踏实肯干,努力钻研,在教学、科研、服务学生等方面表现突出,具体如下:

  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践行“两学一做”,立德树人,努力发挥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曾荣获“江西财大优秀共产党员”、校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教学组织工作能力较强,教学研究水平较高。曾荣获“学校教学管理先进个人”“营销管理主干课程金牌讲师”“教学十佳”等荣誉;主持1项省级教改课题,参与了4项省级教改课题的研究,所负责的流通经济学课程荣获江西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获江西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一项(排名第四)。

  科研态度认真,研究能力较强。近些年,发表权威论文2篇,CSSCI论文4篇,其中一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持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科技项目等3项省部级项目,参与其他2项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9项省部级项目的研究;出版了一部学术专著。

  服务学生有温度,成效较为显著。近3年指导本科生在全国商业精英挑战赛、挑战杯竞赛、全国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及创意竞赛(简称“三创赛”)等学科竞赛中荣获一等奖6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8项;指导本科生获得校级课题立项4项,发表论文5篇,获得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训练项目国家级立项5项,所指导的两个班级分别荣获“校先进班集体”和“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同时,个人连续几年多次收获了全国商业精英挑战赛、三创赛等学科竞赛“优秀指导老师”,2次荣获“校优秀班主任”,2次“优秀就业班主任”和1次“优秀班主任标兵”等荣誉称号。

  理论融于实践,服务地方经济有成效。他曾作为省商务厅和市商务局商贸流通评审专家,成功对南昌市第二批127家社区便利店、42条特色街进行评审。同时,该同志带领学生成功完成省商务厅、西湖区商务局和3项企事业单位委托的5项课题研究,得到了委托单位好评。

  1992年江西财经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已经过去了整整28年,现任金融学院金融系系主任,金融专业负责人,副教授。二十八年一直坚守一线教学岗位,作为一位长期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的教师,她深知自己责任重大,时刻注意自己的思想品行,严格要求自己,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同时与同学们共同成长。教师不仅仅是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师德,是成为一个合格教师的道德底线,一个缺乏道德底线的教师是无论如何也担当不了"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良好的师德,就是要求教师必须坚持对教师这个职业的一种敬畏心理。"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永远是教师职业的不变准则。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严格按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标准严格要求自我,对学生注重言传身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我首先做到,不准学生做的,自我也不能做。在多年教学中,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我。一丝不苟备好每一堂课,认认真真的上好每一节课,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做到了零事故,从不迟到早退。要成为当今合格的教师,就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充实自我的学识。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十分重要,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需要有一桶水。”然而,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尤其在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在教学实践方面,利用暑期带队和学生一起参加校外的实习实训项目,不断的充实知识和丰富课堂的内容。在教学研究方面,参与编写《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等教材,副主编《国际金融实务》教材,主持并参与多项教改课题,参与拍摄的《国际金融》慕课被评为国家精品在线课程。

  严格要求自己,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为了更好的走近学生,在认真完成自己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一直坚持担任班主任工作至今坚持带完五届学生。班主任工作责任重大,工作繁琐,事无巨细都需要兼顾。她深知做好此项工作,关键是要有爱心。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的教育不会是成功的教育,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作为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和信任学生,真诚关心学生的提高和成长,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对学生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尤其对那些学习特困生,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2013级其班一位同学,因为重度抑郁休学,学习状态非常差,家长与孩子都非常焦虑,通过不断的与他们沟通,帮助学生安排补学分计划,安排班级同学一对一辅导,提供课堂笔记,最终这位同学一年后顺利毕业,至今该同学恢复良好,工作学习状态都非常好!金融学院部分同学家庭贫困,除了在国家与学校的经济援助之外,利用自己的朋友圈、社会爱心人士给生活困难的学生提供经济上的援助,欣慰的是,她曾经的98级的一位学生,在她的联系帮助下,获得爱心人士经济帮助,顺利完成了学业,并且在毕业若干年后,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也资助了她担任班主任的2008级班级的一位同学,爱心传承,大爱无私!作为173金融班的班主任,她班连续三年获得优秀团支部和活跃团支部的荣誉称号,并且在此次研究生的推免中,她班有6位同学成功入选。本人也多次获得优秀班主任的荣誉称号。

  恪尽职守,敬业乐群

  承担金融系主任工作多年,在此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牵头负责专业发展与专业教学重大活动,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组织教学研讨,配合学院主管院长完成教学评估等工作等。金融专业作为金融学院最大的专业,本科在校学生1000多人,同时承担全校的学科基础课的教学,教学任务重,需要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任务,让老师尤其青年教师有机会和有时间各种进修、访学等,尤其近几年,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改进教学方式,鼓励小班教学,带头承担大量的本科教学工作。关心新进的青年教师,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身份,在教学上提供帮助,分享自己的多年积累的教学资料。组织撰写金融人才培养方案工作,参与金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讨和论证过程。组织协调金融系本科日常教学工作,了解全校新一轮学院本科教学改革的具体目标和实施方案,负责金融系教学项目的组织与安排等工作。作为专职教师,参与本科生导师计划,组织指导本科生学习、竞赛、以科研促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杨慧,女,1964年2月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省高校学科带头人。1983年7月留校工作至今,历任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MBA学院院长、博士后流动站管理办公室主任、国际学院院长等职务。三十七年来,杨慧教授治学严谨,成果丰硕,分别出版发表了学术论文、专著和教材40余篇(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省部级以上课题7项,企业横向研究课题10项。2011年当选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人大代表。

  杨慧教授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具有很强的大局观念、责任感、使命感和敬业精神,不断进取,开拓创新。她工作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取得了骄人的工作业绩。

  2008年教育部提出:“切实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把立德树人的任务落到实处”。在“立德树人”的引领下,学院将“心怀祖国、走向国际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将铸造“中国之心”作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在国际学院“十年庆”之际,为明确培养爱国精神的核心地位,杨慧院长提出将“立品、厚学、开放、爱国”确定为国际院训精神。自此,国际学院“立品、厚学、开放、爱国”院训扎根于国际学子心中,每年的迎新活品牌活动“一封家书”、“爱尚国际”迎新晚会等都能深深感受到国际学子的浓浓的爱国情怀。

  国际学院处在江财国际化最前沿,国际学子更应树立文化自信,肩负起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做既有国际视野,又有中国情怀的国际化人才。民族的就是世界的,2011年在杨慧院长的大力倡导下,国际学院传统文化研究社应运而生,致力于弘扬与传播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民族文化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同时也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使者。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社下设国学、戏曲、书法、民乐、棋艺、国术、绘画和服饰七个分社。自成立以来国际学院传统文化研究社精心组织,举办了“最炫中国风”传统文化展示活动、茶艺文化培训、太极培训等大型活动,注重内涵式发展,日益受到在校师生及来自不同国家的外教与留学生的欢迎。

  2016年,在杨慧院长的倡导下,国际学院“UP计划”暨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与创新实践教育计划正式启动。“UP计划”是国际学院借助社会力量打造的大学生素质提升与创新实践教育平台。通过聘请成功职场人士作为导师,以导师的言传身教带动大学生成长,凭借导师们的集体智慧培养具有“立品厚学开放爱国”素质的国际化人才。国际学院“UP计划”导师来源于经历丰富、视野开阔、热心奉献的国内外学术界人士、企业管理人员、金融业高管、创业企业家、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等,涵盖多个工作领域,导师们将通过专业讲座、团体辅导、企业参访、高管助理体验等丰富多元的教育形式引导学生,强化精神层面的因素传导,以培养高素质、高层次人才为目标,提升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与创新创业能力。迄今为止,国际学院UP导师计划已经实施运作4年,完成102场实践教学,覆盖5500人次,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立足国际国内趋势,杨慧院长提出,对标美国沃顿商学院等世界名校课程设置,优化培养方案。为打造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了“三级监控、三方施教、三线管理”的教学监控模式。坚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推出助教、助班制度,配套英语应用能力赛事、“Presentation大赛”以赛促学。在杨慧院长的支持下,国际学院引入翻转课堂,借助MOOC丰富教学弥补国际化教学资源的不足;引入国际先进的“LECTURE+TUTORIAL”(大班授课+小班辅导)模式,提升教学质量;进行过程考核,终结期末考试“一考定音”的机制;改革语言基础课程,调动学生学习热情;配套口语测试,扎实学生的专业基本功。各类教学改革的推进,都提升了国际学子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助推了国际学子的“报国之力”的提升。

  杨慧院长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努力寻求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在“第一课堂”,一方面,发挥思政课程的主阵地作用,改革思政课程,在传统教师授课的基础上增加学生参与,增加思政课程的趣味性和好评率;另一方面,积极挖掘课程思政所蕴含的思想价值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发挥好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实现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在“第二课堂”,通过“品读大学品择人生”主题教育,锤炼高尚品格;通过“国际思享会”等讲座,传承奋斗精神;通过“国际文化节”等活动,激发国际竞争意识。

  在杨慧院长的全力推动与带领下,引入全球领先的课程设计,2013年以来,国际学院先后新增金融学注册金融分析师(CFA)与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许国际贸易金融师两个专业方向并正式招生录取。2014年国际学院成功获得美国特许金融分析师协会认证,在专业国际化进程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我校成为该协会亚太地区唯一获得CFA、国际金融两个专业认证的成员,也是其中国大陆地区合作高校里唯一一所非985、211高校(其它成员均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2015年国际学院再传佳讯,国际学院国际会计专业成为第一家获得澳洲会计师公会认证的省内高校。认证后,国际学院国际会计方向毕业生可申请成为澳洲会计师公会会员,并在澳洲注册会计师课程中获得基础阶段6门科目的全部豁免,直接进入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考试,成绩优异的学生还将获得公会提供的奖学金。这两个认证标志着我校注册金融分析师专业方向和国际会计方向的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质量获得了国际权威专业团体的高度认可,体现了我校国际化办学取得的成果。

  在杨慧院长的领导下,国际学院坚持国际化办学,中西合璧,内引外联,每年邀请50多人次海外聘请教授集中授课、多次邀请斯坦福大学Tom Kosnik教授、哈佛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授MitziSturgeon White等世界知名大学教授来校讲学或举办高端学术论坛。在杨院长的高度重视、关心与推动下,学院还借力美国SAF(海外学习基金会)与美国TWC(华盛顿实习与学术中心)打通了海外名校深造及实习通道,提升国际化办学层次,实现国际合作交流新突破。国际学院近35%的毕业生出国留学深造或攻读硕博学位,500余名优秀学子进入牛津、剑桥等全球百强名校深造,有40%左右的学生在国内外从事金融服务业或进驻商务领域,800余名毕业生就职于世界500强企业。

  杨慧院长倡导构建校友“终身服务体系”,国际学院在上海、深圳、北京成立三个校友分会,启动“在校培养”“就业帮助”“后续服务”三联动的“学院终身服务体系”。成立“江财国际校友会会长联盟”“江财国际职业联盟”,设立“海外升学奖学金”,对海外毕业生情况跟踪关注,动态反馈,据不完全统计,国际学院培养的出国留学生中,有91.69%的同学选择学成后归国工作。

  杨慧教授不仅在管理上是专家,工作上是一把好手,她在师德师能上更是一名公认的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她先后获得2013年校巾帼标兵与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在学科研上,治学严谨,成果丰硕。她努力钻研教学方法和手段,高度关注学科发展前沿,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独创的教学方法和学科前沿知识紧密结合,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市场营销学》课程深受学生的喜爱,是学生公认的好老师。尽管教学科研行政工作繁忙,杨慧教授仍亲自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由她指导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i-Uni校园微信平台”获国家级立项并已成功结题。三十七年来,杨慧教授分别出版发表了学术论文、专著和教材40余篇(部),多次获得省部级奖励,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我热爱我的事业,我热爱我的团队”,三十七年如一日,杨慧教授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精耕细作,精益求精。正如杨慧教授代表全体教师在建校90周年纪念大会上所言,“作为一名江财教师,我感受到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在新的发展时期,我和我的同事们将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满腔的工作热情迎接新的挑战,共同去开创学校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2016 年暑假SAF-伦敦大学学院语言文化项目 - 大连海事大学


2016 年暑假SAF-伦敦大学学院语言文化项目 伦敦大学学院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简称UCL ) 是英国最古老的大学之一,与牛津大学并列世界第5 位,全英并列第三,近几年由于科研水平和经济实力 的迅速发展,跨入了世界大学前10 的顶尖行列。拥 有32 位诺贝尔奖得主与3 位菲尔兹奖得主,从诗人 泰戈尔到圣雄甘地,从轻武器专家勃朗宁到发明电话 的贝尔,都曾就读于UCL。教授总数和女教授人数都是全英最多的。伦敦大学学院拥有39 位英 国皇家协会院士,27 位英国科学院院士,13 位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和83 位英国医学科学院院士。 其法律为全英第一,经济学为全英第二,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的经济学被誉为英国当今 经济学的双子星。 学术排名 专业排名 ―World’s Best Universities‖ 排名第4 位 心理学 商业研究3 最佳英国大学‖排名第 6 位 土木工程3 城乡规划和景观设计6 The Complete University Guide (2013) 最佳英国大学‖排名第 8 位 学生收获 1. 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提前适应英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2. 持暑期学生团签证,提高未来出国签证通过率 3. 想体验英国生活,了解英国学校体制,为之后的申研与留学做充足的计划 4. 掌握申请英国顶尖学校的关键与核心,制定完善的出国学习计划 5. 认识更多的英国顶尖学校的学生,同时结识来自全球各地的朋友 6. 可以充分利用海外现地资源,找到Best fit 学校 7. 拓展自己的视野,增强自己的独立能力与思维能力 8. 获取项目结业证明与教授推荐信,为申研与留学加分 一、项目概要: 项目 内容 目标学校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简称UCL ) 学校所在城市 英国 – 伦敦 项目时间 2016 年8 月8 日-8 月26 日 (3 周) 签证类型 暑期学生团签证 报名截止时间 2016 年4 月15 日 住宿安排 学习期间,优先安排校内学生公寓 1. SAF 会员大学学生优先; 2. 面向所有专业学生; 3. 年满18 周岁; 项目参与者 4. 大一、大二学生优先录取; 要求 5. 英语成绩要求:大学英语四六级成绩及格即可;如没有英语成绩,则需 要提供英语老师写的推荐信,证明具备有上述要求相符的语言能力; 6. 需通过SAF 组织的面试。 结业证明 顺利完成学习的同学将获得伦敦大学颁发的项目结业证书 二、项目设置 (课程具体安排,可见附件) 1、语言水平测试 每位参与者在学前都需进行相应的语言测试,帮助学生了解真实的语言状况,制定一个更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下列选项属于发展性辅导的特点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