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下各位百度网友,嗖嗖这个平台怎么样?看到挺多优惠的,用着放心吗?

每年的这个时候,在古老的地球都会发生一件事情,这已经变成了全球共享的节日。在这一天,人类停下来,看一看,明天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或者具体一点,我们圣诞、新年、春节、开学、情人节等等时刻,要期望什么样的礼物。

这就是苹果的新品发布会。苹果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影响,会前预告就说:“wish we couldsay more”。就是的,无论说多少,都无法满足人类的全部期待。

其实没有太多惊喜,人类早就对苹果满足了,iPhone 6什么样子都已经不重要了,那些人就是会去买,而且,iPhone 6肯定会创造新的销售纪录,这是世界上少数可以确定的但还没发生的事实,就像明天的太阳照常升起一样。

苹果的命名策略变的狡猾了,传说中的iWatch命名为Apple Watch。关于这块表,表面的亮点在于那个旋转按钮,至于其他,就是随口编的一个段子:绿茶表苹果表,重点都不是时间。

作为一个公司,苹果处在巅峰,这是公认的。苹果并不是一个传统的科技公司,已经突破了行业界限,成为一家现象级的商业奇迹。苹果重新塑造了科技产品与人的关系,他的创新方式和商业表现都成为人类进步的最新体现。这是我们对苹果崇拜的根本原因,这不是产品、技术、或者创新的个案,这是一种现象。

今年的发布会让这种现象更加明显。可是,在流光溢彩的背后,苹果也似乎在慢慢的变化。我不想提关于逝去的乔布斯的影响,面对今天的苹果,对于现在的苹果人没有过多的抱怨,他们做的也足够好,只是他们不是乔布斯,这不是任何人的错,可是苹果的变化还是开始了。

这要说到发布会上另外一个重要的产品——Apple Pay,苹果支付。

我们暂时先放下所有的质疑,这里只想做客观的叙述。苹果支付是什么?是互联网商业服务,依托最新的iPhone6 集成NFC和升级的生物识别。

不需要怀疑Apple Pay的成功概率,虽然与AppleWatch一样,并不完美,但是会很时髦。虽然一开始会有问题,但是果粉会原谅。不断的升级改进之后,Apple Pay还是会越来越流行,这就是苹果,这没有疑问。

Apple Pay会给苹果公司带来非常重要的变化,会改变苹果公司的颜色和业绩成分。支付业务将带来大量的流水交易,苹果公司的业绩和报表会变成另外一个样子。可以预见这种巨大的业绩成分变化,会带来苹果公司重心的转变……苹果成为更加商业化的公司。

好还是不好?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苹果要变了。苹果的创新其实我们都熟悉了,在iPad之后,手表、汽车、智能健康、智能家居,似乎苹果与我们一起陷入了想象乏力的窘境,我们已经看不到下一个创新爆点。但这不影响苹果越来越赚钱,商业化越来越成功。

苹果手机的屏幕不会无限大下去的,上面还有iPad mini,明年怎么办?苹果从来不是参数党,这是三星小米们的商业手腕。苹果的使命是乔布斯每天醒来的那句话,“改变你的生活”。

今天这个使命正在变化,我们看见一个君临天下的伟大企业的华丽表演,很多时候都是这样,这个时刻越精彩,他的痕迹越明显,一个清晰的转折就在这里,至于去哪里?希望苹果知道。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 刘兴亮 @ 09:47

by刘兴亮(互联网时代独家解读,点击标题下名字可关注)

从前有个人,他不会修电脑,后来,他的故事传扬四海。这个人就是我们伟大的陈冠希老师。陈老师一生以照相为己任,创作了无数的艺术作品,但是这些作品最终问世还是由于帮陈老师修电脑的工人也是个摄影爱好者……陈老师的故事发生了之后,据说山东蓝翔技校的电脑维修培训班很是火爆了一段时间。

六年后,苹果的 iCloud 遭受攻击导致大批好莱坞女星艳照流出,众多玩(láng)家(yǒu)一边欣赏艳照一边也忍不住疑问:有时候情难自禁和那个她/他拍点自娱自乐的照片和视频,究竟放哪里才安全呢?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手机已经成为大量青年男女拍摄私密照片的主要工具,而且这些照片随拍随传至网上空间存储。而一旦网盘帐号密码遭遇丢失、泄露,网盘中的私密照片、私密视频等也很可能被泄露。

下面,亮哥就拿出压箱底的绝技,手把手教大家安全保存私密照片的十大秘诀(秘诀排列顺序为从难到易,而且会易的灰常厉害):

1、把存储私密照片的网盘密码整复杂。那到底要把密码整复杂到什么地步呢?就是让你的那个她/他看了几百遍也记不住,让黑客用工具算三年也算不出来。

2、有种技能叫做马赛克,你听说过吗?如果实在掌握不了这种复杂的技术活,请跳至第3条。

3、去他妈的网盘,去他妈的云。把私密照片弄到云盘里,就有两个风险:首先,云盘的服务器风险,比如苹果iCloud这次被黑客攻破;其次,密码被盗的风险,你如你有个不靠谱的朋友。如果不把照片上传,这些风险就是零。尤其是有的手机或有的网盘的自动上传或自动备份功能,那都是流氓功能,亮哥从来不用。

4、手机最好不要上网,物理隔离。因为即使你不上传照片,黑客也可能入侵你的手机。最安全的方法就是,买个防水的手机,不用时就把手机泡在鱼缸里或者浴缸里。

5、把手机里的私密照片加密。目前,各大手机安全软件都有类似的功能,可以把你手机里的私密照片、私密视频、私密短信和私密文件进行加密,只有通过密码才可以查看。但问题是,如果这个安全软件本身就是流氓肿么办?

6、不要用手机拍照,把你压箱底的数码相机找出来。不记得数码相机了?就是我们的手机没有拍照功能之前,拿在手上用来拍照的那个东东。而且,具备上网功能的高级数码相机统统的不要。

7、数码相机里的照片满了怎么办?不管你相机里存储卡是几个G的,总会满的,满了之后千万不要存到电脑里,难道你忘了陈老师的故事了吗?存到移动硬盘里吧,而且保存的时候一定要用一台从来不上网的电脑。

8、存到移动硬盘里也有风险,最好是给你的相机多买一些存储卡,每照满一张存储卡,取出来后马上塞到床底的某个鞋盒子里,塞的时候注意观察周围是否有人,切记!

9、与数码相机相比,胶片相机更保险。AUV,这个玩意就是费底片,不过这也可以锻炼出少而精的拍摄技巧。为了防止冲洗照片的店铺里的工人和给陈老师修电脑的那个工人一样也是个摄影爱好者,最好自己购买冲洗设备,在家里自行冲洗照片。至于保存照片的方法,请参照第6条。

10、最后,就是终极大法,保证你万无一失。终极大法就是:不——要——照——相。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 刘兴亮 @ 10:29

by刘兴亮(互联网时代独家解读,点击标题下名字可关注)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相信在凡客8.28新品衬衫发布的时候,陈年心头当别有一番滋味。如果凡客一如当初的战略,在2010年时没有盲目的扩充品类,也许今日还如初见。

人生有七年之痒,凡客也有七年轮回。在经历了成功的大喜与扩张的阵痛后,凡客在创立七年后再次回归原点。在轻与重的抉择中,凡客再次回归了轻。

从13000人的员工规模到现在算上客服不过5、600人,从高峰时19万的SKU到现在2、300的SKU,凡客不止是卸下了成本的压力,更是搬走了心头的一座大山。在蛰伏了一年之后,再次出现在媒体面前的陈年已经抹去了阴霾,重拾信心。

在亮哥的眼里,陈年这个山西老乡简单甚至还有点单纯,骨子里面充斥着略显叛逆的文艺范儿。凡客最初的风格一如陈年,这也是凡客发展最快的阶段,因为当时的陈年与凡客确实是从骨子里最适合80后的。而“凡客体”的爆红与韩寒、王珞丹的代言更是让凡客和80后几乎灵魂附体。现在看来,这即是凡客的巅峰,也是凡客走下坡路的开始。

曾经有媒体透露过,2011年凡客之所以暂停IPO,是听了索罗斯的话,原因是当时资本市场的情况并非最佳。而我还听过另外一个版本,索罗斯当时除了资本市场,还列了一个原因是,凡客当时的体量还不够大,如果一年内能把体量做的更大,对于凡客IPO才更值。

我不清楚当时索罗斯与陈年谈话的背景是什么,其体量的说法是否是在暗示凡客进行战略上的扩张,但此后凡客的一系列动作,确实印证了战略扩张的说法,从品类到业务线,凡客一两年内就膨胀到了一个惊人的地步,遗憾的是,剧情并未按照陈年和索罗斯的期望发展。过重的发展策略几乎压垮的年轻的凡客,也让陈年不得不闭关思考凡客的下一步。

按照我对陈年的了解,他是个对于细节近乎执着的人,但10多万的SKU,陈年还有时间考虑其他事情么?也许,从骨子里,陈年就不适合做“重”的东西。在这一点上,陈年与雷军有点相似。不同的在于,雷军在做了投资人后,学会了不去事无巨细,放下某些。

陈年闭关的结果我们已经看到,回归原点,重新起航。对此,我深表赞同,最起码现阶段,这个策略是最适合陈年与凡客的。但之后呢,如果再次发展到需要面临轻与重的抉择时呢?

曾经,陈年从卓越离职后,有一段时间在家安心写书,一本《归去来》尽述童年与亲情,让人以为他已经学会放下,但陈年没有。这次凡客原点再次出发,归去来后,陈年能放下了么?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 刘兴亮 @ 09:39

策划/跑腿/执笔 刘兴亮

2014上半年,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投资并购出现了三大特点:第一,有史以来最为重要的半年,不管是并购的数量,还是并购的金额,如果说2013年是互联网行业的并购元年,那2014就是井喷年;第二,再次刷新了并购金额的记录;第三,彻底沦为BAT的天下,由于百度的沉寂,酝酿中的一起惊天大案最后流产,准确点说,沦为TA的天下。

6月11日,阿里巴巴集团与UC优视联合宣布,UC优视全资融入阿里巴巴集团,并组建阿里UC移动事业群。UC优视董事长兼CEO俞永福将担任UC移动事业群总裁,进入阿里集团最高决策团队——阿里集团战略决策委员会。对于此次并购,俞永福称,整个交易对UC的估值远远超过了之前“中国互联网最大并购交易”的百度对91的收购,而在完成交易后,赴美IPO的阿里集团也为其上市概念补上了移动互联环节最重要的一笔。

阿里对UC的渗透由来已久,早在2009年,UC优视曾获阿里巴巴集团、晨兴投资、联创策源共三家机构的战略投资,双方初步结缘;2013年3月,阿里花费5.06亿美元增持UC优视,两者关系再进一步;2013年12月,阿里进一步增持UC,支付现金1.8亿美元,彼时,阿里将最终入主UC的迹象就已经逐渐明朗了起来。也正是因为如此众多的布局在先,此番UC正式融入阿里,也就显得水到渠成。

点评:什么东西打破了,大家都叫好?答案是记录。去年7月份百度收购91无线打破中国互联网的收购记录后,不到一年,记录又被打破。以后会年年破纪录吗?

简介:腾讯京东“联姻”,可谓2014年开年以来,影响电商布局最重要的一枚棋子。双方于3月10日公布的协议显示,腾讯以约2.15亿美元入股京东,拿到京东15%左右的股权,并可在后者上市时追加认购5%的股权。京东则将收购腾讯旗下QQ网购和拍拍网的100%权益、物流人员和资产,以及易迅网的少数股权和购买易迅网剩余股权的权利。腾讯总裁刘炽平将进入京东董事会。与此同时,腾讯向京东提供微信和手机QQ客户端的一级入口位置及其他主要平台的支持。双方还将在在线支付服务方面进行合作。

腾讯在京东上市后再度斥资13.25亿美元收购股份。据腾讯测算,其付出的代价约为169.59亿人民币,持有京东股权合计17.43%。

点评:腾讯入股京东与阿里并购UC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具体的交易金额都扑朔迷离。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扑朔迷离的交易,会让中国的电商领域,也变得扑朔迷离。

3.阿里12.2亿美元入股优酷土豆

简介:4月28日,优酷土豆与阿里集团宣布建立战略投资与合作伙伴关系,阿里巴巴和云锋基金以12.2亿美元购得优酷土豆A股普通股721,120,860股(每18股优酷土豆A类普通股相当于一股ADS),阿里巴巴持股比例为16.5%,云锋基金持股比例为2%。此外,阿里集团将委派其CEO陆兆禧加入优酷土豆董事会。

点评:连优酷土豆的这样的巨头都不得不站队?可见,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站队文化已经渗透到何种地步。

4.阿里收购高德剩余股权

简介:4月,高德控股有限公司对外宣布,已经与阿里达成了确定性收购协议,阿里将以每股普通股5.25美元或每股美国存托股份(ADS)21.00美元的收购对价收购高德其余72%的股份,收购完成后,高德将退市。今年2月10日,阿里曾对外宣布,阿里集团拟以每股美国存托股票21美元的价格,对高德公司股票进行现金收购。2013年5月,阿里曾以2.94亿美元收购高德软件约28%的股份。根据协议,交易预期将在2014年第三季度完成,对高德在完全转股且摊薄的基础上的股权价值估值约为15亿美元。

点评:面对高德这道菜,9个月前,阿里尝了一口;9个月后,终于全盘吃下。吃下这盘菜后,阿里心里踏实多了。争夺移动互联网入口的波澜壮阔的战役中,此乃一步好棋。移动互联网时代,地图已成为重要入口,对阿里的战略布局至为重要。此役过后,BAT的O2O战将进入新阶段。

5.腾讯7.36亿美元入股58同城

简介:6月28日,58同城联合腾讯控股公司发布公告,腾讯将以7.36亿美元投资58同城。交易完成后,腾讯将拥有58同城全面摊薄后19.9%的股份和15.2%的投票权,成为58同城第一大机构股东。根据投资协议,腾讯将以20美元/股的价格认购58同城3680.5万股A类及B类普通股。

点评:一个神奇的网站,干了腾讯不想干的脏活累活。而这些活,都是O2O的关键活。

6.阿里53.7亿港元投资银泰商业

简介:3月30日,阿里巴巴集团与银泰商业集团共同宣布,阿里集团将以53.7亿元港币对银泰商业进行战略投资。双方将打通线上线下的未来商业基础设施体系,并将组建合资公司。在本次合作中,阿里集团将以认购银泰商业新股及可转换债券的方式进行投资,总投资额53.7亿元港币。交易完成后,阿里集团将持有银泰商业9.9%的股份及总额约37.1亿元港币的可转换债券。双方约定在未来三年内,在相关法律法规许可的前提下,阿里集团可将可转换债券转换为银泰商业的普通股股份,从而使得阿里集团最终在银泰商业的持股比例不低于25%。

点评:这事说来也简单,其实投来投去都是人情。之前组建菜鸟物流时,银泰投资了16亿,成为菜鸟物流的第二大股东,帮了一把阿里。现在,阿里又投一把银泰,算是投桃报李。

7.腾讯4亿美元入股大众点评

简介:2月19日,腾讯控股和大众点评网宣布,腾讯以认购新股的方式,成为大众点评网占股约20%的股东,并保留未来认购大众点评网额外股份的权利。

点评:大众点评的案例,还需要点评吗?

8.腾讯14.97亿港币入股华南城

简介:1月15日,主营批发市场、仓储物流的地产开发商华南城今日发布公告,称以2.2港元/股的价格向腾讯的一家全资附属公司发行6.803亿股新股,完成交易后,腾讯将持有华南城9.9%的股权。交易规模约为14.97亿港元。此外,华南城还表示,向腾讯售出购股权,对方可以以3.5港元(可调整)的价格进一步认购2.448亿股新股份。按这一价格,这一部分的规模将达到8.568亿港元。完成这一交易后,腾讯持有华南城的股权比例将达到13.0%。

点评:腾讯之于华南城,好比阿里之于银泰。

9.阿里12亿元入股恒大足球

简介:6月5日,阿里巴巴集团正式与恒大集团签署协议,将斥资12亿元人民币收购恒大足球俱乐部50%股权。马云称,希望通过与恒大合作,共同促进中国足球的发展。

点评:马云也终于和国际富豪接轨了,游艇飞机啥的不流行了,现在流行买个球队玩。

10.百度全资收购糯米网

简介:今年1月,百度和人人公司联合宣布签署协议,百度收购人人所持的全部糯米网股份,百度成为糯米网的单一全资大股东。业内人士表示,百度在对糯米网战略投资后进一步全资收购,表明糯米团购业务和百度核心业务产生了明显的协同效应。全资收购后糯米团购业务将和百度包括搜索、地图等明星产品以及线下的销售渠道进行更深度的整合。

点评:为了不损BAT的江湖名声,还是给百度个面子,勉强算一条吧,谁让那起惊天大案流产呢。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 刘兴亮 @ 09:33

“你无法预测未来,但可以创造未来。”这是管理大师德鲁克的名言。

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他最重要的一项职责,就是制订正确的战略计划,并且确定什么是组织的真正业务。而在所有的企业中,德鲁克最欣赏的使命陈述,并不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那些知名企业,而是有着悠久历史的西尔斯·罗巴克公司。

这家公司将自己的核心业务,也就是自己的使命陈述为:成为消息灵通和负责的零售商,首先为美国农民服务,而后为美国家庭服务。也正是由于正确的战略决策,它很快从濒临破产倒闭的状态中走出来,仅在短短的10年内,就一跃成为全球领先的零售商。

由此可见,企业的领导者把握的是企业的生命航向,能否成为一个成功的掌舵手,将直接决定企业的生死。同样,作为腾讯掌舵手的马化腾,他的手中握的是“企鹅帝国”的命盘。互联网就像一片浑浊的池塘,每个人都在里面摸鱼,谁摸到的鱼多并不代表他就是胜利者,相反可能会惹来很多的嫉妒和挑战。因为人人都想分得一杯羹,干掉了一个对手,就意味着池塘中少了一个与他们竞争的人,这样他所分得的份额就会多了,就会厚实了。在这样的恶性竞争环境里,此前风光无限的腾讯自然就被推至挑战的擂台上,卷入了一场是与非的战争中,闹得最厉害的便是“3Q”大战了。

在与360的这场大战中,“企鹅”的生死和未来的发展全在于马化腾对未来战略计划的预定和操控性如何,以及对“用户至上”的坚定程度如何。

其实不管是谁赢了,结果都是输家,因为在这一场战争中,都会或多或少地损害用户的利益,使一部分用户远离了它们,而一切企业的出发点就是为客户服务。所以马化腾在“3Q”大战后,对自己进行了深深的反思。与其说这是一封写给员工的反思信,不如说是他对企业帝国战略规划的重新构想。

伟大的蓝图或者愿景往往最能安慰一个企业员工受伤的心。无论经历过怎样的风雨,企业的战略者要能使员工们看到雨后的彩虹,这才是最重要的镇静剂和安慰剂。所以,马化腾在信的最后表达了自己的雄心壮志:让我们打开未来之门。

在这一刻,腾讯企鹅不仅复活了,而且比以前拥有了更强的战斗力。调整后的企业战略有:文化中将更多地植入对公众、对行业、对未来的敬畏;在腾讯未来的发展中注入更多开放、分享的元素;更加积极地推动平台开放;关注产业链的和谐;变成一个最受人尊重的公司。核心业务是:用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回馈用户,以一种开放的心态迎接未来的挑战。

当马化腾在预见未来中的可变和不变因素时并没有问——那些事和这些事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而是从一个战略家的高度问自己——哪些已经发生的事情能够塑造腾讯的未来?拥有正确的预见性,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是首先最重要的是要能够“倾听我自己”,所以这封信也是马化腾与过去的自己的一场对话。

知彼才能解己。马化腾在清晰地表达了自己对互联网战略愿景和12年来对腾讯及自己的反思基础上,重新将腾讯这艘在风雨中摇晃的轮船开至稳定的航道,并继续加大马力,全速前进。

所以,对一个企业来说,危险和挑战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领导者是否能够扮演好战略家的角色,调整好航向,将企业带至更好、更远的未来。

只有看清了现在自身的症结,才有可能打通企业未来发展的经络。

——文章摘自于新唐智库策划出版《企业家来信》一书

就在两个小时前,我刚刚离开腾讯公司成立12周年庆典现场。在庆典现场,我更多的是强调感谢,感谢兄弟姐妹们12年来与公司的相守,感谢危难时刻大家万众一心的坚持。但是此时此刻,重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我还有一些思考想要分享给大家。我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所以选择邮件的方式与大家沟通。

公司成立以来,我们从未遭到如此巨大的安全危机。这段时间,我们一起度过了许多个不眠不休的日日夜夜。当我们回头看这些日日夜夜,也许记住的是劳累,是委屈,是无奈,是深入骨髓的乏力感。但是我想说,再过12年,我们将会对这段日子脱帽致礼。

作为公司领导人,我个人有必要在此刻进行反思,并把这些反思分享给大家。

也许有人认为,腾讯公司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危险的挑战。但我想说的是,真正的危机从来不会从外部袭来。只有当我们漠视用户体验时,才会遇到真正的危机。只有当有一天腾讯丢掉了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用户服务的文化的时候,这才是真正的灾难。

12年来,我最深刻的体会是,腾讯从来没有哪一天可以高枕无忧,每一个时刻都可能是最危险的时刻。12年来,我们每天都如履薄冰,始终担心某个疏漏随时会给我们致命一击,始终担心用户会抛弃我们。

这段时间以来,一种同仇敌忾的情绪在公司内部发酵,很多人都把360公司认定为敌人。但古往今来的历史告诉我们,被愤怒烧掉的只可能是自己。如果没有360的发难,我们不会有这么多的痛苦,也不会有这么多的反思,因此也就没有今天这么多的感悟。或许未来有一天,当我们走上一个新的高度时,要感谢今天的对手给予我们的磨砺。

过去,我们总在思考什么是对的。但是现在,我们更多地要想一想什么是能被认同的。过去,我们在追求用户价值的同时,也享受奔向成功的速度和激情。但是现在,我们要在文化中更多地植入对公众、对行业、对未来的敬畏。

5.让我们打开未来之门

政府部门的及时介入,使得几亿QQ用户免受安全困扰。现在是我们结束这场纷争、打开未来之门的时候。此刻我们站在另一个12年的起点上。这一刻,也是我们抓住时机、完成一次蜕变的机会。

也许今天我还不能向大家断言会有哪些变化,但我们将尝试在腾讯未来的发展中注入更多开放、分享的元素。我们将会更加积极推动平台开放,关注产业链的和谐,因为腾讯的梦想不是让自己变成最强、最大的公司,而是最受人尊重的公司。让我们一起怀着谦卑之心,以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回馈用户,以更开放的心态建设下一个12年的腾讯!

2010年11月11日是腾讯公司成立12周年的日子,这本来是公司全体成员分享喜悦的时刻,然而这也是一个比较“窝心”的时刻,因为就在数个月前,腾讯QQ和奇虎360这两个目前国内最大的客户端软件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业界称之为“3Q”之战。

这场战争从最初的“口水战”逐渐升级,并演变为两个阵营的对垒,搜狐张朝阳和盛大陈天桥公开声明支持360,而金山、傲游、可牛、百度则宣布不兼容360系列软件,人人网则出了“QQ劝架补丁”,一度热闹非常。

最终,这场战争在工信部等三部委的及时干预下暂时平息,360召回了扣扣保镖,腾讯恢复了兼容360。然而,一切并未随之尘埃落定。

【用户至上】:重视用户需求,黏住客户

腾讯的企业文化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述,就是:“成为互联网的水和电。”意即通过互联网服务提升人类生活品质,就像水和电一样,源源不断融入人们的生活,为人们带来便捷和愉悦。另外,水和电是人们离不开的生活元素,已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必须不断倾听和满足用户需求,关注不同地域、不同群体,并针对不同对象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引导并超越用户需求,这样才能赢得客户、黏住客户。为此,马化腾明确地指出:“只有当我们漠视用户体验时,才会遇到真正的危机。”并且“每天都如履薄冰,……始终担心用户会抛弃我们”。

腾讯的成功正源自它不断倾听和满足用户需求,引导并超越用户需求。当它把那只胖乎乎的小企鹅引入千家万户的时候,一下子就得到了用户的喜爱。基于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和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的经营理念,腾讯的一个挂QQ升太阳的不起眼的设计,都紧紧地抓住了用户的心。

随后,QQ这一聊天工具被加入了QQ秀、QQ空间、QQ游戏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功能,使这个普通的互联网产品,变成了很多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成了离不开的“水和电”。甚至腾讯上的虚拟人际关系网,也成了现实世界的关系网,这些关系还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而腾讯自身,则迅速成长为中国互联网业的霸主。毫不夸张地说,腾讯成功的根本原因,就是抓住了用户。

【尊重对手】:尊重对手就是尊重自己

腾讯的愿景是做最受尊敬的互联网企业,如何做到最受尊敬呢?除了赢得客户和员工的尊重,更重要的是要赢得行业的尊重、社会的尊重。这就要求腾讯必须致力于推动互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与其他公司共同成长;要注重企业责任,关爱社会、回馈社会。

在信中,马化腾提到:要想一想什么是能被认同的,要在文化中更多地植入对公众、对行业、对未来的敬畏。这其中,也包含着对对手的尊重。马化腾要员工们放下愤怒,因为“被愤怒烧掉的只可能是自己”。如果只关注如何打败对手,而不注重如何赢得客户,无疑是一种舍本逐末的短视行为。

“或许未来有一天,当我们走上一个新的高度时,要感谢今天的对手给予我们的磨砺。”互联网是创新不断的地方,只要有创新就有新的挑战。挑战者的存在,恰好发挥着鞭策和督促腾讯不断成长的“马蝇效应”,腾讯如果想在未来引领中国互联网业开启新的大门,就离不开像360这样的挑战者。从这个角度来说,腾讯不仅要尊重对手,甚至还要感谢对手。

【分享包容】:推动平台开放,关注产业链的和谐

借助庞大的用户群体的优势,腾讯一度四面出击,甚至不吝于拷贝山寨,以致最近几年丧失了让人敬畏的基于用户需求的创造力。虽然腾讯的业务四面开花,却也四面树敌,引发了互联网江湖的血雨腥风,51、迅雷、暴风、搜狗输入法、UCWeb、摩尔庄园、360依次上阵,跟这位江湖大佬进行车轮战。

在“3Q之争”之后,在腾讯12年庆典之际,马化腾经过反思,写下了这封信,打开了未来之门。他打算在下一个12年里注入更多开放、分享的元素,更加积极地推动平台开放,关注产业链的和谐。

成功的企业,从来都是懂得合作与分享的,懂得处理好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竞争对手的关系。“水和电”是通过“网络”输送的,这个网络不仅能承载腾讯的产品,还能输送其他公司的产品,因此,开放平台会形成一种腾讯、其他公司以及用户“多赢”的局面。这也有苹果的App Store和Facebook的社交网站这样的成功先例可循。

不过,互联网公司之间很难避免业务重合和交集,平台开放也可能会导致流量和用户的争夺战烽烟再起。尽管有这样的风险,马化腾还是“以更开放的心态建设下一个12年的腾讯”,因为只有创新、开放的公司,才能越走越远。这是一种水到渠成的成长,这是马化腾眼中更大的世界。

马化腾的开放“宣言”也恰恰彰显了腾讯公司的价值观:正直、进取、合作、创新。只有以开阔的心胸打造一个开放共赢平台,与行业中的同仁共同营造健康的互联网生态环境,才能不断蜕变,并最终成长为一家受人尊重的公司。

马化腾的这封信平息了员工们的“怒火”,告诉他们企业间竞争胜负的关键不在于谁把谁弄垮,而在于谁真正赢得了客户的心。如果忽略了用户体验,背离了为用户服务的初衷,必将被用户抛弃,被竞争对手超越。并且为员工指出了今后的“斗争方向”,那就是回归用户,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这样任何对手都无法打垮自己。

在马化腾这封信发出之前,外界的人们普遍把腾讯公司看成一个“一直在模仿,从未被起诉”的用粗犷的拷贝和剽窃做法掠夺创新公司成果的大鳄。它的疯狂扩张,几乎横扫一切,腾讯成了一个封闭性的王国。

马化腾的这封信传达了一种创新、分享、开放的态度,逐步扭转了外界对腾讯的负面印象,展现了腾讯作为互联网业界领袖的责任和风范。不过,此前在中国还没有出现开放平台的成功案例,目前腾讯只能沿着封闭式平台化扩展路线前行,如果改变为开放,腾讯的商业模式很可能会遇到巨大挑战。腾讯要走向开放的未来,道阻且长。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 刘兴亮 @ 10:07

2014上半年中国互联网哈哈榜

策划/跑腿/执笔 刘兴亮

严肃认真的、科学严谨的、刘兴亮一手炮制的“中国互联网哈哈榜”,又闪亮登场了。

一晃,又一晃,哈哈榜系列榜单,从2007年伊始,到今年,如果没有算错的话,已经是第8个年头了。从今年开始,在年终榜的基础上,增加半年榜,也算一个小小的创新吧。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互联网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哈哈榜为镜,可以穷开心……

岁月是把杀猪刀,小伙伴们还记得2014上半年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大事件吗?每一个事件是否依然冲击着你那颗早已不再不安分的心。回望过去半年,小伙伴们曾经的感动、兴奋、渴望、欣慰、纠结、愤怒,在这如歌的行板、如泣的倾诉中,岁月在那里默默的记述着。

1.中国互联网20周年

简介:1994420日,中国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成为国际互联网大家庭中的第77个成员,从此开启互联网时代。20年间,互联网深刻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点评:20年前,中国互联网从羊肠小道走来,目前已坐上了高铁。

简介:北京时间57日凌晨,阿里巴巴集团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首次公开招股)招股书,融资规模预计150亿美元以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通过内部邮件提醒全体阿里巴巴人,感恩过去,敬畏未来。

点评:阿里的上市,就是为破各种记录而生的。更为好玩的是,围绕着上市,已经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的故事。就好像一部电影,最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

简介:自去年124日发放4G商用牌照以来,我们国家的4G商用已过半年。数据显示,截至2014630日,我国4G用户数达1397;3G用户累计达4.71亿户。而据中国移动721是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移动上半年4G用户数为1394.3万户。

点评:4G真的来了,网速真的是嗖嗖的。这半年,移动重新夺回被联通占领的高地。

4.腾讯入股,京东登录纳斯达克

简介:310日,腾讯与京东联合宣布,腾讯入股京东15%,成为其一个重要股东。双方资产将进行整合,腾讯支付2.14亿美元现金,并将QQ网购、拍拍的电商和物流部门并入京东。易迅继续以独立品牌运营,京东会持易迅少数股权,同时持有其未来的独家全部认购权。522日,京东在纳斯达克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JD,收盘价报20.90美元,较发行价上涨10%,市值达约286亿美元。

点评:京东会武术,谁也挡不住。

简介:广电总局之前曾下发关于立即关闭互联网电视终端产品中违规视频软件下载通道的函件,之后叫停部分网络盒子电视回看功能。近日广电总局又约谈牌照方,并下发文件,要求牌照方执行多项新政。

点评:大大的广电为何盯上小小的盒子?无他,利益耳!

简介:2014年上半年,阿里巴巴的交易更受瞩目。上半年,中国并购交易市场重大完成交易中,阿里巴巴与优酷土豆、高德软件、文化中国的交易规模分别达10.88亿美元、11亿美元、62.44亿港元。在过去的半年内,阿里巴巴的并购交易涉及互联网、IT、文化传媒、物流、足球等多个行业。据不完全统计,201416月,阿里并购的公司超过12家,并购总额接近人民币300亿元。

点评:除了“疯狂”,还有哪个词可以形容阿里的投资并购?

7.互联网曝OpenSSL重大漏洞

简介:OpenSSL心脏流血漏洞(Heartbleed)是今年最严重的互联网安全漏洞,它影响了全球近2/3的服务器,造成的数据泄露不计其数。我们的网络安全因此次漏洞出现“内伤”。

点评:安全就像一把刀,时不时捅向互联网。

8.打车软件,一场要“打起来”的战争

简介:曾经群魔乱舞的打车软件市场如今只剩下了快的打车与嘀嘀打车。在这个火爆的市场,这两家企业通过补贴价格你来我往斗了数个回合。不过正当他们激斗正酣的时候,地方政府已经开始了干涉,上海开始高峰期禁用打车软件。这场内斗突然演变成了生存之战,打车软件这场“战争”似乎才刚刚真正打响。

点评:打车软件向出租车司机普及了移动互联网,出租车司机又向乘客普及了移动互联网。

简介:央视评论员钮文新发表《取缔余额宝》一文在业界引起轩然大波。他指出,余额宝是趴在银行身上的“吸血鬼”,坐收2%的利润。此番评论引发了网友与行业的大讨论。

点评:互联网与传统领域的博弈,余额宝制造了新的G点。

10P2P 持续火热,平台数量接近2000

简介:相关机构统计,目前我国P2P投资平台的数量已经超过了2000家。2014年上半年,全国P2P网贷成交额964.46亿元,而去年全年成交额为892.53亿元。由此可见,P2P借贷平台的出现和快速发展,激活了小微企业融资贷款的需求。相较于银行的高门槛而言,P2P平台所具备的“轻快灵”的特点更容易满足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而对于P2P平台来说,如何能更好的进行风险控制,完善征信体系则是首当其冲的要务。国家政策层面,则需要尽快的出台立法,监管平台的安全性,保护借贷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点评:P2P的发展已显现两个趋势:首先,平台洗牌进行中,大型平台优势凸显;其次,倒闭潮将现,或许将经历团购网站的发展轨迹,最后剩者为王。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 刘兴亮 @ 09:32

在数字化文化浪潮中,游戏已经变成了文化产业中最为强有力的支柱产业之一,逐渐向电影、电视、音乐、动漫、文学、周边创意等其它娱乐产品的商业化扩张,形成泛娱乐文化产业形式。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曾提出,“利用互联网技术,也需要拥有优秀的创意和故事,并能够与现代人的娱乐需求相吻合,文化创意的功能更加凸显。”这个建议,一语道破了大数据在游戏产业中早已发挥的一种角色作用。

在中国能够提供这种大数据服务的公司中,百度大数据在游戏和文化融合的产业推进中的存在感和优势最为明显。

据数据显示,2014年百度游戏的合作游戏品牌商超过230个,其中获得大数据策略支撑的超过9成,还有绝大部分的游戏开发者,受益于游戏推广的大数据分析。

如百度为国际游戏《激战2》进行中国市场推广时,利用大数据对用户人群进行画像分析策略提供,最终实现推广期日检索量最高峰达40万次;仅预售期间,就售出了超过50W份激活码。

那么,在2014年中国游戏产业的重要转型之年,百度大数据能够为这个重要转型带来几把火,实现文化产业价值的深挖?

第一,在多元文化交织中实现科学遴选机制

百度提出了题材选择模型,利用大数据通过题材曝光度、游戏化程度、核心用户画像三大步骤帮助开发者洞察题材的变化趋势。在题材曝光度的大数据分析环节,百度充分整合了网民对于数千部知名作品的关注热度,将可用于游戏改编的题材分为五大类,让游戏品牌方能够快速评估游戏吸量能力。

这一点对于VC也非常重要。启明投资负责人表示:“大数据和数据分析在国内游戏行业的应用还是处于相对早期的阶段,大部分开发商仍靠少数的游戏策划人对游戏产品及用户的理解在创作,对人的要求和依赖都较高,所以往往成功与失败的随机性较强。”

通过大数据建立投资领域的科学判断机制,完成游戏的题材以及市场需求评估,甚至是效果预估,都是极具诱惑力的科技能力。

第二、在数字文化中实现品牌洞察机制

在游戏品牌的建设上,百度大数据目前已提供人群、市场口碑和代言人等品牌包装大数据洞察工具。而在本届百度游戏风云榜上公布的新代言人数据模型更是让业界感到十分惊艳。

该数据模型通过明星品牌数字影响力衡量矩阵,与撬动系数成为重要参数。整合百度平台上6亿网民日均60亿次点击搜索请求数据,而由此选择的代言人。可以说,真正是全民意愿。

第三、整合移动端碎片良机

移动化已经成为游戏,乃至整个文化产业数字化过程呈现加速度的趋势之一。无论是手游,还是游戏资讯都不可避免移动和时间碎片化带来的数据挑战。

百度大数据显示,其用户在移动端上搜索游戏的热度已经在节假日超过PC端,在非节假日时则呈现热度的跌宕峰谷。所以,通过移动端的搜索数据来实现用户碎片行为习惯的整合分析,几乎成为当下唯一的应对之策。面对碎片数据,如何利用技术实现更有效的数据分析和预测是百度在当前的重要发力点。

从内容到品牌,再到移动加速,百度大数据给游戏带来的是加速器的作用,而对于整个游戏产业来说,创意始终是首位。整个行业大的变化和进步,还是离不开持续的创新。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 刘兴亮 @ 08:29

by刘兴亮(互联网时代独家解读,点击标题下名字可关注)

这周在美国出差,又由于我的上篇文章写的是谷歌和阿里上半年收购的事,因此就数次聊到了美国的几大IT巨头的收购策略。略略划来,从两个维度看,大抵有四种收购策略。

1.苹果式策略:收购小公司、融合

苹果在收购Beats之前的16个月中,先后收购了23家公司。与雅虎、微软、谷歌和Faceebook不同,苹果很少主动宣布自己收购了哪些公司,相反即便是在被媒体爆出收购消息的情况,苹果也只是表示“我们一直在收购一些小型公司,但不便透露收购的目的和计划。”

在2014年的第一财季中,已经公布的被苹果收购的公司包括个人助理应用开发商Cue、以色列3D传感技术公司PrimeSense、社交媒体分析公司Topsy、地图应用公司Broadmap和云笔记应用Catch。2013年财年,已经公布的被苹果收购的公司包括室内导航技术公司WiFiSlam、加拿大地图数据公司Locationary、交通导航服务应用商HopStop、通讯芯片开发商Passif半导体、视频推荐网站Matcha、公交应用开发商Embark和移动数据压缩公司AlgoTrim。

库克曾经向股东明确表示公司不会寻求进行大规模的收购,Beats可以看做是一个例外,那是为了取悦华尔街的。

总体来说,苹果很少收购大规模企业,而是以具备较高即时销售或战略潜力的小型技术企业作为收购目标。根据苹果的财务报告,其收购投资主要用于企业部分收购,比如一个团队、一处工厂或者机器等。这样的选择性投资让企业免于收购只会拖累公司运营的不必要人力、基础设施及业务等。

苹果的收购策略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所收购的公司几乎都要融合进公司的业务中。

2.亚马逊式策略:收购小公司、不融合

与苹果相类似,亚马逊也是喜欢收购小公司。只不过,另外一点与苹果不同,亚马逊不融合,喜欢让收购的公司独立发展。

“如果无法击败它,那么就买下它”,这是亚马逊一直奉行的商业法则。亚马逊总共投资收购近百个科技或互联网公司,而大规模的并购也是亚马逊日后成为全球最大电子商务网站的主要原因之一。

虽然收购的公司数量众多,但几乎都是小公司。其中,收购金额最大的一次发生在2009 年,亚马逊以9 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收购价买下由华人谢家华创办的网上鞋店Zappos。2012 年,亚马逊斥资7.75 亿美元收购仓库机器人公司Kiva,此次收购是其继收购Zappos 后的又一大手笔。中国用户最熟悉的一次收购是2004 年,亚马逊斥资7500万美元收购当时在中国发展正如火如荼的卓越网,成功获得进军中国市场的跳板。据报道,亚马逊最初希望出价1.5 亿美元收购当当网,但被当当总裁李国庆拒绝,这才把目标瞄向了发展路线与之截然不同的卓越网。顺便提一下,正是这次收购,才成就了雷军的超级天使投资人地位。

3.微软式策略:收购大公司、融合

和前两家公司相比,微软就更喜欢收购大公司,而且更喜欢融合。

微软收购史上的大手笔很多,比如85亿美元收购Skype。但这起大手笔也是互联网史上最为令人费解的收购案。Skype在2005年卖给eBay的时候已经被证明估值过高——26亿美元换来的是六年以来从未盈利的成长幅度,直到2011年,微软唯恐Skype被Google得到而穷极砸下85亿美元获得Skype,而Skype最终导致了微软关闭了自己运营数十年之久的MSN,同时陷入了与电信运营商无休止的利益博弈当中。而在微软最新的架构重组中,Skype业务部统一并入了应用与服务工程部,彻底无法遏制市场份额的下滑趋势。顺便提一下,在Skype事件中,有个不为人所知的角色,就是私募公司银狐,一进一出赚了几十亿美金。

还有一起不得不提到的大手笔收购,恐怕这也能列入IT史上十大失败收购。2007年时,微软花了60亿美金收购了aQuantive,主要是因为Google收购了DoubleClick。收购之后双方的整合并不顺利,最终微软将自己广告战略重新放到了搜索上。2009年时,微软将aQuantive旗下的一部分出售给了WPP,价格5.3亿美元。

虽然微软和苹果一样,喜欢融合收购的公司,但微软和苹果不同的是,融合一个死一个,失败比例太高。从这个历史遗传看,诺基亚的下场就很悬了。

4.谷歌式策略:收购大公司、不融合

我们再来梳理一下谷歌的收购策略。截止目前,谷歌累计并购企业约为130多家。下面梳理一下谷歌历史上的五大成功并购:

2005年,Google仅花费5000万美元就收购了Android公司。今天Android占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逾80%的份额,是Google历史上最成功的的并购。

2006年,Google斥资16.5亿美元收购视频分享服务Youtube,目前而言,Youtube每月独立访客达到10亿人,每月视频播放时长超过60亿小时。

2007年,Googl花费31亿美元收购网络广告公司DoubleClick,DoubleClick加强了Google的显示广告平台与技术,并提供了精准的广告策略。

2011年8月,Google以125亿美元收购陷入困境的摩托罗拉,这是Google截止目前最大手笔的收购。

2014年1月14日,Google砸下32亿美元巨资收购智能家居公司Nest,进军智能家居领域。

谷歌的收购虽然众多,但其实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对主业的补充;二是移动战略;三是人工智能。从另一个方面看,谷歌和亚马逊也有点类似,都更喜欢让收购的公司独立发展。

总结一下:四大巨头是四种收购类型,而且这哥四个也基本是市值最高的四家IT企业,很具有代表性。本文主要从公司大小与是否融合这两个维度来区分,苹果和亚马逊更喜欢收购小公司,微软和谷歌更喜欢收购大公司;苹果和微软喜欢融合收购的公司,而亚马逊和谷歌则不大喜欢融合,更喜欢让其独立发展。如果要以成败论英雄的话,苹果谷歌亚马逊都是A面,微软则独守B面。(刘兴亮)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 刘兴亮 @ 15:29

谷歌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一份文件显示,2014上半年,谷歌用于收购的支出达42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3倍还多。文件显示,谷歌上半年收购支出中有32亿美元用于收购在智能家居设备商Nest Labs;此外的10亿美元则用来收购其他公司。而去年同期,谷歌的支出只有13亿美元。

2014年上半年,阿里巴巴的交易更受瞩目。上半年,中国并购交易市场重大完成交易中,阿里巴巴与优酷土豆、高德软件、文化中国的交易规模分别达10.88亿美元、11亿美元、62.44亿港元。在过去的半年内,阿里巴巴的并购交易涉及互联网、IT、文化传媒、物流、足球等多个行业。据不完全统计,201416月,阿里并购的公司超过12家,并购总额接近人民币300亿元。

单纯从收购的金额来看,谷歌似乎没有阿里多。但这组统计数据还不包括谷歌耗资10亿美金收购家居视频监控公司Dropcam以及微型卫星初创公司Skybox Imaging。两笔交易在2014上半年并没有正式完成,因此也并没有被计算在内。如果算上的话,谷歌在上半年的收购金额就超过了300亿元人民币。

谷歌,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公司;阿里,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全球最大和中国最大的这两家公司,在上半年各豪掷300亿资金收购,背后的原因各是什么?是否有殊途同归的目的?

先看看谷歌。其上半年的大部分资金是用于收购智能设备公司Nest,这是谷歌历史上规模第二大的收购案,仅次于它以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手机部门。此次并购,说明谷歌开始布局智能家居,这或许会给世界带来颠覆性变化。Nest是一家智能设备公司,现在的产品有智能控温器和智能烟感器,是物联网的一部分。对于一直走在科技前沿的谷歌来说,Nest无疑让它的智能家居,抑或物联网计划更高调、更明朗。

谷歌今年的I/O大会,这种野心更是昭然若揭。这次大会可以说是谷歌未来布局的战略开端。如今的谷歌,涉及了汽车、健康、可穿戴、智能家居、客厅等领域。Android已经为谷歌创造首个10亿用户,而下一个“10亿”,或许就始于本届I/O大会。与苹果WWDC的“吝啬”不同,谷歌一口气推出了包括全新移动操作系统Android L、车载系统Android Auto、智能手表系统Android Wear、低价安卓手机参考方案Android OneAndroid TV等多项产品和服务。进一步完善了软件生态链,从移动设备到穿戴设备,再到智能家居,甚至是汽车,打造完整的服务平台。

所有的这些,对于谷歌来说,其实就是他们一直不愿意公开承认的“去搜索化”。搜索,是谷歌发家的核心,但现在的谷歌,却不想仅仅只做一家搜索公司。去搜索化的第一步,就是智能领域。

再看看阿里。如果说谷歌的“去搜索化”是遮遮掩掩,那么阿里的“去电商化”则透明了许多,尤其在于阿里美国上市的前夜。据阿里更新后的招股书显示,2014年第一季度,中国零售市场的商品交易总量从2013年同期的5290亿元降至4300亿元。同期阿里的毛利率也从上年的51.3%降至45.3%。在许多研究机构看来,国内的网络购物市场已经逐渐趋向稳定。例如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实物2C电商交易规模增速已经进入20%~30%区间,该增速还将继续下降,到了2017年,该增速将跌至17.4%的水平。

需要讲故事的资本市场,就迫切需要阿里能够展示一个更有吸引力的想象空间。于是,“去电商化”就是阿里急于给自己打上的一个标签。这个标签怎么打呢?对于手握大量现金的土豪来说,收购无疑是一个短平快的手段。

一个需要“去搜索化”,一个需要“去电商化”,一家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一家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不约而同的走上了同一条道理,在过去的上半年,各各挥舞着大把钞票,大肆展开收购。

通过十数年的耕耘,占据了各自领域绝大多数的份额后,巨头们就变成了“寡头”,越来越孤独。越是孤独的人,危机感就越强。“孤独的人是可耻的,这是一个恋爱的季节,空气里都是情侣的味道”,张楚的歌如是唱着。于是,巨头们拿着巨额彩礼不停地恋爱着。巨头们的危机意识,不仅让其以收购直面竞争,还让其通过收购进行超前布局、先行先试,试图成为科技领域的先行者和探索者。

PS:如看到最后可随手点个赞。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 刘兴亮 @ 08:06

by刘兴亮(互联网时代精彩解读,点击标题下名字可关注)

大数据的发展不是突然爆发的现象,而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发展促进了数据量的激增;存储设备的价格正随着技术的发展逐步下降;未来,收集、处理与存储大量数据的成本将不再高昂;同时,以hadoop为代表的开源平台、架构、工具为组织与机构提供了更具性价比的分析技术。以上几类要素使得针对大数据的分析成为可能,数据由此成为企业变革、商业决策及洞察消费者的重要影响因素。与此同时,针对数据所产生的相关服务——包括数据存储、数据管理及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也随之会进行变革式的发展。我们已经迎来一个真正的大数据时代。

未来互联网开放之势将会越来越强烈,而这种开放态势会从传统互联网的发展延伸到移动互联网以及物联网中,越来越多的数据来源及随之增长的数据量也将使互联网生态在大数据环境下产生一系列新的变化。

硬件发展进入全面信息化阶段,数字化生存与数据化消费成为常态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和发展促使大数据时代的基础建设进入了实质加速发展阶段。计算机及互联网发展经历了从大型机到物联网的漫长阶段,而传感器的出现与激增为硬件发展全面信息化和智能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摩尔定律的作用下,信息化后的硬件将大大增强其计算能力,从而促使硬件智能化效应凸显。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物联网的发展,人类面临一个与数据和信息更加亲密接触的时代,而数字化生存、数据化消费将成为常态,在这样的变化趋势下,谁能掌握更有价值的数据,并能对数字化生存下的行为有更深入的洞察,谁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将成为连接众多媒体的核心节点

一方面从移动互联网到物联网,提供了广泛的数据接口,这将大大加速数字商业的数据增长和累积过程,使得整个大数据的基础变得更加坚固,数据类型、数据量、数据来源都前所未有的丰富与多元化。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碎片化的特征使得数据的收集拥有实时及高效的特征——随时随地能收集到用户数据,并通过增强数据分析及处理能力为数据质量的增强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大众化营销转向个性化营销,基于人群购买的营销成为未来核心

由于网络及移动应用数量的高速增长,通过对用户属性的标签化处理,用户的行为能够被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分析,因而营销环境也发生了变化——流量购买为主的营销环境正转向人群购买为主的营销环境,而成就这种营销环境变革的基础原因在于移动时代用户实时在线,个性化内容在实时产生与流动。当特定人群所产生的数据被整合与分析后,能够基于数据对用户进行个性化描述与画像,打破传统营销方式购买媒体却不能对受众进行准确描述的模式,从而使基于特定人群的个性化精准营销成为可能,回归人本价值。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 刘兴亮 @ 10:18

巨量引擎过了,第二天就没量了,怎么办?没过学习期的计划依然跑的嗖嗖

智能计费模式的广告上线都有学习期,而学习期仅仅是系统对广告的投放概况进行标识,学习期通过或者失败不会决定广告后续的拿量能力和广告效果,因此学习期通过的广告遇到效果波动或者没量是正常现象,学习期失败的广告持续投放获取转化也属正常现象,因此对于运营来说,不论学习期结果如何都不能掉以轻心,都需要及时盯盘有效优化。
如果过了学习期,很快就没量或者数据很不稳定,可能是两种情况:
一是 账户操作,回顾下有没有进行账户调整,任何的账户操作都有可能影响广告模型稳定性,如果是操作导致的不稳定,可以尝试回调,观察数据变化;
二是 转化量积累不够多不够好,虽然勉强过了学习期但是数据模型不够稳定,没量的话可以考虑提预算提出价刺激拿量,建议是控制好预算及时监测广告成本,超出成本承受范围及时放弃。
对于没有通过学习期的计划,一般缺乏稳定的数据模型,因此大概率会出现数据波动,持续投放的话需要及时盯盘。

个人觉得挺靠谱的,因为我最近也刚用这个软件,而且在这上面交电话费,购物什么的都很方便,真的好用,推荐这个软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嗖嗖身边平台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