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编程应该从什么时候入手?

有一家饭店的大厨,烧得一手好菜,经过口碑相传,客人从五湖四海闻名而来。然而这对饭店的老板来说,并不单纯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客人不是奔着饭店,而是奔着大厨的手艺来的。老板必须想办法留住这位大厨,否则他一旦被别人挖走,饭店的生意就会一落千丈了。然而即便老板不惜血本保证了大厨的忠诚度,风险也依然存在:

大厨休息或请假的时候,菜品的口味就无法让顾客满意;

大厨只有一个,如果想在多个地方开分店,那口味也就不能保证了;

大厨再厉害,同时也只能炒一个菜,而顾客越来越多,输出总是供不应求;

大厨年纪大了总是要退休的,如果收徒的话,怎么继续保证徒弟的忠诚度呢?

有一天,老板突然悟到,决定菜品口味的是大厨烧菜的过程,而不是大厨本人。如果大厨愿意把自己每个菜的菜谱都写出来,那不就可以请别的厨师来操作了吗?虽然别人按照菜谱烧出来可能达不到原味的100分,但90分总是能达到的,而这样的差距是一般的食客无法分辨的。这样只要菜谱在,饭店菜品的质量就能得到保证,扩张店面、开分店什么的就都不成问题了。

于是老板和大厨谈了一个晚上,说服了他用菜谱技术入股。几年后,饭店生意越来越好,开了无数家分店,老板赚了很多钱,大厨也得到丰厚的分成,不用再天天靠手艺吃饭了。

在洗衣机出现之前,人们只能用手来洗衣服,需要经过浸泡、揉搓、漂洗、拧干的一系列流程。而全自动洗衣机的发明使洗衣服的工作人人都可以轻松完成,从而可以将原本用来洗衣服的时间解放出来去做其他事情。随着洗衣机的不断迭代升级,洗衣服的整个流程最终会被人们遗忘,只有设计洗衣机的工程师们了解流程,因为他们负责对其进行优化和改进。

所谓程序,就是为了实现一个需求而设计的逻辑流程。大厨的菜谱和洗衣机的工作流程都是程序,只不过前者由人来执行,后者由机器来执行。正是因为有程序作为媒介,我们才可以分离设计者、调用者和执行者的角色。虽然程序的执行效果未必能让其设计者满意,但它已经可以脱离设计者的时间和空间局限而存在,可以被其他人执行、验证和改进。

所谓编程,就是指编写程序。将烧菜的过程写成菜谱,本质上就是在编程。通过编程,我们更加透彻地理解并阐述了事物的本质,让曾经专属于某个人、某个团体、某个地方甚至某个时刻的东西,得以独立的存在和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讲,说编程是在创造生命也不为过。

编程可以说是一种标准化的写作。标准化保证了服务和产品的质量,也使大规模复制和扩张成为可能。KFC正是依赖其详尽到炸薯条的油温秒数的食品加工手册,才将分店开满世界各地的。陶华碧如果不能将她的豆瓣酱配方和制作过程清楚地描述出来,交由标准化生产线去制造的话,那么今天“老干妈”最多只是一个小乡村里的作坊级产品,不可能走上我们的餐桌。

我们每天的生活,都在和各种技术产品和服务打交道,比如导航、搜索引擎、聊天软件……你可曾想过,这些产品和服务背后的原理是什么?相信除了程序员群体之外,绝大多数人不会去想这些问题,因为:

这跟我没有关系啊!我又不去干这行……

应该只有专业人士才能搞懂吧,我可不行!

能用就行了,想那么多干啥,多累呀!

他们这么想并没有错,因为编程的本质就是:设计一个逻辑流程来实现指定的需求,使调用者无需了解实现细节即可达到目的。

由于程序和编程的广义概念太过笼统,为不导致概念混淆,下文中提到的“程序”和“编程”,特指使用计算机编程语言编写,由机器来运行的程序。

假设你已经在某岗位工作了一段时间,根据经验总结出来每天下班前有下面三件事需要做:

A、在公司内网系统查询某业务当天的数据(约10分钟)

B、整理成日报表并存档(约15分钟)

C、把几个核心数据用电子邮件发送给领导(约5分钟)

你可以在认真梳理过之后,将这个流程写下来,贴在办公桌前,或者记在脑子里。这自然比那些不知道流程的人要强得多,你可以确保每个步骤都不被遗漏地执行到(然而这并不能完全保证)。虽然你已经花了时间认真思考过,但每天这样枯燥乏味的流程都需要自己执行一遍……等等,这活我不可以找个秘书来干吗?

当然可以,雇佣他人是一种用金钱换时间的解决方案。但是这同时又引入了许多新的问题:

你需要把要做的事解释给秘书听,并确保他能听懂(沟通成本)

秘书下班或休假时,这些事你还得自己做(有时间限制)

你要为秘书犯的错误承担责任(质量得不到保证)

每次秘书犯了错误,你都需要进行教育(培训成本)

秘书会直接接触业务数据和信息,难保有泄密的可能(安全隐患)

换一个秘书,以上的事情都得再来一遍……

这不是把事情搞复杂了吗?人的成本太高,提供的服务又不可靠。而如果你会编程的话,也许你可以:

编一个小程序来完成查数据、做报表、发邮件的流程,再配置一个定时任务每天自动执行;

谨慎一点的话,可以让程序先发到自己的邮箱,检查没有问题后再转发给领导;

必要的话,还可以让程序在运行出现意外时给你的邮箱或手机发报警通知;

如果你愿意,甚至可以给内网办公系统直接加上邮件报表这个功能……

假设你原本手工做完ABC流程需要30分钟,那么你的程序每执行一次,就为你节省了30分钟的时间。假如你写程序用了三个小时,那么一周就能收回成本,以后全部都是净赚的。如果程序运行的时间足够长,那么单次运行的均摊成本将趋近于零。可以看出,编程是一种用时间换时间的解决方案。

当然,你需要将要做的流程写成机器能读懂的程序;如果需求发生变化,你需要对应地修改程序;如果运行时出了BUG,你需要调试修复……但更重要的是:程序不拿工资,不可能辞职,不需要休息,不会闹情绪,不可能犯错,只要你的流程正确,依赖的资源不出问题,它就可以7*24小时一直运转下去。

每当我们写程序实现了一个需求,就好比造出了一把锤子。今后你遇到类似的问题,都可以拿这个锤子来解决。当然有时会遇到锤子不称手的情况,需要持续地升级和优化。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个锤子都是可以直接拿来用的。也就是说:完全相同的问题,你只需要解决一次就好,不会浪费时间在重复的工作上。

通过编程,你可以将那些枯燥无味的重复性工作中的部分甚至全部,交由机器来接管,这样就可以将你的时间和注意力从具体的事务中解放出来,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比如研究和优化工作流程,或者陪伴家人,又或者去读一本书……

喜欢网游的朋友可能都知道外挂这东西,这是指和游戏一起运行、为了提升游戏体验的小程序。外挂一般分为两类:一是在游戏系统框架内简化玩家操作的辅助性外挂,提供如自动拾取、自动打怪、改键之类的功能;二是利用游戏漏洞营造不平等的作弊性外挂,提供如开图、加速、无敌之类的功能。

随着游戏行业的迅猛发展,现今很多网游都已经配备了原本由辅助性外挂提供的功能,辅助性外挂正在逐渐消亡,只剩下作弊性外挂和衍生的一系列黑色产业链,你懂得。

当我们说某个人“开挂”时,其实是在说他的表现(数量、速度、精确度……)明显超出正常的范畴。当原始土著人碰到使用着各种科技产品的现代人时,大概就是一种“**,这哥们开挂了吧?”的感觉。

要知道,身体并不强壮的人类之所以能征服地球,就是因为我们会创造并使用工具来突破生理的局限,做到原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在即将到来的全信息时代,编程将是创造工具,甚至使用工具的主要方法。我们天天都在使用的软件和APP,不管是文字处理,K歌软件还是搜索引擎,都已经和我们的生活融为一体,成为我们生命的延伸。通过使用这些软件,我们可以不断突破自己经验和能力上的局限,我们随时都在给自己“开挂”。

然而大多数人都是在被动地等待别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他们会使用通过朋友推荐、广告宣传等各种渠道推送给自己的软件,然后感慨一下:“哇,居然还可以这样!”他们只会使用已有软件提供的标准功能,而一些个性化的特殊需求就只能因为软件不支持放弃掉了。这就和穿衣服一样,大多数人只会买标准尺寸穿,如果这里紧那里松,这里长那里短,也就只能忍了。

还有少部分人会主动考虑如何去满足自己的特殊需求。他们会想:“如果有XXX功能就好了……”他们会主动去寻找能满足自己需求的软件,研究软件的个性化配置,或者给软件的开发者提功能建议。同样,追求个性的人可能会找裁缝为自己量身订做或者修改衣服,使其尽可能地适合自己。

只有极少数的人有能力自己去实现那些别人不能满足的需求。他们能在原有软件的基础上开发插件,对软件进行二次开发,甚至写出一个全新的软件。同样,追求完美的人可能会亲自设计衣服,并把一件衣服不停地改来改去,直到自己彻底满意为止。

如果说学好英语能为你的世界打开一扇门,让你拥有更多的选择的话;那么学好编程就能让你有机会以“上帝视角”来认识和改造这个世界,并拥有几乎无限的可能性。因为在现实中的一切最终都会被信息化,而你可以通过编程来对信息做任何形式的加工和处理,只要你想得到,就能做得到。

你想体验“开挂”的人生吗?那就赶紧开始学编程吧。

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编程,因为它将教会你如何思考。——苹果创始人 乔布斯 [1]

思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行为,而编程是一种对人的思考进行再思考的行为。我们不需要把每件事情想清楚,就可以在现实社会中生存。对某些从事机械性操作的职业来说,甚至完全不需要进行思考。然而在编程时,我们只有在想清楚之后,才能把程序写出来。在编写正确、高效、优雅的程序的同时,我们也在塑造自己的大脑,让它能思考得更清楚、运转得更高效。

编程要求我们客观地去思考事物的本质,将注意力放在事物本身,而不是事物与我们的关系上。当古代的妇女在河边洗脏衣服时,她可能在想:“河水好冷啊……这衣服颜色真漂亮……我家孩子为啥这么调皮……”而当我们在为洗衣机设计程序时,只会想:“哦,这有一堆脏衣服需要洗”。其实很多原本困扰你许久的问题,只要跳出“我”的范畴,进行“忘我”的思考,就变得特别简单和容易解决。

编程是将人的想法“实体化”的过程,这要求我们进行更深入、更细致、更全面地思考。为了实现一个需求,你必须对其原理和运转流程了解得十分透彻,否则就无法用编程语言精确地描述出来让机器去执行。在实体化的过程中,想法的结构缺陷和逻辑漏洞会自然凸显出来,你总会发现存在没有考虑到的可能性,以及需要进一步思考的细节。

编程要求我们能够对事物和流程进行拆分,并在不同的抽象层次上进行完整自洽的思考,这使我们有可能去解决那些规模无比庞大的问题。在实现一个稍具规模的需求时,我们不太可能同时考虑主体流程和操作细节,也不太可能同时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经过合理拆分后的需求细粒度需求简单明了,实现难度大大降低的同时,还可以分配给多人来共同进行。在一个成熟的软件或互联网公司,上千名工程师一起开发同一款产品是很常见的,而你能想象这么多人一起去写一本书么?

编程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不断完善解决问题的方法论的过程。一个优秀的程序员总是解决问题的高手。在编程的各个阶段(需求定义、方案设计、编码实现、调试纠错……)中,都将面临无穷无尽的问题。这个问题要不要解决?什么时候解决?其根源是什么?需要考虑哪些方面?如何做取舍?有哪些方案可供选择?选择的原则是什么?……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展开来讲可以写一本书了,且容我有时间另撰一文来表。

半个世纪以前,美国有70%的人口在农场工作;随着自动化耕种的大面积普及,现在只剩下不到1%。 ——凯文.凯利《必然》

从登录月球到生产纳米机器人,我们已经通过设计并使用各种机器完成了人类原本不可能亲手做到的各种事情。迄今为止,人类从事的简单重复性的工作(如洗衣、耕种、制造等)已经几乎完全被机器接管,人类的工作方向已经转向对机器的研发和维护。而那些需要复杂知识和精密操作的工作(比如驾驶汽车、外科手术等)也正在被机器逐步接管。

洗衣机解放了家庭主妇们的双手,全自动流水线则解雇了工厂里的大部分工人。只有在一些正享受人口红利的发展中国家(比如中国和印度),由于技术引入成本比人工成本高,目前体力劳动者还有一些生存的空间。但技术的成本会不可阻挡地快速持续下降,而人口红利的窗口期将快速消失,拐点很快就会到来。

资本是具有意志的,且不为人性所改变。当产出的质量不变,而技术的成本显著低于人工成本时,几乎所有的体力劳动者都会失业。机器不知疲倦,不会抱怨,干得比人又快又好又省钱,人类怎么可能和机器竞争?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正在将逐渐接管人类的简单重复性思考活动(如寻路、翻译等),人类只需要下达命令、制定原则和做出选择即可。人工智能甚至已经进入了那些被人们认为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领域:写作、编曲、绘画……

Google的AlphaGo战胜李世石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它证明了人工智能已经可以在人类最擅长的思考领域超越人类。现在最优秀的棋手都在向AI学习下棋,职业棋手和AI进行日常训练成了常态。纯机比纯人强,人机比纯机强,这早已是棋界的共识。

当人工智能在某个思考领域的能力接近或超过人类(这在很多领域已经做到了 )时,而其成本极其低廉(这是早晚的事)时,在资本意志的作用下,这个领域就会将不可逆地被人工智能迅速占领。我们今天已经习惯了使用计算器来取代大脑进行数字计算,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也会习惯将原本需要自己思考的许多问题交给由无数程序组成的人工智能来处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所有构建在经验和技能基础上的非创造性工作岗位都会消失,人类的工作方向会转变成对人工智能的研发和维护。

人工智能全面普及的时代正在以光一样的速度向我们飞奔,可能下一秒就将我们远远地甩在身后,连车尾灯都看不到。届时,几乎所有的工作都将和人工智能密不可分。只有那些理解人工智能,能够很好地和人工智能合作,并帮助改进人工智能的人,才能在那个时代更好地生存下去。

每个人都应该尽早开始学习编程,我的孩子起步太晚了,我觉得应该在教他们ABC和颜色的时候就开始。——美国第44任总统 奥巴马 [2]

在《未来我们该学什么语言?》一文中,我曾畅想过未来可能出现的脑接口技术,以及与之配套的人机共用结构化语言。届时我们的大脑将直接接入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可以瞬间将需要的知识和信息下载到大脑中……我们将成为神一样的存在。但前提是你必须具备编程基础,才能享用这一革命性技术带来的成果。

什么,那时候你还没学会编程?可以洗洗睡了。

可是我又不准备当程序员啊,有必要学编程吗?

你可能会开车,还是个老司机,很会享受驾驶的乐趣,但你未必愿意去当一名出租车司机吧?同理,学习编程不一定非要做程序员,但却能使你拥有全新的视角、深入的思维方式和效率优化的思维,这都将成为你重要的软实力。在不久的将来,编程将会变成像英语、驾驶一样人人必备的技能。到那时,你希望自己是一名老司机,还是搭车族呢?

“学这个有用吗?”其实是一个很可怕的想法。由于很多东西现在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用,大多数人就放弃了学习,而只有少数人会抱着“学学看能有什么用”的念头去尝试。在之后的某一天,真正需要这项技能和知识时,那些选择放弃的人只能感慨“要是当时……就好了!”,而选择学习的人则会惊喜地发现“哇,原来还能用在这里!”……所谓的“惊喜”和“运气”其实就是这样一回事:在不知不觉间,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

那我能不能现在努力赚钱,然后雇一个专业的程序员呢?

不错,你是可以找一个程序员来实现你的想法,但我们之前请秘书时遇到的诸多问题又会接踵而来。更重要的是,如果你不会编程,你可能连个靠谱沾边的想法都提不出来。就好比没有见过汽车的人,只会想着让别人为他造一辆更快的马车。只有在理解了某个事物的原理之后,这个事物的概念才能在你的脑中清晰起来,才能真正融入你的认知结构中。

有了清晰的概念,你才能对其进行思考,判断它能够用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如果概念不清晰,你甚至都无法讲清楚自己的需求,更难和程序员进行沟通和合作。每一位程序员在面对“给我做一个淘宝”这样的需求时,都会崩溃的。

我的英语很烂,能学会编程吗?

英语不是学习编程的瓶颈,关键在于理解其概念和原理,以及改变思维方式。虽然几乎所有编程语言的关键字都是英语,但常用的关键字也就那么几个,热门语言的相关书籍也都有译版。如果你愿意的话,甚至可以用中文来给程序里的变量、函数和命名。正如只要你认得start / save / load / quit这几个单词,就能去玩英文游戏;只要会说sorry和how much,就能去国外旅游一样。

我已经工作好多年了,现在开始学还来得及吗?该从什么地方开始?

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当然越早越好。中国第一款杀毒软件KV300的作者王江民,就是38岁才开始学习编程的。至于应该怎么学,从哪里开始,这将是我今年的主要思考方向,敬请期待我的后续系列文章。也许你可以先试试这些网站:

:通过玩游戏来启蒙,有中文版,适合初学者

:纯英文视频讲解教学,适合学霸和笔记党

:交互式实战,效果最佳,但需有一定基础

曾经何时,想要建立一个网站服务,需要购买动辙数万元的专业服务器,支付昂贵的机房托管和带宽租赁费用,聘请专业的开发人才或团队来研发,再通过广告和运营活动去拉拢用户……门槛如此之高,使绝大多数人望而却步,只有企业才能负担得起。

而现如今,云服务器甚至比家里的宽带都便宜了,各种开源技术唾手可得,各种开放平台提供了免费的用户和渠道,一个APP通过社交网络可能瞬间火遍全国……有了树莓派这样超便宜的卡片电脑,再加上现在各种家电都在向智能化发展,想通过编程在实现自己的一些小创意,真是不要太简单。

我们正身处一个只要愿意思考,就能改变世界的时代。那么你是愿意去改变世界,还是等待被世界改变呢?

小孩学编程要从什么开始学?伴随着5G时期的到来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化,很多人都知道学精程序编写的必要性,也有目的让自身的小孩从小学编程,便于她们可以跟紧时代潮流。来了解一下小孩学编程要从什么刚开始学。

小孩学编程要从什么刚开始学

这一年龄层的小孩,还处在幼稚园到小学一年级的环节,英语词汇量基础为0。因此对于这一年龄层小孩,能够 从零基础刚开始学。去学习一些程序编写的新手入门专业知识,和简易的图形化编程。

这一年龄层的小孩正处在中小学环节,求知欲重,学习能力强,沒有过重的升学压力,有一定的英文语汇基本和逻辑能力基本。因此对于这一年龄层的的小孩,提议能够 学习培训一些python源代码程序编写,掌握初中级人工智能技术的定义和知识要点。

这一年龄层的小孩处在中学到普通高中的环节,课业工作压力较为大。但另外她们早已产生了自身的学习观、思索方法。这一年龄层的小孩能够 学习培训一些较为有难度系数的程序编写,例如C 和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开发。自然毫无疑问得是在她们学习培训本职工作课程内容闲暇。

哪些的小孩子更合适学习编程

1.天天玩游戏,善于轻松玩电子产品。喜爱打游戏的小孩,通常对游戏的规则了解快速且非常容易入门,如此一来对手机游戏的潜在性逻辑性也更比较敏感,更非常容易发觉一些小技巧。

2.不喜欢沟通交流、不擅于社交媒体、害羞的小孩。将会有的小孩不当沟通交流、沟通交流,学习培训青少年编程能够 帮她们造成积极与小伙伴们协作、沟通交流的主观因素,大量人一起学习,也有益于相互促进、构建出理想化的学习气氛。

3.没有耐心,注意力训练差。欠缺注意力训练和细心的小孩有一个特性,便是脑洞非常多,很想象力丰富,可是非常难管理自己的心绪,脑壳和人体都起伏不定,没法集中化精神实质、迅速高效率的进行学业。但在程序编写全过程中,必须进行一个一个的命令,让小孩彻底沉浸在科学研究学习的方法的程序编写中。

1、程序编写提高小孩信心,提升做事情的注意力训练。进行一个详细程序流程的制做可以合理提升小孩做事情的注意力训练,一个由自身一步步创建而成的著作也是可以提高小孩的信心,让她们能够 更有胆量路面对未来学习培训、日常生活将会碰到的挫败。

2、程序编写可能像阅读文章和创作一样变成小孩的基础的工作能力之一。伴随着技术性的发展趋势,非常是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程序编写已并不是技术工程师的专利权。程序编写会变成下一个“通用语言”。因此,小孩自小就可以根据一些像Light-bot、Scratch、小编智能机器人等编程工具来学编程。


文章有点长,希望你可以看完。如果能给迷茫的朋友一点勇气,我不胜荣幸。

做一件事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如果想学编程却苦于不知道从何开始,也没有系统的学习路径,那就来加入我们一起学习

在这里不必担心年龄大,因为你肯定不是最大的;

在这里不必担心基础差,因为还有比你更差的;

在这里不必担心学历低,因为有学历比你更低的;

但最后他们都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获得了自己想要的,所以,什么时候都不晚,想做,那便去做,反正不管选择哪条路,最后都要后悔的不是吗

好了,废话说到这里,开始正文

文中的老刘、小蔡、高经理、鹏哥、周哥、小凯、小王、强哥、夏总均是虚构名称。 景原市、湖平市、新阳市、高顺市乃是虚构地名。

看到这个题目,大概你会认为这篇无聊的文字是在聊程序员 30+ 之后人生的感悟吧,名校学历,大厂背景,带过百余人团队,实现了人生价值和财务自由后的侃侃而谈?但我想对你说不是的,因为我与大家不同,在大家 20岁左右毕业之后转战大厂,意气风发的时候,我还在为前途而迷茫;在大家 30 岁走向职场中层的时候,我才刚入码农的行。这就是我,一名 30 岁才开始学习开发的程序员,一个在职业生涯末期入坑的程序员。

要怎么说这场令人难忘的人生经历呢?我想大概要从本科毕业说起吧。我的本科的专业不好,毕业时正好赶上 08年金融危机,一毕业就失业了,我每天做的就是窝在家里打游戏,天天魔兽世界打金币换点卡卖钱,这一打就是一年。后来我意识到不能这么下去了,我就找了份零工做。但是打零工也并不顺利,我扫过马路、当过司机、送过货、干过调解员,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行政打杂。我还有幸参加了第六次人口普查,那时候一晚上最多的一次爬了51层楼,挨个入户调查人口情况,遇到的就是冰火两重天,理解支持的会对你很热情,小心谨慎的会要求检查你的工作证,对你问的问题不理不睬,甚至直接关门。那时候我突然萌生了一门心思考公考,但奈何学历时硬伤,最后只能报名那种不限专业的考试,这类考试经常几千人抢一个名额,通常面试都进不去。后来咬牙开始考省外的,最疯狂的时候一年考四个省的公务员考试。我去过东三省、河北、四川,进了面试却垫底陪跑。那时候心灰意冷:公考,一直考不上;想进大公司,学历、经验都不够。当时认为是学历问题,如果有个硕士学历就好了,这样公考竞争会少很多,同时进公司做行政也有很有竞争力。后来连续考了两次终于考上了。2010 年考第一次,碰上了 10 年来最难的一次英语,即使总分 360 也被卡死了,让我想起了两次高考再战的经历。好吧,2012 年再战,考回了母校毕业正好 30 ,才突然发现年龄大了没人要了。

又再次经历了毕业又失业的窘境,但是我此时的心态比以前要好很多了。但是压力却反而更大了,因为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学历已经不再是敲门砖了。在家闲的无聊想起来发小老刘前阵子一起吃饭时候说的话,他说如果我没有什么梦想就跟他去写代码吧。写代码无法使我暴富,但至少饿不死我。于是开始在家闷头自学 Java,我记得很清楚,那是马士兵老师尚学堂时期 2005 版的 Java 基础教程,十多年前的版本,对我这个 0 基础的人来说犹如天书。每天坚持 6-8 小时学习,就这样 4、5 个月过去了,学了 Java、JS,但框架都不会,投简历根本没有工作机会,入不了行。想想也是,公司哪会要一个 30 岁的啥都不会的来实习啊?我自嘲了自己的天真,临近过年,无事可做,又回去浑浑噩噩的玩游戏去了。

转机出现在年后,高中同学小蔡过年从首都回来了,一起吃了个饭,我们聊了聊近况,他还是在全国出差,但小日子过得相当不错了。说到我的时候,我只能摇头叹气说自己白花了几年上学的时间,然后又白花了几个月学编程,白花了几年时间考公考。那晚喝多了,断片了,之后说的啥也不记得了。之后没过几周,小蔡给我打来电话,问我还想做开发不?他还拉着他的朋友给我一通劝,他觉得我这种老实人性格很适合这种不需要跟人打交道的工作。然后还跟我说他给别人接了个外包的项目,要放到景原市的朋友的公司去做,让我跟着去看看、学学,也顺便帮他盯着进度。我心里明白他是为了照顾我的面子,给我提供了一个机会,心里一阵感动,想也没想就答应了,于是收拾行李,一周后出发去了景原市。

我住的湖平市是个二线城市,景原市是个三线城市,路程大概 150 公里。到了景原市见到了高经理,经理上来就说我可能不太适合,年龄太大容易被劝退之类的。我想了想之后跟高经理说,既然已经来了,我还是想试试再走,高经理沉默了一会说好吧,然后就是聊薪酬,当时的薪资是白菜价 2000 元/月。哎,还不如我干行政的高呢,不过也勉强够租房的。谈妥后高经理把我交给了我的第一个师傅鹏哥,至此我算是正式入坑了程序员。师傅鹏哥待我很不错,我很荣幸有了这么一个师傅,虽然他很忙(那时候他刚生了二胎,家里公司两头忙),但是依然会教我一些东西,我学会了用 canvas 画简单的图形,做了一些简单的 crud。虽然我是外地人,水平菜,年龄比大部分同事都要大一点,但跟同事们关系还是很好。大家都是老实厚道的人,也让我逐渐融入了这个集体,这样快乐的日子过得飞快。后来,因为我要结婚,所以只能辞职回湖平市。但毕竟工作了那么长时间,跟同事们感情都很好,很舍不得,临行前小蔡正好来了,大家一起吃了顿饭,这时候我才知道原来鹏哥跟我是一个本科学校的,而且我们还是同一级的,大家互相感慨了一下缘分是这么奇妙的东西,然后我收拾了行囊,挥泪离别了大家回到了湖平市。

回到湖平市休整了段时间,然后开始投简历,又是一阵迷茫,因为来自小城市的大龄程序员是不受待见的。这时老刘来找我玩,得知了这个情况,他干程序员十年了,圈内关系不错,后来开始找他的朋友们帮我内推。于是找到了周哥,他是公司的开发组长,比我还小几岁,但人相当友善,我们三个一起吃了顿饭,周哥说去他那里吧,他最近在上新项目,能学不少东西。于是没过多久我就去周哥所在的公司工作了。说实话当时去了之后懵的厉害,我只会简单的 crud,并且 JS 烂到家了,模板引擎更是没用过;但那时候公司就开始用分布式了,dubbo、zookeeper、docker、工作流都是在那时候接触的。身边同一个项目组的小凯是技术最好的,负责整个项目的框架,比我小 12岁,技术甩我十条街,其他人也基本都是 95 年左右的,我在组里年龄最大,但技术垫底,这种滋味不好受。但是没有办法,一边加班干活一边学习。那时候真的是有精神,晚上 12 点前没睡过觉,早上一般 5 点多就起来开始写代码了,但是 30 岁中年危机的压力却仍旧让我喘不过来气。睡不着的时候开始琢磨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干这一行,心想我这些年都在做什么?写代码究竟适合不适合自己?是不是又要浪费几年的时间?每次都在否定自己,每次否定后又涌起一阵不甘,然后逼自己再坚持一阵子。项目的工期压力比较大,一般上线前都要连通 48 小时,那时候支个单人床就在公司住下了,就这样连续做了两、三个项目,公司遇到了困难,需要裁员 80 %,我被裁掉了,戏剧性的干满了一年(5 月 18 日入职,5 月 18 日离职),拿着积攒的工资出去旅游了一番,回来之后去了老刘所在的公司。

其实并不能说是公司,应该算是开发的小团体,老刘跟朋友一起承包了某个公司的开发业务,我们主要做开发和维护的工作,比较清闲不需要坐班的那种,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后开始干活,全程语音交流,干完活就一起玩游戏,王者荣耀排一把。毕竟我那时候还是有王者的实力,大概能打到王者 30 多星吧,拿小号带他钻石还是轻松的。这段时间学习了工作流,也开始慢慢写工作流了,了解了部分运维的工作:怎么远程部署、项目打包发布、类文件替换之类的。就这样做了半年多,外包公司出现了财务问题,小团队面临解散,我又要开始找工作了,这一年真的很难啊。。。。。。连续两家都是资金链的问题裁员,但我的能力却得到了锻炼,技术开始从初级走向了中,能够胜任独当一面的工作了。

在这之后我投简历去了一家外地公司在本地驻场的工作。跟我同期进来的小王我俩一起做开发,小王比我小 6岁,年龄小不代表社会经验不丰富。之后一起开发的一年时间,小王就结结实实的给我上了一课。第一次见小王的时候,他戴着眼镜,很腼腆,跟以前的同事很像,但技术一般,有些很简单的问题会困扰他很久。看着他抓耳挠腮的样子,我看到了以前的自己。那种问题解决不了、工作完不成的样子很痛苦。我陪他留下一起加班解决问题,手把手的教他帮他,就这样过了三个月,他可以独当一面了,人也变得自信了起来。他还冲我笑着说,哥有你在真好,你就像个师傅一样。就这样过了半年的平静时光,有一次开发一个手机 app 的页面,我需要协调个安卓做一下混合开发,结果我的直属领导强哥在电话里冲我吼了半天,大体意思就是说我是个坑,做 app 做不下去了要甩锅给别人之类的,我没有搭理他,寻思怎么找个安卓做混合开发就成了甩锅了?之后我越过强哥找到了研发总监夏总。 夏总和强哥都是在本部新阳市的,本地湖平市只有我和小王在

我向夏总说明了情况,我想要个安卓做混合开发,因为有个功能靠 5 + JS 是写不动了,夏总一直对我很好,他知道我这时候的工作能力是可以的,有我在,湖平市这边的活他可以不操心。之后安排了人跟我对接,很快就把项目开发好了。说回我的直属领导强哥,以前和他见过一次面,吃过一次饭,他这人比较爱吹嘘、好大喜功、喜欢别人奉承,有了功劳都是他领导有方,出了问题都是员工能力不足。他手下的得力干将都是那种只动嘴不动手的人,虽然我不太喜欢他这种风格,但至少在之前我没有交恶他,我为人处世还是比较谨慎的,老好人性格见人都是热情打招呼,所以很纳闷为什么他会突然对我这种态度,而且之后发生的事情明显在给我穿小鞋。小王跟我说,公司就这样,公司的人和领导都不行,工资也低,对我们也不重视,连最起码的工位都没有。在客户这里搬来搬去的,今天待的地方可能明天位置就没有了,总之小王把公司一顿各种吐槽,这种事情几乎每天都有,他每天都要吐槽,然后对我说,哥,咱们跳槽吧,跟着这样的领导没前途。我那时候还寄期望于涨薪,结果申请之后,强哥连回都不回我。两个月之后,突然一天小王跟我说他涨薪了,而且公司给他补了几个月的钱,他开心的眉飞色舞,我那时候真的万念俱灰,我想要离职了。原来我干活最多,承担任务最重,顺便要给其他人解决问题,但确实最不受重视的那个人,这样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我随后跟人资提了离职,人资挽留我,让我跟夏总好好聊聊,我说好。我记得很清楚,晚上八点左右我跟夏总打了个电话,主要是想说我离职交接的问题,夏总跟我说,他不想让我走,他想让我留下来负责全省的工作,下一步他想要把湖平市成立分公司,需要个总负责技术的,他想让我来做,然后把东北的项目也接下来给新成立的分公司来开发,多招一些人由我来带团队,关于调薪的问题,他说会让人资过两天再单独给我做个计划,让我多考虑考虑。其实说到这里,夏总真的很仗义了,我感到很惭愧,领导器重我,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经不是钱不钱的问题了,我当即给夏总表态,让他放心,我会好好工作的,会把分公司的开发工作搞好的,然后开心挂了电话。结果,戏剧的事情发生了,两天后,人资找我,跟我说要跟我确定一下具体的离职日期,我当时傻了,脑子一阵懵,想向夏总问一句怎么回事,然后想了想没有意义,放下了电话,开始收拾心情准备材料交接。小王这时又煽风点火,对我说公司就是这么没有情义,夏总给你说好的事情都能改变了,这种领导和管理就不能信任,哥,你走就是对的,去哪里也比这里强。我当时笑了笑,笑得很勉强。一个月很快过去了,我记得很清楚,最后那天是 2019 年 10 月 22 日,我永远记得那天,我签完字收拾东西,小王说送我下楼,我俩还有说有笑的,到了大厅,他冲我挥手,说要常联系,我说好的,然后就走了。回家开始投简历,一个多月之后,小王跟我说他也离职了,提离职的日期在我走后的一天,也就是 10 月 23 日,而且和公司闹的很不愉快,小王还跟我说,哥,你看兄弟我仗义不,你提离职走了我也不待了,我也提离职走,这种公司咱们就不能留在这里继续干了,根本不管我们的死活。我俩又聊了一会家长里短,我那时候还在家呆着没地方去。之后又过了段时间,有一个机会跟高顺市的一个前同事聊了起来,他说你们湖平市的这是怎么了,一个月内连续走两个人太不正常了,强哥都被从管理岗调走了,他可是老人啊!一句话点醒了我,我寻思到这件事确实非常的不正常,然后找人资聊聊情况,才恍然大悟,原来这里面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

现在来复盘一下我遇到的阴谋,结合了多方的反馈基本还原了真相。首先,小王在入职的时候水平一般,所以人资对他不是很重视,我俩一起入职,我比他早转正两个月,他的提前转正申请被驳回了,这导致他对公司心生不满,随后我教了他不少东西,让他有信心出去再找更好的工作了,他就想离开了,但是又不甘心,想要报复一下公司再走。计划的核心就是直属领导强哥,前面说过了强哥比较好大喜功,对我们平时不管不问,小王利用了这点,强哥不了解我们的工作情况,因为平时我们是直接跟本地的售前售后对接,小王就跟他吹嘘说活都是他自己干的,我基本不干活,每天光知道玩之类的,然后久而久之强哥对我心生不满,这件事正好也解释了为什么强哥后来经常给我穿小鞋,然后小王也借机在我耳边煽风点火,说公司各种不好。第二件事就是涨工资了,小王跟强哥之间是有 交易的,正常情况下涨工资是要通过人资执行的,但从人资反馈看,人资对小王涨工资投了反对票,然后强哥就越过人资,直接找到财务要求给小王涨工资,并且补齐了前几个月的差额,之后小王拿到工资后又来恶心我,意思就是你看你干那么多活还是不给你涨工资,但我却涨了。之后我提出离职,夏总挽留我,这件事人资是知道的,但在接下来的两天里,又是强哥以直属领导的身份跟夏总谈,大体意思说的就是小王能干活,而且干的不错,到时候再招聘个人顶上我的位置就行了,不能开这个离职就涨钱的口子。因为强哥是直属领导,夏总即使是研发老大也得考虑下他的意见,所以这才有了之后人资跟我确认离职时间的事情发生。当我从人资那里知道了这些事情后,也渐渐明白了为什么我 22 日离开后小王要在 23 日提出离职了,因为他是要确认我确实离开了才提离职,他怕在我走之前提的话,人资和夏总就会再次挽留我了,他要确保万无一失,我确实走掉了,然后他再走,把湖平市的开发搞垮,他的报复计划就实现了。回想到小王离职后又回来假惺惺的跟我套近乎,以及从他嘴里说的那些仗义的话,我就觉得浑身不自在。小王是个心机 boy,而我和强哥就是他手中的棋子,被他全局操控狠狠的涮了一把,让我认清了人心的险恶,而最惨的其实是我,我无怨无悔的帮助了他,但他反手回来的第一个算计就是把我纳入了局中,我要面对他的蛊惑,直属领导的压制,干最多的活,解决最多的问题,而这样生活持续了一年,真的,我觉得这样的生活已经无以为继了。这件事发生之后强哥就被从管理岗调离了,被夏总派去驻场做开发去了,后续事件持续发酵,公司都知道了这件事情包括老板,听说为了这事开会要求加强管理。 我花了好长时间才从这些阴谋中走了出来,以前的同事都很和善,我第一次见识到了这种穿小鞋的,还好我远离了他。希望今后也不要有这样的人再出现在我的生活里。

从这件事里我学会了很多,也许你的内心是个善良的人,但总有人不会想这么善良的对待你,所以,我开始学会保护自己,打磨自己,开始学会分辨别人是否对自己有不轨之心,真的很累。这样的生活真的不如写代码来的舒爽,因为跟人打交道,有时候不管我对不对,最后都都变成我的不对,但跟代码打交道就会简单很多,如果出现了bug,报了 error,那一定是我的不对,我只要不断检讨自己就好了。你瞧,这是不是简单了很多?所以,好好写代码吧,他真的是人生的好伙伴。

最近一年的生活好了许多,新公司的领导和老板都非常器重我,生活在二线城市,工作压力也没有那么大。我跟领导说我想学大数据,就真的半年左右没有安排太多的工作,我有时间把 hadoop、kafka、spark、flink 等都看了一遍,下一步如果有时间的话准备学习下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然后就是 go、区块链和音视频相关,我年龄大了,不趁现在多学一些,过几年被淘汰怎么办。

小蔡一年回来的时间不多,但每次回来都会给我打电话,说他什么时候的高铁到湖平市,有空一起吃饭啥的,基本只要我有空都会去高铁站接他,我开车载着他,聊着一些家长里短,他还像高中时候那样喜欢拿他的拳头使劲怼我胖乎乎的脸,然后一脸嫌弃的说现在的脸上肉多了,但没有以前有弹性了,说完还哈哈的傻笑半天,我揉着微红的脸一脸无辜,眼里泛着激动的泪花,然后小菜说太累了要不要去按摩一下,我说我家楼下有一个还不错,这时候他眯起了小眼睛,神秘兮兮的问我:正规的还是不正规的?,我一时语塞,然后紧张的满头大汗,然后他笑得更厉害了,然后大声说道:你还是那个老样子啊!这感觉一如二十年前我们初见,谢谢兄弟你在那年一遍又一遍的劝我入了这一行,才有今天我的开心与快乐。

岁就认识了,又在一个城市,所以会时不时的见面,当然见面前少不了要对我一顿冷嘲热讽外加敲竹杠,比如:咋了你又开始忙了吗?最近手头紧我想吃串啊,你不请请我嘛?王者!兄弟,上线啊,快带我排几把,我不行了,五连跪,你带不带我?是不是兄弟了?其实我想说,我王者也不玩了,现在这水平退步的厉害,想上星耀也不容易了,真的变成了永恒钻石!但吃饭还是可以有的,这不前两天跟他去吃了海底捞,原因嘛,因为这哥们跟我说他还没吃过海底捞,然后这顿饭就这么定下来了,两人花了三百多,我付钱他竟然肉疼了半天,哈哈,笑了半天,这点钱说起来真的不算什么!还是要谢谢兄弟你在我迷茫的时候说的那句话:写代码,真的可以饿不死人!我现在有能力活下来了,所以兄弟,一起喝酒吃肉!

我从入行开始就一直处在被淘汰的边缘,是这份求生的信念以及朋友们的帮助才使我走到了今天,老刘曾经说过如果我本科刚毕业那时候跟他一起干就好了,我想了想,如果是那样的话,可能我现在已经不再干这行了,我也没有学习的动力了,因为我没有经历过那段颠沛流离的生活,我可能就不会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也不会因为当年的水平低而努力学习,提升自己,那么被淘汰和转行是必然的。也许明天,我就会被取代了,但我还不老,我还不想认输,我还想看更多技术,了解更多好玩的事情。而这些,值得拼命了。面试、学习、工作,在我眼中已经不再是关于谋生、关于钱的问题了,而是最简单纯粹的校园生活的延续。当我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我的进步开始了,就像拨云见日一样,面试谈薪酬,不再是钱的问题,而是简单的学校考试,你学习了很久的知道,肯定想考一个好的成绩,而这个好成绩就是对你用功与否的总结,钱只是个数字,就像当年的摸底综合考试的成绩,挂在墙上,写在鲜红的纸上,列个排名,每次不要跟别人比,只要每次考试都能比以前的自己强就好了。当你找回了校园的那种感觉,学习真的就像呼吸一样,你会愿意去学习,因为对比现在面临的各种困境,回想当年的学习真的已经是这世上最简单的事情了。你需要把自己打造的像剑一般,围绕在朋友的四周,帮助他们,同时让他们打磨自己,而你,只要坚持那个最纯粹的本心,剑心通明,等待着出世那一天的到来,然后亮剑!剑气纵横三万里,一剑关寒十九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编程什么时候开始学比较适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