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师大公费师范生好不好?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六所教育部直属大学和其他高校不一样。这六所教育部直属院校里有一类学生与一般学生也不一样,他们入学后不仅不需要交学费,每月还可以领取生活补助,学生毕业后国家会安排工作(一般回原籍),成为公办教师,拥有事业编制,这类学生有个统一的名字——免费师范生。而这6所“特别”的教育部直属高校便是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类大学。

  这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其中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是985和211大学,今年入围一流大学建设A类建设高校;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是211大学,今年入围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免费师范生政策是国家为了鼓励优秀人才从事教师职业推出的政策,主要面向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院校。师范生四年在校学习期间免缴学费、住宿费,领取生活费补助;免费师范生入学前与学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保证在公办学校就业。

  最开始免费师范生只有这6所教育部直属高校有,但后续各省也都出台了本省的免费师范生政策,因此现在有免费师范生的高校已经有很多。

  包括这6所高校在内的师范院校,免费师范生只是学生中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学生不是免费师范生,他们跟普通大学生一样,正常缴纳学费,无补助,毕业后自主择业就业。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下这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类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选国家“双一流”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该校教育学、心理学、中国史、地理学、生态学5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中国语言文学、戏剧与影视、系统科学3个一级学科排名第二,共有10个一级学科排名前五,17个一级学科排名前十,24个一级学科排名前二十。

  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

  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5个):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地理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化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心理学

  国家级教育培养基地(3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华东师大”位于中国上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位列“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据2017年5月11日公布的ESI数据显示,在ESI统计的22个学科中,学校的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地球科学、数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工程学、临床医学、社会科学总论,共计11个学科已进入全球前1%,居全国高校第17位。

  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

  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4个:数学、心理学、地理学、物理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教师教育实验教学、心理学

  华中师范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师范类、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是“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高校。

  国家重点学科:中外政治制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学原理;汉语言文字学;中国近现代史;农药学;理论物理;文艺学(培育)。

  国家级特色专业:英语;化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历史学;物理学;体育教育;生物科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

  东北师范大学是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之一 ,首批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国家级工程实验室:药物基因和蛋白筛选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重点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原理、世界史、细胞生物学、生态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心理学、会计学、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科学、小学教育、物理学、生物科学、地理科学、汉语言文学、英语、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西南大学是国家“ 211工程”和“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国家“ 111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学校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原西南师范大学与农业部直属重点大学原西南农业大学于2005年合并组建而成。原两校毗邻而建,同根同源,均发轫于1906年在西南地区开中国之新学的川东师范学堂,几经发展演变,遂成中央教育部直属,由教育部、农业部和重庆市重点共建的西南大学。

  西南大学是一所传统学科与新兴交叉学科、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中央部属高校,教育部直属72所高等学校之一,教育部与农业部共建的8所重点大学之一,国家免费师范教育试点的6所高校之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首批试点高校。

  陕西师范大学简称“陕师大”,坐落于世界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古都西安,是教育部直属的六所重点师范大学之一、国家“ 211工程”高校,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高校,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以及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被誉为西北地区 “ 教师的摇篮 ” 。

  学校创建于1944年,前身是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和国立西北大学文学院的教育学系,1954年定名为西安师范学院,1960年,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成立陕西师范大学,1978年,划归教育部直属,成为中央部属高校,已发展成为一所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综合性一流师范大学。截至2013年,学校设雁塔、长安两个校区,占地2700多亩。有68个本科专业,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103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40个一级硕士学位点,185个二级硕士学位点,1个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点,20个硕士专业学位点。有两院院士4人,全日制本科生17800余人、研究生12000余人,外国留学生900余人。

  这几年免费师范生越来越受到高考考生和家长的欢迎,发达地区考生也越来越喜欢报考免费师范生,录取分也越来越高。有志于从事教师职业或家庭有困难的优秀考生可以选择报考免费师范生。

9月23日,中国教育新闻网以“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保持精气神,拧成一股绳’”为题,对学院党委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关做法进行推介。

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保持精气神,拧成一股绳”

近年来,陕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认真落实新时代党建总要求,探索实施“五航”党建工作法,凝心聚力写好立德树人“大文章”,今年荣获“陕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在“五航”中坚定理想信念

在陕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党员们始终把思想导航、党建领航、制度护航、项目启航、大考试航的“五航”党建工作法牢记在心、付诸于行。

“保持精气神,拧成一股绳,重中之重就是深植在每个党员干部心中的责任和担当意识。”全国首批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党支部书记董辉说。该支部近年来探索出以支部委员会委员为党建带头人,教授党员为学术带头人的“双带头人”工作推进方式,实现了党建工作发展的常态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充分发挥了“头雁”效应,激发了党支部“群雁”效能。

2017年,学院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合作,在全国率先推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专栏。4年来,全国近20所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在该专栏发文近30篇。专栏审稿专家、陕师大副校长任晓伟说:“通过办专栏,我们不仅实现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理性阐释,也在努力构建前沿的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还为知名专家、青年教师、广大学生搭建了切磋进步的学术平台。”

近年来,学院党委组织教师党员在重要媒体发表理论文章100多篇,5篇论文入选“中央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理论研讨会”“中央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理论研讨会”……累累硕果激励着学院师生在“学马”“研马”中坚定理想信念。

创新形式真正让党建活起来

“2017年至今,我们已发布微信推文1800余篇,10余件作品在教育部组织的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中获奖……”学院党委党建“互联网+”红烛先锋工作室小编刘瑾芮感叹,“今后将继续紧追党建热点、盘活工作思路,真正让党建活起来。”

今年是研究生卢青加入新时代大学生理论宣讲团的第5年。5年来,宣讲团的足迹从高校、中小学,走到政府、企事业单位。“课堂”从党的十九大精神、改革开放40年,讲到建党百年、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卢青也从团员成长为团长:“我见证了330余场宣讲,在一次次撰稿、审稿、试讲、宣讲中逐渐成长,每一场听众真切的反馈累积成我们再出发的动力。”

90多岁的学院退休教授、抗美援朝老战士杨清源虽然腿脚不好,但作为一名老党员,退休30年来义务为大中小学校、部队和企事业单位等作报告320余场,讲授党史国史,传播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听众达11万余人次。

在潜心育人中传承红烛之光

“在学院党委领导下,支部党建和教学科研两者形成良性循环,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了公共课和专业课、必修课和选修课适时联动、有机补充的‘集群’效应。”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力波说,思政课教师坚持将教师党支部政治学习与集体备课相结合,确保党的新思想新要求及时跟进教学,围绕“学科意识下的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大讨论,不断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目前,学院已形成多门特色选修思政课程,建设了以革命资源为特色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识必修课课程体系。其中,“理想信念与卓越师范人才培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导读”课程上线学习强国一级平台,累计观看量超过2000万人次。学院党委还积极推动思政“小课堂”对接社会“大课堂”,在延安书院、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等地建立了立体贯通的“三全育人”实践教学体系,指导全校近万名学生深入基层开展实践活动,开启了新时代青年“到延安去”的新征程。

今年9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公费师范生、学生党员赵博韬就要走上实习讲台。谈起学院几位榜样教师,他满怀感恩:“他们是我树立自信的源泉,也是我不断追逐的光。”

据统计,陕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院有超过70%的公费师范生毕业后奋战在西部基础教育一线。循着前辈们的脚步,在西部大地上发光发热。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冯丽 通讯员 王欢 周健)

根据《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陕师校发〔202171号)有关规定,结合学校相关工作进程,我院于2021年12月13日开始对38名超学习年限(6年)的公费师范生教育硕士进行了学业警示通知,已有11名学生通过微信回复和委托他人领取警示通知书,根据学校政策及要求,现对未领取警示书学生进行网络公示,公示期为2022年5月7日-13日,公示期过后,以示送达。

附件:超期未回复学生警示名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陕师大公费师范生在职研究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