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今年七年级语文教材改版吗?

新(左)旧版本的语文课本对比。

  这几天,全市七年级的初中新生陆续拿到了新版的语文课本,发现有不小的变化:教材变大本了,篇目少了,新增了田字格……那么,如此变身有什么好处呢?昨天,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专家解释了新旧两版教材的差异。

  课本中新增田字格 引导学生感受汉字之美

  新版初中语文课本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由教育部2016年审定,目前全省初中生基本都在使用。同旧版相比,新版教材外观上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开本增大,尺寸同A4纸相当。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初中语文教研员阙银杏介绍,课本开本的增大,同课文体例编排变化有关。教读课程前面增加了预习一栏,启发学生该如何有效预习。自读课文则首次增加了旁批,引领孩子自读。课本的空白处也增多了,方便学生做笔记。相比过去黑白图文,新版采用了彩印,更加活泼。正因为如此,才使用大开本的课本。

  新版课本中首次出现的田字格,同样令人眼前一亮。“读读写写栏目过去也有,但只是对本课的生词进行罗列,这次则用名家正楷字体呈现。”阙银杏说,这一变化体现了语文教学中对书写的重视,还能引导孩子们感受汉字书法之美。在七年级正楷字的基础上,八、九年级还会进一步提升至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从目前反馈来看,一线的老师和学生对新版教材的评价都很不错。”

  文章篇目减少了 从明暗两条线提升学生能力

  从篇数上看,新版课本只有24篇课文,比旧版减少了6篇。阙银杏认为,新教材最大出发点不在减少篇目,而是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总体提高了教学要求。

  新教材仍然采用主题组元,如第一单元是“四季美景”,第二单元是“至爱亲情”等。“事实上,新教材采用的是双线组元,除了前述的人文主题这条显线外,还有一条隐性的线,就是语文要素。”阙银杏说,各个单元在编排上,已经包括了语文学习的方法、习惯养成,以及语法的知识点,“简而言之,明线负责人文主题的渗透,暗线负责语文素养的提升。”

  阙银杏介绍,如第一单元中,要求学生朗读体会语文之美,品味精彩的语句。能力上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到了第二单元,对朗读要求则提升至更加关注情感基调、行文节奏,从字里行间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每一个单元都有不同要求,层层递进。

  在课文的选择上,新版更为注重文学性和经典性。此外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革命传统、思想教育的比重。“比如过去一直收录于初中语文课本的《纪念白求恩》,上一版没有收录,这次新版予以恢复。” 阙银杏说,此类文章在选择上做到了文学性和教育性的兼具,能够润文无声,不会显得过于生硬。

  中小学生教材改革部编版教材马上就要全国应用,其中的语文教材引起了大多数家长的关注,实际上语文教材有什么变化呢?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一、32开变16开,课本“长高”了

  根据教育部要求,从今年9月起,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学科统一使用“部编版”教材,从起始年级开始,各种版本教材将陆续退出舞台。其中,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七年级和八年级下(法治教育专册)统一使用统编教材,语文一年级、七年级统一使用统编教材,历史七年级统一使用统编教材。其余年级仍继续沿用旧版教材。

  从去年开始,“部编版”语文教材就已在济南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试用,今年秋季开学,历史和道德与法治也将使用“部编版”教材。和以往的32开的小版不同,“部编版”教材“长高变胖”了,统一变成了16开大版,字体变大,图文并茂,学生读起来更清晰方便了。在课本左上角还有“教育部审定2017版”的字样。

  二、删除部分假大空文章课文更贴近学生生活

  济南实验初中语文老师伊彬告诉记者,7月份,市中区教育局统一对全区语文老师就“部编版”教材进行了培训。伊彬最大的感觉就是“部编版”语文教材的文学性和工具性相统一。“在现代文课文的选择上,删去了一些和学生的生活距离太大的篇目,内容更贴近生活了。”伊彬说。

  很多小学语文老师也有同样的感受。济南育秀学校小学部语文教研组长魏建斌告诉记者,此前网上有对《地震中的父与子》等课文真实性的质疑。内容是真实还是虚构,老师们也无从考证,因此讲课时老师不会直接告诉孩子内容的真伪,而是借课文训练学生。“比如,这篇课文放在主题为‘父母的爱’的主题单元里,我们就会让学生感受父母对他们的爱,从表达情感等方式上抓住细节,达到训练目的。”魏建斌说。另外,初一语文新教材对课本篇目的顺序也进行了调整。照顾了学生实际的学业情况,把一些原本在初三年级要学的优秀课文放到了学业压力相对较小的初二年级,给了学生和老师充分的时间去研学。

  三、古诗文比重大幅提高出处和体裁更多样

  今年9月起,全国中小学将要统一使用国家教育部编写的语文教材,也就是所谓的“部编版”教材。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大量增加了文言文和古诗的比例,让学生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提升文学素养。同时,也是为了适应中高考改革的需要,语文在考试中的权重越来越大,预示着语文“大时代”已经到来!

  2018年,济南中考将实施改革,其中,语文学科分数从120分增至150分;同时,这几年的高考语文中,对传统文化的考查比重也越来越大。可见,语文学科已备受重视。从即将普及的“部编版”教材来看,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优秀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初中古诗文选篇也是124篇,占所有选篇的51.7%,比原来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

  另外,古诗文的出处和体裁也更加多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革命传统教育的篇目也占有较大的比重,初中选了29篇。鲁迅的作品选有《故乡》《阿长与山海经》等9篇。

  四、重视课外阅读和语文素养小学一年级设置亲子阅读

  以往老师在教学时,为了应对考试,几乎所有的课文都精读精讲,久而久之学生会乏味,对阅读没有兴趣。

  为此,“部编版”教材在编写时更加重视课外阅读和语文素养的培养。“小学一年级就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新增了“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的内容,意在和学前教育衔接,所以家长应在孩子入学前,就要养成陪伴孩子进行亲子阅读的习惯,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小学中高年级几乎每一单元都有课外阅读的延伸。”魏建斌说。初中则加强了“名著选读”,改变以往那种“赏析体”写法,注重“一书一法”,每次“名著选读”课,都引导学生重点学习某一种读书的方法。

  此外,从小学一年级语文新教材来看,每个单元都设置一个主题,老师根据主题内容有针对性的教学。每节课还都会有写字练习和认识新笔画,而且每个汉字上都标有笔顺,“老版教材每篇课文只有1-2个字上面有笔顺,这个改进很好,让老师教学有了抓手。”魏建斌说。

  五、各版本语文教材被“挑刺”新教材外国文章减少了

  这些年,中小学教材一直呈现“一纲多本”的局面,以语文教材为例,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小学有12种版本,初中有8种版本。于是,网上时常会出现网友挑刺小学语文教材课文内容的帖子。其中,外国文章较多,且引用外国孩子名字过多成为争议最多的问题。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选文520余篇,涉及外国内容的有80余篇,约占15%。此次更换的“部编版”教材,外国文章数量明显减少,取而代之的增加了一些寓言故事,比如《小蝌蚪找妈妈》等。另外,在授课时,老师一般不会去刻意强调主人公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文中人物只是一个人称代词,而是就事件去分析人物特点、文章写作手法、表达的主旨,让学生在情景交融中扩宽视野,增长知识。

  六、建议不学笔画直接写汉字一年级习字难度大

  小学一年级语文试用“部编版”教材已有大半年,老师们为新教材的内容编排点赞。不过,细心的他们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小问题。魏建斌告诉记者,现在以一年级是先学识字再学拼音,降低了学习难度,让孩子能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不过,在识字单元中,第一课没有要求写字,从第二课往后就要求学生学写单个的汉字。“以前旧版教材会先教笔画,然后再学写单个的字,而且先学拼音再学写字,写拼音的过程无形中也让孩子练习了写笔画。新教材没有这个过程,直接写汉字,对于‘零起点’的孩子来说就比较难。一些有经验的老师可能会在识字过程中补充一些笔画练习的内容,而一些年轻教师如果按照课标来教,可能就没有这些内容了。”魏建斌说。“这个在学期末我们也向区教研室反馈过了,希望今后在教材修订时有所改进。”


中小学生教材改革部编版语文教材有什么新变化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南七年级地理什么版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