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得知一个地区的菜鸟驿站是否倒闭?

  1毛钱的上调,将影响中国数百万快递员的生计。

  近日,、申通、圆通、韵达、和极兔六大快递公司宣布,将全网快递员派费每票上调0.1元,按日派单量300件计算,快递员全月无休派单可多获得每月900元薪资。

  随着薪资的提升,消费者们对于快递派送服务提升的期望也有所期盼。然而在这上涨的0.1元派费之后,末端快递员的生活现状是否真能被改善?末端网点被诟病的尴尬处境,又能否真的得到缓解?

  行业内卷:从联盟到瓦解

  今年7月,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明确了主要目标,要保护快递员的权益。有了政策支持,“涨派费”被认为是快递公司响应政策而提出的举措。但事实上,目前整个快递行业因长期价格战导致的内卷压力,这也许才是促成此次行业调整的关键。

  2019年,中通快递发起“到边到角”抢市行动,打响了快递“价格战”的第一枪,义乌等地的快递价格被拉低到1.2元发全国。随即,各家快递公司迅速做出反应,快递公司快递费跌破一元大关……

  这种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招式,让整个快递行业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低价怪圈,因为利润太低、工作强度大,末端网点快递员离职率普遍偏高,新人招入困难等现象频发。

  虽然后来,各家快递公司高层在义乌谈判形成了新的“价格联盟”,稳定了快递价格。但随着2020年3月极兔速递进入中国市场,为快速抢占市场份额再度挑起价格战,义乌等地快递单价又被压到0.8元。“价格联盟”土崩瓦解,四通一达被迫应战,多方再次陷入低价竞争的泥潭。

  长期的价格战,使得整个行业都陷入内卷的焦虑中,长期从事物流的业内人士告诉新浪科技,”这个行业太畸形了,由于参与竞争的方式只有价格战一种,大家只能通过这种方式竞争,最后的结果是大家都赚不到钱”。

  据该人士透露,此前极兔等公司发起的0.8元送全国快递派送行动,直接包括了从发件到省际运输再到区域分发以及末端派送的整个环节,整个过程中的人力、物力全部包括在内。

  “虽然通过货物的分配和统一运输,结合技术等手段可以有效的降低快递的运输费用,但0.8元送全国的策略,这明显超出了正常的物流价格体系,市场价格体系被严重破坏了。”该人员表示。

  根据国家邮政数据显示,截至7月4日,2021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已突破500亿件,接近2018年全年水平。当前,我国快递日均业务量约3亿件,日均服务用户约6亿人次。庞大的业务订单需求背后,国内一众快递公司的营收数据却相对惨淡。

  据顺丰、韵达、申通、圆通等快递公司近期公布的2021年7月快递服务业务经营简报显示,申通、圆通、顺丰7月的单票价格较去年同期均有所下降,其中顺丰下降幅度最大,同比下滑10.7%;申通同比下降7.1%;圆通同比下降6.3%。

  从这些大公司的财报可以看出,快递行业价格战竞争的残酷。而在整个快递业盈利难的背后,物流“最后一公里”中处于关键地位的末端网点,也正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

  网点窘境:件数激增,快递员却不断流失

  残酷的竞争,最终导致部分快递企业不堪重负,纷纷退场——从2018年至今,国内12家二线快递企业中的6家已宣布倒闭离场,另有几家陷入被迫转卖。快递网点作为末端,频频出现堆压、爆仓以及人员流失等现象。

  新浪科技近期走访了多家快递站点,曾经货物堆积如山的的快递站点早已人去楼空,也有地图上被标记为中通快递的站点已经易主。据央视网报道数据,目前国内超五成快递员月收入不足5000元,近六成快递员从业经历不足3年。基层快递网点的人员结构就像无根飘萍,难有定性。

  一头是网点易主、人员出现巨大缺口;另一头是发件量激增,派送任务加重……随着双十一购物旺季即将到来,涨薪似乎成为了快递行业留人稳定网点,提高加盟网点和快递员的积极性的关键举措。

  据中通快递西北旺地区一站点负责人对新浪科技介绍,按照成熟快递员日均派单300件计算,此次涨价能为快递人员直接带来近900元月薪提升。

  他认为,此次上涨的0.1元,可看作是快递公司抢在旺季到来之前给快递员发的“福利”,以及稳定末端配送晚点的鼓励性举措。同时也可以看作是国内快递业试图通过涨价改善末端服务质量的一次尝试。

  然而作为C端消费群体,此次末端派送涨价,能否明显改善快递到家派送服务质量?

  在与新浪科技沟通的过程中,中通快递西北旺地区一站点负责人直接表示,“不可能带来多大改变,小件商品或许会多一些派送到家的概率,但在一些没有电梯的社区,大件物品派送到家则快递人员一天都不用上班了。”多位受访的快递人员同样表示,不认为送货到家的服务质量会有质的提升。

  “快递行业就是一个体力活,之前行业低价竞争末端派送费也下降过几次,现在只涨0.1元,不太可能带来太多实质性改变。”快递行业的相关网点业务员对新浪表示。

  在他看来,快递人员每天不仅要拨出数百个到货通知电话、做好签收乃至转投标记,这是一份重复而繁琐的工作,且很容易出错,同时快递员还要面临消费者的及相关罚款,想要保证效率和质量,0.1元的涨价显然不够。

  只要激烈的价格竞争问题还在,快递业末端网点服务质量的提升,将始终是个难解之题。

  如何突围:开源节流也需多元化

  快递行业价格战由来已久,直接反应就是快递员收入下降,以及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山东财经大学当代金融研究所所长陈华曾经表示,这次上调派送费,首先是收入分配向劳方倾斜,快递企业贯彻国家共同富裕的收入分配政策,主动履行企业社会。但同时也是出于稳定和改善末端服务的关键。

  然而,随着派末端送费的提升,快递公司的利润进一步被压低,在本就盈利困难的情况下,未来快递公司的营收问题也正在面临挑战。面向未来,快递网点想进一步缓解目前现状,仍有许多事情需要去做。

  “目前快递公司提高派费,快递员收入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对稳定末端网点有帮助,但末端网点的淘汰与否、盈利与否,最重要还是企业网点的经营管理能力。网点要突围,还是需要在自身运营上下功夫,要开源节流。”在与新浪科技的沟通过程中,快递行业从业者如此说道。

  在他看来,快递网点开源节流的方法有很多。

  不断增长的个人寄件市场,电商平台退换货的逆向寄件需求,以及直播等新业态带来的下沉市场订单,都是快递网点新兴的增量市场。

  这些利润更高的个人件业务,可以显著改善快递网点营收结构,改善自身服务质量,摆脱单一依靠价格来争夺市场的困境。他举例说,比较典型的是菜鸟裹裹的散件单,今年7月,菜鸟裹裹对外公布的累计寄件用户已经超过了3亿。双壹咨询调研显示,当前通达系快递公司位于城中区的网点散件揽收日均600票,其中菜鸟裹裹提供单量达到400票,成为网点增收的重要来源。 “一个裹裹件的利润,会相当于我们10票电商件利润,不仅网点有收益,快递员的收入也增加了10%-30%”。

  网点的生存状况,还有一个关键是网点效率。十年前,一个快递员一天处理不到20个包裹,现在超过一半的快递员每天要处理100个以上的包裹,消费者需求又是个性化的,要做到完全送到用户手上,也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对此,国家邮政局多年以来一直在鼓励把末端设施纳入城乡公共设施规划,支持末端服务设施多元发展,支持共享末端,加快推进智能快件箱、快递公共服务站等末端设施建设。

  “有些用户不方便收包裹,希望将包裹放驿站、自取;有些用户则希望送上门”,上述快递网点负责人表示,目前菜鸟驿站正在探索多元化的收件需求,一方面提供免费保管,另一方面提供按需送货上门,“菜鸟驿站不仅对快递包裹起到了分流作用,缓解网点压力,同时也增加了网点的效率,目前看来,驿站是快递网点突围的一剂良药”。

  目前,除了菜鸟驿站之外,圆通、中通等快递公司也已经在布局自己的驿站业务。

  快递专家赵小敏认为,随着市场秩序的整理、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快递行业绿色环保等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以及监管介入,“快递公司单一的价格战模式已无法进行下去,以低价抢市场的逻辑要行不通了”。企业用低价获取的市场份额不会再进一步扩大,反而会萎缩。

  “综合考虑市场竞争、产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预测快递价格会逐渐走向一个上升通道,但会呈现一个缓慢上升的态势”,他说道。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连线Insight(ID:lxinsight),作者:张霏,编辑:李信,创业邦经授权发布

当外界认为十荟团情况逐渐好转时,现实又发生了戏剧性反转。

近日,多位十荟团内部员工向连线Insight透露,“未来两三周之内,十荟团会把湖南所有的网格仓关停,并且预计在年底关闭长沙市的所有业务。”

长沙关城的兆头先是在供应商端出现。原定于12月22日应该给十荟团供货的长沙供应商们,当天也迟迟未等来采购的发货排期表。一位长沙的供应商提到,“我们当时给十荟团的采购负责人打了好多次电话,对方都不接电话了。”

长沙对十荟团有多重要?但凡身处社区团购赛道的从业者不无这样形容, “湖南不只是兴盛优选的大本营,还是十荟团的大本营。湖南在,长沙在,十荟团就在。”

多位长沙本地用户向连线Insight感慨,“没有一个湖南人不知道十荟团,兴盛优选和十荟团一直是大家最爱用的平台,陪伴我们多年。”时至今日,在湖南人心中,十荟团的地位也无法撼动。

十荟团撤出湖南意味着什么?一位十荟团内部员工这样向连线Insight解释,“其实十荟团现在只保留了长沙市的业务,其他市区的网格站早已关停,所以关了长沙相当于把最关键的部分砍掉了。”

核心人力的急速流失也注定了寒潮不断涌来。据连线Insight最新得知,十荟团从最初的1万多名员工,急速裁员到如今仅有1200多人。

从1万多人裁员到1千多人,从2000多个县市的业务量缩减到大本营长沙也即将失守,十荟团没能进入社区团购下半场,也还未来得及兑现“十荟团做好了长期作战的准备”这一诺言。

一位湖南十荟团的员工如此解释,“之前8月那笔融资并未全部到账,现在十荟团账面上的钱不多了。而且这几个月来,十荟团也没能深耕核心城市业务,主要在不断缩减核心城市的业务。”

连线Insight得知,今年9月开始,十荟团尝试在非核心城市圈开展团批业务(为团长提供产品批发服务),但效果都不理想,“只是一个试水的新方向,并没有大力推广,即便是开通团批业务的城市,各地日订单量也很少。”

投资人们撤身得更早、更果断。多名一级市场投资人向连线Insight表示,“大家年初之后基本不再关注十荟团了,因为和多多买菜、美团优选的差距太大,没办法跟进研究。业内也早就默认它的结局,只是时间早与晚的差别罢了。”

一年来,无数社区团购从业者、投资人向连线Insight说的最多、最频繁的一句话:“现在创业太难了,尤其做生鲜生意更难。”

从同程生活到食享会,再到如今的十荟团,原本生鲜赛道内的独角兽们一个个逐步消失,十荟团也正在经历最冷冬天。

十荟团湖南大本营正在失守

在欧洲的吸血鬼传说中,银色子弹是致命武器的代言词,只需一颗便可射穿吸血鬼的心脏、取其性命。社区团购是否也存在一颗银子弹?如果存在,对于十荟团而言,“心脏”便是湖南省。

半个月前,十荟团的多地供应商们发现账款提现变慢,当地的十荟团员工所剩寥寥无几,便在各大供应商交流群打探消息。“十荟团还在继续裁员,湖南省的情况还好吗?”

“湖南业务还在正常进行,只是群里的采购都不管事了,像个文员只负责发排期表,SKU也比之前少了很多。”长沙供应商徐明在微信群回复后,大家似乎松了一口气,“只要十荟团不放弃湖南,它就还算活着,要是湖南出事了,十荟团就真的无望了。”

众所周知,之前在湖南省,兴盛优选日订单量一直排第一,而十荟团紧随其后,位列第二。但战绩排名从今年8月开始,发生了彻底变化。

一位十荟团员工告诉连线Insight,“巅峰时期,仅湖南省日单量已经260多万件,现在这几天整个华中地区日单量才8万多件。我们开玩笑现在十荟团在湖南‘十不存一’(不足原来十分之一的市场体量)。”

今年8月21日开始,十荟团关闭了国内21个城市圈的业务,只保留了5大核心城市圈,持续辐射并覆盖到北方、华中、华东、华南等多个区域。

一位接近十荟团内部员工的知情人士向连线Insight透露了当时具体调整情况:“那时,华中大区收缩到四川省、重庆城市圈、长沙城市圈、武汉城市圈、襄阳市、南昌城市圈、赣州城市圈、桂林市等;华南大区收缩到广州市、深圳市、粤西战区、昆明市等;北方大区仅剩济南城市圈;华东大区收缩到仅剩江苏省;中原大区收缩到兰州市、天津市、郑州城市圈、西安城市圈。”

彼时,十荟团核心高管人士也向连线Insight透露了这一收缩动作,“盲目烧钱没有意义,既然现在打不败对手,不如选择精简团队作战,尽力活到最后。而且此次战略性调整已筹备多时,选择关城是因为多地业务亏损率过高且日订单量较低,没必要继续在尾部城市继续烧钱。即便新一轮资金完成,十荟团也会选择收缩市场版图。”

的确没错,但新一轮融资完成后,关城也一直在继续,最终把火烧到了长沙大本营。

一位湖南总部的十荟团员工向连线Insight透露,“8月是第一次大撤城行动,其实10月又进行了第二次关城,当时主要关停5大核心城市圈的城市,其中兰州、赣州、南昌、重庆、广西、桂林等一半以上的城市都被关了。”

十荟团员工刘鹏在湖南工作了2年多,他从11月开始打听上级领导对长沙市的态度。“湖南省自从8月份收缩业务后,只留下了长沙市,其他城市都关了。但之后长沙市业务并没有好转,10月份开始长沙市裁员,长沙本地的团效(团长单天单团收买的件数)也急剧下降,一个团点一天只卖4.5单,团长们都佛系了。”

他心里清楚,“湖南省是十荟团在全国最先盈利且保持盈利时间最长的省份,相当于十荟团的‘头’,若是长沙失守,十荟团便真的很难活下去了。”

12月中旬开始,长沙的情况越来越差,不少十荟团长沙本地供应商的货款到账迟缓,甚至没有被采购人员安排供货。

而彻底让刘鹏觉察出长沙已成弃子,是他这几天得知“再过两三周,十荟团就会把长沙所有的网格仓全部关掉,这一动作才是最狠的。这几天,许多网格仓被维权的货运司机堵爆了。”

社区团购通过中心仓-网格仓-团长的三级模式进行履约,所以仓配物流是社区团购的核心业务板块,直接影响平台、消费者、供应商三方利益。所以网格仓一关,意味着所有的配送全部暂停,长沙市业务停摆。

一位离职的十荟团员工进一步向连线Insight解释了网格站大量关停的具体原因,“因为十荟团资金不足,不能及时结算员工工资,加上人员大批量离职,导致网格站方面也拿不到钱,大批量网格站不得不申请了关站。”

湖南大本营即将失守,人心惶惶,伴随着寒冬的继续,一切似乎都要结束了。

谁都不知道下一个被裁的人是谁

一边是城池不断失守,另一边是裁员一直在进行。

武汉、长沙虽暂未关城,但也在10月开始裁员。一位接近武汉十荟团员工的知情人向连线Insight透露,“武汉也属于十荟团重要城市,但现在武汉的基层员工都被裁了,仓库的物资早就开始清理了。并且大量供应商外撤,团点也基本关停。现在武汉几乎看不到十荟团的影子了。”

十荟团业务急剧缩水,焦灼的情绪早已在长沙的员工中蔓延开来,谁也不知道下一个被裁的人是谁。

刘鹏亲眼看到好几个部门从上百人最终只剩几个人,“虽然长沙从10月开始裁员,但12月这批离职的人数是最多的,钉钉工作群的总人数每天都在减少。我也打算离职了,败局已定,再待下去没意思了。”

不只刘鹏感觉到长沙大本营即将失守,在长沙负责十荟团仓配相关部门的员工也都感知了类似信号,“技术岗位的员工从12月也开始被裁,我们再待下去也没意义了。即便没有官方邮件解释,大家也心知肚明长沙保不住了,所以HR通知我们部门的员工签署离职协议时,基本都签了,一百多人部门现在只剩下3、4个人。我们坚持到12月离职,也算是送十荟团到最后一程了。”

问及十荟团不断裁员的原因,多位十荟团员工均指向同一原因,“现在十荟团账面上钱不多了。供应商货款加上员工们的应发工资,十荟团现在至少有上千万的欠款。有些离职员工通过劳动仲裁希望得到额外赔偿,估计也很难拿到。”

其中一位十荟团员工透露外界都关心十荟团的新一轮融资有没有完成这一问题,的确完成了。但是要分批到账,第一批融资是今年年中给的,听说给得很少,具体金额估计只有高层知道。第二批是本月25日到账,会不会准时到账也说不准。上面领导说,如果到账了,主要用来发放员工工资和供应商货款。”

离职的不仅基层员工,一位接近十荟团管理层的知情人向连线Insight透露,“部分外招的十荟团高层近期都离职了。基本是原来‘你我您’的原班人马在继续坚守。”

更让供应商们慌张的是,十荟团多家关联公司相继变更法人。

11月24日,与湖南供应商签定合同的主体湖南群鲜荟萃科技有限公司变更法人,从十荟团COO孙元波变更为李秀珍;12月16日,十荟团主体(北京十荟科技有限公司)法人由十荟团王鹏变更为王文敬。

十荟团主体法人发生变更,图源企查查

据一位十荟团内部员工向连线Insight透露,在变更法人之前,李秀珍和王文敬这两位新法人并不在十荟团的钉钉工作群。

许多十荟团老员工不舍得离开老东家。

在十荟团工作两年多的时间里,罗明亲眼见证了十荟团在疫情期间如何迅速成为被资本追捧的明星企业,之后又如何走向衰败,对十荟团的感情,他更多的是不舍和无奈,“12月离职的员工都没有赔偿,我也不会申请劳动仲裁了,给老东家最后的体面。”

从2020年到2021年短短两年,十荟团上演了一部险象环生的商业史,资本牌局环环相扣,在烧掉数十亿美金后,最终却节节败退。

从多个迹象来看,阿里很难继续支持十荟团。

在外界看来,十荟团就是阿里的“干儿子”,这也并不奇怪。早前的十荟团,的确表现不错。

2018年最火热的风口就是社区团购,当年几乎每个省都有几家区域性平台。与其他赛道不同,在社区团购行业,每个城市的运营情况、供应链特点并不相同,不具备跨区域直接复制的可能性。本地化这一特点,让不少有实力的平台不得不通过快速扩张、收购其他小平台迅速上位。十荟团便是由此发展起来。

当年6月,十荟团由社交电商平台“有好东西”创始人陈郢与“爱鲜蜂”高级副总裁王鹏二人联合创办。此后十荟团开始拼图式壮大,接连并购了“你我您”“好集乐”“邻里说”等实力较强的区域性社区团购平台。时至今日,不少行业人士仍忍不住向连线Insight感叹:‘你我您’那些被并入十荟团的早期员工,能力真的很强。”

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出现,让十荟团实现了突飞猛进式发展,多个城市实现盈利。当年7月各巨头涌入社区团购赛道前,十荟团已经做到了社区团购头部,是仅次于兴盛优选的市场第二巨头。

当时所有人都在铆足了劲狂奔,资本也拼命投钱。

从2018年至今,十荟团先后获得共7轮、总金额超82.9亿元的融资,包括阿里巴巴、GGV纪源资本、时代资本、中金资本等多家知名机构参与投资。

十荟团部分融资情况,图源企查查

彼时,阿里从十荟团早期便接连下注,十荟团7轮融资中,阿里参与了4轮融资。因此当美团、拼多多等互联网巨头纷纷自建团队,挤入社区团购赛道,但阿里却毫无动作时,外界纷纷猜测,十荟团就代表阿里。

不过,虽然十荟团一开始就带有阿里投资的光环,但阿里并未实际控股,十荟团一直保持创业团队掌握话语权。

从小额高频的融资进度中可以看出十荟团的风格。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十荟团融资频次陡然增加,一年内获得了B轮、C1、C2、C3共4轮注资,前3轮融资金额都均在8000多万美元,C3轮金额为1.96亿美元。但在此前,十荟团的融资频率是一年一次。

一位二级市场投资人也曾向连线Insight分析,若短期内融资金额过高,十荟团股权会被大量稀释,实际控制权也会发生调整。若少额、多次进行融资,可以保证公司估值增加的同时,尽可能维持创始团队和投资方的股权比例,持续保持公司的独立性。

不论是十荟团想独立发展,亦或是外界传言阿里并不想收购十荟团,现在回过头来看,从今年1月开始,各个信号都表明阿里与十荟团越走越远。

一位接近十荟团高层的知情人向连线Insight感叹,“十荟团融资这方面一直主要依靠阿里,两者关系密切,但现在却快‘分手’了。”

今年年初,阿里向十荟团开放了手淘首页的“淘宝买菜”入口,其中的SKU和自提点,直接与十荟团打通。据36氪报道,在巅峰时期,十荟团的总单量中淘宝买菜的流量占30%,但截止到8月,十荟团有意把这一比例下降到了5%-8%。

在外界看来,接入手机淘宝这一动作是淘宝在给十荟团导流,但在诸多十荟团员工看来,是十荟团在帮阿里引流社区团购用户。

一位十荟团员工向连线Insight解释:“淘宝虽然有足够的流量,但是彼时的社区团购消费者都没有形成在淘宝下单的习惯,早几年前,阿里便多次试验类似社区团购的业务,最终都不了了之。我们入驻淘宝后,其实也没得到多少红利。更重要的是,十荟团主要依赖微信私域流量,入驻淘宝后需要再重新构建一套生态系统,性价比不高。”

另一边,阿里对十荟团的态度在今年也逐步出现变化。在今年年初的一场投资人交流会上,阿里对在场投资人明确表示,“从2019年开始,我们战略投资十荟团,虽然至今为止阿里已经连续四次投资十荟团,但我们并不会将重心放在实际未控股的十荟团身上,2021年开始,阿里将会亲自大力投身社区团购。”

关键转折点发生在今年8月。连线Insight发表《独家|十荟团即将关闭多城业务,战略收缩准备打持久战》一文后不久,从多位十荟团内部员工独家获悉十荟团关城动作或与阿里有关。“阿里想发展自己的社区团购业务,也想投十荟团。阿里在对赌协议中要求,若是十荟团想拿到新融资,十荟团必须实现城市盈利。所以十荟团才不得不在8月份大规模关闭20多个城市的业务,有些退出的市场直接卖给阿里了。”

这也似乎不难理解,为何十荟团不断关城——断臂求生,保证有希望盈利的城市早日实现盈利。

无独有偶,几乎与十荟团关城的同一时期,阿里也发生业务变动。

9月14日,阿里MMC宣布,已整合“盒马集市”与“淘宝买菜”,统一升级为新品牌“淘菜菜”,阿里巴巴集团总裁戴珊分管这一业务。

一位接近十荟团管理层的知情人向连线Insight透露,“当淘菜菜在阿里内部的地位提高后,阿里一些顶层管理者决定不再倾斜流量给十荟团,而是全力导流到淘菜菜,至此十荟团成为弃子。”

连线Insight在淘宝、支付宝等阿里旗下的平台中,也均未发现目前阿里还为十荟团导流的证据。

阿里在8月份十荟团关城时,也曾收编过一部分十荟团离职员工。

连线Insight询问一位在淘菜菜工作的十荟团前员工工作状况,对方表示“我8月份签署主动离职协议后,得到一次阿里MMC的面试机会。最终虽被录用了,但阿里的管理有些混乱,我在淘菜菜部门工作,与菜鸟驿站签的合同协议,挂的职务却又归属于第三家公司主体。”

这对阿里来说不重要,不管通过何种方式,在社区团购占领一席之地的意图已然达到。曾经作为“干儿子”的十荟团也只能靠自己继续艰难前行。

严格意义上来说,社区团购还没有进入下半场,同程生活、食享会已先后夭折,十荟团如今也岌岌可危。

大批关城、挂靠巨头失败后,十荟团曾有过自救行动。据连线Insight早前获知,完成D+轮融资后,十荟团高层领导刘刚等人,曾在9月份提出转型做团批的方案。因此9月开始,十荟团在非核心城市区域重新启动网格仓,推行这一业务。

一位长期跟踪社区团购的行业专家当时向连线Insight分析,“团批本身便属于社区团购中的一个模式,主要依赖靠团长卖货,履约、运营能力都是其次。而且团批是一门区域性的生意,运作非常灵活,不需太多人力,也不需要庞大组织架构去管理,实现区域盈利较为容易。”

在上述受访对象看来,“十荟团基因与团批业务较为匹配,它本身由区域型团购公司组成。若十荟团转型做团批,便回到了它最初的模式,这是十荟团擅长的方向。更重要的是,团批没有规模效应,头部互联网巨头看不上这一模式,市场竞争环境相对没那么激烈。”

理论上,十荟团做团批是合理的,实际工作进展却不顺利。

一位十荟团员工向连线Insight透露,虽然当时在华东、华中、云南、粤西、粤东等多地开设团批业务,但直到现在也未发展起来,各地日订单量少得可怜,代理商赚得并不多。

在上述员工看来,“十荟团通过系统,小程序,把代理区域内业务打包交给代理商。网格站加盟商拿下团批代理权后,还需要自己招聘人力,同时十荟团平台还会抽1%的提成。更重要的是,代理商需要自己垫钱买货,但赚的钱先由平台保管,每隔7天平台给代理商结一次货款。万一十荟团突然倒闭,这些货款被冻结,代理商们需要承担的风险太大了。华中地区的网格站大加盟商都不愿意做这一业务,现在做这一业务的代理商基本也小打小闹的,难成规模。所以,不是十荟团没有大力推行团批业务,而是根本推进不下去。”

另一位曾负责团批业务的十荟团员工也向连线Insight解释,“主营业务都萎缩了,大本营都快没了,团批更不可能发展起来。”

虽然十荟团颓势明显,连线Insight询问多位十荟团员工后发现,不同于前几家倒闭的创业平台暗地跑路,虽然十荟团资金紧张,大量高管停发工资并对基层员工降薪处理,供应商的货款虽然延迟发放,但也在尽可能做到结算。对方感觉“不会像同程生活、食享会一样。此前8月关城时,十荟团便公开通知供应商、团长等进行账款的结算。”

一位接近十荟团管理层的知情人向连线Insight进一步分析,“十荟团是慢慢衰退的,说明他有余粮,只是余量不多了,内部员工都能感觉到。”

在他看来,十荟团在眼睁睁看着自己陷入漩涡,却无力脱身。

十荟团已经失去了阿里的支持,之后会不会有其他投资机构愿意出手?对于这一问题,不论是十荟团内部员工,亦或是投资人,均不看好。多位投资人表示,现在资本市场对多多买菜、美团优选和淘菜菜更感兴趣,如今谈论十荟团意义并不大。

或许投资人不曾在意,这些创业公司不仅曾促进了商业市场发展,也算是社区团购市场的实验品。正是这些创业公司承担了试错的成本,也让互联网平台走在先行者的道路上继续探索。

用一位十荟团离职员工的话来说,“在十荟团工作两年多像是一场梦,很多人在里面折戟沉沙,很多资本归零。这是一场醉生梦死的盛世狂欢,资本的狂欢。”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搞垮菜鸟驿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