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表的误差

<article>
<section>
由于计费计量的互感器、电能表的误差及其连接线电压降超出允许范围或其他非人为原因致使计量记录不准时,供电企业应按下列规定退补相应的电费:&lt;br&gt;1、互感器或电能表误差超出允许范围时,以“0”误差为基准,按验主后的误差值退补电量。退补时间从上次校验或换装后投入之日起至误差更正之日止的二之一时间计算。&lt;br&gt;
2、连接线的电压降超出允许范围时,以允许电压降为基准,按验证后实际值与允许值之差补收电量。补收时间从连接线投入或负荷增加之日起至电压降更正之日止。&lt;br&gt;3、其他非人为原因致使计量记录不准时,以用户正常月份的电量为基准,退补电量,退补时间按抄表记录确定。&lt;br&gt;退补期间,用户先按抄见电量如期交纳电费,误差确定后,再行退补。&lt;br&gt;第八十一条
用电计量装置接线错误、保险熔断、倍率不符等原因,使电能计量或计算出现差错时,供电企业应按下列规定退补相应电量的电费:&lt;br&gt;1、计费计量装置接线错误的,以其实际记录的电量为基数,按正确与错误接线的差额率退补电量,退补时间从上次校验或投入之日起至接线更正之日止。&lt;br&gt;2、电压互感器保险熔断的,按规定计算方法计算值补收相应电量的电费;无法计算的,以用户正常月份用电量为基准,按正常月与故障月的差额补收应电量的电费,补收时间按抄表记录或按失压自动记录仪记录确定。&lt;br&gt;3、计算电量的倍率或铭牌倍率与实际不符的,以实际倍率为基准,按正确与错误倍率的差值退补电量,退补时间抄表记录为准确定。&lt;br&gt;退补电量未正式确定前,用户应先按正常用电量交付电费。-&lt;br&gt;&lt;br&gt;&lt;br&gt;如何判断三相四线电能表有断线现象?&lt;br&gt;如何判断三相四线电能表电流有反接线现象?&lt;br&gt;如何判断三相三线电能表有断线现象?&lt;br&gt;如何判断三相三线电能表电流有反接线现象?&lt;br&gt;如何判断三相三线电能表中电压互感器极性反接线现象?&lt;br&gt;&lt;br&gt;&lt;br&gt;什么是瓦秒法?是将电能表反映的功率与线路中的实际功率比较,以判断电能计量装置接线是否正确。&lt;br&gt;如何确定客户的实际用电功率?&lt;br&gt;如何确定计量功率?P=N/Ct&lt;br&gt;&lt;br&gt;什么是力矩法?&lt;br&gt;&lt;br&gt;什么是向位法?&lt;br&gt;&lt;br&gt;一居民用户电能表常数为3000r/kWh,测试负荷有功功率为100W,电能表转盘转10r时应该是多少时间?如果测量转10r的时间为110s,该表计误差是多少?&lt;br&gt;解:(1)电能表转n圈所需时间t=n×3600/(负荷有功&lt;br&gt;功率x电能表常数),代入数据得&lt;br&gt;t=10××(s)&lt;br&gt;(2)表计误差(理论时间一实际时间)实际时间,代入数据得&lt;br&gt;误差=(120-110)/110×100%=9.1%&lt;br&gt;答:电能表表盘转10所需时间应为120,其误差为9.1%&lt;br&gt;&lt;br&gt;&lt;br&gt;&lt;br&gt;某电能表常数为450r/kWh,负荷加热圈为2kw,计量倍率为50/5,该表表盘10min应转几转?若实际测转数为14r,求表计实际误差为多少?&lt;br&gt;解:(1)电能表转盘一定时间内所转圈数r=时间x测试&lt;br&gt;功功率x电能表常数/计量倍率,代入数据得&lt;br&gt;r=(10/60)×2×(450/10)=15(r)&lt;br&gt;(2)表计误差=[(实测圈数-计算圈数)/计算圈数]&lt;br&gt;顶%,代入数据得&lt;br&gt;误差=[(14-15)15]×100%=-6.7%&lt;br&gt;答:该电能表表盘10min应转15,其误差为-6.7%&lt;br&gt;&lt;br&gt;&lt;br&gt;&lt;br&gt;一客户电能表经计量检定部门现场校验,发现慢10%(非人为因素所致)。已知该电能表自换装之日起至发现之日止,表计电量为900000kw.h,应补多少电量?&lt;br&gt;解:假设该用户正确计量电能为W,则有&lt;br&gt;(1-10%)×W=900000&lt;br&gt;W=-10%)&lt;br&gt;=100000kWh)&lt;br&gt;根据《供电营业规则》第八十条第1款规定:“电能表超差或非人为因素致计量不准,按投人之日起至误差更正之日止的二分之一时间计算退补电量”,则&lt;br&gt;应补电量=1/2(000)=50000kw.h&lt;br&gt;答:应补电量50000kWh&lt;br&gt;&lt;br&gt;&lt;br&gt;&lt;br&gt;已知某电力用户装有一块三相电能表,铭牌说300/5A的电流互感器配套使用,在装设时,由于工作失误了一组400/5A的电流互感器,月底电能表的抄见电1000Wh。试计算该用户当月的实际用电量为多少?若电价为0.50元kWh,该用户当月应交纳电费多少元?&lt;br&gt;解:当月实际用电量=1000÷(300÷5)×(400/5)=1333(kWh)&lt;br&gt;当月应交纳电费==666.50(元)&lt;br&gt;答:该用户当月实际用电量为1333kWh,应交纳电费666.5元&lt;br&gt;&lt;br&gt;&lt;br&gt;&lt;br&gt;某工业用户,当月有功电量为10000kw.h,三相负荷基本平衡,开箱检查,发现有功电能表(三相四线)10kV一相电压线断线,应补收电量多少?&lt;br&gt;解:设每相有功功率为P,则一相电压线断线后,电能表&lt;br&gt;计费电量W=2×P×t,而实际消耗电量W=3×P×t,故&lt;br&gt;补收电量△W=(W-W)÷W×5000(h)&lt;br&gt;答:应补收电量5000kWh&lt;br&gt;&lt;br&gt;&lt;br&gt;&lt;br&gt;某抄表员在一次抄表时发现某工业用户有功分时计费电能表(三相四线制)一相电流回路接反,已知从上次装表时间到现在为止该用户抄见有功电量为80000Wh,高峰电量为30000Wh,低谷电量为20000kWh。请问该用户应补交电费多少元?(假设平段电价为0.40元/kWh,高峰电价为平段电价的150%,低谷电价为平段电价的50%,三相负荷平衡)&lt;br&gt;解:设相电压为U,相电流为1,功率因数角为,则&lt;br&gt;P1=3
&lt;br&gt;答案:因电能计量装置自身原因引起计量不准,应按下列规定退补相应电量的电费:&lt;br&gt;(1)互感器或电能表误差超出允许范围时,以“0”误差为基准,按验证后的误差值退补电量。退补时间从上次校验或换装后投入之日起至误差更正之日止的1/2时间计算。&lt;br&gt;(2)连接线的电压降超出允许范围时,以允许电压降为基准,按验证后实际值与允许值之差补收电量。补收时间从连接线投入或负荷增加之日起至电压降更正之日止。&lt;br&gt;(3)其他非人为原因致使计量记录不准时,以用户正常月份的用电量为基准退补电量。退补时间按抄表记录确定。退补期间,用户先按抄见电量如期交纳电费,误差确定后,再行退补。&lt;br&gt;&lt;br&gt;例题1:一电力用户4月份装表用电,电能表准确等级为2.0级,到了9月份经计量检定机构检验发现改户电能表误差为-5%。假设该户4-9月用电量为19000kWh,电价为0.45元/kWh,试问应向该用户追补多少电量?实际用电量是多少?合计应交纳电费是多少?&lt;br&gt;解:《供电营业规则》第八十条规定“互感器或电能表误差超出允许范围时,以“0”误差为基准,按验证后的误差值退补电量。退补时间从上次校验或换装后投入之日起至误差更正之日止的1/2时间计算。”则&lt;br&gt;以“0”误差为基准的超差电量&lt;br&gt;=(%)-kWh&lt;br&gt;追补电量==500kWh&lt;br&gt;实际用电量为500+kWh&lt;br&gt;应缴纳电费==8775元&lt;br&gt;&lt;br&gt;&lt;br&gt;&lt;br&gt;&lt;br&gt;&lt;font
答案:应按下列规定退补相应电量的电费:&lt;br&gt;(1)因计费电能计量装置接线错误使电能计量出现差错时,以其实际记录的电量为基数,按正确与错误接线的差额率退补电量。退补时间从上次校验或换装投入之日起至接线错误更正之日止。&lt;br&gt;(2)因电能计量装置电压互感器的熔断器熔断使电能计量出现差错时,按规定计算方法计算并补收相应电量的电费;无法计算的,以用户正常月份用电量为基准,按正常月与故障月的差额补收相应电量的电费。补收时间按抄表记录或按失压自动记录仪记录确定。&lt;br&gt;(3)因电能计量装置计算电量的倍率或铭牌倍率与实际不符使电能计量出现差错时,以实际倍率为基准,按正确与错误倍率的差值退补电量和电费。退补时间以抄表记录为准。&lt;br&gt;&lt;br&gt;&lt;div&gt;例题:一穿心式电流互感器额定变比为150/5,本应串2匝后按15倍倍率结算电量,而串成了4匝。已知实际结算电量为10000kWh,计算应退补电量多少?&lt;br&gt;解:退补电量=实际结算电量x[(正确匝数-错误的匝数)/错误的匝数]&lt;br&gt;
</section>
</article>

一、根据常用电度表的制作精度,常用的电度表有0.5、1.0、2.0三个等级。

1、0.5级电表允许误差在±0.5%以内;

2、1.0级电表允许误差在±1%以内;

3、2.0级电表允许误差在±2%以内。

二、一般居民客户为Ⅴ类电能计量装置,使用的有功电表的准确度等级不低于2.0级;而月平均用电量在100万kW/h及以上的大电力客户为Ⅰ类电能计量装置,使用的有功电表的准确度等级不低于0.5级。 其他各类电力客户可根据实际需求及计量要求选择相应精度等级的电度表。

注:在我国,运行中的计量装置按其所计量电能多少和计量对象的重要性,共分为五类:

Ⅰ类:月平均用电量500万kW及以上或受电变压器容量为10MVA以上的高压计费用户;200MW及以上的发电机(发电量)、跨省(市)高压电网经营企业之间的互馈电量交换点,省级电网经营与市(县)供电企业的供电关口计电量点的计量装置。

Ⅱ类:月平均用电量100万kW及以上或受电变压器容量为2MVA及以上高压计费用户,100MW及以上发电机(发电量)供电企业之间的电量交换点的计量装置。

Ⅲ类:月平均用电量10万kW及以上或受电变压器容量315kVA及以上计费用户,100MW以上发电机(发电量)、发电厂(大型变电所)厂用电、所用电和供电企业内部用于承包考核的计量点,考核有功电量平衡的100kV及以上的送电线路计量装置。

Ⅳ类:用电负荷容量为315kVA以下的计费用户,发供电企业内部经济指标分析,考核用的计量装置。 

Ⅴ类:单相供电的电力用户计费用的计量装置(住宅小区照明用电)。

三、在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频率及cosφ=1的条件下,1.0级三相电能表工作5000h,其他电能表工作3000h后,其基本误差仍应符合原来准确度等级的要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表对测量结果的误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