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到底从哪里来的?

第1篇:优秀科学神奇的光教案设计

活动目的:让幼儿初步接触光的穿透现象(仅限手电筒的光),知道光穿过不同的物质会产生变化。

活动准备:手电筒,布,毛巾,镜子,皱纸,手工纸,厚纸板,塑料杯碗,玻璃片、不锈钢杯,瓶,水*颜料,棉签,小盆,筐。

活动流程:设置情景观察尝试交流讨论游戏巩固延伸活动

一、设置情景,提出问题

带幼儿进入比较昏暗的活动室,悄悄将手电筒的光照在白屏幕上:你们看,这是什么呀?你看到了什么?(光)

二、观察尝试,*作感知

1、教师*作,幼儿观察光影:

②.教师用厚纸把光遮住:我是不是把手电筒关掉了?光到哪里去了?(光被遮住了,光穿不过去。)

③.提出问题: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遮住光,光都穿不过去?

2、幼儿*作:这里有很多不同的东西,小朋友用手电筒试一试看光能不能穿过去。

①.幼儿*作,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物质。

②.幼儿发表意见并当场实验(我发现光能穿过……光不能穿过……)

③.小结:有些东西光能穿过去,有些东西光穿不过去。

三、交流讨论,发现不同

1、教师引导,激发幼儿回忆:刚才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有趣的事情?

(“光变颜*了”,“光穿过去变淡了”……)

2、教师同幼儿共同检验。

3、提问:光穿过这些东西,照在白屏幕上的影子一样吗?

4、幼儿*作透光材料,在白板上实验光影的变化。

5、小结:穿过不同的东西,光会变得不一样。

第2篇:大班优秀科学《神奇妙妙瓶》教案设计

科学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科学。科学不是抽象说教,科学是在实践中发现、体验。在设计本课时我力求体现“玩中发现,活动中体验”的理念,教师的角*从实验的设计者转变到幼儿探究的激发者,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探究材料,引导幼儿和科学亲密接触,打破科学在孩子们心中的神秘感,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具体体现在以下三点:

1、科学启蒙意识在活动中生成.我为幼儿设计的活动有自己动手实验,怎样使大于瓶口的物体进入瓶子.小朋友会在*作中发现有的经过挤压能进去,有的捏一捏能进去.还有后边实验怎样使鸡蛋进入瓶子,为幼儿提供了大量*作的机会,不仅锻炼动手*作能力,还使幼儿体验到玩中有乐趣,玩中有科学,体验到*作带来的无穷快乐.

2、本着"科学从生活中来"的理念,我活动选取的材料都从生活中来,是幼儿所熟悉的,如鸡蛋积木塑料玩具等等。幼儿对材料本身就有亲切感.能很好保护儿童的科学启蒙兴趣,为活动的丰富多*和在活动中有所创新做了铺垫.就是最后的活动延伸“怎样吸到*奶”也与小朋友的生活密切相关。小朋友对吸*奶有着极大的热情,倒着“吸”不到,这是为什么,引发他们继续到生活中探究。

3、注意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在实验前先让幼儿猜测哪些物体能进入瓶子?在研究如何使鸡蛋进入瓶子时,也是先让幼儿大胆猜测哪些方法能使鸡蛋进入瓶子,

第3篇:《神奇的极光》优秀教学设计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研究曹冲的科学小品文《神奇的极光》。阅读本文,我们要读到些什么,又怎么阅读,请看投影片一,明确学习重点和学习方法及学习步骤。

学习重点:筛选有关“极光”的重点知识内容。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抓关键句段分析说明方法

1.首先我们来对文章的整体内容作一个宏观的把握。全文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呢?三部分。我们看作者从“古老的神话传说”说到“极光一瞥”,再说到“极光的来龙去脉”,这是围绕怎样的话题按照怎样的顺序(条理)展开说明的呢?大家课前已经初步自读,现在可以再速读或者讨论,时间3分钟。

2.同学交流,达成共识后,出示投影片二:

神奇的极光极光一瞥时间事

说明顺序:人类认识极光的过程说明核心问题:极光是什么。

三。简析文章第一、二部分

1.把握了宏观之后,我们接着来讨论文章的第一、二部分。全班同学分成四组,我们来一次阅读竞赛,一、二两组阅读第一部分,三、四两组阅读第二部分。阅读第一部分,请用两三句话说说古代的中外神话传说中的“极光”是什么;阅读第二部分,也用两三句话归结一下,近现代人观察到的“极光”又是怎样的呢?有着怎样的特点?自读时间3分钟,讨论1分钟。看哪两组同学阅读得

第4篇:幼儿园中班科学《神奇的盐》教案设计

1.通过实验,知道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

2.发展幼儿的动手观察力和*作能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通过活动,知道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

幼儿动手*作,成功地让鸡蛋浮上来。

1.经验准备:幼儿有关于物体沉浮、溶解的初步经验。

2.物质准备:教师:装有水的透明杯子一个,鸡蛋一个,搅拌棒一支,盐一杯;视频《死海的秘密》。

3.幼儿:装有水的透明杯子、鸡蛋、小勺子人手一份。盐每组一份,毛巾每组一条。

一、魔术“蛋宝宝浮起来”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材料,幼儿观察鸡蛋在水里的沉浮

师:小朋友们,这里有一杯水,鸡蛋宝宝要去水里游泳了,你们看,蛋宝宝会游泳吗?(不会,沉到水底了)

2.教师演示魔术“蛋宝宝浮起来”

今天张老师要为大家表演一个魔术。这个魔术可以让蛋宝宝在水中浮上来。这是我的魔术粉(盐),我要把它倒进去,用魔术棒搅一搅。(用搅拌棒慢慢搅拌,边说“变变变”直至蛋浮起来)

提问:蛋宝宝怎样了?(浮起来了)

二、是什么魔术粉让蛋宝宝浮起来?引发幼儿猜想与假设

1.幼儿猜测,魔术粉到底是什么?

你觉得我的魔术粉是什么?(幼儿自由发言,教师从魔术粉的颜*、形状等方面提示幼儿)

2.教师设置悬念,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刚才有的小朋友猜的是盐、有的猜的是糖

第5篇: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水教案设计

1、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和欲望。

2、能按一定顺序*作,会整齐地摆放学具,培养良好的*作习惯。

3、感知*遇淀粉、*遇大苏打水所发生的变化,初步了解*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教具:背景相同的图片两张:一张用清水画动物,另一张用米汤画动物。

2、学具:*酒、清水、大苏打水、米汤或淀粉液若干,各装在有标记的小瓶里(每桌一份);棉棒、画纸、抹布各若干。

一、引起兴趣,导入课题

⑴看一看,想一想:出示装有*酒的瓶子,引导幼儿看一看,闻一闻,说一说这是什么?什么时候会用到这种*水?

注意教给孩子正确闻化学*品的方法:一只手将瓶子放在鼻子附近,另一只手左右煽动,以免*品气味过大,刺激幼儿鼻腔粘膜。

⑵出示挂图,引出课题:

小熊和伙伴们玩捉迷藏游戏。可小熊找呀找呀,找了房前,找屋后,还是找不到伙伴们,请小朋友帮他找一找。

⑶请个别幼儿用*酒分别在两张图上涂抹??找动物。

引导幼儿观察:一张图上的小动物找到了,而另一张图上的小动物没有找到。(一张图上的动物用淀粉液绘制,另一张图上的动物用清水绘制)引导幼儿观察:一张图上的小动物找到了,而另一张图上的小动物没有找到。(一张图上的动物用淀粉液绘制,另一张图上的动物用清水绘制)

鼓励幼儿自己动手探索,揭开谜底。

二、试一试,讲一讲:幼儿探索,教师参

第6篇:幼儿园科学教案设计:神奇的面粉

(一)、出示面粉,猜猜玩玩

1、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样神奇的东西,(出示透明盒装的面粉)请你猜猜这是什么?

2、教师:究竟是什么?在你们的桌上也有这样一份神奇的东西,请你去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

3、幼儿初次尝试*作。

4、教师揭晓*:原来这白乎乎的、细细的、像雪花一样的东西叫面粉呀!

(二)、知道面粉的来源和用途

1、教师:你们知道面粉是哪来的吗?它可以用来做什么呢?你只要听完一首有趣的儿歌就知道了!(音乐《大馒头》)

2、教师:原来面粉是小麦磨出来的,它除了可以做出大大的馒头,还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3、(欣赏面粉制品图片)教师:看,老师还从网上找到了很多用面粉做成的美味点心呢!(幼儿欣赏)

1、教师:看,这是面粉,这是水,现在它们两个要来做好朋友咯~(教师示范和面)教师:面粉和水两个好朋友亲亲热热在一起,揉呀揉呀,变成了什么?(面团)教师:我看好多小朋友也迫不及待地想来试一试了,那好吧,给你们一个机会也去尝试一下,注意加水的时候要慢慢的噢,不然就会搞砸啦!

2、幼儿亲自*作,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软软的面团揉好了,小厨师们,刚才我们不是已经欣赏了很多用面粉做成的美味小点心么,那我们快来也用这软软的面团做一些特别的小点心吧!

4、幼儿尝试用面团做出各式点心。

第7篇:幼儿园中班科学神奇的影子教案设计

1、对磁铁吸铁现象感兴趣,初步了解磁铁能吸住铁和铁制品。

2、尝试用记录表来表达自己的猜想和探索结果。

1、魔术用的帽子(里面贴有磁铁)。

2、记录纸、*作盒(包括回形针、泡沫、铁夹子、铁制钉子剪*、纸杯、橡皮擦、塑料尺)人手一份。

一、引题激发兴趣:变魔术

教师在一顶帽子下放一个铁制夹子,扣住帽子转两圈,“变变变”打开帽子,夹子不见了。

2、请幼儿猜猜夹子哪里去了?

3、教师公布*:被帽子里的磁铁吸住了。

1、取出帽子内的磁铁让幼儿认识。

2、请幼儿说说:你见过磁铁吗?还见过什么形状的磁铁?

3、教师出示u形、长条形、圆形等各种形状的磁铁,请幼儿观察。

提问:这些磁铁是什么形状?它们像什么?

1、介绍*作材料:磁铁想找一些好朋友一起玩,这里有这么多东西,你认识它们吗?

2、介绍*作表格:哪些是磁铁的好朋友,你能帮磁铁把它们找出来吗?

能被磁铁吸住的打“o”,不能的打“x”。

3、幼儿预测:把猜想的结果记录在画有“?”的第二列。

4、幼儿*作:用磁铁去吸这些东西,把*作结果记录在画有小手的第三列。

什么物体能被磁铁吸住?

什么物休不能被磁铁吸住?

磁铁能吸住铁和铁做的物体。

[幼儿园中班科学神奇的影子教案

第8篇:神奇的极光教学设计

1.理清课文层次结构,体会科普说明文描写和说明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2.学习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课件展示(神奇的极光图片展示)

提起极光大家都不陌生,它是南北极地区特有的一种大气发光现象,极光在西方文学中还留下了许多神奇而美丽的传说,今天,就让我们来走近极光,认识极光。

学生默读全文,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第一部分引述了哪几种古老的神话传说?引述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2.理清课文层次结构,弄清楚本文说明和描写是怎样结合的。

3.学习本文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1.(学生讨论)本文引述了哪几种古老的神话传说,引述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明确:文*写了三种古老的神话。

①附宝感极光而孕黄帝;

②《山海经》中关于“触龙”的记载;

从东西方两种文化背景、两个角度来描绘极光。

2.(提问)上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对极光的成因有哪些推测?

明确: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一直认为极光可能是由以下三种原因形成的:

一种看法认为极光是地球外面燃起的大火,因为北极临近地球的边缘,所以能看到这种大火。

另一种看法认为,极光是红日西沉以后,透*反照出来的辉光。

还有一种看法认为,极地*雪丰富,它们在白天吸收阳光,贮存起来,到夜晚

第9篇:《神奇的极光》教学设计

1.整体把握概括课文内容。

2.理解本课生动的描写和恰当的比喻的作用。

3.筛选本文作者的基本观点,准确迅速地辨析本课主要内容。

4.了解有关极光的知识和科学小品的写法。

教学重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与写法。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并辨析语句表达的信息。

教学方法:段落阅读教学法。

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人类对变幻莫测的自然现象,从无知到有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以极光而言,它本是南北极地区特有的一种大气发光现象,它在东西方神话里都留下了美丽的身影。科学发展到今天,使人们能用理*的眼光看待极光,并能对它作出科学的解释。《神奇的极光》就是对极光作出理*的解释的一篇科学小品。

本文以“古老的深化传说”、“极光一瞥”、“极光的来龙去脉”三个部分,从表象到实质加以全面的介绍,使读者了解激光。文章首先列举了有关极光的东西方传说。说明极光存在的悠久历史和地域,再诠释极光的定义,介绍极光的*质。再在“极光一瞥”中以“极光被视为自然界中最漂亮的奇观之一”引出极光区、极盖区及极光的多姿多*、变化万千的介绍,以“即使有生花妙笔也难述说极光的神采、气势、秉*脾气于万一”总结出极光“神奇”的外形。“极光的来龙去脉”则是由表及里介绍极光的物理*,形成的条件、原理及“

第10篇:《神奇的手》教学教案设计

1、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大胆交流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2、学习说话时态度大方、声音响亮,听话百认真有礼貌。

3、在交际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兴趣。

培训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兴趣。

能较清楚地向别人介绍自己手的神奇。

小朋友,还记得我们的好朋友——乐乐吗?(记得)今天(出示课件城堡),他将这座神秘的城堡里,等我们一起去找宝藏,想去吗?(想)那我们去看看吧!

1、(点击“儿歌宝库”课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老师一起读一遍。

2、从这首儿歌中知道了什么?还发现了什么?(指名回答)

板书:手(画出“手”的形状)

小结:今天,乐乐会带我们进入“知识宝库”去进一步了解的作用,好吗?(好)

二、观察画面,角*体验

1、出示课件,观察画面,板书课题

(1)你们瞧,乐乐碰见文文,他们在说些什么?(听后指名说)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口语交际:神奇的手(补充课题后齐读)

(1)请小朋友利用拼音自由试着读读看;

(3)分角*朗读对话;

(4)分男、女生对读。

三、引导“发现”,激活课堂

你们瞧,这位小朋友坐得多好啊!一声不响地坐在那举着小手,请你来说说自己手的神奇地方,好吗?

光线传媒到底是不是好公司?未来在哪里

扣非净利润下降,到2017年爆款电影也不多,有的甚至成本都收不回来,总体维持了盈利。即便是现在有一两款爆款,光线也不过是众多参投公司之一,很难保证较高的利润。看来从纯拍电影角度讲,的扩张期已经过了

炒股票到底是炒现在的业绩还是炒预期未来的未来业绩?看看的未来

很明显,光线已经转向了全产业链控制投资,而不是单纯投制片,卖掉新丽传媒可能是光线找到好的替代制片公司。比如欢喜传媒,光线占猫眼股份接近20%,猫眼投资欢喜传媒10亿港元,而欢喜传媒通过疯狂外星人从王宝强的霍尔古斯乐开花保底发行锁定7亿收入,而欢喜传媒锁定张艺谋、宁浩一批大腕合伙人资源,非常有前途,就是苦于没资金。猫眼可以说看准了这一点,雪中送炭,顺便控制资源。

猫眼香港上市,估值200亿,募集10亿美元,如果按这个算,光线就拥有40亿份额。同时猫眼微影合并,获得了美团,腾讯的流量入口,等于光线要在制片,宣发、票务全流程挖掘每一部电影的利润点,这个比单纯的投资制片靠天收好多了,基本能做到吃光榨尽。

现在好不好,可能就看长田的了:光线控股愿不愿意把优质资产注入

现在缺的就是院线,收购可能是大家最没底的,投资大,短期收益没保证,对股价影响短期好像也偏负面,毕竟要真金白银的花钱,高负债也不是好事

  6月20日,德国法兰克福国际超算大会(ISC)公布了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由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神威·太湖之光”运算速度夺得世界第一。更令人振奋的是,这套系统实现了包括处理器在内的所有核心部件全面国产化。

  “神威·太湖之光”运算速度究竟有多快?它可以在哪些方面大显身手?核心部件的国产化意味着什么?国产超级计算机的推广应用还需要在哪些方面不断完善?本报记者带您寻找答案。

  1分钟完成地球人32年计算

  江苏,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神威·太湖之光”的机身就安放在一间约1000平方米的房间内。它由40个运算机柜和8个网络机柜组成,每个运算机柜比家用的双门冰箱略大。打开柜门,4块由32块运算插件组成的超节点分布其中;每个插件由4个运算节点板组成,一个运算节点板又含2块“申威26010”高性能处理器。据统计,一台机柜装有1024块处理器,整台“神威·太湖之光”共有40960块处理器。

  这样一个“庞然大物”的运行速度究竟有多快?国际超算大会上传来的数据显示,“神威·太湖之光”系统的峰值性能为12.5亿亿次/秒,世界第一;持续性能为9.3亿亿次/秒,还是世界第一。

  “简单来说,这套系统1分钟的计算能力,相当于全球72亿人同时用计算器不间断计算32年;如果用2016年生产的主流笔记本电脑或个人台式机作参照, 太湖之光 相当于200多万台普通电脑。”对此,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主任杨广文作了一个形象的比较。

  “每一块处理器相当于20多台常用笔记本电脑的计算能力,4万多块再组装到一起,速度之快可想而知。”

  据了解,在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上,名列前十的除了“神威·太湖之光”,还有中国的“天河二号”、美国的“泰坦”与“红杉”、日本的“京”、美国的“米拉”与“三一”、瑞士的“代恩特峰”、德国的“花尾榛鸡”和沙特阿拉伯的“沙欣II”。但在运算速度上,“神威·太湖之光”接近“天河二号”的3倍,美国“泰坦”的5倍,超过排名第二到第五的4台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的总和。

  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发起人杰克·唐加拉表示,相比10年前中国只有28台超级计算机进入世界500强榜单并且名列30名以外,“在超级计算机历史上,中国进步的速度和广度前所未有。除了美国的领先地位被打破,中国的整体阵容也大大超越了其他国家。”

  榜单上的成绩证明了唐加拉的看法。因为不仅排在前两名的计算机属于中国,整个500强榜单里中国入榜的超级计算机数量达到167台,超过美国的165台。

  事实上,中国在1958年才刚刚开始在超级计算机领域的探索。从首台数字电子计算机——103机到1983年成功研制“银河”系列超级计算机,再到曙光系列、神威超级计算机,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越来越快,成果越来越多。

  预测天气检查身体更加准确

  超级计算机为何需要拼速度?计算快能够带来更好的应用吗?

  针对这一问题,中山大学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院长钱德沛表示,计算机速度越快,性能越好,那么在应用过程中精准度就会越高,提升了检测和预判的准确性。

  比如在预测天气方面,近年来准确度的提升就离不开超级计算机的功劳。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王兰宁教授表示,下不下雨关键看云层运动,在没有超算之前,观测云层的精度是按照经纬度。有了超算之后,就可对云层运动进行精确模拟与观测。

  2011年,他在天津的“天河一号”上实现了观测精度10万公里的目标;随后,他又在“神威蓝光”实现了1万公里精度;今年,他在“神威·太湖之光”上实现了9公里精度。如今,他又在向着3公里精度努力。

  更值得一提的是,“神威·太湖之光”系统可以在30天内完成未来100年的地球气候模拟,这在之前是不可想象的。有专家表示,以往过去2到3小时才能发出的海啸预警,现在最快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

  除了预测天气,还有更多接地气的事情倚仗超级计算机来解决。

  建一栋楼对周边的环境到底有什么影响?如何建设风道便于污染物扩散?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正在国家超算无锡中心进行的一项课题,就是深圳市污染物扩散的模拟。通过超算模拟,可以根据目前污染物的情况,计算出未来一段时间的大气污染物浓度和分布,进行空气质量预报。

  “现在已经可以实现倒推排查究竟是哪个排放点导致了某次大气污染,未来将能够实现每个小区、每个居民点空气质量的准确预报。”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陈荣亮说。

  而在医疗方面,超级计算机能够通过扫描真人的血管系统,运用3D建模技术建立动脉系统模型,成功地再现整个人体的动脉系统。陈荣亮近日便用“神威·太湖之光”对人体血流进行了模拟与分析。

  “过去,对一个可能发生脑梗塞的病人,医院难以判断是否要进行支架手术,一般都会通过从大腿动脉处放进测压导丝进行测量,这种方式既危险又痛苦。如今,经过模拟计算,只要血流储备分数小于0.8,就要做手术。”陈荣亮说。

  此外,钱德沛表示,不论是在石油勘探、生物信息、新药创新、材料化工,还是环境科学、船舶工程、航空航天设计、传统制造业改造等方面,超级计算机都可以发挥作用。

  从技术受制于人到自立自强

  与此前“天河二号”使用的是英特尔至强处理器和Xeon Phi协处理器不同,“神威·太湖之光”首次使用的是“中国芯”。这块“中国芯”就是5厘米见方的薄块“申威26010”,它集成了260个运算核心,数十亿晶体管,达到了每秒3万多亿次计算能力;单芯片计算能力相当于3台2000年全球排名第一的超级计算机。

  “如果没有坚持完全自主生态,没有 搞十几年不行,再搞十几年 的劲头,不可能有今天核心指标齐头并进的神威。”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梁军说。

  许多超级计算机领域的中国专家都难以忘记这样一段屈辱的历史:30年前,中国的超级计算机用户有一个神秘的“玻璃房”——美国人把一台超级计算机卖给中国,用不透明的玻璃包裹得严严实实,中国技术人员没有授权不得入内。

  王兰宁教授至今记得这个中国土地上的“技术飞地”。“全国只有几个有授权的科学家能够进入玻璃房,而且是在美国人的监视下。一旦程序运行完,机器立即被锁回玻璃房。那个所谓的超算速度,在今天看来充其量是一台高性能电脑,但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却是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峰。”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已逐步迈入独立设计和制造巨型机的国家之列,但却因核心处理器等关键部件与技术的短板只能受制于人,直接导致了我国虽是国外超级计算机“大买家”,却无法拥有匹配的“议价权”。2015年4月,美国政府更是宣布,把与超级计算机相关的4家中国机构列入限制出口名单。

  如今,“中国芯”“申威26010”成了我国自主研发打破30年技术封锁的一柄利器。

  普及应用还需完善配套措施

  “虽然中国在处理器的研制上取得了突破,但我们并非掌握了所有核心技术,依然任重道远。”谈及中国超级计算机发展的未来时,钱德沛这样认为,目前与“中国芯”的超级计算机配套的其他硬件及软件系统国产化程度还需提升,这对将来的推广应用有很大影响。

  国家并行计算中心的相关科研人员表示,虽然中国的超级计算机发展取得了很大成果,但其中需要解决的技术关键环节非常多,以能耗为例,“神威·太湖之光”一年的用电量达到15兆瓦时,相当于3个清华大学的用电量。以现有技术即使能够实现百亿亿次,其能源消耗恐怕也承受不起。

  关于应用方面的问题,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研究员张鉴表示,我国利用超算系统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期不足,相关商业应用软件仍为国外垄断,在软件研制、应用开发和人才培养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将“制好”优势转化为“用好”优势,才能真正实现对产业创新与升级的带动。

  据统计,国内超级计算机研发经费中用于开发应用软件的尚不足10%,而在美国占比多达30%以上。超级计算机未能充分投入商用,将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2014年4月“天河二号”试运行对外开放期间,只有120家企业和研究机构选择试用,许多商用飞机公司宁可使用陈旧过时的计算平台也不愿意采纳新技术。

  “事实上对企业来说,运用超级计算机解决问题是一种更 省钱 的办法,而不是增加成本的方式。”钱德沛告诉记者,相比于用超级计算机建立模拟系统、运用数据分析,建造普通实验室、实体装备来做检测的花费要更高。但因为当下许多企业缺少懂超级计算机技术的人才,也没有开发与之相匹配的软件,因而在原本“事半功倍”的新设备、新技术面前望而却步。

  “应用是超级计算的核心牵引,所有硬件和软件的发展目的都是为了解决应用中的问题。”国家超算无锡中心副主任付昊桓表示,下一步,他们将围绕“神威·太湖之光”进一步移植优化相关软件,使其发挥更大效用。

  “未来这台超级计算机将在4个方向发挥作用:首先是全球高分辨率模拟,为气候变化研究提供量化研究的基础;其次是先进制造,强大的计算机将助力“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第三个方向是生命科学,为研发新药和探索生命奥秘提供支撑;第四个方向是大数据分析。应用需求和算法的发展将不断推动超级计算机跑得更快、更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光是而产生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