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铁二次加工?

1、304属于亚稳定态的不锈钢,在退火状态后属于单一奥氏体组织状态,不带有磁性。但是在经过冷加工变形(如冲压、拉伸、轧制等)后部分奥氏体组织会发生相变(一般诱变为马氏体)而带有磁性。根据变形量的大小而造成磁性的强弱不一。

2、目前水槽加工工艺很多种,有焊接成型,一体拉伸成型,下面拉伸面板焊接成型几种方式,如果使用的是304材料焊接成型,这种情况采用的是退火状态后的板材进行加工,一般不会带磁性 或者会有一点点弱磁性(因为水槽表面会有表面处理);如果是一体拉伸成型的水槽需要经过 多次拉伸,一般中间过程会退火(由于加工硬化的影响,退火是为了能够加工)后再拉伸,之 后一般少有退火(如果退火需要增加费用,而且对304来说也没有必要再次进行退火。),所以,如果是一体拉伸成型的产品,使用304不锈钢材料加工后带有磁性属于很正常的现象。

3、由于我国使用不锈钢材料的时间较短,普通消费者对不锈钢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特别是以磁性辩好坏的方式,本身就是一种误区,由于这种认识的存在,很多商家使用耐腐蚀性较差的 类似200系列(201.202等)型号材料(无磁性或弱磁性)来加工产品。从磁性的角度上考量同 304的一样的效果。 然而,不锈钢种类繁多,不是真假不锈钢而是用料是否属实达标的问题,要验其型号非专用仪器不可(如光谱、能谱、化学分析等),普通消费者不可能做到我认为也没有必要(随便做个材料鉴定都要近1K左右)。所以在选用不锈钢产品时,尽量选用一些有一 定知名度且包装上明确注明不锈钢牌号产品(国家明确规定对于食品接触类的不锈钢产品,厂 家必须在包装上注明型号)。

4、另外马氏体不锈钢极少用在水槽,主要用在刀具行业;还有另外一类铁素体不锈钢,属于有磁性不锈钢,用途也十分广泛,在水槽行业也有使用,在此不累述。但是就成本而已,目前水槽用主流用304不锈钢的成本是最高的。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机械加工用凿孔装置。

在机械加工中,对锻出、铸出或者钻出的孔进一步加工,通常使用凿孔的方式进行,凿孔可扩大孔径并提高精度,减少表面粗糙度。目前凿孔通常使用凿刀对准凿孔处,并在凿刀的后侧施加打击力,来完成对工件的凿孔加工。

通常情况下,将凿刀对准凿孔,以及在凿刀的后侧施加打击力,都是人工完成;操作过程较为繁琐,凿孔工人在进行凿孔加工时需要费较大的力气和花费较长的时间,还可能因为施力不当对自身造成伤害,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另外由于工件的凿孔位置是人工对准,在人工凿孔过程中,凿孔位置非常容易发生偏移;从而十分影响凿孔精度,严重时还可能致使工件报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机械加工用凿孔装置,以解决凿孔工序人工进行十分耗时耗力,存在极大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为:一种机械加工用凿孔装置,包括工作台、支架、刀架杆、第一电磁铁、打击板和多个配重块,所述支架为两个,支架垂直固定在工作台上;支架的下部竖直开设有刀架槽,刀架杆两端滑动连接在刀架槽内,刀架槽内位于刀架杆的下方设有弹性件,所述刀架杆上滑动连接有用于固定凿刀的刀架;所述支架设有滑槽,所述打击板两端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打击板上滑动设有用于固定配重块的配重架;所述滑槽的上端设有第一电磁铁,打击板的上表面靠近端部的位置设有与第一电磁铁吸合的第二电磁铁,第二电磁铁位于滑槽内,工作台设有用于固定工件的夹持单元。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工件需要凿孔时,给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通电,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将会产生磁力相互吸合,从而使打击板沿支架上移,使打击板上移至滑槽的上端。然后将待凿孔的工件放在工作台上,并使用夹持单元将工件夹紧;将凿刀的刀部对准工件所需凿孔处,滑动凿刀架的位置,并将凿刀的后侧固定凿刀架上。根据所需的力度,在配重架上固定相应的配置块,并滑动配重架使配重块的位置与凿刀的后侧对准。

此时给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断电,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的磁力消失,不再有相互吸附的作用力,在打击板、配重架、配重块的重力作用下,打击板两端沿滑槽快速下移。由于配重块与凿刀后侧对准,配重块下移的冲击力和重力将会作用于凿刀后侧,从而对凿刀产生打击力,使凿刀对工件进行凿孔。在配重架完成对凿刀打击作用后,可给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通电,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相互吸附,从而使打击板再次上移至滑槽的上端。然后再次给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断电,打击板再次下移,使配重架对凿刀后侧进行打击。在对工件进行凿孔的过程中,可反复几次给第一电磁铁通电和断电,至完成凿孔加工为止。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本装置对工件进行凿孔,无需工人手扶凿刀和手动对凿刀施加冲击力,从而使得凿孔过程较为省力。本装置使用时,凿刀凿孔位置为机械对准,不会出现人为对准时的误差,从而使凿孔较为精确;由于无需人为对准也使得凿孔过程较为省时。本装置使用时可根据需要增加配重块,从而使对凿刀后侧施加的冲击力大小可根据配重块的数量来控制,避免人为施加冲击力时出现冲击力不稳定问题,且可施加人为难以达到的冲击力,从而使冲击效果更佳。本装置使用过程中,工人仅需操控电磁铁通断电即可,避免了人工凿孔产生的安全隐患,且使得凿孔过程省时省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操作简单,对工件进行冲孔时十分省时省力,且大大减小了安全隐患。

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夹持单元包括四个支柱、四个压块和四个螺母,所述支柱垂直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支柱上部设有螺纹,螺母螺纹连接在支柱上;所述压块上设有多个与支柱转动连接的圆孔,所述圆孔沿压块长度方向上均匀分布。将工件固定在工作台上,转动压块将压块的一端压制在工件上,然后拧动螺母使螺母沿支柱下移将压块顶紧,从而实现对工件的夹紧固定。本夹持单元结构简单、容易制造,适合用于本装置中。

优选方案二: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配重块上设有通孔,配重架上设有支杆,所述支杆上端卡合有用于限制配重块位置的卡环。需要增加配重块时,将卡环取下,将配重块的通孔穿过支杆,然后使用卡环卡最上端配重块的支杆外,从而使配重块固定在配重架上,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优选方案三: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支架外壁上设有用于限制打击板滑动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设有弹性橡胶垫。避免由于冲击力和重力过大,打击板受损。

优选方案四: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工作台上位于两个支架外可拆卸设有防护罩。本装置使用过程中,可将防护罩安装在工作台上,以此进一步减小凿孔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机械加工用凿孔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工作台10、支架20、刀架槽21、弹簧22、滑槽23、限位块24、弹性橡胶垫25、刀架杆30、刀架31、打击板40、配重架41、支杆42、卡环43、配重块50、通孔51、第一电磁铁61、第二电磁铁62、开关63、支柱71、压块72、圆孔721、螺母73。

如图1所示,一种机械加工用凿孔装置,包括工作台10、支架20、刀架杆30、第一电磁铁61、打击板40和多个配重块50,支架20为两个,支架20垂直固定在工作台10上;支架20的下部竖直开设有刀架槽21,刀架杆30两端滑动连接在刀架槽21内,刀架槽21内位于刀架杆30的下方设有弹性件,本实施例中弹性件选用为弹簧22。刀架杆30上滑动连接有刀架31,凿刀可拆卸的连接在刀架31上。支架20设有滑槽23,滑槽23位于刀架槽21上端,打击板40两端滑动连接在滑槽23内,打击板40上滑动设有用于固定配重块50的配重架41。配重块50上设有通孔51,配重架41上设有支杆42,配重块50的通孔51和穿过支杆42,支杆42上端卡合有用于限制配重块50位置的卡环43。支架20外壁上设有用于限制打击板40滑动的限位块24,限位块24上设有弹性橡胶垫25。滑槽23的上端设有第一电磁铁61,打击板40的上表面靠近端部的位置设有与第一电磁铁61吸合的第二电磁铁62,第二电磁铁62位于滑槽23内,支架20上设有联动控制第一电磁铁61和第二电磁通断电的开关63。

工作台10设有用于固定工件的夹持单元,夹持单元包括四个支柱71、四个压块72和四个螺母73,支柱71垂直设置在工作台10上,支柱71上部设有螺纹,螺母73螺纹连接在支柱71上;压块72上设有三个与支柱71转动连接的圆孔721,圆孔721沿压块72长度方向上均匀分布。工作台10上位于两个支架20外可拆卸设有防护罩,本装置使用过程中,可将防护罩安装在工作台10上,以此进一步减小凿孔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为了方便配置块的却用,工作台10上设有放置配置块的凹槽。

工件需要凿孔时,通过开关63控制第一电磁铁61和第二电磁铁62通电,第一电磁铁61和第二电磁铁62将会产生磁力相互吸合,从而使打击板40沿支架20上移,使打击板40上移至滑槽23的上端。然后将待凿孔的工件放在工作台10上,转动压块72将压块72的一端压制在工件上,拧动螺母73使之支柱71下移将压块72顶紧,从而实现对工件的夹紧固定。将凿刀的刀部对准工件所需凿孔处,滑动凿刀架31的位置,并将凿刀的后侧固定凿刀架31上。滑动配重架41使配重块50的位置与凿刀的后侧对准,根据所需的力度,在配重架41上固定相应的配置块,固定配重块50时,将配重块50的通孔51穿过支杆42,然后使用卡环43卡最上端配重块50的支杆42外,从而使配重块50固定在配重架41上。

此时通过开关63使第一电磁铁61和第二电磁铁62断电,第一电磁铁61和第二电磁铁62的磁力消失,不再有相互吸附的作用力,在打击板40、配重架41、配重块50的重力作用下,打击板40两端沿滑槽23快速下移。由于配重块50与凿刀后侧对准,配重块50下移的冲击力和重力将会作用于凿刀后侧,从而对凿刀产生打击力,使凿刀对工件进行凿孔。打击块下移至滑槽23底部时,限位块24将会对打击块有一个缓冲作用,避免由于冲击力和重力过大,打击板40受损。在配重架41完成对凿刀打击作用后,可给第一电磁铁61和第二电磁铁62通电,第一电磁铁61和第二电磁铁62相互吸附,从而使打击板40再次上移至滑槽23的上端。然后再次给第一电磁铁61和第二电磁铁62断电,打击板40再次下移,使配重架41对凿刀后侧进行打击。在对工件进行凿孔的过程中,可反复几次给第一电磁铁61通电和断电,至完成凿孔加工为止。本装置使用过程中,可将防护罩安装在工作台10上,以此进一步减小凿孔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块强磁铁能磁化水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