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度这个牌子怎么样?最近请白小白代言了吗?

2008年入行,中部省会城市,商业银行支行柜员。

1.2008年,柜员,扣除应缴部分,每月拿到手1200,8月绩效6000,2月绩效13000,各种过节费补贴约6000元,每天工作时长平均11小时,周休两天,全年合计到手薪酬约4万元。

2.2009年,柜员,其他不变,每月工资约2200元,8月绩效7000,2月绩效17000,全年到手约56000元左右。

3.2010年,对公客户经理,业绩刚达标,每月固定3100元,8月绩效5000,2月绩效15000元,本年各类补贴过节费提高,约11000元,工作时间不定,休息时间不定,开始出差,压力倍增,全年合计到手约68000元。

4.2011年,对公客户经理,业绩良好,每月固定工资3200元,8月绩效11000元,2月绩效28000元,其他不变,全年合计到手约90000元。

5.2012年,对公客户经理,业绩良好,其他不变,每月固定3200元,8月绩效12000元,2月绩效31000元,全年到手合计94000元。

6.2013年,零售客户经理,压力略微减小,但工作时长剧增,平均每天工作时长约14小时,每月休息1-2天,业绩一般,每月固定3400元,8月绩效18000元,2月绩效38000元,其他不变,全年到手约11万。

7.2014年,零售部门经理,薪资组成为个人绩效+管理绩效。每月固定4200元,8月绩效21000元,2月绩效45000元,全年各类福利约10000元,拿了一些奖励,约15000元,全年合计约14万,工作时长不变。

8.2015年,风险管理部,没有了业绩压力,工作时长平均每天14小时,每周单休。每月固定5500元,8月22000,2月35000,其他不变,全年到手约14万。

总体来说,这个收入,在我这个城市,算还不错的。但是如果算时薪,那就不能看。

做柜台,一般有三个发展方向。

1.转客户经理。如果你有资源,分分钟就转了,而且你会过得很舒服。如果没有资源,做个一两年柜台,也能转,但是你会过得很苦,且收入没有你柜台高。

2.转部室。这个需要你有关系,一句话的事。或者你在柜台做出很优秀的成绩,比如什么全国服务标兵啊,技能能手啊,之类的,比较难,而且怎么也得个三五年吧。

3.在柜台干出成绩,做成柜台经理,然后去清算结算部门,这条路线就比较平稳,慢慢熬,很稳定,不操心。

三条路都行,有资源选1,有关系选2,啥都没有,就选3。

……………………………………………………

这个问题下的回答我想要更新一下,很多朋友私信问我一些问题,我统一回答一下。也有很多SB私信来喷我,虽然我完全不知道有什么可喷的。

1.我所列出来的收入,在我所在的城市,工薪阶层里面,属于中等水平,还有一些偏上,原答案里说了,还算不错。

2.不同银行,不同地区,不同岗位,不同时期,不同支行,不同级别,薪资收入差别是非常大的。

3.确实有些人年薪非常非常高,高到一个天文数字,但是这些人是不论在什么地区,什么银行,什么时期,都是极少极少极少数的。这一部分人,要么是自身资源,要么是自身能力,要么是自身努力程度,要么是都有,都是极其出色。这些人,不论去哪个行业,收入很可能都是顶尖的。

4.资源型的客户经理有,而且不少,也就是躺着赚钱的那些人,但是说实话,不要以为所有的富二代官二代都是纨绔子弟,他们很大一部分都很努力,他们受到更好的教育,享有更优秀的资源,有更开阔的眼界,以及强大的自信心,这些人,即使不努力,也比大多数人强,更何况这些人,有不小的一部分是很努力的。如果你非要跟我谈公平,谈意识流,请你出门左拐,去努力构建一个公平的社会,我会拥护你的。

5.我没说银行不好,你如果跟我谈好坏,我懒得跟你谈,哪来什么好坏?只有利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起点,不同的想法,每个人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情况,不能一刀切。

6.我早已经离职,去了一家非银金融机构,现在年收入稳定30万,工作时间比以前短很多,

每天9到10个小时,有双休,节假日基本正常休息,偶尔出差,但是工作并没有轻松多少,因为心理压力真的非常巨大。

7.不要问我要不要离职,或者该不该去银行,或者离职以后去哪里,我说过,每个人的学历,背景,资源,关系,能力,性格都不一样。对于好的工作,我个人有个标准。第一,有钱。第二,有闲。第三,开心。这三条里面,能占一条,就算是好工作了。能占两条,你就真的要好好珍惜。三条都占的,那是文艺作品。

看你们评论区吵的,好笑。。。

我再来更新一下吧。。。

1.关于三方员工,也就是派遣制的,我刚入行的时候,每月固定工资好像是1000,直到今天,固定工资是1800。几险几金不清楚。然后过节费,比如五一,国庆,元旦,基本比正式员工少一半。其他的,包括绩效,劳动竞赛,各种奖励等等,计算积分的方式跟正式员工是一样的。但是呢,在一些业绩不好的支行,在计算积分的时候,行长会优先保证正式员工达标,所以积分不太多的时候,会扣一部分三方的分,加到正式员工的头上,保证达标率。

2.所谓同工同酬,在我看来,就是个口号,因为根本就不让你同工。我是客户经理,你是客户经理助理,我谈客户,你负责操作,然后我们28或者37分业绩,我拿大头。并且硬性规定,非正式员工,没有独自销售产品的资格,你就算是自己的客户,也非要拉一个正式员工去跟你分业绩,除非是你亲爹亲妈。所以,在这种机制下,三方员工不可能收入比正式员工高。当然,以上说的是录入考核系统的,私下也会记一本小账,便于考核三方员工转正,但是跟收入关系不大。

3.转正的事情,这个比较复杂,个人业绩,支行业绩,跟领导的关系,员工总数,三方员工的总数,等等,都是考量的标准。

4.有些人看文章选择性的看,我一再说了,人与人的区别是很大的,行与行的区别更大,个人收入情况的客观显示,不代表本行,本岗,本市,本行业的平均现状。

5.有些人说这个收入低,我真心不觉得低,讲真的,我一个学渣,垃圾二本,又没有一技之长,靠着关系在银行干的这个事情,随便换一个人来,稍微学习一下,一样能干,也并不是多专业,自己工作虽说不算懈怠,多努力也确实谈不上,能有这个收入,算下来2015年的时候月收入就过万了,还不算非现金收入,我觉得很满足。

6.说说非现金收入吧,也就是六险两金,六险具体是啥我真不知道,就知道一个医保,两金分别是公积金和企业年金。。。医保这一块,从来没用过,离职那一年,医保卡里面有一万多一点点。公积金方面,每年都在涨,离职的时候,个人缴存部分是一千出头。企业年金这个东西,没有仔细研究过,自己理解大概得意思就是,每个月自己出一部分钱,单位出一部分钱,然后给你存起来,等你退休的时候,可以支取,但是如果被辞退,或者离职,就拿不到这笔钱,大概就是这么个玩意。我离职的时候,年金账户大概5万左右吧,好像是的,每次上网银都能看见,但动不了。。。

7.最后,说我说谎的,虽然我不明白是怎么个思路,但是无所谓。我这个人脾气好,也不喜欢在网络上跟人争论,没意义,我都离职两年多了,银行这个行业怎么样,它好也好,不好也罢,跟我关系不大,只是惟愿依然奋战在银行一线的小伙伴们,都能过得开心一点,钱多有钱多的幸福,钱少有钱少的快乐,人生苦短,及时行乐。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40-2108 未成年人相关举报:400-140-2108,按5 公司名称:北京抖音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顺宁堂九凡小白瓶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