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海陆分布?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2.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3.通过绘制、拼接大洲的简单几何图形,了解大洲的基本轮廓和相互位置关系。

4.利用地图,学会用大洲位置来描述大洋的位置。

5.在地图上能够辨别大陆、岛屿、大洲、洋、海、海峡等地理事物。

本节教材包括海洋与陆地、七大洲、四大洋等三部分内容。

“海洋与陆地”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从地球卫星照片可以明显看出,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占绝大多数。地球被称为“水的行星”,这是它有别于其他行星的一个重要特征。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构成了地球面貌的基本特征,并且控制着地球表面其他地理要素和地理事物的分布格局。本条“标准”要求学生能运用数据说出海陆所占比例,而不要求了解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数据。

比例不同的海洋与陆地不均匀地分布在地球表面,虽然分布比较杂乱、不规则,但是还是有规律可循。本条“标准”要求学生能根据地图或地球仪描述海洋与陆地的分布特点。描述海陆分布特征就要有描述方法,因此从另一侧面来看,本条“标准”间接要求学生了解海陆分布特点应该如何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一般从以下几点描述:第一,海陆所占比例;第二,海洋和陆地的完整性;第三,从不同角度看,海洋和陆地相对集中在什么部位。本条“标准”要求学生能运用地图和数据用自己的话描述以上分布特点。

按照“标准”设计思路,教材通过“世界海陆面积比较”饼状图和“宇航员从太空看到的地球表面大部分呈蔚蓝色”两个案例简洁地说明了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强调了“我们生活的陆地周围是广阔的海洋”和地球是“水的行星”。教材利用“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和“东、西半球海陆分布”两幅地图,形象直观地展示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特点:第一,海洋彼此连成一片,陆地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陆

核心提示:哪些国家位于赤道线上?也许你不知道,被赤道一分为二的非洲国家名单并没有赤道几内亚。赤道经过的国家有:印度尼西亚、基里巴斯、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巴西、加蓬、刚果(布)、刚果(金)、乌干达、卢旺达、肯尼亚、索马里、马尔代夫。

如果把地球看作一个绝对的球体的话,赤道(equator)距离南北两极相等,是一个最大的大圆。

赤道是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轨迹中周长最长的圆周线,赤道周长40075.02千米(24,901 英里),赤道半径6378.2千米。

在两个常用的测地线标准中,赤道被建模为一个具有整数米半径的圆。197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选择了6.378.140公里的半径(IAU-1976)。国际大地测量学和地球物理学联合会修订为 6,378,137 公里,并在 WGS-84 中获得批准。

尽管发生了这种变化,较新的 IAU-2000 仍保留了其以前的 IAU-1976 值。如果它真的是圆形的,赤道正好是半径的 2 π 倍,长度为 40.075.036 公里。但由于潮汐对地球表面的影响,赤道的实际长度约为40075.16公里。

赤道的确切位置并不固定。实际的赤道平面垂直于地球的自转轴,每年漂移约 9 英尺。在详细的地球物理测量中应考虑到这种影响。赤道线也有偏差,因为地球的自转轴有微小的偏差。

赤道是唯一的纬线,也是一个大圆——也就是说,它的平面穿过地球的中心。地球在赤道处最宽。

地球的直径在赤道处也更宽,产生了一种称为赤道隆起的现象。圆的直径是用通过圆心并以圆的边界为端点的直线测量的。科学家可以计算出赤道和北极圈等纬度的直径。

赤道隆起意味着站在两极附近海平面的人比站在赤道附近海平面的人更接近地球中心。赤道隆起也会影响海洋——赤道地区的海平面略高于两极附近。

赤道隆起是由地球自转造成的。随着纬度线尺寸的增加,一个点必须移动得更快才能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一个圆圈(旋转)。北极圈的旋转速度或自旋比北回归线的自旋慢,因为北极圈的周长要小得多,而且一个点不必走很远就能完成一圈。北回归线的旋转比赤道的旋转慢得多。在两极附近,地球的自转速度或自旋接近于零。在赤道,自转速度约为每小时 1,670 公里(每小时 1,038 英里)。

赤道是一道并不真实存在的线,而是一根人为划分的线,它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 赤道以南是南半球。赤道是划分纬度的基线,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纬度为0°,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同时赤道是地球上重力加速度最小的地方。

赤道是地球上五个著名的纬度圈之一;其他四个既是极圈(北极圈和南极圈)又是热带圈(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

1.赤道是南、北半球的界线。地球有南、北半球之分,其界线就是赤道,即0°纬线。赤道上的任何一个点,既不属于南半球,也不属于北半球。

2.赤道是周长最大的纬线圈和大圆。赤道的半径大于其他任何纬线圈的半径,赤道的周长大于其他任何纬线圈的长度。地球上有无数个大圆(以地心为圆心的圆),赤道是最大的大圆,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约21千米。

3.在赤道上所有经线都互相平行。

4.从赤道上看,北极星总是在地平面上。对于北半球的人来说,北极星总是悬挂在地平线以上的天空中但不同纬度地区北极星的高度、角度都不相同。

5.在赤道上可见全天88个星座。 赤道的地理位置特殊,位于赤道上的人一年中可看到全天88个星座,而地球上的其他任何地方都不可能看到全天全部星座。

6.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最大。全球各地的自转线速度是不一样的。地表线速度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极点线速度为零。

7.赤道上昼夜长短终年相等。在赤道上,每天的昼夜长短都相等,均为12小时,每天6点日出,18点日落。

8.在赤道上做水平运动的物体不偏向。由于地球的形状和自转运动,在地球表面上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而发生偏向,正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在赤道上不偏向。

9.赤道上平均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正午太阳高度角具有明显的纬度分布规律和季节变化规律。对全球而言,一年中平均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地方就在赤道上。

10.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最小。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是指某一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最大值为90°,最小值为66°34′,其年变化值为23°26′。

假如您正站在赤道上,可以花一点时间来测试一些与站在两个半球之间的线上有关的有趣实践。

要把一枚生鸡蛋立在铁钉上并非易事,但在赤道线上成功的几率将大大增加。这是因为赤道线上地球引力抵消,只要专心找准位置,就可以比较容易地将一枚鸡蛋立在一棵铁钉帽上。赤道线两侧的水流旋转方向相反的实验同样会让游客们惊叹不已。当您把水盆置于标好的赤道线上,在水面上放数片树叶,打开水盆塞子,水流笔直地流下去,树叶不会在水中打转。将水盆移至线的南侧,也就是南半球,重复同样的动作,树叶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流出。到了北半球,则以逆时针方向旋转流出。两地相隔不到五步,水流旋转方向却完全相反,非常形象地演示了南北半球风向和水流的运行方向。您还可以尝试闭上眼睛,伸展双臂在赤道上试着做前脚尖接后脚跟地走直线实验,一般没走几步身子就会歪向一边,难以沿赤道线直走下去。原因就是站在赤道线上,会受到南北极磁场力的拉扯,想走条直线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超乎常理的事还不止这些。在赤道线附近称重,人们在这里称的体重比在地球上别的地方要轻1公斤左右。原因则是赤道线附近是受地球重力最小的地方。

穿过赤道的国家有哪些?穿越赤道的国家有哪些?

赤道经过的13个国家有:印度尼西亚、基里巴斯、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巴西、加蓬、刚果(布)、刚果(金)、乌干达、卢旺达、肯尼亚、索马里、马尔代夫。

其中11个国家与赤道有直接联系。然而,马尔代夫和基里巴斯的大陆并不接触赤道本身。相反,赤道穿过属于这些岛屿的水域。

赤道经过13个国家、3个大陆和3个水体

1.厄瓜多尔,2.哥伦比亚,3.巴西
4. 加蓬,5. 刚果,6. 刚果民主共和国,7. 乌干达,8. 肯尼亚,9.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10. 索马里
11. 马尔代夫、12. 印度尼西亚、13. 基里巴斯(大洋洲)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穿越赤道线的国家从东至西按洲排列,共13个:

南美的巴西、哥伦比亚、厄瓜多尔;

太平洋的岛国:基里巴斯;

非洲:索马里、肯尼亚、乌干达、刚果(布)、刚果(金)、刚果、加蓬。

在位于赤道的 13 个国家中,有 7 个在非洲——在所有大陆中最多的一个——南美洲是其中三个国家的所在地。其余国家是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岛国。

赤道附近的著名城市:厄瓜多尔基多、加蓬利伯维尔、肯尼亚内罗毕、 新加坡新加坡等。

赤道穿越了几个大陆:非洲、南美洲大陆

赤道没有穿过下列哪个国家:赤道并没有穿过新加坡,瑙鲁;

赤道穿过菲律宾吗?没有!

基里巴斯是世界上唯一地跨赤道而又横过国际日期变更线交叉点上的国家,被人们称为“世界的尽头”。

基里巴斯共和国是一个太平洋岛国。全国共有33个小岛,分成吉尔伯特群岛、菲尼克斯群岛和莱恩群岛三大群岛,共有32个环礁及1个珊瑚岛,从其东部著名的圣诞岛,到最西部的巴纳巴岛,分布于赤道上3800公里的海域,拥有世界最大海洋保护区。

基里巴斯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低度开发国家)之一。基里巴斯其所属的莱恩群岛是全球唯一使用UTC+14时区的地方,这也使得基里巴斯成为全球一天当中最早开始的国家。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升高,海水可能淹没该国。

截止2012年,基里巴斯为10万人,散布于33个珊瑚礁岛。90%为密克罗尼西亚人,其余为波利尼西亚人和欧洲移民。

印尼五分之四的领土以及绝大部分领土都位于南半球,是两个亚洲的南半球国家之一。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通称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是东南亚国家,为雅加达。印尼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相接。

印尼由约17508个岛屿组成,是马来群岛的一部分,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别称“千岛之国”,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国家。面积较大的岛屿有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伊里安岛、苏拉威西岛和爪哇岛。

印尼超过2.48亿(2013年),仅次于中国、印度、美国,居世界第四位。印尼是东南亚国家联盟创立国之一,也是东南亚最大经济体及20国集团成员国。

马国绝大部分领土位于北半球,是印度洋上的一个岛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岛国,仅有最南端的阿杜环礁及周边岛屿位于南半球。

由1200余个小珊瑚岛屿组成,其中202个岛屿有人居住,从空中鸟瞰就像一串珍珠撒在印度洋上。面积300平方公里,是亚洲最小的国家。

索马里赤道纪念碑位于索马里南部码口城市基斯马尤以北60千米处。它是一座3米高的水泥建筑物,顶端装有地球仪和一根东西向的指针,作为赤道线的标志。

索马里绝大部分领土位于北半球,只有最南部的一小块地方位于南半球。

位于非洲大陆最东部的索马里半岛,拥有非洲最长的海岸线,总面积637660平方公里。

公元前17世纪以前,索马里建立了以产香料著称的“邦特”国。索马里是各国货轮出入苏伊士运河的必经海路,由于内战连绵不断,社会、教育体系已崩溃多年,当地人自20世纪以来即以海盗为业。该国海盗每年勒索各国商船,金额难以估计,以致联合国对索国海盗基地展开调查打击。

在肯尼亚旅行的途中,会经过一个看似不起眼,但是却非常有趣的地方,那就是——Equator小镇(Equator就是赤道的意思)。

这个小镇原来有自己的名字(实际叫Nanyuki),因为赤道从小镇中穿过,路过的游客都称其为赤道小镇。

去肯尼亚山的路上,主干道的旁边,有两块黄色的路牌,牌子上图形是肯尼亚地图和赤道线。两块牌子中间的地带就是赤道。

赤道从该国中间穿过,但是内罗毕,港口蒙巴萨等位于南半球,可以算是一个南半球国家。

肯尼亚共和国位于非洲东部,赤道横贯中部,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东邻索马里,南接坦桑尼亚,西连乌干达,北与埃塞俄比亚、南苏丹交界,东南濒临印度洋,海岸线长536公里。

肯尼亚是人类发源地之一,境内曾出土约250万年前的人类头骨化石,公元7世纪,非洲东南沿海地带形成一些商业城市,阿拉伯人开始到此经商和定居。

赤道从该国的中南部穿过,包括维多利亚湖水域。

乌干达位于非洲东部,横跨赤道,东邻肯尼亚,南接坦桑尼亚和卢旺达,西接刚果(金),北连南苏丹,总面积24.15万平方公里。全境大部位于东非高原,多湖,平均海拔米,有“高原水乡”之称。

乌干达一词最初是东非沿海居民对巴干达人的国家-布干达的称呼,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人将其含义扩大到邻近地区。

乌干达与肯尼亚、坦桑尼亚、布隆迪与卢旺达组建了东非共同体,于2010年建立了统一的经济市场,并将倾力于2015年合并为统一的联邦国家——东非联邦。乌干达曾被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称为“非洲明珠”。

7.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金),大刚果】

刚果民主共和国面积234.5万平方公里,在2011年7月9日南苏丹共和国成立后成为非洲面积第二大的国家,仅次于阿尔及利亚。位于非洲中西部,赤道横贯其中北部,东接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坦桑尼亚,北连南苏丹、中非共和国,西邻刚果共和国,南接安哥拉、赞比亚。海岸线长37公里。

刚果民主共和国是非洲中部的一个国家,为金沙萨。该国陆地面积约234.5万平方公里,是非洲第二大和世界第十一大的国家。

超过7700万,数量世界排名17位、非洲排名第四的国家,以及正式法语最多的国家。法语和法语国家知多少?

8.刚果共和国【刚果(布),小刚果】

刚果共和国位于非洲中西部,赤道横贯中部,东、南两地图面邻刚果(金)、安哥拉,北接中非、喀麦隆,西连加蓬,西南临大西洋。海岸线长150多公里,总面积为34.2万平方公里。

加蓬共和国位于非洲中部西海岸,横跨赤道线。东、南与刚果相连,北与喀麦隆接壤,西北与赤道几内亚毗邻,西濒大西洋,海岸线长800公里。全国面积26.77万平方公里。

自从1960年8月17日脱离法国统治独立以来,加蓬共和国共经历了3届总统的统治。

加蓬多政党制度和一部新民主宪法旨在主张选举过程更加透明化,并且对许多的政府机构进行了改革。低密度加上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外国的个人投资帮助加蓬成为区域内最繁荣的国家,其人类发展指数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里最高的。

加蓬的主要出口贸易伙伴是美国、中国和俄罗斯,而进口来源国主要是法国。

10.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赤道线标记

圣普的绝大多数领土位于北半球,只有主岛圣多美岛的南面的个别小岛位于南半球。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是位于非洲中西侧几内亚湾东南部的岛国,东距非洲大陆201公里,由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等14个岛屿组成。圣、普两岛均属火山岛,地势崎岖,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湿热。圣普国土总面积1001平方公里,总19.3万(2016年1月)。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全国约90%居住在圣多美岛,居民主要是班图人,其余为混血种人,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圣普原为葡萄牙殖民地,1960年,圣普解放运动爆发,1974年葡当局同圣普解放运动达成独立协议,1975年7月12日圣普正式获得独立。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是以种植可可等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国,独立后曾长期实行以国营经济为主的经济政策,1985年开始实行经济自由化,1987年7月开始实施经济结构调整计划。2014年,圣普国内生产总值实现3.69亿美元。

巴西位于南美洲东南部,地跨西经35到西经74度,北纬5度到南纬35度。

巴西联邦共和国通称“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享有“足球王国”的美誉。国土总面积854.74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五。总2.02亿。与乌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维亚、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法属圭亚那十国接壤。

巴西共分为26个州和1个联邦区,州下设市。巴西的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国名源于巴西红木。

巴西的文化具有多重的特性,巴西作为一个大融炉,有来自欧洲、非洲、亚洲等地区的移民。足球是巴西人文化生活的主流运动,是2014年世界杯举办国。

厄瓜多尔是一个拉美国家,面积约28.4万平方公里,人口1600多万。厄瓜多尔最为人所知的地方除了风景如画的龟岛(又称加拉帕戈斯群岛、科隆群岛),就是贯穿这个国家的赤道了。在19世纪上半叶的大哥伦比亚共和国时代,南方省因被赤道贯穿而被命名为“厄瓜多尔”,这个名称在厄瓜多尔独立出来后沿用至今。

赤道从该国北部穿过,赤道纪念碑在基多以北24km处,厄瓜多尔在西班牙语里的意思就是“赤道”。

厄瓜多尔才是“赤道共和国”

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坐落在安第斯山区皮钦查火山东南麓的下场山谷中。地球的赤道线恰好从它的附近通过,因而成为世界上距赤道最近的首都。

世界上最准确的赤道标记

重建了多次的赤道纪念碑

不过,这座看似简单的纪念碑,在历史上却重建了多次。

700多年前,当地的古印第安人修建了一座圆形无顶的神庙来祭祀太阳神,他们根据阳光照射到神庙内外所留下的阴影,记录和分析太阳的活动。他们发现,每年的3月21日和9月23日的正午时分,神庙的内外阴影全无。古印第安人认为,这一带正是太阳一年两度“跨越”南北半球经过的地方。古印第安人设立了一个明显的标志,表示这里是“太阳之路”。

1736年,法国、西班牙的科学家联合在基多勘测,8年后,他们最终宣布“太阳之路”是正确的。1936年,在法国科学家的建议下,厄瓜多尔建立了一座赤道纪念碑(la Mitad del Mundo,直译为“世界的一半”),作为对西班牙和法国科学家测量工作200周年的纪念,这就是老赤道纪念碑。碑上刻有“这里是地球的中心”的碑文,还刻着历代对测量赤道作出过贡献的科学家的名字。

厄瓜多尔的赤道纪念碑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也引起了许多科学家的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测量协会的专家在对这条赤道线进行了反复测量之后,发现原来的测量是有偏差的,精确的位置应该在原碑之南2千米的地方。于是,1982年,赤道纪念碑再一次重建,新碑造得又高又大,碑高30米,碑底为一个直径100米的圆盘,碑顶是一个地球仪(直径4.5米,重4.5吨)。象征赤道的白色中心线把地球分为南北两部分。厄瓜多尔人赋予新赤道纪念碑一个能唤起人们无穷想象和崇敬感的名字——世界之半。

1982年,厄瓜多尔政府又在距原碑四公里处海拔2400多米的高地建造一座新的赤道纪念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上最准确的赤道标记,有“地球中心”之称,是厄瓜多尔最具地标性建筑之一。新碑东西两侧刻有当地经纬度(西经78°27'8",纬度为0°0'0")。碑身份为十层,每层均设有展览大厅,介绍厄瓜多尔的文化、历史、政治、经济等。

然而近年来科技不断进步,根据专业GPS设备的精确测量,纪念碑实际上偏离赤道约240米左右,位于南纬0度0分7.83秒。记者用手机实地测量后也印证了这个说法。但这个误差一点也不影响游人们兴高采烈地在纪念碑前双脚分别踩着“南北半球”拍上一张别致的照片。

在赤道纪念碑不远处是“太阳博物馆”,这才是赤道穿越线经过的地方,参观此博物馆可以看到赤道上的各种有趣现象。首先是洗脸池放水时水流的转动方向,北半球的转动方向为顺时针,南半球的转动方向为逆时针,而当把洗脸盆放到赤道上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水流直坠而下,并未发生旋转,因为在赤道线上地球的重力消失了。第二个实验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当你站在赤道上把双手用力上举时,其他人可以毫不费力地就把你的双手掰下来,而你却感觉使不上任何力气,这也是利用赤道上重力抵消的原理。第三个实验是立蛋实验,在赤道上只要你专心就可以轻易将鸡蛋立在一颗铁钉上。参观完博物馆,每位游客还可以得到一张盖有博物馆纪念章的证书。

曾经,无畏的旅行者可以沿着赤道穿越非洲。

然而,现在这条路线不再安全,赤道沿线的几个国家饱受内战、恐怖主义、极度贫困和海盗的困扰。这条假想线还穿越了地球上一些最极端的自然环境——包括刚果偏远的丛林、乌干达云雾缭绕的山脉和非洲最大湖泊维多利亚湖的深水区。

虽然沿着赤道旅行我们不推荐,但访问一次赤道国家也是很不错的非洲经历。

赤道的位置与地球的旋转轴直接相关,而地球的旋转轴在一年中会轻微移动。因此,赤道并不是静止的——这意味着在一些赤道标记处绘制的地面线并不总是完全准确的。

但是,这是一个技术上的细节,无需介意。访问其中任何一个地方,你就能说你横跨了赤道,两只脚分别踩着南北两半地球。

通常情况下,非洲赤道的标记不会引起太大的关注,只是类似路牌的简单标志——所以提前研究一下路线是很重要的。在肯尼亚,Nanyuki和Siriba的农村城镇都有赤道标志,而乌干达的Masala-Kampala公路和加蓬的Libreville-Lambarene公路也有类似的标示。

非洲最美丽的赤道标记之一在它的第二小国家圣多美和普林西比。这个岛国用一座石碑和世界地图来装饰它的赤道标记(坐落在小小的罗拉斯岛上)。这条假想的线也穿过肯尼亚梅鲁国家公园,但却没有立标记。不过假如你住在肯尼亚费尔蒙特山狩猎俱乐部度假村,那么从你的房间走到餐馆,你就可以穿过赤道。

赤道线上的国家玩什么?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圣多美岛和普林西比岛的海滩和塞舌尔一样洁白,海水纯净如绿松石,是潜水的极佳去处。圣多美岛南端海岸线曲折多变,峭壁陡立,开阔之处,高高的椰子树在海风中摇曳,站在峭石上凝视变幻的海水,时而碧绿,时而湛蓝。

普林西比岛地势崎岖多山,森林茂密。主要种植可可、咖啡、甘蔗、油棕、椰子等热带作物。

加蓬、刚果(布):这两个国家是观赏西非低地大猩猩的最佳去处,刚果(布)的的Odzala-Kokoua国家公园是发现该物种的第一大目的地。加蓬的moukalba-doudou、Ivindo和沿海的Loango国家公园,都是大猩猩的家园。

刚果(金):刚果(金)是寻找格劳尔大猩猩(东非低地大猩猩)的唯一选择。它们生活在刚果东部的原始热带森林中,在Kahuzi-Biega国家公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和Maiko国家公园最为常见。

乌干达:乌干达号称高原水乡,有着浓密的雨林,是观赏山地大猩猩的推荐地。有两个大猩猩徒步旅行的地方,最受欢迎的是布温迪国家公园(Bwindi Impenetrable National Park),另外乌干达数量众多的野生动物和鸟类也是十足的亮点。

肯尼亚:肯尼亚是世界公认观赏非洲热带动物和鸟类的最佳国度。在这个国土面积相当于四川省的东非高原之国,散落着大约60个野生动物园,其中有26个是国家级野生动物保护区。而位于肯尼亚东南部与坦桑尼亚交界处的马赛马拉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堪称肯尼亚野生动物园的“王中王”。

维多利亚湖:湖泊大部分在坦桑尼亚和乌干达两国境内,一小部分属于肯尼亚。湖中有很多鳄鱼和河马。乘船游玩维多利亚湖,可以看到成百只河马相互追逐嬉戏。鸟类数量也极其丰富,塘鹅、白鹭和鸬鹚的数量令人咋舌。维多利亚湖周围森林茂密,牧草丰富,野生动物繁多,狮子、大象、豹子、犀牛、斑马、长颈鹿等随处可见。

赤道几内亚没有被赤道穿越

非洲境内的赤道线长约4020公里,位于撒哈拉以南,穿过七个非洲国家。它们分别是: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加蓬、刚果(布)、刚果(金)、乌干达、肯尼亚和索马里。

也许你不知道,被赤道一分为二的非洲国家名单并没有赤道几内亚。

赤道穿过的第一个国家好像是赤道几内亚——但是这个国家不算,不算赤道是穿过赤道几内亚的。为什么?

赤道几内亚((Equatorial Guinea),从名字来看,顾名思义,肯定是赤道穿过赤道几内亚国家了。但是,算法不是这样。请看下面部分。

因为赤道几内亚这个国家的国土构成,是这样的,——赤道几内亚由木尼河地区(非洲大陆),和几内亚湾内的岛屿——比奥科岛屿,安诺本岛屿,科里斯科岛屿等组成。但是其中只有安诺本岛屿在赤道以南,其他部分全都在赤道以北,国土算是横跨赤道,所以这个国家的名称就叫做“赤道几内亚”。

然而,事实上,赤道只是穿过赤道几内亚其间的大海,赤道并没有真正穿过赤道几内亚这个国家的陆地,所以还是不算赤道真正穿过赤道几内亚这个国家。

也就是说,只有赤道穿过某个国家的陆地领土,才算是穿过这个国家,穿过起海洋部分并不算。这样也就可以最后下结论了,赤道并没有穿过赤道几内亚国家。

赤道穿过陆地领土的第一个国家是在几内亚弯的西非海岸的加蓬。不是赤道几内亚。

赤道几内亚的大陆部分领土是在加蓬的北边西非几内亚湾上。

赤道不算穿过赤道几内亚,千万不要望文生义啊,否则就会搞错了。

离天空最近的点不是珠穆朗玛峰

您可能认为离天空最近的点可能是珠穆朗玛峰,但这是错误的信息。这是因为地球不是一个完美的球体。由于地球的自转,赤道略有膨胀。这一上升表明厄瓜多尔钦博拉索山比珠穆朗玛峰高 1.5 英里。由于山峰是在海平面上测量的,珠穆朗玛峰更高。因为赤道处的地球隆起意味着海洋也更高。

地球表面海陆分布不均,陆地主要集中于北半球,这里陆地占北半球总面积的2/5,且在中高纬度,陆地分布几乎连续不断,最为宽广。南半球陆地只占其总面积的1/5,在中高纬度,陆地显著收缩,尤其在南纬56°~65°之间。除一些零星岛屿外,几乎全部为海洋。此外,北极地区是一片海洋——北冰洋;而南极地区却是一块陆地——南极大陆。

二、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不同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使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无论朝哪个方向运动,都发生偏向,所不同的是,在北半球偏右,而在南半球偏左。

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不同

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随南北半球不同而不同。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北、南两侧降低。在北回归线以北的纬度带,每年6月22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每年12月22日前后达最小值,在南回归线以南的纬度带,情况正好相反。

四、昼夜长短的变化不同

自3月21日至9月23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到处是昼长夜短。其中6月22日这一天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则反之。自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到处是昼长夜短。其中12月22日这一天,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则反之。

五、气温的水平分布及变化不同

一年之中,就北半球来说,大陆上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海洋上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南半球海陆上最高、最低气温出现的月份分别与北半球相反。北半球同纬度上气温变化比南半球大。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且稀疏。

六、气压带分布特征不同

南半球的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而北半球的气压带则断裂成块状,特别是亚洲与太平洋地区,气压带被分裂为一个个范围很大的高压区和低压区。对照世界大洋和大洲的分布图,就可以看出这是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北半球陆地面积显著增大的缘故。

七、气旋和反气旋气流水平运动方向不同

气旋和反气旋是大气中最常见的运动形式,也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北半球气旋的气流为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旋涡;反气旋的气流为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旋涡。而南半球气旋和反气旋气流的水平运动方向正好与北半球相反。

八、行星风系的风向不同

由于南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使气流偏转方向不同,所以南北半球行星风系的风向也不相同。在信风带,北半球为东北信风,南半球为东南信风。在西风带,北半球为西南风,南半球为西北风;在极地东风带,北半球为东北风,南半球为东南风。

在北半球,一般把3、4、5三个月划为春季:6、7、8三个月划为夏季:9、10、11三个月划为秋季:12、1、2三个月划为冬季。而南半球的季节恰好与北半球相反。

从世界洋流分布图上,我们不难看出,洋流的分布南北半球截然不同:在热带和副热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北半球作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作逆时针方向流动。在北半球的中高纬度为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南极大陆的外围则形成西风漂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陆分布的形式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