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诸法空相,爱又是什么?

结夏安居,讲经学律。多年以来,光孝寺在结夏安居期间都会遵照佛制,礼请各地大德法师到我寺为众讲经说法,闻法而受益者不计其数。今年因疫情防控要求,夏安居讲经活动暂停。今将往年法师们的精彩开示再与众分享,愿同沾法益,共趣菩提。

宽德法师:金刚般若无密意

( 二〇一八年安居讲座开示节选 )

不要你去执着,不是要你去否定这个事情的存在。不执着这个事情,但还要努力去做这个事情。因为所有的执着都会产生烦恼,只要一产生执,就会有后患。一产生执,就会对事情产生实在、长久、不想失去的想法。比如衰老这个事情,大家都不想衰老,以前通过化妆,现在靠美容、整形,用种种方法,想让青春常驻,但衰老这个事情仍然存在,有谁不衰老?现在手机的照相功能越来越强大,以前是美颜,现在是微整形,大家都很喜欢这些功能,为什么?因为这样拍自己显得漂亮,这个漂亮就是执着。但是这个漂亮能一直存在吗?不能的。不管你执着还是不执着,这个事情还是照样发生,它本身产生不了烦恼,所有的烦恼是通过你的执着而产生的。

菩萨利益众生,修习六度四摄也是这样的,是为了让菩萨在利益众生的时候忘记自己对所做事情的执著,从而切断烦恼。只要有我相、人相,只要有我能做和所做的对象,所有的布施和六度都会产生问题。就像强予施,我们好心去做一件事情,结果非常地烦恼。烦恼从哪里来?烦恼是从这个事相中来吗?一定是从自己对这个事情的态度、错误的认知而来。所以佛陀告诫这些菩萨弟子,布施这个事情还要做,烦恼还要断。如果大家能够理解这一点,就能理解《金刚经》的核心义理在哪里。

若不了解“法”,莫学“不执于法”

佛陀在经中问:以身见如来不?须菩提说,不能以身见如来。这里不是否定佛陀的色身清净庄严,而是说不能执着于佛的相好庄严,要看到色法的空性。佛陀又说“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我们以为法就是正确的,非法就是错误的,其实佛陀是对菩萨说,不要执着于一切法。我们一般人可能连“法”是什么都还不清楚,当前要做的就是好好修学佛法,把是非善恶先搞清楚,按照善法的要求来规范自己,不要拿“不应取法”来当作放逸的理由;自己没有体悟的时候,也不要拿“诸法空相”来要求别人。

要以“利乐众生”为发心,而行持善法

佛陀说,菩萨以不受福德而福德无量。这个受就是领受,我们凡夫领受种种境界之后,会对其产生喜爱或厌恶,你喜欢的你就贪,你讨厌的就嗔,其实境界本身没有好坏,是你的执着让自己生烦恼。现在我们学习了佛法,知道了种种善法功德,但是我们要知道,善法的功德是因利乐众生而产生的,虽然功德能让自己得到好的果报,但是不要贪求功德本身。菩萨行持善法,应以“利乐众生”为发心,不应以“获得功德”为发心。

胜义谛和世俗谛是什么?

胜义谛是什么?一切法本质上的无自性。自性是什么?就是独立存在、恒常存在、能主宰其他对象。一切法无自性,就是:一切法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是缘起的、相互依存的;一切法都是变化的,不能恒常存在的;一切法不具有主宰性,不能想让他怎么样就怎么样。
世俗谛是什么?一切法的生灭和离现象。其实五蕴就是一切有为法的概括。大家都爱用手机给自己拍个美照,你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有什么问题呢?但是爱美之上还有诸法实相,如果你只有爱美,肯定会生烦恼,因为美是生灭法,你怎么爱都会渐渐的不美。所以说凡夫见相,圣者见体。有情众生执着于境界现象而生烦恼,圣者依现象安立名言,为众生揭示法的本质。第一义谛是依俗谛而开显出来的,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大家读诵这个偈子的时候第一感觉都是很美,很潇洒,其实只是看起来很潇洒。我们不能以不知其所以然去想所以然,从而曲解经典。所有能让你产生执著的、颠倒的、错误见解(你不认为是错误)的人生百味都如幻;无常就如草丛中的露水一样,只有清晨的一段时光,随着太阳的升起会很快消失;我们所有的感受,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都如水中泡一样,很快破灭;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的事情都没有恒常性。这句偈子以梦、幻、泡、影、露、电来比喻我们内心的无常性,告诫我们所有的苦都来源于对无常的不正确认知。所以我们首先要清楚一切有为法的相状到底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执著,然后认识执著会产生苦,再从苦当中去出离,这就是佛陀教诫我们应该去作的如是观。


若有受益,随喜点赞分享

  般若波罗密多,是梵语的译音。般若义译智慧,或单译为慧,但与中国通常所谓智慧者不同,是专指从佛的出世法所生的智慧,在中国无相当的名词来代替,故沿用原音,然在说明其意义时仍作智慧解。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释义

  ──二十八年三月在昆明西山云栖寺讲──

  (三) 大乘不共教

  (一) 印度的三个时代

  (二) 传存的三种文系

  丙一 历诸法明照见皆空

  丁一 就五蕴明即空

  丁二 正明诸法空相

  丁三 推空相穷诸法

  丙二 依般若明度一切苦

  丁一 依般若成菩萨行

  丁二 依般若成如来果

  丁三 依般若成利济用

  关于提教纲,古来各宗祖师有种种说法,如天台五重玄义,贤首十门玄谈,以及其余的各家,大概是将释迦如来一代所说的教法,分为几个时期,几种教法,名为一代时教。天台五时者:第一、说华严时,第二、说阿含时,第三、说方等时,第四、说般若时,第五、说法华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