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能够订阅人民日报吗?

2022年9月30日,安徽省最长跨湖特大桥梁——黄湖大桥正式通车,喜迎国庆佳节。

黄湖大桥是省道S248线的控制性工程,大桥北起宿松县下仓镇、南至华阳河农场,桥长7.832公里,桥面宽12米,总投资约6亿元。大桥建成通车,形成贯通省道、国道、高铁和高速的交通运输网,对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李龙摄(人民图片网)

关于【黄梅戏起源于哪里】:黄梅戏发源地(黄梅戏发源地和主要特点),黄梅戏发源于安庆的历史决不容歪曲造谣诽谤带节奏,今天犇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黄梅戏发源地(黄梅戏发源地和主要特点)

说到晋县,很容易让人认为晋县在简称为晋的山西,实际上晋县在河北。说到徽县,很容易让人认为徽县在安徽,实际上徽县在甘肃。与安徽有关的还有一例,这就是黄梅县。黄梅县确实非常容易被认为是安徽城市,原因很简单,因为黄梅戏。

我国有五大戏曲剧种,分别是京剧、评戏、越剧、豫剧和黄梅戏。黄梅戏影响之大不用多介绍,即使你不是戏剧发烧友,也一定会哼上两句《天仙配》的名段:“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比较流行的观点是: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县,因为紧邻安徽,黄梅县的这一戏曲形式很快就传入安徽,逐渐成为安徽最有代表性的地方戏曲种。

湖北省位于我国的中部偏南,有12个省辖市,1个州,4个省直辖的县级行政区。黄冈是湖北省位置最东的省辖市,而在黄冈市的东南与安徽省、江西省的三省交界处,黄梅县就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黄梅县是湖北省所有城市中长江流经的最后一个,长江出同隶于黄冈市的武穴后,就与江西省共有长江。黄梅县最南端有个小池镇,名气不大,但小池镇隔着长江相望的那座城市可是大名鼎鼎,这就是江西九江。中唐大诗人白居易那篇千古流传的《琵琶行》,就是在九江写的。

黄梅和九江实际上还有很多联系。我们都知道秦末汉初有一个著名的反王英布,先跟项羽后跟刘邦,最后因谋反被刘邦干掉。项羽封为英布为九江王,国都在六(今安徽六安),现在的江西九江在当时也是英布地盘。英布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曾下令修建九江城。不过这个九江城并不在长江南岸的江西九江,而在长江北岸的湖北黄梅,故城在今黄梅县城西南约七十里的地方。

黄梅县东南部有个与安徽省宿松县共有的湖泊,叫龙感湖。龙感湖的名气似乎也不怎么大,但有一个世人皆知的成语就与龙感湖有关,这就是不敢越雷池一步。龙感湖就是古代雷池的一部分,位于鄂、皖、赣三省交界处。

就现在的行政区划来说,黄梅位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鸡鸣三省之地。而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黄梅又称为“吴头楚尾”。春秋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两大强国,中游是楚国,下游是吴国。楚国和吴国的交界地带,就在黄梅附近。楚国控制黄梅则能向东窥视吴国,又能将黄梅打造成楚国的东大门,反之亦然。

黄梅这个地名出现的时间较晚,统一南北朝的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6年),老当益壮的隋文帝定名为黄梅。为啥不叫绿梅、紫梅?偏偏叫黄梅?这是因为辖区内有一山一水,山曰黄梅山,水曰黄梅水,故称黄梅县。又为啥叫黄梅山不叫绿梅山?很简单啊,山上种满了诱人的黄梅,你见过绿梅和紫梅吗?所以就叫黄梅山了。

到了唐朝,黄梅县隶属于淮南道的蕲州,蕲州治所在今黄冈市蕲春县。唐朝到懿宗之世,国事已不可为,山东濮州人王仙芝封自己为均平补天大将军,带一票弟兄扯了反旗。王仙芝的反唐意志还不如他的小兄弟黄巢坚定,经常和唐朝讨价还价。唐朝对王仙芝的态度非常明确:剿不尽先言和,能剿尽则剿。王仙芝的能力不如黄巢,在经历了早期的高光时刻后,王仙芝被唐军满世界追杀。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年)三月,唐军招讨使曾元裕在黄梅县打败王仙芝,被杀五万多人。王仙芝本人战死在黄梅。王仙芝的余部投靠了“前二当家的”黄巢,事情越闹越大。

黄梅县历经唐、宋、元、明、清诸朝不变,皆隶属于蕲州。不过在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年)之前,黄梅县的治所在今黄梅县城西北,此年才迁到今址。

2、黄梅戏发源于安庆的历史决不容歪曲造谣诽谤带节奏

黄梅戏正宗的发源地从来都是安庆,没有其他地方;黄梅戏起源于安庆发祥于安庆。由于历史的原因,安庆一时失去黄梅戏发源地的称号,但历史车轮到了2017年黄梅戏发源地称号时隔65年重新回到黄梅戏发源地发祥地安庆的怀抱,历史还给黄梅戏发源地发祥地安庆一个公正的待遇。

5月26日电 据安徽纪检监察网26日消息,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地方戏曲)研究院党支部书记、院长陈兆舜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一个正常违法违纪调查却被某地带节奏说因“编造黄梅戏发源地是安庆”受调查,严重歪曲事实,严重抹黑黄梅戏发源地安庆且对安庆造成不良影响。如图:

黄梅戏发源地从来都是安庆,在民间一直没有变过,黄梅戏发源地安庆有大量的文献可以证明: 1、最早正式记载黄梅戏的文献是,1879年上海《申报》报道的每年在安庆关外演出的“黄梅淫戏”。古代“淫戏”不能用地名命名,否则官员会被问责。

2、 黄梅戏用安庆方言演唱和念白,黄梅戏的花腔声腔与安庆民歌、山歌接近。《人民音乐》杂志1954年第二期上有记载。

3、黄梅戏大戏的剧本主要来源于安徽青阳腔(青阳腔在清代不算淫戏剧种)。 4、我国有黄梅节气,黄梅戏名称来源于黄梅节,1921年宿松县志记载也佐证了黄梅戏名称来源于黄梅时节。

5、民国1926年安徽省文化界人士把安庆怀宁怀腔、怀调更名皖剧,如图:

6、湖北省图书馆和湖北省数字图书馆都记载了黄梅戏历用名称皖剧,如图:

7、1951年安庆民众剧场全体演员合影照挂有“新皖剧”条幅,说明在这之前安庆有大量的皖剧剧团体存在,如下图右下角:

8、1952年戏曲三改,黄梅人桂林栖任安徽宣传部长,1952年皖剧更名为黄梅戏,安庆从此失去一个以安庆2000多年来的简称“皖”命名的“皖剧”名称的安庆地方戏种。 9、黄梅戏是经过安庆地区老一辈黄梅戏艺人和艺术大师严凤英等人发扬光大,从而让黄梅戏走出安徽,名扬海内外! 10、近现代黄梅县和湖北地方文献记载黄梅县地方戏曲从来没有黄梅戏,只有黄梅县采茶戏,也叫哦呵腔。如图:

11、2017年1月13日人民日报报道黄梅戏发源地安庆,如图:

下面就黄梅戏发源地安庆黄梅戏早期黄梅调名称“黄梅”二字乃此“黄梅时节”而非“黄梅县地名”进行详细的叙述。 安庆种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有诗词歌颂天柱山茶叶,如:唐代诗人秦韬玉所作《寄谢天柱山茶》: 天柱香芽露香发,烂研瑟瑟穿荻篾。

  太守怜才寄野人,山童碾破团团月。

  倚云便酌泉声煮,兽炭潜然虬珠吐。

  看著晴天早日明,鼎中飒飒筛风雨。

  老翠看尘下才熟,搅时绕箸天云绿。 耽书病酒两多情,坐对闽瓯睡先足。

  洗我胸中幽思清,鬼神应愁歌欲成。 一、安庆黄梅调以黄梅时节命名。关于黄梅时节由来已久,见诸于历史上大量诗词戏曲中。比如:南宋诗人赵师秀诗词《约客》和“九和十二月竹枝词”,如图:

安庆“黄梅调”第一次见诸报道于1879年10月14日的上海申报:“黄梅淫戏”,皖省北关外,每年有演唱黄梅调小戏者,一班有二十余人……。如图:

该报道记载了安庆关外“每年有演唱黄梅调小戏者”说明当时黄梅调在安庆已经有一定的市场,由于当时属于官方禁演的淫戏,给这种淫戏“黄梅调”取名“黄梅”调的安庆官方和民间艺人是不可能以地名来命名的,且也不可能以其他地名来命名的,一旦以其他地名命名这种官方禁演的淫戏,那么其他地方官方一旦知情肯定要上书朝廷;倘若“安庆黄梅调”是黄梅县的,黄梅县官方和民间艺人也不可能以黄梅县地名“黄梅”二字来命名的,“所以黄梅调不是以“黄梅县”地名命名,而是以“黄梅时节”命名。 二、安庆黄梅调不是黄梅县采茶戏。1887年和1921年有关报纸只报道了九江和黄梅县采茶戏而没有黄梅调,如图:

假设安庆黄梅调是黄梅县采茶戏,且由黄梅县传到安庆,那么与黄梅县仅一江之隔的九江怎么不唱所谓的黄梅县黄梅调?显然逻辑不通。 三、1921年版宿松县志记载也证明了安庆黄梅调名称来源于黄梅时节。 1921版宿松县志有关黄梅戏记载:““邑人以戏剧为营生活者虽不多而号为专精能戏技于沪汉各埠之歌舞场者亦间有之,又邑境西南与黄梅接壤,梅俗好演采茶小戏,亦称黄梅戏……,”。如图:

这段话含义是:有宿松人在上海和武汉以唱戏为生,境内西南与黄梅县接壤,黄梅时节习俗喜欢演采茶小戏,亦称黄梅戏。这段记载明确指的是宿松县境内西南方向有黄梅时节风俗演唱采茶小戏,亦称黄梅戏。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理解: 1、首先这是本宿松县志,记载的肯定是宿松地方人文历史。 2、如果这段记载的是黄梅县风俗,从此县志为宿松县志角度出发那么这段记载明显语法不通且主谓语颠倒。作为宿松县志如若记载黄梅地方风俗肯定这样写:邑黄梅境内东南与邑境接壤,其俗好演采茶小戏,亦称黄梅县采茶戏……,而不是像宿松县志现在这样记载的。 3、单从宿松县志记载分析,黄梅时节风俗简称梅俗在我国历史文献和文人墨客上有大量记载,如果宿松县志这一段“梅俗”若是记载黄梅县风俗应该为:邑黄梅俗或者其俗。所以这段记载“梅俗”号演采茶小戏”应该是“黄梅时节风俗好演采茶小戏”。 4、黄梅县历史上简称没有梅,所以宿松县志记载的“梅俗”只能是黄梅时节风俗这个说法 。 综上所述安庆黄梅调名称来自于黄梅季节,安庆黄梅调“黄梅”二字乃此“黄梅时节”非“黄梅县地名”,绝不允许某地就因某个事件就大量造谣歪曲诽谤黄梅戏发源于安庆的历史事实,历史从来都是公正的,是不容践踏和歪曲的。

本文关键词:韩再芬黄梅戏发源地,黄梅戏,黄梅戏发源地,黄梅戏名家,黄梅戏发源地是安徽哪里。这就是关于《黄梅戏起源于哪里,黄梅戏发源地(黄梅戏发源地是湖北还是安徽)》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民日报报纸订阅价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