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湖南师大世承班好吗和普通班的差别

“人民教育家”于漪为上师嘉高“世承班”学子题词:“培根铸魂,全面发展”

本网讯(记者 刘时玉)“选择教师,就是选择与百姓幸福、民族兴盛、国家强盛血肉相连的事情。”2022年的第一个工作日,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高级中学的学生们就收到了一份特别的新年礼物——来自“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的亲笔题词和寄语。

据了解,上师大附属嘉定高中于2021年秋季开办首届“世承班”,通过高中、大学贯通式教育,培育“明日教师”。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12月28日,上师大附属嘉定高级中学校长李元,带领学校首届“师道教育”特色班两名学生拜访“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于漪,聆听于漪对教育与教师的寄语。

世承班两名学生拜访于漪老师

得知“世承班”里都是有志于教育事业的青年学生,于漪投来欣慰的目光,“选择教师,就选择了高尚。”于漪说,教师解决的是人类延续过程中精神层面的问题。因此,选择教师,就是选择高尚,选择与百姓幸福、民族兴盛、国家强盛血肉相连的事情。

“人民教育家”于漪寄语嘉定教育:教师解决的是人类延续过程中精神层面的问题。

“明日教师,今日做起”。围绕有志于教育事业的青年学生未来如何做好教师的主题,93岁高龄的于漪先生提出了三点期望。首先,要学会热爱: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将来你要遇到的每一个学生。

“教师一辈子要练个大基本功:立德树人。”于漪表示,先自己立德,然后才能树人,这是自己到了九十几岁还在学习的事情。在理想信念上,要站稳中国立场,提高自身修养,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感染、塑造学生的完善人格,以自己的真才实学传播科学文化与真理。

“人民教育家”于漪寄语嘉定教育:明日教师,今日做起!

其次,要学会学习:刻苦钻研,勤于实践,追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今后做教师打下扎实基础。

于漪从教70余年,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学生的成长变化,“现在的学生都很聪明,对老师的分量掂得很清楚,因此一定要扎扎实实地学习科学文化的真本领。”在实践中,则要练好每一项基本功,汉字一笔一画要写端正,普通话要说好,还要有艺术方面的才学。总之,对教师来说永远没有一个“够”字。

另外,要学会宽容:做一个给人提供方便、让人快乐的人,而非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虽然心只有方寸之地,但最终目的是使一颗狭小的心装下广阔的宇宙。

于漪举了个例子:“有的孩子考了100分,回去还要哭。妈妈问为什么,他说本来只有我一个人得满分,这次是两个人了。”说到这里,于漪和学生们相视一笑。“老师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不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忧愁上,这样才能装得下千千万万的儿童、少年、青年,才能把教育事业搞得红火。”于漪说。

“人民教育家”于漪寄语嘉定教育:要学会热爱,学会钻研,学会宽容,使一颗狭小的心有广阔的宇宙!

听了于漪的生动一课,上师大嘉高世承班学生沈靓颖表示:“于漪老师将教师的责任联系到了整个国家的命运,让我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一下子重了,也希望回去可以和同学们共勉。”沈靓颖也向于漪老师提出了自己的困惑:为什么班里许多同学都认为理科比文科更加重要?

在于漪看来,同学们重视理科首先应该肯定,但与此同时,也不可鄙薄文科。从现实角度来讲,无论是学习自然科学、理科、工科,阅读能力、文字驾驭能力都是如虎添翼。而从教育的系统性来讲,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世承班’的同学们都立志从事教育事业,所以我们拜访、致敬于漪先生,聆听她的谆谆教诲,希望能在这群未来教师心中厚植‘情系教育’的种子。”上师大附属嘉定高级中学校长李元表示,收到“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给上师嘉高的题词和对世承班学子的寄语。这是最好的新年礼物,是对该校师生莫大的激励和鼓舞!

“上师嘉高人一定不辜负于漪老师的期望,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创建好师道教育特色,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李元说道。

于漪老师对上师嘉高“世承班”学子的寄语

近日,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室生物科学专业6名学生参与的《青鱼MAVS负调控机制初探》项目荣获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创新创业类特等奖。得益于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在湖南师范大学校园内,时有学子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的喜讯传来。

2021年7月,化学专业学生获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一等奖;

2020年12月,英语专业学生获“外研社—国才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总冠军,实现湖南省学生在该项赛事上成绩的历史性突破;

2019年,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获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是本届一等奖获得者中唯一一名师范院校的学生,也是湖南省代表队数学类专业唯一一等奖获得者……

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湖南师范大学学子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1267项,其中国家级奖项204项,省级奖项1063项。这一份份靓丽的成绩单,就是湖南师范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缩影。一直以来,湖南师范大学高度重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学校党委书记蒋洪新教授多次强调,“要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作为学校一流本科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学校多维发力,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构筑育人新高地。

赓续优良传统,“私人订制”在校园内百花齐放

湖南师范大学一直有在本科教育阶段重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优良传统。84年前,学校前身国立师范学院倡导“做文化的先进,国民的导师”办学理想,为学校播下了“追求卓越、作育英才”的精神种子。一路走来,学校直面“李约瑟难题”“钱学森之问”等时代“考题”,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地方院校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之路。根据2020年中国科学报“基于院士成长数据的一流本科教育排行榜”显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师范大学本科阶段培养的两院院士数量居全国师范类高校和地方高校首位。中国校友会发布的2022年中国大学杰出学术人才(包含两院院士、院士候选人、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和人文社科学家)培养数量排名,湖南师范大学位居全国高校第36位,充分佐证了一所地方院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深厚积淀和过硬实力。

近年来,学校延承优良传统,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关键环节进行全校一体化顶层设计,制定出台了《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拔尖人才培养创新班管理办法》等制度和文件,明确统筹推进、分类建设、差异化支持的建设思路,落实学校主导、学院主责的建设原则,鼓励各学院根据学科特点,为拔尖人才量身定制培养方案。学校在原有的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等基础上,开设了物理学“周光召班”等10个校级创新班,形成了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推进优势学科基地化人才培养、应用学科卓越式人才培养。

在学校的有力推动下,各学院很快刮起了“私人订制”风,全校近20个各级各类人才培养基地、卓越计划、实验班、创新班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学校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逐步形成了百花齐放的优良生态。

回应时代需求,拔尖创新培养模式提质升级

面临新形势,如何对标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领域学生培养,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解决“卡脖子”问题?这是学校面对的“时代之问”。

为书写好时代答卷,回应时代需求,学校在推动拔尖创新培育模式提质升级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2017年,学校启动了“世承”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2019年,学校总结和梳理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立项为湖南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重点项目,开启了整体化、系统化、学理化研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征程。通过几年的探索,准确定义了拔尖创新人才“潜质”的内涵与特征,分析其成长要素与规律,从价值、能力、知识三个维度构建育人体系,即通过全面发展“筑底”和个性教育“拔尖”,从“价值引领融入全过程、知识体系融通多学科、理论实践融合多主体、育人资源融聚多平台”四个途径齐头并进,推动“价值塑造、知识拓展、专业能力深化、创新素养培育”四轮共同发力,实现“价值、知识、能力”叠加、融合和超越,内化生发出学生需具备的拔尖创新人才特有“潜质”。这个“四轮驱动+四融并举+三维同构”的过程,就是湖南师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

基于这样的理念,学校根据拔尖学生的兴趣志向和特点,积极营造创新学习的成长环境,在接触科学前沿、与大师的火花碰撞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和创新潜力,提高自我价值的实现能力,全面促进拔尖人才的自我成长,坚定他们潜心走科学研究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以第一届本科“世承班”为例,已有176名学生结业,累计主持、参与国家级、省级、校级课题170余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作品130余篇;获得省级及以上各类荣誉500余项;获准授权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21项;150人(143人保送)前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香港大学、英国华威大学等国(境)内外一流大学继续深造。

也正是因为本科“世承班”取得了优秀成果,学校党委研究决定,在总结凝练已有国家级基地班、世承班、创新班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升格成立湖南省内首个住宿制现代书院 “世承书院”。书院于2021年9月面向汉语言文学等8个基础学科、一流学科专业招收了245名高考录取新生,实行双院制管理,书院和学院共同构建人才培养共同体,成功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壁垒,让不同专业学科之间的同学能更好地交流学习,同时选聘院士、长江学者、潇湘学者等一大批高层次人才担任导师,建立与国内外著名大学、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协同育人机制,培育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沃土”。

强化育人效能,拔尖计划领跑一流本科教育

2022年2月21日,新学期的第一天,全体校领导分别走访相关学院,随机推门、随堂听课,了解各学院教师的教学态度、授课方式、课堂内容等,深入一线调研新学期教学工作。“高校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一个学校培养学生的水平,就反映出这所学校的办学质量。”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刘起军教授在课后与师生交流时说。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取得一定的成效后,学校便开始谋篇布局,坚持以世承书院为中心,强化学校育人效能,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带动其他专业人才培养,充分发挥拔尖创新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努力打造学校人才培养的新局面。

通过人才培养改革示范田在教育教学理念、专业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等方面的引领,全校各专业有序推进大类招生和厚基础、宽口径培养以及多元成才出口等教学改革,形成了人才培养的滚雪球效应,促进了学校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学校育人能力全面提升。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0门,课程总数列全国地方高校第4位、全国第40位;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8个,在全国师范大学中列第1位、全国地方高校第4位,省级以上一流专业建设点占学校招生专业总数的64.4%;2019年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9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3项,获奖成果等级及总数均居省属高校首位;获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入选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面向新时代,湖南师范大学将顺势而为、抢抓先机,主动对接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积极探索地方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进一步提升学校整体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谈到学校的人才培养,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刘起军教授掷地有声。

来源:东方教育时报 2014年3月21日 06版 专题
标题:上师大免费师范生招生政策问答

  答:1.招生计划:文理科共200人。

  2.招生专业: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化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六个专业

  3.继续实行加分政策:除了对确定为免费师范生资格的学生给予相关优惠政策外,面试合格的学生都给予一定的校内加分。

  4.专业报考要求:英语专业口试成绩达到A级;化学专业必须无色弱。

  5.延续“三高”培养模式:2014年上海师范大学将把新入校的免费师范生统一编入“世承班”,按卓越教师计划进行培养。学校对“世承班”学生采用“高标准、高学历、高比例”的“三高模式”进行培养。

  问:报考免费教育师范生须具备什么条件?

  答:凡具有上海市户籍的本市应届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生;热爱教育事业,有志于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优秀高中毕业生;身体要求:五官端正,无口语表达障碍,无听力障碍等。

  问:请具体介绍一下免费教育师范生的招生日程安排。

  问:请具体介绍一下招收免费教育师范生的考试要求。

  答: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使录取的免费师范生能在专业学习、培养等方面有更突出的表现,免费师范生的招生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

  所有报名考生均须参加文/理综合和英语(不含听力)的笔试,考试内容以现行高中教学内容为主要参考依据,并结合师范专业特点出题,在减轻考生负担的同时也更加强了选拔的针对性、科学性。

  学校将根据考生笔试成绩,择优选取具有面试资格的考生。面试内容包括普通话、表达能力、师范生基本技能测试、心理测试等,以此进一步考察免费师范生的整体素质,为今后学校对师范教育的深入改革做好充分的准备。

  问:请具体介绍一下免费教育师范生的选拔原则和优惠政策?

  学校根据面试考生的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加分、笔试成绩、面试成绩相加获得的总分为依据,从高到低划定合格分数线,确定合格考生名单。

  学业水平测试加分内容如下:为了进一步提高录取的免费师范生专业素质,学校将参考面试考生的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根据考生报考专业的不同给予一定的加分,突出专项,相关科目所获加分的权重加大,加分最高为50分。(具体计算方法见表2)。

  合格考生分为两类,并给予不同的优惠政策:

  (一)第一类:获得免费师范生推荐资格的考生

  1.将在4月下旬收到上海师范大学确定专业的签约确认单,须按要求填写回执并寄回。

  2.签约考生必须在秋季高考提前批第一志愿填报上海师范大学并在第一专业中填写所签约的专业。如果高考文化成绩达到上海市公布的第一批本科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学校即予以录取至签约专业,作为学校的免费师范生,统一编入“世承班”,按“卓越教师”要求培养。

  如果高考成绩未达到上海市公布的第一批本科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学校给予其填报的非免费师范专业校内加10分的优惠,即:在上海师范大学投档范围内,加10分进行专业选择。

  3.签约考生如在秋季高考提前批第一志愿填报上海师范大学但在第一专业中未填所签约的专业。学校给予其填报的非免费师范专业校内加5分的优惠,即:在上师大投档范围内,加5分进行专业选择。

  (二)第二类,未获得免费师范推荐资格的考生

  学校给予校内加5分的优惠,即:这类学生在秋季高考提前批第一志愿填报上海师范大学非免费师范类专业,进入上师大投档范围内,加5分进行专业选择。

  问:免费教育师范生享受的优惠条件

  答:1.免费教育师范生在四年修读年限内免缴学费和住宿费,并领取生活补助费,同时可享受其他非义务性奖学金。

  2.免费师范生毕业后根据双向选择的原则,进入基础教育学校任教。学校鼓励免费师范生毕业后积极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

  3.免费师范生入学后统一编入“世承班”学习; 对于不能胜任“世承班”学习要求的学生实行淘汰制。

  4.世承班学生享有比较高的海外见习、实习机会,本科阶段学习结束后,经过选拔可直接进入“4+2”专业硕士学习。

  问:免费师范生明年会有什么招生改革措施吗?

  答: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精神,为配合上海市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积极探索学业水平考试在高校自主招生中的应用,上海师范大学在近两年参考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基础上,拟在明年的免费师范生招生中全面使用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考生的报考资格或参加面试的依据,具体实施方案将在研讨基础上对外公布。

  报考专业 笔试总分 面试总分 学业水平测试获A级加分语文 数学 英语 总分学前教育(文)50学前教育(理)50小学教育(文)50小学教育(理)50英语(师范)50汉语言文学(师范)50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50化学(师范)5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湖南师大世承班好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