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大团堆积离地面最近的云是什么云?

1。地球是怎么产生的:

在地球形成之前,宇宙中有许多小行星绕著太阳转,这些行星互相撞击, 形成了原始的地球,当时的地球还是一颗灸热的大火球,随著碰撞渐渐减少,地球开始由外往内慢慢冷却,产生了一层薄薄的硬壳--地壳,这时候地球内部还是呈现炽热的状态。地球内部喷出大量气体,
其中带著大量的水蒸气,这些水蒸气就形成了一圈包围在地球外围的大气层,地球距离太阳的位置不会太近而致使水蒸气被太阳蒸干,地球本身的大小又有足够的引力将大气层拉住,所以地球才会有得天独厚的大气环境,
大气层形成之后就开始降雨,而形成了原始的海洋。

大约在47亿年前,宇宙中尘埃聚集,形成了地球及其所在的太阳系的其他星球。当时的空气中不含有氧气,而含有很多二氧化碳(碳酸气体)、氮气。
最初的地球很小,但不断有宇宙中的尘埃及小的星体撞击,体积不断增大。而且撞击时能量聚集,温度不断上升,最终融化为液体。
不久,星体撞击的次数减少,地球表面的温度降低,形成地壳。这就是今天的地表。但是,地球内部的岩浆不断喷涌,形成大量的火山。火山灰中的水蒸气冷却凝结为水,从而形成海洋。

宇宙大爆炸(Big Bang)仅仅是一种学说,是根据天文观测研究后得到的一种设想。 大约在150亿年前,宇宙所有的物质都高度密集在一点,有着极高的温度,因而发生了巨大的爆炸。大爆炸以后,物质开始向外大膨胀,就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宇宙。大爆炸的整个过程是复杂的,现在只能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描绘过去远古的宇宙发展史。在这150亿年中先后诞生了星系团、星系、我们的银河系、恒星、太阳系、行星、卫星等。现在我们看见的和看不见的一切天体和宇宙物质,形成了当今的宇宙形态,人类就是在这一宇宙演变中诞生的

人们是怎样能推测出曾经可能有过宇宙大爆炸呢?这就要依赖天文学的观测和研究。我们的太阳只是银河系中的一两千亿个恒星中的一个。像我们银河系同类的恒星系 —— 河外星系还有千千万万。从观测中发现了那些遥远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离我们越远的星系,飞奔的速度越快,因而形成了膨胀的宇宙。
对此,人们开始反思,如果把这些向四面八方远离中的星系运动倒过来看,它们可能当初是从同一源头发射出去的,是不是在宇宙之初发生过一次难以想象的宇宙大爆炸呢?后来又观测到了充满宇宙的微波背景辐射,就是说大约在137亿年前宇宙大爆炸所产生的余波虽然是微弱的但确实存在。这一发现对宇宙大爆炸是个有力的支持。
宇宙大爆炸理论是现代宇宙学的一个主要流派,它能较满意地解释宇宙中的一些根本问题。宇宙大爆炸理论虽然在20世纪40年代才提出,但20年代以来就有了萌芽。20年代时,若干天文学者均观测到,许多河外星系的光谱线与地球上同种元素的谱线相比,都有波长变化,即红移现象。
到了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总结出星系谱线红移星与星系同地球之间的距离成正比的规律。他在理论中指出:如果认为谱线红移是多普勒效应的结果,则意味着河外星系都在离开我们向远方退行,而且距离越远的星系远离我们的速度越快。这正是一幅宇宙膨胀的图像。
1932年勒梅特首次提出了现代宇宙大爆炸理论:整个宇宙最初聚集在一个“原始原子”中,后来发生了大爆炸,碎片向四面八方散开,形成了我们的宇宙。美籍俄国天体物理学家伽莫夫第一次将广义相对论融入到宇宙理论中,提出了热大爆炸宇宙学模型:宇宙开始于高温、高密度的原始物质,最初的温度超过几十亿度,随着温度的继续下降,宇宙开始膨胀。
大爆炸理论是关于宇宙形成的最有影响的一种学说,大爆炸理论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在40年代得到补充和发展,但一直寂寂无闻。 40年代美国天体物理学家伽莫夫等人正式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论。该理论认为,宇宙在遥远的过去曾处于一种极度高温和极大密度的状态,这种状态被形象地称为“原始火球”。所谓原始火球也就是一个无限小的点,现在的宇宙仍会继续膨胀,也就是无限大,有可能宇宙爆炸的能量散发到极限的时候,宇宙又会变成一个原始火焰即无限小的点以后,火球爆炸,宇宙就开始膨胀,物质密度逐渐变稀,温度也逐渐降低,直到今天的状态。这个理论能自然地说明河外天体的谱线红移现象,也能圆满地解释许多天体物理学问题。直到50年代,人们才开始广泛注意这个理论。
60年代,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发现了宇宙大爆炸理论的新的有力证据,他们发现了宇宙背景辐射,后来他们证实宇宙背景辐射是宇宙大爆炸时留下的遗迹,从而为宇宙大爆炸理论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他们在测定银晕气体射电强度时,在7.35cm波长上,意外探测到一种微波噪声,无论天线转向何方,无论白天黑夜,春夏秋冬,这种神秘的噪声都持续和稳定。相当于三K摄氏度的黑体发出的辐射。这一发现使天文学家们异常兴奋,他们早就估计到当年大爆炸后,今天总会留下点什么,每一个阶段的平衡状态,都应该有一个对应的等效温度,作为时间前进的嘀嗒声。彭齐亚斯和威尔逊也因此获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世纪科学的智慧和毅力在霍金的身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他对于宇宙起源后10 ~ 43秒以来的宇宙演化图景作了清晰的阐释. 宇宙的起源:最初是比原子还要小的奇点,然后是大爆炸,通过大爆炸的能量形成了一些基本粒子,这些粒子在能量的作用下,逐渐形成了宇宙中的各种物质。至此,大爆炸宇宙模型成为最有说服力的宇宙图景理论。然而,至今宇宙大爆炸理论仍然缺乏大量实验的支持,而且我们尚不知晓宇宙开始爆炸和爆炸前的图景。变中诞生的。

大爆炸理论的主要观点是认为我们的宇宙曾有一段从热到冷的演化史。在这个时期里,宇宙体系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膨胀,使物质密度从密到稀地演化。这一从热到冷、从密到稀的过程如同一次规模巨大的爆发。根据大爆炸宇宙学的观点,大爆炸的整个过程是:在宇宙的早期,温度极高,在100亿度以上。物质密度也相当大,整个宇宙体系达到平衡。宇宙间只有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一些基本粒子形态的物质。但是因为整个体系在不断膨胀,结果温度很快下降。当温度降到10亿度左右时,中子开始失去自由存在的条件,它要么发生衰变,要么与质子结合成重氢、氦等元素;化学元素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形成的。温度进一步下降到100万度后,早期形成化学元素的过程结束(见元素合成理论)。宇宙间的物质主要是质子、电子、光子和一些比较轻的原子核。当温度降到几千度时,辐射减退,宇宙间主要是气态物质,气体逐渐凝聚成气云,再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宇宙。
从1948年伽莫夫建立热大爆炸的观念以来,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宇宙学家们为我们勾画出这样一部宇宙历史:
大爆炸开始时 约137亿年前,极小体积,极高密度,极高温度。
大爆炸前10~43秒 宇宙从量子背景出现。
大爆炸前10~35秒 同一场分解为强力、电弱力和引力。
大爆炸前10~5秒 10万亿度,质子和中子形成。
大爆炸后0.01秒 1000亿度,光子、电子、中微子为主,质子中子仅占10亿分之一,热平衡态,体系急剧膨胀,温度和密度不断下降。
大爆炸后0.1秒后 300亿度,中子质子比从1.0下降到0.61。
大爆炸后1秒后 100亿度,中微子向外逃逸,正负电子湮没反应出现,核力尚不足束缚中子和质子。
大爆炸后13.8秒后 30亿度,氘、氦类稳定原子核(化学元素)形成。
大爆炸后35分钟后 3亿度,核过程停止,尚不能形成中性原子。
大爆炸后30万年后 3000度,化学结合作用使中性原子形成,宇宙主要成分为气态物质,并逐步在自引力作用下凝聚成密度较高的气体云块,直至恒星和恒星系统。
根据哈勃常数也可以推算大约150亿年前,宇宙起始于一个奇点。
温格.波缪说:“爆炸1/100秒时,温度为1000亿摄氏度,宇宙处于最简单的热平衡状态。从纯能量中产生出来的光子和正负电子搅和在一起,连幻影般的中微子也泡在这盆热汤(就是我们所说的基本粒子浓汤)里。光子和质子的比例为10比1。爆炸1秒后,温度降到100亿摄氏度,中微子开始抽身逃离热平衡。三分钟是个划时代的时间,温度降到10亿摄氏度,正负电子湮灭完成。宇宙主要由光、正反中微子组成,核粒子只占很少份额,其中氢和氦的比例为73∶27。另外就是湮灭中多出来的与核粒子同样稀少的电子。此后70万年没有大事发生,直至温度降到3000摄氏度,自由电子渐渐各有其主,与核结成了氢和氦,物质于是脱离了辐射的热平衡,宇宙开始透明。
一种广为认可的宇宙演化理论。其要点是,宇宙是从温度和密度都极高的状态中由一次“大爆炸”产生的。时间至少发生在100亿年前。这种模型基于两个假设:第一是爱因斯坦提出的,能正确描述宇宙物质的引力作用的广义相对论;第二是所谓宇宙学原理,即宇宙中的观测者所看到的事物既同观测的方向无关也同所处的位置无关。这个原理只适用于宇宙的大尺度上,而它也意味着宇宙是无边的。因此,宇宙的大爆炸源不是发生在空间的某一点,而是发生在同一时间的整个空间内。有这两个假设,就能计算出宇宙从某一确定时间(称为普朗克时间)起始的历史,而在此之前,何种物理规律在起作用至今还不清楚。宇宙从那时起迅速膨胀,使密度和温度从原来极高的状态降下来,紧接着,预示质子衰变的一些过程也使物质的数量远超过反物质,如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一样。许多基本粒子在这一阶段也可能出现。过了几秒钟,宇宙温度就降低到能形成某些原子核。这一理论还预言能形成一定数量的氢、氦和锂的核素,丰度同今天所看到的一致。大约再过100万年后,宇宙进一步冷却,开始形成原子,而充满宇宙中的辐射则在宇宙空间自由传播。这种辐射称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它已经被观测所证实。除了原始物质和辐射外大爆炸理论还预言,现在宇宙中应充满中微子,它们是无质量或无电荷的基本粒子。现在科学家们正在努力找寻这种物质。
大爆炸模型能统一地说明以下几个观测事实:
(a)理论主张所有恒星都是在温度下降后产生的,因而任何天体的年龄都应比自温度下降至今天这一段时间为短,即应小于200亿年。各种天体年龄的测量证明了这一点。
(b)观测到河外天体有系统性的谱线红移,而且红移与距离大体成正比。如果用多普勒效应来解释,那么红移就是宇宙膨胀的反映。
(c)在各种不同天体上,氦丰度相当大,而且大都是30%。用恒星核反应机制不足以说明为什么有如此多的氦。而根据大爆炸理论,早期温度很高,产生氦的效率也很高,则可以说明这一事实。
(d)根据宇宙膨胀速度以及氦丰度等,可以具体计算宇宙每一历史时期的温度。
按照大爆炸理论,宇宙是137亿年前从一个极小的点诞生的,从那里诞生了时间和空间、质量和能量,从而由物质小微粒聚集成大团的物质,最终形成星系、恒星和行星等。在大爆炸发生前,宇宙中没有物质,没有能量,甚至没有生命。
但是,大爆炸理论无法回答现在的宇宙在大爆炸发生之前到底是什么样,或者说发生这次大爆炸的原因是什么?按照大爆炸理论,宇宙没有开端。它只是一个循环不断的过程,从大爆炸到黑洞的周而复始,便是宇宙创生与毁灭并再创生的过程。
这只是一个设想,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理论。

“天呐!这里简直就是地狱。”

“嘿!你怎么还是这么鲁莽?真是……等等,你出舱的时候是不是忘消毒了?”

“没事,就这鬼地方,你还怕造成生物污染?”

“也是,行了,我们走吧,再待着也是浪费时间。”

这是地球38亿年前发生的事,正是因为前者出舱时忘记消毒,才有了地球上的万千生命


最后我的小说还是被退稿了,不过通过初审我已经很满足了,毕竟才是第二次投稿。

创造者现在感到有些拥挤。

这让他感觉很好。虽说他现在所处的恒星系有九颗行星(五颗岩石行星,四颗气液态巨行星)还有一大堆无关紧要的星体,但无论如何也谈不上拥挤。创造者知道,这完全是对比产生的感觉。他上一刻所处的那个星系实在太荒凉了,只有一颗岩石行星,空空荡荡的。但这不是最主要的,让他最不能接受的是这颗行星处在宜居带的最佳地带,比自己的母星小一些,但比当前这个星系的第四行星大一点——表面没有大气也没有水。

“白占个好位置!”创造者愤恨地想。这时他有一种在食物里看见死虫子的感觉。他确实很生气,第一次这样生气,以往只是经常失落。

“真应该用反物质杀掉她!”当然,创造者只是想想而已,更何况他没有多余的反物质。随后他又想,这个行星本来就是死的,怎么杀得死呢?

创造者认为没有孕育生命的条件的星球都是死的,其他创造者也这么认为。而创造者的工作就是在那些“活”的星球上播种生命,然后任其自生自灭。

创造者冷静下来后,又感到失落。算上当前这个,他想起自己曾到过的3906个恒星系。它们每个都有行星,大部分的行星还位于宜居带,可是却没有一个行星存在生命。这还可以接受,也很正常。然而在这3906个星系中,只有两颗行星勉强可以播种,这就让他很失落了。

他也知道了,当初老师说的有多么正确:“可以播种的星球有很多,当然,这只是相对来说。你们可能乘坐着空间跃迁飞船寻遍几千个恒星系仍一无所获,不过早晚会有收获的。但你们不要期待在任何一颗行星上发现生命,发现生命比发现造物主的可能性还小。”

虽然创造者觉得老师的比喻有些夸张,毕竟飞船上的系统会排除掉一大部分不符合条件的。但毫无疑问,这概率一定是接近于零的。

创造者将自己从纷乱的思绪中挣脱出来,把注意力转移到工作上。他看了一眼这个星系的恒星:很普通,很年轻,也许有些不稳定,但是还不错。随后直接让飞船跃迁到第四行星附近,停泊在其轨道上,让飞船成为第四行星的一颗同步卫星。根本不需要他亲自做任何操作,只需发出指令(其实大部分情况根本不需要他发出指令),飞船的系统就会控制那些原始的聚变发动机完成停泊。创造者之后会乘坐能够进入大气层的穿梭艇降落在行星表面——穿梭艇上有生命的种子。

在进入穿梭艇之前,创造者看着行星北半球广阔的红色海洋,想:如果有其他的智慧生命,如果他们有可以感知光明的眼睛,那他们一定能辨识各种色彩。这并非无稽之谈,毕竟色彩给人想象力和奇异的美感。

由于空间跃迁技术的实现,恒星间的航行只需要一瞬间(虽然单次跃迁有距离限制),进行恒星际航行再也无法体会到宇宙的博大与浩瀚。但是恒星系内部行星间的航行一般使用聚变发动机,仍然拥有宇宙航行的感觉。创造者就有这样的感觉,当穿梭机开始进入第四行星的大气层时,那种上下颠倒,天地置换的感觉让他激动不已——每一次都是。

刚一着陆,系统就报告了一些基本信息,比如重力,大气压,大气成分,附近气象状况之类的数据。

“既然附近气象状况良好,我想出去考察一下,顺便走一走。”创造者说

“当然可以。”系统的声音是那么平静悦耳。

密封衣早已穿好,创造者走进过渡舱等候。系统正在平衡舱内外气压,避免开舱门的时候他被吸出去。

“气压平衡已完成,打开舱门。”

舱门开启,创造者走了出去。

红色的荒漠,不远处有一条红色的河流,还有红色的沼泽。抬头仰望,昏暗的天空透着微弱的红光,太阳无力地挂在天边,也晃着红光。这一切让创造者感觉,这个世界就像一头动物,被刀子剖开、没有死透的动物,鲜血还在溢流。

创造者走远了一些,俯身取了一点儿土壤样本。手臂上的分析仪很快给出了一大串数据。他又走到河边,取了水体样本,这次他从数据中看到了几种对生命产生至关重要的有机分子。可是这并没有让创造者很高兴或惊讶。

“还差得远呢。”创造者自言自语。确实,这些有机分子就像构成生命大厦的砖石,而生命产生就相当于让这些横冲直撞的砖石碰巧自己组成一栋大厦。还差得远呢!不过创造者还是感到庆幸,因为他可以欣赏到这个行星的日落,这是很难得的机会。

昏暗的太阳更加昏暗,可是天空却红得更加妖艳。创造者感觉这头动物似乎要复活了。正这样想着,太阳已经完全没入群山,天空也不再妖艳,变成了毫无生气的暗黄色,或是暗灰。几颗星星的出现标志着这头动物的彻底死亡。创造者回到穿梭艇内,任系统如何发问,也沉默不语。

一阵沉默之后,系统说:“你的心情很低落。”

“创造者都这样,用一个古老的名词来说,叫‘职业病’。”创造者摆出不自然的微笑,自我解嘲。

“没错,不过你要调控好自己的情绪,避免影响到工作。”系统的语气还是如此平静,似乎永远不会改变。

创造者倒是笑得更灿烂了,也更自然。“当然。”

真正的工作开始了。系统通过巨量的计算标志出了13个最适宜播种的地点,大部分位于红色海洋的南部。当然,这是很粗略的计算,毕竟时间不足。不过,创造者的工作只是在条件适宜的星球上播种生命,并不管以后会如何,所以也不需要太细致。而且创造者对播种用的种子很有信心。那些种子是一种适应性极强而变异概率又非常高的原核微生物。一般来说,在某段时间对环境非常适应的生命很容易走入进化的死胡同,最后生存下来的都是一些偶然产生有利变异的个体。这些个体如果足够幸运,就会量变产生质变,形成新物种。事实上,多种多样、千奇百怪、看似毫不相关的生命都是这样形成的——起码母星是如此。

穿梭艇的聚变发动机喷口发出幽暗的红光,颜色逐渐变淡,亮度迅速增强。好像一次小型日出,把刚笼罩不久的夜幕撕开了一个口子。这个“太阳”缓缓上升,随后变成一道射线飞向红色海洋。

创造者坐在舱内,无事可做。播种工作中,他只需要在系统询问他时回答“可以”“好”或“当然”就行了,不需要他做别的事。有时创造者会觉得无聊,但从不会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可有可无。创造者是很有必要的。尽管系统处理问题的能力令他惊叹,但应对一些意外情况时,问题时常出现。这时创造者就派上用场了,毕竟一些时候,自己要比机器更加可靠。生物脑的某些素质是量子脑很长时间(也许永远)所无法取代的。

很短的一段时间之后,系统提醒已到达红色海洋上空,即将到达第一个播种点。创造者看似无所事事,其实他一直注意观察着各项基本数值的变化。他发现,在即将进入红色海洋上空时,系统将穿梭艇的飞行高度上调了一些,这让创造者一时无法理解。但他没有向系统提出这个疑问,而是试图自己弄明白情况。现在的高度对于播种来说偏高了一点儿,但系统不太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也不会做无谓的调整。这一定是有原因的,是什么原因呢?

创造者很快想到了一项基本数值——重力。第四行星的地表重力不及母星的一半,其导致的结果涉及方方面面,难以一时概述。不过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相对低重力的环境会让红色海洋的海浪变成难以想像的巨浪;而行星表面常见的风暴又会使这种巨浪发展到可怕的程度。母星上最高的巨浪在这些红色怪物面前只能称得上是“绿色的小水花”。刚才系统对穿梭艇的调整应该就是为了防止穿梭艇被巨浪吞噬,否则后果可想而知,大概会像吸血的纤细飞虫被手掌拍得粉身碎骨一样。

创造者认为自己驾驶穿梭艇时也会想到这一点,但是肯定不如系统迅速。

“到达一号播种区,目标区域一切正常,是否进行播种?” 系统悦耳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当然。接下来12个播种区的播种你自己决定吧,不用问我了。”不出意外的情况下,系统永远比创造者可靠。

屏幕上显示出倒计时,以及可见光和热成像两幅画面。当倒计时走到尽头时,创造者看到了已不太熟悉的景象:一个个银白色的球体在屏幕中转瞬即逝。如此不引人注意,仿佛什么也没发生。可是创造者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热泪在眼中打转。

“祝你们好运,愿造物主与你们同在!”每当这时,他都会感到十分满足,并深深地体会到做为一个创造者的价值。接下来12个播种区,创造者默默地看着银球一个一个地消失。

创造者最喜欢在工作完成之后胡思乱想,这是他缓解无聊的主要方式。他不太喜欢和系统聊天,很多创造者也是如此,原因不能明说。

这一次,创造者在穿梭艇离开行星大气层后,透过舷窗出神地望着红色海洋上空那一大片的水汽,任思想向时间与空间的远方游荡:如果这些种子够幸运,就会生存下去;再幸运一些,可能会发展出丰富多样的生命;再幸运一些,甚至会出现智慧生命。创造者虽然不信数量众多,各式各样的“神”,但从未否认造物主的存在。他不相信造物主只让母星独占这份幸运——这其实是母星最大的不幸。庞大的“创世计划”其实不过是对孤独的不甘心,也可以看作是对造物主的挑战。话说造物主是什么?神?远古宇宙的文明?无意识规律的总和?没有区别,他并不在乎。

如果以后有其他文明,那么它们在婴儿时期也许会想像出各式各样的“神”。一些很像它们自身,另一些则无影无形。创造者认为后者更合理。但是对这些文明来说,它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它们所谓的神或造物主竟是一个冷酷无情的计算机系统和一位多愁善感的懦夫!想到这儿,创造者不禁笑出了声。

“怎么了?”系统用平静悦耳的声音问道。

“没什么,只不过想到了一些有趣的事,像上古的荒诞戏剧。”创造者叹了口气,微笑着。

这时穿梭艇开始和一直处在同步轨道的母船对接。轻微的震动——对接成功了;一阵嘶鸣——过渡舱充气中。系统没再提问,当然不是因为工作忙。也许是因为系统已经通过自己的表现得出某些结论了;也许系统认为自己的情绪产生了不符合要求的波动。

可是,系统真的明白什么是情感吗?不,绝不可能。因为它只是一台机器,一台理性到冷酷的机器。也许它比最好的心理医生还要高明,但它没有也不可能体验到情感以及伴随而来的痛苦与快乐。这就是我们的优势。

这是创造者调节情绪的一种方式。他很好奇,如果系统知道这些,会说什么?也许是他猜想的那些,更可能什么也不说。

第四行星的工作结束了,下一个任务是到第三行星考查,然后播种——这也是在这个恒星系的最后一个任务。由于空间跃迁所需的反物质能源已经不多了,而且还要留出一部分,以便之后可以跃迁到补给站补给物资——那里距此1700光位,即使对于最新一代跃迁飞船来说,也算是中远程航行了——所以到第三行星的航程只能依靠那些原始的聚变发动机。这会花费不长不短的一段时间。系统建议他超短期冬眠。他没同意。因为他想利用这难得的时间好好研究一下这个星系的更多详细情况。

查阅了大量资料之后,创造者发现,这个星系除了位于宜居带的行星,可能还存在其它有播种条件的星球。比如第六,第七行星的某些卫星。这些卫星虽然光照不足,但有潮汐力产生的热能做弥补。创造者尤其注意到第六行星的一颗卫星,它的表面被冰覆盖,但在冰层之下极有可能存在海洋——被潮汐力热能加热的海洋,也许还有卫星地质活动产生的地热。

这个发现真让创造者兴奋了一下,但他随即冷静下来。他想到一个问题:自己花费不长时间就发现的情况,系统会不知道?他犹豫了一下,向系统说明了情况。系统的回答并不让创造者十分意外。

“宜居带以外的行星或卫星不在‘创世计划’的考虑范围内。”

是啊,不用系统再解释什么,创造者自己都可以想明白:宜居带之外发现适宜播种的行星的概率实在是微乎其微。即使真的发现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播种工作也难以顺利进行。就拿第六行星的这个卫星来说,如果对其进行考察,就可能要打透冰层,进行水下作业。这当然可以做到,只是会浪费太多时间,得不偿失。

可是,谁又知道会不会在这颗卫星或其它星球上有什么重大发现?创造者这样想,但没有说出来,因为系统绝不可能因为他那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改变计划——况且这对他自己也没什么好处。

创造者有些怀疑自己的价值。这是他第一次产生这种明确的想法,以往只有隐隐的感觉。

他还是选择了超短期冬眠。

“我很累,需要休息。”创造者对系统说。

“好像发霉了一样。”这是他对第三行星的第一印象。

创造者透过舷窗盯着第三行星,好长时间才意识到自己在看什么。他刚刚醒来,意识没有完全恢复。实际上,他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来到舷窗边的。系统说他已经没有休眠带来的不适症状了,可创造者还是觉得自己的思维不是很清晰,有点半在梦中的感觉。而且他竟然不知不觉地就上了穿梭艇。但接下来发生的事让创造者彻底清醒了。

在穿梭艇与母船分离的瞬间,刺耳的警报声响起。也许是错觉,创造者还感觉到了轻微的震动。他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迅速查看警报的原因。他没有问系统——因为他知道,系统已经不在了。

结果和他猜想的一样:由于未知的原因,通讯装置完全损坏,系统失去了对穿梭艇的控制。穿梭艇现在是由自带的备用计算机控制,虽然和系统相比简直称得上原始,但是仍然足以帮助创造者进入行星大气层飞行并在表面降落——也可以立即返回母船进行维修。创造者犹豫了一下——仅仅是一下,然后继续让穿梭艇飞向第三行星仿佛布满菌丝的大气层。他为这一瞬间的犹豫狠狠地鄙视了自己。为什么要犹豫呢?创造者这样问自己。

在将要降落时,穿梭艇关闭了核聚变发动机,转而启动喷气发动机。虽然还是靠聚变堆驱动的喷气发动机,但也真的是上古时代的化石了,比老旧的聚变发动机的历史还要长。原始归原始,它的作用还是很大的——如果直接靠聚变发动机降落,穿梭艇就会掉进自己制造的熔岩湖泊里。喷气发动机就避免了这一点,而且可以减少对行星环境的影响(后一点相当不重要)

穿梭艇降落后,创造者进入过渡舱。舱内外气压平衡时间很短,这说明气压差不大,也就是说第三行星的气压和母星差不多。刚降落时计算机给出的大气成分也与母星早期的大气成分很接近。大气压、大气成分、行星质量和体积都和母星如此相似。

“还差得远呢。”创造者又一次这样说。

舱门打开,创造者走了出去。这里给他的感觉从一开始就不像母星,现在也一样。不远处有几个冒着水汽的地热温泉(他称之为“热池”);更远的地方是海洋——灰色的海洋,和这里的天空一个色调。创造者还是喜欢绿色的海洋,红色的和灰色的他都看不习惯——不过总比没有好。他不知道是暂时的天气如此还是千百年来一直这样:大团菌丝样的云层缓慢翻滚,天边总有紫色的电光在闪烁——这总算不会使这个星球太过单调。创造者对于看不到第三行星的卫星感到遗憾(卫星此时在行星的另一侧)。母星的天空看不到天然卫星,因为不存在。可是创造者从来不觉得少些什么。白天的太阳和夜晚的群星就足够了。

创造者现在越来越想念家乡了。他甚至产生了一些不负责任的想法:赶快结束这些没有意义的工作,回到母星做些轻松的事。到母星的各个名胜古迹旅游(大部分他都没去过);凭自己创造者的身份勾搭女学生…创造者记得一个哲学家说过:“生命除了存在之外本无其它的意义,存在之外的意义都是我们自己赋予自己的。”他对这句话不是很信服,但觉得自己确实没必要一直纠结于一件事——尤其是一件已经失去意义的事,不过无论怎么想,当前的工作必须完成。即使没什么意义。

创造者踏着奇形怪状的火山岩,快步走到最近的“热池”边。当他在取样本时,热腾腾的水汽在他的宇航头盔上凝结成许多小水珠。但它们并没有留在上面,而是敏捷的滚落下去,没留下一点水迹。创造者只觉得视野像内心一样更清楚了。也就是在这时,在检测器的屏幕上,他清楚地看到了将让自己永生难忘的几个字:

很长的一瞬间之后,创造者强令自己镇定下来。

“也许只是重复播种,这种情况并非不可能。”创造者自言自语,像是在梦呓。

他立即将发现的生命的全息图打开。一眼他就看出这根本不是播种用的种子——播种用的从来都是一样的种子。这样,所有相关的猜想都不可能了。

“难道有其它文明在进行类似的工作?”

怎么可能!这回可真是梦话了。而且创造者又仔细观察了这种生命,觉得它们太过简单(也许说“简陋”更合适)这更否定了本来就不可能的猜想。

创造者提出一个又一个猜想,但这些都无法解释眼前的一切。最后,当他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时,感到十分诧异:一直以来自己都无比期待这个时刻的降临,现在却在做着相反的事情。基因序列就在那里,毫无疑问,,这就是自然演化出来的生命,是造物主的杰作。

他不清楚这种生命形成的过程,但对它诞生的环境产生了兴趣。它究竟是产生于“热池”里,还是诞生于海洋中、而后被潮水带到这里的?(没错,和母星不同,第三行星的海洋有明显的潮汐现象)创造者不得而知。然而现在不是探讨的时候,还有更加急迫的问题需要考虑。此刻,他异乎寻常的冷静。

创造者认为播种肯定不需要了。至于要不要向系统报告这件事…经过一番考虑,他打定了主意。他认为这将是自己有生以来干得最有意义的一件事。首先他回到穿梭艇,将计算机关闭——在此之前,他把计算机的数据做了一番“整理”。然后,他将穿梭艇上所有的种子(装在100个银色的小球里)搬出来,堆放到离船尾几步远的地面凹陷处。确认种子放好后,创造者回到舱内,以最小功率启动了聚变发动机——发动机喷口正对着那100个银色小球——生命的种子。

在船体短暂晃动之后,创造者关闭了发动机,出舱察看情况。100个银白色小球消失得无影无踪——被灼热的等离子流瞬间汽化。靠近一些的岩石都被汽化或熔化,被灼烧的凹地只冒出很少的烟。创造者对结果很满意。

在离开之前,创造者还有最后一件事要做。他亲自驾驶穿梭艇在广阔的灰色大洋飞了一圈,然后才向太空飞去。在即将到达母船时,创造者透过舷窗注视着第三行星,看到了两极大片的极光。是明亮的绿色,比母星晴空下的海洋还要明亮。创造者由此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

对接的一瞬间,创造者就知道系统已经来了。果然,系统的声音立即响起,向他问好,并且问了一些必要的问题。创造者都给出了合理的回答。系统也向他说明了情况:在穿梭艇与母船分离时,极端强度的太阳风暴到达第三行星,破坏了母船和穿梭艇的通讯系统,导致失联。另外,母船的观测系统也损坏严重,所幸发动机等核心部件未受损害。他也向系统说明自己已经完成播种工作,并且提交了工作记录。

靠在舷窗上,创造者想了很多。他想:也许生命在很多地方都可以自己发芽,母星的生命不过是宇宙的早产儿。只要肯等待,生命无处不在。母星将不会寂寞。虽然自己的工作真的没有意义了,却也真的幸运。这是创造者最快乐的时刻——连清澈的童年都未曾有过的快乐。

在即将离开时,创造者最后凝望着第三行星,轻声说:“永别了。”飞船随即消失在星海的背景中。他不会知道:亿年之后,第五行星会被第六行星强大的引力撕碎,残骸后来形成一片小行星带。而第五行星在被撕碎之前,不断将第四行星的运行轨道越拉越远。第四行星本身也在发生变化。它的内核太小,冷却得太快,导致行星磁场越来越弱,几近消失,再也无法保护它的大气层。总之,这一切使第四行星的气候更加寒冷;大气层一点点被剥离、消散;水分慢慢随着大气层一同散失;仅存的水被封存在两极地区和地下。这样一个寒冷、干旱、大气稀薄的世界使得当初创造者播下的种子只能在地下苟延残喘。而第三行星要幸运得多。它演化出了缤纷的生命,甚至出现了一种智慧生命。它们想象过自己创造者的样子;它们还拥有分辨色彩的眼睛以及奇异的美感,甚至是多愁善感的心灵。【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何有云的夜晚比无云夜晚暖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