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留学前景会导致美国大学入学难度增加吗?

2021-03-12 09:52
来源:
兰州立思辰留学
2020年的动荡是持续性的,也是全球性的,对于高等教育机构和国际学生来说,COVID-19大流行以及社会,政治和政策因素,决定了2021年美国校园的状态,此外这些因素将对美国吸引国际学生的能力造成长期影响。
为了评估对2021年教育趋势的影响,WES去年对准学生们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调查,结果体现持有临时签证的国际学生和在美国具有永久身份的移民学生的观点,揭示了国际学生对在美国学习的看法将如何演变。
报告中包括了对两组学生的发现:
· 国际学生:需要学生签证(通常为F-1或J-1签证)才能在美国接受教育的个人
· 移民学生:寻求继续接受美国教育;或在美国获得了任何形式的永久或移民身份的人员
虽然这两组学生的数据都非常重要,但移民学生的观点常被归类于“美国学生”。所以,我们主要看国际学生的调查结论。
国际学生是否仍想去美国留学?
超过一半的国际学生表示,COVID-19并未影响其就读美国院校的意愿。不过,确实存在一定比例的国际生赴美兴趣下降——8月份显示兴趣度减少了29%,而6月显示下降了22%。
美国国际学生信息交换所最新数据显示,从2019年秋季到2020年秋季,本科国际新生减少了近14%,研究生国际新生减少了近8%。总体而言,全国的大学入学人数有所减少,而研究生的入学人数则有所增加。
 国际学生只能参加在线课程?
经过2020近一年的网课,越来越多的国际生表示,他们不愿意参加在线课程。WES的报告中显示,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近一半表示,他们不愿意参加此类课程,而去年四月份这一比例仅为32%。
国际学生对在线课程的看法,不仅仅源于在线课程的性质,国际形势及政策法规也占据很重要的原因。要知道去年,美国国土安全部的移民和海关执法(ICE)部门发布了一项政策,禁止新的国际学生来美国参加仅在线课程,这使得许多国际学生面临许多挑战,可能会阻碍入学。
尤其是来自中国的国际学生,可能会被要求在半夜参加课程或考试;互联网连接不良可能会影响成绩;最重要的是,在线课程不利于社交,这等同于剥夺了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大学最美好的体验之一。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国际学生非常不愿意参加在线课程。
国际学生能前往美国吗?
去年一整年,如何获得签证和入境美国是国际学生的头等大事。虽说大家十分关心如何在旅途中保证卫生安全,但更多的学生和家长还是更为签证焦心。同时,大流行开始时,世界各地的许多美国大使馆和领事馆关闭,直到盛夏左右才开始逐渐开放,通常功能有限,病毒在全球热点地区重新流行可能会导致新的延误。
但是目前,对于不少滞留在美国的同学来说,有一个好消息。那就是随着美国疫苗数字的不断下降,以及疫苗接种的速度,中美两国停滞了一年之久的入境政策终于有所松动。据环球时报报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透露,中美最快在8-9月互相解除旅行限制,称为全球率先采取这一措施的国家。
美国国务院此前表示,大使馆和领事馆正在努力尽快安全重启常规签证服务,但是每个地点的情况有所不同。目前新冠疫情持续影响美国使领馆处理签证的数量,预计最早要到2021年中旬,才能够恢复新冠疫情以前的工作量。
国际学生还考虑了哪些选项?
鉴于卫生情况的不确定性,国际学生最优先考虑的就是推迟入学,不过这表明美国高等教育仍然是许多人的理想选择。相对较少的国际学生正在考虑此时不在美国接受高等教育,在自己的祖国学习,或从美国院校注册完全在线的学位课程。
国际学生还考虑哪些国家?
在国际受访者当中,由于大流行的出现而重新选择其他国家的人数很少,但还是有这部分人群。
除美国外,兴趣最大的国家是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不过同美国一样,许多国家在这个时期也正为爆发的COVID-19而苦苦挣扎,同样尚未完全回归到面对面的课堂,并正努力地发放学生签证。
尽管大流行给高等教育和申请者们带来的困扰和担忧仍然于进行时,从长达一年的调查中可以看到,教育水平仍是申请者们重点考量的因素,同时大家更倾向做好备选计划,以应对留学的不确定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最近,我们都在实时关注美国的疫情,对于这一届即将申请的同学来说,可能在心理上会比较煎熬,大家原本在很紧张的准备申请,如今却发生了许多变故。下面,我会围绕以上内容,把很多东西串在一起来讲解,着重会讲最后两块应对一些变化的时候,我们要怎样去理解它?有没有我们现在可以立刻做起来的事情?疫情之下,大家还敢去美国读书吗?关于2025届的同学,距离你真正抵达美国还有很长的时间,所以大家目前最操心的不是美国的状态怎么样了,而是我们准备申请的过程。但是,大家或许在心态上会有一些紧张,担心想要申请的学校目前情况怎么样?包括现在已经在读的同学和2024届的同学他们现在还能顺利去读书吗?……之类的问题,下面进入我们今天的分享。1 .在校生情况:针对目前处于美国的同学们,在校学生这块,我们公众号之前上分享过的海外疫情实时的信息,就是各种信息的集合。比如:清单、Link上面有实时的大学停课名单,我今天登上去看了一下,已经有二百五十多个学校停课或转为线上课程,几乎所有学校的校园生活都受到了影响。大家可能看到哈佛大学叫学生搬出宿舍的新闻,有相当一批的同学,整个春季学期课程提早转成了线上授课,或者是远程的形式,这批同学可能已经回国了。也有一些学校是暂时的作为一个处置,要求学生在原地等待进一步的通知。还有一些学校,特别是美国的高中现在转成了网课,但是要求学生留在原来学校的附近,例如说host family等。因为学校在上网课过程中,可能需要用到Google docs一些会被墙的网站,包括时间上有人希望以原来的school day的形式授课,所以有一些同学可能自己觉得比较惨,但还是要读书,还是得很努力的准备各种期中考试,服从学校的安排。因为大家也看到包括签证,还有一些各个学校不同的停课措施,你个人如果做了一些比较奇妙的决定,后面还是会有影响的。所以说,如果你有什么需求可以跟学校提,一般来说还是相对服从统一的安排比较好,这是在校生的一些情况。目前没有太大的骚动,还是比较有序的,有一批人已经回国了,其他人正在安全的进行隔离或是减少活动中。2 . 新生情况:1).已经拿到Offer,等待入学的这一批或许现在正担心签证的问题,但实际上签证办理是很快的,现在的搁置应该不会长期的。因为现在就算办出来,让你去估计很多人也不敢去,而且距离开学还有一段时间。疫情早期,因为国内情况比较紧张,那时候关于中国学生入学和招生情况会有一些普遍担忧,就是RD放榜,现在已经放了几个学校了,之前的早申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目前看起来确实如学校之前说的那般,今年RD没有受到什么太大影响,该招中国学生肯定还得招。国外学校一贯是以所谓的holistic admission,比较重视公平的原则。学校会关注到每一位同学的个人处境,所在的高中、地区、成绩、个人成就,以及给他的资源去考虑他所有的achievement等,包括这次的疫情带来的各种情况也可能作为考虑的一个因素。后面应该会有学校专门说明:我们知道发生这样的疫情,12年级的成绩或是一些课程会受到影响,可能有一些活动、竞赛被取消了,这些情况是你不能控制的,因此这些情况不会影响到你的录取。所以,整个的招生逻辑是不改变的。比如说,中国学生或者是其他来自疫区的国际学生,都还是正常的录取。如果有个别的学生因疫情影响到了学习成绩,学校也是会带有人文精神的去考虑这些问题。接下来的情况,科学界的预期大约在6月份左右海外会达到疫情的一个峰值,之后随着气温升高、疫苗的开发,包括病毒在传播中或许会有毒性的减弱,这样看来到明年应该不会还有当下这样严重的后续影响。2).如果说,之后还是没法到学校上学,学校会有怎样的安排?如果,有部分区域学校到时候还是需要线上教学的可能,不知道大家是否清楚,美国学校很早之前就已经有过类似情况。比如,校园装不下这么多新生,或想要在成本以及学生的体验各方面做些变化,由此设计出了很多全球校区远程教学的项目。佛罗里达就有个项目,很多的课程先是网上在线教学,包括NYU的Global liberal studies,是大一整年都是在外域的海外校区去学习,他们是非常有经验组织跨国远程的教学。如果之后有更多的需要,或是有些学校被这次疫情刺激到的话,他们很可能会进一步的开发类似的项目,到时候去美国读书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经过这次的突发情况,可能会有更多同学考虑申请美国的同时,也会申请其它国家的学校,比如这几年较为热门的,和美国一起申请的英联邦国家(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现在的整个大趋势来看,全球文凭倾向于互认。所以说大家可能曾经听过一些迷思,说申请英国的大学一定要有a-level,但并不是这样的,SAT+AP是绝对可以对等于a-level的难度。有同学疑惑:英联邦是不是一定要考雅思?其实,托福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签证的话可能会有别的要求,但你也是可以通过大学来申请,只要满足一些专业和学校统一要求,你用另一个国家像美制的体系去申请英国学校,英制的体系去申请美国学校,这都完全没有问题。(不过英联邦的学校尤其是英国,对对应专业和高中课程都有比较明确的要求)再比如说,在美国你只有在申请工学院的时候,会要求你SAT2中必须有数学和某一门科学,可以说是非常少的关于专业的要求,因为美国还是一个通识教育。但若你申请英国的大学,你读的是IB,数学没有到high a-level,那你的商科不一定能学得会。如果大家有需要,可以好好看一下学校官网或是来咨询我。3).紧接着我们来探讨:你在申请上是不是还考虑美国?之后,入读会有很大的变化吗?我的预期是,基本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为什么现在拿出来讲这件事情?如果你是今年准备开始申请明年要入学的事,一定有非常大的影响,准备的节奏基本是被疫情打的乱乱的。那下面,我们可以通过【申请规划时间轴】来看。如果你是2021年9月入学,这个时间轴的这个右半边,就是2020年的10月一直到12月底差不多就结束,就是申请都递交出去。这里面包含了很多材料:你要告诉学校你考了几分?做了哪些活动?我为什么申请该校/专业?很多东西需要在前面的时间里去完成,这样你才能够在10-12月份很好的表述它。那么,我们通常在春季会规划一些SAT、AP考试等,下一步可能会有夏校,再到开始准备写文书,活动上还有一些新的计划等,现在都有受到比较大的影响,所以今天我们主要也是从这些角度来考虑问题。大家都知道,SAT3月补考和5月考试均已取消,虽说8月份是北美有SAT考试的,官方已有消息是8月要增加国际考场,是在8月底,这个可以纳入新的考虑。从过往来看,这种临时加的考试比较容易出幺蛾子,但这也可能是大家的救命稻草之一了。5月的AP考试已经改网考了,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托福,国内2-4月份的已经取消了,海外目前还没有取消,这周末还听说有人在考托福,不过接下来也不好说。GPA方面,如果是在中国读书,分数本身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IB之类课程的课时很可能会受到影响,也许会因此影响到最终成绩。美国这边,有些同学整个春季都不能顺利在学校读书,对成绩会有一定影响.夏校有些也取消了。没有取消的,不知道过去是不是能够顺利?签证能不能按时更新出来?到那边要不要隔离等都还不是很确定。活动方面当然也会有一些影响, 比如集体活动,那现在这个时机就不能出去了,比如说大家还有报名一些考试(AMC等)会遇到改期或是取消的情况,还有平常在学校里做的活动,就是各种社团活动,现在学校这个关门了也就无处做了。4).总体来说,我们通常用来展示自己的学术和软实力的一些工具很多都被限制了,所以我们肯定得想一些新的方法,或者说其它的措施来应对问题。从今天这场讲座的精神上来说,想和大家明确一下,我们是把留学分为申请和规划,且认为申请是一个实力的展现。申请方面,我们一般会做加法,你经历过越多的事情,可能斯坦福一次叫你写十几篇文书你都能写出来(甚至十个活动,五个奖项也都游刃有余)。但是,如果你的实力有点欠缺,或者不是很均衡的话,就需要去想想办法了。每个人的情况都很不一样,相对来说实力的展现,还是实力本身更重要。所以,在申请的时候,我们是以展示为辅。规划上面完全不是这样,特别是在目前特殊情况下,我们要面对很多变数,下面我要提到一个风险控管的逻辑。我发现许多同学和家长都把规划理解为:去做活动,参加比赛之类。其实并不仅仅是这样,我们更多的要去排一个事情的优先级或者是一个策略。申请季的时候,大家的时间精力都非常宝贵,考试一次可能就会耗一个月,最后你没有考成,或是考出来的成绩对申请的加分并不如你想象的那般有效,还是蛮受伤的。所以,我也希望通过这个讲座,希望大家能够重视提前规划这件事情,去合理安排时间,在自己的履历里面去做一些查漏补缺,做最合适自己的规划。我们的竞争环境会有哪些变化?讲到竞争这件事情,中国学生的申请会变难还是变容易?这个命题一看你可能会觉得有点伪命题,因为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学校还是这样招生。但这个问题不是我一个人想出来,而是我之前看到有人在论坛里截图说:“我们国家感染的人这么少,中国疫情这么严重,那我们是不是有更多的机会进更好的学校呢?”(出于盲目自信)但是仔细想想,还是有一些变量在这个过程中影响到被录取的概率。1 .录取的标准会不会有变化?学校在录取原则和精神上是相对一致的,不可能会因为疫情去歧视某一个地区的申请者。2.申请人数会不会变大?我觉得这点是有可能的。此前,我们看过美国官方的统计,近几年,尤其明显的是中国学生的数量一直在增加,不过已经没有这种非常急速的翻倍之类的,也说不定今年会减少。而在大学的申请过程中,在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我们上面说的有一些同学从好几年前就在准备申请美国的大学,像那些已经在读美高,准备了SAT这样的同学,人数总体上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如果说变少的话,对我们仍然申请的同学是有利好因素的,因为大学招生计划的总人数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下面这两个影响,我想应该是实实在在的。一个是:大家的分数会不会变低?分数变低是很有可能的,因为刷分的机会变少了,ACT考试一共就那么几次,如果到现在还没有拿到满意的分数,我相信你的心里应该是有点慌的。但是,个人认为多参加一次考试,增加一两百分,没有什么决定性影响。活动也是,可能有一些很大型的活动,或者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竞赛目前都没有办法参加了,这确实是一个挑战!你怎么样跟学校去说我有这个软实力,我很能干是有领导力的人。现在大家转变成了领导自己,可以说这也是一个契机吧。另外一个:如果分数变低了,你自己觉得活动变弱了该怎么办?在哥伦比亚的官网上,他们说自己的招生标准是和学生的成绩、活动放在一起的,甚至它们是很靠前的parameter,你的家庭状况、高中、所在的community(周围是什么样的人),你属于什么样的阶层,你的兴趣,你能够接触到的资源,这些都会被他们列入到招生标准中。不过这些因素,对于中国人几乎一直产生反作用,因为这里面没有一项是中国学生处于劣势的,只能证明你比别人拥有先天优势。许多中国孩子从小家里就花很多钱给孩子上补习班,培养各种兴趣爱好,都是为读大学做准备的。在这样一个context环境下,你所得到的成就,可能跟没有你这么好条件的人得到了同等的成就,由此在大学的招生官眼里看来,你可能并不是那么的有含金量,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不过,我们也可以重新来分析context的意义,从公平的过程和公平的结果来说,大家认为美国的招生体制或者整个高等教育,它核心的理念是比较倾向和明确于右边的这种价值观的。比如说,美国会有formative action这样的概念,你来自于黑人的背景,或者说你上的是公立学校,你是家族中的第一代大学生,这在招生中都是有比较明确的优待。因为你可能从整个环境和资源的因素上来说,原本处于劣势,帮助你去接受高等教育有可能对社会公平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实,国外大学多是以这个思路进行招生,只是我们中国学生在理解这个思路上面,不是这么容易接受,他们认为是自己纯粹的努力还不够!托福、SAT、夏校都暂停了怎么办?我发现很多人都不知道有这样的消息,就是中国学生原本考大学是可以不交SAT的。很多大学都是有这个规定的,比如MIT,哥大,上半年特别明确的有写:如果你是来自于一个SAT和ACT都没有国家的高中生,例如伊朗和中国,你可以不用交这类成绩,你可以通过招生办的case by case进行衡量,然后来选择性的提交。例如:学生跟学校说我这里没有SAT,或者说我没钱去境外考,要不考个GRE?然后GRE成绩提供给你们。其实,这种提议大学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如果你因为先天的不利因素或者其它原因 ,没有办法和别人一样取得成绩,并不代表你的这项能力或者你被录取的几率一定弱于别人。其实,context在你受到一些实质性的影响时,也是会成为保护大家的一条政策。1 .这些事情,都不能做以后,我们该做些什么事情
?虽然SAT、托福和夏校都暂停了,但我们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的,我们应该关注本质而不是形式。而托福、SAT、夏校最终的目的,是向大学证明你的学术能力以及你的软实力。但是“学术能力和软实力是不是只能用这几个标准来衡量?以及这几个标准是不是准确?”这个讨论一直是存在的。关于test optional芝加哥大学从去年开始test optional,意思就是说:你可以交标化考试中的SAT和ACT成绩,如果不交,也是完全可以和其他的同学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被考虑的,不会影响到你被录取的概率。芝加哥大学对国际学生也是,它虽然不是test option,但是你可以用SAT2、IB、AP成绩去代替你的SAT成绩。美国前5的鲍登文理学院,大概从1999年开始test optional,完全可以不交SAT成绩,去年有31%的学生是没有交SAT仍被录取。纽大现在也是这样的,现在应该说越来越多的,排名更高的学校都在采用test optional制度。关于活动种种迹象表明,大学其实已经对大家耳熟能详、牌子比较响亮,以及参加了特别多活动的人已经开始审美疲劳了。从2016年到现在,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发起的一个在美国Top的大学招生办公室之间的一个倡议。想要reshape the college admissions
process,重新的定义大学招生:例如说,我们希望可以不要鼓励学生过度的去追求fancy,去选择看上去很高端的这些活动或者奖项,而要去关注一些真正的对周围有益处、体现你个人价值观的一些活动。简而言之,就是希望学生可以多做一些谁都能做,但是真正可以make a difference的活动。大学其实并不希望看到,学生参与的活动非常体现出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社会阶级的差异。即使说今天没有疫情,我还是要向大家提出这样的建议:比起你关注这个活动是个什么活动,要更关注这个活动本身可以给你带来什么,以及你在活动里能够做出什么来。大学希望你往哪方面去发展呢?学校是很精明的,你光是有一个很漂亮的SAT分数不一定会有用,因为学校也知道每个人不光是他得到这个分数的途径不一样,这个分数代表的水平也不见得是一样的。大学肯定希望他们的学生拥有更鲜明的个人特色和更扎实能力。例如AP,对于高中生来说一个大学难度水平课程;例如夏校,可以换大学学分,但是不是一定通过这样的途径,才可以向学校展示说我是一个能够胜任大学课程的学生呢?也不一定。我们可以通过线上的一些公开课、也可以通过自己的阅读、竞赛、项目等等,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向学校展示,说明你有这个学术水平。当然,你展现的方式需要有一些技巧,例如比较容易独立完成的这种编程,做一个自己觉得比较有意义的、小的APP,而并不是一定要做computer science的AP之类的。关于活动的几点提醒:首先,你要以自发自主代替随波逐流。从自己的周边发掘,做跟自己有关的东西,不要人云亦云。学生能够触及到的这个世界,和他所关注的问题,都是有自己的视角的。他和成人的视角,甚至和另一个学生的视角都不一样,这个也是可以被大众所理解的。甚至有的时候会觉得很有意思,会有自己独特的一些感染力。其次,给故事以经历而不是经历以故事。这主要是说你后面要写的admission essay. 给故事以经历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会给大家举3个很常见的活动,一看可能大家已经做过,或者周围也有人做过类似的艺术节,心理社啊,但是,这里重点核心是——我。活动中的“我”其实才最重要。能够让你写进personal essay当中,可以说明你是谁,你怎么样看待这个世界,你对周围的人有什么贡献,你是怎么样和这个世界联系的?这之间的差异,就在于这个活动有没有体现“我”。再次,活动中为什么要体现出“我”?第一,他从我经历的事情,从我看到的,我感知到;第二,它被加上了我自己的一些input,比如说我的认知我的技能我的热情;最后,活动最后output是有一定的情怀和影响力的。举三个活动相关的例子:艺术节这个学生非常喜欢画画,他所在的学校是一所理工学校,学校里AP studio art这门课,只有两个人选(这是大背景)。他想要在自己的高中去办一个艺术节的时候,发现周边都是理工科学生,大家拿不出来与人文艺术相关的内容;而且因为其他学生不了解这个领域,所以也并没有太大的反应。那他是怎么办起这个艺术节呢?他是在里面加了很多环节:比如,利用程序员思维,展开一些问答让大家去猜,比如说利用艺术家话和话之间的这个一些特色,然后去总结他们的流派等等。这个艺术节确实改变了他所在学校的氛围,让大家哪怕是只有这么一段时间来享受艺术。心理社上了高中以后,这个学生了解到自己包括周围的人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小女生会遇到来自异性的boby shame,大家都会笑你说啊,你好黑、你好胖之类的。正好她学到了心理这门课,了解一些欺负女生的一些小男生的想法、应该怎么样处理自己的一些情绪、怎么样更有self esteem等概念。她希望可以把这个过程分享给:对其他人施加过这种伤害,和自己正在经历,情绪上难关的这个同学们啊,所以他做了这样的一个心理学的论坛,还有公众号和俱乐部,一直持续在做,后面也关注更多的话题,总体还是比较成功的。亲子教育主要是这个学生小的时候觉得说自己爸妈就对自己很没有耐心,或者是说觉得自己童年可能有一部分不太快乐。年纪大了一点,做过教育相关或者志愿者的时候,他就会发现爸妈并不是不想教他,而是不知道怎么教他,毕竟很多简单的小事或者是细节性的东西真的很难解释。所以他就创建了一个公众号,旨在利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年轻的父母学习如何更好的陪伴孩子。我讲以上这3点就是想告诉大家:一个活动你可能会觉得它的外在的标签很重要,比如说这个活动是谁组织的?这个活动title叫什么?甚至有更大的一些峰会,这听起来很不错,但事实不一定是这样的。然后还有就是活动的延续性,你可能觉得所谓的连续性是说我一定要做同一个活动,从九年级做到十二年级,然后每周做多少小时才是说明这个活动质量的关键。其实不光是这样,活动什么时候开始做不一定重要,重要的是中间的东西一定是从你自己的经历、从你自己的特点里来的,比如说我认知到的东西、技能,我们种的许多人不可能是今天才学会画画,然后明天就对画画很有热情。你可能有了很多的积累,但你还不知道,做活动的时候你身上现有的东西会和你新的认知发生碰撞,这会产生一个全新的认知,这才是做活动的终极意义。活动要做到的,是能够对周边有一些真正的影响力,这或许就是美国人的情怀吧!他们希望招一些这样的学生,因为可能有些活动看上去很fancy,但是它并不能说明你是个什么样的人。(有100个人参加了这个活动,可能有70个人都跟你说的一样)但其实,学校想看到的是什么?或者说更优秀的学生会做什么呢?就是我们总结的活动核心的价值。通过活动你会发现,之前你解决不了的问题,现在你发现了适合的解决方法。它能够启发你去做很多改变,会给你一些真正的切身的体会,让你看到自己的改变,或者是有发挥价值空间的时候,你可以怎样去行动。面临申请季,大家应该学会真正的输出,真正的实现自己对周边世界的贡献,这才是对你整个申请最有意义的事情。如何准备才能处变不惊?考试取消之后应该怎么办?我认为,要继续努力!因为考试总是会来的,它不会永久性的消失,总有一天它会恢复。1 .先说托福,托福就是我前面说的考察你语言的能力,在整个申请中特别重要,但是你托福考了几分不一定是那么重要。下面这个统计,是我们分析之前的学生大概是考到多少分最后上了什么样的学校。我们看到大概100分左右是个坎儿,最近可能UC还有一些90几分录取的同学,但基本上美国本科前50大多数都是以100分作为一个标准,前30的学校,基本是110分左右,甚至以上,再高其实也高不到哪里去,毕竟一共只有120分。所以大家的分数也是比较接近的,分数高的就一定比分数低的优秀吗?其实不是,你看到11名到30名,其实没有质的差别,但是大家需要重视一下单项。还有,如果你实在觉得准备太复杂或者个人遇到了一些问题,其实托福也有免考的政策,比如说你SAT reading部分,你拿到一定的分数的时候,大部分学校都可以免托福。对于已经读了美高的同学,如果你是从九年级就开始读的话,很多学校是不需要考托福的,但是语言测试是一定要通过的。如果托福持续不能恢复,你还有很多其它的参数,包括SAT的Writing会被有些学校调出来看,申请的essay也会被拿出来对比,这些都是有关于你英语实际的水平是怎样的一个参考。所以学校也不expect你一定是哪种水平,但一定要真实,要能够适应国外读书的要求。2 .至于SAT,10月份之前尽量还是要考到一个比较接近于自己实际水平的分数,因为这个阶段就要选定ED学校,如果你不确定最后的出分,或是以后能达到的成绩,选校的时候就会懵。下面,我贴的是有一些学校,大多数学校都是类似的政策,就是会公布补交成绩的deadline,所以并不是说你申请交出去的时候是几分你就永远是几分,在你出结果之前是有机会可以补递成绩的。一般来说,ED是到11月为止,RD到2月为止,不过中间是没有SAT考试的,SAT差不多就到12月份,如果说你实在来不及,后面的考试是可以补的,尤其是SAT2。3 .夏校至于夏校,如果你已经报了能参加尽量参加,但是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变数。比方说签证,还有万一你去了要隔离,以及你去了没隔离但是回来要隔离,这些都是要考虑的问题。所以,大家一定要关注大学官方的通知,他让你去哪,你可以稍微放心去,如果大学说你自己考虑,大家一定要慎重。夏校就是一个独立的项目,跟本科生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它每个学校也都不一样,有些学校还是会欢迎中国人申请,但是签证不一定能够及时搞定,所以大家尽量做两手准备。4 .AP和竞赛AP和竞赛可以去参加网课,包括也有线上的竞赛,比赛要看个人实力,如果说大家没有在这方面准备,而且也不熟悉的话也可以不参加。尽量做一些自己真正感兴趣,比较有帮助有意义的活动,比如把学术和活动做结合,就是一个蛮好的选择。AP考试应该还是可以顺利进行的,大家如果已经在准备中,那最好不要轻易的放弃,这个考试还是比较重要的。总结1,我们前面说了要弥补短板,发扬自己的优势,但是GPA排名也是不可以忽略的!例如说:你是第3名他是第1名,或者排名差10%,还是会有影响申请结果的可能。不过,也不要为了刷分而刷分。2,当下,申请时间已经很紧了,大家也没有必要为了一些考试,一定要去非常非常远的地方考试,跨国“旅行”我觉得没有必要。你只要稍微对学校有一点信心,他们是会考虑到你所面临的一些处境。3,你还需要考虑的是,申请之前你有没有一个好故事,取决于这段空窗期你如何度过,希望大家都能从这段时间中找到一些新的灵感,或是自己努力的方向等等,多去拥抱周围的机会。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学业有成,顺利度过这个申请季!本文为原创文章,首发于2020-3-31。如果你想认识校园百科的受访者问更多问题,可以下载我们的APP来找到TA。=)http://a.app.qq.com/o/simple.jsp?pkgname=com.panopath.tct (二维码自动识别)更多留学干货/问题,请关注我的知乎哦
2021-02-25 11:49
来源:
戴伯教育
突如其来的一场新冠疫情打乱了大家的规划,各行各业都受到了或轻或重的影响,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美国大学新生入学率正以数十年来最快速度下降。
许多学校进行网课教学, 学生的体验感降低,相对的学费成本却在增加,美国研究生院委员会(Council of Graduate Schools)调查显示,从2019年秋季学期到2020年秋季学期,美国国际研究生的入学率下降了39%。其中,硕士项目的新生入学人数下降率更是达到了43%。
让我们来看看疫情对于美国大学申请的影响。
美国研究生院委员会发现,从2019年到2020年,国际研究生申请的总数增加了3%,与前一年的增长率相同。
“ 这表明入学人数下降与申请人数无关,而在于全球公共卫生状况。"
其实相对本科生而言, 研究生对于校内体验的要求更低, 研究生课程的班级较少, 规模也更小, 相对更加独立。
同时, 值得一提的是, 研究生们的经济条件一般而言要比本科生更好一些,他们受成本的影响更小。
疫情给国际学校带来的影响不可忽视,还有上任特朗普政府的签证和移民政策、旅行限制、网课签证政策、大使馆和领事馆暂停签证办理等还是严重打击了国际生入学率。
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各个国家的国际生入学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中国和印度的下降率尤为明显,中国的国际生入学率下降了37%,印度的下降了66%。
受疫情影响,许多大学出于疫情防控的安全考虑放弃了ACT/SAT和GRE/GMAT成绩,例如康奈尔大学在官网发布公告,"不需要参加考试,除非你能够在你家附近的当地参加考试并觉得这样做很安全。我们将在没有标准化考试成绩的情况下评估申请材料。”
名校放松要求后,申请人数暴增。康奈尔大学多收到了1.7万份入学申请,宾夕法尼亚大学收到55992份,比前一年增加了34%。哈佛大学2021级新生的申请增加了57%。
然而随着申请者骤增,进入名校的竞争更加激烈。全美各高校的提前录取率也创下新低,其中哈佛大学的提前录取率从上一年的13.9%降到了7.4%,宾夕法尼亚大学从14%降至11%,耶鲁大学的录取率也减少了3个百分点至11%。
总而言之,虽然疫情的影响不容忽视,,但CGS表明,国际招生趋势正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而这次疫情让申请更加激烈,想要投机取巧是没有可能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疫情下的留学前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