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考研究生怎么入手难吗?

难!毋庸置疑!因为考研是一场选拔性的考试,它是要培养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难在何处?学长在这里简单进行了分析:无非就是自身因素及外在因素。自身因素:1.考查科目难研究生考试虽然仅仅只有四科,但内容相对庞杂,需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去反复复习。考研区别于其他考试的地方在于它需要自主安排整个备考的规划,一切都要自己来。2.战线太长,坚持很难”持久战“考研的另一别称。大多数考生都需要花费半年乃至一年的时间去备考,战线太长,坚持不下来。即便坚持下来,是以高效的复习状态坚持下来的,还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坚持下来的,这都是很严峻而又现实的问题。3.复试淘汰率激增、推免生比例增大这一现象是随着报名人数的增加必然出现的。首先我国大学生基数一直在增加,高素质人才则源源不断涌现,直接导致如清北复交等名牌大学的保研率逐年上升,留给普通高校的考生名额越来越少;考研报名人数的剧增,又导致过线人数增多,复试竞争就更大,即导致淘汰率激增。考研自身因素导致的难,我们很难去改变,我们能做的则是去不断增加对外部因素的竞争力!外在因素:1.报名人数剧增、竞争激烈信息相对来说可能有出入,仅供参考22考研报名人数由21年的377万人猛增到了457万人,增加80万人,预计23考研报名人数超过520万人。即便国家也在为广大学子努力,不断进行扩招,但相对增长率如此高的报名人数来说还是显得有些杯水车薪。2.信息、资源不对称”信息战“考研的又一别称。包括择校、择专业、参考资料、目标院校出题走向、复试信息、调剂信息、导师信息等等。任何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备考第一步的“择校”在考研届一直有着”选择>努力“的说法,而这一说法每年也都有着无数实例去为它证明。这一点几乎是很多考生的痛!准备工作太复杂,这就很容易导致不同考生的信息差。理解起来很简单,两个报考同一高校的考生,一个是本校本专业,另一个是外校其他专业,他们获知的信息是不匹配的,本校同学的期末试题都可能出现在初试的专业课中,外校同学很难有这个机会。即便两个都是外校其他专业,他们获知信息也不可能匹配。你千辛万苦找了几十个学长学姐才套出来一点有用的信息,别人一个电话打到他在那个院校的哥哥姐姐那里,直接就能得到目标院校的具体信息,甚至连出题导师名字都知道。关系好的,直接让上岸的学长学姐带着复习,你更没办法去比。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规则之外的,初试已经给了我们最大的公平,其他的我们只能尽可能去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尽量缩小差距,弥补短板。因为我一战时也经历过这种痛,所以二战果断报了辅导机构,机构给提供了全套的网课资料,而且给匹配了目标院校的学姐,相比一战来说,只能说是”相见恨晚“,轻松太多了,省太多精力了。3.复习效率低这里是指个人的整个备考过程。包括老生常谈的这个例子,每年都有复习三四个月轻松上岸的,也有复习准备一整年遗憾落榜的,他们整个的复习状态肯定是不同的。前两天还看到了一个帖子讲到“为什么都说22考研卷,我身边的人上岸都挺轻松的啊”。下面很多讨论,看到很多朋友在分享自己身边的朋友的备考,每天就复习四五个小时,也就复习了两三个月就轻松上岸了。后来一个精选回答得到了很多赞,大意就是说:首先别人肯定是有些基础(后面题主也提到她跟朋友都是人大的);其次别人的四五个小时复习掌握的内容比你一天十个小时复习掌握的都多。很难不赞同,因为我自己就是那种一天复习十个小时还感觉时间不够充足的。基础不够,努力来凑!我们不能因为别人复习效率高,自己复习效率低就放弃了,勤能补拙是能够在考研上体现的。就拿数学来说,140+的高分可能需要天赋才能办到,但120+靠努力是完全能达到的。除努力之外,还要尽可能提升我们的学习效率。就是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每天按计划完成任务并及时复盘;自己备考难以坚持的话,就找一个研友相互督促;还要注意科学答疑,一定不要在一个题目上死抠,学会去问。当然对于不愿意报班的同学我也是建议去tb找一个答疑,最好尽可能找一个直系的学长或者学姐带着你学习,因为无人可问真的太拖复习进度了。最后的最后,希望大家都能顺利上岸!有什么问题也可以留在评论区或者私信我!
那不是废话要是简单的话,怎么可能每年的录取率这么低?就算国家再怎么扩大招生,和报考人数来比的话那就是不值一提!我从客观、主观角度分析一下考研到底有多难一、客观的难1、目标院校、专业、人数的难——院校和人数:985/211是考研人想挤破头冲的学校,绝大部分的普通本科生都可能会有名校情结,但是报考名校也是非常具有危险性的比如说2020年报考人数排行榜:前五名都是985/211高校,四川大学的报考人数也是吓skr。几乎都是逐年增长,且增长速度呈飞速的上升趋势,尤其是河南、山东、江苏三个省份的数据,还真的挺吓人……再来看看全国研究生报考人数:2017年 201万2018年 238万2019年 290万2020年 341万2021年457万……明年又会有多少,我不敢想象2、专科/三本/末流二本考名校的难度在这里我还是想给大家提一个比较保守的建议:(1)专科尽量考普通一、二本(2)三本、二本尽量考比自己学校实力更强的一本或者211(3)一本尽量211或者末流985二、主观的难1、心态的难畏难情绪:考研,只有在考上的那一刻是快乐的 焦虑情绪:摸鱼的人越玩越焦虑,兢兢业业的人会越学越焦虑。2、复习过程中的难在职考研:让工作与学习平衡,很难期末考试:大三学生的痛苦!3、复习规划、资料的纠结政治徐涛、肖秀荣、腿姐、王吉、米鹏……太多了该选谁???建议:徐涛+肖秀荣+腿姐为啥?因为真的好!!!徐涛幽默、肖秀荣业界第一、腿姐技巧真的好用!英语:单词——《恋恋有词》?《红宝书》?《考研词汇闪过》?
真题——《黄皮书》?《考研真相》?建议:《考研词汇闪过》+《考研真相》为啥?因为《考研词汇闪过》划重点,省时间!因为我基础差,但《考研真相》逐词逐句解析,还针对基础弱的朋友(就是我)所以我选择它!听说24考研今年巨微家还出了一本《考研真相 真题规律篇》,从词汇篇——语法篇——方法篇——考点篇,给你把考研英语真题命题规律的方方面面都讲到了,建议24考研的同学人手一本,这样我们就知道考研英语都考哪些内容了!三、复试的难1、主观性强初试对于你的上岸也许只有40%的作用,剩下的60%得靠复试说话,尤其是面试,老师的主观性占很大的比例,如果你面试表现的很sb,被刷的可能性极高。2、不确定性大复试过了,体检和政审没过?拜拜嘞您!复试被刷,准备调剂,结果一志愿名额多了又要你,这时候你又同意了调剂院校,就很烦!……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很多。稍有差池,你就得再来一年!如果你第一年不全力以赴的话考研将会越来越难甚至会无限拉长你考上的时间所以,希望各位谨慎抓住好的机会,拼尽全力再难,它不过是一场考试人生就是关关难过,关关过!!!!!!!!!!!!!!!!!!!!!!!加油!!!!!!!!!!!!!!!!!!!!!!!!
大学里流传一句话,保研的学生过着猪一样的大四生活;考研的学生过着狗一样的大四生活。意思是保研学生大四期间无压力,天天吃完睡睡完吃;考研的学生大四压力大,除了学好本身课程,还要起早贪黑占座学习考研课程。那么,考研的难度到底有多大呢?难点在哪里?下面一一解说。1、考研最难的,在于把握好复习的节奏,调节好生活与学习的时间分配,保持住长久的恒心。2、做一个合理的时间规划,包括日规划、周规划、月规划、总规划。对于日规划:就是每天几点起床、几点锻炼,每个时间段复习哪门课程、几点吃饭、几点睡觉等。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按照课程表样式做一个复习课表。每门课复习时间最好在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以内。对于周计划:每一周的总任务是什么、这一周要复习完哪些部分、看多少页书?每周复习几天、哪一天做杂物、哪一天洗浴、放松等等。建议至少每周抽出来半天做杂物、洗洗澡。对于保持恒心很有用。对于月计划:同样,本月总目标是什么?刷几套题?看几章书?最重要的,是要能坚持住。3、认清考研的本质。考研的本质是拿分、刷分。无关的知识点没必要深究。一切以真题为准,真题要吃透。4、保持正常的、规律的作息。不要一味自我感动,熬夜、没时间吃饭、没时间放松之类的,只能感动自己,于考研反而有副作用。你最应该做的是,真真实实的利用好白天的时间。吃饭、睡觉、运动要保证正常的作息规律。这样才能长久。考研是马拉松,无关爆发力。5、分清考研课程的主次。英语、数学要做长时间不间断的复习、刷题。专业课可以在前期专注复习各知识点,后期注重刷题以及总结重要知识点。政治则可在中后期着手进行,主要是背诵和真题。英语真题至少刷三遍。总的来说,前期英语、数学为重,多分配时间;后期专业课为重;6、认清自己实力、院校选择很重要。现在考研录取还是按照一志愿优先原则。尤其是排名靠后的211,很多都一志愿招不满人,基本上线就问题不大。盲目报考热门院校需要极强的实力。换句话说,考博士去985可比考研简单多了。7、一般来说,考研复习可分成三个阶段。第一,基础阶段。这个阶段需要把每门课的各个知识点都照顾的,在整体上复习。第一轮过一遍所有教材知识点。第二,强化阶段。这个阶段需要多做题、侧重主要知识点。第二轮再过一遍所有考试知识点。第三,冲刺阶段,有针对性的看重点,尤其是历年真题。8、复试也很难。有些学校复试很黑,本科双非得学生需要避免报考此类院校。而本科985的则可重点选择此类院校。由于近几年,研究生扩招是大势所趋,后面考研可能会容易些。以后研究生也会是大白菜了。但是仍要注意,就平均水平来说,研究生工资是比本科生高的。说到底,考研的难度,难在自己有没有规划、有没有实现这个规划的恒心。如果有,则考研很容易;如果无,则科研很难。考研的第二个难点在于选择难。大家都向上清华北大、985,但事实上,每年很多高分学生,被985刷下来之后,连普通211都难以调剂去。所有,选择很难。万一考高分去了普通211会觉得心里憋屈,而高分被985复试刷下来去个双非也会很憋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想考研究生怎么入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