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大学期间可以考研究生吗准备研究生考试?

教育学考研看这一篇就够啦!24年教育学考研的小伙伴看过来!!!这里是一枚首师大的教育学在读学姐,想起来去年我跨考的时候没有经验,一开始不知道从何处入手,也走了一些弯路,现在想把我的经验汇总一下,希望对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赶紧收藏起来~~第一,了解考研的基本常识1、了解考研的流程:首先,我们在决定考研后,需要了解相关的考研政策以及报考条件,对于报考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也应该有所了解,确定自己是否具备考研资格。其次按照程序:与学校联系、先期准备、报名、初试、调剂、复试、复试调剂、录取等方面依次进行。2、了解考研考什么:考研考四个科目,分别是政治、外语、一门基础课和一门专业课。不同的学校和不同的专业考试内容都是不同的,要以具体院校的招生简章为准。以教育学为例,考试的四个科目分为:政治、英语、教育学基础、专业课。研究生考试的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大学数学等公共科目由全国统一命题,专业课主要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已经加入全国统考的学校全国统一命题。3、了解学硕与专硕的区别:我们要确定自己要报考哪个种类的研究生,像是研究生中的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之间有什么区别都需要在考研前有一定的了解。以下简单列举了学硕与专硕的区别:①培养方向不同:学术型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术型学位。专业型硕士以培养市场紧缺的应用型人才为主,是为克服学术型硕士的不足新增的一种硕士。②招生条件不同:除工商管理等专业外,学术型硕士报考者无需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专业型全日制硕士不要求工作经验,招生条件和学术型硕士一样,报考在职研究生则有工作经验的要求。③学制不同:学术型硕士,全日制学习,一般为2.5-3年,侧重基础理论学习。专业型硕士,一般学制2年。④学费不同:学术型硕士学费一般为8000元/年,不同专业有所不同。专业型硕士学费一般高于8000元/年,不同专业有所不同,但很多专业专硕学费要高于学术型硕士。⑤读博方式不同:学术型硕士可以通过自己的导师直接读博,不用参加全国统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直博或者硕博连读。专业型硕士不能硕博连读或直博,必须进行考博。⑥文凭不同:学术型硕士同时颁发工学、理学、教育学等学位,学生毕业后可获取学历、学位双证,社会认可度比较高。专业型硕士颁发专业学位。第二,明确考研目的,制定考研目标1、考研的目的是什么?①考研为了求取更大更好的发展空间,简单来说就是找到更好的工作。读完硕士后一般能够找到本专业内相对高层的工作,比如高层技术和管理工作、进入大学教育系统或者继续深造。②因为兴趣考研,考研专业都是他们比较感兴趣的,特别是有很多换专业考研的人,其考研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换一个自己更感兴趣、更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③过更好的生活。较高的教育往往意味着较高知识水平和修养,而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和促进生活品味的提高。2、考研的目标是什么?相信会有很多人在211/985和双非之间犹豫不定,不知道该给自己定什么样的目标。好高骛远不可取,但是把目标定得高一点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你是双非院校,自学能力和控制力比较差,那可以把目标定得稍微低一些,但如果你的学习能力比较强,又有信心,建议大家一定要把目标定得高一点。因为考研又是一个新的起点,不管在大学期间学习成绩如何,只要投入精力,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努力学习,就一定可以取得不错的成果。每年也都有很多双非院校的考生顺利考入211和985,所以建议大家把目标定的稍微高一些。3、关注复试时间和复试淘汰率:最容易让大家忽视的就是复试时间和复试淘汰率这两个细节问题。很多同学在做完前面的工作后,就觉得万事大吉了,其实不然,请记住细节决定成败。之所以让大家关注复试时间是因为有很多院校的复试时间安排的特别晚,倘若复试没过,再想调剂就没有机会了。所以,提前给自己留一条后路是至关重要的,以免白白耽误自己一年的时间。对于复试淘汰率这一点,是个更加严肃的问题,如果你所选的院校复试淘汰率特别高,那么你就要估量一下自己的能力是否足够杀出复试重围,如果比较担心复试,那么就建议选择相对稳妥的院校,以免空欢喜一场。第三,确定考研目标院校和专业1、院校方面,我们选择大部分主要看学校的地理位置、学校学科实力排名、学校竞争情况(往年报录比、初试分数线、最终录取分数线等)。2、专业方面,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未来的发展规划来选择(具体你可以参考一下我之前的回答哦,里面有非常详细的推荐~)第四,考研资料准备趁着寒假我们也要赶紧准备资料学习哦~~1、资料准备:①可以联系上岸的学姐学长,从他们那里买去年备考的高分笔记、真题等资料。首先,既然学姐学长上岸了,那他们自己用的备考资料质量还是比较有保障的;同时还可以借机跟他们聊一聊,询问对于背诵时间的安排、背诵技巧等相关备考的经验,向他们取取经。②可以报个辅导班,跟着课程梳理知识点,背诵高分笔记。报班的好处是比较省心,而且还会针对你所报考学校的情况,明确需要背诵的重点,并且传授一些速记口诀。因为我考的是首师大的教育学,去年就是跟着CiCi教育学考研进行学习的,里面还包含带背营,答题训练营,会根据不同学员的进度来安排不同批次。我感觉对我帮助最大的是答题训练营,除了具体讲解每种题型的答题技巧和模板,也会进行相应的训练,也会有老师一对一批改(就是这个批改!我才发现自己好多不足,不然我还觉得自己贼厉害)第五,备考方法分享1、是否报班:报班大家一定不要盲目随大流!!!!选择辅导班一定要多方面考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不然赔了钱财又费时。选择一个好的辅导班真的是我们考研的助推器,而且报班也只是我们备考的一个方式,无论报班与否关键还要看我们自己如何去做,切忌“报班只图心安”,只有利用好辅导班这个资源平台,努力学习,最后才能顺利上岸!考教育学的小伙伴可以看一下我自用的辅导班推荐,真的强推!!2、高效备考方法:“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计划,考研更是如此,只有做好计划才会有好的复习效果,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建议大家要认真做好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明确每天的学习时间和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具体指定计划的方法是:①全面计划:备考的所有科目都要计划,包括英语、政治、专业课一、专业课二②“长+短”计划:一定要做好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月计划应当有个大致计划,可以不用很具体,但是你应该对必须要做的事情心中有数。周计划、日计划,就应该尽量具体些,为了完成月计划,每周、每天应该完成多少内容,学习多长时间。③“学习+自由”计划:学习时间指的就是备考科目的学习时间,自由时间包括看公众号干货的时间、搜集资料的时间和放松时间等。虽然不完全排斥娱乐项目,但是建议大家放松时可以选择跑步、瑜伽等运动,不要去玩游戏和追综艺啦。④重点突出:我们每天的学习时间都是有限的,一定要充分利用好,比如专业课占分值高,我们每天要多花一些时间去看,公共课就可以少安排一些时间。大家可以在某宝上买那种台历式的计划本,或者是贴在墙上的那种计划表,每天都要按照严格的计划进行复习!第六,关注考研日程在选择好专业和院校之后,我们就要实时关注考研报考时间,一般研究生报名会在9月到10月在网上进行预报名,具体时间上我们可以关注研究生招生网,防止错过报名时间。在网上报名结束之后,我们需要进行考研现场确认,考生需要根据现场确认相关要求进行现场报名照相以及缴费等工作,一般现场确认时间会安排在每年的11月份中旬左右。现场确认完毕之后,接下来在一月份的时候,就需要进行正式的研究生初试阶段,研究生可以利用现场报名之后再进行一个全面的复习,珍惜后续考研复习时间。通过初试考试的考生在3月份的时候可以根据报考院校官网通知进行考研复试,在复试前做好相关准备。好了好了,各位23级的学弟学妹们,赶紧收藏起来去做吧,希望你不负时光,顺利上岸~
考研人数年年暴增,甚至初中、高中都有学生问怎么准备考研,这真的太早了,你还没有上大学呢,不知道自己学什么专业,真的没法去准备。如果你是大学生,并且认为考研是你的必经之路,如何在大一做些准备呢?1、英语——四级、六级过掉这两个证书是大学需要考的非常重要的证书了,当然不是说这个过了考研英语一定能的高分,主要就是重视英语的单词、语法、阅读、写作,开始多学点,考研的时候准备英语就轻松很多,就是熟话说的英语基础好。PS:有的学校大一不给考四级,那这个你也不能把英语丢了,能考的时候确保能考过。2、数学——考数学的一定把数学的基础打好在考研的时候,有些专业是要考数学的,比如工科大部分专业,经济类的专业、管理类的大部分专业、农学类的专业、理科的个别专业,如果你考研要考数学,那么一定要打好数学基础。大学数学指的是:高等数学(经济类叫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三门课一定要学好,它将是决定你总分的科目。3、专业课——认清重点专业课我们大学会学很多专业课,一般大一、大二学的是专业基础课,大三、大四上的是专业高阶课程。考研的时候必考专业课,不同的专业考的专业科目不同。工科一般只考你这个专业最重要的那门,文科专业,比如中文、新闻专业,考的专业课就比较多了。如果想考研,就要知道哪门专业课是你上大学最重要的专业课,那一定要好好学。如果你不知道,就可以看学分,一般一个专业课设到5学分,要么是考研要考,要么是你将来干本专业最可能用到的。4、政治——用最短的时间考最多的分数这个一般都是到考研中后期才正式开始准备,当然你大学好好听听政治课,关注时事,对考研政治肯定是有帮助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期间可以考研究生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