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领域贷款是指相融合的领域,新网银行做出了哪些举措?

当前,在全球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趋势下,金融机构纷纷将“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战略,中国金融行业的绿色发展、ESG整合、金融工具创新迈上新台阶。如何深入探索金融和绿色产业互融发展?如何凝聚“她力量”助力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近日,绿色与普惠金融协同发展项目——成都试点启动会议在四川新网银行顺利举办。本次会议由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以下简称IFC)和新网银行携手主办,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提供指导,高盛“巾帼圆梦”予以支持。来自成都市政府、金融企业和国际机构的诸多专业人士互相交流前沿信息、具体举措和试错经验,围绕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和女性金融等议题展开讨论,共同探讨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协同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为提升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注入新动能。01积极探索公园城市建设的价值实现机制,推动经济绿色、平等、高质量发展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成都是一座环境友好型城市,随着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不断推进,绿满蓉城、花重锦官,开窗能够远眺雪山;成都也是一座开放包容的历史文化名城,曾一度被评为女性幸福感最高的城市,女性创业者占据了“半边天”。IFC驻中国、韩国、蒙古国首席代表瑞沛霖表示,在中国市场,成都是IFC绿色和可持续发展金融的重要合作地区。在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和高盛“巾帼圆梦”的支持下,IFC在成都开启了新篇章——与新网银行展开试点合作。该试点项目将通过评估和识别新网银行女性客户的中小微企业的气候融资机会,建立业务战略和服务模式,创新数字产品和服务,以帮助更多的女性中小微企业客户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雷曜表示,中央非常重视促进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科创金融的融合发展,人民银行积极落实中央有关要求,研究会同相关部门、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探索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的协同发展。他指出,一要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开展试点工作;二是要把握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服务对象的特质来展开试点;三要重视数字技术在试点当中的应用,这也是试点在新网银行开展的重要原因。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梁其洲指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在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框架下,成都积极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金融创新服务能力不断增强。2022年,成都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445亿元,占GDP比重11.7%。全市各类金融及配套机构数量达2700余家,金融机构总资产规模达6.8万亿元。他强调,此次IFC与新网银行的试点合作是成都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与“以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理念的有效探索,将为下一步成都市积极探索公园城市建设的价值实现机制,创新绿色与普惠金融协同发展,推动经济绿色、平等、高质量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样本。新网银行行长江海表示,这次合作项目聚焦绿色和普惠金融协同发展,特别是关注女性金融发展。诞生于成都的新网银行,先天就带着这座外向开放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的绿色、开放、包容的文化特质,在六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数字”“普惠”“零碳”的标签。他指出,新网银行作为一家数字原生银行,致力于用数字技术去解决普惠金融的难题,在业务流程上,新网银行坚持用机器审批代替人工审批来解决普惠金融经济可行性的问题,在风控方法论上,坚持用数据征信代替资产征信来解决普惠金融技术可行性的问题。近年来,新网银行与IFC保持良好沟通,已先后开展了多项合作,取得了优质成效。此次双方在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指导下,联合高盛“巾帼圆梦”启动项目合作,通过科技创新持续开发银行绿色信贷业务,打造绿色小微信贷产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金融工具和业务模式,促进地方金融行业的能力建设。项目计划2年内实现绿色信贷余额约10亿元,服务女性中小微企业5万家,争取将ESG理念通过数字信贷的载体传递给每一个创业者。02绿色、普惠、女性金融“三箭齐发”,试点项目暨指导委员会正式启动创业是女性参与经济行动的关键渠道之一,女性不仅在创业和自主经营方面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更因为自身的性别特质,成为值得信赖的企业家。IFC金融机构局亚太区绿色金融创新工作组负责人朱韵表示,“她力量”已经成为绿色与普惠金融加速发展的新动力。从商业的角度,诸多国际数据显示女性企业家存在着违约率低、忠诚度高、交叉销售机遇高的特点。通过女性企业家的投资,能够帮助商业银行降低风险,驱动长期的商业价值。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长贝多广认为,将女性金融和绿色金融、普惠金融三者有机融合是业内颇为创新的提法。他觉得要做到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协同发展、真正落地,还有着大量的实践工作需要做,特别是在推动绿色的过程中,既要实现绿色转型的目标,也要保护好弱势人群和中小微弱人群。高盛中国投资银行部联席主管兼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范翔阐述了高盛“巾帼圆梦”的具体情况。他指出,此次绿色与普惠金融协同发展项目会对成都和四川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长远影响,也希望高盛可以通过这次项目可以帮助行业更好地解析女性金融和绿色金融之间如何实现更优质的互融互通,从而为中国的经济腾飞奠定更坚实的基础。03多方凝聚“她力量”,持续注入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领域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王遥表示,当前女性群体已经深入参与绿色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相关工作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共同推动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然而女性不仅处于气候行动的前线,也面临着更大的环境风险,增强女性应对气候风险的能力,确保更多的女性参与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行动中,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环节。在圆桌论坛环节,圆桌论坛一以“通过女性领导力撬动绿色经济的发展”为主题,中国进出口银行四川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吴琪,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董事长、四川省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何锦峰,新网银行党委副书记、监事长宓丹,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可持续发展负责人朱子涵畅谈关于女性领导力和绿色发展的思考。吴琪分享了中国进出口银行在绿色经济方面的具体案例,她提到中国进出口银行积极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建设,种绿色的种子,开可持续的花。何锦峰认为,女性是经济社会低碳转型、绿色发展的中坚力量和骨干力量,发挥着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宓丹表示,新网银行一直践行着性别平等,通过数字技术为女性拓展她们获得金融服务的渠道。在新网银行的信用白户申请客群中,女性的申请通过率高于男性,并且信用白户女性的申请通过率最高。朱子涵提到,通威股份在成立之初就有着ESG可持续发展的基因,目前两大产业——农业和新能源产业充分践行着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理念。圆桌论坛二以“激发女性创业潜能,助力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四川绿豆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连希蕊,智汇青年创业孵化园创始人夏春芬,成都柒八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温茜共同讨论女性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之道,IFC金融机构局高级策略顾问吴红主持。连希蕊表示,让碳中和行动能够惠及每个人是自己创办企业的初心。她相信用科技手段能够赋能给中国的更多地方,成长出朝阳和绿色的事业乃至产业,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当中来。夏春芬提到,在投资和筛选一些优秀项目时,非常看重是否很关注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创业者是否很会利用当下时代里的社区发展模型和公益发展模型的使用。温茜认为,可以通过打造个人IP、直播等多种方式运用互联网进行数字赋能,走进基层、走进乡村,帮助更多的中小微创业女性落地具体项目。希望“寻找100位最美乡村女守护人”公益计划的女守护人,可以得到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的赋能,最大的让社会看到。IFC金融机构局亚太区高级技术援助官员黄琳进行总结发言。她表示,女性作为消费者个人在消费层面,以及在整个经济主体和企业经济行为方面,对于绿色发展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她希望通过试点项目,深挖在女性、绿色、普惠方面的协同能力,开发出更多可持续性的产品,把中国经验复制到其他国家,进行国内外推广。END想获取更多资讯扫描下方二维码点个“在看”,生活费多多~
转自:中国金融新闻网  西藏那曲地区双湖县位于被称为“生命禁区”的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平均海拔超5000米,是全国海拔最高县。一位藏族小伙在这里开了家网吧,为了补充资金缺口,他在线向新网银行申请了数字普惠贷款并成功获得三千多元的授信。  在雪域高原上,面对如此灵活、小额的信贷需求,一趟趟的现场尽调比较难实现。“在数字中国的基座上,金融机构向千万量级的小微企业批量化提供云授信的技术条件已趋于成熟。”新网银行行长江海表示。  根植于数字中国战略构建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新网银行通过全在线的流程,将数字普惠金融的种子播撒在华夏大地。截至2022年末,新网银行实现了对全国832个已摘帽的原国家级贫困县的授信全覆盖,累计授信客户数约650万人,累计发放贷款约4500万笔,金额超过1400亿元。  近日,新网银行披露上半年部分业绩。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新网银行资产总额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07.10亿元。营业收入23.50亿元,净利润4.27亿元,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同比增长40%以上。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净利润三增长,体现了新网银行整体经营稳健,各项业务发展态势良好。  跳好普惠金融“针尖上舞蹈”  7月19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对外公布,开篇提出“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2015年,民营银行申请受理正式开闸,先后已有19家民营银行开业。中央专门设立民营银行类别,作为金融改革的试验田来推进。从这些年实践来看,一批勇担改革重任的民营银行能够丰富金融供给,发挥“鲶鱼效应”,推动行业发展。  新网银行成立以来,怀揣普惠金融初心,发挥“四千”精神,遵循“两个只做”,只做依靠技术能够管控风险的业务,只做主流银行不能充分服务的客群,并打造“好人贷”“好商贷”“好企e贷”“好车贷”等数字普惠金融产品,惠及全国的新市民、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躬身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  从经营方面来看,新网银行今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质效亮眼的成绩单:截至2023年6月末,新网银行资产总额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07.10亿元。营业收入23.50亿元,净利润4.27亿元,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同比增长40%以上。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净利润三增长,体现了新网银行整体经营稳健,各项业务发展态势良好。  据了解,新网银行近期完成了董事会和管理层换届,所有股东董事全部连任,聘任的高管成员均系连任,是民营银行最稳定团队之一。  企业是市场活动的主体,也是市场经济机制的微观基础,关系着国计民生。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全国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超过1.18亿户。而在融资方面,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受制于主体抗风险能力弱、信息不对称等诸多因素,普惠金融“小额、高频、短融”的特点,对银行而言,就像是“在针尖上跳舞”。  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于数字技术的运用颇为关键。新网银行通过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应用,率先实现了由“用户自证信用”向“数据证实信用”转变,风控决策方式从“因果性决策”进化为“相关性决策”,决策模型从“专家经验决策”迭代为“智能模型决策”。  这样一来,突破了以往线下网点申请、纸质进件、人工审批等流程,能够助力全面实现线上操作、电子进件、智能审批和自动放款,业务从“客户多跑路”转换到“让数据多跑路”,新网银行完成了金融服务高可得与低成本之间的兼容。也正是基于这样的便利,很多小微商户在新网银行反复使用和归还,有的甚至达到每年上百次。  截至2023年6月末,新网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76.46亿元,较年初增速达74.33%。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户数超24万户,较年初新增约12万户,全面完成了“两增”指标。  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底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数字技术本身即具有明显的绿色特征和效能属性。根据世界经济论坛评估结果,使用数字技术可以减少至少15%的碳排放。通过赋能产业发展模式和个人生活方式变革,数字技术能够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变。  特别是,数字技术在银行领域的应用,一方面提高了银行自身的数字化程度,促进银行提高经营效率,降低碳排放。另一方面,让银行客户以零接触方式获得便捷的金融服务,大大减少通过线下模式获取服务所产生的碳排放。  截至2023年6月末,新网银行已累计提交了500多项技术专利申请,获评超210项,先后承担多项人工智能相关重大专项课题。在绿色技术创新层面,新网银行已累计投入研发了30余个技术项目,节能减排成效明显。经第三方专业机构对绿色科技减排效应较为显著的10个项目进行核算,平均减排比例高达97.17%。  “新网银行从开业开始就坚持推进无纸化的电子进件,把金融的生产方式本身变成低碳行为,让数据多跑路,让客户不跑路。”江海指出,他认为银行具有公共性,不仅要抓好经营,作为一个公共企业,社会责任也非常需要关注。  积极引入ESG理念,提出“数字、普惠、零碳”的发展方针,将“永久碳中和”作为绿色发展目标,新网银行将绿色这一高质量发展底色融入进业务全流程中。在2022年,新网银行完成历史经营活动碳排放中和处理,建成国内首家碳中和法人银行。  据核算,截至2022年末,新网银行累计减少纸张消耗26.75亿张,帮助客户减少出行154.46亿公里,累计实现碳减排量145.81万吨。  与此同时,新网银行也与国际权威机构在相关领域开展合作。近期,新网银行与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以下简称IFC)在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指导下,联合高盛“巾帼圆梦”启动“绿色与普惠金融协同发展项目”成都试点。  IFC驻中国、韩国、蒙古国首席代表瑞沛霖介绍,该试点项目将通过评估和识别新网银行女性客户的中小微企业的气候融资机会,建立业务战略和服务模式,创新数字产品和服务,以帮助更多的女性中小微企业客户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项目计划2年内实现绿色信贷余额约10亿元,服务女性中小微企业5万家,争取将ESG理念通过数字信贷的载体传递给每一个创业者。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加载中...APP专享直播1/10热门推荐
收起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普惠金融领域贷款是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