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类属于灵长类动物吗是进化的最高等动物?

粗略时间线如下:<40亿年前>现存生物共同祖先LUCA; <30亿年前>真核生物; <10亿年前> 多细胞生物; <8亿年前> 真后生动物; <6亿年前> 两侧对称生物; <近6亿年前> 后口动物; <5.5亿年前> 脊索动物; <5.2亿年前> 脊椎动物; <4.5亿年前> 肉鳍鱼; <4亿年前> 四足动物; <3.5亿年前> 羊膜类动物; <3亿年前> 合弓纲; <2多亿年前> 犬齿兽亚目; <1.6亿年前> 真兽类; <1.4亿年前> 胎盘类; <9千万年前> 灵长总目; <7、8千万年前> 灵长类; <5千万年前> 兔猴型下目; <3千多万年前> 猴子的祖先; <2千多万年前> 猩猩的祖先;<6百万年前>人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2百50万年前>人属出现;<20万年前>智人出现灵长类的祖先则出现于大约六千万年前,这些还算不上真正灵长类的古老祖先大概跟今天的松鼠体型差不多,也住在树上:Plesiadapis,北美化石复原图Archicebus,中国化石复原图大概在七八千万年前,同为灵长总目Euarchontoglires的灵长类(猩猩猴子)和啮齿类(兔子老鼠)分道扬镳。九千万年前,胎盘类哺乳动物分化出了几个主要分支:劳亚兽总目(Laurasiatheria,包括有蹄类的牛羊马,蝙蝠,鲸鱼海豚,食肉目的啊猫啊狗等等);灵长总目(euarchontoglires,包括灵长类和啮齿类);异关节总目/贫齿总目(Xenarthra,犰狳食蚁兽这些);和非洲兽总目(Afrotheria,大象海牛啥的)。一亿四千万年前,从真兽祖先分化出了胎盘类和有袋类。已知最早的真兽(Eutherian)出现于一亿六千万年前,大概长这样:Juramaia,中国化石复原图两亿多年前,合弓纲的犬齿兽亚目(cynodonts)出现,他们被认为是现存哺乳动物的祖先,长这样:Thrinaxodon,三叠纪早期的南非化石复原图三亿年前,羊膜动物分化出了蜥形纲(Sauropsida,以前叫爬行纲)和合弓纲(Synapsida,以前叫哺乳纲)。三亿五千万年前,四足兽分化出了两栖类动物和羊膜类动物。四亿年前,某个肉鳍鱼分支进化成了四足兽的祖先,当时他们大概长这样:Tiktaalik,加拿大化石复原图四亿五千万年前,硬骨鱼和软骨鱼分道扬镳之后,硬骨鱼又分化出了肉鳍鱼(lobe-finned fish)和辐鳍鱼(ray-finnedfish)。五亿两千多万年前,最早的脊椎动物,原始的鱼类出现:Haikouichthys,中国化石复原图五亿五千万年前,后口动物(deuterostomes)的一个分支进化成了脊索动物(chordate),大概长这样:Pikaia,加拿大化石复原图将近六亿年前,两侧对称动物(bilaterians)分化出了原口动物(protostomes)和后口动物。六亿年前,真后生动物(Eumetazoa)的一支进化成了两侧对称生物,大概长这样:Vernanimalcula,中国化石复原图八亿年前 多细胞生物分化出了真后生动物和侧生动物(Parazoa,海绵之类的)。十亿年前或更早,多细胞生物出现。将近三十亿年前,真核生物出现。四十亿年前,所有现存生物的共同祖先LUCA诞生于某个海底热泉。
1:现生灵长类有430多个种,分为16个科,其中包括现代人类,灵长类包括一大列形态类型,从丛猴和眼镜猴到大猩猩和人类,他们的体型差异从重30克的侏儒鼠狐猴到超过175千克的大猩猩。(p436)2:灵长类基本上是树栖者,尽管南美洲的猴和长臂猿有不少种类缺乏明显的灵活性。(p436)3:在人超科中有灵活的肩关节和肘,胳膊可以进行一周的旋转。(p436)4:灵长类通常每胎一仔,通常只有两个乳腺。性成熟较晚,而寿命比体型相似的其他哺乳动物都长。(p437)5:灵长目可能起源于白垩纪最晚期,最早的灵长类包括更猴型类,兔猴形类,始镜猴类以及眼镜猴类。(p437)6:更猴形亚目是一个有11个科的类群,于古新世和始新世在北美洲,西欧和亚洲辐射。最老的代表是purgatorius,为早古新世的一些牙齿和颌骨碎块。(p437)7:最知名的更猴形类是北美洲和法国的古新世更猴,一种指端带有强壮的爪,并适于攀树的松鼠般的动物,眼睛很大,但是脸像两侧后倾,指示这类动物还没有双目视觉。(p437)8:所有其他灵长类属于真灵长类支系,该支系在早始新世大量辐射。真灵长类分为曲鼻猴亚目和简鼻猴亚目,前者包括狐猴和懒猴,后者包括眼镜猴,猕猴和猿类。(p438)9:最丰富的早期灵长类是狐猴般的兔猴型类,起源于早中始新世并延续到晚中新世,从欧洲和北美洲扩散到亚洲和非洲。他们的牙齿显示其食性是果实和叶子。(p438)Notharctus tenebrosus10:最著名的或最具争议的兔猴型类是德国中始新世梅赛尔组产出的达尔文猴,是个完整的标本,保存在油页岩中,被声称是人类进化路线上的一个确切的缺环,它具有清晰的适应树间蹦跳的能力。(p438)11:现生狐猴和懒猴,在古近纪从兔猴形类中分支出来。这些动物起源于非洲。狐猴形类有100个种,全部局限于马达加斯加,以昆虫小脊椎动物及果实为食。(p438)12:在2000年前人类到达马达加斯加之前,马达加斯加居住着各种大狐猴,体重可达200千克,在没有奇蹄类和偶蹄类的情况下,狐猴担当起很宽的生态角色,包括像马和牛那样在地面啃食植被的种类。(p440)13:眼镜猴类是简鼻猴亚目上的一支,与类人猿在同一支系。眼镜猴类直到最近还只有有限的化石记录。但产于中国湖北早始新世的眼镜猴类基猴是最早的简鼻猴类灵长类。(p441)14:高等灵长类,猴和猿组成一个支系,即类人猿亚目。大多数现代猴和猿的体重都大于1千克。纤小的动物难以从树叶中获取足够的营养,所以大多数始新世灵长类依赖昆虫作为他们主要的蛋白质来源,当类人猿的体重增大后,超过500克,他们可以完全素食,依赖树叶作为主要食物。(p443)15:始新世灵长类都是树栖的,即使许多种类不如现生类群灵活。最早的类人猿显示大多数能够沿树枝四足行走并在树间跳跃。(p443)16: 类人猿有彩色视觉,而许多曲鼻猴类却没有,而具有单色视觉的懒猴和丛猴,也类似的失去了彩色视觉。简鼻猴还显示独特的嗅觉消失,所有简鼻猴的脑组织中嗅球都缩小了。(p444)17:最早的确认的灵长类,而且也许是最早的类人猿可以追溯到altiatlasius,它是根据摩洛哥上古新统的10个单独的颊齿及一个未成年个体的颌骨碎块命名的。(p444)18:旧大陆猴类:猕猴超科140个种分为两个类群。以亚非欧的猕猴为代表的猕猴亚科及地表活动的狒狒和山魈、疣猴类,即摄食树叶的叶猴和疣猴。最早的猕猴化石是一件非洲晚渐新世的下第三臼齿,现生猕猴科的属在非洲出现于上新世和更新世,化石疣猴最早也出现于中新世(p446)狒狒19:人类及人猿超科现今包括亚洲东部和南部的长臂猿和猩猩,非洲的大猩猩,黑猩猩,以及人类。有限的现生种数量几乎不能提示他们在过去,尤其是非洲的中新世的巨大多样性概念。(p447)20:.在东非的早中新世期间(23~16ma),猿类比今天的任何地方都丰富,他们中的大多数属于原康修尔猿科。长臂猿科有14个种,是祖征最明显的现生猿类,他们似乎在晚中新世前就从人猿科的支系分支出来了。(p447)原康修尔猿21: 现生人猿科分为两个亚科,有两个猩猩种及化石近亲的猩猩亚科和有5个种的黑猩猩,大猩猩和人类以及化石近亲的人猿亚科。猩猩特化为前肢攀行和缓慢攀树,而非洲大猿特化为地面四足行走及两足行走。(p448)22:最早的人猿类是非洲猿科,可能是个并系,包括的种类有肯尼亚古猿,主要见于东非。(p450)23: 猩猩亚科是第二个分支出来的,他们在东南亚有很长的历史,从16~13ma前,现代猩猩的近亲包括禄丰古猿标本,有中国晚中新世的一些头骨和大量的牙齿和颌骨。(p450)婆罗洲猩猩 Pongo pygmaeus24:西瓦古猿亚科是个中,晚中新世的主要猩猩亚科支系,最知名的西瓦古猿见于土耳其,印度北部,巴基斯坦和中国,食物为坚韧的植物。当西瓦古猿首次于1910年报道时被称为猿类和人类之间的缺环,这个观点被颚板的表面比较所证实。(p450)西瓦古猿的头骨25:最值得一提的西瓦古猿亚科是印度晚中新世和中国更新世的巨猿属,仅为大量磨耗的牙齿及一些颌骨。牙齿大小指示巨猿的体积是西瓦古猿的10倍,成年雄性巨猿的身高可达2.5米,而体重可达270千克。(p451)巨猿的牙齿26:森林古猿族可能是基位人猿亚科,靠近非洲大猿和人类的辐射。一直没有什么黑猩猩和大猩猩的化石纪录,直到有关肯尼亚中更新世确切的黑猩猩牙齿的报道面世。(p451)27:人类是非常年轻的,只有5~7ma独立进化历史的类群。两足行走进化的证据,包括最早的人族骨架,年龄约6~4ma以及年龄为3.75Ma的火山灰上留下的脚印。两足行走可能起源于8~5ma前的人族支系上,当人族和非洲猿分离的时候。(p451)28:现有的化石证据指示两足行走起源于6ma而脑量的增加则不到2ma。(p452)29:直到2000年前最早的人类化石的时代为上新世,不超过4ma。而随后,一系列产自非洲不同地区的化石将这个记录向前推至7~6ma。第1个是来自乍得7ma堆积中的萨哈人猿,头骨显示有进步和原始的混合特征,脑量与黑猩猩相当。更年轻一些的是图根原初人,牙齿似猿,臂的骨骼指示有臂行能力。但是股骨显示,原初人是个直立行走者,骨骼再研究证明原初人是两足行走,但并非比南方古猿更接近人类。(p454)图根原人的化石30:基位人族在上新世繁衍,最完整的也最著名的上新世人族成员是南方古猿阿法种,个体身高1~1.2米,脑量只有415立方厘米,脸像猿。尽管对它们两足行走的现代程度尚有争议,但它的后肢和骨盆完全适应了两足行走。(p455)露西的骨架31:南方古猿从上新世晚期到更新世最早期(3.6~1.1ma)生活于非洲,多达7个种。显示比南方古猿阿法种进步的特点。(p456)32:在肯尼亚奥杜威峡谷发现的下颌骨和其他头骨及骨架遗骸,可能是人属中最老的种,这个古人有大的脑颅,脑量在630~700立方厘米,而他的手具有制作工具的灵巧性,因此被命名为能人,一个更完整的头骨发现于肯尼亚鲁道夫湖(鲁道夫人),也被归入能人,这个标本显示脑量约为700cm3,能人和鲁道夫人化石的年龄测定为2.4~1.5ma,在地层中与各种南方古猿的化石伴生。(p458)能人的头骨33:一种新的显示比能人更进步的人类于1.9ma前起源于非洲,最好的标本被称为“匠人”也是至今发现的最完整的化石人猿亚科,发现与肯尼亚鲁道夫湖的西侧,骨盆形状显示个体为雄性,而它的牙齿显示死亡时的年龄为12岁,他站立时的身高为1.6米,脑量为830立方厘米。(p459)匠人的重建34:直立人走出非洲的时间更接近2ma而不是1ma。(p459)35:海德堡人是个1907年发现于德国的颌骨,此后更相似,进步的人类化石发现于欧洲和非洲年龄为0.6~0.2ma的中更新世地层。这也许指示欧洲中更新世独特的辐射,比直立人更衍生,但又是尼安德特人的祖先。(p460)36:第一件尼安德特人标本在1856年报道于德国。他有一个大脑量,平均1450cm3,大于许多现代人(平均1360cm3)。有人认为,如果将尼安德特人刮脸并穿上现代衣服,他可以走在繁忙的城市大街上而不会被注视。尼安德特人在27ka前绝灭。(p460)37:现代人化石见于非洲和以色列的几个遗址,年代在195~100ka。最早的可能的智人标本是埃塞俄比亚南部的颅骨,年龄值为195ka。(p461)38:现代人进入欧洲在40~30ka以前,早期的欧洲类型经常称为克罗马农人。现代人在于40ka以前真正向世界各地扩散,抵达俄罗斯,东南亚和澳大利亚。而北美的人类扩散时间争议很大。(p461)39:人类进化的记录似乎显示不断加快的变化,两足行走出现在10~5ma前,增大的脑量3~2ma,石器2.6ma前,地理分布的扩展2~1.5ma前,用火1.5ma前,艺术35ka前,农业及全球人口增加10ka前。(p466)

饭粒儿搞笑屋
2023-04-05 11:37
·山东
0
在古新世(恐龙灭绝后的第一个世纪),地球上出现了一种高等生物——灵长类动物。灵长类动物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生物,尤其是人类,发展了语言、科技等。即使在人类之外,猴子、猩猩和猿类都被认为是动物中智商最高的。有人可能会问:如果是这样的话,它们属于灵长类动物,为什么其他成员没有进化成人类呢?他们今天还有机会进化成人类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这个问题,大部分人都会简单的给出“否”的答案,或者给出一些复杂的理由。然而,一小群科学家给出了出乎我们预料的答案。华盛顿史密森学会古人类学家布里亚娜·波比纳在《生活科学》杂志发表文章。她认为,其他灵长类动物之所以没有进化成人类,是因为它们没有必要,因为它们进化得很好。其实,我们总是带着自己的眼镜看世界,认为自己比其他生物高,认为自己是上等生物,其他生物是下等生物。但事实证明,科学(至少现在还没有)有所有的答案。虽然我们的科技可以改变地球,但还不足以将我们送上进化阶梯的顶端。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人类学教授林恩·伊斯贝尔以蚂蚁为例向公众解释:我们认为人类很先进,但蚂蚁似乎比人类更成功。世界上蚂蚁的数量远远超过人类,它们生活在这个地球上,不会遇到太多的威胁。一个生物能否在自然环境中笑到最后,是判断它们是否进化得更好的最重要标准。蚂蚁在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上并不逊色于人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这就是其他灵长类动物没有进化的原因——它们很好。与他们的祖先相比,他们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至于人类,我们不敢断定我们是进化最好的。当人类祖先从四肢行走转变为直立行走时,骨盆开始缩小,导致难产频发。直到剖腹产的发生,孕妇的噩梦才被唤醒。当我们的祖先开始吃熟食定居下来时,我们适应野外食物的能力就消失了。另一方面,我们或许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消灭其他灵长类动物,却无法让蚂蚁灭绝。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类和蚂蚁哪个更好?即使人类可以消灭蚂蚁,但还有一种生物我们解决不了,那就是微生物。微生物有好有坏,但那些有害的微生物曾经给人类造成了惨重的损失。天花病毒和鼠疫都夺走了数亿人的生命,我们怎么敢说我们比微生物高明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500万年前,曾经统治地球1.6亿年的恐龙走到了尽头。在那次大灭绝事件之前,没有人认为恐龙会灭绝。大灭绝事件之后,幸存下来的,是那些被认为比较低等的小生物。其实早就有人指出我们对英文evolution这个词的翻译是错误的。我们以前认为是evolution的意思,其实更好的翻译是evolution。一个生物的基因突变是没有方向的,我们不能简单的通过它暂时的状态来判断一个生物的强大与否。我们和猩猩只是两个不同的进化方向,并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我们发展技术,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如果我们不能通过技术创造一个适合我们的环境,我们也会灭亡。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类属于灵长类动物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