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专业论文写中日七夕节什么时候传入日本对比还是写端午节,哪一个更好写呢?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现在广为流传的说法是端午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过诗人屈原的节日。但是闻一多先生曾经在《端午节的历史教育》里面写到,端午节其实在屈原之前就有了,是吴越民族举行的“蛟龙的节日”。吴越人断发纹身,就是为了成为蛟龙之子,而给水里扔粽子就是为了给蛟龙享受,这样蛟龙就不会害他们了。端午就是蛟龙的节日而日本人对端午来源的解释,就相当简单粗暴了,直接说端午是中国传来的节日。因为5月在中国被认为是不好的月份,所以设立端午节就是为了驱逐邪气。他们把端午的“端”叫做「はじ」,读作haji,意味着“最初”。而端午的“午”和“五”发音相同,日语都读作go。端午合起来就是五月的最开始带5的日期,其实就是五月五号。那么端午是怎么传到日本的呢?飞鸟时代(公元573年-公元710年)端午节被引入日本,渐渐与日本的五月祭的习俗融合,形成了日本独具一色的端午节。端午节最早在日本是属于贵族的一个节日,通常只在皇宫内搞一些活动。进入江户时代以后,端午节大众化了,成为了平民百姓也能享受的节日。想要了解更多日语知识,可以来「鹿老师说外语」app。详尽的语法总结,游戏闯关的形式加强练习,轻轻松松掌握各种语法知识!1. 中日端午的区别虽然闻一多推断出端午的起源并不是为了纪念屈原,但是现在中国人庆祝端午最广得人心的说法就是为了纪念和传承伟大的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然而在日本,端午原先是女性的节日。在他们眼里,端午是为了祛除五月的邪气的节日。驱除邪气,叫做「悪い気をはらう」(Warui ki o harau)。为了驱逐邪气,端午节的专属活动就是「薬草をとる」(Yakusou o toru),摘采药草。他们觉得菖蒲才有「魔よけの力」(Mayoke no chikara),驱魔之力。而且他们觉得五月正好就是「田植えのシーズン」(Taue no shi-zun),插秧的季节。端午最初是女性的节日当时插秧是女性的专职。这一天,只有女性能聚集在屋顶上种有菖蒲的小屋里,这代表对女性的重视。端午当时是菖蒲的节日,即女性的节日。可是到了江户时代,人们觉得菖蒲的读音syoubu,和「尚武」(syoubu)一模一样,而且菖蒲的形状像一把剑,端午节马上变成了男性练习打架(所谓的习武)的节日。因为日本废除阴历使用阳历的缘故,现在日本的端午节就是阳历的五月五号而不是像中国一样过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而且,端午节现今已经成为了日本的儿童节。端午后面变成男孩练习打架的节日2.日本端午活动的日语表达吃柏饼(柏餅を食べる)柏饼柏饼,读作kasiwamochi,是将扁平的麻糍包进槲栎叶中的和果子。在東京的小石川有一家1977年开业的叫做「一幸庵」(いっこうあん)的老店或者東京的丸之内叫做「紫野和久傳 茶菓」的和果子店可以买到柏饼。接近5月5日的时候在商场里也可以买到。所谓的「柏」,读音kasiwa,就是槲栎叶,是一种新芽未长出来时不会掉叶的树,在日本被认为是家族繁荣昌盛的象征。所以在端午的这一天,关东地区有吃柏饼祈求子孙繁荣的习俗。吃粽子(粽を食べる)日式的甜粽粽子,日语写作「粽」,读作chimaki。关西地区的人们在端午节这一天喜欢吃粽子。粽子约在2300年前由中国传入日本,到现在仍和我们的粽子有点类似,但在日本的端午这天吃的粽子只有甜口的。由竹叶等叶子包裹着三角形的米粉团子,因为外面包复着带有香气的叶片,而有祛邪祈福之意。切菖蒲(菖蒲切り)鸟居清长《子宝五節遊 端午》中以菖蒲为刀剑日本人觉得菖蒲叶子的形状像剑,用插菖蒲来避邪。有些地区把菖蒲和艾蒿插在屋檐上,或放在房顶上。有些地区喝菖蒲酒,用菖蒲水沐浴。切菖蒲做菖蒲酒传统的日本浴池在端午都要把菖蒲切成段放进水池中。鸟居清长《子宝五節遊 端午》中以菖蒲为刀剑。而日本的「五月人形」(gogatuninngyou)就是把菖蒲甲胄进化成了由纸、泥、木为材料做成的“武士偶人”。 五月人形挂鲤鱼旗 (鯉のぼりを飾る)鲤鱼在日语中叫做koi。为什么鲤鱼旗叫做鯉のぼり(Koinobori)呢?在日语中有个“离水鲤鱼”(鯉の水離れ,读音Koi no mizubanare)的说法,因为鲤鱼离开水之后,几乎不做任何挣扎——即使是被放在砧板上。这种说法十分符合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他们认为这种危难之际镇定自若从容赴死的精神,正是他们所追求和崇尚的……先不管武士精神,现在的鲤鱼旗真的是一种非常漂亮的非常有风格的一种装饰。七彩的鲤鱼旗在风中飘荡,就像真的鲤鱼在水中摇动着尾巴一样,栩栩如生。独具特色的鲤鱼旗3.中国端午活动的日语表达吃粽子(粽を食べる)中国人端午吃粽子的习俗和日本类似,但是中国人吃的粽子实际上和日本人不太一样。中国的粽子是三角形的,有咸口的喝雄黄酒(雄黄酒を飲む)雄黄酒,在日语中读作yuu ou syu。雄黄酒,即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的白酒或黄酒。雄黄其实是有毒的,而一般的雄黄酒只是放入微量的雄黄。赛龙舟(トラコンボートをレースする)龙舟在日语中就是外来语トラコンボート(Torakonnbo-to)。比赛是Race的外来语レース(Re-su)。系五彩绳(五色の糸を結ぶ)五彩绳,在日语中写作五色の糸,读音gosiki no ito。是端午节吉祥物兼饰物,具有辟邪作用,兼有祈福纳吉的美好寓意。不管这绳子能不能消灾,但是系上去还是蛮好看的。端午节从中国引入日本,融进了日本的文化中,变成了一个不一样的端午节。国家不同的人和氛围,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差异。尽管端午在日本改头换面,但是依然和中国的端午遥相呼应。不管在中国还是在日本,端午都是独具特色的重要的节日。了解更多日语小知识,来「鹿老师说外语」app吧。详尽的语法总结,游戏闯关的形式加强练习,轻轻松松掌握各种语法知识!原来学语言如此轻松有趣!
中日の七夕文化の相違について-特に唐代と平安時代の詩歌を中心に要旨七夕はもともと中国の伝統的な祭日であり、中国から多くの国に伝わった文化である。本稿は中日の七夕伝説や習俗と、七夕に関する文化作品から中国と日本の七夕文化の違いを考察するものである。文化作品とは、特に中国の唐代と日本の平安時代の詩歌を取りあげる。はじめに七夕とは何かということと、七夕に関する先行研究を簡単に説明する。三章と四章では中日両国の七夕の伝説と習俗について詳細に説明し、両国の七夕文化の活動について比較することで、その共通点と相違点を明確にする。次に第五章で七夕に関する詩歌を紹介する。中国の唐代は詩歌の集大成とも言える時代である。七夕に関する詩歌も少なくない。一方日本の平安時代は、中国の詩歌をまねて詩歌を作成していた時代から、日本独自の詩歌を作る時代への過渡期にあたる。したがって、中国の唐代と日本の平安時代を中心にして七夕に関する詩歌を集め、その文化の共通点や相違点を考察する。ここから現在の七夕文化の違いの原因が見いだせるかもしれない。キーワード 七夕 習俗 詩歌 共通点 相違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七夕节什么时候传入日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