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公主的丈夫是什么出身?与和尚通奸,撺掇丈夫争夺爵位

笑死了,长孙粉抠史料就是抠宠不要脸,那高阳粉对着空气“我觉得……”“有可能……”“说不定……”是不是更不要脸?懂了,高阳粉叫合理推论,长孙粉就叫臭不要脸的抠宠怪。长孙粉从城阳公主二婚有占卜推论出她受宠都要被杨妃李恪粉某海追着骂半年,那么高阳粉这个程度的yy按你们的标准可以判死刑了。还有拿新城公主嫁杜荷的贬低受宠的高阳,那位答主是这样说的,新旧唐书明明白白记载的“主有宠于太宗,故遗爱特承恩遇,与诸主婿礼秩绝异”这句话毫无根据,她根本没看到房遗爱因为高阳比别的驸马受到了什么额外的好处,反而是杜荷因为城阳公主封了郡公。首先啊,郡公是帝王对功臣的奖励,而且唐代不是虚封,是有食邑的,这个的确是很好的殊荣,但拿这个郡公踩房遗爱的真的太可不必,房遗爱娶了高阳公主以后,做了太府卿这个官,这个官是干啥的啊,“掌库藏出纳、贸易商税事务,仰承尚书省户部政令”,看到了没,这个官职是管国家钱谷的,可以说是个真正的可以捞油水的职位,所以房遗爱因为公主或者说因为他父亲得到的待遇也不错。房遗爱是靠爹死才做了正四品下右卫中郎将,房玄龄死于648年8月,唐太宗死于649年7月,中间只隔了不到一年,没道理房遗爱在父亲死前才受到重用,父亲死后不到一年火速上位三品手握实权,太宗要真喜欢就不会拖到他父亲快死了才重用他。所以房遗爱这个从三品的太府卿、正三品的散骑常侍大概率在高宗朝才做到,长孙冲在高宗朝也是三品的兵部尚书刑部尚书,清不清洗先不算,高宗刚继位对这些姐夫妹夫都挺优待的。房遗爱因为公主或者说因为他父亲得到的待遇是不错,但这个三品官的待遇是李治给他的不是李世民给他的,别谢错了人。哦不对,也不能谢李治,毕竟是李治嘠了这两口子。所以郡公这个爵位,的确很香,但是房遗爱、长孙冲、杜荷他们都是官二代中的官二代,拿郡公这个东西拉踩没必要了吧,再有一个,我再说难听点,要是郡公这个爵位和嫡公主驸马的身份这么香,杜荷何必不满足于现状,想造反呢。这回旋镖又扎到自己了,杜荷跟着李承乾造反就是吃香难看,那房遗爱老爹还没死呢房遗爱着什么急站队李泰?要是受宠公主驸马和第一重臣儿子的身份这么香,房遗爱何必不满足于李承乾是太子的现状,暗戳戳支持李泰夺嫡呢?这个时候作为权臣之子和驸马,杜荷一定不会心急,更不会参与太子兵变,因为参与兵变就是想复制自己父亲的成功,做开国功臣,复兴家族荣耀,重掌朝中大权,既然父亲活着,大权在握,家族荣耀备受皇帝宠信,只有脑子进水了的人才会去想着造反。所以房遗爱才不会像杜荷一样想着造反,他的造反传闻是在房玄龄、李世民去世,李治即位后才有的,所以说啊,人走茶凉真是大实话。回旋镖继续扎自己,父亲活着大权在握、家族荣耀备受皇帝宠信,只有脑子进水了的人才会去想着支持四皇子李泰对抗太子李承乾。是房玄龄有意两头下注,还是房遗爱不满足于捡大哥房遗直吃剩的现状?还有拿李承乾来贬低高阳的,说李承乾犯了谋逆大罪,李世民还心疼他儿子,不忍处死他,高阳只不过出轨了,李世民就疏远高阳了,哎,他也知道高阳只不过是出轨,李承乾可是谋逆大罪啊,俩人的罪过有啥可比性啊,还拿太子跟公主比,难道他也觉得高阳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已经比肩皇嫡子了。先说下,李承乾的结局啊,贞观642年谋反,645年去世,从繁华的长安南下到黔州,作为皇子,李承乾一定备受苦楚,所以流放不到三年就去世了,自古以来谋逆就是大罪,死刑基本上是正常操作,李世民能暂时留下儿子一命,的确是舐犊情深,但是不要再发散思维,把一位帝王当做普通人看了,李世民除了是一个父亲,更是一位帝王还是兵变上位的帝王,李承乾的谋逆其实已经触碰到李世民的底线了,想想看,太子逼宫失败后,李世民在漫漫长夜里有没有想到曾经的玄武门之变,会不会想自己是不是差一点就变成当时的父亲,或者更惨一点变成自己当时的兄弟,所以李世民根本就不会真正饶恕他的儿子,不管是从行为还从是心理上,他根本不想让自己的政权再受到威胁,所以把李承乾流放到了黔州,是生是死听天由命,其实古时候流放根本就活不了多久基本上死刑缓期执行了,尤其是对于皇室而言,大家觉得李世民不清楚这一点吗,他太清楚了,为了和自己情深的长孙皇后,他只能做到这样了,所以,再拿这件事贬低高阳,说太宗不忍处死谋逆的李承乾的时候,麻烦说全点,不忍处死不是没有责罚,而是把太子流放于偏僻遥远的黔州,仅过了不到三年,太子就没了,不然心机地只说李世民不忍处死太子,还升了帮李承乾说话的人的官,不明真相的群众还真以为李世民父爱爆棚,完全不计较谋逆大罪呢,实际上唐太宗和历史上任何一位帝王一样,对于谋逆大罪,眼睛里揉不得沙子,所以李承乾即便没有被太宗立即处死,也是缓期三年执行了。所以真的疏远高阳,真的不算啥了好吗,而且根本就没有可比性,谋反和出轨,流放和疏远,真的没有可比性。幼稚了不是?应该参考一下李承乾孙子李适之写的死亡日期,都不用三年,李承乾在流放的当年就可以死。也就是太宗根本没想让李承乾活着,只不过换了个好让他演戏的死法。高阳公主那段有名的风月案,现在有很多争议,强调一下,我并不认同高阳偷情的传闻,即便那段历史存在,高阳公主最后既没有被迫离婚,也没有被幽禁,除了被太宗杀了情夫和下人,等同于没有受到任何处罚,高阳公主的夫家可是当时权倾朝野的房家啊,房玄龄本人更是权宠隆极,即便如此太宗都没有给房家脸面,要求公主离婚,还不能说明公主受宠吗。srds,同样贞观朝出轨的永嘉公主,罪行比高阳恶劣十倍,她出轨的对象是自己的亲外甥杨豫之,还是在杨豫之亲妈重丧期间出的轨。事发后永嘉公主感到羞愧,才与驸马离婚,太宗也没勒令她离婚也没罚她。高阳的另一位姐妹晋安公主也出轨,罪行也比高阳恶劣十倍,高阳只出轨了一个辩机,而晋安的情夫有一大堆,光是事发后被杖死的就有十一个,还流放了两个,不知道其中有多少是跟晋安有关系的。晋安本人没受到任何处罚,死后陪葬昭陵。所以跟高阳一个级别的石锤爱女爱妹起码有两个,而永嘉公主就是在嫁妆上被侄女长乐吊打的那个工具人姑姑。没有拉踩没有拉踩没有拉踩!只是想说唐朝皇帝对公主的护犊子不完全是出于爱,更多是皇权至高无上的碾压,唐朝很多根本不得父皇宠爱的透明人公主都很嚣张跋扈。不是长孙粉只会争宠的工具人啊长孙粉只会争宠,那高阳粉又会干什么?又菜又爱玩吗?当然啊,肯定有人说即便是侧面描写,也是描写了,也能体现嫡公主的受宠,这不是废话啊,侧面描写当然也是描写,我想表明的是,史书说了的,肯定有参考价值和意义,史书没提到的或者没有着重提到的,不代表没发生或者不受宠。这句话太对了,你要揣摩史书说这些的动机、参考价值和意义。李恪和高阳这两位被李治整死的兄弟姐妹,在史书上都是“爱子”“爱女”,还都是那种没有具体表现只有一句话盖棺定论的“爱子”“爱女”。而李治在史书和现代的风评已经变成堪比司马衷的低能儿了,他真的低能吗?当然也不是说李治有多好,他确实不咋地,但没有到低能儿那个程度。公主不是后妃,史官不会脑子抽了,天天写哪个公主最受宠,而且公主一般十三四岁就嫁出去了,皇帝想和公主培养感情,都培养不了多久,再宠能宠到哪里去啊,难不成还能让她统揽皇权,为她烽火戏诸侯啊,要真是这样,都不用长孙粉叽叽歪歪了,史官都得抢在前头大写特写,主动给长孙粉脸上增光添彩,可惜啊李世民不是李治更不是周幽王。高阳也是十三四就嫁人了,说她跟爹培养不了多深感情的时候希望你别不认。srds,就长乐那个破嫁妆,《通典》《唐会要》《贞观政要》《魏郑公实录》《旧唐书》《新唐书》《册府元龟》加在一起一共提了七遍,每遍都是长篇大论着重提“以皇后所生”“特爱之”,其他进谏也没见出场率这么高,不知道这算不算史官大写特写的范畴。还有烽火戏诸侯那个典故史学界也不是没有质疑真假的。我打个比方,秦始皇的后宫佳丽几乎没在正史中出现过,但你说始皇这辈子就没有一个心动的妃子吗,肯定有啊,人又不是铁石心肠,但正史就是没记载,可你不能说始皇没有宠爱过哪个妃子,只不过始皇跟太宗一样没做出什么宠爱出格的事情加上特别有事业心,以事业为重,这种情况下史官当然觉得没啥可写的啊。好家伙,长孙黑属性暴露了嗷,李世民后妃列传那么多字你是没看见过吗?不说千古罪人长孙,你置高阳公主亲妈兼李世民真爱杨公主于何地?你置不伦爱情性张力最强杨弟媳于何地?你置笑傲江湖二婚女四妃之首韦贵妃于何地?你置情深唯旧燕妃于何地?你置仇家遗孤阴妃于何地?秦始皇后宫有有名字的吗?狗头狗头毕竟史官不是长孙粉,有事没事就得比一比后宫里谁最受宠,顺便踩一下别的历史人物。同理史官也不是高阳粉,长孙粉尚且知道从已有的记载说事,那么对着空气意淫的高阳粉杨妃粉李恪粉是不是比长孙粉还low了?看在高阳粉这么针对长孙皇后的份上,杨妃不是高阳亲妈都对不起你的苦心孤诣。同理而言,公主也是如此,正史正面提到的过绝对是受宠爱的,没提到过的,不能说,太宗不宠爱。我再举个例子,史书中记载晋阳公主去世,太宗痛心非常,可长乐公主去世,正史没有写太宗有多痛苦,但这样就能臆断长乐公主的去世,太宗受到的打击不如晋阳公主去世来的多吗,太宗没有为长乐痛苦吗,而且后面的长乐公主碑文的出土也证实了太宗当时的确很痛心。srds,人家有墓志啊,没墓志的话长孙粉这样说你一样会骂。长孙粉这么说就是无耻抠宠,高阳粉这么说就是合理推断吗?那长孙粉还合理推测二婚有占卜的城阳公主也受宠呢,被你同担李恪粉追着骂了半年多。所以史书的记载有限,记载了的,当然值得看,没有记载的,也不代表没有发生过,正史就那么大点地方,盛不下太多东西。而且高阳公主在历史上是有谋反罪名的公主的,她是不是真的谋反,反正史书上是这么说的,对于拥有谋反罪名的公主,当朝者对于其进行史料的大量销毁也可想而知,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人说,史书上光写太宗喜欢高阳公主,没具体说有什么事情来进行论证,你刚还说史官记什么应该是有动机的啊,那为什么要删高阳的记载?觉得她丢人不想让她有存在感呗?那为什么不捎带脚把仅剩的这一句话也删了,李治就那么想给他爸塞个不孝女啊?说到不孝女,你看看回旋镖又扎到自己了,你说李治对高阳不好高阳想造反,ok没问题,可高阳造反拥立的是他爹的弟弟啊,也就是她想她爹死啊,想她爹百年之后没人祭祀想把她爹辛苦打下的江山拱手送给叔叔啊。但凡念一点爹的好也不至于这样。说旧唐书是空谈,我表示……,新旧唐书,甚至是资治通鉴都反复提高阳受宠爱,居然被现代有些人说,不是这么回事高阳就是不如谁谁受宠,怎么你是李世民还是写史书的呢,全被你弄懂了,大明白!我觉得高阳公主的确是受宠爱,但是是不是太宗最喜欢的,我也不知道,毕竟太宗也没说过。你看看,回旋镖扎自己四次了,不都承认高阳不是最爱的那一个了吗,现在又捂嘴不许别人说谁谁谁比高阳受宠,好玻璃心哦。高阳在史书里加起来三个宠字,长乐公主有七个,晋阳公主的亲养和飞白书像她爸加起来写了十几遍,按照你的标准就是比高阳强啊,不知道为什么这么玻璃心不许别人说。就比如说,东阳公主,太宗第九女,史书上完全没提过她受宠爱,但是我推测这位公主一定很得太宗的喜欢,她嫁的是高士廉的长子高履行,高履行本人挺有才能的,对比房遗爱,史书直接说,“诞率无学,有武力”,史书还提到过他如父亲一般,“亦有善政”,而且官至户部尚书,应该是所有驸马里做过的实权官位最大了的(如有遗漏,请评论补充),srds,长孙冲当过刑部尚书和兵部尚书,被你归到闲职或者捞油水的那里了。我觉得除了得益于家世,驸马本人应该挺有才干的,高履行在李世民时代就是户部侍郎,如果本人没有点出色的本事,依照太宗的脾气,应该会给个闲职或者捞油水的官,比如说长孙冲、房遗爱、杜荷等,但是他能做户部侍郎,这种实务型的官,本人做事应该挺得力的,而且高履行是高士廉长子,袭爵国公之位,(再次驳斥庶出的公主只能嫁给宠臣的次子)。长孙粉可没说过庶出公主只能嫁宠臣次子。城阳公主嫁杜如晦次子,新城公主老公长孙诠就是幼子,比他三姐长孙大明都小26岁,长孙粉又不会打自己的脸。高士廉很得太宗的喜爱,这是众所周知的,高履行本人有才干,父亲又如此受帝王爱重,绝对是公主老公的最佳人选,我觉得唐太宗应该会把自己喜欢的女儿嫁过去。对不起,长孙粉表示高士廉不配跟贞观第一重臣比!平时长孙粉要是拿高士廉对标房玄龄你又要骂长孙粉不要脸了。提到这里,应该有人会有疑问,原来我觉得公主是否受宠爱的标准是公主的夫家啊,对,没错,因为我就是谋求实务的人,我就是得看公主所嫁的夫家,如果公主被送去和亲或者嫁给一个历史上不怎么有名望或者有实权甚至是得宠不怎么多的大臣家里,史书上说出大天,我也不信公主受宠爱,就比如父母口口声声说老大老二一视同仁,结果俩人都要结婚,把家里唯一的房子给老二了,为了老二能顺利地结婚。确实,史书口口声声说高阳公主受宠爱,结果公爹死了这个郡公都没拿到手,搞得公主low到去跟大伯抢家产,不知道公主是锦衣玉食惯了还是房玄龄太偏心把好东西都留给大儿子了。不过看起来房玄龄确实对房遗爱挺一般,不然这两口子也不至于拖着全家人去死。古代是男尊女卑的时代,公主不如皇子地位尊崇,也不能做官(大部分情况下),我们看公主是不是受宠,一方面看史书说没说,另一方面也得看点实际的,老公本人及其家庭,其实别说公主了,现实中对于异性恋有结婚意向的女生来说,一个有才华家世显贵的男生也是非常好的择偶挑选对象了。第五遍回旋镖了,你刚刚还说房遗爱诞率无学有武力呢,他只有家世显贵而已。当然城阳公主第一任老公杜荷也不是啥好人,不过比起房遗爱稍微强一些,毕竟人家能混到东宫权力中枢,比起杜如晦太宗确实更看重房玄龄,不管儿子多差劲都愿意嫁女儿。所以,我们也得看太宗是怎么做的,举个例子(不举公主的例子了,长孙皇后的女儿太宗都很喜欢,嫁的夫家都不错,嫁的长孙无忌、杜如晦之子,就能看出来),太宗厌恶魏征,就悔婚了,不把女儿嫁给他儿子了,把女儿嫁给自己喜欢的长孙一族,自己夫人的堂弟长孙诠; 又比如,太宗就是不喜欢或者看不上周边之类的,所以,就是不把自己亲女儿送去和亲。(题外话,历史是有局限性的,也是不断进步的,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对于现代的我们来说,自我肯定是最重要的,女孩子的自我价值从来是由自己定义的)。原来你知道自己是现代人,那就很奇怪了,我们粉长孙皇后是因为她有闪光点做了对国家有贡献、有人格魅力。采访一下你为什么粉高阳公主呢?如果她出轨辩机还可以说是自我觉醒对抗父权夫权,但你也认为这段记载不真实,那高阳公主就只剩下贪心不足抢家产、背刺自己亲爹、拖着给自己长脸的公公全家人去死了,还有傻到放弃公主的尊位推举叔叔上位,放古代是不忠不孝,放现代也是傻得冒泡。几乎所有史书都提到过公主娇纵。高阳公主的确骄横狂妄,长子袭爵,次子尚主基本上是共识,可公主还是觊觎房遗直的爵位,(其实这句话我是想用来对公主说的,我觉得高阳公主是应该意识到这一点的,怀有谦卑知足的心态,不去争夺爵位和家产。但是却被颇有心机且卑劣无耻长孙粉拿出来说事,说长乐公主嫁的是长子并且袭爵,高阳公主就是低人一等吧啦吧啦吧啦吧啦,巫婆你可闭嘴吧)。但凡李世民等着房玄龄死了把原先要给的郡公给房遗爱,高阳也不至于上蹿下跳抢这个抢那个。说到底还是李世民没给嘛,你可别骂错了人。其他嫁了国公次子的,城阳公主、巴陵公主的驸马都是郡公,清河公主驸马再不济是个县公。你不应该让高阳公主怀有谦卑知足的心态不争家产,你应该告诉高阳公主虽然房遗爱没爵位,但她公公是贞观第一重臣,不管有没有爵位都吊打有爵位的其他功臣子,所以没必要在乎这个。公爹是房玄龄就已经赢麻了,何必在乎那些虚名。所以长孙粉大可不必本末倒置,觉得嫁给能袭爵的重臣嫡长子是对公主的恩赐器重,那是你们低估了李世民的女儿,那公主是嫁重臣的长子还是次子呢,李世民可没某些人的花花心肠,就算再有政治考量,那也得选年龄相当,品貌端庄的世家公子,肯定不能让公主嫁个大叔或顽童,所以长乐就嫁给长孙冲了,城阳就嫁给杜荷了,高阳嫁给房遗爱了,嗯,就这么简单,dbq我真的好想看看哪位长孙粉这么降智哈哈哈哈,除了无臻那个披皮长孙粉的李治粉。长孙自己的女儿一个嫁了次子,一个驸马根本没爵位还是幼子,吃饱了顶得去内涵别的嫁次子的公主。那,李世民挑女婿的时候会不会这么想,嗯,这个人不是嫡长子,以后不能继承国公爵位,会不会委屈了我女儿啊,真的大可不必。那就得问李世民为什么要封杜荷柴令武为郡公、程怀亮为县公了,他明明根本不在乎这些虚名。这不是普通人嫁女儿,李世民是一国之君,先不说精神上有比常人更大的理想和抱负,就是物质上的,他要啥没有啊,连史书上说的高阳想争抢的爵位都是他赏赐的,这种家里已经不是单纯有矿的那种级别了,是签发开矿许可的那种,他会乱七八糟地想这么多?(插一句,这里可以看出来高阳显然和她父皇琢磨得不一样,公主性子不太温婉,路有点走窄了,如果史书没有夸大其词,我推测高阳公主可能就是那种别人有的,我也得有的比较张扬的性格)。李世民要是连这个都不在乎那不就真成你说的那种“虽然万贯家财不给你但你要知道爸爸爱你”的渣爹了。嗯,那肯定有人会说,你前面还在说,高阳能嫁给房玄龄家能表现高阳的受宠,现在又说娶公主才是对大臣的恩典,逻辑矛盾,嘿嘿,首先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而且你是纵向比,拿公主和大臣之子比,我是横向比,公主和公主比,大臣之子不配和公主比,所以不必说什么能嫁权贵长子的公主更受宠更显赫,大臣之子不是公主的荣誉章,比大臣之子,为什么不直接拿两个公主嫁的夫家来比,更直接干脆,李世民能把公主嫁给他们,归根到底也不是看中了这些驸马本人有什么特殊的,而是因为他们的父亲一个现代人比古人还封建,物化公主成这个样子也是没谁了——我不看在家跟父母感情怎么样,只要嫁的夫家是最好的就行了,虽然丈夫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只要夫家最好那我就是我爸最爱的女儿。李世民还知道挑一挑颜值呢。而且如果说嫁给能袭爵的长子才是公主的荣誉章和奖励卡,那城阳公主,太平公主也都没有荣誉章喽。srds,城阳公主的第一任老公是郡公,第二任老公还是郡公诶。薛绍爵位没有哥哥大,但官职比哥哥大得不止一点半点了,而且太平公主和薛绍谁靠谁啊。难怪老公没爵位官职也没哥哥大的高阳要争家产争爵位。回归正题,仔细想想,僧多粥少啊,狼多肉少啊,公主只有21个,满朝文武有多少位大臣啊,再加上皇亲贵戚,世家大族,连房玄龄自己都觉得,任宰相十五年,女儿是韩王妃,儿子娶高阳公主,实在是显贵之极,都想辞官不干了,想想也是自己的权力声望达到顶峰,家里还攀龙附凤,确实太引人注目了,所以能看出来,娶李世民的公主当然是对大臣特别的宠爱和恩典,但是但是但是,唐太宗特别特别特别看重的达官贵族,也就是贵族中的贵族,大臣中的大臣又没几个,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高士廉可能还有几个,但是以我浅薄的历史知识说不上来了,公主却有21个,逻辑上肯定也有好些个同时适合婚嫁的公主,所以能嫁这种大臣中的战斗机的公主,肯定也是特别有宠于太宗的。凌烟阁24个人里面娶到公主的有8个,因婚约作废了1个,还有一个唐宗室一个陇西李同族一个赐国姓同姓不婚的,此外还有12个人呢,不至于没有适龄儿子吧?为什么不嫁给功臣家要嫁给阿猫阿狗呢?肯定是先尽着功臣来啊,功臣不够了再找其他人顶上。而且照你这个逻辑,公主这么不好娶的情况下长孙家娶了三个,加上李渊的高密公主一共四个;太穆皇后窦家娶了两个,加上李渊的房陵公主一共三个,这么说李世民更看重妻族和母族咯?把房家弄得上窜下跳,逼得房遗直亲自去找太宗,要求把爵位让给弟弟。嫡出的长乐公主识大体知分寸,庶出的临川公主才情出众,还得到太宗特别培养,夫唱妇随,公心为国,对比这些无论是嫡出还是庶出的公主,高阳公主的娇纵无理显得格外明显,我不觉得一个不受重视,不受宠爱的庶出公主敢在房家这么咄咄逼人,不仅不怎么把自己老公当回事,还把家里搞得翻云覆雨。高阳公主的婆婆卢夫人著名母老虎,姐姐又是韩王妃,允不允许二儿媳在家里胡闹还两说呢。不受宠的永嘉公主公然背叛出身嫡母娘家的老公,不受宠的晋安公主敢在家里开沙龙大趴搞十几个情夫,哪一个都比高阳更加胡闹更不把老公当回事吧?这只能说明高阳公主做皇女时一定备受父亲太宗皇帝的溺爱,要星星不给月亮的那种,年少的过分溺爱导致公主出嫁后在房家如此飞扬跋扈,觉得什么东西都是自己的,史书中明确提到过太宗对房遗爱与别的驸马不同,还在房玄龄临终前再一次封赏了他,就都这样了,公主还不满意大肆争夺爵位家产。还是那句话,太宗但凡给够了高阳也不至于眼红别人的东西。不过非常有意思的是,旧唐书说,高阳公主骄横谋夺房遗直的爵位;又写,房相病重,太宗还能拉家常,平心静气地跟女儿夸赞房相说,你老公公病成这样了,还能忧心国家,我觉得太宗对公主的优容真是不一般,公主都这么能折腾了,太宗当没发生,没允准废掉房遗直的爵位,可也没怎么在意女儿的骄横。永嘉公主通奸外甥闹到扶风窦氏和弘农杨氏两大家族和皇家颜面仅失,太宗对此没有惩罚全靠公主良心发现,一定是太宗最爱的姐妹。晋安公主群趴的丑事闹得京城人尽皆知,就这样李世民/李治还要护短不允许记到史书里去,还是薛绍娶公主的时候薛家人说漏嘴讲出来的,所以晋安一定是太宗最爱的女儿/李治最爱的姐妹。可能有人会说,争家产这件事可能是发生在房相病逝后,先不说史书没写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啊,就假定争家产是房相病逝后发生的。爹没死呢就要分家,你是真敢想啊,唐朝那会入罪的嗷。再看一件事,房相病逝后,碑上写,房相通过高阳公主上疏劝谏太宗,这个挺值得研究一下的,房相本人肯定能直接上疏,还是要通过公主,我觉得,房相本人的谨慎妥帖体现于此,自己不久于人世,但是依然忧国忧民,可又想自己再受器重,肯定也不如人家父女关系近,自己的一些话良言逆耳,没准会触怒皇帝或者不合适,又或者殷切地希望皇帝能实实在在地听进去,记到心里,就需要公主这个中间人传达,结果显而易见,太宗放到心里了,很感动,细细想一下,碑文一般是为墓主人歌功颂德的,当然要把光宗耀祖深得皇帝宠信的事迹往上写,如果高阳公主不得帝王之爱,或者不被待见,不仅房玄龄不会同意把公主写上去,刻写碑文的褚遂良,太宗皇帝都不会同意。能把这件事作为荣耀之事在房相病逝后往上写,最起码能说明高阳公主是深得宠爱过的。(即便后来可能如新唐书所说失宠了)回旋镖打脸第七次了,你刚还说任何功臣子都不配跟公主比呢,公主比任何功臣子乃至功臣都要高贵,那房玄龄岂敢不供着这尊大佛。李世民所有女儿都比外人高贵,那褚遂良岂敢为了外人下公主的面子。你刚还质疑新唐书出轨辩机不真呢,转头就承认同一段文字的另一句真,长孙粉抠宠都不敢这么自相矛盾。所以,高阳公主确实有很多矛盾冲突的地方,但是太宗皇帝对于公主的宠爱绝对不容置疑,高阳公主真正的经历估计也只能找到墓穴,才能一探究竟了。高阳死的时候是庶人,尸骨不知道扔在哪,就算李治为她立庙,他连亲妹妹新城公主的葬礼规格都要克扣,能不能改葬还两说呢。
笑死了,长孙粉抠史料就是抠宠不要脸,那高阳粉对着空气“我觉得……”“有可能……”“说不定……”是不是更不要脸?懂了,高阳粉叫合理推论,长孙粉就叫臭不要脸的抠宠怪。长孙粉从城阳公主二婚有占卜推论出她受宠都要被杨妃李恪粉某海追着骂半年,那么高阳粉这个程度的yy按你们的标准可以判死刑了。还有拿新城公主嫁杜荷的贬低受宠的高阳,那位答主是这样说的,新旧唐书明明白白记载的“主有宠于太宗,故遗爱特承恩遇,与诸主婿礼秩绝异”这句话毫无根据,她根本没看到房遗爱因为高阳比别的驸马受到了什么额外的好处,反而是杜荷因为城阳公主封了郡公。首先啊,郡公是帝王对功臣的奖励,而且唐代不是虚封,是有食邑的,这个的确是很好的殊荣,但拿这个郡公踩房遗爱的真的太可不必,房遗爱娶了高阳公主以后,做了太府卿这个官,这个官是干啥的啊,“掌库藏出纳、贸易商税事务,仰承尚书省户部政令”,看到了没,这个官职是管国家钱谷的,可以说是个真正的可以捞油水的职位,所以房遗爱因为公主或者说因为他父亲得到的待遇也不错。房遗爱是靠爹死才做了正四品下右卫中郎将,房玄龄死于648年8月,唐太宗死于649年7月,中间只隔了不到一年,没道理房遗爱在父亲死前才受到重用,父亲死后不到一年火速上位三品手握实权,太宗要真喜欢就不会拖到他父亲快死了才重用他。所以房遗爱这个从三品的太府卿、正三品的散骑常侍大概率在高宗朝才做到,长孙冲在高宗朝也是三品的兵部尚书刑部尚书,清不清洗先不算,高宗刚继位对这些姐夫妹夫都挺优待的。房遗爱因为公主或者说因为他父亲得到的待遇是不错,但这个三品官的待遇是李治给他的不是李世民给他的,别谢错了人。哦不对,也不能谢李治,毕竟是李治嘠了这两口子。所以郡公这个爵位,的确很香,但是房遗爱、长孙冲、杜荷他们都是官二代中的官二代,拿郡公这个东西拉踩没必要了吧,再有一个,我再说难听点,要是郡公这个爵位和嫡公主驸马的身份这么香,杜荷何必不满足于现状,想造反呢。这回旋镖又扎到自己了,杜荷跟着李承乾造反就是吃香难看,那房遗爱老爹还没死呢房遗爱着什么急站队李泰?要是受宠公主驸马和第一重臣儿子的身份这么香,房遗爱何必不满足于李承乾是太子的现状,暗戳戳支持李泰夺嫡呢?这个时候作为权臣之子和驸马,杜荷一定不会心急,更不会参与太子兵变,因为参与兵变就是想复制自己父亲的成功,做开国功臣,复兴家族荣耀,重掌朝中大权,既然父亲活着,大权在握,家族荣耀备受皇帝宠信,只有脑子进水了的人才会去想着造反。所以房遗爱才不会像杜荷一样想着造反,他的造反传闻是在房玄龄、李世民去世,李治即位后才有的,所以说啊,人走茶凉真是大实话。回旋镖继续扎自己,父亲活着大权在握、家族荣耀备受皇帝宠信,只有脑子进水了的人才会去想着支持四皇子李泰对抗太子李承乾。是房玄龄有意两头下注,还是房遗爱不满足于捡大哥房遗直吃剩的现状?还有拿李承乾来贬低高阳的,说李承乾犯了谋逆大罪,李世民还心疼他儿子,不忍处死他,高阳只不过出轨了,李世民就疏远高阳了,哎,他也知道高阳只不过是出轨,李承乾可是谋逆大罪啊,俩人的罪过有啥可比性啊,还拿太子跟公主比,难道他也觉得高阳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已经比肩皇嫡子了。先说下,李承乾的结局啊,贞观642年谋反,645年去世,从繁华的长安南下到黔州,作为皇子,李承乾一定备受苦楚,所以流放不到三年就去世了,自古以来谋逆就是大罪,死刑基本上是正常操作,李世民能暂时留下儿子一命,的确是舐犊情深,但是不要再发散思维,把一位帝王当做普通人看了,李世民除了是一个父亲,更是一位帝王还是兵变上位的帝王,李承乾的谋逆其实已经触碰到李世民的底线了,想想看,太子逼宫失败后,李世民在漫漫长夜里有没有想到曾经的玄武门之变,会不会想自己是不是差一点就变成当时的父亲,或者更惨一点变成自己当时的兄弟,所以李世民根本就不会真正饶恕他的儿子,不管是从行为还从是心理上,他根本不想让自己的政权再受到威胁,所以把李承乾流放到了黔州,是生是死听天由命,其实古时候流放根本就活不了多久基本上死刑缓期执行了,尤其是对于皇室而言,大家觉得李世民不清楚这一点吗,他太清楚了,为了和自己情深的长孙皇后,他只能做到这样了,所以,再拿这件事贬低高阳,说太宗不忍处死谋逆的李承乾的时候,麻烦说全点,不忍处死不是没有责罚,而是把太子流放于偏僻遥远的黔州,仅过了不到三年,太子就没了,不然心机地只说李世民不忍处死太子,还升了帮李承乾说话的人的官,不明真相的群众还真以为李世民父爱爆棚,完全不计较谋逆大罪呢,实际上唐太宗和历史上任何一位帝王一样,对于谋逆大罪,眼睛里揉不得沙子,所以李承乾即便没有被太宗立即处死,也是缓期三年执行了。所以真的疏远高阳,真的不算啥了好吗,而且根本就没有可比性,谋反和出轨,流放和疏远,真的没有可比性。幼稚了不是?应该参考一下李承乾孙子李适之写的死亡日期,都不用三年,李承乾在流放的当年就可以死。也就是太宗根本没想让李承乾活着,只不过换了个好让他演戏的死法。高阳公主那段有名的风月案,现在有很多争议,强调一下,我并不认同高阳偷情的传闻,即便那段历史存在,高阳公主最后既没有被迫离婚,也没有被幽禁,除了被太宗杀了情夫和下人,等同于没有受到任何处罚,高阳公主的夫家可是当时权倾朝野的房家啊,房玄龄本人更是权宠隆极,即便如此太宗都没有给房家脸面,要求公主离婚,还不能说明公主受宠吗。srds,同样贞观朝出轨的永嘉公主,罪行比高阳恶劣十倍,她出轨的对象是自己的亲外甥杨豫之,还是在杨豫之亲妈重丧期间出的轨。事发后永嘉公主感到羞愧,才与驸马离婚,太宗也没勒令她离婚也没罚她。高阳的另一位姐妹晋安公主也出轨,罪行也比高阳恶劣十倍,高阳只出轨了一个辩机,而晋安的情夫有一大堆,光是事发后被杖死的就有十一个,还流放了两个,不知道其中有多少是跟晋安有关系的。晋安本人没受到任何处罚,死后陪葬昭陵。所以跟高阳一个级别的石锤爱女爱妹起码有两个,而永嘉公主就是在嫁妆上被侄女长乐吊打的那个工具人姑姑。没有拉踩没有拉踩没有拉踩!只是想说唐朝皇帝对公主的护犊子不完全是出于爱,更多是皇权至高无上的碾压,唐朝很多根本不得父皇宠爱的透明人公主都很嚣张跋扈。不是长孙粉只会争宠的工具人啊长孙粉只会争宠,那高阳粉又会干什么?又菜又爱玩吗?当然啊,肯定有人说即便是侧面描写,也是描写了,也能体现嫡公主的受宠,这不是废话啊,侧面描写当然也是描写,我想表明的是,史书说了的,肯定有参考价值和意义,史书没提到的或者没有着重提到的,不代表没发生或者不受宠。这句话太对了,你要揣摩史书说这些的动机、参考价值和意义。李恪和高阳这两位被李治整死的兄弟姐妹,在史书上都是“爱子”“爱女”,还都是那种没有具体表现只有一句话盖棺定论的“爱子”“爱女”。而李治在史书和现代的风评已经变成堪比司马衷的低能儿了,他真的低能吗?当然也不是说李治有多好,他确实不咋地,但没有到低能儿那个程度。公主不是后妃,史官不会脑子抽了,天天写哪个公主最受宠,而且公主一般十三四岁就嫁出去了,皇帝想和公主培养感情,都培养不了多久,再宠能宠到哪里去啊,难不成还能让她统揽皇权,为她烽火戏诸侯啊,要真是这样,都不用长孙粉叽叽歪歪了,史官都得抢在前头大写特写,主动给长孙粉脸上增光添彩,可惜啊李世民不是李治更不是周幽王。高阳也是十三四就嫁人了,说她跟爹培养不了多深感情的时候希望你别不认。srds,就长乐那个破嫁妆,《通典》《唐会要》《贞观政要》《魏郑公实录》《旧唐书》《新唐书》《册府元龟》加在一起一共提了七遍,每遍都是长篇大论着重提“以皇后所生”“特爱之”,其他进谏也没见出场率这么高,不知道这算不算史官大写特写的范畴。还有烽火戏诸侯那个典故史学界也不是没有质疑真假的。我打个比方,秦始皇的后宫佳丽几乎没在正史中出现过,但你说始皇这辈子就没有一个心动的妃子吗,肯定有啊,人又不是铁石心肠,但正史就是没记载,可你不能说始皇没有宠爱过哪个妃子,只不过始皇跟太宗一样没做出什么宠爱出格的事情加上特别有事业心,以事业为重,这种情况下史官当然觉得没啥可写的啊。好家伙,长孙黑属性暴露了嗷,李世民后妃列传那么多字你是没看见过吗?不说千古罪人长孙,你置高阳公主亲妈兼李世民真爱杨公主于何地?你置不伦爱情性张力最强杨弟媳于何地?你置笑傲江湖二婚女四妃之首韦贵妃于何地?你置情深唯旧燕妃于何地?你置仇家遗孤阴妃于何地?秦始皇后宫有有名字的吗?狗头狗头毕竟史官不是长孙粉,有事没事就得比一比后宫里谁最受宠,顺便踩一下别的历史人物。同理史官也不是高阳粉,长孙粉尚且知道从已有的记载说事,那么对着空气意淫的高阳粉杨妃粉李恪粉是不是比长孙粉还low了?看在高阳粉这么针对长孙皇后的份上,杨妃不是高阳亲妈都对不起你的苦心孤诣。同理而言,公主也是如此,正史正面提到的过绝对是受宠爱的,没提到过的,不能说,太宗不宠爱。我再举个例子,史书中记载晋阳公主去世,太宗痛心非常,可长乐公主去世,正史没有写太宗有多痛苦,但这样就能臆断长乐公主的去世,太宗受到的打击不如晋阳公主去世来的多吗,太宗没有为长乐痛苦吗,而且后面的长乐公主碑文的出土也证实了太宗当时的确很痛心。srds,人家有墓志啊,没墓志的话长孙粉这样说你一样会骂。长孙粉这么说就是无耻抠宠,高阳粉这么说就是合理推断吗?那长孙粉还合理推测二婚有占卜的城阳公主也受宠呢,被你同担李恪粉追着骂了半年多。所以史书的记载有限,记载了的,当然值得看,没有记载的,也不代表没有发生过,正史就那么大点地方,盛不下太多东西。而且高阳公主在历史上是有谋反罪名的公主的,她是不是真的谋反,反正史书上是这么说的,对于拥有谋反罪名的公主,当朝者对于其进行史料的大量销毁也可想而知,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人说,史书上光写太宗喜欢高阳公主,没具体说有什么事情来进行论证,你刚还说史官记什么应该是有动机的啊,那为什么要删高阳的记载?觉得她丢人不想让她有存在感呗?那为什么不捎带脚把仅剩的这一句话也删了,李治就那么想给他爸塞个不孝女啊?说到不孝女,你看看回旋镖又扎到自己了,你说李治对高阳不好高阳想造反,ok没问题,可高阳造反拥立的是他爹的弟弟啊,也就是她想她爹死啊,想她爹百年之后没人祭祀想把她爹辛苦打下的江山拱手送给叔叔啊。但凡念一点爹的好也不至于这样。说旧唐书是空谈,我表示……,新旧唐书,甚至是资治通鉴都反复提高阳受宠爱,居然被现代有些人说,不是这么回事高阳就是不如谁谁受宠,怎么你是李世民还是写史书的呢,全被你弄懂了,大明白!我觉得高阳公主的确是受宠爱,但是是不是太宗最喜欢的,我也不知道,毕竟太宗也没说过。你看看,回旋镖扎自己四次了,不都承认高阳不是最爱的那一个了吗,现在又捂嘴不许别人说谁谁谁比高阳受宠,好玻璃心哦。高阳在史书里加起来三个宠字,长乐公主有七个,晋阳公主的亲养和飞白书像她爸加起来写了十几遍,按照你的标准就是比高阳强啊,不知道为什么这么玻璃心不许别人说。就比如说,东阳公主,太宗第九女,史书上完全没提过她受宠爱,但是我推测这位公主一定很得太宗的喜欢,她嫁的是高士廉的长子高履行,高履行本人挺有才能的,对比房遗爱,史书直接说,“诞率无学,有武力”,史书还提到过他如父亲一般,“亦有善政”,而且官至户部尚书,应该是所有驸马里做过的实权官位最大了的(如有遗漏,请评论补充),srds,长孙冲当过刑部尚书和兵部尚书,被你归到闲职或者捞油水的那里了。我觉得除了得益于家世,驸马本人应该挺有才干的,高履行在李世民时代就是户部侍郎,如果本人没有点出色的本事,依照太宗的脾气,应该会给个闲职或者捞油水的官,比如说长孙冲、房遗爱、杜荷等,但是他能做户部侍郎,这种实务型的官,本人做事应该挺得力的,而且高履行是高士廉长子,袭爵国公之位,(再次驳斥庶出的公主只能嫁给宠臣的次子)。长孙粉可没说过庶出公主只能嫁宠臣次子。城阳公主嫁杜如晦次子,新城公主老公长孙诠就是幼子,比他三姐长孙大明都小26岁,长孙粉又不会打自己的脸。高士廉很得太宗的喜爱,这是众所周知的,高履行本人有才干,父亲又如此受帝王爱重,绝对是公主老公的最佳人选,我觉得唐太宗应该会把自己喜欢的女儿嫁过去。对不起,长孙粉表示高士廉不配跟贞观第一重臣比!平时长孙粉要是拿高士廉对标房玄龄你又要骂长孙粉不要脸了。提到这里,应该有人会有疑问,原来我觉得公主是否受宠爱的标准是公主的夫家啊,对,没错,因为我就是谋求实务的人,我就是得看公主所嫁的夫家,如果公主被送去和亲或者嫁给一个历史上不怎么有名望或者有实权甚至是得宠不怎么多的大臣家里,史书上说出大天,我也不信公主受宠爱,就比如父母口口声声说老大老二一视同仁,结果俩人都要结婚,把家里唯一的房子给老二了,为了老二能顺利地结婚。确实,史书口口声声说高阳公主受宠爱,结果公爹死了这个郡公都没拿到手,搞得公主low到去跟大伯抢家产,不知道公主是锦衣玉食惯了还是房玄龄太偏心把好东西都留给大儿子了。不过看起来房玄龄确实对房遗爱挺一般,不然这两口子也不至于拖着全家人去死。古代是男尊女卑的时代,公主不如皇子地位尊崇,也不能做官(大部分情况下),我们看公主是不是受宠,一方面看史书说没说,另一方面也得看点实际的,老公本人及其家庭,其实别说公主了,现实中对于异性恋有结婚意向的女生来说,一个有才华家世显贵的男生也是非常好的择偶挑选对象了。第五遍回旋镖了,你刚刚还说房遗爱诞率无学有武力呢,他只有家世显贵而已。当然城阳公主第一任老公杜荷也不是啥好人,不过比起房遗爱稍微强一些,毕竟人家能混到东宫权力中枢,比起杜如晦太宗确实更看重房玄龄,不管儿子多差劲都愿意嫁女儿。所以,我们也得看太宗是怎么做的,举个例子(不举公主的例子了,长孙皇后的女儿太宗都很喜欢,嫁的夫家都不错,嫁的长孙无忌、杜如晦之子,就能看出来),太宗厌恶魏征,就悔婚了,不把女儿嫁给他儿子了,把女儿嫁给自己喜欢的长孙一族,自己夫人的堂弟长孙诠; 又比如,太宗就是不喜欢或者看不上周边之类的,所以,就是不把自己亲女儿送去和亲。(题外话,历史是有局限性的,也是不断进步的,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对于现代的我们来说,自我肯定是最重要的,女孩子的自我价值从来是由自己定义的)。原来你知道自己是现代人,那就很奇怪了,我们粉长孙皇后是因为她有闪光点做了对国家有贡献、有人格魅力。采访一下你为什么粉高阳公主呢?如果她出轨辩机还可以说是自我觉醒对抗父权夫权,但你也认为这段记载不真实,那高阳公主就只剩下贪心不足抢家产、背刺自己亲爹、拖着给自己长脸的公公全家人去死了,还有傻到放弃公主的尊位推举叔叔上位,放古代是不忠不孝,放现代也是傻得冒泡。几乎所有史书都提到过公主娇纵。高阳公主的确骄横狂妄,长子袭爵,次子尚主基本上是共识,可公主还是觊觎房遗直的爵位,(其实这句话我是想用来对公主说的,我觉得高阳公主是应该意识到这一点的,怀有谦卑知足的心态,不去争夺爵位和家产。但是却被颇有心机且卑劣无耻长孙粉拿出来说事,说长乐公主嫁的是长子并且袭爵,高阳公主就是低人一等吧啦吧啦吧啦吧啦,巫婆你可闭嘴吧)。但凡李世民等着房玄龄死了把原先要给的郡公给房遗爱,高阳也不至于上蹿下跳抢这个抢那个。说到底还是李世民没给嘛,你可别骂错了人。其他嫁了国公次子的,城阳公主、巴陵公主的驸马都是郡公,清河公主驸马再不济是个县公。你不应该让高阳公主怀有谦卑知足的心态不争家产,你应该告诉高阳公主虽然房遗爱没爵位,但她公公是贞观第一重臣,不管有没有爵位都吊打有爵位的其他功臣子,所以没必要在乎这个。公爹是房玄龄就已经赢麻了,何必在乎那些虚名。所以长孙粉大可不必本末倒置,觉得嫁给能袭爵的重臣嫡长子是对公主的恩赐器重,那是你们低估了李世民的女儿,那公主是嫁重臣的长子还是次子呢,李世民可没某些人的花花心肠,就算再有政治考量,那也得选年龄相当,品貌端庄的世家公子,肯定不能让公主嫁个大叔或顽童,所以长乐就嫁给长孙冲了,城阳就嫁给杜荷了,高阳嫁给房遗爱了,嗯,就这么简单,dbq我真的好想看看哪位长孙粉这么降智哈哈哈哈,除了无臻那个披皮长孙粉的李治粉。长孙自己的女儿一个嫁了次子,一个驸马根本没爵位还是幼子,吃饱了顶得去内涵别的嫁次子的公主。那,李世民挑女婿的时候会不会这么想,嗯,这个人不是嫡长子,以后不能继承国公爵位,会不会委屈了我女儿啊,真的大可不必。那就得问李世民为什么要封杜荷柴令武为郡公、程怀亮为县公了,他明明根本不在乎这些虚名。这不是普通人嫁女儿,李世民是一国之君,先不说精神上有比常人更大的理想和抱负,就是物质上的,他要啥没有啊,连史书上说的高阳想争抢的爵位都是他赏赐的,这种家里已经不是单纯有矿的那种级别了,是签发开矿许可的那种,他会乱七八糟地想这么多?(插一句,这里可以看出来高阳显然和她父皇琢磨得不一样,公主性子不太温婉,路有点走窄了,如果史书没有夸大其词,我推测高阳公主可能就是那种别人有的,我也得有的比较张扬的性格)。李世民要是连这个都不在乎那不就真成你说的那种“虽然万贯家财不给你但你要知道爸爸爱你”的渣爹了。嗯,那肯定有人会说,你前面还在说,高阳能嫁给房玄龄家能表现高阳的受宠,现在又说娶公主才是对大臣的恩典,逻辑矛盾,嘿嘿,首先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而且你是纵向比,拿公主和大臣之子比,我是横向比,公主和公主比,大臣之子不配和公主比,所以不必说什么能嫁权贵长子的公主更受宠更显赫,大臣之子不是公主的荣誉章,比大臣之子,为什么不直接拿两个公主嫁的夫家来比,更直接干脆,李世民能把公主嫁给他们,归根到底也不是看中了这些驸马本人有什么特殊的,而是因为他们的父亲一个现代人比古人还封建,物化公主成这个样子也是没谁了——我不看在家跟父母感情怎么样,只要嫁的夫家是最好的就行了,虽然丈夫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只要夫家最好那我就是我爸最爱的女儿。李世民还知道挑一挑颜值呢。而且如果说嫁给能袭爵的长子才是公主的荣誉章和奖励卡,那城阳公主,太平公主也都没有荣誉章喽。srds,城阳公主的第一任老公是郡公,第二任老公还是郡公诶。薛绍爵位没有哥哥大,但官职比哥哥大得不止一点半点了,而且太平公主和薛绍谁靠谁啊。难怪老公没爵位官职也没哥哥大的高阳要争家产争爵位。回归正题,仔细想想,僧多粥少啊,狼多肉少啊,公主只有21个,满朝文武有多少位大臣啊,再加上皇亲贵戚,世家大族,连房玄龄自己都觉得,任宰相十五年,女儿是韩王妃,儿子娶高阳公主,实在是显贵之极,都想辞官不干了,想想也是自己的权力声望达到顶峰,家里还攀龙附凤,确实太引人注目了,所以能看出来,娶李世民的公主当然是对大臣特别的宠爱和恩典,但是但是但是,唐太宗特别特别特别看重的达官贵族,也就是贵族中的贵族,大臣中的大臣又没几个,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高士廉可能还有几个,但是以我浅薄的历史知识说不上来了,公主却有21个,逻辑上肯定也有好些个同时适合婚嫁的公主,所以能嫁这种大臣中的战斗机的公主,肯定也是特别有宠于太宗的。凌烟阁24个人里面娶到公主的有8个,因婚约作废了1个,还有一个唐宗室一个陇西李同族一个赐国姓同姓不婚的,此外还有12个人呢,不至于没有适龄儿子吧?为什么不嫁给功臣家要嫁给阿猫阿狗呢?肯定是先尽着功臣来啊,功臣不够了再找其他人顶上。而且照你这个逻辑,公主这么不好娶的情况下长孙家娶了三个,加上李渊的高密公主一共四个;太穆皇后窦家娶了两个,加上李渊的房陵公主一共三个,这么说李世民更看重妻族和母族咯?把房家弄得上窜下跳,逼得房遗直亲自去找太宗,要求把爵位让给弟弟。嫡出的长乐公主识大体知分寸,庶出的临川公主才情出众,还得到太宗特别培养,夫唱妇随,公心为国,对比这些无论是嫡出还是庶出的公主,高阳公主的娇纵无理显得格外明显,我不觉得一个不受重视,不受宠爱的庶出公主敢在房家这么咄咄逼人,不仅不怎么把自己老公当回事,还把家里搞得翻云覆雨。高阳公主的婆婆卢夫人著名母老虎,姐姐又是韩王妃,允不允许二儿媳在家里胡闹还两说呢。不受宠的永嘉公主公然背叛出身嫡母娘家的老公,不受宠的晋安公主敢在家里开沙龙大趴搞十几个情夫,哪一个都比高阳更加胡闹更不把老公当回事吧?这只能说明高阳公主做皇女时一定备受父亲太宗皇帝的溺爱,要星星不给月亮的那种,年少的过分溺爱导致公主出嫁后在房家如此飞扬跋扈,觉得什么东西都是自己的,史书中明确提到过太宗对房遗爱与别的驸马不同,还在房玄龄临终前再一次封赏了他,就都这样了,公主还不满意大肆争夺爵位家产。还是那句话,太宗但凡给够了高阳也不至于眼红别人的东西。不过非常有意思的是,旧唐书说,高阳公主骄横谋夺房遗直的爵位;又写,房相病重,太宗还能拉家常,平心静气地跟女儿夸赞房相说,你老公公病成这样了,还能忧心国家,我觉得太宗对公主的优容真是不一般,公主都这么能折腾了,太宗当没发生,没允准废掉房遗直的爵位,可也没怎么在意女儿的骄横。永嘉公主通奸外甥闹到扶风窦氏和弘农杨氏两大家族和皇家颜面仅失,太宗对此没有惩罚全靠公主良心发现,一定是太宗最爱的姐妹。晋安公主群趴的丑事闹得京城人尽皆知,就这样李世民/李治还要护短不允许记到史书里去,还是薛绍娶公主的时候薛家人说漏嘴讲出来的,所以晋安一定是太宗最爱的女儿/李治最爱的姐妹。可能有人会说,争家产这件事可能是发生在房相病逝后,先不说史书没写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啊,就假定争家产是房相病逝后发生的。爹没死呢就要分家,你是真敢想啊,唐朝那会入罪的嗷。再看一件事,房相病逝后,碑上写,房相通过高阳公主上疏劝谏太宗,这个挺值得研究一下的,房相本人肯定能直接上疏,还是要通过公主,我觉得,房相本人的谨慎妥帖体现于此,自己不久于人世,但是依然忧国忧民,可又想自己再受器重,肯定也不如人家父女关系近,自己的一些话良言逆耳,没准会触怒皇帝或者不合适,又或者殷切地希望皇帝能实实在在地听进去,记到心里,就需要公主这个中间人传达,结果显而易见,太宗放到心里了,很感动,细细想一下,碑文一般是为墓主人歌功颂德的,当然要把光宗耀祖深得皇帝宠信的事迹往上写,如果高阳公主不得帝王之爱,或者不被待见,不仅房玄龄不会同意把公主写上去,刻写碑文的褚遂良,太宗皇帝都不会同意。能把这件事作为荣耀之事在房相病逝后往上写,最起码能说明高阳公主是深得宠爱过的。(即便后来可能如新唐书所说失宠了)回旋镖打脸第七次了,你刚还说任何功臣子都不配跟公主比呢,公主比任何功臣子乃至功臣都要高贵,那房玄龄岂敢不供着这尊大佛。李世民所有女儿都比外人高贵,那褚遂良岂敢为了外人下公主的面子。你刚还质疑新唐书出轨辩机不真呢,转头就承认同一段文字的另一句真,长孙粉抠宠都不敢这么自相矛盾。所以,高阳公主确实有很多矛盾冲突的地方,但是太宗皇帝对于公主的宠爱绝对不容置疑,高阳公主真正的经历估计也只能找到墓穴,才能一探究竟了。高阳死的时候是庶人,尸骨不知道扔在哪,就算李治为她立庙,他连亲妹妹新城公主的葬礼规格都要克扣,能不能改葬还两说呢。

一开始,辩机对公主只是出于一种本能的对女人的冲动,可是在后来的几次幽会中,他发现自己已经喜欢上了她,并且逐渐感到公主对自己也是一片情深。
一个是年交二八的痴情任性少女,一个是二十岁出头血气方刚的青年和尚;一个貌如天仙,心比天高,不愿独守空闺;一个才华横溢,年青有为,难伴青灯古卷。两个人一见面便如胶似漆,恩爱缠绵,欢乐起来常常将佛教儒规置之脑后。
一开始,辩机对公主只是出于一种本能的对女人的冲动
可笑的是,驸马房遗爱居然像尽忠的良犬,在外面给他们看门。投桃报李,公主特别送给房遗爱两名年轻、美丽的侍女。公主和驸马人前假装和睦夫妻,都替对方隐瞒,是合作愉快的搭档。高阳公主生养的儿子,都不知道是丈夫的还是情人的。
[责任编辑:李然]
辨机因为犯戒和情欲不知忍受了多大的痛苦
作为出家人,辨机因为犯戒和情欲不知忍受了多大的痛苦,但他从不答应还俗。他的心灵上始终向往神佛的禅意世界,爱情并非他的追求。非世俗爱情维持六年,是相当辛苦的,双方都会心力交瘁,不可能始终在胶着状态。 在两人六年半公开的私情里,辩机一直在努力让高阳公主离开自己,或者让自己离开高阳公主——这样才是安全和明智的,瞎子也看得出来。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正月,唐玄奘从西域取经归来,大批的梵文经书需要翻译成汉文。
玄奘奏请唐太宗批准后,在全国的寺院里招聘修为学养最好的僧人到会昌寺来,共同把这些经书翻译出来。辨机在被选之列,这给辨机提供了一个离开高阳的大好时机。 高阳公主的情火虽炽,但她为了情人的光荣使命,也只好暂作退让了。
[责任编辑:李然]
高阳公主
临别前的晚上,高阳公主含泪对辩机说:“这是暂时的分离,来日方长,咱们相会的时间是指日可待的。如今我将这玉枕送给你,把它当作是我的替身,每天晚上你就抱着吧!”这玉枕原为天竺贡品,有着独特的枷南罗香,高阳出嫁时,李世民赐予女儿为其陪嫁。
[责任编辑:李然]
公主对辩机一片痴心
辩机见公主是一片痴心,也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抱住委屈的高阳公主又是一番温存。这一夜二人情话绵绵,终宵不断。从五月起,弘福寺翻经院就正式开始了翻译佛经。自此,玄奘法师所主持大规模佛门翻译佛经的活动开始全面展开。
[责任编辑:李然]
在弘福寺翻经院,辩机一边翻译佛经,一边向各位高僧求教,自觉在学问上受益匪浅。
另外,辩机出色的学识也获得玄奘法师的赏识。不久以后,玄奘就让辩机充分发挥其文学方面的特长,开始收集史事,整理自己西行的笔札,准备编着《大唐西域记》这一书。
高阳公主
辩机在进弘福寺翻经院这些年间,他不仅将那一段刻骨铭心之情深埋心底,将罪过之思置于身外,还从生死、恐惧与爱憎的烦恼中解脱出来,开始全身心地投入翻经院译经写传的劳作之中。
[责任编辑:李然]
辩机在进弘福寺翻经院这些年间,他不仅将那一段刻骨铭心之情深埋心底,将罪过之思置于身外
有时,辩机会感到心力与目力都高度劳乏,只有将自己的头与目枕放在那个清凉、方正的玉枕上,才会得到片刻的放松。然后,辩机又继续沉浸在《大唐西域记》一书的编撰事务之中。 看完高阳公主与辩机的故事,你一定认为高阳公主就是历史上最淫荡的公主,那就错了,下面让我们看看谁才是中国历史上最淫荡的公主。
中国历史上最淫荡的公主是谁?是唐朝的太平公主、高阳公主、安乐公主,还是汉朝的馆陶公主(长公主),还是三国吴的全公主孙鲁班?
都不是,而是山阴公主。也许她的名气并不是最大的,但在淫荡纵欲方面比她们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然,在以男权为中心、男尊女卑,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这些公主们的性爱开放行为被称为淫荡、纵欲、风骚、无耻;而在今天男女平等、开放搞活的时代,那就是女性解放、女权主义者了。因此,时至今日,山阴公主便以她的中国女权先驱而闻名于世。
[责任编辑:李然]
山阴公主在纵欲方面无人能及
山阴公主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刘宋王朝的公主,本名刘楚玉,一个很现代女性的名字,是孝武帝刘骏与皇后王宪嫄的第一个孩子,废帝刘子业(449-465年)的姐姐。
山阴在当时刘宋王朝有皇族第一美人之称,且自幼就得到父亲的宠爱,养成了骄纵恣肆的性格、放荡淫逸的习气,人称其“美丽的怪胎”。
[责任编辑:李然]
山阴在当时刘宋王朝有皇族第一美人之称
当其父亲孝武帝刘骏在还世并在位的时候,刘骏即封刘楚玉为山阴公主,于其及笄豆蔻年华把她嫁给了光禄大夫何偃之子、号称刘宋王朝两大美男子之一的驸马都尉何戢。
原本夫俊妻美、天生一对,两人鸳鸯戏水、云雨欢合,她应该很满意了吧,可她不,她还希望有更多的男人,在性爱方面她的欲望就像填不满的无底洞。 就连客观、严肃的史家,也用这样8个字概括她:“淫恣过度”、“肆情淫纵”。
[责任编辑:李然]
而这根本是遗传基因在作祟,谁让山阴公主有那样一个父亲呢?
孝武帝刘骏是历史上出了名的荒淫好色的君主,把4个漂亮堂妹全搞了不说,据称还同他的母亲路太后乱伦;宫廷里乌烟瘴气,像个妓院,不断有年轻好看女子被送进来供他纵欲,完全是他的玩物、性奴。 有人说,刘宋的京都建康,就像同一时期亚欧大陆另一端的古罗马帝国一样,肉欲横流、纸醉金迷,一个荒淫无度的世界。
山阴公主与她的皇帝弟弟刘子业乱伦
首先,是山阴公主与她的皇帝弟弟废帝刘子业乱伦。
刘子业即位以后,改封她为会稽长公主,时常和她同乘一辇,同出同入。山阴公主经常主动进宫,跟小她3岁左右、此时亦已成人的刘子业同吃同住,全然一副夫妻模样。两人自是常常不顾姐弟名分,在一起颠鸾倒凤、男欢女爱。
[责任编辑:李然]
两人不顾姐弟名分,颠鸾倒凤
成奸之后,山阴便留居深宫,不归府第。刘子业对这个姐姐言听计从、倾心相与。
何戢原本就因长期受到山阴公主的淫威所压抑,不能娶妾、不能偷腥,愤懑已久;如今又见娇妻给小舅子占去,更是恨得咬牙切齿,便暗地蓄养死士,想乘机杀死刘子业。却反被刘子业所派奸细先得了风声,与山阴商量停当,当晚送她回了府第。 山阴见了何戢,掩面悲啼道:“孽弟荒淫,恃强污辱了妾身。我本拟自尽一死,只因未与夫君诀别,一直含垢忍辱。如今见了夫君,虽死也无遗憾了。”说完伸手抽取何戢的佩剑,做势自刎。
眼见山阴公主归来,何戢本怒火中烧,拟拔剑杀她;后见她掩面娇啼、宛转陈词,又是一副花容月貌,想起两人在一起恩爱缠绵的快活,心肠早已软了。
待山阴拔取他的佩剑意欲自刎,何戢哪知是假,慌忙夺过了宝剑,劝道:“公主休得如此,我也深知你受了委屈,这都是昏皇的不德,与你无干。如今既已归来,也不必再提了。” 山阴见何戢中计,却还撒娇着要死,慌得何戢连连安慰,她才破涕为欢。
[责任编辑:李然]
山阴公主丈夫死得蹊跷很可能也是山阴所为
这一夜何戢破镜重圆,两人热烈交欢多次,好不开怀。谁知三天之后何戢便暴病身亡,死得猝然蹊跷,史家有些认为是山阴害死的,有些认为他确实是有病。
山阴料理过了丈夫的丧事,遂翩然入宫,不再回自己府第。
[责任编辑:李然]
她还曾欲勾搭当时的第一美男
山阴公主新寡,未亡人同时也是自由人,更加肆无忌惮了。她又打起了刘宋王朝另一位美男子、时任尚书吏部郎褚渊(435-482年,字彦回,河南阳翟人)的主意。
褚渊本娶了宋文帝的女儿、孝武帝的妹妹、山阴的姑妈南郡献公主,也就是说,他是山阴的姑父。可山阴不管,硬是想要与褚渊有鱼水之欢。 因为这褚渊实在是长得太好看了,号称天下首屈一指的大帅哥,风度翩翩、俊美非凡,成熟稳重、魅力四射,而且淡泊名利、惟好读书,气质高雅、超尘脱俗,再不拘小节的男人在他面前往往都自惭形秽。
[责任编辑:李然]
每当朝会时,各地使节和朝臣们都要目送他远去后才肯散去。就连山阴公主丈夫何戢在世时,亦一举一动向他模仿学习,所以有“小褚公”之称。
山阴公主便请求皇帝弟弟刘子业,让褚渊服侍她10天。刘子业答应了她,召褚渊去西上阁住10天,而公主夜里便去见他。 可褚渊这人非常正派、不喜女色,只管自己专心看书;当山阴一接近他、挑逗他,他便起身而立,从夜里到清晨一直未为所动,简直是传说中坐怀不乱的真君子。
山阴公主
山阴公主见欲望得不到满足,着了急,不禁拉拉扯扯起来。可褚渊高大健壮,力气又大,她压根不是他的对手。山阴便拉下了脸,责备他:“你的胡须如铁戟般威严,为何却没有些男人的样子?”
褚渊笑了笑,文质彬彬地回答:“我虽然不聪敏敏达,但如此违反情理的事却是不做的。”
[责任编辑:李然]
第一美男不论山阴公主怎么色诱都不为所动
褚渊与山阴公主在一起呆了10天。山阴每日梳妆打扮、搔首弄姿,施展浑身解数,百般引诱他。可是褚渊始终像块木头,对千娇百媚的山阴毫无反应。
山阴还不死心,继续软硬兼施外加色诱。褚渊却铁了心,干脆放出话来:“你是公主,且是皇上的命令,有国家制度在上,我不能对你怎么样。但是你再这样逼我,我自杀总是可以的。”
事情到了这一步,山阴公主无计可施,只得收手,将褚渊好好地送了出去,倒也没戕害他。而褚渊亦得以保全清白。《宋书·前废帝本纪》里还留下了褚渊的这段痛苦的“十日谈”。 得不到褚渊,山阴公主只得在其他方面寻求刺激和满足。
有一次,她与皇帝弟弟刘子业坐在一辆车上,看着周围成群结对的美女宫娥,遂不无抱怨地对他说:“我与陛下虽说男女有别,但都是先皇的骨血,说起来都是一样的。然而陛下六宫粉黛上万人,我却只有驸马一个,实在太不公平了。”
于是刘子业便“雷厉风行”,准备了30个面首(面,是面貌漂亮;首,是头发漂亮。即美男子,后引申为男宠)送给她。据说,“面首”一词亦是由此时开始有之。 有了这么多年轻、英俊、精力充沛、性欲旺盛的“小丈夫”,山阴公主这会开心了。
[责任编辑:李然]
她还让刘子业给她找30个男宠供自己玩乐
她每天轮换着让这些小帅哥陪她睡觉,与她交合;有时甚至同时安排几个一起来满足她,玩那“3P”甚至“4P”、“5P”的现代高级男女床笫游戏。
而她亦有了同男人一夫多妻、同皇帝三宫六院一样的自豪感。
[责任编辑:李然]
最终落得一个自尽的下场
像这样一对年幼无能、荒淫无道的皇帝和公主姐弟(废帝刘子业与他父亲孝武帝刘骏一样,不但荒淫好色,而且性情残暴,滥杀无辜,不得人心),自然不会有好下场。
很快,就在他们放纵玩乐之时,刘宋王朝景和元年(465)十一月二十九日,刘子业的叔父、湘东王刘彧趁机发动叛乱,暗中勾结刘子业身边的寿寂之,将废帝弑于华林园之中,他则即位为明帝。 翌日以皇太后路惠男的名义下令,赐山阴公主刘楚玉等人自尽。山阴死后,其府上30名男宠皆被诛杀。
[责任编辑:李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阳公主的丈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