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能考上985大学能占考生百分比多少对学生的历史有影响?

教育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阶段,虽然不同阶段的教育模式不同,但学生的本性是很难改变的,况且“三岁看到老”的观念,更是深入人心。因此很多家长都以为:通过学生小时候的状态,就能看出他之后的发展潜力。所以上小学时,就会有“尖子生”的存在。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成了家长们心中“别人家的孩子”,这些学生中,长大之后有几个人能考上985大学?老师的回答很现实!小学时的“尖子生”,长大后几人能考上985?老师的回答很现实!家长们发现,小学时调皮捣蛋的学生,到了初中,成绩会下降地更加明显。经过三年之后,被中考分流所筛选出去,进入职高,毕业后就自然进入流水线工作。而小学成绩不错的学生,进入中学,成绩进步较快,多数都能考上不错的大学,毕业后进入到工作岗位,收入又高又体面。家长都有望子成龙的愿望,看到优秀的大学毕业生,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未来也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笔者回到家乡,遇到了小学的班主任老师。在回忆起当年的几位同学时,班主任发现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当年成绩优异的“尖子生”,并非所有人,都考上了重点大学。比如当时担任学委的郑同学,成绩优异,数学经常考满分,是所有老师的“团宠”,初中在市内最好的私立学校就读,中考也顺利考上了省重点高中。进入高中后,不到一年就升进了“快班”,这时他的成绩在全校前三十,但后续的成绩却缓慢下滑,最后也只考上了最普通的一本大学。老师表示:在当年,我寄予厚望的几位同学中,经过后面的打听才知道,有一半甚至没考上一本,而考上985、211这类重本大学的,不足3成。这并非是某一届学生的特例,而是每一届学生都会出现的情况。这样的结果也许会让很多家长感到失望,毕竟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成绩说的算。因此很多家长也理所当然地认为,学生只要成绩领先,就说明他能一直这样学习好,以后考上重点高中、名校毕业,都是迟早的事。学习是一次长跑,初期阶段,习惯的培养最为重要但光看小学名次,就判断学生未来的发展,是否能一直当尖子生,本身就缺少理性认知。小学的成绩,具有一定的“隐藏性”。好学生之间的差距较小,看不出谁才是聪明、有方法的那一个;差生之间,出现问题的原因也不尽相同。学习就像是一次长跑,先起步的学生,未必能一直领先到最后。而且小学的学习方式和中学也完全不同。同样,考试的考察方法也不同。小学阶段,学生考试的内容,都是老师在课堂上反复强调的,依靠着这种重复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知识。这个阶段的考试,与其说是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如说是考察学生的记忆力,以及能否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这也是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小学阶段,尖子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另一种就是按部就班完成任务的。而进入中学阶段,考试更加严格,不仅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情况,还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这时学生的差距就显现出来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会主动学习,钻研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没有学习习惯的学生,还完全按照原有的方式学习,成绩自然没有明显的提升。还有一部分学生,习惯没问题,能力也很强,但却在高中阶段,选择了自己摆烂。这类学生,就是在以前,习惯了当“尖子生”。只有排名靠前才能给他带来学习的满足感。而进入高中之后,学习好的学生太多了,付出很多的努力,也许只能勉强维持在中等水平。笔者寄语:第一次感受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会给一些学生产生很大的打击,陷入更深的焦虑之中,反而影响了自己的学习效果。因此,笔者提醒小学生和初中生的家长,一定要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上,现阶段,逼的学生用力过猛,或者强行灌输“学习改变命运”的观念,反而会适得其反。#学生考试成绩到底该不该公布#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鲁春林老师
2021-10-08 13:58到了高中才明白,985大学原来是“98.5%的高中生考不上”的意思
执着的人注定会在岁月的淘洗下,雕琢内核茁壮筋骨,将生活磨砺出微光。---易小苑
根据2020年全国985大学的录取率
除了北京、上海、天津的985大学录取率达到5%左右
其他省市的985大学录取率基本上都在1.5%左右
所以,大家眼中的985大学,其实还有另外一层意思:
其实,211大学也是非常难考的,各省的比例在4%左右
这也意味着21个学生中,有1个学生能考上211大学
这是巧合吗?
==============
下面文章原创 木槿昔年
重点高中重点班的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停课
自去年10月以来,重点高中重点班的女儿们一直躺在家里,由于学业压力大,身体出现头痛、恐慌和心悸等症状,无法起床。
一开始,我们认为孩子因为感冒而感到不舒服。休息一下!因此,到处求医是不好的。有人怀疑有心理问题。在把孩子们送到省会最好的医院后,他们说他们处于焦虑和抑郁状态。看到这个诊断,我们的丈夫和妻子感到天塌下来了!孩子也按照号码坐了下来。他原计划在休息期间去上学。结果,两三个月内没有大的改善。最后,我们与孩子讨论,我们应该停学,明年重读。
从那时起,孩子开始真正放松,开始真正自我康复。我们不再了解外面的世界,开始冷静下来学习家庭教育,因为我们清楚地意识到优秀的孩子已经成为今天的他们。我们的父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必须承担责任,让我们的孩子走出泥潭!
这是一个中学生家长的经历。这样的例子在高中并不少见,尤其是重点高中。因为重点高中的学生是初中的尖子生,他们对未来有很高的期望,习惯于被别人“吹嘘”。甚至这也成为他们学习的主要动力。他们从小就很优秀,没有攻击性。有些学生的逆商很差。在高中,这是噩梦的开始。
父母不合理的期望是火上浇油的原因之一
为了进入重点高中,孩子和家长都需要一段适应期,以适应更激烈的高中竞争。在初中,孩子们可能是班上和学校里最好的,但当他们进入重点高中时,他们只是这成百上千人中的一个。可以被同一所学校录取的学生通过中学入学考试进行筛选。初中是优秀的,但是他们到了高中,也需要重新排名,会有第一名,当然会有最后一名。
当孩子的成绩和排名下降时,父母在这个时候非常重要!许多父母自己对子女没有合理的定位和合理的期望。孩子的成绩出来后,父母比孩子更焦虑。如果他们的父母不能有效地安抚和理性地分析他们的孩子,情况可能会更糟。我联系了很多家长。高中一年级,家长们非常焦虑,一些家长甚至希望通过学校转学来改变现状,最后,面对现实,佛教系将逐步提高对孩子的期望,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到其他985所大学,再到211所大学大学,甚至进入本科。
985大学,98.5%的高中生考试考不上
为什么985大学很难?只有高中老师知道困难!如果孩子们没有进入重点高中前100名或前200名,或者普通高中的重点班,就很难进入985大学。让我们看看这张图片,它很好地显示了这个困难。
如果适龄学生100%,大约一半将在中学入学考试中被淘汰,剩下的一半可以上高中。在高中,超过一半的学生不会去读本科。能上本科的学生占学龄学生的16.3%,能上一本书的学生占6%,能上211大学的学生占2.4%,能上985大学的学生占0.79%,能上北大和清华大学的学生占0.035%。
如果你简单地看一下高中生进入大学的情况,211大学录取的高中生的全国平均录取率是5.01%,985大学录取的高中生的全国平均录取率是1.62%,这意味着大约98.5%的高中生肯定会被录取985大学小姐。你怎么能确信你的孩子是这1.62%中的一个?
对于985大学的学生来说,智商是非常重要的
有人说我的孩子从小就很优秀,学习很努力。为什么他们不能上高中,只能修“一”或本科?作为一名教师,我想说:几乎所有重点高中的学生都是这样的学生。他们都能被985大学录取吗?
在高中,努力学习是必要的,但高中学习并不是为了在工地上搬家。不是谁能用更多的时间和力量移动更多的砖块。在高中学习中,勤奋是前提,智商是关键。智商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能力,往往被大家忽视。考上985大学的学生思维能力都很强,这也是高考的魅力所在。为什么在考试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分层?
中小学成绩优异,高中初数学、物理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往往属于这种学生的思维能力,即“高阶思维能力”。
美国教育家卢姆将思维过程具体化为六个目标: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估和创造。其中,记忆、理解和应用是低级思维能力,是低级认知水平,适合完成简单任务;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是高级思维能力,主要指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决策能力和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国家人才选拔的需要。
初中内容相对简单,内容较少,问题类型单一,存在较多的现象和形象问题。只要学生态度认真,多背、多刷,就能考得好;然而,在高中,知识点多,教师进步快,知识更抽象、更系统,学生的能力非常关键。如果他们在初中的学习方式和思维能力方面仍然停留在高中,高中就不能理解问题的本质,成绩的下降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那些高中成绩优异的学生不仅是学习更努力或非常努力的学生,而且是逻辑思维能力更好、智商更高的学生。这些学生是985大学的“幼苗”。至于其他学生,他们将根据自己的努力和思想进步被分到不同的大学。高考就是这样一种选拔考试,不是每个人都能考上985大学,甚至是重点高中。
在理解了这个问题之后,也许父母应该更加理性,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定位。在这个定位的基础上,为孩子确立"努力奋斗"的目标,鼓励孩子不断努力,不断提高。他们可能会被两所大学的一所大学录取,一所大学的211所大学录取,甚至211所大学的985所大学录取,当然,你升学的次数越多,难度就越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能考上985大学能占考生百分比多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