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则问:,在弘时硕博教育上课,真的有机会获得清华大学清华美院美术学博导院的教授和导师的直接指导和推荐吗?

“为人民、为艺术、为生活、为城市”曾成钢曾成钢, 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2022年6月刚刚卸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一职。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2020年起担任上海美术学院院长。近日,一场名为 “云上一公里”的线上展览吸引了近500万人次观展。展览的主角,是上海美术学院500多名应届毕业生。他们的身后是这场展览的总策划是曾成钢教授。担任上海美术学院院长这两年来,曾成钢精心雕琢着学校在工业遗存上的新面貌,并努力擎起“新海派”的旗帜。他说:“如果说传统海派文化让中国认识了世界,那今天的新海派就是要让世界了解中国。新海派艺术应当散发出与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相匹配的影响力。”工业遗存蝶变美术学院上观新闻:两年前,您从清华美院来到上海美院,促使您到上海来开辟新事业的动力是什么?曾成钢:这个问题我曾经不断地问过自己。上海这座城市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我平时与上海的联系也很密切,但要不要去上海工作,我一度举棋不定。来上海之前,我在清华美院担任副院长,工作可以说是非常安稳。在艺术创作方面,我也有自己的一系列计划。去不去上海,是当时摆在我面前的一个艰难选择。最终打动我的,是上海这座城市以及许多人的信任。有什么比得到信任更让人感动呢?上观新闻:您曾说自己是典型的温州人性格,敢于尝试,敢于挑战。到上海工作后,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曾成钢:世界一流城市必有世界一流的美术学院。如何把上海美院建设成与这座城市相匹配的一流美术学院,是我担任院长后的重要任务。而上海美术学院主校区,也就是宝武校区的建设,是我来上海工作后遇到的最大挑战。上海是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发祥地,从上海美专到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再到2016年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正式挂牌,标志着学院的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而要建设世界一流的美院,必须要有一流的体量规模。去年6月29日,上海美术学院主校区项目正式启动。我们将在位于宝山区的宝武型钢厂的工业遗存上建设一座长约一公里,总面积达22万平方米的新型美术学院,它没有围墙,与城市无缝衔接。上观新闻:这是一张崭新的蓝图。曾成钢:是的。说实话,建设新校区的难度远超我作为一个艺术家、一个老师的能力范畴。但我们温州人有“四千”的说法:千山万水、千言万语、千方百计、千辛万苦。大家用“四千精神”来形容温州人敢闯敢干、不怕失败。我心想,既然接了这个担子,那就要有所担当。我们这代人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是幸运的,要为这个时代做些什么,为这座城市留下些什么。根据“保留历史塑造未来”的设计思路,围绕新校区的建设,我们与十几个单位开了数不清的会议,工作强度是我参加工作以来从未遇到过的,最终拿出了一套可行的方案。我们的努力也得到了来自各方的理解与帮助,因为大家有个基本共识,那就是上海美术学院的建设对上海这座城市、对上海美术、对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将是巨大的贡献。因此,尽管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大家都能相互理解,在磨合中推动事情往前走。我感受到,这种理性的实干精神就是上海精神。上观新闻:为何将主校区选在宝武型钢厂这个带有浓厚工业色彩的地方?曾成钢:五六年前,宝武钢铁集团的陈德荣董事长到北京,在我的工作室相聚,我们从雕塑材料谈到艺术工作室等很多话题。聊天之余,他提出可以把宝武的废钢赠送给清华美院作雕塑创作材料,为此我去了一次宝武。当我看到老厂房庞大的工业遗存时,它的建筑形态、空间感和工业美,让我很震撼。我心想,要是这里能给艺术家做工作室,甚至建一所美术学院,会是一件多好的事。中间经过了来回论证,最终明确了美院主校区就在宝武建设。通过国际招标,德国GMP建筑师事务所胜出,建筑师玛德琳·唯斯担任总设计师。每周我们都会进行设计深化讨论会,目前已经到了可以落地的阶段。相信工业遗存的蝶变将会赋予上海美术学院后工业时代的美学气质,并带动城市能级与品质的提升。上海美术学院主校区西侧立面效果图海派是上海文化精神最好的注脚上观新闻:您曾在中国美院学习、任教,后来到清华美院任教,再到上海美院出任掌门人。在您看来,这三所知名艺术院校的底蕴与气质有哪些不同之处?曾成钢:我想从三所学校的校训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校训承载着一所学校的历史和文化,直观地传递出学校的精神内核。这三所学校校训的核心精神都来自“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一古训。我的母校中国美术学院是中国最老牌的美术学院,在建校88周年时,发布了“行健、居敬、会通、履远”八个字作为校训,它凝练了中国美院一路走来的办学理念,对前辈、对艺术、对自然、对社会的责任以及对学生的志向抱负与要求。清华的校训大家比较熟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它要求教师必须有耐心和坚定的决心,要求学生具有勤奋、进取、争创一流的品质。清华还有四个字叫“行胜于言”,我在清华深刻地体会到清华的老师和学生是如何践行这几点要求的。上海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希望师生能把百姓之忧、国家之忧、民族之忧放在心上。上海美院的育人目标是培养传承上海文脉、具有国际视野、全面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卓越创新人才。根据这一定位,学院提出了“深实博约,正德思行”的院训。上观新闻:您曾说,上海美院的发展不是对其他美院的翻版复刻,也不是照其他学校依葫芦画瓢,而是根植于上海文化的土壤之中,反映上海的文化特质和城市精神。对于上海的文化特质和城市精神,您是如何理解的?曾成钢:城市精神的本质是人的精神。人的衣、食、住、行、交往、表达、创造构成了文化。所以城市、市民与文化是三位一体的。近两年来,我住在上海,对上海的认识加深很多。这座城市是独一无二的,它有传统、有特点、有实力、有潜力。上海文化最大的特点是包容。上海是中国近代文化的发祥地,“老码头”宽泛的视野与包容力孕育了海派绘画、海派戏曲等。海派生发于这样的社会背景中,它是江南文化的熔铸与升华,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上海的文化底色、文化基因和文化符号,是上海文化精神最好的注脚。其次是发展与创新。上海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回看历史,发展始终是上海的演进路径。当我们站在外滩,黄浦江的这边是上海的百年历史,对岸是上海城市发展的新形态。上海文化的底蕴与气度源自城市不断地自我超越,发展创新。最后是引领。如果说海纳百川是上海文化的特点,那么追求卓越就是上海文化的本质。上海之所以能够不断创造奇迹,很重要的一个特质是它追求卓越的引领精神。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发展、包容、创新、引领,也正是上海美院成长壮大的独特养分。“云上一公里”线上展览现场上海为什么要办世界一流美术学院上观新闻:上海美院近年来倡导“新海派”。怎样理解这个“新”字?新海派与海派有何不同?曾成钢:“新海派”的基因是海派文化,它的核心是复兴精神,是根植于上海社会环境中与时俱进的文化系统。新海派与海派的不同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时代不同。海派是由传统转向现代,兼容并蓄。新海派则是由现代转向当代,与时俱进。二是地域不同。传统海派立足上海,新海派立足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家战略,要用全球视野、国际语言重振海派艺术的国际影响力。三是原动力不同。海派主要是受西方的影响形成的,是一种由外向内的内向型文化。新海派的原动力来自传统,是一种由内向外的外向型的新文化。四是方法不同。新海派是通过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化,对过去优秀的传统进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以此构建具有时代特征与精神内涵的文化系统。转化的目的是在东西方文化语境下,通过对传统和现代的学习,通过对传统的追溯,借助传统的力量,建立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联系,走出一条符合上海城市文化发展的道路。如果说传统海派文化让中国认识了世界,那今天的新海派就是要让世界了解中国。因此,我们倡导的“新海派”是要立足江南文化、红色文化、海派文化三位一体的城市文化基因,以“深美中国”为使命,重振海派艺术的国际影响力,讲好海派艺术的中国故事。上观新闻:您刚才提到“世界一流城市必有一座世界一流美术学院”。如何理解“一流”?一流的美术学院对一座城市意味着什么?曾成钢:一流代表着一种境界、程度与追求。放眼世界,几乎每座一流城市都有与之相匹配的一流的美术学院:纽约有视觉艺术学院(SVA),洛杉矶有阿森特艺术中心设计学院,东京有东京艺术大学,北京有中央美院、清华美院。美术学院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它覆盖了从都市文脉历史传承到国家艺术形象造型体系,再到社会美育公共服务体系。比如英国皇家美术学院是当代艺术的发源地,是英国公共服务体系中艺术教育的开创者,在伦敦城市文化建设中一直起着积极作用。而巴黎美术学院则同步于巴黎的兴旺,见证了整个欧洲美术的发展。对上海而言,办一所世界一流的美术学院,是国家对美育工作和美术教育的战略要求,是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要求,也是上海迈向卓越全球城市的重要布局,更是重振“新兴艺术发祥地”和“现代创新艺术策源地”的文化形象所承担的使命、任务。而上海这座超级都市无论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都具备了这样的条件。这几年来,上海美术学院致力于优化培养模型,扩编师资队伍,并积极参与城市发展和对外交流,不断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陆续推出了“风自海上”“无问西东”等学术品牌活动,新创刊了《新海派》刊物,积极践行“新海派”的理念。“云上一公里”线上展览艺术只有好坏,没有新旧上观新闻:最近,上海美院为毕业生举办的“云上一公里”线上展览收获了可观的浏览量。当下,人们观赏艺术的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对艺术创作,以及艺术人才的培养会带来哪些影响?曾成钢:这次的“云上一公里”展是我们建设数字化美术馆的一次尝试。我们把毕业生的520余件作品放到正在建设中的宝武校区数字孪生空间中,将虚拟与现实结合,打造了一个永不落幕的线上美术馆。疫情让我们的现实生活受到了一些限制,但同时也激活了网络虚拟世界,比如网课、线上展览等迅速火热。我们“云上一公里”毕业作品展观展人次近500万,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今天的数字美术馆已经趋近于“元宇宙”的概念,它为创作提供了新的角度。以前,艺术家大多是以真实世界为基础而创作,而现在赋予他们的展示条件变了,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视觉力量和形式语言会得到极大的释放。在更复杂的环境里,艺术家可以不再局限于建筑空间的表达,而是能够探索时间性、多维度的更多可能性,很有可能会出现新的艺术形式、艺术语言和艺术观念。上观新闻:但线下观展,近距离地感受艺术品的气息与周边环境所产生的共鸣,依旧无法被虚拟展览所替代。曾成钢:是的,虽然有巨大的发展前景,但是数字展览无法彻底取代线下展。因为艺术作品那种震撼心灵的力量,必须到现场看原作才能体会。我们千里迢迢到各地的美术馆去看《大卫》、看《蒙娜丽莎》就是这个道理。现场的力量是无法被取代的。因此,我们的教学主体应该坚持以实践为主,比如写生、讲授,尤其是现场交流,老师和同学们在一起的课堂氛围是非常重要的。上观新闻:未来,随着新的艺术形式、艺术语言和艺术观念层出不穷,艺术的判断标准是否会随之变化?对大众而言,面对越来越多“看不懂”的艺术品,如何辨别优劣?曾成钢:我一直认为,艺术只有好坏,没有新旧。“新旧”是一个时间的概念,是相对的。现在新的东西过了一段时间会变成旧的或者变成传统的,而传统的东西比如一些文物,因为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反而是新奇的。艺术是有好坏的,这里面有价值的判断,有品质的要求。一件艺术品的品质不高,不管过多久,都不是好东西。当然,我们还要在“好”里面看到不足,在“坏”里面看到闪光点,这需要眼光去判断。对艺术家来说,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审美判断能力。就作品而言,观众可以看不懂艺术家的个人创作,因为这是艺术家的个人表达,而当艺术品一旦进入公共领域,就必然会面临比如法律法规、社会道德、公序良俗、大众认知等方面的要求。从工作室到美术馆,再到户外空间,作品的作者性在降低,公共性在增加。这涉及为谁创作的问题,作品的受众群体变了,语言、形式、主题、内容就都要随之调整。拿雕塑来举例,公共雕塑必须要让人看得懂,起码是大多数人要能看懂。我认为,一件好的户外雕塑应当具备这样一些要素:有好的想法,选择合适的艺术语言与作品规模来表达,充分考虑作品与环境的关系,还要有精良的制作。《伟业》,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2021人物守住艺术的“中场”温州平阳县鳌江镇的港口公园里矗立着一座大型的青铜雕塑《天下第一鳌》,它高11.35米,宽10.2米,长18.3米。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曾成钢将自己对家乡鳌江镇的热爱倾注在这座雕塑中。“我在海边长大,大海给了我力量和智慧。”从13岁开始,曾成钢每周坐船去平阳学画,他决心这辈子一定要做画家。1977年,被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录取时,他的志愿是版画系。进了学校,曾成钢才得知版画系招满了。老师问他是否愿意调剂到雕塑系。当时他并不知道雕塑系是干什么的,心想只要能进美院,干什么都行。就这样,曾成钢开始了自己的雕塑生涯。大学毕业后,曾成钢先后被分配到浙江东阳陶瓷厂、绍兴园林管理处工作,但那些地方都没有他的用武之地。他一心考研,连续考了6年,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母校的研究生。1989年,还在读研的曾成钢完成了雕塑《鉴湖三杰》,表现的是绍兴三位历史人物秋瑾、陶成章和徐锡麟。这件作品荣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雕塑类金奖。从此,雕塑界知道了曾成钢这个名字。青铜器是对曾成钢影响最深的艺术,他对青铜器的喜爱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他的《精灵系列》和《梁山好汉系列》都具有青铜器般的简约、张力和结构。在曾成钢看来,青铜器充满着刚健、厚重、古拙的气质,还具有一种霸气,这种霸气正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和精神气质的表现。而他的每一件作品也都是对这种气质和精神的追求。研究生毕业后,曾成钢留校任教。去欧洲做访问学者时,他白天去各个博物馆参观,晚上就坐火车赶往下一个城市。没出国之前,曾成钢觉得自己的雕塑已经很不错了。但当他在欧洲看到这么多杰出的艺术作品时,内心被深深震撼了。回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曾成钢都处于“失语”状态。在苦苦思索的过程中,两件作品的创作使他从自我怀疑的困境中走了出来。第一件作品是为上海龙华烈士纪念馆创作的《丹心忠魂》。这件作品由五大壁面组成,总面积达365平方米,他用写实为基础的象征性表现手法,以大量垂直线条与块面虚实结合,形成铜墙铁壁般的整体效果。第二件作品是为家乡温州博物馆创作的大型浮雕作品《中国古代神话传说》。艺术理论家孙振华曾经问他:“在今天的艺术格局中,有前卫的,有传统的,各人有各人的定位。你对你自己的艺术有什么定位呢?”曾成钢的回答是:“如果要给自己定位,那么我守中场。”“中场”就是对东西方各个时期的艺术都不排斥,全方位地吸收,从而建立自己的艺术风格,既不复制传统,也不纯粹模仿西方现代艺术,而是对东西方文化艺术进行传承、转化与创造。《战友》, 北京中央党校 2016雕塑是一座城市的精神面貌和情感归宿。近10年里,曾成钢和团队在6个城市建了6座雕塑公园,落地的作品超过600件。《起舞》是曾成钢的第一个公共雕塑,这件作品后来成了安徽铜陵的标志。《圣火接力》高8米,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国家体育场的正前方。《伟业》呈现于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前,这是他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创作的。《战友》安放于中央党校,马克思与恩格斯一坐一立,神态安详,凝神远视。2012年,《穿越——曾成钢雕塑展》在德国举办,《大觉者》《莲》等作品轰动欧洲。瑞典雕塑学会会长理查德·布里克索看完展览后说:“原来以为中国的雕塑是效仿西方,看了曾教授的作品,完全是他个人的创造。想不到在当下中国还有这样的作品,让人非常震撼!”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雕塑究竟具有怎样的意义?曾成钢坚信,雕塑是人类生存的需要,是人类历史记载的需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雕塑是带有情感审美的造物,可以与天地共存。本文来源:曾成钢教授转自:上观新闻(有删改)作者:陈俊珺
“为人民、为艺术、为生活、为城市”曾成钢曾成钢, 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2022年6月刚刚卸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一职。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2020年起担任上海美术学院院长。近日,一场名为 “云上一公里”的线上展览吸引了近500万人次观展。展览的主角,是上海美术学院500多名应届毕业生。他们的身后是这场展览的总策划是曾成钢教授。担任上海美术学院院长这两年来,曾成钢精心雕琢着学校在工业遗存上的新面貌,并努力擎起“新海派”的旗帜。他说:“如果说传统海派文化让中国认识了世界,那今天的新海派就是要让世界了解中国。新海派艺术应当散发出与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相匹配的影响力。”工业遗存蝶变美术学院上观新闻:两年前,您从清华美院来到上海美院,促使您到上海来开辟新事业的动力是什么?曾成钢:这个问题我曾经不断地问过自己。上海这座城市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我平时与上海的联系也很密切,但要不要去上海工作,我一度举棋不定。来上海之前,我在清华美院担任副院长,工作可以说是非常安稳。在艺术创作方面,我也有自己的一系列计划。去不去上海,是当时摆在我面前的一个艰难选择。最终打动我的,是上海这座城市以及许多人的信任。有什么比得到信任更让人感动呢?上观新闻:您曾说自己是典型的温州人性格,敢于尝试,敢于挑战。到上海工作后,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曾成钢:世界一流城市必有世界一流的美术学院。如何把上海美院建设成与这座城市相匹配的一流美术学院,是我担任院长后的重要任务。而上海美术学院主校区,也就是宝武校区的建设,是我来上海工作后遇到的最大挑战。上海是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发祥地,从上海美专到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再到2016年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正式挂牌,标志着学院的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而要建设世界一流的美院,必须要有一流的体量规模。去年6月29日,上海美术学院主校区项目正式启动。我们将在位于宝山区的宝武型钢厂的工业遗存上建设一座长约一公里,总面积达22万平方米的新型美术学院,它没有围墙,与城市无缝衔接。上观新闻:这是一张崭新的蓝图。曾成钢:是的。说实话,建设新校区的难度远超我作为一个艺术家、一个老师的能力范畴。但我们温州人有“四千”的说法:千山万水、千言万语、千方百计、千辛万苦。大家用“四千精神”来形容温州人敢闯敢干、不怕失败。我心想,既然接了这个担子,那就要有所担当。我们这代人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是幸运的,要为这个时代做些什么,为这座城市留下些什么。根据“保留历史塑造未来”的设计思路,围绕新校区的建设,我们与十几个单位开了数不清的会议,工作强度是我参加工作以来从未遇到过的,最终拿出了一套可行的方案。我们的努力也得到了来自各方的理解与帮助,因为大家有个基本共识,那就是上海美术学院的建设对上海这座城市、对上海美术、对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将是巨大的贡献。因此,尽管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大家都能相互理解,在磨合中推动事情往前走。我感受到,这种理性的实干精神就是上海精神。上观新闻:为何将主校区选在宝武型钢厂这个带有浓厚工业色彩的地方?曾成钢:五六年前,宝武钢铁集团的陈德荣董事长到北京,在我的工作室相聚,我们从雕塑材料谈到艺术工作室等很多话题。聊天之余,他提出可以把宝武的废钢赠送给清华美院作雕塑创作材料,为此我去了一次宝武。当我看到老厂房庞大的工业遗存时,它的建筑形态、空间感和工业美,让我很震撼。我心想,要是这里能给艺术家做工作室,甚至建一所美术学院,会是一件多好的事。中间经过了来回论证,最终明确了美院主校区就在宝武建设。通过国际招标,德国GMP建筑师事务所胜出,建筑师玛德琳·唯斯担任总设计师。每周我们都会进行设计深化讨论会,目前已经到了可以落地的阶段。相信工业遗存的蝶变将会赋予上海美术学院后工业时代的美学气质,并带动城市能级与品质的提升。上海美术学院主校区西侧立面效果图海派是上海文化精神最好的注脚上观新闻:您曾在中国美院学习、任教,后来到清华美院任教,再到上海美院出任掌门人。在您看来,这三所知名艺术院校的底蕴与气质有哪些不同之处?曾成钢:我想从三所学校的校训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校训承载着一所学校的历史和文化,直观地传递出学校的精神内核。这三所学校校训的核心精神都来自“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一古训。我的母校中国美术学院是中国最老牌的美术学院,在建校88周年时,发布了“行健、居敬、会通、履远”八个字作为校训,它凝练了中国美院一路走来的办学理念,对前辈、对艺术、对自然、对社会的责任以及对学生的志向抱负与要求。清华的校训大家比较熟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它要求教师必须有耐心和坚定的决心,要求学生具有勤奋、进取、争创一流的品质。清华还有四个字叫“行胜于言”,我在清华深刻地体会到清华的老师和学生是如何践行这几点要求的。上海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希望师生能把百姓之忧、国家之忧、民族之忧放在心上。上海美院的育人目标是培养传承上海文脉、具有国际视野、全面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卓越创新人才。根据这一定位,学院提出了“深实博约,正德思行”的院训。上观新闻:您曾说,上海美院的发展不是对其他美院的翻版复刻,也不是照其他学校依葫芦画瓢,而是根植于上海文化的土壤之中,反映上海的文化特质和城市精神。对于上海的文化特质和城市精神,您是如何理解的?曾成钢:城市精神的本质是人的精神。人的衣、食、住、行、交往、表达、创造构成了文化。所以城市、市民与文化是三位一体的。近两年来,我住在上海,对上海的认识加深很多。这座城市是独一无二的,它有传统、有特点、有实力、有潜力。上海文化最大的特点是包容。上海是中国近代文化的发祥地,“老码头”宽泛的视野与包容力孕育了海派绘画、海派戏曲等。海派生发于这样的社会背景中,它是江南文化的熔铸与升华,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上海的文化底色、文化基因和文化符号,是上海文化精神最好的注脚。其次是发展与创新。上海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回看历史,发展始终是上海的演进路径。当我们站在外滩,黄浦江的这边是上海的百年历史,对岸是上海城市发展的新形态。上海文化的底蕴与气度源自城市不断地自我超越,发展创新。最后是引领。如果说海纳百川是上海文化的特点,那么追求卓越就是上海文化的本质。上海之所以能够不断创造奇迹,很重要的一个特质是它追求卓越的引领精神。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发展、包容、创新、引领,也正是上海美院成长壮大的独特养分。“云上一公里”线上展览现场上海为什么要办世界一流美术学院上观新闻:上海美院近年来倡导“新海派”。怎样理解这个“新”字?新海派与海派有何不同?曾成钢:“新海派”的基因是海派文化,它的核心是复兴精神,是根植于上海社会环境中与时俱进的文化系统。新海派与海派的不同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时代不同。海派是由传统转向现代,兼容并蓄。新海派则是由现代转向当代,与时俱进。二是地域不同。传统海派立足上海,新海派立足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家战略,要用全球视野、国际语言重振海派艺术的国际影响力。三是原动力不同。海派主要是受西方的影响形成的,是一种由外向内的内向型文化。新海派的原动力来自传统,是一种由内向外的外向型的新文化。四是方法不同。新海派是通过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化,对过去优秀的传统进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以此构建具有时代特征与精神内涵的文化系统。转化的目的是在东西方文化语境下,通过对传统和现代的学习,通过对传统的追溯,借助传统的力量,建立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联系,走出一条符合上海城市文化发展的道路。如果说传统海派文化让中国认识了世界,那今天的新海派就是要让世界了解中国。因此,我们倡导的“新海派”是要立足江南文化、红色文化、海派文化三位一体的城市文化基因,以“深美中国”为使命,重振海派艺术的国际影响力,讲好海派艺术的中国故事。上观新闻:您刚才提到“世界一流城市必有一座世界一流美术学院”。如何理解“一流”?一流的美术学院对一座城市意味着什么?曾成钢:一流代表着一种境界、程度与追求。放眼世界,几乎每座一流城市都有与之相匹配的一流的美术学院:纽约有视觉艺术学院(SVA),洛杉矶有阿森特艺术中心设计学院,东京有东京艺术大学,北京有中央美院、清华美院。美术学院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它覆盖了从都市文脉历史传承到国家艺术形象造型体系,再到社会美育公共服务体系。比如英国皇家美术学院是当代艺术的发源地,是英国公共服务体系中艺术教育的开创者,在伦敦城市文化建设中一直起着积极作用。而巴黎美术学院则同步于巴黎的兴旺,见证了整个欧洲美术的发展。对上海而言,办一所世界一流的美术学院,是国家对美育工作和美术教育的战略要求,是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要求,也是上海迈向卓越全球城市的重要布局,更是重振“新兴艺术发祥地”和“现代创新艺术策源地”的文化形象所承担的使命、任务。而上海这座超级都市无论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都具备了这样的条件。这几年来,上海美术学院致力于优化培养模型,扩编师资队伍,并积极参与城市发展和对外交流,不断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陆续推出了“风自海上”“无问西东”等学术品牌活动,新创刊了《新海派》刊物,积极践行“新海派”的理念。“云上一公里”线上展览艺术只有好坏,没有新旧上观新闻:最近,上海美院为毕业生举办的“云上一公里”线上展览收获了可观的浏览量。当下,人们观赏艺术的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对艺术创作,以及艺术人才的培养会带来哪些影响?曾成钢:这次的“云上一公里”展是我们建设数字化美术馆的一次尝试。我们把毕业生的520余件作品放到正在建设中的宝武校区数字孪生空间中,将虚拟与现实结合,打造了一个永不落幕的线上美术馆。疫情让我们的现实生活受到了一些限制,但同时也激活了网络虚拟世界,比如网课、线上展览等迅速火热。我们“云上一公里”毕业作品展观展人次近500万,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今天的数字美术馆已经趋近于“元宇宙”的概念,它为创作提供了新的角度。以前,艺术家大多是以真实世界为基础而创作,而现在赋予他们的展示条件变了,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视觉力量和形式语言会得到极大的释放。在更复杂的环境里,艺术家可以不再局限于建筑空间的表达,而是能够探索时间性、多维度的更多可能性,很有可能会出现新的艺术形式、艺术语言和艺术观念。上观新闻:但线下观展,近距离地感受艺术品的气息与周边环境所产生的共鸣,依旧无法被虚拟展览所替代。曾成钢:是的,虽然有巨大的发展前景,但是数字展览无法彻底取代线下展。因为艺术作品那种震撼心灵的力量,必须到现场看原作才能体会。我们千里迢迢到各地的美术馆去看《大卫》、看《蒙娜丽莎》就是这个道理。现场的力量是无法被取代的。因此,我们的教学主体应该坚持以实践为主,比如写生、讲授,尤其是现场交流,老师和同学们在一起的课堂氛围是非常重要的。上观新闻:未来,随着新的艺术形式、艺术语言和艺术观念层出不穷,艺术的判断标准是否会随之变化?对大众而言,面对越来越多“看不懂”的艺术品,如何辨别优劣?曾成钢:我一直认为,艺术只有好坏,没有新旧。“新旧”是一个时间的概念,是相对的。现在新的东西过了一段时间会变成旧的或者变成传统的,而传统的东西比如一些文物,因为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反而是新奇的。艺术是有好坏的,这里面有价值的判断,有品质的要求。一件艺术品的品质不高,不管过多久,都不是好东西。当然,我们还要在“好”里面看到不足,在“坏”里面看到闪光点,这需要眼光去判断。对艺术家来说,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审美判断能力。就作品而言,观众可以看不懂艺术家的个人创作,因为这是艺术家的个人表达,而当艺术品一旦进入公共领域,就必然会面临比如法律法规、社会道德、公序良俗、大众认知等方面的要求。从工作室到美术馆,再到户外空间,作品的作者性在降低,公共性在增加。这涉及为谁创作的问题,作品的受众群体变了,语言、形式、主题、内容就都要随之调整。拿雕塑来举例,公共雕塑必须要让人看得懂,起码是大多数人要能看懂。我认为,一件好的户外雕塑应当具备这样一些要素:有好的想法,选择合适的艺术语言与作品规模来表达,充分考虑作品与环境的关系,还要有精良的制作。《伟业》,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2021人物守住艺术的“中场”温州平阳县鳌江镇的港口公园里矗立着一座大型的青铜雕塑《天下第一鳌》,它高11.35米,宽10.2米,长18.3米。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曾成钢将自己对家乡鳌江镇的热爱倾注在这座雕塑中。“我在海边长大,大海给了我力量和智慧。”从13岁开始,曾成钢每周坐船去平阳学画,他决心这辈子一定要做画家。1977年,被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录取时,他的志愿是版画系。进了学校,曾成钢才得知版画系招满了。老师问他是否愿意调剂到雕塑系。当时他并不知道雕塑系是干什么的,心想只要能进美院,干什么都行。就这样,曾成钢开始了自己的雕塑生涯。大学毕业后,曾成钢先后被分配到浙江东阳陶瓷厂、绍兴园林管理处工作,但那些地方都没有他的用武之地。他一心考研,连续考了6年,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母校的研究生。1989年,还在读研的曾成钢完成了雕塑《鉴湖三杰》,表现的是绍兴三位历史人物秋瑾、陶成章和徐锡麟。这件作品荣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雕塑类金奖。从此,雕塑界知道了曾成钢这个名字。青铜器是对曾成钢影响最深的艺术,他对青铜器的喜爱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他的《精灵系列》和《梁山好汉系列》都具有青铜器般的简约、张力和结构。在曾成钢看来,青铜器充满着刚健、厚重、古拙的气质,还具有一种霸气,这种霸气正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和精神气质的表现。而他的每一件作品也都是对这种气质和精神的追求。研究生毕业后,曾成钢留校任教。去欧洲做访问学者时,他白天去各个博物馆参观,晚上就坐火车赶往下一个城市。没出国之前,曾成钢觉得自己的雕塑已经很不错了。但当他在欧洲看到这么多杰出的艺术作品时,内心被深深震撼了。回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曾成钢都处于“失语”状态。在苦苦思索的过程中,两件作品的创作使他从自我怀疑的困境中走了出来。第一件作品是为上海龙华烈士纪念馆创作的《丹心忠魂》。这件作品由五大壁面组成,总面积达365平方米,他用写实为基础的象征性表现手法,以大量垂直线条与块面虚实结合,形成铜墙铁壁般的整体效果。第二件作品是为家乡温州博物馆创作的大型浮雕作品《中国古代神话传说》。艺术理论家孙振华曾经问他:“在今天的艺术格局中,有前卫的,有传统的,各人有各人的定位。你对你自己的艺术有什么定位呢?”曾成钢的回答是:“如果要给自己定位,那么我守中场。”“中场”就是对东西方各个时期的艺术都不排斥,全方位地吸收,从而建立自己的艺术风格,既不复制传统,也不纯粹模仿西方现代艺术,而是对东西方文化艺术进行传承、转化与创造。《战友》, 北京中央党校 2016雕塑是一座城市的精神面貌和情感归宿。近10年里,曾成钢和团队在6个城市建了6座雕塑公园,落地的作品超过600件。《起舞》是曾成钢的第一个公共雕塑,这件作品后来成了安徽铜陵的标志。《圣火接力》高8米,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国家体育场的正前方。《伟业》呈现于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前,这是他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创作的。《战友》安放于中央党校,马克思与恩格斯一坐一立,神态安详,凝神远视。2012年,《穿越——曾成钢雕塑展》在德国举办,《大觉者》《莲》等作品轰动欧洲。瑞典雕塑学会会长理查德·布里克索看完展览后说:“原来以为中国的雕塑是效仿西方,看了曾教授的作品,完全是他个人的创造。想不到在当下中国还有这样的作品,让人非常震撼!”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雕塑究竟具有怎样的意义?曾成钢坚信,雕塑是人类生存的需要,是人类历史记载的需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雕塑是带有情感审美的造物,可以与天地共存。本文来源:曾成钢教授转自:上观新闻(有删改)作者:陈俊珺
为更好地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及“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更好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2023中国数字艺术产业论坛”经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批准,由中国动漫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城乐(北京)文化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重庆市九龙坡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九龙半岛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中数艺元(北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承办。此次论坛将围绕6大核心议题,与30余位政企产学大咖共同畅想数字艺术赋能的无限可能,将从“实用”到“美用”增强数字艺术产业市场意识、激活产业数字体验新场景,同时对数字艺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数字艺术IP赋能新消费等相关前沿话题进行深度研讨,促进数字艺术助力产业升级发展,为千行百业提供新动能,论坛将于12月12日上午9点开启线上现场直播。T.A.B是一个关于“科技x艺术x商业”的内容分享平台,发起人为数字艺术中国创始人王泊乔先生,最初起源于中数艺DAC团队内部知识分享,后逐步扩大影响发展成国际论坛、演讲、沙龙、茶话会等多种形式,已有几十位来自科技、艺术、产业领域的大咖输出了丰富的高质量内容。T.A.B作为本次中国数字艺术产业论坛的线上论坛,将于12月13日9:00-19:00围绕11大主题在线上继续开启,播放平台为搜狐视频、搜狐新闻、中国网艺术中国视频号、MANA 全球新媒体艺术平台、腾讯社会研究中心视频号、凤凰网房产心直播、中数艺元DACY视频号、公众号中数艺DACART。TAB线上论坛嘉宾介绍9:00-9:05主持人开场王泊乔数字艺术中国创始人中央美术美院国际学院特聘教授首都博物馆《辉煌中轴》数字多媒体总设计师京东方苏州湾数字艺术馆常设展总策展人《时空穿梭机》总设计师作为数字艺术在中国的早期推动者、知名策展人,20年来致力于打破艺术、科技和产业间的藩篱,担任了近百个国内外大型数字艺术展览策展人,近期在多个国家级融合艺术、科技、商业的项目中与艺术家们共同探索AIGC在数字艺术领域的应用实践。代表项目:《国家宝藏》数字体验馆、京东方苏州湾数字艺术馆常设展、腾讯艺术科技大展、首都博物馆辉煌中轴大展、国家博物馆观众体验区、“一带一路”中国国际数字艺术巡展、苏州本色美术馆世界的尽头大展等。主持的项目和作品曾获故宫紫禁城杯文创大奖、798跨界创新大奖、北京广电8K超高清大奖、全国元宇宙三星示范案例、文旅部沉浸式体验示范空间等。9:05-9:30主题演讲1:《前人工智能时代的数字艺术创作》缪晓春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64年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和德国卡塞尔美术学院,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作品包括摄影、绘画和基于软件创作的三维电脑动画和雕塑,并在国际上广泛展出。曾参加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2013),第7届亚太三年展(2012),首届基辅双年展(2012),第4届广州三年展(2012), 釜山双年展(2008),首尔媒体双年展(2006),上海双年展(2002)以及纽约-芝加哥-伦敦-柏林等地美术馆“过去和未来之间”巡展(2004-2006)等。主要公共收藏包括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波士顿美术馆,芝加哥斯玛特博物馆,洛杉矶亚太艺术博物馆,维也纳路德维希现代艺术博物馆,法国当代艺术基金会,新加坡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广东美术馆,香港M+博物馆,伊斯坦布尔博卢森当代博物馆,美国布罗德博物馆,瑞士希克收藏,慕尼黑格茨收藏,伦敦扎布鲁多维奇收藏,巴黎DSL收藏等。9:30-10:30主题演讲2:《生成式AI数字人:想象力变现时代的技术与商业》陈军宏黑镜科技创始人、董事长科技与人文交叉领域连续创业者与思考者。前游戏制作人,作品获得世界大赛金奖,对游戏设计思想与方法有深入研究与实践,对游戏本质和游戏化机制有体系化认知。互联网产品经理,在 AI 算法产品化领域有丰富成功经验,多款产品获得全球影响力与传播。作为技术与产品世界观的建构工程师,拥有对 AI 与智能、游戏与社交之间关系的持续深入思考。科技作者,对互联网发展趋势、各类生成式 AI 技术、技术的人文未来等课题进行了长期学习和思辨,形成了《通往未来之路:Metaverse 与下一代互联网》、《Metaverse 漫游指南》等未来观察。10:30-11:30主题演讲3:《沉浸式文旅新空间的数实重构与化境创生》卜希霆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副理事长中国文化馆协会沉浸式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出版《网罗城镇:未来城市的想象力》《创意营造学》《创意起底——文化创意产业先锋思维解码》《对话创意领袖——25位文化创意产业精英的创业秘籍》《中国美丽乡村案例研究》《丝路重生:“一带一路”文化遗产的创意营造》等著作。起草并制定《品牌价值评价 农产品》(GB/T31045—2014)国家标准;主持国家艺术基金“动漫企业高端管理人才培养”“中国街舞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敦煌美育创新与发展白皮书”“大运河文化辞典(江苏卷)”编撰等课题项目。主持起草《“十三五”时期繁荣群众文艺发展规划》;参与起草《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立法研究及代拟稿》《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规划(2016—2020年)》《雄安新区起步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规划》等国家及地方政策、法规。11:30-13:00主题演讲4:《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演绎》费俊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方向教授、博士生导师某集体ART+TECH创始人、创意总监199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专业并获得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电子综合艺术专业并获得硕士学位。曾任2023央视春晚视觉总监、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数码媒体工作室主任、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联合策展人。他以艺术家、设计师和教育者的多重身份从事艺术与科技研究、教育与实践,他的艺术实践主要关注由虚拟和实体场域共同构建的混合场域叙事。艺术及设计作品曾在58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等国际展览和艺术节中展出,并荣获了德国IF设计奖、红点设计奖、德国设计奖特别奖和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大奖等荣誉。13:00-14:00主题演讲5:《数字艺术如何与产业相互赋能》李林北京澜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Hirender&hecoos品牌创始人多年来专注于多媒体和可视化软件技术的研发与创新。2008年,就职于美国Analog Devices.,Inc (ADI)公司,任高级算法工程师,3项美国发明专利持有者。2015年,创立北京澜景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多媒体、可视化软件技术的研发。主导创立国产播控品牌“Hirender全媒体总控”,为数字娱乐与活动产业全方位赋能。2018年,创立hecoos品牌,将“hecoos全域制作”带入新媒体设计领域,为展演行业建立全新的设计理念和工作流程;带领技术团队研发hecoos xR/VP虚拟制作解决方案,助力影视虚拟制作产业快速发展。2020年,创立“艺书ARTBOOK”网络教育平台,为科技艺术领域的院校师生和展演行业从业者提供专业知识服务。2021年,联合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共同发起“澜景·未来媒体学院奖”,并向中央美术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资金200万元用于奖项建设,与国内外顶尖美术与音乐院校一起为优秀青年创作者搭建展示其才华、提升创作力的交流平台。同年创立沉浸式会展平台“其境”,复刻线下真实场景至线上,运用多元有趣的交互形式,打造工作、学习、社交、商务洽谈等专属虚拟场景,为线上会议、演出、展览等活动搭建专业的商务社交平台。14:00-15:00主题演讲6:《不可能的即兴:AI x艺术生产》陈抱阳青年艺术家、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教师1989年出生于浙江杭州,先后获哥伦比亚大学、纽约视觉艺术学院双硕士学位,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北京高精尖人工智能与数据艺术实验室负责人。他将艺术与科技紧密结合,探索科技与艺术的交融,并在实践中探索与技术的共存。他曾多次于全球重要美术馆及艺术机构举办个展,其中包括浙江美术馆、武汉K11、上海Cc艺术中心、量子画廊、杨画廊、纽约云图画廊等;并于纽约新美术馆、上海明当代美术馆,北京时代美术馆,北京现代汽车文化中心等机构展开策展工作。他于2019年获保时捷青年艺术家奖,2020年获现代汽车Blue Prize策展奖,2020年任MMEDIA AI+Art的主席,2020年至今担任亚洲数字艺术展的联合策展人。他的研究发表于IJCAI、IEEE、ACM等会议与期刊。2023年9月,他主笔发表了《中国人工智能学会——AI+Art》白皮书。15:00-15:50主题演讲7:《数字艺术 x IP打造x中国经典——数字艺术IP产业生态》方明浮云艺术、弘扬经典创始合伙人CEO资深艺术与IP运营专家中国文化艺术IP产业化、生态化、国际化践行者和推动者先后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1-13EMBA,国家级美术设计师,曾任职中央歌舞团、东方歌舞团舞美设计多次获政府嘉奖,中央电视台、中信集团所属企业高管,参与投资创办影视游戏、文化艺术多家企业,曾担任上市公司核心管理层、多家企业与机构顾问,中欧商学院校友会理事。大型沉浸数字艺术IP《浮世之梦》系列、唐宋主题数字艺术《数境等观~靳军传统艺术与科技研究展》、大型艺术公益项目《HowArt后毕业季》总制作人、出品人。浮云IP授权(代理运营全球艺术家IP),截止到目前已签约代理来自全球各地数千名艺术家与艺 术机构IP并进行商业化运营,跨界合作与联名品牌包括宝洁、雀巢、哈根达斯、碧浪、全家、 Kappa、玉兰油、国贸、远洋地产、中国金茂、香港置地、万象城、外交公寓等。《你好大宋》、《你好大唐》、《你好桃花源》等中国经典数字艺术IP正在紧锣密鼓的开发当 中,计划于2023年陆续推向市场,旨在从中国经典元素出发,通过科技x艺术xIPx场景虚实融 合,活化中国历史、弘扬经典艺术、赋能大文旅大消费,推动文化产业与生态优化升级,打造文 化自信,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15:50-16:40主题演讲8:《设计考古下的意义创造》高一强“日用之道”创始人及品牌合伙人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设计专业委员中国家具协会设计委员会会员中国陈设委员会副主任北京设计学会会员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从事室内及家具和产品的设计。2002年应邀参加2008奥运会标志设计;2009年作品入选全国第11届全国美展;2010年作品获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2011年受邀参加中国国际原创设计展,同年,其作品入选北京首届国际设计三年展。2012年作品先后获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中国设计大奖提名奖,同年,成为第二届奥迪艺术与设计大奖年度设计大奖候选人;2014年作为IT’SBEIJINGTIME策展人及DESIGNISRESPECT(迪特拉姆斯中国展)策展人;2015年成立生活品牌——“日用之道”。2016年全国大学毕业设计大赛评委,同年,应邀参加米兰设计周;2017年中国创新红星奖评委;2018年出版《日用之道》;2019 年作为廊坊工业设计大赛评委;2020年作为温州市长杯创意大赛评委。16:40-17:30主题演讲9:《文化遗产数字化创意与传播——艺术阐释与文旅创新》张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文旅部·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交互媒体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博物馆传播研究室主任全国文化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文化遗产数字化和博物馆展示设计专家,关注立足于城市文化发展战略,服务于城市文化经济和旅游开发,实践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和活化利用研究;并在上述领域招收合作博士后。成果曾多次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得第三届中国美术奖金奖、第十届全国美展优秀奖、多次获得全国博物馆陈列十大精品奖、GRAND PRIX DU DESIGN AWARD 等国内外设计奖项。负责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国家文化数字化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异形复杂场景沉浸式交互展厅系统研发》《文物数字资源管理与利用标准体系研究-文物数字资源云服务流程优化及可信技术研究》等国家重要课题。承担过孔子博物馆、中国国学中心、2019 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馆策划展示设计,克孜尔石窟壁画复原沉浸体验、秦始皇帝陵中希合作远程交互展示系统等多项国家重大公共文化建设项目和文化科技合作研究项目。17:30-18:30主题演讲10:迷路:数字艺术IP原创不止于书董亚楠青年数字艺术家、中国恐龙IP创作者创作涉及绘画,互动装置,绘本及艺术手制书,GIF动态图形的研究与创作。曾获中央美术学院毕业设计一等奖,作品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绘本《恐龙快递》,英文版获美国科克斯KIRKUS蓝星书评及Yonth Services Starred Book Review,BEST OF SHOW of Cross Connections 2018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Of Design & Illustration.受邀参加2015第二届钻石之叶全球艺术家手制书展,并策划副展“会动的书”; 2019年参加钻石之叶与雅昌策划的艺术家手制书展。2021年在美国Eric Carle 图画书艺术博物馆展出;2023年参与制作的《中国恐龙地图》入选德国“白乌鸦书目”。18:30-19:00主题演讲11:《数字艺术IP如何赋能新消费品牌?》武卫民剧派网创始人意风天腾公司CEO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业导师长江商学院北京校友会副会长2002年成立高触机场传媒、《瞻》杂志社等多家知名公司,开始涉足广告媒体行业;2014年与全球第一大娱乐营销公司P.GEM成立中国合资公司,并专注于娱乐整合营销,成功将红牛、蒙牛、TCL等品牌植入好莱坞电影《变形金刚》、《碟中谍》等影片中。2017年成立剧派网(影视文学共创平台),专注于影视IP版权孵化;2021年参与成立意风天腾公司,专注于中国艺术品市场及文化产业领域的投资,践行、引领数字艺术IP+新消费领域模式,将数字艺术作品与商业开创性融合。T.A.B 线上论坛团队:总 策 划:王泊乔制 作 人:杨小扬选题策划:章媛视觉总监:罗稀美术设计:王靖媛项目统筹:章华编 导:郭恺晨 杨蕊嘉项目经理:张利勇技术统筹:尚东坡 陈秋雨灯 光 组:刘彪 赵心博 王胜军导 摄 组:国晖 彭冠嘉 彭萌萌 孙涛音频技术:鲁荣甫后期统筹:高凯博后期剪辑:王鹏 冯泽强包 装:石千卉执行机构:中数艺互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XR技术支持:北京澜景科技有限公司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华美院美术学博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