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过度的物质生活会让人越来越发达,人类越来越不幸福?

2022-01-24 09:02
来源:
号齐
从平房搬进高楼、别墅,把拖把换成扫地机器人,搬进更高的摩天大楼、更大的房间,换成最新的手机型号……不过,你有没有觉得科技越发达,人反而活得越累?
现在互联网公司动辄996,更有甚者724,也就是每周7天,每天24小时随时待命。1930年,经济学家凯恩斯说过一段话:21世纪,人们将进入闲暇时代。每天只工作4小时,或者工作8小时,38岁退休。今天,这种观点只能当笑话听。科技进步没有让人类变得清闲,反而活的越累。
很多人其实也有这种感觉,但是,我认为推广新科技的方向是对的。科技越发达,让人活得累,我想有以下几个原因。
欲望
科技越发达给人感觉活的更加累,主要原因是人的欲望是在不断变化、不断扩大中。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给出的幸福感公式:幸福感=满足感/欲望。
人得到自己想要的,就具有幸福感,如果人的欲望在扩大,同样也会降低幸福感。
以前信息闭塞,人们只是看到身边的事情,只能拿身边的人和事情来和自己比较、参考。现在信息技术发达了,大家看到很多、很远的事情,甚至是出国,看到外国人的生活方式,看到了很多富人、上层社会人的奢侈的生活,看到许多新奇的事物。人的基本特性就是,看见什么就想要什么,很自然的,欲望就扩大了。
社会中人相互攀比,相互鄙视,相互勾心斗角,是人活的累主要原因之一。在没有高科技的古时候,社会上人就已经有相互攀比,相互鄙视,相互勾心斗角。只是高科技使这种情况大大加剧。
比如几十年前,大家都是穷光蛋,勉强的填饱肚子,身上都是破衣服,家家破草屋,你拿什么去向人炫耀?
现在不同了,你买了大众轿车,他买了宝马轿车,哪我要买什么车子,才能够压住他们?
手里拿苹果手机的人,嘲笑手里拿华为手机的,手里拿华为手机的,鄙视手里拿小米手机的。
在小镇上买房子的人瞧不起农村的人,大城市买房子的人瞧不起小城镇买房子的人。
大家总是借助于一个物品去鄙视别人,在这个鄙视过程中寻找快感。高科技创造了五花八门的新产品,并且不断的更新换代,让喜欢鄙视他人的人们,卷入了相互鄙视的漩涡。
这种相互鄙视,使很多经济条件不好的人害怕落后、被人鄙视,可是想买这些东西,经济条件又跟不上。造成了人的焦虑心情,压力山大,活得不开心,感觉活的累。
沟通
高科技仅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和手段,并不必然导致人与人之间感情距离的拉近;信息交流的方便快捷并不能掩盖人们之间感情距离越来越远,人们感到越来越孤独的事实。
充满的现代社会人更倾向于时间功利观念和自我价值的完善.生存的压力使人们无暇去同亲人朋友聊天谈心,从而造成感情的淡漠,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因此我观点认为:拥有高科技的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
生存的压力
科技发展,人工智能会取代大部分人类的工作,那个时候很多人可能会无所事事,从而不能养活自己。有关人工智能取代大量的工作,这一点我们是不用怀疑的。事实上,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类社会中的一些工作已经开始被其取代,比如很多城市的公交车已经没有了售票员,而是只有一个驾驶员,过去售票员的工作目前已经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再比如一些工厂,过去需要很多的技术工人,而现在人工智能的介入,形成了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自动化工厂,只需要几个看管机器的人员就可以了。这也是人工智能取代了过去技术工人的工作,而且这种趋势会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
过去,我们常说,学好一门技术手艺就能够一辈子吃香喝辣,可是在未来人工智能会取代这一切。技术手艺人将不再吃香,因为我们需要花费几年,几十年甚至一辈子才能学好的手艺或技术,在人工智能面前可能只是一个芯片的事情。
比如厨师这个职业,在未来大概率会被淘汰,我们都知道,一个五星级以上的大厨,那可不是容易能够短时间学会的。而这样的大厨走到哪里都非常吃香,工资收入都是比较高的,可是再厉害的厨师,他也不可能掌握所有的菜系,只能在某个小范围之内做到更好。
可是人工智能则不同,只要我们将每一道菜的具体做法,注意细节等输入人工智能的芯片中,那么人工智能就可以轻松掌握这一道菜,而且做出来的菜肴丝毫不亚于一个五星大厨,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可以掌握几百道,几千道菜肴。
试想一下,这样的人工智能厨师一旦问世,厨师这个职业还有存在的必要吗?除了厨师之外,目前365行甚至有一半的行业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这是一个无法改变的趋势。
当然,目前的人工智能是无法做到这些的,严格意义上来说,人类目前所掌握的人工智能最多也只能算是伪人工智能,还称不上是真正的人工智能。即使如何,目前已经有不少的行业开始不断被人工智能取代,而且人工智能的发展非常快,大量的行业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步伐在加快。很多人跟不上步伐,使人不能适应新的世界,感到被社会抛弃。
人们也越来越推崇极简主义、反对消费主义、逃离北上广……身处科技带来的极致物质享受之中,许多人却越来越希望逃离一切,怀念人情、故乡、田园。
这种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有矛盾,让现代人常常审视自我:我们能否与钢筋水泥、AI机器共存?
科技围绕下,回归生活本质
重新思考人与科技之间的关系,或许才能找到我们理想生活的答案。
从工业革命开始,人与科技的关系就是一个永恒的思考话题。乐观主义者崇尚技术、理性,相信科技如同普罗米修斯盗取的火种,为人类点燃走出困境的明灯。怀疑主义者用批判性眼光,认为技术的滥用终将导致人类成为机器的奴隶,带来更多新的问题、困境。
200多年后的今天,科技没有高于人类,人类也对未知的科技抱有敬畏。最终,科技成为我们日常生活最好的见证者、陪伴者。
在归乡旅途中,建筑师马清运曾谈及理想生活:“透过物质的表象,回归到事物的本质,沿着事物的本质,才能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理想生活。”表象的技术,并不是人类生活的主角,只有人类学会透过表象、看到本质,才能与技术共存,收获内心渴求的自由、亲情、温暖。
未来,物质世界必将更加蓬勃、丰富,每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在很多科学家和哲学家探讨的人与科技关系中,悲观与乐观并存,与你我都息息相关,但相信科技向善,而且再先进的科技也不会高高在上,终将成为我们的日常。或许,尝试回归生活的本质,科技才会赋予我们生命更多的温暖和意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今天,我们的科技突飞猛进,社会高速发展,好像人类社会在进步,但是另外一方面,人们却越来越不幸福,不快乐,甚至感到孤独、焦虑和抑郁。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人有两种生存方式:一种是占有,一种是存在。马克思说,你存在得越少,表达自己的生命越少,那么你占有得就越多,生命的异化程度也就越高。意思是说,一个人占有越多,实际上存在程度越低,越容易被异化。而相反,你占有越少,表达自己的生命更多,你的生命异化程度越小,而你才能活出真实的自己。一个人越是追求外在物质的占有和欲望的满足,那么他反而越容易失去自身真实的存在状态,会变得无聊、孤独、焦虑甚至抑郁。这跟老子《道德经》中说的“少则得,多则惑”的智慧是类似的。弗洛姆在《占有还是存在》中提出了人的两种生存方式。弗洛姆基于马克思的思想,他对消费社会的反人道、对人的无意识操控等行为,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弗洛姆的这种批判,在我们人工智能和信息时代的今天依然有深刻的意义,今天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质文明程度越来越高,但是人们离幸福好像越来越远,取而代之的是人逐渐被原子化和异化成工具人。弗洛姆说,工业时代给我们的希望和信念,是建立在“无止境的进步”这一伟大允诺的基础之上。我们相信人类必将征服自然,获取物质的丰裕,绝大多数人口将得到最大化的幸福,并且个人自由将不受限制。人类的文明始于人类开始积极控制自然,但直到工业时代来临之前,这种控制都是非常有限的。随着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越发让我们感觉正在通向无尽的生产和消费之路,似乎科技让我们无所不能,科学让我们无所不知,我们正在逐渐变成神,拥有至高无上的力量。我们感觉到了新的自由,成为了自己的主人,我们感觉可以随心所欲。这种“进步”给了我们三种许诺:无尽的生产、绝对的自由和无限的幸福。这其实也是今天很多人理解的“进步”的好处,科技越来越发达,生产的商品越来越多,我们以为这会让我们摆脱束缚,越来越自由,也越来越幸福,我们认为这就是“进步”会我们带给带来的东西。但工业时代没有兑现这个承诺,而在信息时代和智能时代会得到兑现吗?今天随着社会进步,无节制的欲望满足,无益于我们的幸福,也并没有更自由。而相反,在今天的社会,无意义感、焦虑、抑郁、被异化、被工具化和被原子化的感受越来越强烈。这背后是什么原因?弗洛姆从人的两种生存方式进行了剖析,一种是占有的生存方式,一种是存在的生存方式。实际上我们所追求的“进步”只是以我们对大自然的占有为前提的,而且这种占有激发了我们内在的占有欲,占有欲越强,我们的存在度其实是越低的。占有主要是外在物质的占有,占有是索取、外求的过程,而存在是一种不以占有为前提的生存方式,不是占有而是体验,是一个开拓、创造过程。生命的常态是存在,而占有则是一种异态。人作为生活在自然界的社会人,我们身上兼具自然性和社会性,这导致了在我们身上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占有倾向,我们倾向于占有更多资源,这是来自于我们想活下去的生物性需求;一种是存在倾向,也就是倾向于以奉献、分享、创造,它的力量根源于人类生存的特殊情况,以及通过与他人结合为一体,并克服孤独的内在需求。弗洛姆说,生物化的需求并不是人性中唯一的强制性需求,还有另外一种需求,根植于人类模式的本质和生活实践中,那就是:人需要与自身之外的世界相联系,以避免孤独。之前我们介绍过人的两种本能:生存和安全本能,群体依恋的本能。实际上占有就是为了满足我们的生存和安全本能,而存在满足了我们群体依恋的本能。群体依恋是人作为社会性动物,而发展出来的一种本能需求。弗洛姆说,人虽经过了本能与精神的结合,但却失去了本来具有的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为了消除内在的孤独和不安全感,我们必须与周围的人和自然界形成一个新的整体。与他人结为一体是人的需要,表现形式是多样的:比如个体与父母、与偶像、种族、阶级、宗教、某一组织都有一种共生的联系。占有和存在这两种生存方式都是并存的,哪一个占据主导这要取决于环境因素的影响。弗洛姆认为,这两种生存方式指导着我们是被动承受生活,还是积极迎战生活。更倾向于满足我们的占有欲望,我们会很容易被这种欲望控制,变得自私自利,而被群体孤立。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以占有为导向的社会,看起来我们占有越来越多的东西,但实际上内心越来越不安和惶恐。而生活在一个以存在为导向的社会,成为一个更看重存在的人,则可以获得更加持续和稳定的安全感,这会更好的激发我们内在的创造性、思想性、精神性,并指引我们生活的方向,让生活变得有价值。前面我介绍了弗洛姆认为:爱的本质是付出和给予。占有的生存方式,就很容易把爱变为占有、控制和支配,或者把自己变为一个值得被爱的商品;而存在的生存方式,则把爱视为一种能力,一种主动与他人和群体建立连接的能力,而这才是一种真正的爱。#秋天生活图鉴#
自从资本主义在西欧诞生的那一刻,消费这个概念就注定与资本主义的生与死息息相关。全球化与工业化使得人们在物质享受极大得到满足之后,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与价值取向。消费既代表着一种自古以来的经济现象,也使得我们与世界的边界变得松动——我们也许不会想到自己消费的一件时装,与地球另一端的第三世界中的女工的命运息息相关。而电视上光鲜亮丽的真人秀中频繁出现的商品,也许也在为屏幕那一端的人们的心灵中埋下种子:我渴望这样的生活,这样的生活也许才可以称之为“生活”。消费,把我们心中的渴望与剩余与人性底层的呼声紧密相连,我们一生的价值与野心都在于“清空购物车”以平息内心深处那一声声对更好更体面的自己的渴望。正如马克思所说:“在资本主义下,每一个人都在思考如何在另一个人身上创造一种新的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商品帝国》,[德]弗兰克·特伦特曼 著,马灿林、桂强 译,九州出版社,2022年8月。消费是一种异化,它把我们曾经对自己所有的期许化作了买单的那一刻的片刻欢愉与喘息。同样消费打造的符号与行为准则也在不知不觉间支配着这个世界。我们习惯于以衣着、点餐的菜单、手表、手机型号评价一个人的品味乃至阶层。同样消费前所未有地介入了我们的文化生产,电视剧、短视频、综艺节目既是一种消费所诞生的工业产品,也使得意志软弱的我们在不知不觉间被隐性的资本所俘获。齐泽克们曾经一次又一次地批判资本主义填补经济危机的虚空,嘲笑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犹如饮鸩止渴。然而齐泽克却不得不承认,渡过一次次危机的资本主义犹如凤凰涅槃,垂而不死之际却以另一种方式说服大众接受另一种新的支配方式。或许,消费主义的真正源头正是来自我们人性中的软弱和渴望。我们乐在其中却一次次地为自己的贪婪和纵欲而忏悔。就像知识分子们一次次地引用拉康、德里达、鲍德里亚批判资本的无孔不入,却难以逃避跨国企业星巴克优惠活动的诱惑。也许,人类对消费和商品“与我周旋久”的缠斗,还将继续,而且望不见尽头……撰文|孔笑微被商品改变的世界谈到什么是重要的商品,有一种有趣的观点是非必需品、新奇的奢侈品常常才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大抵人类天生猎奇喜新厌旧,创造高溢价的增量需求,总比撼动深深嵌套在旧有经济结构里的基本民生商品,无论从社会运行,还是商业利润上都容易得多。刺激大航海的是东方的香料和丝绸,形成世界贸易体系雏形的是蔗糖咖啡和茶叶,棉花需求激增和棉纺产业崛起伴随着西欧中产阶级的社交地位形成和一群“渴望打扮得像公爵夫人的磨坊女工”。上流社会愿意花溢价购买新奇商品,如何逐渐普及为群众承担得起的流行消费品,就是新产业和消费社会崛起的历史。成瘾性——比如在糖、咖啡、茶、酒精、电视、网络游戏和手机短视频之中看到的,扮演了重要的渗透剂角色,在穿透阶级壁垒向下传递的过程中,像滤纸一样,萃取出了符合大众市场、激发产业规模、推动经济更新换代的最理想商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世纪,郊游的法国中产阶级家庭。加尔布雷思在《丰裕社会》中探讨了生产者主权对消费者主权的侵蚀,然而追溯历史,一种巨大成功的消费品,从来不是生产者可以单方面创造的,即使在远远称不上丰裕的社会里也一样。《商品帝国》探讨了新爱好的引入和普及,如何启动现代的消费文化,揭示了消费社会以及心理,也可以从匮乏而不是丰裕中产生。蔗糖与权力的联系源远流长——糖与茶,曾被称为最早有帝国主义色彩的世界性商品。制糖业的死结在于,当年甘蔗几乎是蔗糖唯一可靠来源的作物,非得在热带地区种植不可,而且要消耗大量淡水,对集中劳动力投入要求极高。在前工业化年代,只有残酷的奴隶制能满足甘蔗种植园的劳动强度。热带作物经济奴隶制以及后来的契约奴工,是早期资本主义机器吐出的第一炉煤渣。以死亡率而计,当时欧洲每消耗一磅糖,相当于消费两盎司“人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普鲁斯特而声名鹊起的甜品——玛德琳蛋糕。直到19世纪初英国废除奴隶贸易,20年后在整个不列颠殖民地禁止。糖业奴隶制的衰落,原因与其说是由于道德进步,不如说因为拿破仑战争之后,甜菜作为温带制糖业的替代原料在欧洲兴起,缓释了对蔗糖的单一依赖。竞争的崛起让市场风险增加,把人(奴隶)作为固定资产,就不得不承受较高的固定成本,只有稳定的大规模销量才能享受到平均成本降低的好处。在市场不稳定的时期,把人力投入作为可变成本,而不是沉没成本,才是划算的。“契约工人”的待遇不见得比奴隶强多少,甚至来源一样不道德(诈骗与绑架),主人付给他工钱只是因为这比把他整个买来划算——但人类获得每一点自由都伴随着巨大的不对称的代价,新的历史毕竟开始了。以食糖为基础之一的现代零食文化和快餐食品工业,从此出现在地平线上,像黎明初醒的巨兽。消费主义与城市:全球化的进与退与时间和金钱同样重要的是消费的空间,中世纪的大城市甚至比今天的城市更为具有消费性,因为这里盘踞着前现代的两大核心消费集团:宫廷与教会。对奢侈享受的顺从,让这些中心大城市——伦敦、巴黎、马德里,成为了资本主义的发动机。欧洲革命之后,政治动荡阻碍了宫廷与教会的消费能力,生产性工业城市和港口城市,比如曼彻斯特和马赛地位有显著上升,然而很快劳动力的聚集和商贸发展,形成了新的消费能力集团,消费文化第一次从模仿宫廷与上流社会的习俗中摆脱出来,有了崭新的力量和风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奢华和放纵闻名的法国皇后玛丽·安托瓦内特。19世纪是现代工业打开市场的狂飙突进阶段,普遍性照明、供水和城市公共交通,奠定了超级城市形成的基础,中世纪城市的“大理石蛋糕”分层结构不同,现代城市的基础设施规划打通了一个个封闭和自限的“部落”区域,尽管地区间的阶层和贫富差距依然甚至更加悬殊,但联结却前所未有紧密了,消费性经济活动如同血液循环,泵出城市的有力的心跳。消费活动催生了一些崭新的社会公共空间。集市与临街店铺被百货公司和综合购物商场取代,历史学家称之为从宫廷到大众消费转变的拐点。巴黎的乐蓬马歇百货公司,伦敦的哈罗德百货公司,芝加哥的菲尔德百货公司,中国上海的先施百货公司,“百货公司掀起了一场社会与心理的革命”,与小摊贩、室内商店和街头集市相比,百货公司更加具有“商品教堂”特征,是现代大众消费的典型社交形式,就像沙龙是前现代上流社会消费的典型社交形式。百货公司让过去一无所有的人群,猛然进入一个欲望的世界,接受前所未有的强烈冲击,并赋予他们成为现代消费者的崭新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永安百货大楼。购物依然是休闲社交活动,但是一方面,著名的百货公司成为城市地标性的地方景观,以宏伟和豪华跻身于本地教堂、市政建筑和皇家宫殿之列;另一方面迅速发展为前所未有的拥有自我意识的全球性机构,与当时推动全球化的几股力量——世界博览会、蒸汽邮轮、邮政服务和移民,同时发挥作用。百货公司是最早追求资本、知识和品味的跨国流动的商业形式,力求建立一个全球化的大家庭。从19世纪末开始,乐蓬马歇在利物浦和布里斯科顿建立分公司,哈罗德则扩展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在销售类别上,更是力求包罗万象,1895年哈罗德百货公司的商品目录涵盖了多个国家的供应链,它自豪地标榜为从摇篮到坟墓(商品中的确有全套丧葬用品和葬礼服务)。百货公司消费基础深深扎根在快速流动的人群——拥有更多可支配收入的,快速增长的工薪家庭。这个富丽堂皇的地方让购物和消费具有一种类似乌托邦的公共展示属性,削弱了宗教、政治、语言和习俗的隔离,打破了为精英阶层建立的半私密空间,重组了人与人在商品流动和服务中的关系,中产阶级变得更加有信心,也更为接受一个全球化的商品图景。信贷、通胀与丰裕时代的新穷人东西方宗教与传统文明对借贷都持有负面看法,超前消费与堕落和虚假需求相伴而生,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老谋深算的宰相送别儿子的金玉良言是“不要借给人钱,也不要借钱给别人”,本杰明富兰克林认为背负债务是变相出卖自由,维多利亚年代的人笃信3C:文明(civilization)商业(commerce)基督教(Christian)而痛恨3D:债务(Debt)污垢(Dirt)魔鬼(Devil),而浑然不觉两者之间的矛盾:商业和信贷密不可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尔扎克小说《高老头》。在现金短缺,金融体系处于萌芽和抑制状态下的社会中,无论对家庭还是商业而言,借款和赊账是日常生活十分正常的一部分,18世纪初的英国,超过半数的家庭男主人(最有借贷资格的家庭成员)去世时会留下未清偿的债务,十九世纪的商店,无论东西方,鲜少用现金结账,赊账购物才是常态,汉诺威商店的记录中只有1/4的交易以现金结算或者短期清偿;同时代面向市民的北京商铺中“挂账”比例也高达一半以上。20世纪初上海的一项调查报告中,普通家庭年均收入417美元,但要维持生活,各种“印子钱”的借贷平均高达147美元,超过1/3。“罪恶”的高利贷流行并非因为奢侈的欲望,而恰恰因为商品经济还不够发达,信用体系基础薄弱,风险巨大势必带来利率高踞,民间不得不以简陋的自发性金融安排来弥补,比如市民中借贷一体的各种互助性“合会”。种种证据表明,家庭债务增长并不是“奢侈”消费推动的罪恶,而是正常流通性的短缺,与马尔萨斯周期叠加的带来的内生性建构——花未来的钱,只这是唯一可以得到的、通向未来的舟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华尔街之狼》。通货膨胀也是消费行为的长期影响因素,在有良好社会保障的条件下,理性的个体经济人,会因为未来通胀预期而乐于释放当下购买力,消费行为又增加了需求,完成“自我实现的预言”促进繁荣,这是工业社会一般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逻辑。然而如果没有合理的社会保障和发达金融投资的风险转移作用,通货膨胀预期却会大大加深对未来的恐惧,抑制当期消费,让资金沉淀到无效和不合理的部门当中。思想家齐格蒙特鲍曼创造了“新穷人”的概念——有缺陷的消费者。“新穷人”是物质社会里的穷人,有缺陷、有欠缺、不完美和先天不足的,或者说就是手里没有足够的钱的,不能随心所欲购买自己的必需品的消费者。在一个消费社会中,新穷人缺乏的能力是“体面”的能力,穷人不再困顿于温饱,而是纠结在一种社会容许的生活方式的边缘,“车子”、“房子”、“子女教育”无不与消费的一种文化认可方式紧密联结。不仅仅是失业者,只要无法承担这种最低的“体面”消费方式,劳动者就会从消费意义上变成一个新型穷人,陷于债务和通胀的泥潭挣扎一生。快乐与安全:两个彼岸十年前曾有评论者把中国消费主义的崛起命名为“从苦行者社会”到“消费者社会“的转变,与这个观察和断言同步的里程碑事件,是从2009年开始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消费的快感,消费主义的宏观和微观价值,在双十一这样的集中冲击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表现阶段。数字行销令零售业的业态前所未有地丰富多样,“直播间”方式和网红带货促销缩短了消费者和供应者之间的链条,消费的过程被注入了表演性、参与性和娱乐性。购物行为的本身即是表达,也是快乐兑现的过程,消费由私密的个人活动,发展成一种参与公共生活,寻找圈层社群的集体行为,如同观看球赛、演出和游戏,消费主义的文化表达从未如此饱满和富于安抚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14内年推出了20季的真人秀《与卡戴珊同行》。另一方面,中国的消费主义被一些学者称为“儒家消费主义“——并非是儒家文化对消费有什么提倡(正统儒家思想反而一向有抑制消费的倾向),而是体现在“以家庭为取向、以儿童为中心”的消费意愿以及外向延伸上。对家庭自有住房的执念和“刚需”属性,也是儒家消费主义与城市化结合后的一种反应,有趣的是,通货膨胀和金融抑制助力了这样的趋向,市场化历程中加速的通胀使未来债务的预期贴现率高于当下的利息率,金融抑制令不动产这种银行能接受的少数融资抵押品产生了巨大溢价,房地产过热成为投资与消费的双重泡沫。对儿童的攀比性教育投入也有类似的叠加效应,教育的边际收益率被消费主义的滤镜放大,带来了超过经济理性的过度投资。道德考验是消费文化能够登堂入室的另一种考验,目前为止消费资本主义遭遇到的最大两个争议是公平性和永续性——前者涉及分配和社会正义问题,后者直指资源与环保政策的现实考量。商家和消费者都想通过具有曝光率和社会运动色彩的方案,以改良消费文化的方式而非直截了当经济政策来改良。“公平贸易”运动在咖啡、制糖这些标准化行业久负盛名,并且随着延伸的食物链渗透入广阔的食品工业;环保运动则被巧妙地融入消费文化的创造分支,成为新时尚的一部分。固然在经济下行周期时,现实压力仍然会将消费者逼回最低成本考量,但是消费习惯的黏性一旦形成,就拥有了回弹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收垃圾维生的巴基斯坦少年。安全和快乐是人们愿意以金钱交换的核心产品,也是消费的终极目的,社会物质生活塑造了人,人创造精神生活,现代生活中存在无数对消费主义文化的激烈对抗,效果却往往如同西西弗斯徒劳无功,拔着自己的头发终究无法离开地面。保持人的完整性的努力,是从对社会运行的反馈和修正开始的,也将是必经之路。撰文/孔笑微编辑/朱天元校对/贾宁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过度的物质生活会让人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