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办理公证美国大使馆24小时电话

一、反恐状况美国国土安全部目前使用国家反恐警报系统,并在其官方网站不定期发布公告,通报一段时期美国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及发展趋势。当查获充足的恐怖袭击证据时,正式对外发布警报。民众可通过国土安全部网站(https://www.dhs.gov/national-terrorism-advisory-system)了解相关信息(部分公告提供中文版)。赴美前,建议关注针对平民包括外国人经常活动的地点的恐怖袭击威胁。鉴于恐怖袭击多发生在公共场所,当身处人流密集场所时,注意保持警惕。在美国,特别是在机场通关时,切勿随意谈及有关炸弹、恐怖主义话题,以免引起误会,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建议赴美人员加强反恐意识,掌握必要防范技能,具体可参考中国国家反恐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写的《公民反恐防范手册(2021年版)》(https://www.mps.gov.cn/n2255079/n6865805/n7355741/n7355791/c8131255/content.html)。二、治安状况近来,美国整体社会治安状况恶化,大规模枪击暴力事件频发,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仇华反华情绪上升,社会上针对中国人的不友好言行有所增加。社会民意撕裂,多地发生游行示威,出现诸多打砸抢和警民对抗等情况。美国许多城市犯罪率较高,犯罪行为主要集中在城市特定街区。因中国公民习惯随身携带现金,容易成为犯罪分子关注的目标,财物遭盗抢案件时有发生。电信诈骗案件频发,套路多为冒充“公检法”、“杀猪盘”、虚拟绑架等,我人员被诈骗金额庞大。个人是自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赴美人员请密切关注美国安全形势,增强安全防范意识,谨慎前往人员密集场所或治安较差区域,并注意以下事项:(一)关注当地治安情况。避免前往治安状况较差的地区,如确需前往,尽量多人同行。不要与不相识的人攀谈,避免单独行动或夜间出行。车辆停放在旅游景点、购物场所时,尤其要加强安全防范,锁闭好车窗车门,车内不要留有贵重物品。随身携带身份证件及紧急联络人联系电话,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有关方面可及时通知紧急联系人并协助处理有关事宜。(二)保管好个人财物。避免携带大量现金。留存护照资料页复印件并与原件分别存放,确保一旦护照丢失,可凭复印件证明个人身份。不要交给不相识的人看管个人物品,不要替不相识的人捎带行李、物品。外出时,关好住所门窗。离开酒店时,务必检查有无遗留物品。上下车前,注意观察周围有无异常情况,不要将个人物品留在车内。在外付款,不要公开展示所携现金,使用信用卡结账,确保信用卡始终不离开自己视线,以免被不法分子复制盗刷。(三)加强安全防范能力。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了解并掌握必要的应急处置和逃生技巧。遭遇暴力抢劫时,务必把人身安全放在首位,保持镇定,避免拼死抗争或做出可能使犯罪分子产生误会的动作。若生命受到威胁,应大声求救并寻找机会报警。(四)防范各类电信诈骗,做到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具体可参考中国国家反诈中心编印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http://us.china-embassy.gov.cn/lsfw/lsxz/lstx/202105/t20210520_9035328.htm)。(五)加强应对枪击事件的意识和能力,公共场所如遇枪击事件,可按照“RUN-HIDE-FIGHT”(跑开、躲藏、反抗)三原则应对。首先,辨清枪击方向,观察周围环境,迅速计划合理逃生路线并丢下所有个人物品,尽快撤离;如无法确保自己能够安全撤离,则应立即躲避,躲避在枪手视线范围之外,寻找一切可提供掩体保护的场所躲避,尽量躲避在较大且坚固的物体后面,锁闭或封堵入口,保持安静,将手机静音,不要躲入死角或移动受限的地方;在生命安全受到直接威胁、不得不直面枪手的最后情况下,坚决采取反抗措施,采用一切手段与枪手搏斗,奋力制服对方。更多在美有效应对枪击事件的知识,可参考美国国土安全部网站相关内容(https://www.cisa.gov/topics/physical-security/active-shooter-preparedness/translated-products-and-resources)。(六)遭遇突发事件如需求助中国驻美国使领馆,可向在场美国官员声明您是中国公民,并要求与中国驻美国使领馆联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办理公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