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你遇到的问题2024年一开始都特别不顺我也遇到了,你当初是怎么选择的?

简单提两点注意事项。1、在读非应届研究生能不能以本科学历报名,考上公务员就退学?从国考要求上看,是不允许报考的——“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不能报考。”每年都有一些研究生异想天开,不知道听哪个学长(学姐?)忽悠,拿本科学历浑水摸鱼,考上就退学。还有一些研究生想考上公务员,全日制转非全……报考单位会审查学信网信息,关于你研究生在读的信息,学信网上写的明明白白,别想浑水摸鱼了,通不过的……如果你实在想考,不想再读研了,有两个方法,一是打咨询电话,告知报考单位你研究生在读的情况,询问是否考上可以退学;二是笔试前就直接退学,这是符合政策要求的。2、专业问题问谁都不如问报考单位每年国考,我都会收到几千条私信,问xx专业是否可以算xx专业大类,xx专业能否报名某岗位的问题。我就纳闷了,明明有官方咨询电话,为什么不打电话问问?当然有些考生出于对我的信任(谢谢你们),有些给我说,咨询电话打不通,占线……首先,在专业分类的问题上,我是爱莫能助的,因为我说的,无法代替官方的说法,即使我根据经验,给出了答案,但是建议你们还是要打电话问。有时候官方对于专业的理解也会出现偏差,这就是打电话咨询的必要之处。例如前几年我一个学生,学的是某计算机大类专业项下的小专业,因为专业名称比较新,审核人员不清楚就以“专业不符”退回了。他来问我,我告诉他以教育部专业分类据理力争,结果审核人员请示领导后,允许其报名该岗位。还有一个是很多考生都听说过的例子,某地事业编招考,某考生专业和岗位要求专业一字之差,审核人员没仔细审查,通过审核,该考生之后顺利通过笔试、面试,结果到政审环节,被人社局以专业不符淘汰(专业属于“中国语言文学类”,不是“中国语言文学”,“差一个字都不行”)。但凡专业和要求专业有一个字的不同,也应该问清楚。有考生觉得,只要笔试审核通过,说明专业就没问题。大错特错!笔试审核只是粗审,因为报名人员太多,审核人员不会仔细看,到了面试资格复审,才会认真审核。每年因为专业不符,不能参加面试的人太多了,一定要问清楚。至于咨询电话打不通,占线……打不通就一直打,离报考单位近的,劳烦您就跑一趟,活能被尿憋死?我上岸后整理收集了公考类好用的资料(亲测好用长期更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均收录在下方卡片中无偿分享。1.公考视频2.国省考历年真题系列3.常识大全4.行测申论思维导图5.《人民日报经典申论范文精析88篇》6.申论规范表达7.国省考必考成语彩色重点标注-上岸大神自用总结版8.行测80+经验打包9.国考历年进面名单10.上岸学霸手抄笔记知识点汇总11.129页手写版学霸备考笔记12、言语理解-词语辨析汇总13、超经典行测秒杀宝典14、上岸学姐公基手写笔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2023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  如何看待中国经济走势?此次会议围绕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释放哪些重要信息?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会后第一时间接受中央主要媒体采访,深入解读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应当前经济热点问题。  今年主要预期目标有望圆满实现  明年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  问:今年经济运行有何特点?如何看待明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  答: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对今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明年经济形势作了深刻分析。我们理解,概括起来讲,今年我国经济运行呈现“一高一低两平”的特点,即增速较高、就业平稳、物价较低、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主要预期目标有望圆满实现。一是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有机构和专家学者预测,全年经济增长5.2%左右,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今年我国仍是全球增长的最大引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约为1/3。二是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降到5.2%左右、比去年低0.4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约0.3%。三是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进出口额同比基本持平,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有望维持在14%左右的水平。四是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民生保障有力有效。  明年我国经济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从国际看,当今世界变乱交织,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政治纷争和军事冲突多点爆发。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据国际机构预测,明年世界经济和贸易整体上不如疫情之前。从国内看,经济大循环存在堵点。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意愿不够强;部分新兴行业存在重复布局和内卷式竞争,一些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企业存在不愿投、不敢投现象;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化解多年积累的房地产、地方债务、金融风险需要一个过程。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仍面临诸多机遇。一是我们拥有世界上最有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随着社会预期逐步改善,高储蓄将逐步向消费、投资转化。二是宏观政策会对经济恢复持续提供支撑。今年增发一万亿元国债,以及降准降息、减税降费等政策效应将在明年持续释放,明年还将出台新措施,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形成叠加,有力推动经济恢复向好。三是政策空间仍然较足。我国物价较低,中央政府债务水平不高,加力实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有条件的。四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注入强大动力。我们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加大吸引外资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将不断激发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五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蕴含新机遇。人工智能、商业航天、量子科技、生物制造等领域技术加快突破,绿色发展推动生产消费加速转型,这些将催生产业变革,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  总的看,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不断集聚增多,我们要增强信心和底气。  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问:会议提出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明年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政策有哪些考虑?  答:实现明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我们理解,工作指导上要把握好几点。  第一,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稳是大局和基础,要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进是方向和动力,要有力进取,该立的要积极主动立起来,该破的要在立的基础上坚决破,不断积累更多积极因素,实现经济社会大局稳定。同时,调整政策和推动改革要稳扎稳打,把握好时度效,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  第二,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要用好财政政策空间,提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严控一般性支出,真正把资金用在刀刃上。要优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和额度分配,合理扩大用作资本金范围。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要严格转移支付资金监管,严肃财经纪律。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第三,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这个表述有两方面新意,一是把社会融资规模指标排在货币供应量前面,因为这一指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更紧密;二是把以往的“名义经济增速”改为“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这样可以更好统筹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的目标要求,并强调价格水平是货币政策的重要调控目标。要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盘活存量、提升效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第四,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比如,在化债进度、补充银行资本、政府债券发行等方面,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加强配合。会议第一次提出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这对加强政策协同具有很强针对性。要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强化预期管理,与宏观调控政策同频共振,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有力支撑。  “三驾马车”协同发力  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问:目前我国需求不足的问题较为明显,明年如何实现“三驾马车”协同发力,促进经济回升向好?  答:明年要加强需求侧管理,有效驱动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使生产能力有用武之地。必须统筹扩大内需和优化供给,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强大生产能力的优势,使国内大循环建立在内需主动力的基础上,并带动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实现“三驾马车”协同发力,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财政政策中,提出要用好财政政策空间,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范围。货币政策中,提出要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落实好这些宏观政策要求,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就能够有效扩大总需求,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二是更好统筹消费和投资,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明年要努力促进居民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要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带动相关产业和消费场景的投资。要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这方面潜力很大,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的必然要求,在政策上适当支持引导就能够释放很大的需求。要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重点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等领域,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快经济社会薄弱领域补短板和重大项目建设。要实施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  三是积极稳定外贸基本盘,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要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要巩固外资企业在华发展信心,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发挥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优势,支持外资企业继续“在中国、为世界”,深度参与国际大循环。  问:今年以来我国吸引外资规模有所下降,外界炒作“外资撤离中国”。引资规模波动的原因是什么,未来走势如何?下一步有哪些举措更大力度吸引和用好外资?  答:受全球跨国直接投资持续低迷、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今年前10个月我国吸引外资规模同比下降9.4%,但金额仍处于历史高水平,特别是服务业、高技术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加快,新设外资企业数量增长32.1%,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9.5%,加拿大、英国、法国、瑞士、荷兰等发达国家对华投资大幅增长。  对于近期外资数据出现的波动,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因素,也有非经济因素。一是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地缘政治风险显著上升,一些国家推动产业和资金回流,出台涉华投资限制措施。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纷纷出台大力度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国际竞争愈加激烈。二是疫情造成的冲击和影响。疫情阻断了线下考察交流,造成跨国公司对中国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甚至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误读,影响了投资决策。三是随着国内发展阶段变化,劳动力成本上升,低成本优势弱化。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比较优势变化发生梯度转移,这是经济因素决定的,也是正常的。  展望未来,我们吸引外资仍具备诸多有利条件。一是超大规模市场的吸引力。中国人均GDP已超过1.2万美元,中等收入群体已有4亿多人,全球规模最大而且还在不断增加,这些都构成了一个规模巨大、增长性强的国内市场,将为各国企业提供广阔市场空间和合作机遇。很多外资企业表示,中国市场不是选答题,而是必答题。二是完整产业体系的支撑力。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的国家,产业配套能力和集成优势是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三是新发展格局的聚合力。在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外资企业在联通国内国际循环、优化配置资源要素方面发挥着独特的纽带桥梁作用,大有可为,前景广阔。  利用外资是中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内容,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一是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结合高水平经贸协议谈判,主动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化国内相关领域改革。全面取消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扩大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开放,努力破除影响外资准入的隐性壁垒,保障内外资依法平等进入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二是积极回应外资企业诉求,认真解决数据跨境流动、平等参与政府采购等问题,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促进公平竞争,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三是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在近期宣布的单方面免签政策、互免签证安排、加快恢复国际航班等基础上,切实打通堵点,提升外籍人员来华经商、学习、旅游的便利化水平。  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  问: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的内涵,怎样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  答: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到地方考察调研,多次提出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要把握好三点。一是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包括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二是用好新型生产工具,特别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赋能发展新兴产业。技术层面要补短板、筑长板、重视通用技术。产业层面要巩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前布局未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三是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通过改革开放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  具体而言,有6个方面的政策举措。  一是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弘扬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精神,营造鼓励大胆创新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快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的战略导向作用,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让人才、资金等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三是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激励企业加快数智化转型,实现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四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真正发挥超大规模市场的应用场景丰富和创新收益放大的独特优势。五是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数据和资本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力资本导向。六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改善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与全球企业和人才共享中国的发展红利。  问:我们如何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答: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有关部门和地方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有效应对一些国家不断升级的遏制打压,科技和产业领域涌现了不少里程碑式成果。此次会议明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领会好、落实好会议精神,重点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我们所讲的新型举国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举国体制,既要发挥好政府的战略导向作用,也要发挥好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要加快补上工业化基础、深层次积累等方面的差距,不断强化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高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安全水平。  二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要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发展人工智能,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脑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鼓励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要运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为传统产业注入新动能,加快实现转型升级。  三要凝练产业需求,优化创新体系布局。要根据产业的当下急需和长远发展需要,再凝练部署一批关系全局、影响长远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不断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进一步发挥好国家实验室体系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作用。要通过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支持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更多地投向科技创新。  此外,备受关注的锂电池、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三样”行业近年来发展比较快,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较强竞争力。要大力支持企业深度拓展国内、国际市场,推动优化行业技术标准,营造良好竞争环境,实现符合市场规律的优胜劣汰。  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加大政策落地力度  问:今年中央推出一系列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政策措施,目前落实情况和成效如何?怎样进一步提振民营企业的信心?  答: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今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随后,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举措,形成了“1+N”政策体系。目前,这些政策举措正在抓紧落实落地,民营经济呈现出积极向好的发展态势。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发展壮大民营经济进一步进行部署,再次强调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领会好、落实好会议精神,要完善相关政策举措,加大政策落地力度,着力让民营企业可感、可及。  一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依法维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障碍。推动民营企业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做强实业,加强自主创新,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二是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标志性举措。开展招标投标领域涉民企歧视专项治理,清除所有制打分等歧视性做法。推动健全民企参与重大项目建设体制机制,破解民企融资难题。优化民企信用修复和服务机制。在查办涉企案件和异地办案中依法维护民企合法权益。  三是激发民营企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推动在重点行业建立公共研发平台,支持民营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合作建立技术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加大高端装备、智慧物流、绿色低碳等领域应用场景开放力度,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新场景开发建设。进一步完善创新政策环境,有效实现民营企业创新产品优质优价、创新者获利。  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问:我国房地产市场仍处于调整周期,中央提出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明年政策侧重点是什么?  答: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形势及发展走向受到各方面高度关注。这次会议对做好明年乃至今后更长时期的房地产工作作出了专门部署。领会好、落实好会议精神,需要着重把握好三方面内容:  一是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今年以来,各有关方面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调控政策,陆续出台了首套房“认房不认贷”“降低首付比例和利率”“支持金融机构满足房企合理融资需求”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积极效果。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最新数据,仅11月份以来,工、农、中、建、交等五大银行向非国有房企投放开发贷款300多亿元,其中近两周投放了140多亿元。下一步,要持续关注房地产市场走势,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对正常经营的房地产企业做到不抽贷、不断贷、不惜贷,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要切实加强预售资金监管,确保在建项目顺利完成。经过各方共同努力,防风险、稳市场的政策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二是抓紧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这是党中央根据房地产发展新形势作出的重大部署。“三大工程”既是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大民生工程,又有利于带动房地产相关投资消费,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目前,有关工作已经启动。下一步,要抓紧完善各项配套支持政策,尽早推动一批项目落地实施,形成实物工作量,见到实实在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是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这次会议就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是破解房地产发展难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要在推进“三大工程”建设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满足工薪收入群体刚性住房需求,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同时,要针对房地产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完善相关基础性制度,为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奠定良好的体制基础。  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正处于转型期,虽然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持续发展仍然有广阔的前景和坚实的支撑。随着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持续落实,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实施,相信一定能够有效化解风险,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问:这次会议对防范化解风险做了哪些部署,如何防范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风险?  答: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不久前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持续有效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领会好、落实好会议精神,需要把握三方面的原则:  一是要统筹风险化解与稳定发展的关系。债务风险高的地区要边化债边发展,在债务化解过程中找到新的发展路径,要更大力度激发民间投资、扩大利用外资。债务风险较低的地区要在高质量发展上能快则快,特别是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二是要全面加强监管,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要严格财政监管,加强财会监督,严肃财经纪律,兜牢基层“三保”底线。要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地方政府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各方面要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对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和非法金融活动,要及时出手,坚决打击。  三是要坚持系统观念,找到正确的方式方法。要善于盘活存量资产,抑制增量风险。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和中小金融机构风险。  总的看,尽管当前一些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多,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只要坚持正确的原则和工作方法,风险仍是可防可控的,一定能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现在是美国的12月31日晚上,在国内的小伙伴欢庆2023年的时候,我这个时差党还有几个小时的时间,可以继续沉浸在2022年里,回首过往,展望未来。昨天我读了之前团队小伙伴一言的年度复盘,发现以提问的形式来总结一年很棒。一是可以节约构思文章框架的时间;二是可以每年回答同样的问题,然后看看自己的回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于是,我为自己设计了13个问题,希望以后的每年年底,都能像总结每年的推荐书目一样(比如这篇文章:《2022年读过的最值得推荐的6本书》),用这13个问题总结过去的一年。这13个问题如下:1. 今年的目标是否实现了?2. 今年最有成就感的事?3. 今年最感恩的五件事?4. 今年在什么方面有很大的进步?5. 今年遇到的最大的困难?他们教会了你什么?6. 明年最想做成的事情?7. 想要改掉的一个坏习惯?8. 想要加强的一个好习惯?9. 影响最大的一本书?10. 为了保持身体健康,你做了哪些努力?11. 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对话、一件事?12. 五年前你在哪里,现在在哪里,五年后你会去到哪里?13. 一个词概括明年的愿景,是什么?你打算怎样在每天的生活中活出来?01. 今年的目标是否实现了?2022年是又一个人生转折年,我所制定的目标,主要围绕事业上的转变:辞职,自媒体创业,在辞职后第一年之内找到方向,不再需要打工。目前目标已经实现。2022年2月18日,我离开了一份我知道不会成为我的终身事业的工作(详见这篇文章《我的工作年入百万美金,但是我辞职了》)。裸辞后,我的产品方向并不清晰,只知道要在自己喜欢+擅长的内容创作领域深耕。我给了自己6个月的时间去探索方向,运营勇士星球社群,运营创业者访谈,并在第6个月发布了内容力变现训练营。现在,训练营已经办了4期,在用自己的技能为别人提供价值的同时,我也收获了自己的价值,有了不错的收入,可以稳定月入六位数。在带学员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越来越多的用户需求,有很多问题可以解决,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我也不再需要打工。02. 今年最有成就感的事?2022年注定是特别的一年,因为有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直播,第一次做知识付费产品,第一次做训练营,第一次办体验营,第一次发营销型的朋友圈,第一次做群分享,第一次给别人发微信销售产品……这些第一次,都让我很有成就感。最有成就感的事是:第一次做训练营产品,收到了很棒的学员反馈;办了两期体验营,第二次比第一次转化率提升了50%(详见这篇文章《如何办好一期高转化率的体验营》);破除了原来的思维卡点:从有很深的不配得感、不好意思卖货,到自如的推销;销售技能有了很大的提升。03. 今年最感恩的五件事?1. 感恩Nick的支持Nick的性格和我有相似之处,但是更多方面是完全相反的。比如,他喜欢稳定,不喜欢意料之外的变化,厌恶风险,所以,他不能理解我为什么想辞职,并且对辞职后的不确定性感到不适。当我最终还是决定辞职以后,他从不理解转变成了全力支持,帮助我解决了很多后顾之忧。辞职以后,我的生活作息不太健康,是他提醒我吃饭、锻炼身体、睡觉;有时候我压力大,心情不好,是他给我带来很多欢乐,这些都让我很感恩。2. 感恩父母的支持我的父母都是反对我辞职的。爸爸希望我可以副业收入超过主业再辞职,不要让自己陷入需要依靠别人的境地。我理解爸爸的想法,他的成长环境决定了他没有人可以依靠,反而很多家人都是要依靠他。在他成为第一个从村子里走出来的大学生、找到不错的工作以后,再让他从零开始,回到不确定性很大的生活状态,很难,因为出错的代价太大了。而我的爸爸妈妈,给我提供了稳定的生活环境,反倒是给了我冒险的底气。我一直觉得冒险的结果不会差,即使结果再差,也差不到哪儿去。所以我没有听他们的劝告,选择先斩后奏,等到辞职以后,才告诉他们我辞职了。虽然这并不是他们想听到的消息,但是在我辞职以后,他们还是全力支持。我人在海外,国内公司运营上的事情,没办法亲自回国解决,是他们帮我解决了所有问题。我的爸爸妈妈都不是创业者,他们并不知道怎么办理对公银行账户、找代理会计,但是这些琐碎又重要的事情,都是他们花了大量时间、奔走很多家银行、打了很多电话之后解决的。每次我跟他们说有什么手续需要办理,基本上一天之内他们就会帮我解决。我感到非常惭愧,因为当别人找我办事的时候,我从来都没有这么高的效率。别人家的孩子,到了30出头的年纪,给父母买房买车,让父母在家抱孙子,享受生活了。而我这个女儿,只顾自己在外面折腾,没有给过爸妈什么。离家三年未归,想给爸妈送点东西,都不知道爸妈现在需要什么;偶尔买点东西,还会被妈妈退货,因为不想让我“乱花钱”……很是惭愧。昨天,我和学员熊勇教练连麦直播,在直播中,我讲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通过和直播间小伙伴们的互动,我才发现,有一件事,一直被我认为理所应当,但是却让小伙伴十分羡慕,那就是父母的陪伴和支持。从小到大,我的爸爸妈妈几乎没有缺席过我人生的重要场合——从小学到高中,每年运动会,他们都会请假到学校为我加油;高中参加英语演讲比赛,他们也请了假,来到车程四十分钟距离之外的学校,给我助威;后来,我去武汉上大学,离家300多公里,但是参加校运会三项全能比赛的时候,我爸也来了。再后来,我出国了,现场支持的难度太大了,就变成了视频通话里的鼓励;现在,我辞职创业了,虽然还人在国外,但是好像离他们更近了一些。爸爸会围观我的直播,围观我的体验营运营,然后私下给我反馈建议。20年前,他们站在操场的跑道旁为我加油;今天,他们仍然在创业的跑道旁为我助威。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只有心怀感恩,努力奋斗,争取早点让爸妈享福。然后把这份被我误以为理所当然、实际上无比宝贵的陪伴和支持传承下去。3. 感恩给力的团队虽然说自媒体创业是“个体商业”,但是靠的绝不是一个人的努力。非常感恩我能够遇到同频的小伙伴和我同行,虽然有的人一起走的时间久一点,有的人陪伴的时间短一点,但是我对每个人都充满感恩——yoyo、Philo、陈曦、一言、大壮、耀文、猫猫怪、Eric、兔娘、白茶、可可、熊教练、绍航、路炀、Jane、大可……作为一个自媒体创业新手,过去的几个月里,很多东西我都是在从零开始学习。从一开始做社群、做访谈直播,再到后来做训练营产品,方向一直在变化,身边的人也随之变化。遇到过形形色色的人以后,才越发明白,一个人的能力很重要,价值观一致更重要。能力可以培养,但是价值观决定了合作是否愉快,一起能走多远。有好几个小伙伴,对于在我们团队工作的经历评价说,“感受到了被尊重,很愉快”,我听到很开心。在未来的社会,会有越来越多的非雇佣关系。越来越多的个体将独立存在,同时他们又可以随时织成一张网,互利共赢,达成目标。在这张网里,没有领导和下属关系,没有PUA和反PUA,只有合作关系。合作建立在价值观相投、互相尊重信任、能够价值互换的基础之上。现在回头看,在早期的分工和待遇上,我感觉我并没有给到小伙伴合理的回报。让我非常感恩的是,在我问到待遇问题的时候,他们总说,“我在意的不是钱,就是希望和你一起把事做成,亲眼看见你创业成功。”话是这么说,我当然知道,“财散则人聚,财聚则人散”。现在,我在分工和待遇方面,做的比之前会更好,未来也会更加规范化。4. 感恩学员的信任2022年,我的身份从硅谷科技公司打工人,切换到了自媒体人和老师的身份。作为一名新手老师,我非常感谢学员们的选择和信任。“感谢学员的选择和信任”这句话,我经常在朋友圈里说,但是这句话绝对不只是说说而已。我自问,我会选择购买一个新手老师的课程吗?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因为我不知道老师讲课水平如何。特别感谢第一期训练营的学员,在没有任何学员证言和案例的情况下,果断加入,能够做出这个决定,完全靠的是信任。我身边有很多自媒体老师,在办了一两期课程之后,教不下去了,因为招不到学生。而我们的训练营可以一直办下去,学员数量越来越多,至少有一半功劳,都是来自往期学员。感谢学员的信任和选择,让我们的训练营得以开班;感谢学员的各种花式鼓励,让我们看到课程可以给大家带来价值;感谢学员的好评和证言,帮助后来的小伙伴更容易做决策;感谢学员邀请身边的朋友加入课程,每次看到学员推荐朋友加入,我都能开心一整天。知识付费能否做下去的关键,是口碑。好的口碑,能帮助你的事业指数增长,坏的口碑,能让你的事业指数缩减,直至归零。更好的服务学员,帮助学员出成绩,是一直都要追求的目标。在这方面,我和我的小团队永远不能满足,永远有可以做的更好的地方。希望2023年可以不忘初心,持续努力。5. 感恩老师的帮助虽然我在2020年就开始做自媒体了,但是今年辞职以后,我还是花了不少时间去探索方向。我知道我应该付费向老师请教,但是我对于知识付费很谨慎,不想被“割韭菜”。在考量了很久老师的价值观和交付质量以后,我决定近距离跟着行动派琦琦学习。我认同琦琦的价值观,欣赏她给别人带去的爱和温暖,在她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的心态一直都非常稳。在这个过程中,琦琦身边的素宣老师,也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我以前只会做内容、玩公域,私域方面是零基础小白,跟着素宣老师学习的三个月,让我少走了至少半年的弯路。03. 今年在什么方面有很大的进步?今年在两个方面有很大的进步:1. 收钱的配得感刚辞职时,我有一个比较大的卡点——不好意思收费,不好意思谈钱。在直播间销售产品时扭扭捏捏,遇到白嫖党不好意思谈钱,遇到前来洽谈合作的人,我不好意思说出真实报价,总是在说出口的时候,我就已经自己给价格打了折。表面上看起来是“好不好意思”的问题,说到底是“不配得感”,觉得自己不值,或者担心别人觉得自己不值。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做了两件事:第一,“fake it till I make it”。虽然一开始心里还会有担心,但是绝对不会表现出来,直到我真的相信自己配得为止;第二,划清界限。作为一位自媒体创业者、新媒体老师,我的时间非常有限。如果有人要占用我的时间、私下咨询问题,其实就是在索取服务,而服务应该收费。我的时间,应该优先服务付费学员,而不是被白嫖。在洽谈合作上,很多时候,别人口中的“合作”,需要判断是否真的是双赢的“合作”。为了方便判断,有一些问题需要回答:什么情况应该免费,什么情况应该收费?我是否愿意为这个人、这个产品背书?这个合作有没有可能损害我的个人IP?在合作这件事上,我踩过坑,现在有了更多的判断原则,也更加能够果断提要求、果断拒绝。我不需要因为拒绝而感到抱歉,倒是需要因为不懂拒绝,导致浪费了自己的时间,而感到抱歉。2. 销售技能我以前没有做过销售工作,担心被人拒绝,现在完全没有了这个卡点。有朋友建议我,作为老师,我不用亲自去做销售,最好保留一点架子。但是如果知道自己的产品有价值、能够给对方提供价值,为什么不亲自销售,亲自验证用户需求呢?为了给训练营招生,我私信做过很多销售动作,其中有人会下单,也有很多人会拒绝我,或者直接不回复我。我只会看成交的结果,遇到不知道怎么跟进的拒绝时,去提升自己的销售策略和话术。至于别人会不会觉得我这个老师“没架子”,重要吗?一点也不重要。05. 今年遇到的最大的困难?他们教会了你什么?2022年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提出辞职。今年年初,我心情抑郁,总想辞职,但是这已经不再是我一个人的决定,还需要和Nick商量,因为这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当时我和Nick是男女朋友,在辞职这件事上,我们有很大的分歧,他不理解我为什么非要辞职,辞职后会有很多的不确定性,甚至可能导致我们分隔中美两地。我虽然早有预料,告别单身的代价,是遇到事情要和对方商量,但是在过去的三年里,我们还没有过大分歧,这是第一次。这次分歧的结果是,我最终还是辞职了,得到了Nick的支持,让我少了很多麻烦。这次分歧教会了我,少一些“我”,多一些“我们”,少一些我行我素,多考虑对方。自由随性了很多年的我,现在仍然在学习这节功课。06. 明年最想做成的事情?自媒体创业方面,有很多事情不是“想要”尝试,而是一定要尝试;在to-C的服务之外,接一些to-B的服务;回国,带Nick见爸妈,带爸妈出去旅游;写书,这是一件拖了好几年的愿望……07. 想要改掉的一个坏习惯?坏习惯不止一个,包括但不限于晚睡晚起,锻炼身体不规律,经常伸手摸自己的虎牙(牙齿矫正后留下的“后遗症”,现在对虎牙的牙尖特别敏感)……这些我全都想改……08. 想要加强的一个好习惯?因为读书是早上起来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所以2022年做到了每天读书。希望2023年不仅可以多读书,还可以多跟高人聊天,多为学习付费。三年没好好旅游了,还要多出去看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09. 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前几天的文章里,我推荐了6本2022年读完的书(详见这篇文章《2022年读过的最值得推荐的6本书》)。但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并不是文中推荐的,而是我反复看了好几遍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这本书的评价两极分化,喜欢的人很喜欢,不喜欢的人特别讨厌。读书要看缘分,如果你也在思考人生意义,这本书可能会和你有缘。分享书中的几段原文——老者说道:“这本书和几乎所有的书一样,讲的是同一个道理,人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它要使大家相信这个世上最大的谎言。”“什么是世上最大的谎言?”男孩吃惊地问道。“在人生的某个时候,我们失去了对自己生活的掌控,命运主宰了我们的人生。这就是世上最大的谎言。”“天命就是你一直期望去做的事情。人一旦步入青年时期,就知道什么是自己的天命了。在人生的这个阶段,一切都那么明朗,没有做不到的事情。人们敢于梦想,期待完成他们一生中喜欢做的一切事情。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一股神秘的力量开始企图证明,根本不可能实现天命。”那是表面看来有害无益的力量,但实际上它却在教你如何完成自己的天命,培养你的精神和毅力。因为在这个星球上,存在一个伟大的真理:不论你是谁,不论你做什么,当你渴望得到某种东西时,最终一定能够得到,因为这愿望来自宇宙的灵魂。那就是你在世间的使命。”10. 为了保持身体健康,你做了哪些努力?把这个问题放在这里,纯粹是因为今年健康方面做的很不好,希望明年可以有所改进。11. 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对话、一件事?(有点煽情,前方高能预警)2022年年初,我三天两头想辞职,但是父母和Nick都反对。所以我三天两头都会和Nick就辞职问题展开争吵。有一天中午,我实在不想继续忍下去了,就跟Nick说,“不管你支持还是反对,我都会辞职,我会先转旅游签证留在美国,旅游签证过期以后再看着办吧。”这是一个不确定性很高的选项,因为旅游签的有效期只有6个月,但是我觉得风险可以承受。还有一个选项是通过结婚拿到绿卡,不确定性更小,而且没有旅游签证的6个月时间限制。但是谁会把结婚当儿戏呢?我们俩不会为了一张绿卡而草率结婚。毕竟,要不是Nick在美国,其实我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自媒体创业,我还可以回国,谁稀罕一张绿卡呢。这天中午和Nick争吵以后,我躲进卧室,关上门,哭了。在为辞职问题而争执的这段时间,是过去三年里我们关系的低谷。我经常思考,连爸妈都无法左右我的人生决定,现在竟然要被另一个人左右,我的人生还是我的吗?Nick这样喜欢稳定、讨厌冒险的人,真的适合我吗?与此同时,Nick也在思考:“这个爱冒险、有野心的女生,是合适的人生伴侣吗?”我在卧室里一边哭一边想,不知过了多久,我走出卧室,只见Nick眼睛红红的,单膝跪地。由于并没有提前策划,他临时找来一根橡皮筋,绕了两圈,举在手里,向我求了婚。哪有这样求婚的,我又哭又笑,和网络上看到的也太不一样了。他说,他想了很久,这个爱冒险的女孩,到底是否适合一起度过余生,他的心告诉他“是”,其实我的心也告诉我“是”。12. 五年前你在哪里,现在在哪里,五年后你会去到哪里?五年前是2017年,那一年我第一次裸辞。当时,我做了两年数据分析师,想要转行数据科学家。于是不顾律师的反对,递交了辞呈。我放弃了到手的H-1B工作签证,转回F1学生签证学生,从南湾一个有着7个泳池的豪华公寓,搬到了旧金山一个用窗帘围起来的客厅。当时的想法是,我要加速成长,要学习更多的数据科学技能,还想要数据科学家的高薪。我唯独没有想,而且即使想了也想不清楚的问题是——什么才是我想做一辈子的事业?我到底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做什么事情,能够让我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这些问题的答案,在过去的五年里逐渐变得清晰。所以,五年后,我又裸辞了。这一次裸辞,不是为了转行、加薪,而是为了做自己喜欢、擅长的事,让优势得到绽放,让未来70岁的我,少一些遗憾。从小到大一路直奔目标的人,是幸运的。我羡慕谷爱凌、梅西这样的顶级运动员,他们从小就知道自己喜欢喜欢、擅长什么。法国队猛将姆巴佩也说,他从小到大只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成为一名杰出的职业足球员。大多数人,都没有这么幸运,需要不断地探索。只是很多人,明知自己正在做着错误的事情,却缺乏改变的勇气。李笑来老师有一句话:“七年就是一辈子”。今年辞职后,我掐指一算,从我做数据分析师,到做数据科学家,正好整整七年。现在,属于数据科学的一辈子已经结束,新的一辈子才刚刚开始。五年后,我依然会在这辈子里生龙活虎,希望那时回看过去的五年,我能够说一句,“非常精彩,没有遗憾”。13. 一个词概括明年的愿景,是什么?你打算怎样在每天的生活中活出来?两个字:“用心”。为了认真回答这个问题,我写下了好多词,然后“用心”二字突然冒出来。不用想了,就是它了。在生活上,2022年,我并没有很用心。在跟Nick和爸妈沟通时,我经常话听了一半,就开始想工作上的事情,没有做到用心倾听。爸爸妈妈知道我有这个毛病(后来我发现我爸也有这个毛病),从来没有责备过我。Nick倒是经常提醒我,我已经意识到这是一个坏习惯。在工作上,我还算用心,但是可以做的更好。自从自媒体创业以后,我三天两头听到别人报喜“我月入xx万”、“我今年赚了x百万了”,因为大家都知道,越报喜,打造自己厉害的形象,就越有喜。所以不管做到了什么成绩,即使没做到,也会有人装作做到。在这样的环境下,导致的结果就是浮躁,浮躁的结果就是想赚快钱,怎么轻松怎么来。但是,在自媒体上打造个人IP,说到底是一个关于信任和链接的生意。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链接,即使再好的成绩,也只是昙花一现。建立信任和链接,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用心”——做内容,要用心;做产品,要用心;做交付,要用心;对待学员、客户和团队,要用心。你把别人当成用来赚钱的“流量”,别人也会把你当成索取价值的“工具”。这个世界,缺的不是教人赚钱的方法,缺的是爱和陪伴。而爱和陪伴,需要用心。写在最后在教学员写个人品牌故事文时,我经常跟学员说,我们要带着利他的思维、写出能打动自己的文章。这样不管别人爱不爱看,至少我们自己在5年、10年后还愿意回看。2022年,我写过很多发出后就不想回看的、不走心的文章,实属惭愧。昨天我看到一句话:“人不是活一辈子,不是活几年、几个月、几天,而是活几个瞬间。” 我不禁开始回想,2022年有过哪些瞬间,我才发现,我记住的瞬间实在是不多。于是,在2022年最后一天,我用了一整天时间,用心写下这篇文章,只求多为自己储存一些记忆碎片,也为2023年开启一个“用心”的开端。如果正在看文章的你,读完后有一点点启发、一点点收获,那么我就更开心了。我是凯莉彭,只分享有价值的思考,更多内容,欢迎链接kelly7117,备注知乎,领取《内容力变现指南》。最后,我经常在绿色软件做直播,欢迎围观,相信一定会对你有帮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24年一开始都特别不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