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梯上电梯第二块踏板图片能不能踩呢?


近一段时间,电梯伤人事件频频发生,面对我们身边潜在的危险,小编整理一下关于电梯的安全须知供大家借鉴。一、自动扶梯■哪些区域容易被夹?  扶梯运动和静止之间的区域容易夹人,裙板和梯级之间、梳齿和盖板之间,三角区。  ■哪些区域容易陷落?  梯级下陷,按照国家标准,扶梯内部都有自动检测设置,如果梯级缺失将会自动停止运行。  ■被夹或摔倒怎么办?  如果乘坐扶梯时不慎摔倒,要大声呼救,请靠近扶梯急停按钮的乘客按下按钮,扶梯将在几秒钟后停止。  ■同一梯级能站几人?  一般情况下,扶梯每个梯级的最大承重量160公斤,所以同一梯级不要有超过两个人,否则会加大梯级陷落的可能。  ■释疑  电梯口第二块  金属板不能踩?专家:不靠谱  电梯出口的金属板,第一块可以踩,第二块踩了就危险?业内人士看了之后明确表示,这种说法不靠谱!  昨日,一则关于电梯出口金属板第二块不可以踩的观点在网上传播。其中称:“经电梯行业人士介绍,事件发生之前这块区域的安全确实是盲区,他们从业人员也不会去特别留意。他介绍到‘图上有LOGO那块安全,紧接着第二块最危险’……请大家转发让更多的人看到!告诉我们第一块可以踩,第二块千万不要踩,下面是空的,而且容易卷进去……”  对此,专业人士表示,这样的说法不科学。从图片上看,两块金属板从左至右分别为普通的盖板和梳齿板座板。从功能上来看,梳齿板座板与梯级和盖板连接啮合,方便乘客过渡,起到保护作用,避免乘客的脚被夹。只要电梯符合正确的设计规范,没有故障,两块金属板都是安全的。  ■提醒  孩子最好站在  家长前方或两侧  紧紧拉住  乘坐自动扶梯时,如何保护孩子?沈阳市质监局提醒:  1.家长最好让孩子站在自己的身体前方或两侧,紧紧拉住孩子,这样更安全。2.玩具掉在行走的自动扶梯上,不要让孩子捡,以免夹住手指。3.不要让孩子在自动扶梯上逆行、攀爬、玩耍、倚靠或蹲坐在踏板上,容易发生危险。4.注意不要让孩子的手、衣物及鞋带夹到自动扶梯的缝隙内。5.不要将婴儿车推到自动扶梯上,抱紧孩子再乘坐自动扶梯。6.扶梯上人多时,要依次排队,最好与其他乘客保持一到两个台阶的安全距离。7.如果孩子不慎摔倒,不要慌乱,要大声呼救,请靠近扶梯急停按钮的乘客按下按钮(急停按钮位于扶梯上部、下部),扶梯就会在2秒内缓冲30cm~40cm自动停下。8.未成年人最好在成年人监护下搭乘扶梯,不要让儿童单独乘坐。年龄较小的孩子第一次乘扶梯前,家长要教会孩子第一步如何踏上扶梯踏板,如果发现孩子不能契合扶梯的速度,还是由家长抱着乘坐比较安全。二、电梯1、乘电梯时,请查看电梯是否有安全检验合格标志。超过检验日期或带故障的电梯,存在安全隐患。  2、不可未看清电梯轿厢是否停靠在本层的情况下盲目进入,否则有可能将导致人员坠落井道事故的发生。  3、候(乘)梯时不要踢、撬、扒、倚层门:否则有可能发生乘客坠入井道或被轿厢剪切等危险。  4、如果电梯满员,请耐心等待电梯的下一次服务。  5、电梯超载报警时不要挤入轿厢或搬入物品:否则将可能造成电梯不会关门,影响运行效率,情况严重时将导致曳引绳打滑,轿厢下滑,甚至造成人员剪切等事故的发生。  6、不要用手、脚或物品阻止轿厢门的关闭,需要使电梯门保持打开状态,可按住轿厢内的开门按钮。进出电梯时行动不要过分迟缓,不要长时间一脚踩楼层一脚踩轿厢,否则万一此时轿厢动起来,易发生剪切事故。  7、在电梯运行时尽量离开门口站立,可以利用轿厢内的扶手,站稳扶好。  8、电梯到站停止后如果不开门,可以按开门按钮打开轿厢门,不可强行打开轿厢门,否则很可能发生坠落井道事故。  9、不要在运动的电梯内嬉戏玩耍、打闹、跳跃和乱摁按钮,否则特别容易导致电梯安全装置误动作,发生“困人”以及伤亡事故。  10、当电梯出现故障卡在层间时,请不必惊慌,最安全的对策是处变不惊,轿厢和井道通风良好,空气充足,电梯设有多项保证乘客安全的措施,可以利用轿厢内设警报按钮或电话呼救物业部门和维保单位,耐心等待救援。切勿试图通过其他危险方式离开电梯。  电梯遇险自救知识  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安全知识只有在关键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它很重要!  一.被困电梯怎么办?  人被困电梯后,最重要的不是救援过程,而是在最短的时间内与外界取得联系,寻求救援。一旦被困电梯内,请大家做好以下几点:  1、如果突然被困在了电梯当中,千万不要慌张,可用电梯内的电话或对讲机向有关方面求救,或者拨打110求救,还可按下标盘上的警铃报警。  2、如不能立刻找到电梯技工,可请外面地人打电话叫消防员。消防员通常会把电梯绞上或绞下到最近地一层楼,然后打开门。就算停电,消防员也能用手动器,把电梯绞上绞下。  3、困在电梯里的人无法确认电梯的所在位置,因此不要强行扒门,这样会带来新的险情。  4、电梯顶部均设有安全窗,但是该安全窗仅供电梯维修人员使用,所以不要扒撬电梯轿厢上的安全窗,因为从这里爬出电梯会更加危险。  5、拍门叫喊,或脱下鞋子,用鞋拍门,发信号求救。如无人回应,需镇静等待,观察动静,保持体力,等待营救,不要不停呼喊等营救。  6、在深夜或周末被困在大厦地电梯里,就又可能几个小时甚至几天也没有人走近电梯。在这种情况下,最安全地做法使保持镇定,伺机求援。注意倾听外面地动静,如有行人经过,设法引起他们地注意。如果不行,就等到上班时间再拍门呼救。  7、如果适逢停电,或者手机在电梯内没有信号,面对这种情况时,你最好保持镇静,因为电梯都安装有安全防坠装置。防坠装置将牢牢卡在电梯槽两旁的轨道,使电梯不至于掉下去。即使遭遇停电,安全装置也不会失灵。这个时候,你务必镇静,要保持体力,伺机待援。在狭窄闷热的电梯里,许多乘客担心会导致窒息,这一点请大家放心,目前新的电梯国家标准有严格的规定,只有达到通风的效果,才能够投放市场。另外,电梯有许多活动的部件,比如说一些连接的位置,如轿壁和轿顶的连接处都有缝隙,一般来说足够人的呼吸需要。  8、在救援者尚未到来期间,宜冷静观察,耐心等待,不要乱了方寸。在稍事稳定情绪之后,你要做的就是,把铺在电梯轿厢地面上的地毯卷起来,将底部的通风口暴露出来,达到最好的通风效果。然后大声向外面呼喊,以期引起过往行人的注意。  有些被困性急的人会尝试自己从里面打开电梯,这是消防人员极力抵制的一种自救方式。因为电梯在出现故障时,门的回路方面,有时会发生失灵的情况,这时电梯可能会异常启动。如果强行扒门就很危险,容易造成人身伤害。另外,被的人因为不了解电梯停运时身处的楼层位置,盲目扒开电梯门,也会有坠入电梯井的危险。  二.如遇电梯下坠怎么办?  电梯下坠时保护自己的最佳动作:  1、马上按下电梯内每一层楼的按键。因为当紧急电源启动时,电梯便会停止继续下坠。  2、如果电梯有手把,一只手紧握之。这样可助你固定你的所处位 置,减低你因重心不稳而摔伤。  3、由头到背部紧贴电梯墙壁,令身子尽量紧贴电梯墙壁,利用电梯墙壁作为脊椎的防护。  4、弯曲膝盖。韧带是人骨中最具弹性的组织,这动作可借助韧带而不是骨头来承受压力。  5、把脚跟提起,就是垫起脚尖。电梯中人少的话最好要把两臂展开巴住扶手或电梯壁。  说明:因为电梯下坠时,你不会知道它会何时着地,且坠落时很可能会全身骨折而死。  所以:  第一点是当紧急电源启动时,电梯可以马上停止继续下坠。  第二点是为了要固定你人所在的位置,以致于你不会因为重心不稳而摔伤。  第四点是最重要的是因为韧带是唯一人体富含弹性的一个组织。  所以借用膝盖弯曲来承受重击压力,比骨头来承受压力来的大。  也许你觉得意外都是小概率事件,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但是请别忘记,事故一旦发生就是不可避免的险情。所以,请你谨记以上的这些要点吧,有时一个很小很小的举动,就能挽救一个人宝贵的生命!也许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你会庆幸并感谢360安全小编为你呈现的这一切。当然我们都不希望有那样的时刻出现!(文章整理转自网络,版权归原著所有)

网传电梯第二块踏板是安全盲区
7月26日,湖北荆州市安良百货公司手扶电梯发生事故。因电梯与楼面连接的踏板松动,30岁的妈妈向柳娟将幼儿托举出后,被卷入电梯内,最终不幸遇难。“扶梯前总共有三块踏板,即使是正常并未损坏的电梯,第二块板属于盲区,不安全不能踩。”的说法(右图)在网络和微信朋友圈大量转发。针对此,记者 28日采访了相关专家和技术安装人员,证实这一说法有误。
昨天微信朋友圈内广泛流传一些视频,在商场逛街时,有人在乘坐电梯时先用雨伞试探踏板的稳定性,确定没事儿才敢踩下去。
有的顾客甚至双脚腾空,仅用双臂撑住扶梯两侧的扶手,待到扶梯尽头才直接跳过电梯踏板踩到地面。
与此同时,网络上如何避免被卷入电梯的视频被疯转。其中有“教程”提到,电梯尽头的第二块踏板是安全盲区,底部是空的。
国家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电梯分委会委员黄文和说,任何一个质量过关的扶梯,这三块踏板都是安全的,而且并非只有第二块踏板下面是空的。三块踏板下面都是有空间的,只是空间大小不同。安装好的扶梯,这三块踏板都是固定好的。因此质量过关的扶梯,大家可以放心乘坐。
据其介绍,一般来说,扶梯都会有一个保护开关,一旦前面的板子打开,扶梯会立刻停止运转。“开关设置在哪里,也有国家的相应标准。”黄文和说,如果保护开关没有正常启动,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
奥的斯南京分公司安装部部门负责人也证实网络流传的这一说法有误。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扶梯踏板固定好后都是可以踩的,不存在网民担忧的安全隐患问题。踏板下面都是有安全感应开关的,每个厂家设计时都用螺丝或者其他方式固定。也就是说,一旦踏板拿开了,电梯是不应该继续运行的。这也需要后期的保养和维修。
黄文和介绍,在扶梯的出入口端,都有一个红色的紧急制动按钮,在紧急情况下可以让电梯停下来。如果出现电梯上有人摔倒,或卷入,旁边的人可以采取制动。但是由于按钮是开放式的,任何人都可以触及,在电梯正常运转尤其是人员多的时候,请大家不要去按那个按钮,否则电梯急停很容易造成摔倒,严重时可能导致踩踏。 (据新华社)
编辑视角
安全事故后 搞笑别过度
26日,一段视频在微信上广为传播,画面惨烈,令人动容。这是一桩发生在湖北荆州市安良百货的悲剧:30岁的母亲向柳娟携3岁儿子逛商场,却被活生生卷入扶梯。母亲奋力将儿子递上高处,5个小时后被救出已是香消玉殒。就在网友们感慨这次的商场电梯吃人事故画面之惨烈,母爱之伟大的同时,一些搞笑调侃视频图片却在网上悄悄流传,这些姿势夸张,明显摆拍的图片视频调侃意味颇浓,传播者还不乏一些主流媒体。出了一条人命,发这种带点调侃搞笑性质的东西实在是不合时宜。我们难道不应该先考虑下为什么事故会发生?谁的责任?如何预防吗?毕竟这件事情以后还可能发生。
连线本地
成都紧急下发电梯检查通知
记者试验:部分报警装置形同虚设
针对7月26日湖北荆州百货商场“手扶电梯吞人”事件,从即日起,成都市质监局将以车站、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在用电梯为重点,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安全大检查。 近来,多地出现电梯伤人事故。据不完全统计,仅7月以来,全国发生多起“电梯吃人”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国家质检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新电梯比较多,基本都是2003年以后增加的,但若不注重维修、保养等问题,老化的时间会更快,“未老先衰”,未来电梯风险会越来越大。
“未发现申龙电梯事故记录”
昨日,成都市质监局紧急下发了《关于对全市人员密集场所在用电梯开展安全大检查的紧急通知》,通知要求,电梯维保人员将对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的驱动主机、驱动链等传动系统,以及附加制动器等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电梯检验检测机构将加强车站、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在用电梯的检验,重点对公共交通型自动扶梯与倾斜式自动人行道附加制动器的设置进行检验。“我们辖区使用电梯主要以日立、三菱等为主,目前未发现有用申龙品牌电梯发生事故的记录。”昨日,成华区、锦江区质监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辖区未发现因老旧出现事故的申龙品牌电梯,但不排除有未掌握的情况。
昨日下午,成都商报记者在春熙路走访了共5家主要大型商场,均未发现“申龙”牌自动扶梯的身影。在荆州“电梯吃人”事故后,全国不少商场都防患于未然,陆续展开电梯检修。昨日下午4时许,当记者来到春熙路百盛商场二楼时,这里的一部自动扶梯就刚刚完成检修工作,正被拆除围挡,由于尚未通电运行,路过顾客也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临时通过其他的垂直升降电梯安全上下楼层。
调查:电梯紧急呼叫问题
目前电梯报警装置情况如何?记者昨日探访市内多家小区和写字楼,发现少数形同虚设。成都商报记者随机走访的5家写字楼、2家酒店、9个小区的电梯,结果显示,这16个点位的直升电梯均安装有紧急呼叫装置,大多数都反应灵敏,但也有大约1/4形同虚设。
位于二环路光华路口的大地锦苑小区,是2007年才开始入住的。成都商报记者在该小区的三单元和二单元电梯中分别按下了报警按钮,只听到线路接通的“嘟嘟声”,却一直没有人接听。据小区业主徐先生介绍,该小区的物业管理情况一直不理想,三单元门口的对讲机坏了几年也没修。在邻近的绚彩假日酒店的电梯中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电梯上的告示显示,该大楼也是赛特物业管理。
同时,位于高笋塘附近的芙蓉华庭和朝阳公寓,也存在类似问题。
在5家无人接听的地点中,香山苑小区的报警装置甚至按不响,记者多次按下报警按钮,均没有任何反应,小区的润无声物业的工作人员解释,前年夏天暴雨,该部楼梯泡了水,早就不能正常使用了,目前的监控中心只能连线小区大门口等点位,电梯处于监控的空白区。
成都商报记者任翔 实习记者 李彦琴 樊骥君 实习生 钟茜妮
问题1
出事电梯有缺陷?
“吃人电梯”生产商是申龙电梯股份有限公司,安装单位、维修保养单位为湖北德富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德富机电一名自称负责公司电梯安装的林先生告诉记者,这次发生不幸是因为电梯本身存在缺陷,“(这个品牌)所有的电梯都有这个缺陷。”林先生表示,盖板之间的重叠面积太少,受力不足,从而导致了事故发生。记者随后致电电梯生产商申龙电梯技术部,但无人接听。
问题2
维保考核在哪里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电梯事故原因比较复杂,有可能是设备本身有质量问题,但也可能是维保的问题。广州市质监局特种设备监察处处长杨延晖说,当前,电梯维护保养属于完全市场化竞争的行业,现行特种设备安全法偏重于对电梯制造、维保单位进行事前资质管理,但对日常工作并没有考核机制,部分维保单位通过降低服务质量,从中获取不正当的利益,导致“质次价低”的维保公司充斥市场,形成“劣胜优汰”的外部效应现象。
问题3
应急预案在哪里
荆州电梯事故的现场监控视频显示,事发时,有三名工作人员在电梯的顶部踏板附近。发现向柳娟被卷入电梯后,有工作人员试图将她拉出,但未能成功。业内人士认为,这本该是一场可以避免的伤害,首先,工作人员已经提前5分钟发现了问题;其次,每个手扶电梯的下方都设有红色的紧急停止按钮,倘若商场工作人员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及时按下紧急停止按钮,也许被害人不必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问题4
“分段”运营谁来管
记者采访了解到,电梯运营是“分段式”的,所有权、使用权、物业管理权、技术管理权(维修、维保、检验权)和具体使用者涉及多个主体,往往造成安全责任链条不明晰。一旦发生电梯伤人事故,围绕谁来赔付伤者的医疗费,物业、开发商及维保公司便会陷入互相扯皮、卸责的困境。 据新华社、每日经济新闻
[责编:谭思敏][来源:成都商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楼梯改装踏步电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