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白银四丝什么意思?

白银如意_百度百科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简单几步做出鲜香味美的美味佳肴
【所属菜系】
【涉及食材】鸡类 蔬菜 猪肉 禽蛋
配料:鸡泥100克,50克,火腿末25克,水发10克,上汤 150克。
1.将片成3寸长、2寸宽、1分厚的片,出水后下汤锅滚透。 将抽起泡,调入鸡泥中,加精盐、绍酒、,搅拌成茸。
2.将冬笋片的一面拍粉,并抹上鸡茸,两边各放少许和火腿末,由两边卷向中央呈如意状,上笼蒸3分钟,取出装盘。
3.锅中注入150克上汤,调入精盐、绍酒,上火烧开,下淀粉勾二流芡,淋,浇于上即可。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白银有什么用途?
价值吗?比如说中国金币总公司发行的鼠年贺岁银条有收藏价值吗?为什么白银的价格比黄金便宜很多?请高人不吝赐教?先谢谢了!
一.银的性质:
银是古代发现的金属之一。银在自然界中虽然也有单质存在,但绝大部分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银具有很高的延展性,因此可以碾压成只有0.00003厘米厚的透明箔,1克重的银粒就可以拉成约两公里长的细丝。
银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在金属中名列前茅。
银的特征氧化数为+1,其化学性质比铜差,常温下,甚至加热时也不与水和空气中的氧作用,但久置空气中能变黑,失去银白色的光泽,这是因为银和空气中的H2S化合成黑色Ag2S的缘故。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Ag + H2S + O2 = 2Ag2S + 2H2O
银不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但银能溶解在硝酸或热的浓硫酸中:
2Ag + 2H2SO4(浓) ==== Ag2SO4 + SO2↑ + 2H2O
银在常温下与卤素反应很慢,在加热的条件下即可生成卤化物:
2Ag + F2 ===== 2AgF 暗棕色
一.银的性质:
银是古代发现的金属之一。银在自然界中虽然也有单质存在,但绝大部分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银具有很高的延展性,因此可以碾压成只有0.00003厘米厚的透明箔,1克重的银粒就可以拉成约两公里长的细丝。
银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在金属中名列前茅。
银的特征氧化数为+1,其化学性质比铜差,常温下,甚至加热时也不与水和空气中的氧作用,但久置空气中能变黑,失去银白色的光泽,这是因为银和空气中的H2S化合成黑色Ag2S的缘故。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Ag + H2S + O2 = 2Ag2S + 2H2O
银不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但银能溶解在硝酸或热的浓硫酸中:
2Ag + 2H2SO4(浓) ==== Ag2SO4 + SO2↑ + 2H2O
银在常温下与卤素反应很慢,在加热的条件下即可生成卤化物:
2Ag + F2 ===== 2AgF 暗棕色
2Ag + Cl2 ===== 2AgCl↓ 白色
2Ag + Br2 ===== 2AgBr↓ 黄色
2Ag + I2 ===== 2AgI↓ 橙色
银对硫有很强的亲合势,加热时可以与硫直接化合成Ag2S:
2Ag + S ==== Ag2S
二.银的应用:
纯银是一种美丽的银白色的金属,它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其导电性和传热性在所有的金属中都是最高的。
例如,若令汞的导电性为1,则铜的导电性为57,而银的导电性为59,占首位。因此,银常用来制作灵敏度极高的物理仪器元件,各种自动化装置、火箭、潜水艇、计算机、核装置以及通讯系统,所有这些设备中的大量的接触点都是用银制作的。在使用期间,每个接触点要工作上百万次,必须耐磨且性能可靠,能承受严格的工作要求,银完全能满足种种要求。如果在银中加入稀土元素,性能就更加优良。用这种加稀土元素的银制作的接触点,寿命可以延长好几倍。
在所有金属中,银对自然光线的反射性能最好,因此,银在制镜工业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另外,银离子能杀菌。我国内蒙古一带的牧民常用银碗盛马奶,可以长期放置而不会变酸。
元素来源:
银矿主要有辉银矿,其次是角矿,也有自然银。由银矿与食盐和水共热,再与汞结合为银汞齐,蒸去汞而得银。或由银矿以氰化碱类浸出后加铅或锌使银沉淀而制得。
元素用途:
用于制合金、焊药、银箔、银盐、化学仪器等,并用于制银币和底银等方面。
银的最重要的化合物是硝酸银。在医疗上,常用硝酸银的水溶液作眼药水,因为银离子能强烈地杀死病菌。
价格一般在70元左右/克,纯度为999。硝酸银见光或遇有机物就分解出银。银如果是极小颗粒就呈灰黑色。这种化合物用于镀银或制造其他银的化合物,也是制作照相底片感光层的主要原料。硝酸银随浓度不同,可起收敛、杀菌或腐蚀作用。用硝酸银浓溶液可以腐蚀过度增生的肉芽组织,其稀溶液可用于眼结膜炎的治疗。
氧化银极易溶解在氨水中,溶液久置后,有时会析出有强烈爆炸性的黑色晶体。氧化银在玻璃工业中用作着色剂。
溴化银的感光作用,用来制造照相底片的感光层。
三.银的历史:
在古代,人类就对银有了认识。银和黄金一样,是一种应用历史悠久的贵金属,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由于银独有的优良特性,人们曾赋予它货币和装饰双重价值,英镑和我国解放前用的银元,就是以银为主的银、铜合金。
银白色,光泽柔和明亮,是少数民族、佛教和伊斯兰教徒们喜爱的装饰品。银首饰亦是全国各族人民赠送给初生婴儿的首选礼物。近期,欧美人士在复古思潮影响下,佩戴着易氧化变黑的白银镶浅蓝色绿松石首饰,给人带来对古代文明无限美好的遐思。而在国内,纯银首饰亦逐渐成为现代时尚女性的至爱选择。银是古代就已经知道的金属之一。银比金活泼,虽然它在地壳中的丰度大约是黄金的15倍,但它很少以单质状态存在,因而它的发现要比金晚。在古代,人们就已经知道开采银矿,由于当时人们取得的银的量很小,使得它的价值比金还贵。公元前1780至 1580年间,埃及王朝的法典规定,银的价值为金的2倍,甚至到了17世纪,日本金、银的价值还是相等的。银最早用来做装饰品和餐具,后来才作为货币。
纯银是一种美丽的白色金属,银的化学符号Ag,来自它的拉丁文名称Argentum,是“浅色、明亮”的意思。它的英文名称是Silver。银具有很高的延展性,可以碾压成只有0.00003cm厚的透明箔,1g重的银粒就可以拉成约2km的细丝。
月亮般的金属——银
银,永远闪耀着月亮般的光辉,银的论文原意,也就是“明亮”的意思。我国也常用银字来形容白而有光泽的东西,如银河、银杏、银鱼、银耳、银幕等。
我国古代常把银与金铜并列,称为“唯金三品”。《禹贡》一书便记载着“唯金三品”,可见我国早在公元前二十三世纪,即距今四千多年前便发现了银。在大自然中,银常以纯银的形式存在,人们便曾找到一块重达13.5吨的纯银!另外,也有以氯化物与硫化物的形式存在,常同铅、铜、锑、砷等矿石共生在一起。
四.元素辅助资料:
银在自然界中很少以单质状态存在,大部分是化合物状态,因而它的发现要比金晚,一般认为在距今年以前。涅克拉索夫的《普通化学教程》中也谈到自然银,曾经发现的最大银块重13.5吨。
天然银多半是和金、贡、锑、铜或铂成合金,天然金几乎总是与少量银成合金。我国古代已知的琥珀金,在英文中称为ELECTRUM,就是一种天然的金、银合金,含银约20%。最初由于人们取得银的量很小,使得它的价值比金还贵。在大约公元前年间埃及王朝的法典中规定,银的价值是金的两倍。甚至到17世纪,在日本银和金的价值还是相等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讲到:“……而银的开采却以矿山劳动和一般比较高度的技术发展为前提。因此,虽然银不那么绝对稀少,但是它最初的价值却相对地大于金的价值。”
到13-14世纪,我国和欧洲都发展起灰吹法检验金、银。这也是一种分离金、银中杂质的方法,又称烤钵冶金法。这种方法是将待检验的金、银试样或采得的金、银放置在用动物骨灰制成的钵中加热,铅和其他杂质形成氧化物,部分被鼓风吹去,部分渗入灰中,留下未氧化的金、银。这样可以计算出试样或矿金中含金、银的量和纯度。这种方法至今也用在分析化学中。
银在我国古代称为白金。西方古代人们用月亮的符号来表示银,拉丁文中, “银”是argentum,来自希腊文argyros(明亮)。因此,银的化学元素符号是Ag。
我国内蒙古一带的牧民,常用银碗盛马奶,可以长期保存而不变酸。据研究,这是由于有极少量的银以银离子的形式溶于水。银离子能杀菌,每升水中只消含有一千亿分之二克的银离子,便足以使大多数细菌死亡。古埃及人在两千多年前,也已知道把银片覆盖在伤口上,进行杀菌。现在代,人们用银丝织成银“纱布”,包扎伤门,用来医治某些皮肤创伤或难治的溃疡。
银不会与氧气直接化合,化学性质十分稳定。奇怪的是,1902年2月,在拉丁美洲古巴附近的马提尼岛上,银器在几天之内都发黑了。后来查明,原来火山爆发了,火山气中含有少量硫化氢,它与银作用生成黑色的硫化银。平常,空气中也含有微量的硫化氢,因此,银器在空气中放久了,表面也会渐渐变暗,发黑。另外,空气中夹杂着微量的臭氧,它也能和银直接作用,生成黑色的氧化银。正因为这样,古代的银器到了现在,表面不象古金器那么明亮。不过,含有30%钯的银钯合金,遇硫化氢不发黑,常被用来制作假牙及装饰品。
银在稀盐酸或稀硫酸中,不会被腐蚀。但是,热的浓硫酸、浓盐酸能溶解银。至于硝酸,更能溶解银。不过,银能耐碱,所以在化学实验室中,熔融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时,常用银坩埚。
银与金一样,也是金属中的“贵族”,被称为“贵金属”,过去只被用作货币与制作装饰品。现在,银在工业上有了三项重要的用途:电镀、制镜与摄影。
在一些容易锈蚀的金属表面镀上一层银,可以延长使用寿命,而且美观。镀银时,以银为正极,工件为负极,不过,不能直接用硝酸银溶液作为电解液,因为这样银离子的浓度太高,电镀速度快,银沉积快,镀上去的银很松,容易成片脱落。一般在电解液中加入氰化物,由于氰离子能与银离子形成络合物,降低了溶液中银离子的浓度,降低了负极银的沉积速度,提高了电镀质量。随着银的折出,电解液中银离子浓度下降,这时银氰络离子不断解离,源源不断地把银离子输送到溶液中,使溶液中的银离子始终保持一定的浓度。不过,氰化物剧毒,是个很大缺点。
玻璃镜银光闪闪,那背面也均匀地镀着一层银。不过,这银可不是用电镀法镀上去的,而是用“银镜反应”镀上去的:把硝酸银的氨溶液与葡萄糖溶液倒在一起,葡萄糖是一种还原剂(现在制镜厂也有用甲醛、氯化亚铁作还原剂),它能把硝酸银中的银还原成金属银,沉淀在玻璃上,于是便制成了镜子。热水瓶胆也银光闪闪,同样是镀了银。
银在制造摄影用感光材料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照像纸、胶卷上涂着的感光剂,都是银的化合物——氯化银或溴化银。这些银化合物对光很放感。一受光照,它们马上分解了。光线强的地方分解得多,光线弱的地力分解很少。不过,这时的“像”还只是隐约可见,必须经过显形,才使它明朗化并稳定下来。显影后,再经过定影,去掉底片上未感光的多余的氯化银或溴化银。底片上的像,与实景相反,叫做负片—光线强的地方,氯化银或溴化银分解得多,黑色深(底片上黑色的东西就是极细的金属银),而光线弱的地方反而显得白一些。在印照片时,像片的黑白与负片相反,于是便与实景的色调一致了。现代摄影技术已能在微弱的火柴的光下、在几十分之一到几百分之一秒中拍出非常清晰的照片。如今,全世界每年用于电影与摄影事业的银,已达150吨。
和生活器具外,民国初期以前更多的是充当货币角色.
现今世界上主要用于相片业和机电工业.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嗯,有的,现在不论是古钱币还是现代钱币都在疯涨
大家还关注字号:大 中 小
&谨以此书献给所有关心整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经济繁荣和经济安全、并希望在黄金投资活动中捍卫自己的财富、取得投资收益的广大读者。
&&&&&&&&&&&&&&&&&&&&&&&&&&&&&&&&&&&&&&&&&& ――笔者
第一篇&& 黄金的基本面分析
&第一章& 全球贵金属市场的基本概况
第一节 &&黄金白银究竟是什么?
1.1.1.1黄金的概念
&&& 战争曾因它爆发,爱情用它来告白,政治家们疯狂地吹捧它或歇斯底里地贬毁它,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把它描绘为“可以触摸的太阳”,每一台电视电脑手机甚至卫星上都能找到它,天文学家用镀上它的镜头捕捉宇宙的深邃――它就是黄金。
&&& 这是一种经济学家、政治家和占卜师都解释不清楚的特殊金属。
黄金,简称金,元素符号AU,原子量197,极其稀有,开采成本极高,诸多物理化学性质极其稳定,便于长期保存,有着极好看的草黄色的金属光泽。黄金是抗腐蚀的金属,也是金属中最稀有、最珍贵的金属之一。黄金是人类最早发现并利用的金属,人类很早就能从自然界拣拾到这种反射着耀目黄色光彩的单质金属。距今10000年以前黄金就已经被人类发现并利用,人类发现并利用黄金的历史,要比我们现在所熟悉的铜、铁、铝等众多常见金属要早几千年。黄金之所以被人类最早认识,是因为黄金的特殊物理性质所决定的,黄金在自然界可以以单质形态存在,而其他金属往往以化合物的形态存在。
黄金在阳光照耀下可发出高贵灿烂的草黄色金属光泽,黄金在拉丁文中的意思是“曙光”,在古埃及文字中的意思是“可以触摸的太阳”。黄金因为其稀有而十分珍贵,黄金开采成本非常高、诸多物理特性非常好,容易分割且具有极好的稳定性便于长期保存,这些特点使得黄金得到了人类社会的格外青睐,成为人类社会复杂机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黄金具有良好的物理特性,它的熔点达摄氏l064.43度,“真金不怕火炼”就是指一般火焰下黄金不容易熔化;密度大,为19.31克/立方厘米,手感沉甸,直径仅为46毫米的纯金球,其重量就有1000克;韧性和延展性好,1盎司黄金可以拉成50公里长的金丝,黄金可碾成厚度为0.001毫米透绿色的金箔,其延展性令它易于铸造,是制造首饰的上选;黄金是热和电的良导体,黄金抗氧化能力非常强,单质黄金的物理稳定性非常好,所以自然界存在黄金单质;黄金易被磨成粉状,这也是金在自然界中呈分散状的原因,纯金首饰也易被磨损而减少分量。纯黄金能够反射出艳丽的黄色,当黄金被熔化时发出的蒸汽是绿色的,黄金在冶炼过程中它的金粉通常是咖啡色,若将黄金打造成薄薄的金箔时,对着光亮处看黄金是发绿色的。
&&& 由于黄金具有这些特殊的、其他任何一种金属难以比拟的自然物理属性,因而从一开始就被人类赋予了社会属性,也就是充当一般等价物、在社会经济领域发挥流通货币的功能。黄金成为人类物质财富的代表甚至是图腾,成为人类执行价值流转和储藏财富的重要手段。马克思在《资本论》里有一句尽人皆知的话:“货币天然不是金银,但金银天然就是货币”。
  在人类历史过去的几千年里,黄金基本上属于帝王贵族才能拥有的财富,拥有黄金意味着权势的象征,是黄金使得古埃及、古中国及古罗马的文明显得异样的辉煌,在世界上的几大古代文明中,黄金都在当时的社会中有着极高的地位;黄金除了为帝王贵族所拥有外,还被人类社会普遍认为是神灵才能拥有的神物,人们将黄金进献给崇拜的神灵,黄金成为供奉器具和修饰保护神灵形象的特殊材料。
黄金是金属王国中最珍贵、最罕有的金属之一,在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中黄金的原子序数为79,黄金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在金属市场上黄金与银、铂、钯、锇、铱、钌、铑等金属统称为贵金属。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除黄金和白银外其他几种贵金属在自然界里含量更加稀少,用途也仅仅局限在一些特殊的工业领域。更重要的是除黄金白银以外的贵金属在历史上没有承担过货币流通功能,不具备金融属性,因此也不在一般的金融交易电子盘(含衍生品)中出现。它们只在欧美的大型期货交易所中作为重要的精密工业的原材料品种出现,因此本书所指的“贵金属”是狭义的贵金属,即仅包括黄金和白银,也只有黄金和白银才真正适合各类大中小投资者进行财富保藏、交易流通和投机获利。
1.1.1.2黄金的用途
1、用作各种各样的珠宝装饰。千百年来,华丽的黄金饰品一直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它满足了许多人的虚荣心,但无意之中也把大量的财富凝固在黄金之中保存了下来。
2、在工业与科学技术上的应用
1)黄金在仪器仪表制造业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各种仪器仪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金在各种精密自动化仪器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占有重要位量。
2)黄金在电子工业中的应用:众所周知,现代各项科学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电子工业,而且还占有重要地位,如电子信息、航空航天、仪表仪器、计算机、收音机、电视机、集成电路等,都是电子工业飞跃发展的结果,而电子工业与黄金及其它贵金属的应用是密不可分的。
3)黄金在导电材料上的应用:金丝、金箔、用金粉压制成的部件、金的合金、包金合金材料(如包金玻璃、包金陶瓷、包金石英)等被作为导体材料广泛用于电子设备、半导体器材和微型电路中做导体材料。
4)黄金在金基焊料上的应用:金基焊料有许多宝贵的性质,仅仅是因为金的价钱昂贵而限制了它的工业中的大量应用。随着电子工业、真空技术、原子能装置、飞机及火箭用的喷气发动机、宇航装置等新结构材料研制工作的发展,金基焊料的应用范围变得更为宽广了。
5)黄金在电子浆料上的应用:1960 年兴起的集成电路发展甚快,1967年和1977年先后有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问世。集成电路不仅成了各种先进技术的基础.而且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关键技术,它的发展带动了贵金属粉末在微电子工业中大规模应月,使贵金属电子浆料成为微电子工业的重要基础。
据世界黄金协会(WGC)2011年第一季度黄金投资报告统计,2010年全年的技术工业黄金应用需求较上年增加12.4%,从373吨增长至430吨,这主要体现出全球经济、特别是实体技术经济逐步走出金融危机阴影的事实。 但这个数据对比2010年世界黄金产量(矿产量)2629吨来看,集中说明了黄金的主要应用领域不在工业领域,黄金的真正需求在更能体现黄金的货币金融属性的保值和投资投机领域。
&&&& 表1―1&& 年度黄金使用量及生产量情况&&&&&& 请参照下表:
数据来源:黄金矿业咨询公司GFMS;世界黄金协会WGC
3、用作国家、机构、个人特别是一国中央银行的战略性国际储备。这是由黄金的货币金融属性决定的。由于黄金的优良特性,黄金几乎在整个人类史上充当货币的职能,如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金与美元脱钩后,黄金的货币职能也有所减弱,但仍保持一定的国际货币能力,是继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之后的第五大结算货币,是真正的无国界货币。目前许多国家,包括西方主要国家的国际储备中,黄金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关于黄金的货币金融属性,特别是对这种属性的深度剖析,以及这种属性如何影响了人类社会的行为方式,会在本书后面的章节中进行详细介绍。
1.1.1.3 白银的概念和特性
&&& 古代中国曾经被称为“白银帝国”。我国古代形成的金―银―铜复本位制构成了中华文明繁荣昌盛的经济基础,但在今天白银再也不仅仅是货币了。
白银,简称银,因其色白,故称白银,与黄金相对。古代做通货时称白银。纯白银颜色白,掺有杂质金属光泽,质软,掺有杂质后变硬,颜色呈灰、红色。纯白银比重为10.5,导电性能佳,溶于硝酸、硫酸中。银在地球的化学丰度很低,仅为0.00001%,在自然界中有单质的自然银存在,但主要以化合物状态产出。纯银是一种美丽的银白色金属,它的英文名称是Silver,但它的化学符号Ag来自它的拉丁文名称Argentum,是“浅色、明亮”的意思,这是银高反射率的直接体现。银的熔点960.8℃,密度10.49克/立方厘米,塑性良好,延展性仅次于金,如果把它碾压成只有0.003mm厚的透明箔,1克重的银粒就可以拉成约2公里长的细丝。银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在金属中也是出类拔萃的,银的化学稳定性较好,在常温下不易氧化。在所有贵金属中,银的化学性质最活泼,它能溶于硝酸生成硝酸银;易溶于热的浓硫酸,在盐酸和“王水”中表面生成氯化银薄膜;与硫化物接触时,会生成黑色硫化银。
2005年世界银储量和储量基础分别为27万吨和57万吨,储量可保证生产28年。从世界分布情况看,波兰、中国、美国、墨西哥、秘鲁、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智利等国的储量占到世界总储量和储量基础的80%,其中波兰的储量和储量基础均位居世界首位,分别为51000吨和140000吨,占到世界银储量和储量基础的18.8%和24.6%。按照05年世界银矿山产量19257.4吨计算,世界银储量和储量基础静态保证年限分别为14年和30年,说明世界白银储量的保证程度并不很高。全球约2/3的银资源是与铜、铅、锌、金等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矿床伴生的,1/3是以银为主的独立银矿床。预计未来银的储量和资源仍主要来自副产银的贱金属矿床,而银从这些矿床中的提取将主要取决于市场对贱金属的需求。这里有一个小数据的可供参考:
&表1―2&&& 黄金白银自然储量表
1金衡盎司=31.1035克&&& 1公吨=32150.72盎司
(约31000吨)
(约155000吨)
(约31万吨)
(约31000吨)
(约22900吨)
资料:WGC&&&&&& NA:无数据
&&& 白银市场分析认识指出,由于白银的消耗,白银和黄金的储量状况已大幅改观,白银被低估的程度远甚于黄金。“以现在的价格买到银币就如同在跳蚤市场上买到了世界名画”。“70年前,白银的存量是黄金的十倍,而到2009年,白银储量已降至黄金的五分之一,黄金总储量50亿盎司,白银储量则仅为10亿盎司。目前有数据显示,未来8年内的时间里,现有的白银储量将消耗殆尽,而世界白银存量,即地下已经探明出的储量也只够开采14年的时间,最乐观的估计也不会超过20年。
1.1.1.4 白银在今天的应用主要是工业领域!
&&& 银和一样,是一种应用历史十分悠久的贵金属,人类开始开采白银要上溯到4000多年前。由于当时银的开采量很小,使得它的价值比金还贵。公元前14―16世纪埃及王朝的法典规定的银价为金的2倍,甚至到了公元17世纪的日本,政府规定金、银的价值还是相等的。普通老百姓针对白银的概念大多集中在银元、银首饰、银餐具等方面。其实除此之外由于白银特有的物理化学特性,它还是重要的原料,广泛应用于电气、感光材料、医药、消毒抗菌、、白银饰品及制品等领域。随着电子工业,工业,工业的大发展,近年来,白银的工业需求正稳步快速增长。
白银的主要工业应用:
电子电器材料:
电子电器是用银量最大的行业,其使用分为电接触材料、和焊接材料。银和银基电接触材料可以分为:纯Ag类、银合金类、银-氧化物类、烧结合金类。目前,全世界银和银基电接触材料年产量约吨。复合材料是利用复合技术制备的材料,分为银合金复合材料和银基复合材料。从节银技术来看,银复合材料是一类大有发展前途的新材料。银的焊接材料如纯银焊料、银―焊料等。
感光材料:
卤化银感光材料是用银量最大的领域之一。目前生产和量最大的几种感光材料是摄影胶卷、相纸、X-光胶片、荧光信息记录片、电子显微镜照相软片和胶片等。上世纪90年代,世界照相业用银量大约在吨。由于电子成像、数字化成像技术的发展,使卤化银感光材料用量有所减少,但卤化银感光材料的应用在某些方面尚不可替代,仍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化学化工材料:
银在这方面有两个主要的应用,一是银催化剂,如广泛用于氧化还原和聚合反应,用于处理含硫化物的工业废气等。二是电子电镀工业制剂,如银浆、氰化银钾等。
工艺饰品:
银具有诱人的白色光泽,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收藏观赏价值,深受人们(特别是女性)的青睐,因此有“女人的金属”之美称,广泛用作首饰、装饰品、银器、餐具、敬贺礼品、奖章和纪念币。银首饰在发展中国家有广阔的市场,银餐具备受家庭欢迎。银质纪念币设计精美,发行量少,具有保值增值功能,深受钱币收藏家和钱币者的青眯。20世纪90年代仅造币用银每年就保持在吨上下,占银的消费量5%左右。
医药与抗菌材料:
在医学上,Ag-Pd合金广泛用于视神经修复、小儿脊髓弯曲等康复装置;银基铸造合金和Ag-Cu-Sn齐是牙齿的修补的重要材料。银系列无机抗菌材料具有持续性、持久性、广谱性,耐热性好、安全性高、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其杀菌性能较强近2000倍。利用抗菌材料可以制成药用纱布、抗菌布料、抗菌日用品、公共用品、个人消毒用品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银系列抗菌材料的产业前景十分广阔。
表1―3&&& 2005年全球各领域白银需求&&&&&&&&&&
&资料:白银协会(Silver Institute)
&&& 从这张6年前的白银需求方构成表可以清楚地看出,工业和成像领域占去了白银产量的64%,它们已经化成了工业产品中细小的组成部分,甚至光看这些工业品的外表都找不出这部分白银;而制成实物银器、银币及在金融市场上作为一个投机品种进行交易的白银只占总量的30%左右,再加上白银本身不像黄金那样稀有,这导致了白银本身价低且易于投资投机。至于白银“价低”我们只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古代中国金银比价一直是大约1两黄金等于10两白银,古代欧洲也差不多是1盎司黄金兑换14~15盎司白银(直到18世纪末一直如此),而到了日的一周,这一比价竟然是68.1倍以上!(黄金1229.6美元/盎司;白银18.05美元/盎司)
&&& 由于白银作为不可再生资源而变得越来越少,银价虽然波动剧烈,但白银作为“穷人的黄金”也越来越受各类投资者的欢迎。随着黄金价格的不断攀升,作为与黄金有着类似货币金融属性的白银价格走势也将不断上扬。---未经作者同意,禁止转载
function open_phone(e) {
var context = document.title.replace(/%/g, '%');
var url = document.location.
open("/ishare.do?m=t&u=" + encodeURIComponent(url) + "&t=" + encodeURIComponent(context) + "&sid=70cd6ed4a0");
!觉得精彩就顶一下,顶的多了,文章将出现在更重要的位置上。
大 名:&&[]&&[注册成为和讯用户]
(不填写则显示为匿名者)
(您的网址,可以不填)
请根据下图中的字符输入验证码:
(您的评论将有可能审核后才能发表)
已成功添加“”到
请不要超过6个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