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一心想着把事情做好的人什么行业适合创业业么?

如何确定你真正想做的事情到底是什么?
毕业了,也工作了一段短时间。固定工作和兼职工作,甚至创业都尝试过。一直认为自己喜欢商业喜欢经济,同时也明白自己很喜欢纯艺追求。现在工作稍微固定了,商业相关。但是突然感觉自己其实并不了解这个世界,想出远门游历下。我现在的疑惑是,我发现我之前坚定的走商业的道路,好像变得没这么坚定了。其实,是不是要去了解了这个世界,看到不同的人和事才能更好的确定我真正想做的是什么呢?还是说,面对真正想做的事情,大家是有种【就是它了!老子一辈子的追求!】这样的感觉,而不需要太多的经历来对比验证呢?大家的想法和经历是怎样的?
按投票排序
312 个回答
我觉得,大部分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知道自己的梦寐以求去追寻的东西到底是什么。而能做的,就是在不断的尝试中,明白自己不想要的是什么,把还能坚持做下去的,坚持下去。事情做的得心应手,越来越获得成就感后,就会从外在的推动变成内在的源动力了。最重要的是你在坚持做点什么,而不是要思考出什么完美答案后再行动。自我,不是你怎么想然后去做,而是你的行动成就了你。--------下面是领悟的过程,略长,只是好多年没写年终终结了,就都放这吧-------我大学是学平面设计的,虽然当时每个人听到这个专业都露出羡慕的眼神,但大三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自己未来的就职之路有多糟。虽然考虑过换专业,但也没有一个特别想要换的方向。当时嘛,也有一个稳定的男朋友,也是初恋。我对未来的想法就是老公做什么我做什么,我自认聪明伶俐,一定可以做好贤内助。他要说走就走的旅行,我可以毫不犹豫的跟他走;他要创业,我也100%拍胸跟他到底。(不知道为什么。。我从没想过我男朋友会找什么稳定的工作)但出乎我意料也其实在情理之中的是,他大三的时候决定,他要做艺术(不是画油画)。我觉得酷毙了,完全支持他。但他真正实施起来后,我发现,我没法随他了。艺术,是一件需要个人静修的事情,他唯一可以和我做的就是跟我聊聊想法。然后我想,我要做他的经纪人!帮他卖画!帮他变成最牛逼的艺术家。然后,我急切的买来一堆艺术策划之类的书来看,希望自己迅速的跟上他的脚步。结果,跟他去了几次画廊开幕展,我就放弃了。我喜欢艺术,也喜欢去看各种当代艺术的画展,但我可不喜欢跟一堆陌生人去搭讪。那时候,他告诉我:你也应该有自己的事业,不一定要依附于他。好奇怪?我从小被教育要独立自主,在别人眼里我也一直是独立有想法的人。但我被他说的那一刻感觉颜面尽失。我突然感受到一种无力感,因为我不得不面对的是我压根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我当时唯一知道的是我想环游世界。但这虚弱的梦想,其实只是不知道自己要怎么打发时间。现在想想,那些大部分拿着父母的钱来一段说走就走的旅行觉得可以开眼界的姑娘们都是跟当时的我想法差不多吧。接下来一年,他业余时间都在画画、看电影、跟着一位艺术家做助理,而我嘛,就是在宿舍上网逛淘宝看韩剧看小说。我不是没有想,只是想不出,所以也就没有任何行动。知道大四毕业设计选题开始,我的人生才发生了一个小转折。平面设计毕业选题,一般是老师给一些选题,或者是自己想。我当然不想选做什么商业的VI设计,不是我不喜欢商业设计,而是我们这些学平面的学生从来没有受到过商业、心理学、营销、市场方面的教育,做出来的东西毫无说服力,只是一些没有没品位的却自鸣得意的视觉垃圾。(愤青模式不小心暴露。。)就在我犹豫不定的时候,正好他(没错!我男朋友真是我的人生导师。。。)给我推荐了两部纪录片《OCEAN》《SHARKWATER》. 都是关于海洋的。我看完后,哭的不能自已(弱智儿童泪点低。。。)。主要是针对鲨鱼那些部分让我非常震撼。就是那一刻,我突然想,我能不能用设计,自己擅长的东西,为这些可怜的动物做点什么?而毕业设计也是一个非常棒的机会去研究。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他,他当然大力的支持。于是,我毕业设计,做了一一套关于鲨鱼保护的品牌视觉形象和一些简单的产品设计。这是一套设计给儿童的产品和视觉形象(好吧,一定有人问,鱼翅的消费者是中老年人,你做给儿童干嘛?这是另一段。。不在这里说了)。这是一套设计给儿童的产品和视觉形象(好吧,一定有人问,鱼翅的消费者是中老年人,你做给儿童干嘛?这是另一段。。不在这里说了)。这是我第一次认真做一个设计。那几个月,我变得不再那么黏男朋友,甚至有时候他找我的时候,我还得拒绝他。这种感觉真是好极了,有种回到高考的时候为之奋斗的快感。最后,作品也得到所有很多人喜欢和点赞,这个作品也变成了当年优秀毕业作品(本来除了破奖状还应该有3000元的奖励。。我好歹也花了好几千来做这个毕业设计。。老师。。2年了。。我的钱捏?!)。因为这个毕业作品也给我带来了一些工作上的橄榄枝。但这不是结局,而是开始。(我要加个“第二章”么)毕业设计的快乐劲结束了,也就不得不面临着找工作的压力。男友因为自己的毕业设计轻松的找到了落脚点,而我却拒绝了之前的橄榄枝(工资低!!!)而不知如何是好。我既不想成为疲惫又廉价的设计师,又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点什么好。。好吧。。我承认家底还不错。。所以我报了英语培训班,决定先把英语提高了进外企(工资高!!做阿姨都工资高!!)。我依旧是个不知道要把生命贡献在哪个领域的傻姑娘,而他也变成了工作狗,唯有下班加班后回到家拿起草图本画画概念而已。生活好像变成了一潭死水,一蹶不振。直到半年后,我半夜刷豆瓣的时候,在右下角看到一个果壳的广告(一下子为两个网站做了广告,要删掉么?)忘记标题了,唯一记得什么梦想,实现,之类的煽情词语显然刺激到了我。这个活动是让一些有自己想法的年轻人将自己的想法PK,在公众投票和专家审核之后,选出几个既有可行性又有科普性的还有意思的想法,他们提供少量资金资助年轻人实现这个想法。当时看到介绍后,我想,妈蛋!这不就是为我而生的活动么?!(呵呵。。)于是当夜就弄好递交的。怎么说呢,就是觉得不想浪费大四一年的努力而已,觉得有个机会能延续下去挺好的。过年期间跟男友回他乡下老家了。(哎。。这么屌丝还搞艺术。。真是为难你了)手机没接到电话,还以为没过呢。结果回来后,才知道,已经都评选出来,我还过了~都是看了朋友们的转发才知道的。。而且。。没接到电话是因为手机经常没信号。。。说到这里,我真的很感谢果壳。。。从来没放弃我这个拖延症患者。。。大概经过了1年。。。我终于做出来了这本鲨鱼科普小册子:电子版戳这里:电子版戳这里: ; ;
当时心里想着虽然有很多组织在宣传鲨鱼保护,但根本没有任何中文渠道去了解鲨鱼本身,鲨鱼对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性以及鱼翅产业的现状,所以决定做一本这样的册子。而这些知识我明白有多冗长无聊,所以用了可视化的方式来做。看着很薄的册子,结果居然用了那么长时间来做我也没想到。因为资料都是英文的,所以要翻译,找人翻译前我至少都得看过吧(烂英文不忍直视。。),翻译了给一些专家看纠正各种不科学的东西。。纠正好还要文字上的润色。。然后才是开始设计。。当然我期间拖拖拉拉的毛病也导致了这么久。但我的人生也发生了变化。我找到了外企的工作,还特别闲,工资也不低。我业余时间都奉献给了这件事情。也不是什么特别努力,只是把以前逛淘宝看韩剧的时间压减了,就这么陆陆续续的居然坚持了下来。此外,这2年:-我没有找过私活,但倒是有不少私活因为鲨鱼保护这个项目来找到我。他们喜欢我的设计,信任我的能力,甚至仅仅是因为觉得我这样能坚持下来的姑娘一定对设计有自己的坚持所以找到我。他们愿意开合理的价格,也不会让我先做10稿出来再说,这种感觉真是棒呆了。-我不再想着人生只有结婚和生孩子这两件大事。一开始他就告诉我他不想这么早结婚,我听到了还哭哭滴滴觉得他太过分。结果现在我比他还不想结婚,不想买车买房。我觉得我们两现在的感觉非常棒,各自忙碌自己的事情,但又为彼此喝彩和鼓劲。-我觉得自己越来越年轻,比大学的状态棒多了。不再化妆,也不再喜欢跟风买衣服。这样的释然,突然让我意识到原来我有多不喜欢那些仙仙的裙子和蕾丝。我喜欢的,原来是质感精良,做工考究,款式极简的黑白风格的衣物。这点也是让我自己诧异的。-我本来看着很多毕业出国后的同学们都羡慕妒忌恨,生怕2年后自己已经赶不上他们的思想了。结果这2年我参与了一些组织,认识了很多太棒的人,学习到了很多新的知识。上周聚会上,我跟他们交流,突然发现自己并没有在思想和见解上落后她们。(英语还得努力= =)从地铁下来到公司有15分钟的路程,每次走在路上,我都在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我还是答不上来。但我至少感同身受了男朋友告诉我的:不要因为迷茫就停滞不前。虽然这句话我也告诉了我表弟,他也告诉了他亲弟弟,但他们都没有做出任何改变,所以我想我也挺不容易的。我估计未来5年我也不会太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但我至少知道设计不会远离我的生活了。即使我知道我做金融,做咨询,做销售可能前景更美好,但可惜,我已经一不小心入了设计的门,而且还被一些设计大师们深深感动了,更加是因为已经这么一路走来了,我不想转弯了。上个月,我和我男朋友申请辞职了,我们准备一起申请出国。我的上司问我为什么要辞职,我诚恳的告诉他:我毕业两年,这2年期间,我思考了很多,也一直坚持做了点事情(他知道我做的鲨鱼保护),我觉得现在,差不多是时候该开始新的旅途了。虽然我还不完全确定自己要什么,但我至少已经知道我不想要的是什么了。他听完深深的点头,赞同到:你说的很好,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是非常重要的,我支持你也祝福你。于是,上周五是我的最后交接日,后天10月1日开始,我就要闭关学英语了!!(就怕英语过不了)前天,我和他参加他同事的婚礼。婚礼餐的第二道菜是每人一碗鱼翅汤。新郎新娘都知道我在做鲨鱼保护,而且也都表明支持我。和我一桌的人也都买过我的鲨鱼保护周边。但他们都毫不犹豫的吃了。即使我告诉他们食用鱼翅有害健康。而唯一一两个没吃的也是碍于我在旁边不好意思吃。我当时尴尬至极,觉得胸口一堵,离席了。我在厕所蹲了很久,深深的挫败感让我无法起来。走出厕所时,他就在门口等着我。我看着他眼泪就哗哗下来了,我觉得我做这么多事都是白做,没有任何人改变,我连我身边的人都改变不了。他问我:你不是犯错的人为什么要逃?我说:我在他们都不好意思吃,我觉得他们都希望我不在场。他说:你既然决定做鲨鱼保护,就是决定做少数人。你应该腰杆挺直坐在那里让他们都不好意思吃。没做错的人逃了,让做错事的人在那里逍遥自在,你这么脆弱,怎么坚持下去?我无言,抱着他在别人的婚礼堂外大哭一场,搞得路过的人都以为我是新郎的前女友。。哈。哈我想,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他一样一开始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就不曾动摇过,即使那么难,那么不靠谱,他一直以自己的意志努力着。我看着他就觉得自己必须要更坚韧才行。那一晚,我对鲨鱼保护有了新的计划,一个更大的,更有需要坚定的信念的计划。这个计划,我会等我成功申请好学校后再实施~今天上知乎看到这个问题我真的觉得像是自己给自己问的一个问题,所以忍不住写了那么多来回答,算是闭关前给自己过去2年的总结。未来还是一片模糊,但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出发。谢谢看完~谢谢看完~----------更新--------没想到自己总结的经历获得这么多的支持和共鸣,真的很谢谢大家!!!!---------结束 --------
有人说这个世界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白天八个小时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工作之外再找一个自己心爱的人,度过又一个八个小时,最后八个小时做一个美梦,就这样日子一天一天就过去。你真正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小学的时候,一个有理想主义情怀的老师告诉我们这些什么都不懂的小学生,你们当中的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学习,但是你们每一个都有自己擅长的,在那个地方你们就是天才,我相信很多孩子都听过。现在想来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是自己的天才,但是肯定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在《大时代》里面,有这样一段对话:“阿博,你要跟我学赚钱,我现在先教你第一招,也就是最重要的一招,一个人要成功,就一定要找到自己的世界。只有在自己的世界里,才能把自己的潜能天分发挥到最高的境界。你问问你自己,如果你知道你明天就要死,你会干哪一行,在什么地方,用完你的最后一天,直到死为止?你找到自己的世界没有?”“我喜欢股票,我五岁的时候我爸爸就给我股票玩了,我知道为什么我以前做什么工作都傻乎乎地,无精打采,做什么都不投入,师傅,因为我喜欢股票,我花过很多时间的。师傅啊,找到自己的世界之后,应该怎么做?”“当然要到交易所去找份工作,就算扫地也不怕。你只有在那里,才可以一展所长。这是叶天和阿博正式确定师徒关系之后的第一番对话。“找到自己的世界”。这个道理看似如此简单,其实却又如此深刻,以至于我深深的为那些因为本篇篇幅太长而没有读到这里来的人扼腕痛惜。方展博后来做的超人的事情你千万不要模仿,什么置之死地而后生,什么屏幕上面看出来升还是跌,那都是拍戏,你千万不要像一个高中生那样没有鉴别能力!要学,学这一番话足已。不要一头就扑向股市,这只是个比喻。股票,那是方展博的世界,你的世界呢?确定一个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我个人觉得有这样几个特点吧!一,为了这个事业,你愿意从最底层干起。哪怕从底层里面做起,能够接触到这个行业里面的人,能够接触那些自己喜欢的知识和技能,感觉自己在圈子里面就已经很满足了,享受里面工作的人氛围,就是这样的感觉,哪怕是干着这个行业里面最最普通的工作依然觉得内心很满足。二,万事开头难,开始就有一个好头就成功了一半。当你选择了这个事业后,这个事情一开始就顺风顺水,丝毫不懈怠,在做这个事情上,你就浑身发放光彩,在那个事业里面,你就是领袖。有了这个好的开始,好像就是老天爷给你一个信号一样,很多大佬,牛人都是在机缘巧合之下接触到这个行业,一开始就展露出与众不同的天赋。三,不断从这个事业里面获得成就感。有些事情会不断给你负面能量,就不要去做,这个事业能够让你从中获得成就感,可以是来源于自身,也可以来源于他人的肯定和尊重,因而你会受到正反馈,能够越干越好,沉迷其中,愿意通宵达旦,日夜不停,工作就是一种快乐。四,要成为世界级人物了,必须有创造。经过前几步,基本上你已经能够成为这个行业里面的专业人士,知识的精深程度可以超过行业大多数人了。但是要记住,现在的你只能算是炉火纯青,一定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才能登峰造极。经过这四步,基本上你要去做的这件事就成为你为之愿意奋斗终身的事业了,不过在这个世界又有多少人能够找到这样的工作呢?附赠一则漫画,相信会给你更多的启发。
我这三年都在用实际经历去解答这个问题,并且这两个月集中读了一些书,有了自己的思考。题主的困惑,我严丝合缝地有过。题主的那种想要的“这辈子就它了”的感觉,我也分毫不差地有过。先上目录。一,前言二,三叶草理论三,案例分析四,参考资料==================前言的分割线======================我常常想“假如苏轼真正想做的事是程序员怎么办?”先让我们打开一下上帝视角哈。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长长的单子,左侧是所有人的名字,右侧是属于该人的天命所归的那件“事”。那么,有没有可能出现这样的话?“谁让陆羽生在中国的?本来他应该生在南美洲,然后写出世界上第一本咖啡豆著作《咖啡经》的!”“是你把康德的出生年份设定错了对吧?来你过来。我保证不打死你。你知道他本来是要参与核弹研发的你知道吗?结果他以为研究哲学是他天命了你知道吗?哎我去你还敢躲,我让你躲!让你躲!”如今有的做企业开创了新产品改变生活,有的埋头于实验室发现了物理世界的本质,有的人投身慈善为心中更好的世界奔走鼓吹……他们都声称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古人是不是挺倒霉,因为真正他们想做的,还没有来到?或许你会说,对于每一个古人来说,一则你说的事情并不存在,二来也无法通过任何方法感受到。那你这种假设没意义。好吧我知道。我就是想让大家开一开脑洞,来个思维热身先。(众人:去!)==========要不我们严肃点吧的分割线=============我们调整一下。每个人出生后,我们在左侧填上他的名字,右侧在世界上已经存在的事情当中选择一个,做为他的那件事。这个设定应该符合很多人对于“这辈子要做的事”的感觉了吧。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事情是越来越多的。单论职业来讲,农业社会说“七十二行”,虽不是确指,我们就按七千二百行吧。如今呢?十万个不止了吧。这个分母扩大的同时,我们以及我们的下一代,岂不是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几率越来越小了?再思考一个问题。一个小村子里,一个农民克服无数困难,成功开创了无化肥无除草剂无农药种植某种作物的先例,产品品质极好,并因此向各地的农户传授讲学。另一个平行宇宙里,这个农民有一天进了城,发现自己有音乐方面的天赋,于是刻苦努力,最终取得成就,开办了音乐学校,帮助像他一样的孩子成材。这两种情况,哪种算是“他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呢”?[1]我开始意识到,类似于“世界上有那么一件事是真正属于你的要做的”、“如果你还没找到这件事,那就不要停下来,拼命寻找”、“假如你已经找到了,就一定要排除万难坚持下去”的想法是有疑问的。他们共同指向了一个假设:每个人都有一件“天命”的事情,在我们出生时或者成年之前就设定好了,就像埋藏于某处为我们打造的宝藏一样,只等着我们去找到。不论这个假设是不是真的,先看下认同这种假定的话,会出现什么问题。
它通常指向“具体的事”,比如做一份工作、成一个事业、办一个组织。那么社会越发展,具体的事就越多,找到的几率越小。这种假设会让我们陷入到“以有限生命去探究世界的无限广度,而忽视深入发掘”的坑中。它否认了客观环境的不可掌握性。即它假定客观环境能够支持我们找到这件事,并且坚持做下去。可难道你没有遇到过在大城市干一份热爱的工作却因各种原因被迫回老家结婚生子的事吗?
它一般认为这件事是不变的。又由于第二点,假如我们真遇上了,并且倾注全部的生命能量履行自己的使命时,却由于某个原因被迫放弃,我们很容易陷入到“从此失去了人生的意义”的深渊中不能自拔。
如何确认?常见的如题主所说,“反复比对法“和“一见钟情法”。当我们忙于寻找时,无论我们用哪种方法,都是把重心放在了“判断外物”上。但除此之外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常被我们忽略,即“我是谁”(认知自身)。这两者绝非无关系的,如果不能回答后者,我们无法很好地回答前者。==============三叶草理论=====================这里,我想提出一个我的不完善的理论,姑且叫做三叶草吧。
本性:这里不单单是指性格,还包括你的内心动机等。属于先天且很难改变的东西。注意这里的本性不包括天赋。
价值观:引述一个观点。价值观是“什么是重要的”和“这些东西之间有什么关系”的观念。[2]
“什么是重要的”:“赚大钱”还是“健康的身体”重要?
“他们有什么关系”:先有财务自由还是先有行动自由?财务自由是行动自由的必要条件吗?
价值观属于一段时间内稳定的。
外部环境:大到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小到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公司等。这个属于常常变化的。这三者的交集,就是所谓的“我真正想做的那个东西”。那么,我的暂时性的结论如下:我真正想做的那件事,就是局限于客观环境,我们从具有“能够发挥我们本性”和“符合我们价值观”的某一类事情中选择的那一件。几点解释如下:
价值观是我们成长过程中与社会打交道的产物,故而“这件事”绝非先天就有的。
由于客观环境和价值观是会改变的,那么这件事是在动态中不断形成并改变的。
我用了“局限于”,是因为我们是在有限的选项中做出选择。没有任何人拥有足够的资源在无限广的范围内去尝试然后再确定某一件事。相反,一些人后来看起来的“笃定的选择”和“坚持的事情”,恰恰在其抉择的当口,选项是很有限的。
选择是有限的,并非是提倡安于现状。相反,正是因为其是受限的,每个人都应该能在可以触及的小环境内尽可能地探寻可能性并尝试。只有理解了选择是受限的,才能从诸如“假如我考上了另一个专业”、“假如我是富二代”、“假如当初我妈没有逼我回老家相亲”的想法中解脱出来。
本性不包括天赋,是因为并非每个人都有天赋;纵使有,“我们想做的事”和天赋也不是必然相关的。你可以理解为,天赋是老天觉得我们应该做的,而不是必须做的。========================================从以上结论出发,确定我想做的事,就必然包括了“认识我自己”、“厘清价值观”、“探究我们能选择的环境”三个部分。既然本性包含了性格的部分,那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些知识或测试: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网站,可选中文。[3]最常用的职业测试。 这个结合这个回答看更明白。无论是“本性”还是“价值观”,都具有一些共有的特征:抽象的,超越了具体的事件和环境的。同时,只有真实与否,没有对错之分。[4]我们可以从这些共有特征出发着手解决问题。我建议你静下心来,找张纸或打开电脑,写下以下内容:那些你永生难忘的事;让你有“如鱼得水般自在”的经历;让你充满成就感和快乐的瞬间;让你尊敬并希望成为的人;那些总在你脑海中上演并为之沉醉的剧场;……还可以写下与以上例子对应的一些经验:让你觉得很沮丧挫败的事;让你觉得不自在、不舒服但是又想不明白原因的人或者事;你藏在心里的不敢告诉别人的事或想法;……仔细探寻,这些背后隐藏着哪些共有的关键词,体现了哪些价值观?这里我还有一个简洁易行的办法,叫“改变假设法”。又可分为两种:“环境受限”和“愿望满足”。1. “环境受限假设”:你想做一样事是吧,那么换个环境,该环境下这件事很难实现。然后推演。就比如,你说你喜欢商业,可又不完全确定对吧?那假设你现在进监狱了(请务必要入戏),你会怎么办?如果你在监狱中也会热衷于以物换物,琢磨如何巴结犯人中的老大让他给你行方便,整天想着怎么从外面搞过来上好的烟然后倒给那帮家伙们。这个才叫真爱。再进一步,假如你到一荒岛了,连倒烟都没地儿倒了,你怎么办?你会怎么样生活?[5]通过这样的不停变换前提的追问,逼你去探寻深层次的东西。比如你可能会意识到,你喜欢商业,或许是因为“钻研某种规律过程中的创造性快乐”;也可能因为“家中有经商传统,所以从小就被灌输做商人的观念”;亦或是“迷恋那些成功商人所受的瞩目和追捧”……当我们所追寻的是一件具体的事时,比如“做个医生”。那么其背后必然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所在,比如“帮助人”。想要帮助人,你既可以做个医生,也可以做个教师,去投身慈善。或者假如你是个管理者的话,把你的职能发挥好,就能最大程度地帮助人(《你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作者就认为做管理者才是实现“帮助人”这个目标的最好形式)。过程中要注意的是,总结价值观需要理性,发现“本性”则要靠内心的直觉把握。比如,我可以凭理性知道我向他人分享是因为我有了(自认为的)足够深刻的经验,但是“我想要去分享”这种内心的涌动,却只能通过直觉来捕捉到。2. “愿望满足法”:假设你想要的事,或者某种状态已经实现了,你又要追寻什么?以我为例。我曾经试过上面的朋友提过的“反复提问自己人生的目的,然后疯狂写答案”这个方法,我写到这个答案就停止了:“构建参差多态的美,并且引领人们去发现、认同乃至追寻生命的丰富性之美。”然后再也写不下去了。可还是有种感觉,就像挖矿挖到了很深的地方,碰到一个岩石层,你觉得下面还有东西,可就是挖不动了。然后我问自己:假如你到了一个参差多态的社会,所有人已经在追寻生命的丰富性之美了,根本不要你引领了,你怎么办?我被问住了。直到咨询的时候,咨询师帮我理出一个我过往经历中的关键词“影响”,我才有了柳暗花明的感觉。“影响力动机”,这就是岩石层下面的东西。在整理了自己的关键词和价值观之后,你可能会发现它们中间存在着联系,很有可能串接成一条条链条,我称之为隐藏的线。一条串接我生命的隐线,终于慢慢浮了上来。体验——分享——影响。[6]所谓”参差之美“的背后,是“体验分享影响”这个底层动机以及“参差多态是幸福本源”这一价值观的交集。这条线串几乎影响了我的所有事。见到一个新鲜事物就经不住想去尝试下;毕业后换了三个城市;我大学时一人爬山,下山时大路不走偏要往没人的山谷里面钻,差点丢了自己小命……这是“体验”。一人站在繁花烂漫的山坡上看草原落日,打电话给好朋友,无比激动地描述眼前的美景;我得了病,疼得死去活来,输完液刚好了一点,就忙不迭地向周围人讲这种病有什么病征碰到后该采取什么紧急措施;酿啤酒时有些环节没做好前功尽弃,赶紧给每个人说要注意哪点哪点……这是“分享”。总是喜欢帮助他人(不管他人乐不乐意),总是向他人讲述我的心得理念价值观,如果别人没有触动我会很挫败……这是“影响”。我现在回答你这个问题,不也是在“体验后分享并试图影响”么?对于自己的本性和价值观认识得越深,“想做的事情”也会越来越清晰。[7]以上就是我对“如何确定”的一点感悟。下面想对两种常见的观点提出我的担忧。第一是“排除法”或者“试错法”。即我们需要不断尝试,然后不断确定自己不想做的,慢慢的自己真正想做的就会浮现。这种观点有个前提假设:只要不断排除我们不想要的,最后就能找到想要的。我支持不断尝试,但是“排除我们不想要的”不一定就能“得出想要的”。这是我的惨痛教训。如果在排除的过程中我们不去总结归纳为什么排除和思考我真正想要什么,我们最终会陷入“只知道自己不想要的,不知道自己想要的”的坑中。第二是“坚持做自己当前的事,不管喜不喜欢,慢慢地擅长了,有成就感了,就成真爱了”。我简称为“虐成真爱”。你的长辈里有没有混体制里一辈子,也位居高位了,但是对于“公务员”这个职业就不爱呢?我就有这样一个长辈,他已经退休了,每次见面吃饭都给我说“有想法的人不该去当公务员”。他儿子出去闯荡了一圈,想借家里二十万开酒吧。他老婆对儿子说“别冒那个险了我用这二十万养你行不行”,他则直接拍板“儿子有自己的想法我肯定支持,砸这二十万给儿子就算失败了也值”。你看,他的价值观从来就和“公务员”这种职业不搭边。一个职业就算符合你的本性,假如不符合你价值观的话,被虐一辈子都成不了真爱。小野二郎能耐住性子捏一辈子寿司,原因之一是他一直认为“自己应该带给顾客无上的美味”,这个价值观和开一家小而美的顶尖儿寿司店是符合的,且没有动摇过。你觉得小野二郎在二十分钟翻一次台的回转寿司连锁餐饮集团当研发总监一辈子能爱上他的职业吗?===========我也一见钟情过的分割线============有人可能会说,那是因为你没有过“就它了,老子一辈子的追求!”这种感觉。我还真有过。不仅有,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你知道我第一次知道“精酿啤酒”这个事是什么感觉吗?就像我从小心中就有了一个梦中情人的标准,然后自己也知道这标准世上没人可能达到,所以也就这么过着。然后突然有一天,我生活中居然出现了这样一个人!完全符合我的标准!更关键的是,琢磨了一下,自己还有可能追到她!就这感觉。我主动去找各种书籍,从介绍文化的到纯粹的酿酒技术书籍。文科出身的我,曾经最不喜欢的是化学,可是硬着头皮看那些化学名词,居然也看得进去。其实就是想把酒酿出来,并且酿得尽量好喝。我有一段时间在一个偏远的农场,为了酿酒,从网上订的材料设备。顺丰和我打电话半小时确认了我的地址,然后用一辆摩托车送了过来。那些设备差不多一人高,被绑在后座上,晃晃悠悠的。快递员告诉我这地方从来没送过,更没一次送过这么多东西。然后我克服种种困难,在只有一个水龙头的卫生条件极差的厨房(这边酿酒那边厨师宰鸭子给我们做饭),历经了几次失败,终于成功酿出来了一批酒。我曾经是做旅游的,写字楼普通白领一个。想着要做啤酒,怎么的也和餐饮有关吧。于是辞了职,主动找了一个餐饮连锁,而且主动地,要从服务员开始做。为什么?因为要做餐饮的话,我必须了解所有环节吧。从营运总监,到店长,到同事,都和我说过“当时想着你肯定干几天玩玩就走人的”。所有人,包括我爸我妈都觉得我属于那种咖啡馆喝咖啡的文青,绝对想象不出我撸起袖子洗碗的情景。我自己都动摇过。第一天端了一天盘子,晚上躺到床上, 胳膊疼。瘦身板,没做过体力活儿,端俩餐碟都端不稳,手臂就一直绷着,然后肱三头肌就受不了了。抱着胳膊我就想,自己是不是没事找虐啊。然后给自己下了一 个限,至少做仨月吧,别让周围人都觉得我吃不起苦似的。坚持下来了。那段时间,经常想起的一句话是,“你内心有了一个长远目标后,就不会被小的突如其来的事情打乱人生节奏”。有没有觉得鸡血?可这不是我想表达的。我曾一直以为精酿啤酒就是“这辈子命中注定的事”,但现在我不这样认为了。是不是我要抛弃这件事了?不是。精酿啤酒这个东西,这辈子都要纠缠在我的生命当中。这一点,我一开始就深信不疑。是因为我认识到,她是路,是路标,但不是目的地。目的地是“体验分享影响”,或许是更遥远的我还没看到的地方。我逐渐摆脱了形式的桎梏。就像把身上所有的厚重衣服全脱了,清清爽爽地走在路上的感觉。===========================[1]:我认为,两个世界里,他都找到了他这辈子要做的。[2] [3]:出自心理学家罗克奇的论文《人类价值观的本质》。[4]:我测出来最大的优势是“Appreciation of beauty and excellence ”,或许我该去做个艺术评论家#^_^#。但是回想起来,“对于美和卓越的欣赏”确实也是我生命中的一条隐线。这个是我的魔方还没有拼好的面。[5]:我的回答是探寻岛上的每一寸土地。哪里有水、哪里有狼、哪里有溶洞、哪里有最好的落日风景、哪里是游泳天堂、如何制造武器、如何种植粮食,我都要弄清楚。然后我会 找一个地方——石头或者山壁——把这些经验记录下来。可能我要老死在孤岛了,但万一死后又有人不小心到了这孤岛怎么办?我要把我的经验分享给他,让他少走 弯路。或许我还可能驯化一头狼什么的——没人让我影响了,我就影响影响动物吧。[6]:尽管我总结出了一条线,但这并不是我的“本性”的全部内容。一个朋友提了个比喻,挺有启发:我们的本性包含很多关键词,就像被打乱的魔方一样,“体验分享影响“这条线,就像是一番试错后,我拼好的一个面而已。事实上,”影响“这个词,就是我从冰山模型的底层动机里抽出来的一个。在这个动机模型里,我还是个亲和力动机很高的一个人,这一点正文中并没有提及。[7]:我所讲围绕着“如何确定”,而不是如何把握。”确定”之后,麻烦才刚刚开始。你会发现,热爱可以让你苦中作乐地坚持下去,但是丝毫不会减少问题本身的困难程度和复杂性。所以在确定之前,做好眼前的事,提升自己的能力,也很重要,以后用得上。===========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和大家分享我在总结出三叶草理论过程中所受到的启发,我决定和大家详细解析我研究过的案例。想提醒大家的是,我们在拿起一本自传类书籍的时候,是以上帝视角在看的。比如我拿到下面要讲的日本农民所著的书时,我就知道他后来肯定是成功了。我们看的过程中,则要转换成“当事人视角”,充分体会主人公在面临每一个人生抉择时的不安与迷茫,以及他是如何选择的。案例:木村秋则在《这辈子,总要当一次傻瓜》一书中讲述的他自己的故事。木村出生于日本北方的一个农民家庭,原名三上秋则。从小学低年级开始,我的性格就是不把爸爸妈妈卖给我的玩具拆得四分五裂,绝不肯轻易罢休。……初中时代,我最喜欢六角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了,我也是一名对电子充满兴趣的科学少年。为什么收音机会发出声音呢?我对其有着无穷无尽的好奇心。……高中时代,我着迷于摆弄半新不旧的摩托车,觉得改造引擎是非常有趣的。曾经从礼拜六上半天课的学校里逃出来,旷课才加摩托车越野比赛。……因为我是家里的老二,不用继承家业,所以我从未思考过务。……虽然我在学校的学业并不出色,但相当喜欢摆弄机器并和数字打交道。……我从孩提时代就看着大人们喷洒农药,所以对于重体力劳动的农业感觉不到前途,也没有兴趣从事。因此我瞒着父母去参加了就业考试。……那是一家在川崎的公司,专门制造制动器和缓冲器。我在那里做了成本核算的工作。……每到周末都回去湘南的改装车行,进行汽车的引擎改造,沉醉于高中时代就开始的这个兴趣,和有着专业精神名人风范的车行老板成了朋友。还在公司里成立摩托车越野赛协会,全身心享受着都市的生活。大致可以看出,“15岁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然后一生浸淫”的美好人生的雏形已经出现了。此时,家中大哥因为生病不能务农(日本一般是长子继承家业),老爸就把秋则从城里接到了乡下。秋则被迫从公司离职。回到乡下的头一年,秋则还是很讨厌农活的,尤其是喷农药的时候。而大哥的病好之后,秋则必须另寻他路了。此时,提亲的人来了。秋则到隔壁村子的木村家做了上门女婿,改名木村秋则。故事发展到这里隐隐有了悲剧的气质。由于客观环境的变化,再回城市做白领几乎不可能了。而此时的木村秋则关于职业选择的价值观,也(主动或被动地)发生了改变。成了上门女婿,我就决定动真格专心致志于农业了。由于在城市工作过,所以他对于乡亲们习以为常的农药化肥种植法一直抱有怀疑。同时,妻子经常在喷洒农药时过敏,以至于必须呆在屋子里,更增强了他探索出路的想法。木村逐渐开始查阅资料。在连续三年减少农药喷洒次数并获得岳父同意(亲属朋友的支持与否也属于外部环境的一部分)后,终于开始了彻底无农药种植苹果的阶段。那时候,我把一直珍藏的东西都在地里付之一炬了。我认为自己对这些东西仍抱期待,才导致苹果栽培使不上力。老婆说:“这个还是不要烧掉的好!”拼命想抢下印有税务师补考编号的不能重发的证件。我还是把它丢进火里。……所以,我连算盘也烧了,省得还想靠这个吃饭,就这样彻底断绝了自己的后路。此时的他,外部环境和价值观基本定型了。那么我们看看“开创自然法种植苹果树先例”是否能满足他的本性需求。虽然在探索过程中小有进展,但是还是经历了苹果树连续六年无收成的阶段。期间遭受过自己父亲的反对,被乡亲们疏远耻笑。为了养家糊口,去北海道埋过电线杆,去夜店给人洗马桶。稻田被拍卖,我只能四处借钱,躲过一劫又一劫。多次去徒步十分钟即到的老家借钱。母亲虽然很理解支持我,但有亲戚在场时,也曾假装过不在家。隔着正门口的玻璃窗,可以看到母亲在屋内局促不安的身影,让我感觉自己好像是罪犯,只要欺骗一起带去的孩子说,“奶奶有事出门了”,然后牵着女儿的手垂头丧气地走出家。到了这份儿上,我们就不用探究种苹果这事儿能否满足他的本性什么的了吧。既然缺了这一环,三叶草自然也就转不动了。读到这里,本以为他会放弃种苹果。由于怕见到乡亲,白天我都呆在苹果地里捉虫。入夜后,我挑选了一段绳子。由于六年无收成,所以这条绳子基本没用过。我把它装进背包,走进了山里。因为我要以死谢罪。没想到木村会选择放弃生命。但好在老天不忍心看到这么坚强的人放弃。木村把绳子扔到树枝上时,由于用力过猛,扔到了远处。捡绳子时,他突然看到一棵茂盛的苹果树。走进一看,原来是橡树。为什么在没人照料的山里,橡树能如此茂盛呢?他的大脑又被激活了。一番摸索后,他猜测是因为橡木没人除草,另外泥土的成分和地里不一样。受此启发,他回到了家里。之后就放弃了除草,开始建立果园小生态,改善土壤。开始自然种植苹果后的第九年,地里收获了两只苹果。第十一年,果树普遍收获。之后几年,苹果品质逐渐提高,木村家“终于能靠苹果吃上饭了”。后来他的苹果早早被预定一空,东京法餐大厨特地到他家里订货,并为之特别开发菜品。他的名气也逐渐大了起来,频繁受邀到国内外讲授种植经验。乡亲们以他为自豪,更有不少人前来拜师。受城里的百货商店老板帮助,准备成立农业传习社。我培训时常说:大家想想,我们自己身上,能结出一粒米、一个苹果吗?不管多努力都是不行的。是作物在帮我们。因此,收获之后,也别忘记向地里的作物说声感谢。大自然的力量是最强大的。人类应该放下自己骄傲的心,向大自然学习。我期待有一天,自然种植法能成为日本农业的主流。……我有一个梦想,就是改变日本的农业。说农业有点大了,暂时就定为改变日本的食物吧。由于深层动机的满足(成就、亲和、影响全有了),价值观的升华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此时他的最想做的事已经悄然从“开创苹果树自然种植的先例”转变为“引领更多人加入到自然种植农业中”。不知道他会不会怀念当初站在人生路口,酷爱机械和数字的少年呢?===========推荐资料=====================书籍推荐:一,理论书籍《生涯咨询与辅导》(金树人):关于生涯和职业选择的基本理论的书籍。可能有点枯燥,但是对于了解基本的框架非常有用。二,理论和案例结合的书籍《拆掉思维里的墙》,《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古典):深入浅出的两本书,这两个月翻了多次。击中了我思维的很多盲点。《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克里斯坦森/奥沃斯/迪伦):周密计划与应急计划的概念很有帮助。“前提假设法”让我认识到了之前一份职业选择的误区。《这样想没错,但也不对》(翼剑制):爱哲学又懂逻辑的人写的书。作者在书中提到他是如何找到他想要的事情的。《幸福课》(
):内向的性格优势那几篇启发犹大。《开放的智力》(@采铜):对于“与他人比较”和“选择”所造成的迷茫,釆铜老师有不少警言醒语。三,案例。《大象与跳蚤》《思想者》(查尔斯汉迪):自传性质的书。看到管理大师也羡慕“那些从15岁就知道自己这辈子想要做什么的人”,我顿时有种想含泪相拥的感觉。《这辈子,总要当一次傻瓜》(木村秋则):一边看一边思考平行世界里的两个农民的问题吧。《囚徒健身》 (保罗):没错,这本书当做案例看,比当成健身书籍看有意思得多。20多年的监狱生涯,让作者成为了“古老的自体重健身方法”的实践人和鼓吹者。这是他这辈子想做的吗?可是想一想,在监狱里也没有那么多选项啊。正是这本书让我领悟到了我们的选择是“受限”的。一边看一边思考“假设你进了监狱”这个问题。《30岁后,给自己开家咖啡馆》 (老麦/程远):虽说“开个咖啡馆”是当今的三大俗之一,可这本书远不是给小清新灌的鸡汤。让我更深刻了意识到了生命中隐藏的线是如何影响着我们每一次选择的。书中一句话是我的QQ签名:“那些你称其为事业的东西,最终应该让你获得心灵的自由。永远不应该被诸如文艺之类的标签束缚住。”《就想开家小小咖啡馆》(王森):我真不是咖啡爱好者,但是喜欢精酿啤酒的人,对于追求精品咖啡的人天然有好感。“我的生活就是我的工作”,假如这状态就是你终生追求的,那么不必一定要创建阿里巴巴才行。什么是路和路标?什么才是目的地?森哥给了一个好解答。《这一生,静待时光检验》(
):教主是对我的价值观影响很深的一个人。通向行动自由之路。《游戏人生与创业人生》(
):关于创业以及其他,有作者的血泪教训。书中提出的面对选择的决策方法,并不只适用于创业。 :非常明显地体现了“周密计划”和“应急计划”的关系。你要为自己的应急计划做什么样的准备?:北京的银海,从电子工程师到酿酒师之路。两年前初次见到他的时候,他已经孤独地在家酿酒有几年时光了。:同样是个探索生态种植的农民。动老师借他说正念,但同时也是一个内心选择的好例子。下
的回答:很好地阐述了“连点成线,功不唐捐”八个字。下
的回答:这个问题下所有回答都值得认真看看。从无到有到投入精力、隐藏的线……都能找到。同样是爱酒之人,他的回答我印象更深。新浪微博 :看这个案例别被各种美食照吸引了注意力,把他的微博从头到尾翻一遍。大学时喜欢上了摄影,后来又琢磨着做饭。毕业后也有过各种迷茫纠结,现在在成都开一个美食摄影的工作室。很好的“有了点成就,然后更加热爱,然后成就更大,最后笃定地选择”的滚雪球案例。本回答下排名第一的
的答案:尽管她说还没有确定,但是可以看到“动态中逐渐形成”的过程。======后记======几日未上知乎,今天见到赞同数暴涨。发现 @釆铜 赞同并关注了我,顿觉此生无憾。初次回答后,有人发私信咨询,甚至有朋友特地和我见面就这个问题交流想法。写下第一字时,我没想到有这么多人受到同样的困扰,更没想到这篇文章能给某些朋友较大的帮助。由于对过去的不满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我开始了对这个问题思考的过程。题主的描述,简直就是曾经的自己。于是本来只是想给自己理思路的文章,被放到了知乎上。不计阅读资料的时间,文章的构思,前后大概花了十天,并于十月二十四日初次回答这个问题。之后有数次的小修改。几日后,由于对文章层次结构的不满和新的想法的出现,在本月三日进行了一次大的梳理,又于七日增加了农民木村秋则的案例分析。期间,数次想放弃,但是看到知友的支持,最终完成。在此过程中,逐渐告别“由于简单的快感而选择坚持或放弃某事”的习惯。这个意义上,我又超越了以往的自己。坦白讲,写文章是因为痛苦比快乐多。完成文章的过程是痛苦的。而完成后,也没有觉得快乐比痛苦更多,至多收获了一些些的平静。如果你看到这里,我真诚地想告诉你永远不要放弃对于“我是谁”、“我想成为谁”、“我想要的是什么”的思考和实践。不仅是因为这些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是其过程能帮助我们减少对于单纯快感的追求,从而探究某些更深层或者更高远的东西。最后以农民木村秋则的一段话为结束吧。独一无二的自己和不可重来的此生,假如不好好发挥作用的话,岂不是枉费了生而为人的意义了吗?
超爱ent了~超爱ent了~
先回答题主:没法确定,因为这是一个“二元问题”,“真正想做的”的对立面是“非真正想做的”,只要是有对立面的问题,不管如何回答,任何时刻都能找到否定的这个答案的答案。这个问题是否应该理解为:人这一辈子,是为了做什么事而活着?回答: 人的一辈子,是为了能感受这辈子的所有经历,而存在。绝大部分人的思维固化在“二元“这个层面,而所有的二元对立描述的都不是一个完整的世界。但实际上,这个问题应该是在”一元“层面回答,才会有答案。二元对立:对与错黑与白上与下左与右真正想做的与非真正想做的……一元层面:眼睛唯一看不到的是它自己;刀子唯一切不到的是它自己;努力的意义在于努力本身;要解除烦恼,先成为烦恼的一部分;镜中无我;……扯远了,拗口烧脑难理解,Sorry.
快毕业刚接触工作那会儿也是跟你一样 天天纠结“我喜欢的”什么什么的钻牛角尖,难受死过年回去给初中老班拜年谈到这些困惑,老班开导了我。大意是这样的“你应该做的是养活自己、孝敬父母,想要的以后有的是机会。等你做出了成绩,有了自己的能量再去做自己想做的会容易的多,生活不是一条路,你今天选择了就一直走到黑,生活是多可能的,人生还很长,走着走着,你会看到真正属于你自己的路。”“眼界的狭隘,经历的不足,把自己逼进一个岔路口,以为只有两条路,并且这两条路各自只有一个终点。殊不知,人生的路那么长,这两个选择不过路上普普通通的两个,以后还会有很多选择,或许会更难取舍,但却不会踯躅不前。因为懂得后面还会有岔路,就算暂时看来选错了,时间久了,会发现不过又是另一条路罢了,风景各有不同,没有一条路是直直通向深渊的。只要去努力地、坚定地走下去,会有山花烂漫的时候,也会有一览众山的豪情的。难的从来不会是选择,而是选择后能不能坚持下去。无论路好走与否,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坎。若是不能坚持、不够坚定,即使康庄大道上的一个小水坑也能让自己停下脚步;反之即使泥泞小道上的无底洞又算个鸟,不过再多折腾几个回合罢了。”这段是那天回去后写的日记中的一段,现在看起来鸡汤了些,当时却想通了很多。给你建议就是:就选择你想要的“商业道路”,埋头去干,别急功近利。做着做着,【就是它了!老子一辈子的追求!】这种感觉就能出来了。PS:我觉得“它”随时在变化,只要你把“它”变作正在做的事情就O了。总之去【做】!
为什么难以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因为走的不够远。对青年人来说,他在进入大学或者社会,逐渐点亮自己技能树的时候,是茫然的,就像这样。每个人都是在懵懂中选择了初始职业(选择专业时大部分人都是迷茫的-谢耳朵除外)等到经历了五年的社会历练,当世界的迷雾对青年人展开了一角时,青年会发现在他懵懂间,他已经点亮了一条独一无二的个人技能树。在这个时候,无论青年人对自己选择的道路是否满意,这就已经是他年届而立之后发展的基础之一。(另外两个基础是家庭和小伙伴,这里就不做展开)还在求学的年轻人,基本可以视为新手村的新人玩家,掌握了【基础剑术】【基础步法】【基础冥想】,除非是某大号的小号,否则只会装备【粗劣的皮甲】【生锈的短剑】【破损的皮靴】。初入职场三年的新人,基本可以视为20级左右的玩家,选择了一个职业方向,并且不断为自己添置职业装备,学习职业技能。十年经验的老鸟,基本可以视为30级左右的玩家,陆续加入了工会(朋友圈),很多人掌握了进阶技能,也逐渐明确了自己的职业方向,例如是成为一个追求范围伤害的火系法师还是成为一个追求一击必杀放弃防御的盗贼。十五年经验的资深人士,基本可以视为魔兽世界中60级的玩家,对他们来说,对这个奇妙而迷雾重重的世界的探索之旅才正式开始,他们会在探索中经历更多的挑战,经历人生中的生离死别,所有的经验都会慢慢演变成智慧,只有这个时候,他们才能找到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真正想做的,独一无二的道路。知乎上有很多人分享了这样的故事中村修二的传奇做了一辈子建筑设计师的Barton Myers我想分享一个鸠摩罗什三藏法师的故事。(Kumārajīva)他的父亲鸠摩罗炎是天竺望族,放弃了宰相之位周游列国,后来驻跸龟兹,与龟兹王妹耆婆结合生下鸠摩罗什。据传耆婆背后有红色的胎记,有预言说当她将生下一名真正的智慧之子,而当她遇到智慧之子的父亲,她的红色胎记会有感应。鸠摩罗什出生后,就展现了杰出的天赋,曾有三果罗汉预言,如果鸠摩罗什在三十六岁之前没有破戒,他将成为第二个佛陀。(这个故事在南怀瑾的讲座中提到过)鸠摩罗什7岁时随母出家,初学小乘佛法,修习杂藏经、阿含经、《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等。当他回到龟兹后,修习大乘佛法,国王为他修筑莲花台,当他登台讲经时,王公贵族争相伏在他脚下,让鸠摩罗什踩在他们的背上登台。人称他是龙树菩萨转世,被视为龟兹的国宝。(那时龟兹国本国人口约八万人)我要分享的不是一个天才横溢的少年僧人大德走上人生巅峰的故事。前秦苻坚听闻鸠摩罗什大名,一直希望请鸠摩罗什来讲经,龟兹自然不愿。苻坚遂遣吕光攻伐焉耆和龟兹,以武力相请。吕光不忿鸠摩罗什少年成名,在攻下龟兹后强迫鸠摩罗什与龟兹公主结婚,并且在龟兹城为他们两人举行婚礼,那时鸠摩罗什37岁,被迫破戒。这是鸠摩罗什遭到的第一个磨难。婚后吕光即强迫鸠摩罗什骑牛随军返程。我要讲述的不是一个苻坚见到鸠摩罗什之后立刻jnef拜为国师的故事。回程的路很长,鸠摩罗什从龟兹到长安,走了二十年。在回程途中,姚苌杀苻坚,灭前秦,吕光便割据凉州,将鸠摩罗什安置在凉州左近16~17年。而这十七年间,正是鸠摩罗什真正遭受磨难,而智慧在不断开悟的十七年。也正是在这十七年里,鸠摩罗什三藏法师找到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世界上只有鸠摩罗什才能完成这一壮举。因为他的父亲是天竺贵族,所以他从小精通梵文,又通晓西域诸国文字,在凉州又学会了汉语,他不但佛理精深,而生活的磨难又让他得到了大智慧。所以,翻译梵文经典,弘扬大乘佛法的事只有他能做,只是唯有他能走到终点的独一无二的路。直到五十七岁,鸠摩罗什才等到了转机。姚苌的儿子姚兴攻伐后凉,亲迎鸠摩罗什入长安,以国师礼待,驻跸逍遥园西明阁,请鸠摩罗什主持译经事业。鸠摩罗什在之后的十二年里,译出经论35部,294卷。他组织译出的佛经,既能明确表达梵文原意,又能做到行交流畅,字句优雅,令佛教徒无不信服赞赏。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翻译外国经书,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大盛举。鸠摩罗什所译经论影响很大,其中三论:《成实论》《法华经》《阿弥陀经》分别成了三论宗、成实宗、天台宗、净土宗所依据的主要经典。六十九岁时,鸠摩罗什圆寂在陕西西安的草堂寺。被尊为三藏法师。我再强调一下鸠摩罗什的伟大之处:如果他一生顺利的在龟兹继续研习佛法,他可能只能影响龟兹的八万人,西域的一百万人,以及途经丝绸之路的商人,他永远无法著书立说,开枝散叶;而正因为他生来聪明,又因磨难而获得了大智慧,他翻译的经书流传至今,三论宗、成实宗、天台宗、净土宗据此开宗立派,绵延千年,天台宗又传至日本,形成天台、天莲二宗。上述宗派,香火至今不灭。这又是何等的功业?五代十国多少王侯,转眼间身死族灭淹没史海,又有谁人能开创一千五百年的基业?所以,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真正想做的是什么,其实,只是因为你走的不够远,经历的不够多。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倘若让我看鸠摩罗什的事迹,我会首先想到鸠摩罗什7岁起运,生来聪慧非凡,第一个十年大运便精彩无比(人称他是龙树菩萨转世);在他17岁到37岁的时间里,他经历了两个大运共20年稳步发展成长的时间;在他37岁到57岁的两个大运里,他颠沛流离,失去了曾经拥有的一切地位,只有知识、经验和智慧伴随着他;在他57岁到67岁这个大运中,他组织翻译经文,著书立说,声名远播,绵延千年,实现了他一生的最高成就。等到他快要老去时,又遭遇晚运不佳,姚兴希望他留下智慧种子,送了妓女十名增他日夜陪伴期望成孕,鸠摩罗什又被迫破戒,是以有“佛祖吞针”“臭泥中生莲花,但采莲花勿取臭泥”的故事流传。鸠摩罗什的经历证明了十年大运的玄奥。但只有我这种对命理非常敏感的人才会注意到这一点。这是我的特长,也是我在年轻时点亮的一条技能树。正如我能深入理解项目型销售的原因,也是因为我先成功做到top sales,之后又做了两年甲方,获得了甲乙双方的立场。正因为我也有独一无二的经历,所以我未来能走的路,也是独一无二的,只由我自己决定。还有一个人的故事,贾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日), 美国演化生物学家、生理学家、生物地理学家以及非小说类作家。正因为Jared对演化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地理学都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又在观察鸟类演化的过程中对新几内亚复杂的历史与社会有了深入的研究,他才能获得这样的智慧和眼光,写出获得普利策奖的《枪炮、病菌与钢铁》。除了他,全世界没有别人能做到。附注:聊以自勉。我在迷茫中成长到了三十岁,对后面的路仍感茫然。但是我确信我不能在原地打转,我将探索更大的世界,走得更远。因为,过去+现在=未来。我非常喜欢这个答案里讲的故事,他一直在向前修筑一条永无尽头的路。必见辽阔之地。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作为一个拖延咨询师,在做内驱力分析的时候我的来访者经常会问我一个问题:我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工作?我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专业?大学生,甚至已经工作很多年的人还不知道自己心底到底热爱什么,简直是一个普遍的不能再普遍的状况每次遇到来访者问我这个问题,我就会反问:你知道自己喜欢吃什么吗?恩,是的,吃和生活总是分不开的一道菜,我们最终怎样才能确定我们到底喜不喜欢吃呢?看起来好看?没用闻起来很香,没用围着观察很久?没用别人告诉你味道有多好,也没有用想知道自己喜不喜欢一道菜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尝试,去细细的品味这道菜的酸甜苦辣只有细细的品尝过,你才会有资格告诉你自己,喜欢还是不喜欢如果喜欢,那是最好,以后食谱上有多了一份期待如果不喜欢,也不要紧,以后遇到自然也知道应该避开同理我们该如何找寻自己热爱的职业呢?你想是没有用的,观察是没有用的,别人告诉你也是没有用的,必须自己做选择,多去尝试把喜欢的和不喜欢的都尝试一遍,不用别人告诉你,你自己一定会有异常清晰的判断喜欢的事情多了,做的选择多了,你才有资格谈及热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是懦弱而懒惰的他们很少做尝试,甚至连想都懒得想,哪一天到了不得不选择的档口,自然就是迷茫而且慌乱就像一个只吃过奶的婴儿,兀的被要求站在一张摆满食物的大桌子面前,挑选其中一样作为以后每天伴以为生的食物做这样的选择自然是恐惧而且慌乱的我有一个来访者是一个刚上大二的学生,因为成绩非常好,他有一次选择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但是他非常的犹豫和纠结,他并不喜欢现在的专业,虽然这个专业也是自己选的,但是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发现:这个专业和自己当初的想象差距很大,所以毅然决定要转换专业换是决定了,但是依旧不知道该选择什么,自己到底喜欢什么,热爱什么但是他颇有些自得的告诉我,他的学习能力很强,他可以很轻松的学好任何一科,即便这个事情是他觉得困难或者没那么有乐趣的,他还是可以做好这其实是对能力的浪费,没有什么值得标榜的热爱会产生的强大的驱动力引导我们去做一件事情,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但是现实生活里面更多的是,我们对选择的恐惧,对安排的妥协,对能力的浪费就好像我讲的这位同学,优秀的学习能力并没有投注到自己真正有动力的领域,而是被拿来应付自己也并不关心的考试,拿一个看起来还不错的成绩你从来都没有做过选择,你连你自己讨厌什么都不知道,你又怎么能知道你到底喜欢什么呢?生活也是如此:经历的越多的人,抉择越多的人,越能成熟而且清醒地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年轻的时候,是我们选择成本最低的时候:选对了值得庆幸选错了也能及时掉头不要等到高考,找工作再去被迫的做重大的选择,早一些,多尝试一些,越早成本越小所以,希望每一个看到我文章并且依旧迷茫的年轻人,能勇敢的把选择做出来生活就像品尝不同的菜肴,真正的细细的品尝过,才有资格说爱如果答案关注的人多,我将补充另外一点我对于选择的心得感悟,感谢阅读和赞同内容包含:降低选择成本的方法和方式,选择真正风险和价值如果有拖延相关的问题需要咨询,可以添加我的个人微信给我留言,微信号码:Arunchuanzhang
前一阵子听冬吴相对论,里面提到一本临死遗言的书,说的是很多人到了生命尽头了才明白什么是最珍贵的,忙着赚钱的的临死时候儿女的不在身边,忙着拍戏出人头地的到老了才想念那些当售货员的日子,不甚枚举。心灵鸡汤里面老提到这样的句子,去做你真正想做的事情,其实这是汤里面最没有营养的煽情的句子。我可算闹明白为什么当初有一段时间满世界找鸡汤,恨不得天天喝个痛快,因为那是一个人最茫然无措的时候,想换工作,想去旅行,想谈恋爱,想学这个,想学那个,你发现平时不怎么碰的那些理想,一到这种时候恨不得蹦出来好多对你围追堵截,于是你一下子又焕发了青春,重拾了旧梦,没事了就眨巴着眼睛仰望星空,意淫着跟未来功成名就的自己对话,开始了跟所谓的跟“理想“沾边的工作,折腾了半天,浪费了时间,其实也没明白什么是自己真正想做的。带着少年心气的理想,做个摇滚歌手,摄影师,畅销书作家这些(可能跟我很早就被文艺毒害有关o(╯□╰)o)其实很脆弱,在国内的现实挤压下很难坚持下来,但是很容易就被混淆成那些你真正想做的事情,但对于不能铁了心一条道走到黑的人来说,很容易就转移目标,去寻找其他真正想要做的事情。做出的最大的改变是把工作辞了,一个人浪迹天涯浪漫满屋的旅行了两年时间,最大的收获是明白了自己是什么样的一个人,想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明白这些就好办了,做事情就是个手段,想发财就去创业,出名,融资,比逼格提上去,想简单生活就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养条狗,享受生活呗,想处处留情,就多健身,多看泡妞理论,多实践,练成胯下有如神助之功力,想继续流浪,那就好好工作攒钱再出发,毕竟旅行这回事是真让人上瘾,不好戒的。明白这这些再去做事情,目的性就更强了,有了基本的出发点就不用满世界没头苍蝇一样不同的方向都要狂奔一段,最后溃不成军。当然具体要做什么事情,你还是要面临一些选择,基于对你自身性格,情商,智商,各方面素质的综合判断,你再去筛选那些适合你的,大方向上有了,就差迈开步子。但还是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生来或者是在很短的时间就找到了他们这一生都喜欢并且愿意付出一切去做的事情,并且吸引到同类,而不需要到处寻求外界的心灵补给,可以一辈子都画画,跳舞,弹吉他,乐此不疲,心甘情愿,或者只是天生喜欢小孩,做个快乐的孩子王,或者迷恋电脑,不知不觉就成了哪哪的首富。我相信,基本上每个人都能在世界上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在那里,就像母体,给予你无限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一旦你找到那个地方,所有的困惑都会解开。人生漫漫长路,每一个阶段你最想做的事情应该也不一样,直到你找到了那个成功的转折点,再去寻找新的方向,别迷失,还没有找到,那就专注于眼前的事情吧,如果你一直在搞砸现在做的事情,那件事也会离你远去。不知不觉中,好像也写成了心灵鸡汤体。自己个自己点个赞。。
很多时候, 不是因为喜欢一件事情,所以做得好. 而是,做得好, 所以喜欢.你见过一个人歌唱得很好而痛恨唱歌的么?当然有的人歌唱的很烂, 但是他还是非常喜欢唱歌. 如果你到18岁了还没有这样的特别的爱好, 就不必费时间苦苦寻找了.做好手头能做好的事情, 无论是工作的还是生活的. 做好了就喜欢了.而且在做的过程中会发现新的兴趣点.
我也是一个刚毕业工作一年初入社会的新人,对于这个问题有曾迷惑过一段时间,思考了很久最终也没得出很明确答案,现在分享一下我思考得出的一些小心得吧。
首先有几点要先说明一下:1、你真正想做某件事情不代表你喜欢做这件事情2、你真正想做的事情也许你一辈子都不会去做3、很多事情在你没有去做之前你永远不会知道你喜欢做这件事
接下来举个例子,大家随意看看
初入职场,不管是什么行业的人,都想要高职位高收入,因此有许多资格证书或者职称需要去获得,这其实就是一件你真正想要做的事情,因为它关乎你以后的发展(不管是晋升还是想要涨工资),但是去培训去背书去学习去考试,我想大部分人都不会喜欢,这期间会有很多痛苦的事情发生,因为要去培训所以没有周末,因为要复习所以会错过聚会,因为明天要考试今晚甚至要放弃睡眠时间,这些种种都会阻碍你前进的脚步。经过这些痛苦最终你获得了成功,你获得了你想要的,有泪水有汗水却是值得的。所以要明白自己真正想要做什么先要学会不局限于在自己喜欢做什么这个范围里去思考,因为真正想要做的事情往往是不仅仅是由个人决定的,有时会有很多无奈,而要取得好的结果需要自己去努力争取。精简一点来说就是只有做了很多不想做的事情之后才有能力去做你真正想做的事情。
其次,在你培训过程中你逐渐发现,其实我上课比这个培训班老师好的不是一点点,我当老师好像很有前途嘛,于是你决定要当老师,但想要真正成为一名教师参考上一段。所以很多事情在你没有接触到时也许你永远不会发现它,要多去接触一些新鲜的东西,机会和想法就在这不经意间出现了。
最后,你想要让自己再提升一个层次,这时发现你考了一个证书不够,你还需要论文,还需要考英语、考计算机,你觉得好烦好累,于是你又回过来告诉自己其实现在也挺好嘛,干嘛还要费这么大的劲让自己这么累,然后你就放弃了,欺骗自己这不是你真正想要做的事情,接着又烦恼了那我真正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呢?所以有时不是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而是太痛苦而不愿意去做。
这就是大部分人为什么搞不懂自己真正想要做什么的原因,因为只是想想而不去做,不去做就不会有机遇不会有发现,就算做了又会因为懒散不愿付出而放弃,回头再欺骗自己,在这不断地轮回中得出我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做什么的结论。总结一下,如果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做什么,那就多去尝试新鲜的东西,在探索中不断发现,如果找到了那不管多辛苦都去完成它,只有如此才能称为我做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而不是在知乎上找答案点个赞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什么才是真正想做的事?取决于2点:1、不论遇到多少困难和痛苦,你都愿意用理智支撑自己继续做下去的事;2、朝闻道夕死可矣。没有坚定三观的人,是没有真正想做的事的。那么问题就变成了,如何才能有坚定的三观?1、经历过最坏的;你能从逆境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中培养自己脚踏实地的做事态度和技能。2、享受过最好的;只有享受过了,才不会对奢侈品等产品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3、在享受过最好的之后,能坦然的承受最坏的。这时,你知道什么对你是最重要的。什么是你需要以生命去捍卫的。你也知道了什么叫值得与不值得。最后,你的三观,不一定是政治正确的,但一定是无比坚定的。而一个拥有坚定三观的人,会没有真正想做的事?完。
兴趣可以遍地都是、专注和持之以恒才是稀缺的。---------------《暗时间》
不要那么确定,多去尝试和体验啊~单是生起“确定”这个想法,就有种人生无望的感觉
《其心无住》-道 心-万行上师
二十三年前万行出家时,只是觉得很喜欢寺庙的氛围,觉得自己就如同一棵小树,适合在寺庙的土壤里生长,抱着这种心理到寺庙出家。两年后我对佛教有所认识,才产生了信仰,却发现身边一些出家人的信仰跟我的不同,他们的理想和追求跟我的也不一样。佛学院里四百多个学生,一部分是以此为生存之道;一部分是为了信仰,为了了生死,弘扬佛法,继承如来家业。
万行立的志向是继承如来家业,认定修道是自己终生要走的路,以自己为正法的代表。虽然我的能力不够,但我有一颗赤子之心,我发了誓愿,要以佛为榜样,以祖师为榜样,继承如来家业。
佛教里面经常提到,修行和能力是其次,发心最重要。一个人的能力不够,只要发心正,鬼神会护持,龙天会护持,信徒会护持;如果发心不正,品德不端,这些内护法、外护法不仅不会帮你实现愿望,还会惩罚你,因为任何一个道场,即便只剩下一片瓦、一块砖,龙天护法也会一直护持下去。论能力,我们超不过社会上的人;论学识,也不及各行各业的专家。可是为什么从古至今,出家人能做那多惊天动地的大事?他们凭的是能力吗?不是。凭地位吗?不是。凭钱财吗?更不是。他们是凭自己的德性、正念和正气征服了千千万万的人。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的短处跟别人的长处比,也不应该让自己的短处有展露的机会,应该坚守和发挥自己的长处。出家人的长处是什么呢?第一是道心;第二是道心;第三还是道心。
祖师大德都是百年千年才出那么几个,在历史长河中真的是寥若星辰。可是仅凭那几个,就把一个时代佛教的兴盛给撑起来了!只要你敢发心,敢把自己当做祖师,你就会进步,就会获得龙天感应。但前提条件是必须去行,光坐在这里幻想是没有用的。为什么佛教说“见地、修证、行愿”,最后一步是落在行愿上?这对那些没有道心的修行人是最好的提醒和警策,你可以问问自己是否丢失了道心。看到一个有修行的人,就找一找自己和人家的差距,借此激发自己的道心。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来助我们成道的。如果当初你出家学佛修道的那颗心、那个信念,至今都没有改变,甚至有增无减,你今生成就绝对有把握。问题是有几人道心如初,甚至更强烈,更坚定呢?
普通人有几人不被外境所转?看到人家修行,他也修行;看到人家不修行,他也不修行。没道心的人只会看不修行的人,不看有修行的人。这个道理就如同一个贼看天下所有的人都是贼。如果一个人有修行,他会发现身边的每个人都有修行,都是他的榜样。如果你真的自认为是个僧人,就应该以祖师为榜样,以佛为榜样。
所谓“教外有教,教内有派”,这句话怎么理解?宗教以外还有宗教,宗教以内还有宗派。我们都知道佛教有八大宗派,禅宗里面还有五个法脉。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宗和派呢?每个人的观点不一样,根器不一样,无始劫以来种的因、结的果就不一样。
既然我们有缘出生在汉族区域,闻到了汉传佛教,我们就应该以汉传佛教的修行方式作为自己终生的修行方式。
一个修行人如果连衣食住行这些基本的物质需求都不能超越,又如何能深入到心灵的空间?肉体都不能脱离、超越,又怎么可能开发心灵的空间?比如你的身体不健康,你的心如何能安?所谓“身安则道隆”,“道”指的是心。临济祖师说过一句话:“学佛之人,意踏毗卢顶,行拜童子足。”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学佛修道人的志向要比释迦佛的还高,要超越其上。而真正在做在行的时候,如果一个三岁的孩子比们我强,我们也应该向他学习请教,不能因为他是个孩子,就认为他没有智慧,不如我们。也就是我们时常说的“上上之人也有下下之智,下下之人也有上上之智。”只有具备这样的气量、气魄和胆识,才可能成就。
如果出家人丢掉了道心,即使能力再强,也只会毁坏佛法和道。你有能力没有道心,会做什么呢?而一个没有能力有道心的人,绝对不会破坏道。如果他想做事,一定会有护法,不仅有有形的护法,还有无形的护法。
一个出家人有了道心,就会获得无穷的力量和智慧,就像近代众所周知的太虚大师,现代佛光山的星云法师,他们之所以创立了那么多、那么大的佛教事业,为佛教界培养了那么多僧才,就是因为他的道心不仅没有随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而减退,反而与日俱增,所以他们才有上千万的信徒。还有台湾的比丘尼证严法师,那是人中的楷模,女中豪杰,男人所不能比。他们都是因为有一颗佛心,以佛为榜样,才能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佛教事业,站在佛教的最前沿。一个出家人如果失去了道心,他将失去一切;如果他什么都没有,但有一颗道心,他什么都会拥有。希望大家明白这个道理,带着道心用功——参!!!释万行日
【顺便把这段做成个回答~】谢谢大家分享的经历和想法和建议!我大概归类了一下大家的看法,方便以后也遇到同样问题的人理顺思路。(可能这个表会有错漏,欢迎大家指出和补充哦!)至于我本人现状,引用我朋友的话——思考的同时不要停下脚步。至于我本人现状,引用我朋友的话——思考的同时不要停下脚步。祝愿大家都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XD
小镇的好处是,夜深的时候倘若没人搅扰,稀拉的路灯会让人陷入对于生活的沉思。几年前听过一首歌,生存以上 生活以下。那时候大四,跟一群朋友喝酒烤串聊着理想,一人突然感慨,转系以前,大家夜聊都是从毛爷爷聊到毛片,现在跟你们这群淫人,都是从健姐说到狄拉克,费曼,爱因斯坦。那是一段永远回不去的日子,那时候朋友会因为偶然的发现所有电磁学课本没有的东西而欣喜若狂,我也会因为只用了多普勒效应加一个哈勃常数就算出宇宙年龄151亿年兴奋了整个大学第一个寒假。姑且称之为“蛮荒时代”吧,而我的初衷也源于这个时期,那自然就是大统一理论,这是几乎是每一个自觉学物理的孩子的梦想(现在想想学物理多半也是那些科普书的“摧残”,呵呵)。毕业很久了,phd在读,其间经历了太多坎坷,肆目望来,但凡有志从事我们这个窄小的行当的中国人,经历大约都令人瞠目结舌。知道的或许在问,你们这是为了什么?为了生活!或许我们转到光学就能生存下去,很好的生存下去。这一切的选择,不过因为两个字,理想。然而,生活却已经让我忘掉了初衷。蛮荒时代的幼稚的兴奋给生活平添了一份童真,而现在的“困窘时代”带给我的就是反复,反复地思考为什么做研究,反复地思考研究本身的价值,反复地思考技术性的细节与艺术性的联系,但是这些都让我忘掉了当初立志做弦论的那份初衷跟坚定。绝大多数时候,我都忘记了读书的初衷是什么。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读完某本书而读,而不是因为这本书本身带给我的震撼或是价值来吸引我读下去。进而,很多事情我都会忘记初衷是什么,哪怕在做自己喜欢的研究的时候,我都会忘记为什么去做。我会跟着自己专有领域内研究的潮流,使用别人的技巧,参考别人的引用,却缺少了对于知识本身的领悟。即使我从中明白了研究的对象的来龙去脉,也知道了它与其他领域的联系,可是往往迷失了自己。我不知道这个“自己”有多重要,或许最开始的研究的ansatz就是错的,反而是因为研究的过程修正了自我,完整了ansatz或者推翻了ansatz。或许这就是ansatz吧。
终其一生的努力也不过是想过好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一点也不远大,一点也不崇高。
自己喜欢画画但是又不够努力,画几笔就不画了,学业也不上心,整天混混沌沌吃喝打诨的过一天算一天,高中大学都是随便读了个二流学校,感觉人生就这样一直要混沌下去了。等到大二某一天,妈妈打电话问我,去读大学到底做了什么,才醒悟过来,每学期花这么多的学费来这里就是这样从早晨8点打网游一直打到睡觉熄灯吗?才开始想起自己要学习才不辜负父母的心意和钱,但是我仍然没有开始画画,因为感觉画画好遥远已经不可能实现了,因为当时的我画的是这样的(已经是最高水准了!)感觉离插画师根本就看不到路啦T T后来就选择了英语!(因为资源多名目好听确实可以学到点东西)当时并没有很喜欢英语,但是总觉得必须学点什么才不算完全辜负这段时光,从此我大二就开始了早起背单词,看阅读理解,听听力的过程,中间还要学会拒绝舍友约我一起打游戏的诱惑!可是考完四级后,我就迷茫了学英语真的是我想要的吗?感觉在考六级的路上有点迷茫了起来,感觉再往上升的动力慢慢缺乏了起来,因为任何一件事都是越往上走越难,需要消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感觉自己支付不出更多精力来学英语了,那段时间又边学英语边玩游戏,生活似乎又要混沌了。直到有天在微博上看到了喜欢的插画师PO的一张美美的图,强烈的震撼了我的小心脏,当时受到了极大的鼓动,内心非常的感动,就决定走向这条道路!就去网上找教程,人体结构啊肌肉怎么画啊,伯里曼的人体教程啊对着书一遍遍的画,虽然画的不好但就是一遍遍的画啊画,有一点点进步都很开心!但是以为这样努力就能有啥突飞猛进就错了!我同学看了我的画后说,画的一般般吧,说你的眼睛是盲的,不会看画,不懂什么是好画。对这些评价我多少有些不舒服,希望她能教我怎么开眼,什么是好画,怎么看。她就说 多看好东西。我当时也是听的一知半解,不懂怎么办才好,既然不懂怎么办还是接下画下去吧。
然后就一路的画啊画,但是还是没啥大的长进,画风也是东一下,西一下,找不到方向
画到了大四依然是个渣,没什么长进,尽管花费了不少的笔头。就算配了影拓4也拯救不了我。毕业后想找到画画的工作简直难如登天,四处碰壁,我都快忘记这两个月的焦虑和神经质了,躺在床上时胃里传来的灼痛让我不得安眠。中间还夹击了周围长辈说你能力又不够,出去混也是没出路的还是考公务员,投了简历毫无回音,后来才知道是自己写的简历太不专业,后来学姐帮我修改了后也有些公司打电话来,不过都是些学校啊之类的。当时心里想的是先开始工作再说吧。边工作边学好了,之后在福州的一家动画和游戏公司之间我选了游戏公司的助理?嗯做了一个礼拜我就跑路了,因为我以为可以业余时间学的简直就是放屁。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是觉得自己必须离开,不离开的话就完蛋了。然后很幸运的通过同学的帮助去了她所在的漫画公司当个小助手。记得那是在8月底,终于正式开始了人生第一份真正的工作,怎么说呢,我的工作态度真的不够认真也是,但是上司是个很不错人的,放我和我同学去了另一个画图吊炸天的妹子那里了。之后妈呀劳资金光闪闪的金手指般的幸福生活就开始了!无法形容的高兴她真的是非常厉害的老师,哎你造吗我有多嫉妒她同学啊!那么早就可以跟她认识啦想想觉得觉得再没比她更好的了画图就是要高兴!要享受!想画就画,不想就不画!这多酷啊!再见了临摹再见了各种BLABLA然后我就经历了人生最酷炫的事情(对我来说),画画终于开始进步了!(但很快我就知道这并非就是HAPPY END)絮絮叨叨的写了这么长,其实还有好多想写的(话唠啊我!)有空再写吧w
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有200多个的回答了,希望来的还不是太晚。如果是想看看大家的经历,可以看看上面的回答。如果题主是想找到“真正想做的事.人生目标”,这个经典的问题很早就有人提出了,并且也有了真实可行的方法,知乎上一个大V做过也表示真有效果。希望看到这个回答的朋友,都花一小时时间去认真做一下,说不定真的可以改变你的人生。具体方法:(1)
先在你忙碌的生活中找出一个小时的完全空闲的时间。关掉手机,关掉电脑,关上房门,保证这一个小时没有任何打扰。这一小时只属于你,和你要找到人生理想这件事。你要记住,这可能是你人生最重要的一个小时。你的生命可能在这一个小时候变得不同。如果一个小时的时间货币只能用来换一样东西,那么就是找到你的人生目标绝对是最值得的。(2) 准备几张大的白纸,和一支笔。(3) 在第一张白纸上的最上方中央,写下一句话:“你这辈子活着是为了什么?”(4) 是的,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回答这个问题。把你脑中闪过的第一个想法马上写在第一行。任何想法都可以,而且可以只是几个字。比如说:“赚很多钱。” (5) 不断地重复第4步。直到你哭出来为止。是的,就是这么简单。尽管这个方法看上去很傻,但是它很有效。如果你想要找到人生目标,你就必须先剔除脑中所有那些“伪装的答案”。你通常需要15-20分钟的时间和过程去剔除那些覆盖在表面上的那些受到外界观念、主流思维影响而得出的答案。所有的这些伪装的答案都来自于你的大脑、你的思维、和你的回忆,但真正的答案出现时,你会感觉到它来自你的内心最深处。对于从来没有考虑过这类问题的人来说,可能会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一个小时或者更多)才能把脑子里面的那些杂物剔除掉。在你写到50-100条的时候,你可能会想放弃,或者找个借口去做别的事。因为你可能觉得这个方法没有任何效果,你的答案很杂乱,你也完全没有想哭的感觉。这很正常。不要放弃,坚持想和写下去,这个抵触的感觉会慢慢地过去的。记住,你坚持下去的决定会将这一个小时变成你人生最重要的一个小时。当你写到第100个或者第200个答案的时候,你可能突然会有一阵内心情感上的涌动,但还不至于让你哭出来。这 说明那还不是最终的答案。但是把这些答案圈起来,在你接下来的写的过程中你可以回顾这些答案,帮助你找到最终的答案,因为那可能会是几个答案的排列组合。但无论如何,最终的答案一定会让你流泪,让你情感上崩溃。此外,如果你一开始不相信人这辈子活着有什么目的,你也可以写下“1. 活着不为了什么。” 没关系,只要你愿意坚持想和坚持写下去,你也会找到让你哭出来的答案。作为你的参考,在做这个练习的时候,花了25分钟在第106步找到了他的最终答案。而那些让他有一阵情感涌动的答案分别出现在在第17,39,53步。他将这些抽出这些答案重新排列,最后在第100步到第106步答案得到了升华。想要放弃的感觉出现在第55到60步(想站起来做点其他事情,感觉极度没有耐心等等)。写到第80步的时候,他休息了2分钟,闭上眼,放松大脑,然后重新整理自己的思绪。这么做很有效果,在那2分钟的休息后,他的思路和答案变得更加清楚。这个方法是国外知名博客写手Steve Pavlina分享的,我是在 “奶牛Denny”的博客里第一次看到,方法的详细步骤也是转自他的博客。只是这个方法好归好,但只适合那些有过丰富人生经历的人,对于人生经历不多或者年龄不大的人效果甚微。题主的人生经历也算丰富,希望你能找到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行业适合创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