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房砖混结构现浇楼板楼板什么时候停止使用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房子该有多豆腐渣 才会粉碎性坍塌?
砖混结构建成不到20年今年1月被鉴定为C级危房
四五百万元的费用或使加固方案搁置
  倒塌时间:昨天上午8:45
  竣工时间:1994年7月
  倒塌位置:奉化市锦屏街道居敬小区29幢住宅楼西侧一个半单元
  住户情况:共40户,倒塌涉及其中15户居民
  基本信息:5层楼,砖混结构
  开发商:奉化市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施工方:象山第一建筑公司
  设计方:奉化市建筑设计院
  小区多项工程曾荣获“甬江杯”及奉化市优质样板工程称号
  奉化居敬
  家属在倒楼前拍到的房屋墙体开裂图。张明明摄
&&记者 韩宇挺&&&&昨天事故发生后,有不少网友爆料,居敬小区的房子早就存在问题,去年9月就有网友提问,“奉化居敬小区有房子外墙脱落,地基下沉,请问能找哪个部门?”&&对于奉化的危房改造,今年1月,奉化市建设局在答复市人大代表陈海年时表态:奉化在去年开展了危旧房屋安全大检查,“力求做到不漏一幢楼、不漏一间房,摸清每幢房子的底数,分类建立明细档案。”&&奉化共排查30104幢(处)房屋,发现存在重大隐患118幢(处)。在册C/D级危房152幢(处),面积29630平方米,有34幢(处)需要解危,已解危12幢(处)。&&对于这一解危效率,当地房管中心曾认为是“超额完成宁波市危房解危任务”。&&C级危房&&到底有多危险&&根据原建设部2000年发布的《危险房屋鉴定标准》,对房屋危险性鉴定划分四个等级:&&A级 结构承载力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未发现危险点,房屋结构安全;&&B级 结构承载力基本满足正常使用要求,个别结构构件处于危险状态,但不影响主体结构,基本满足正常使用要求;&&C级 部分承重结构承载力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局部出现险情,构成局部危房;&&D级 承重结构承载力已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体出现险情,构成整幢危房。&&倒塌房屋鉴定为C级危房&&昨天中午,在居敬社区三楼奉化市政府召开的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副市长卓厚佳表示,早在2012年12月,奉化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危房排查工作。倒塌的这幢居民楼去年年底发现险情,后来被相关部门鉴定为C级危房,随后,相关部门在着手制订处置方案。&&去年菲特台风过后,居民曾多次向街道、房管部门反映房屋问题。&&对于居敬29幢房屋的质量问题,杭州萧山的浙江建院建设检测有限公司曾对其做过鉴定。&&奉化市建设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这幢房屋去年11月开始申请鉴定,今年1月有了结果,并反馈给锦屏街道。&&锦屏街道城建办的工作人员也证实,鉴定C级危房的结果明确告知给了居敬小区社区居委会。但在记者采访时,多数住户却对此并不知情。&&&&同样是危房为何没处置&&记者从奉化建设局了解到,通常的步骤是:发现危房、鉴定、发放告知书、转移住户、召开座谈会、解危方案论证、评估。&&去年,奉化庄山社区11幢被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它与坍塌的居敬29幢只相隔一条马路,同样是1994年竣工,5层楼的砖混结构,设计单位也是奉化市建筑设计院。对其作鉴定的第三方机构也是浙江建院建设检测有限公司。&&当时,对该房屋初步检测认为它是危房,奉化房屋鉴定办向居民下发《危险房屋处置通知书》,开始24小时实时监控,与居民随时保持短信联系。&&这栋与居敬29幢极其类似的房子最后被鉴定为D级危房,开发商承担主要责任。&&奉化市锦屏街道党工委书记主任竺剑虹表示,鉴定出D级危楼要进行撤离,C级则是加固。在鉴定为C级危楼之后,街道通知了居民代表。&&但在昨天的采访中,倒塌房屋的一位住户却向媒体表示,“就在昨天,危房检测机构来检测后,还说房子再住几年没问题。” &&&&为何房屋迟迟没有加固&&《奉化市居敬路29幢房屋工程质量检测评估报告》详细记载倒塌房屋出现的各种问题:&&钢筋锈蚀受力弯曲&&多处墙体裂缝且部分裂缝已属贯穿缝&&房屋部分墙体的砖受压已出现断裂&&楼面预制板缝隙增大、局部粉刷层脱落&&“该处房屋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另外,根据现场测试的结果,《报告》指出,这幢房屋所属墙体砌筑砂浆强度、梁柱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这份报告称,截至日,房屋的最大倾斜率为3.94%。,并未达到7%。的转移标准。&&安鉴办一位陈姓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报告》要求对房屋进行加固,但没想到这幢房屋的变化这么快,去年菲特台风过境时,奉化多处小区出现积水,居敬小区积水也很严重,可能加速了房屋的腐蚀程度。&&为何房屋迟迟没有加固和修缮呢?陈姓负责人称,加固方案需要各部门讨论,而且费用很高,大概需要四五百万元。&&粉碎性倒塌&&表明房子多个方面都存在问题&&&&昨天记者采访了一位从事14年房屋结构设计的专家姜先生,他是一级结构师,在事故发生一小时后就对情况作了大致的了解。&&姜先生说,现在房屋设计年限最低是50年,到了寿命也不一定会塌。但在上世纪90年代使用的是“88年规范”(1988年颁布),那时对房屋的寿命没有死规定,但才用20年就倒掉是极为不正常的。&&姜先生分析,一幢设计符合标准的房子就算倒塌也会出现预兆,业内叫“塑性变形”,比如墙体开裂、楼板松动、门窗洞口出现八字缝。短时间倒塌一定属于事故,在业内被称为“脆性破坏”。&&而根本来不及撤离,瞬间倒塌则是最为严重的情况,也就是俗称的粉碎性倒塌。能导致这样的情况,他推测倒塌房屋的柱子、梁、墙体可能均未达到设计强度。&&有可能的原因:&&1.材料上的耐久性不足,比如钢筋的粗细,沙石质量(沿海地区的海沙对钢筋有腐蚀作用),水泥标号等。&&姜先生说砖混结构是相当于现在框架结构而言的。砖混的承重特点是,人在楼板上,受力在墙体。90年代房屋的楼板多采用预制板,那时中国人盖的房子多数仍旧照搬苏联的经验。尤其是计算公式上是直接翻译过来的,再根据国情套用。一半科学计算,一半凭经验,不像现在框架结构的房子经过数理分析。苏联的标准更适合北方城市,放在南方沿海地区就有一些问题。宁波、温州一带的砂浆强度不能跟北方比。&&2.受外力影响,比如屋顶加盖超过荷载能力,某个楼层装修施工,周边有其他工地施工;&&3.施工质量不达标,设计存在缺陷。姜先生举例说,比如在楼上客厅放了几吨水泥,那也只会砸穿楼板,墙和梁柱不应该碎,整体坍塌表明多个方面都存在问题。&&结构设计专家分析说
[] [] [] []砖混房屋结构一级二级的区别是什么?
砖混房屋结构一级二级的区别是什么?
09-03-05 &
砖混结构:是指房屋主要承重结构为砖砌墙体。楼板、过梁、楼梯、阳台、挑檐等构件由钢筋混凝土浇制(或预制)建造的房屋。砖混结构住宅是以小部分钢筋混凝土及大部分砖墙承重的结构。“砖”指的是一种尺寸统一的建筑材料,也有异型粘土砖。“混”指的是由钢筋、水泥、砂石、水按一定比例配制的钢筋混凝土配件,与砖做的承重墙相结合,可以称为砖混结构式住宅。1995年之前,开发建设的多层住宅,一般均采用砖混结构;砖混结构住宅其优点是工程造价较低廉,但由于其采用墙体承重,住宅内不允许自由分隔。 框架结构又叫现浇结构:即由钢筋混凝土浇捣成承重梁柱,组成骨架,再用空心砖或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陶粒等轻质板材或砖作隔墙分户装配而成的住宅。墙主要是起围护和隔离的作用,由于墙体不承重,可以用各种轻质材料制成。梁、板、柱等承重构件,可以预制,也可以浇注,我市当前采用现场浇注。框架结构住宅的优点是抗震性能好,结构牢固,使用寿命长,且住宅内可以自由分隔,大开间住宅均采用此结构。 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施工,效率较高,工程质量较好。 区别承重墙和非承重墙的一个简单方法是看墙体厚度,240mm厚度的墙体是承重的,120mm或者更薄的墙体是非承重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砖混整体全现浇结构的楼板小裂缝(0.1-0.3mm的样子)
队的人解释是浇注时混凝土量不够,中间有间歇,这里是接茬,是正常现象。但客厅及其他房间均没问题,而且客厅比主卧室大的多,都没问题。
我认为出现这样的问题是施工队施工没管理好,工作疏忽,不认真所造成,是能够避免而发生了的问题,我在网上也查过,这样的问题没有施工队那一说。我认为开发商应该多少赔偿一点,他们只同意用个叫堵霸的材料给我把缝隙堵上,不渗水就行,我应该不应该要求赔偿,我认为这是质量问题,不知道到底是不是?请专业人士解答
“好哥啊牛”我是一位房屋结构问题高级工程师,有幸和你交流你问题的看法,你的问题我分析和解决建议按如下步骤:
1.认识问题:首先,你房屋的裂缝问题是应该重视的较为严重的房屋质量问题!
“主卧室地面中间顺长方向有一条弯曲的小裂缝(0.1-0.3mm的样子),物管和施工队的人解释是浇注时混凝土量不够,中间有间歇,这里是接茬”。“接茬”专业术语叫“施工缝”,施工规范要求“施工缝必须在板的1/3跨处”,现在在“地面中间顺长方向”的缝应属违规操作,现已造成后果,你可根据售房合同和保修责任书追究建设单位的保修和赔偿责任!由建设单位追究施工单位保修和赔偿责任!
裂缝0.1-0.3mm的样子,粉刷层凿掉可能不止0.1-0.3mm。另外,对于这种楼板在跨中上表面出现裂缝,有可能与楼下成通缝,也有可能存在想象不到的安全隐患!如:你的住宅使用年限为70年,裂缝处受力钢筋会生锈的,钢筋生锈久了会降低或丧失强度,那么使用年限为70年能保证楼板不跨吗?会安全吗?这是关键能拿他们的要害问题!
这样必须由建设单位会同设计、施工、监理和质监部门到现场调查而后确定处理方案!
“好哥啊牛”我是一位房屋结构问题高级工程师,有幸和你交流你问题的看法,你的问题我分析和解决建议按如下步骤:
1.认识问题:首先,你房屋的裂缝问题是应该重视的较为严重的房屋质量问题!
“主卧室地面中间顺长方向有一条弯曲的小裂缝(0.1-0.3mm的样子),物管和施工队的人解释是浇注时混凝土量不够,中间有间歇,这里是接茬”。“接茬”专业术语叫“施工缝”,施工规范要求“施工缝必须在板的1/3跨处”,现在在“地面中间顺长方向”的缝应属违规操作,现已造成后果,你可根据售房合同和保修责任书追究建设单位的保修和赔偿责任!由建设单位追究施工单位保修和赔偿责任!
裂缝0.1-0.3mm的样子,粉刷层凿掉可能不止0.1-0.3mm。另外,对于这种楼板在跨中上表面出现裂缝,有可能与楼下成通缝,也有可能存在想象不到的安全隐患!如:你的住宅使用年限为70年,裂缝处受力钢筋会生锈的,钢筋生锈久了会降低或丧失强度,那么使用年限为70年能保证楼板不跨吗?会安全吗?这是关键能拿他们的要害问题!
这样必须由建设单位会同设计、施工、监理和质监部门到现场调查而后确定处理方案!
2.解决问题:向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或消费者协会投诉!
  “他们只同意用个叫堵霸的材料给你把缝隙堵上不渗水”,是应付!只解决了临时的“使用功能”,没有解决“是否安全问题”。所以,这不行!绝对不行!
  你应该立即告诉他们你的观点:要求确定“裂缝原因”以及它会不会影响“安全问题”,应该有权威部门出具书面证明,必要时要求有资质的单位检测,说它是否“安全”。否则你会“向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或消费者协会投 诉的”!
  如果他们再借口推脱,你应该毫不犹豫地以“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为由“向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或消费者协会投诉”!
  这样他们会求你主动要求赔偿或维修!这是质量问题,每年有很多投诉,你只要一投诉,他们必败!你切不要顾于情面好说话或疏忽,这是你的权利!
3.其他问题:“圈梁上就有许多小裂纹(龟裂)”、“在装电线时发现埋在阳台门右上角过梁里的通线管歪了...才把阳台的灯线接好”。这些问题他们已基本整改到位,无后遗症,满足使用了,也就基本没有问题了。
4.祝你成功!
5.(题外话,和下面的回答者:noberking 探讨,随便聊聊)“有关超长设计话题”:房屋为砖混结构长约80-90m之间,不设伸缩缝”应设立后浇带、补偿收缩混凝土设计等,否则是违反设计规范的做法!
规范规定:一般框架结构房屋长度不大于55m,砖混结构房屋长度更小即不会大于55m。超出此长度必须进行特殊设计施工,如设立后浇带、补偿收缩混凝土设计等,其代价不小于设缝,只是为了美观或节约用地!
设立后浇带是超长分段,两段中间留600MM-1000MM缝,两个月后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封缝(混凝土中加水泥含量的12-15%JEA或UEA,两个月后才能进行);补偿收缩混凝土设计是在所有纵向的梁板混凝土中加水泥含量的10-12%JEA或UEA ,JEA或UEA 主要是明矾石膨胀剂,其膨胀可以抵消混凝土的干缩。UEA 为华北地区多用,JEA为华东地区多用)。
现在结构设计有时两个方案全用,如北京新站120多米不设缝,就是采用“设立后浇带和补偿收缩混凝土联合设计”。
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对一些现浇楼板出现的裂缝情况非常关注,担心这些裂缝最终会引发不安全事故,而纷纷向建筑质量监督部门投诉。
如某市一开发商共建6层楼住宅16幢,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砖混结构,初装修,一梯二户用砖墙分隔,每层设有圈梁同楼板整浇,板厚100mm,混凝土标号为C20,房屋长约80-90m之间,不设伸缩缝,底层为2.2m车库层,基础采用C20钢筋笼灌注桩。该小区于2003年10月完工,竣工验收时,未发现明显裂缝,在住户装修时,发现楼板有裂缝出现,故联名向质量监督部门投诉,经实地踏看,16幢房屋均存在深浅不一的裂缝。裂缝宽度在0.2mm-0.4mm之间,裂缝位置绝大多数处在板四角,朝阳处更为明显。于是,质监部门组织有关单位,首先对房屋沉降量和倾斜度进行复查,结果都在允许范围内,再查看施工图纸也符合有关规范要求。鉴于上述情况,经过认真分析,确认裂缝原因有以下几点:
1、引起现浇板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的收缩,因为混凝土在自然硬化过
多层住宅现浇楼板裂缝的产生与防治
  随着城市住宅建设步伐的加快,不少住宅小区相继建成,许多住户陆续搬进新居,他们对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对一些现浇楼板出现的裂缝情况非常关注,担心这些裂缝最终会引发不安全事故,而纷纷向建筑质量监督部门投诉。
如某市一开发商共建6层楼住宅16幢,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砖混结构,初装修,一梯二户用砖墙分隔,每层设有圈梁同楼板整浇,板厚100mm,混凝土标号为C20,房屋长约80-90m之间,不设伸缩缝,底层为2.2m车库层,基础采用C20钢筋笼灌注桩。该小区于2003年10月完工,竣工验收时,未发现明显裂缝,在住户装修时,发现楼板有裂缝出现,故联名向质量监督部门投诉,经实地踏看,16幢房屋均存在深浅不一的裂缝。裂缝宽度在0.2mm-0.4mm之间,裂缝位置绝大多数处在板四角,朝阳处更为明显。于是,质监部门组织有关单位,首先对房屋沉降量和倾斜度进行复查,结果都在允许范围内,再查看施工图纸也符合有关规范要求。鉴于上述情况,经过认真分析,确认裂缝原因有以下几点:
1、引起现浇板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的收缩,因为混凝土在自然硬化过程中,由于水份不断蒸发,而体积渐渐收缩,但板四周受支座的约束,不能自由伸缩,所以当混凝土的收缩所引起现浇板的约束应力超过一定限度时,势必引发现浇板开裂。而且裂缝部位多发生在应力比较集中的地方&&板角处,却与墙阴角线相垂直。
2、现浇板上过早施工,加荷引起的裂缝。《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但开发商为了抢时间,赶进度,在刚浇好的现浇板上或混凝土尚处在初凝和终凝阶段,就任意踩踏,搬运材料,集中堆放砖块、砂浆、模板等。过早的加荷,人为地造成了现浇板裂缝。
3、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大家知道,水泥在常温下具有凝结硬化快,水化热大等特点,尤其在夏天,混凝土浇筑后,水化热释放量大,混凝土在高温下,得不到及时浇水养护,而失水收缩,使混凝土发生干裂,最终导致开裂。调查中发现,居多板角裂缝都处在遭受太阳直接曝晒的朝阳面。
4、房屋过长未设置必要的伸缩缝,也是导致裂缝的原因。开发商为了节省土地,往往不顾及房屋长度,使房屋整体过长,也不设置伸缩缝,由于缺少必要的伸缩缝,当房屋的自由伸缩度达到或超过应设置伸缩缝要求的间距时,也会出现裂缝。
5、板负筋下沉产生的裂缝。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野蛮操作,任意踩踏钢筋,致使负筋下陷,保护层过大,减少了板截面的有效高度,使板的承载能力达不到设计的要求,从而导致板裂缝的产生。
如何防治现浇板板裂缝的产生,根据多年的施工经验,提供以下一些防治措施,可供参考:
1、认真做好现浇板养护工作,是保证混凝土强度、防治裂缝产生的重要环节之一。规范规定,常温下混凝土浇筑后12小时内,必须覆盖保温养护,普通水泥不少于7天,如果忽视对混凝土的浇水养护,一方面会降低混凝土强度,另一方面会使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来不及补充水分,因而大量缺水而产生裂缝。所以做好混凝土的浇水养护,既可减少温度产生的裂缝,也可降低混凝土收缩而产生的裂缝。
2、现浇板上不要过早上人、堆料、施荷加载,因混凝土浇筑后要有一个硬化过程,才会有强度;在这个过程中,应对混凝土加以保养,不能对混凝土施加任何外力。如果在混凝土尚未有一定强度的情况下,在其上面集中堆放建筑材料或支模立撑,这样带给现浇板的不是强度,而是更多的裂缝。因此,必须做到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以后,才允许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3、严格控制板面负筋保护层厚度。现浇板负筋按设计要求都放在板上面,有梁通过或隔断时一般放置在梁钢筋上面或与梁钢筋绑扎在一起。为了控制好负筋保护层厚度,必须采用&P10-&P14的钢筋马凳,纵横间距800mm左右来固定负筋的位置,并用电焊把马凳与负筋焊牢,使马凳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移位,保证负筋不下沉,从而有效控制负筋保护层的厚度,不使板负筋保护层过厚而产生裂缝。
4、严格控制好砂、石粒径及含泥量。现浇板应选用中粗砂,粒径在0.25-0.5mm之间的石子,砂石含泥量均不得超过1%。如砂、石粒径过细过小,含泥量过大,都会降低混凝土强度,最终会使混凝土产生裂缝。
5、在板四角配置一定数量的角筋,即辐射筋。针对现浇板裂缝多发生在板角这一现象,在板角四周增设&P8@200mm,长度为1800mm左右的辐射筋,以此来满足板角应力的需要,使现浇板产生裂缝的应力作用范围与辐射筋相一致,从而有效地改观和控制裂缝的产生。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大家还关注您当前位置:
法律咨询热线:400-676-8333
商品房的结构形式
商品房的结构形式主要是以其承重结构所用其所用的材料来划分。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种形式: (1)砖混结构住宅; (2)砖木结构住宅; (3)钢筋混凝土结构住宅。 1.砖混结构住宅 砖混结构是指建筑物中竖向承重结构的墙、柱等采用砖或砌块砌筑,柱、梁、楼板、屋而板、桁架等采用
  商品房的结构形式主要是以其承重结构所用其所用的材料来划分。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种形式:
  (1)砖混结构住宅;
  (2)砖木结构住宅;
  (3)钢筋混凝土结构住宅。
  1.砖混结构住宅
  砖混结构是指建筑物中竖向承重结构的墙、柱等采用砖或砌块砌筑,柱、梁、楼板、屋而板、桁架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通俗的讲,砖混结构是以小部分钢筋混凝土及大部分砖墙承重的结构。
  砖混结构住宅中的&砖&,指的是一种统一尺寸的建筑材料,也有其他尺寸的异型粘土砖,如空心砖等。&混&是指由钢筋、水泥、砂石、水按一定比例配制的钢筋混凝土配料,包括楼板、过梁、楼梯、阳台、排檐等。这些配件与砖做的承重墙相结合,可以称为砖混结构住宅;由于抗震的要求,砖混住宅一般在5层、6层以下。
  2.砖木结构住宅
  砖木结构住宅的指建筑物中承重结构的墙、柱采用砖砌筑或砖块砌筑,楼板结构、屋架用木结构共同构筑成的房屋。
  3.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住宅
  钢筋混凝土结构住宅是指房屋的主要承重结构如柱、梁、板、楼梯、屋盖用钢筋混凝土制作,墙用砖或其他材料填充。这种结构搞震性能好,整体性强,搞腐蚀,耐火能力强,经久耐用,多用于高层住宅。具体又分框架、框架剪刀墙结构等。
  4.住宅的建筑形式
  根据《住宅设计规范》,民用建筑高度与层数的划分为:1层~3层为低层住宅;4层~6层为多层住宅;7层~10层为中高层住宅(也称小高层住宅);11层~30层为高层住宅;30层(不包括30层)以上为超高层住宅。
  5.复式住宅
  复式住宅一般是指每户住宅在较高的楼层中增建一个夹层,两层合计的层高要大大低于跃层式住宅(复式为3.3米,而一般跃层式为5.6米),其下层供起居用,如炊事、进餐、洗浴等;上层供休息睡眠和贮藏用。
  优点是:
  (1)平面利用系数高,通过夹件层复合,可使住宅的使用面积提高50%~70%;
  (2)户内隔层为木结构,将隔断、家具、装饰融为一体,既是墙,又是楼板、床、柜,降低了综合造价;
  (3)上部层采用推拉窗户,通风采光好,与一般层高和面积相同住宅相比,土地利用率可提高40%。
  不足在于:
  (1)复式住宅面宽大、进深小,如采用内廊式平面组合必然导致一部分户型朝向不佳,自然通风、采光较差;
  (2)层高过低,如厨房只有2米高度,长期使用易产生局促憋气的不适感;贮藏间较大,但层高只有1.2米,很难充分利用;
  (3)由于室内的隔断、楼板均采用轻薄的木隔断,木材的成本较高且隔音、防火功能差,房间的私密性、安全性较差。
  6.智能化住宅
  智能化住宅是指将各种家用自动化设备、电器设备、计算机及网络系统与建筑技术和艺术有机结合,以获得一种居住安全、环境健康、经济合理、生活便利、服务周到的感觉,使人感到温馨舒适,并能激发人的创造性的住宅型建筑物。一般认为具备下列四种功能的住宅为智能化住宅:
  (1)安全防卫自动化;
  (2)身体保健自动化;
  (3)家务劳动自动化;
  (4)文化、娱乐、信息自动化。
  具备以下四种基本功能,即可实现家庭活动自动化。家庭活动自动化是指家务、管理、文化娱乐和通信的自动化。所谓家务,是指家电设施、保安设施、能源管理等;所谓管理,是指家庭购买、经济管理、家务工作及医疗健康管理等;所谓文化娱乐,是指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娱乐、文艺创作等;所谓通信,是指利用通信网络与外界联络及咨询服务。
  要注意电脑化和智能化的是不同的。大量内附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仪表仪器、装备和系统,均可称为&电脑化&,但不一定是智能化。必须采用某种或某些人工智能技术,使该仪表、仪器、装备和系统具有一定的智能功能,方可称为智能化。电脑化是智能化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智能化住宅小区是指以一套先进、可靠的网络系统为基础,将住户和公共设施建成网络并实现住户、社区的生活设施、服务设施的计算机化管理的居住场所。其重点在于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科技水平和住宅的安全性。
  为进一步规范住宅小区智能化建设,建设部住宅产业化办公室和勘察设计制定了《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将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分为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三个等级。
  (1)《导则》要求一星级示范小区应具有:安全防范子系统,包括出入口管理及周界防卫报警、闭路电视监控、对讲与防盗门控、住户报警、巡更管理;信息管理子系统,包括对安全防范系统实行监控、远程抄收与管理、IC卡、车辆出入与停车管理,供电设备、公共照明、电梯、供水等重要设备监控管理,紧急广播与背景音乐系统,物业管理计算机系统;信息网络子系统,包括为实现上述功能科学合理的布线,每户不少于两条电话线和两个有线电视插座,建立有线电视网。
  (2)二星级示范小区除应具有一星的全部功能外,在安全防范子系统和信息管理子系统方面,其功能及技术水平应有较大提高;信息传输通道应采用高速宽带数据网作为主干网;物业管理计算机系统应配置局部网络,并供住户使用。
  (3)三星级示范小区应具有二星级的全部功能。其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在有可能的条件下,应实现现代集成建造系统(HI-CIMS)技术,并把物业管理智能化系统建设纳入整个住宅小区中,作为HI-CIMS工程中的一个子系统。同时,HI-CIMS要考虑物业公司对其智能化系统管理的运行模式,使其实现先进性、可扩展性和方便管理。
  7.住宅的开间
  在住宅设计中,住宅的宽度是指一间房屋内一面墙皮到另一面墙皮之间的实际距离。因为是就自然间的宽度而言,故称为开间。根据有关规定,砖混结构住宅建筑的开间常采用下列参数:2.1米、2.4米、3.0米、3.3米、3.6米、3.9米、4.2米。但就我国目前大量建造的砖混住宅来说,住宅开间一般不超过3.3米。规定较小的开间尺度,可有效缩短楼板的空间跨度,增强住宅结构整体性、稳定性和抗震性。
  8.住宅的进深
  住宅的长度和进深,在建筑学中是指一间独立的房屋或一幢居住建筑从前一墙皮到后一墙皮之间的实际长度。根据有关规定,住宅的进深常采用下列参数:3.0米、3.3米、3.6米、3.9米、4.2米、4.5米、4.8米、5.1米、5.4米 、5.7米、6.0米。为了保证住宅具有良好的天然采光和通风条件,从理论上讲,住宅的进深不宜过大。在住宅的高度(层高)和宽度(开间)确定的前提下,设计的住宅进深过大,就使住房成狭长型,距离门窗较远的室内空间自然光线不足;如果人为地将狭长空间分隔,则分隔出的一部分房间就成为无自然光的黑房间。黑房间当然不适于人们居住,补救的措施之一是将黑房间用于次要的生活区,如储藏室、走道等,用人工照明来弥补自然光的不足;另一措施是在住宅内部建造内天井,将光线不足的房间布置于内天井四周,通过天井来解决采光、通风不足的问题。但内天井住宅也存在厨房串味、传声、干扰大、低层采光不足的问题。
关联文章推荐阅读:
如果尚未能解答您的疑问,还可以直接拨打免费法律咨询热线:<font color="#ff6-8333,专业律师免费为您解答法律问题。
杰出律师推荐
房产纠纷频道
(人)|(个)|(条)
下一步您可以:
热门搜索:
免责声明:找法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法律相关知识为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核实后会给予处理。
最新知识推荐
按地区找房产纠纷律师
商品房纠纷频道
:人 :个 :条
Copyright@2003- 找法网()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砖混结构楼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