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康ais镜头评分排名200 F2

团乐购-专业为女性提供穿衣搭配,服装搭配,穿衣打扮网!
【天天特价】孕妇裤加绒加厚打底裤面料很舒适,弹力修身,显瘦不臃肿,时尚百搭,很适合外穿,恒温保暖,内里还加了绒很暖和,很适合孕妇穿哦。秋季中厚款丝袜连裤袜秋季中厚款丝袜连裤袜,百搭耐看女人味。这款加绒...
中国风男装中山装外套男唐装复古纯手工的盘扣,保留着复古的中国风味,突破了现代服装的传统设计春季新款唐装立领盘扣中山装中国风外套男厚度适中,松紧合身版型,穿起来也能够显瘦显身材.中国风改良中山装立领盘扣...
2018春装新款雪纺衫长袖宽松蕾丝衬衫好美的蕾丝雪纺衫,版型复古百搭很显气质
纯色的设计简约百搭,喇叭袖的设计超级减龄2018春季新款女装条纹系带长袖衬衣一款很清新的碎花雪纺衫,春夏都能穿的哦
*韩版复古灯芯绒男式夹克略微宽松的版型,很酷的一款潮流单品,质感非凡,轻松修饰出你的身材来,经典插肩夹克版型,细节处理一丝不苟。【超值热卖】港风潮流夹克印花外套别致有型,简单的搭配就会很是出彩,搭配黑...
男士时尚运动休闲鞋z8,男士时尚运动休闲鞋,夏季英伦男青年运动商务休闲鞋,鞋面采用优质皮革制作而成,合体的剪裁完美的包裹脚面。男青年运动商务休闲鞋,柔软舒适的鞋底可以随意弯折扭曲,让你踏出去的...
厨房用品用具保鲜膜切割器优质PP材质,很锋利,304不锈钢刀片,健康无毒,不易生锈。【今日特卖】强力亚克力双面胶透明加厚粘胶粘力强悍,拯救您不能使用的吸盘,吸盘救星,为您拯救吸盘钱。3个装多功能软毛鞋...
便携迷你可收缩钢笔创意钓鱼竿这根钓鱼竿的承重能力是牛的很,但对于冰钓的装备你是否已经准备好了呢,垂钓心情说来就来,不错过每一次上鱼的机会。便携可折叠钓鱼竿现代人不管是工作压力大还是家庭学业都有压力,积...
iPhonex手机壳超薄iphoneX设计唯一不好的一点就是手机太过厚重,帕拉通iphone6/7/8p/X手机壳手机壳也要有小香风,隐形双层保护,内置闪粉闪亮迷人,iphonex水钻潮手机壳搭配出你...
防水男表男士高端机械手表精致做工更显高端品位,轻奢华风格。手表潮流时尚五星日历男表石英腕表运动外圈钢珠为时针,时尚百搭,磁力钢珠代替了针的走动,奢华风格。全自动镂空男士高档机械手表 男b234多款色系...
【花花公子】【男装爆款】男士西服西装外套走线工整,饱满有型,样式时尚靓气,穿起来很大方,也很帅气【花花公子】毛呢大衣男中长款外套男装夹克一双经典实穿的款式可以让您应付各种社交场合都不失礼,穿上能够藏肉...
长白山梅花鹿鞭 一条约110克-120克随着生活的压力下,男人常感到身体吃不消,精神不好,常用鹿鞭泡酒喝能增强体质,提高肾脏功能,让男性越喝越强壮。长白山人参!参农直销好参!送鹿茸参农直销的新鲜人参,...
休闲两件套跑步服跑步当然需要一套舒适的运动服了,吸汗、透气、宽松,跑步的时候才会增加舒适度。【爆款】春季新款短款修身显瘦机车PU夹克【爆款】春季新款短款修身显瘦机车PU夹克,经典迷彩花纹印花,上身帅气...
长袖蕾丝连衣裙内搭打底经典立领领口,优质面料,大气简洁,更好修饰女性颈部优美线条。袖口个性撞色设计,时尚的造型,尽显衣衣气质修身舒适套装/套裙这款阔腿裤套装面料是丝绒的材质,舒适亲肤针织毛衣阔腿裤两件...
厨房烘焙小工具不锈钢蛋清分离器超级厉害的家居小神器,女朋友的最爱,用过一回保证你过目不忘。【新款】小麦秸秆四件套分格饭碗小麦秸秆的材料纯天然环保安全,分格的设计,让孩子吃饭更加的方便。创意厨房神器葱花...
【爆款】碎花印花雪纺衫显瘦衬衫非常丰厚、细腻而柔软,很有极简风的风格,高大上,料子柔软有轻微弹性,修身,穿上去非常舒适,又极有格调的时尚。缎面绑带衬衣白色的一件衬衣,不管是作为内搭还是单穿,可以打造既...
春季新款女装条纹系带长袖衬衣打底衬衫复古的设计很显气质,知性又文艺
一款很清新的碎花雪纺衫,春夏都能穿的哦2018春季新款长袖雪纺衫荷叶边红色更加衬肤减龄,灯笼袖的设计超美
一款荷叶边的时尚雪纺衫...
【花花公子】中年男士夹克中长款外套新款这款风衣里简介宽松的搭配组合,精选高品质的面料,不仅仅可以彰显你的身材,颜色也是青春活力,彰显魅力。【花花公子贵宾】中年男士夹克2018新款宽松的剪裁,极具创造性...
布艺绗缝加棉床头家用防尘罩&&csf4可独立使用搁板,色彩靓丽,防潮,不但具有非常好的装饰效果,带给你水晶质感,将艺术之美融于无限创意的设计之中,显得格外的清新优雅...
半高领针织毛衣打底衫半高领针织毛衣打底衫,无论单穿或者冬天搭配在外套里面都特别棒,上身非常的显瘦,软糯的版型,还很随意,面料超级亲肤。几乎不用动脑就可以和任何下装外套搭配在一起的万能打底衫。妈妈装半高...
条纹吊带连衣裙157经典的休闲版型,相对舒适的面料,也格外时髦耐穿。韩版显瘦小清新胖MM大码直筒清新优雅的格纹大码连衣裙,结合立体剪裁不显臃肿。条纹中长款显瘦针织开衫外套女无扣的设计修饰打破单调,反衬...
团乐购微信
~ ※ 签约作者 ※ ~
团乐购成立2011年,是中国目前专业为女性服饰搭配网站,以及购物资讯的网站。学习的技巧,享受最新的优惠购物信息,2018年最流行衣服搭配都在这里!本站联系QQ:八五八久久久久久六(请备注来意)尼康ais80 200 4镜头
当前位置:-尼康ais80 200 4镜头
尼康ais80 200 4镜头
nikon28mmf2.8(ais)crc0.2m近nikon28mmf2.8(ais)crc0.2m近.nikon28mmf2.8nikonnikon本店价购买比较best品牌尼康aisg镜头sonynex57转接环best品牌尼康aisg镜头sonynex57转接环下曝光的宝贝直通车魔镜best品牌尼康aisg镜头sonynex57转接环趋势打开店铺best数码器材店淘宝四钻特价nikon尼康ais352003.54.5手动镜头价格查看淘宝四钻特价nikon尼康200二手机报价尼康2002.0尼康200尼康200二手机报价四钻特价nikon/尼康ais35-200/3.5-4.5手动镜头350.00售出:6件二手尼康1870镜头尼康二手镜头多少钱二手nikon镜头查看淘宝85新二手尼康二手尼康1870镜头尼康二手镜头多少钱二手nikon镜头二手尼康镜头【冲四钻】85新二手尼康nikkorais35mm1:2手动定焦单反镜头1600.00售出:6件93新尼康fm2套ais50/1.4镜头二代钛帘金属胶片单93新尼康fm2套ais50/1.4镜头二代钛客客的胡子的基本资料客客的胡子的空间第1页共5张图片5:49[中报教育网论文中心 http://www.zbjy.cn/lunwenxiezuojiqiao/ ]数位小兔kiwifotosnikonaiais镜头转microm4/3机数位小兔kiwifotosnikonaiais镜头数位相机配件数位相机配件丽atx80200f2.8恒定大光圈带原装罩尼康口ais价格查看淘宝成色98新图丽at恒定光圈镜头,恒定光圈是什么意思,尼康恒定光圈淘宝网2.82.8恒定光圈成色98新图丽at-x80-200/f2.8恒定大光圈带原装罩尼康口ais1999.00售出:6件尼康aismf105mmf2.5经典定焦恒定光圈单反镜头特价价查看淘宝冲四钻90新尼康a淘宝nikon1052.5您好,最新nikon1052.5排行榜,淘宝nikon1冲四钻90新尼康aismf105mmf2.5经典定焦恒定光圈单反镜头特价1799.00售出:6件嘉蕊_nikon(g)-eos-m转接环_适用于尼康g/d/ais/标头等镜头嘉蕊_nikon(g)-eos-m转接环_适用于尼康g/d/a嘉蕊nikongeos尼康nikon尼康1系列微单镜头适配器转接环ft尼康nikon尼康1系列微单镜头适配器转接环ft查看淘宝85新二手尼康nikkorais35mmf2手动定焦镜头查看淘宝85新二手尼康nik35f2哪种好35f2尼康35f2您好,最新35f2排行榜,35f2哪种好35f2尼康【冲四钻】85新二手尼康nikkorais35mmf2手动定焦镜头特价现货1499.00售出:6件型:镜头镜头结构:5组6片卡口类型:佳能ef卡口,尼康ais卡口,宾得福伦达apo-lanthar90mmf3.5slii商家大全福伦达北京神州凯旋徕卡、哈苏、飞思、禄莱产品类型:镜头镜头结构:5组6片卡口类型:佳能ef卡口,尼康ais卡口,宾得nikon尼康ai口镜头转佳能canon数码相机ais-efeos电子转接nikon尼康ai口镜头转佳能canon数码相机ais-ef直通车魔镜直通车魔镜nikon尼康ai口镜头转佳能canon数码相机ais-efeos电子转接环7代趋势打开店铺精致摄影器材嘉蕊_nikon(g)-nex转接环_适用于尼康g/d/ais/标头等镜头转嘉蕊_nikon(g)-nex转接环_适用于尼康g/d/ais嘉蕊nikongnex转易迅易迅(3天前降价)(3天前降价)嘉蕊nikongnex转接环适用于尼康gdais标头等镜头转kiponeos-fxa转接环佳能eos-ef镜头转富kiponeosfxa嘉蕊nikongnex转接环适用于尼康gdaiskiponeos-fxa转接环佳能eos-ef镜头转富士xpro1微单机身嘉蕊_nikon(g)-nex转接黑色nikong镜af镜头转接canoneosef转接环含晶片合黑色nikong镜af镜数位相机配件数位相机摄影机与周边配件数位相机配件数位相机摄影机与周边配件[享乐摄影]黑色nikong镜af镜头转接canoneosef转接环运费另计放入购物车放入经典定焦恒定光圈单反镜头特价mmf新尼康aismf点击查看大图.5四冠诺基亚wh-se7原装耳机mm月销量:0/来源:淘宝/更新时间:2012年交0笔尼康nikonaizfais镜头后盖机身前盖一套b4去购物全棉男袜吸汗透气除臭男休大豆商城zf哪个牌子性价比最高,zf新款品牌正品zf折扣店zf最新全棉男袜吸汗透气除臭男休闲商务袜纯棉袜纯色中筒袜zf-131最近成交0笔去购物锋美袜子于淼nikon105mmf2.5aisnikon皇牌人像镜nikon105mmf2.5aisnikon皇牌人像镜nikon105mmf2.5aisnikon皇牌人像镜nikon105mmf2.5aisnikon皇牌人像镜nikon105mmf2.5aisnikon皇牌人像镜nikon105mmf2.5aisnikon皇牌人像镜尼康aismfmmf经典定焦恒定光圈单反镜头特价月销点击查看大图.5冲四钻9新尼康aismfmmf经典定焦恒定光圈单反镜头特价月销量:0/来源:淘宝/尼康ais28/2毫无松旷,好像原生接口一样合适.不过接福伦达点击查看大图转接环电子芯片转接环电子芯片【艺能环】m42-eos\"原\"芯片电子转接环(黑色)(保修一年)展开评论不错很好nikon2850mmf3.5ais恒定光圈有marco市场少有nikon2850mmf3.5ais恒定光圈有marnikon2850mmf3.5ais恒定光圈有mar4aisf250mmf1.4f1.855mmf3.5和52mm口径镜头,具消光又败家原厂正品nikon原厂数位相机摄影机与周边配件数位相机摄影机与周边配件又败家@原厂正品nikon原厂遮光罩hn-3遮光罩适nikkor28mmf2运费另计放入购物车放入2850mmf3.5ais恒定光圈有marco市场少有2850mmf3.5ais恒定光圈有marco市场少有2850mmf3.5ais恒定光圈有marco市场少有28mmf2.8aiscrc0.2m近摄版可当macro镜用28mmf2.8aiscrc0.2m近摄版可当mac28mmf2.8aiscrc0.2m近摄版可当mac
喜欢尼康ais80 200 4镜头还喜欢
尼康ais80 200 4镜头&主题:有用AIS28 F2
酒吧之眼拍风景的吗,发张图看看,谢谢
泡网分: 18.191
帖子: 6125
注册: 2009年09月
感兴趣这个头,想看一下拍风景的表现。据说对28 F2.8有压倒优势,不知是否属实。谢谢。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2028&&回帖:41 &&
泡网分: 18.191
帖子: 6125
注册: 2009年09月
这是一个老外的实测,AIS28 F2& & 对ASIS28 2.8 , 差异很大啊
能这么大吗,有哪位两个头都有
泡网分: 23.659
帖子: 2729
注册: 2008年06月
用更老的auto 28/2拍过室内的场景,按理说ais 28/2可能会更好一点
泡网分: 15.249
注册: 2007年10月
感觉老的AIS头还是无法支撑数码相机的分辨率,尤其是风景。
泡网分: 23.085
注册: 2004年07月
realcut 发表于
用更老的auto 28/2拍过室内的场景,按理说ais 28/2可能会更好一点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42.951
帖子: 4792
注册: 2006年12月
不要相信这些老外的评测
老外用自动头用多了,手动对焦很多都搞不清楚的,对焦不会对的人很多
这几张图连焦都没有对上
给你一个ai 24 2的图作参考吧
ai 24 2,光圈全开f2,1/10秒手有点抖,权且看看吧
看到远处高楼上面那几个牌子了吗?
下面四100%的截图
我试过尼康大部分的手动镜头,没有任何一个存在全开锐度不能用的情况,全开只会像差变大,锐度是ok的
下面是auto sc 50 1.4,f1.4下,如果尼康镜头的锐度达不到这样的标准,要么镜头有问题,要么是对焦没对上
看看f1.4的100%,是不是比上面28 2.8的f5.6都清楚
还是auto 50 1.4
本帖最后由 烂奔 于
20:15 编辑
泡网分: 42.951
帖子: 4792
注册: 2006年12月
28 2和28 2.8基本没啥区别的,只要你对上焦,这里要注意,广角的f2是很难对焦的
用过尼康的广角,就知道什么叫做强悍了
泡网分: 21.384
帖子: 4320
注册: 2006年11月
闲人庄生 发表于
这是一个老外的实测,AIS28 F2& & 对ASIS28 2.8 , 差异很大啊
能这么大吗,有哪位两个头都有
哪个老外?
AIS28MM2.0的设计师测的吧!
泡网分: 18.191
帖子: 6125
注册: 2009年09月
感觉几位仁兄指教。
是FLICKR上的哪个群组里的老外,也有跟帖提出质疑。单看评测让我对酒吧之眼很有遐想。&&
要不就再搞个24吧,手里有个28了,如提升不大,多花钱不值得
泡网分: 0.451
注册: 2010年05月
烂奔兄对泥坑手动真是如数家珍啊 我在D80上用过两个AIS 28 意见和烂奔兄一样
传张酒吧之眼在D80的
泡网分: 0.451
注册: 2010年05月
这个是全图
泡网分: 0.451
注册: 2010年05月
再来张酒吧之眼的 为啥只能一张一张传啊。。。
泡网分: 2.061
帖子: 2038
注册: 2011年12月
很多人都说AIS28/2.8不适合远摄。。
泡网分: 31.426
帖子: 24521
注册: 2013年07月
quattro360 发表于
烂奔兄对泥坑手动真是如数家珍啊 我在D80上用过两个AIS 28 意见和烂奔兄一样
传张酒吧之眼在D80的
这个是全开?
泡网分: 0.451
注册: 2010年05月
dc0811 发表于
这个是全开?当然不是 具体多少我也不记得了
但是印象中我那个酒吧之眼拧到无穷远还要回来一些的 不像我那个AI24/2 无穷远就是无穷远
所以会有些影响 而且D80没有对焦小三角
泡网分: 21.564
注册: 2004年12月
从我的实拍体会来说,那个老外拍的靠谱。
我是出了2.8换的2.0,2.8的远景确实不怎么样。
泡网分: 18.191
帖子: 6125
注册: 2009年09月
bnulzt 发表于
从我的实拍体会来说,那个老外拍的靠谱。
我是出了2.8换的2.0,2.8的远景确实不怎么样。有片儿不,发来参考一下,谢谢。
泡网分: 21.564
注册: 2004年12月
闲人庄生 发表于
有片儿不,发来参考一下,谢谢。以前的肯定懒得去找了,都没有参数,不好找。
现在成都天气那个德行,自动模糊,风景没法拍。
我只是说说我的感觉。ais2.8我玩了一段时间出了,远景确实要差一些,用lv对焦试过的。
泡网分: 17.005
注册: 2007年08月
zoryen 发表于
感觉老的AIS头还是无法支撑数码相机的分辨率,尤其是风景。感觉吗,不可靠滴
还是试试再说吧
泡网分: 31.426
帖子: 24521
注册: 2013年07月
quattro360 发表于
当然不是 具体多少我也不记得了
但是印象中我那个酒吧之眼拧到无穷远还要回来一些的 不像我那个AI24/2 无穷远就是无穷远
所以会有些影响 而且D80没有对焦小三角呵呵,這個100%不太好
泡网分: 18.191
帖子: 6125
注册: 2009年09月
dc0811 发表于
呵呵,這個100%不太好我个人是很喜欢老头的。一直希望看到能支持老头高素质的好片儿,不过几乎没有看到过。看到的老镜头片子大多是用来截图,对比,分析,用于实拍风景的太少了。
泡网分: 0.451
注册: 2010年05月
dc0811 发表于
呵呵,這個100%不太好确实没很严谨的上架反光板预升放大LV对焦这样去测过 那时候出去旅游风景还是交给1855来着
泡网分: 0.392
注册: 2012年12月
酒吧之眼没有,AIS2828倒是有几张,供lz参考。LZ拍的片很好,经常去学习。
我觉得镜头的远景都差不多吧,关键是严肃一点要上架LV放大对焦,否则远景手持拍拍是很容易虚掉的,评测不能作数。以前我也不懂这个,以为2828远景不行。这里两张不严肃拍的,当时玉龙雪山俯拍,还有一张泸沽湖的逆光。
泡网分: 31.426
帖子: 24521
注册: 2013年07月
闲人庄生 发表于
我个人是很喜欢老头的。一直希望看到能支持老头高素质的好片儿,不过几乎没有看到过。看到的老镜头片子大多是用来截图,对比,分析,用于实拍风景的太少了。呵呵,截圖、對比、分析是無忌的特色,然後擱置在防潮箱裏。
泡网分: 21.582
帖子: 2378
注册: 2007年01月
我这里有几改,不过是坐在旅游巴里面拍的,你可以参考一下:
http://www.baiyiphoto.com/viewthread.php?tid=2105&extra=page%3D2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8.191
帖子: 6125
注册: 2009年09月
washizuka 发表于
酒吧之眼没有,AIS2828倒是有几张,供lz参考。LZ拍的片很好,经常去学习。
我觉得镜头的远景都差不多吧,关键是严肃一点要上架LV放大对焦,否则远景手持拍拍是很容易虚掉的,评测不能作数。以前我也不懂这个,以为2828远景不行。这里两张不严肃拍的,当时玉龙雪山俯拍,还有一张泸沽湖的逆光。
谢谢诶仁兄。看起来很棒的啊。我很少有这么清晰的远处大石头,LV取景和架子啥的,我都做到了哦,不过常觉得有不足
我有个AI28 2.8.&&前段时间特地买了一个AIS28 2.8全新的来做对比,发现远景无差异,所以退掉了AIS (贵)。后来看到AIS28 2 比ais28 2.8好的这个评测,所以想着如果AIS28 2能有肉眼可见优势,就弄一只来试试。 本帖最后由 闲人庄生 于
11:04 编辑
泡网分: 76.288
帖子: 19289
注册: 2002年05月
泡网分: 25.164
帖子: 17385
注册: 2010年12月
上二张AIS28 F2拍的,供你参考.....
泡网分: 18.191
帖子: 6125
注册: 2009年09月
newyang 发表于
我这里有几改,不过是坐在旅游巴里面拍的,你可以参考一下:
谢谢诶啦,很漂亮哦。随拍都这么好
泡网分: 25.164
帖子: 17385
注册: 2010年12月
上二张AIS28 F2拍的,供你参考.....
&版权所有:&&&&【图片】尼康老镜头解析-AUTO头篇【单反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586,338贴子:
尼康老镜头解析-AUTO头篇收藏
闲来无事,搬完砖,发发贴开心开心,尼康老镜头很多,新的好镜头很贵,多数新手承受不起,尼康老头有不少素质高的,就算给自己普及知识,也帮助新手选选老镜头吧,有时候撸手动头也是一种快乐。此贴不是我写的,搜集来的,并且转来的,还请大家勿喷。在此之前先说一句,貌似最早期的尼康数码单反无法使用老镜头。
创建于1917年的尼康,已经迎来了100周年纪念.尼康积极开展以光学产品的开发并以此奠定了发展基础,点击进入尼康Tmall官方旗舰店了解产品价格.
Nikkor数十年来精品不断,从普及型的变焦套头到极限型的顶级牛头,无忌上已经介绍得不少,泡菜们想必也已经相当熟悉。无奈碍于国内开放历史和经济条件,对70年代前的Auto镜头了解不多,也没有系统介绍的文章。出于兴趣,本菜对Auto关注已久,收集过大部分市场上常见的Auto头,发个帖子以期抛砖引玉,水平浅薄难免疏漏,希望坛子里的方家、资深不吝赐教尼康1959年高姿态发布大F专业单反相机,由此拉开了F王朝的序幕。F卡口在当时起点相当高,令人瞩目。开放光圈取景、自动收缩光圈曝光方式使F卡口可以经过不断的完善一致沿用至今,也因此得以留下近半个世纪的积累:当年最早一批F卡口老镜头在今天仍然能无保留地发挥作用,我们也有幸可以完整地领略光学技术40多年来一点一滴的进步,体会进步的艰辛。与大F同时期发布的第一批有4只镜头:Auto S 3.5cm/2.8、Auto S 5cm/2、Auto P 10.5cm/2.5、Auto Q 13.5cm/3.5,这四兄弟有个名字叫“Tick mark lens”,外观上跟后来的Auto有点小区别:使用英尺标示和代表红外距离标志的红色字母R。这一套四支最初的Auto镜头现在已经成了收藏的珍品,无处寻觅。加上稍后还发布了一只超广角nikkor-O 2.1cm/4。F卡口系列镜头正式走入人们的视野,而且一开始就涵盖了从超广到中长焦段。这里要提一提“Auto镜头” 的完整定义:自动收缩光圈的F卡口镜头。----换言之,当时的一些F卡口镜头如nikkor-O 2.1cm/4、nikkor-T 105/4,因为没有配置自动光圈,并不能称为Auto头。非Auto的F卡口镜头出的极少,是F家族里的绝对少数派。不算PC移轴镜头和固定光圈的折返镜头,非Auto的F卡口镜头一共只推出过3只:nikkor-O 2.1cm/4,Micro nikkor 5.5cm/3.5,nikkor-T 10.5cm/4。另外还有一些鱼眼镜头和特殊用途的F卡口镜头,也没有自动光圈或不设光圈机构,属于特例。有意思的是,当年为了节约成本或是技术原因而推出的F卡口非Auto镜头,现在在二手市场上已经无一例外的变成稀缺收藏品。Auto镜头中值得一书的经典之作不在少数,例如第一支28mm广角2.8cm/3.5,第一支不需要反光镜预升的超广角UD20mm/3.5,第一只带有近距离校正系统(CRC)的Auto N 24mm/2.8,生产年数最长的同结构镜头35mm/1.4,直到今天也备受推崇的105/2.5…温故知新,了解当年的经典无疑对我们开阔眼界,加深对镜头的认识大有好处。1974年最后一支Auto P.C 800mm/8大炮发布,nikkor镜头不再使用Auto标识。其间一共生产了超过80款Auto镜头,涵盖鱼眼到超长焦的所有焦段,以及建筑、医疗等用途的特殊镜头,全系列产品线阵容强大,扎实的制作和出色的光学素质奠定了nikkor的专业地位。在这些距今近半个世纪的摄影镜头中,既有开创性的作品,也有一些直到今天也仍然极具实用价值的经典镜头。Auto镜头成为当时日系摄影镜头的一杆旗帜。本帖主要简单叙述一些比较常见和值得推荐的Auto镜头,附部分测试对比图片
1 · 标准镜头篇尼康在Auto时代一共推出过F2、F1.4、F1.2三种光圈共8个型号的普通标准镜头,加上GN 45mm饼干头以及55mm微距标头,共有十数款之多。·平实之宝50mm/F2Auto S 5cm/2是尼康随大F一起发布的第一只单反标头,7片的光学结构,比后续版本Auto H 50mm/2多了一片。看结构图,前镜片的第一片几乎完全平面,实际上它是一片略带屈光度的矫正镜片,作用是把整个镜片组控制在50mm的标准焦距。尼康对此解释,因为单反结构的限制,必须为反光镜箱留出足够的空间,当时的标准镜头焦距普遍在55~58mm左右。在材料、镀膜等技术水平的限制下,为了把焦距做到统一标准的50mm,只好使用了这样折衷的办法。而第二版因为使用了新的材料和矫正的办法,已经不需要这样的矫正镜片,这就是后来6片镜片组的Auto H 50mm/2。加上后期的Auto H.C 50mm/2,小光圈Auto标头一共3款。50/2标头小巧轻便,即使全开光圈也十分锐利,收缩一档光圈可以得到四角到中心都非常均一的高质量画面,其素质之高,即使是跟现在的新版标头相比也未必吃亏,加上低廉的价格,一直以来倍受赞誉。
·通用的1.4大光圈标头尼康第一只大光圈单反用标头Auto S 5.8cm/1.4,1960年发布,只出现了两年时间即被Auto S 50mm/1.4代替。这支镜头很有意思,同时占有F卡口的一个“第一”、一个“唯一”,还有一个“最”:第一支大口径标头,唯一一支单独规格的标头,最短命的nikkor镜头,加上年代久远存世不多,这枚标头也是炙手可热的收藏对象之一。5.8/1.4为何会迅速被50/1.4取代,尼康没有做过解释,我想大概还是“50mm情节”的驱使吧。看起来,5cm/2和5.8cm/1.4都有那么一点仓促发布的意思。50mm/1.4是成熟的产品,有白嘴的Auto S版本(1962)和黑嘴的Auto S.C版本(1972),两者除了外观上的区别,只有镀膜不同:后期的“C”表示使用了新的多层镀膜,可以进一步提高抗眩光的能力,色彩表现理论上也更好。双高斯7片5组结构,全开光圈时也有不错的表现,收一档光圈就足够分辨率和反差,最优的成像出现在F4左右。
·更明亮更迷人,1.2的大眼睛顶级标头Auto S 55/1.2和Auto S.C 55/1.2分别于1965年和1972年发售。跟大部分的Auto镜头一样,全金属制作非常精良,拿在手上沉甸甸的感觉十分扎实,通透明亮的大眼睛令人着迷。两个版本结构上没有区别,后者只更新了镀膜。这两版大眼睛全开光圈时都不是太理想,画面看上去有一点薄雾般的眩光,或者是通常说的比较“肉”,要收缩到2.8左右才会有好的表现。改进镀膜的带来效果在这种极大光圈的镜头上通常最明显,但实际上只在很少的极端情况下才能看出微妙差别,加装遮光罩仍然是防止眩光最有效的方法。综合而言, 55/1.2是一款为最大限度拓展使用范围而诞生的极限镜头,用来承担别的镜头都难以胜任的任务,本身并不以画质见长,但实际上这款镜头在收缩光圈的情况下似乎更容易得到完美的画面,其发色和空间感都十分突出,在现代DSLR的配合下更值得细细品味。
·进入微距世界的Micro-nikkorN家最知名的手动微距标头显然是Ais55mm/2.8,这支镜头可谓一代传奇,达到极限的分辨率,艳丽的色彩,扎实的机械性能,铭镜该有的特点都可以在它身上找到,却保持了极低廉的价格。实际上传奇的55微早在Auto之前就开始了不凡之旅。最早的微距标头可以追溯到1956年发售的S卡口micro-nikkor 5cm/3.5,以此为基础推出的第一支F卡口的Micro-nikkor 5.5cm/3.5在1961年发布当时引起了轰动,这支镜头没有配置自动光圈,但能达到1:1的放大率,产量极少是收藏家手里珍品。两年后修改设计加上了自动光圈,改称Micro-nikkor Auto 5.5cm/3.5。同时因为机械结构上的原因,取消了单镜体1:1的放大率,只做到1:2,需要1:1的时候着要加上配套的M近摄接圈 。实际上他们的光学结构并没有修改,因此Auto55微距头没有1:1放大率的说法不完全正确,只不过是因为机械结构的限制必须另加接圈才能实现罢了。后期的Auto P(P.C) 55mm/3.5改变了外观,但光学设计一直沿用未作大改。
·另类天塞GN 45mm有两个版本:1969年的GN Auto 45mm和74年的C镀膜版本,最近对焦距离0.8米,重量仅有135克,其中有9枚光圈的版本。这枚GN 饼干在Auto系列中算是比较特别。GN是 “guide number”的缩写,用于闪光指示。此镜头的特点是镜身上除了有对焦距离指示,还有两行GN数值指示闪光量。配合对焦环上的一个小卡钳,可以跟光圈环锁定联动,随着焦点距离的变化,光圈也跟着变化以保证闪光摄影曝光准确,这个简单的功能在当年可以简化闪光曝光量的繁琐计算,在今天普遍装备TTL闪光技术的情况下已经没有什么现实意义了。如果不把对焦环和光圈锁定,这枚饼干头就是一支普通的天塞,特点也跟大部分天塞头大同小异:小巧、锐利+高反差,但是实用上限制较多,更适合收藏把玩。
2 · 中长镜头篇,Auto85/105/135/180/200/300·常青树105mm/2.51959年随大F推出的10.5mm/2.5可谓历史悠久,是最早的Auto镜头之一。实际上这支镜头的历史还可以向上追溯到1949年为S旁轴系列设计的nikkor-P 10.5cm/2.5,而更早的原型来自蔡斯sonnar,原始设计跟德国人脱不开干系,甚至有一说是出自德国人留下的图纸,这一点大概无法考证了。第一支Auto卡口的P 10.5cm/2.5采用5片3组的Sonnar结构,早期有9片光圈的版本,后期改为6片,成像锐利,反差略高。这支镜头,也就是通常称为白嘴105的nikkor-P auto 105一开始便受到了高度赞誉,成为尼康最受欢迎的中长焦镜头。最初的设计沿用了17年,之后由清水义之主持作了重大修改,采用了5片4组的Xenotar结构,明显改善了近距离的像差,在球差、慧差的控制上也更进一步。更重要的是新的105大大改善了散焦控制,获得了柔和自然的过渡。光圈叶片也由前一代的6枚改为奇数的7枚,更利于焦外点光源形成漂亮的星芒。这支新的105就是后期的黑嘴版Auto 105mm,它的出现一改尼康镜头过于生硬,焦外不佳的形象,成为日系镜头也可以拥有徕卡蔡斯一样高素质的典范。优异的成像和焦外控制使它在尼康专用人像镜头出现之前,一直是最理想的人像之选。新105的设计师清水义之后来主持设计了多款Ai/Ais镜头以及显微镜头,成为尼康最有威望的光学专家之一。这支105后来经历了K版、Ai版、Ais版几次重大的改版,但光学结构一直沿用,直到105/2.5手动镜头停产,一共历时34年,是尼康最有生命力的光学设计之一。
·实拍印象黑嘴的Auto P 与 P.C版的比较。大家都知道这两只区别只在镀膜,但实际上这点区别也可以忽略。C镀膜最先使用在镜片数达到9枚的大光圈镜头28/2和35/1.4身上,根据尼康官方的介绍,多层镀膜可以在更广域的波长范围内抑制镜片间的反射和增加透光率,在普通的中小光圈镜片数量并不太多的镜头,单层镀膜并不会对镜头的性能有太多负面影响。105正是此类成熟、简单的设计:前后只有5片镜片,光圈只是适中的2.5,前口径52mm相当小型。实拍上两款镜头无论是分辨率、色彩、反差,还是极限的抗眩光性能,都没有明显差异。通常的情况下如顺光、阴天、傍晚的柔和光线下,它们都非常出彩。焦内清晰锐利,焦外柔和自然化开,的确不负盛名。只是P.C版多出一个心理优势,理论上更完美,这在二手市场的受追捧程度上表现非常明显。白嘴的Auto 105分辨率很高,反差大,成像风格稍微偏硬朗,所谓的“德味”不明显。分辨率的对比,按个人的测试结果也是黑嘴稍胜,但白嘴的反差大一些,很多情况看起来会感觉更清晰。紫边问题,各版本都不太明显,只在个别极端的情况下会出现,程度也并不严重,在老镜头里相当难得。105/2.5系列一直延续到Ais时代,如前所述,黑嘴P 105开始,其光学结构一直没有做过修改,因此在大致的成像风格和水平上没有明显差别。在产的30多年中,这枚镜头经历过几次镀膜改进,从最初的单层膜,到C镀膜,到后来尼康使用的一种叫做集成镀膜(NIC- Nikon Integrated Coating)的技术,根据镜头不同的类型和镜片材质分别匹配每一镜片的镀膜是指达到最佳的整体性能。105镜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可以在相一光学结构平台上了解不同镀膜技术对成像风格的影响。个人印象,P.C auto 105的发色讨好,似乎更有特点,后期Ais的表现最全面,能在各种光线下还原出漂亮的色彩。这些不同实际上非常轻微,需要十分小心分辨才能体会得到的程度。
网购,苏宁易购618狂欢趴,5折低价,限时特惠,专业综合网上商城,优惠不停歇!网购,正品保障,全国联保,支持货到付款,苏宁易购7x24小时为您提供优质服务!
楼上的图,漏了,不好意思
·历史的讽刺,镜片数量最少、定价最低的nikkor镜头:nikkor-T 10.5cm/4这枚105不属于经典的105/2.5家族,发布于1960年。区区三枚镜片“凸凹凸”的结构,口径34.5mm,当时定价13,000日元,只有105/2.5的一半不到。这枚镜头另有一个S旁轴版本,外观、结构完全一致,只是简单的把卡口改为F,为了节约成本甚至光圈机构也照搬了旁轴的原型,没有配置自动光圈,因此不属于Auto镜头之列。nikkor-T 10.5cm的开发,出发点完全是给高贵的105/2.5配备一个低廉的小弟,当时打出的口号正是:平价,轻便,谁都用得起的nikkor。有意思的是,40多年后的今天,当年最廉价的nikkor在二手市场上价格连续翻番身价大大超兄长,而且难觅踪影无处寻求,成为收藏家手里的稀罕物。·nikkor-H auto 85mm/1.8(1964.略)
洗个澡,洗完继续。
洗澡之前也在废话一句,不是所有的尼康老镜头都便宜,但是大部份就素质而言不输新的G头,而且相对会便宜很多
nikkor-P auto 180mm/2.8
nikkor-Q auto 200mm/4
nikkor-H auto 300mm/4
3 · 广角尼康篇广角尼康的名声从Auto时代开始广为流传,这显然与尼康在广角领域投入的巨大开发力度和获得的开创性成果分不开。1950年之前,135照相机无论旁轴还是单反,能使用的广角镜头极少:旁轴镜头的焦距越短,边缘失光越严重,导致光圈无法做大;单反相机因为反光镜箱的存在,镜头后焦距至少要留出35mm的空间,因此当时最广的镜头也只到40mm。直到爱展能Angenieux发明逆望远结构,于1950年推出第一支单反相机用的大光圈广角镜头Retrofocus Type R1 35mm/f2.5,135广角镜头终于获得突破性的进展。·划时代的nikkor-H auto 2.8cm/3.528mm/3.5这个规格现在看起来实在是太不起眼了,但在当时却是非常高级别的一支镜头,甚至可以称为135单反相机迈向“万能的相机”之路的一支极为重要的镜头。
F卡口的2.8cm之前,尼康已经有了一支广受赞誉的S旁轴用的广角W-nikkor 2.8cm/3.5,此次的开发目标是:比旁轴用的2.8cm镜头性能更进一步。主持此镜头的开发工作的是协本善司,他曾主持设计了尼康历史上多枚划时代的镜头,是尼康历史上最有分量的光学专家之一。设计之初,协本的思路是在爱展能35mm的基础上,保留大致的原结构把焦距拓展到28mm,结果试行发现原型的性能不能达到设计要求,最终协本还是另起炉灶开发出新的结构。协本善司的新结构采用了两片大直径的凸、凹镜片构成总体为凹的前组,后组由之前普遍通行的四片“凸凸凹凸”镜组改为“凸凹凸凸”结构。协本的修改极大的改善了原爱展能设计中“凸凸凹凸”后组无法有效消除前组带来的各种像差这一缺陷,在全开光圈时也可以得到良好的画质。最终,nikkor-H auto 2.8cm/3.5的各项性能比S卡口广角W-nikkor 2.8cm/3.5更上一层楼,完美达成设计目标。大直径前组占据了52mm口径的几乎全部,因此镜头上的刻字只能移到边缘,2.8cm/3.5成为唯一一支刻字在前口边缘的广角Auto,这支白嘴黑字的2.8cm也被认为是最秀气最漂亮的一支Auto。
还有一段发不上来,不好意思了呀,继续吧。
·CRC近距离修正系统镜头设计,通常以无限远/平行光为基本条件,但摄影的条件根据题材差异也各有不同,单一的设计标准未必能满足多样化的要求。表现在随着摄距的减少,镜头收差急剧变大,像面弯曲的影响使边缘成像严重劣化,此问题在焦距越短、光圈越大的镜头越严重。前述的auto 2.8cm/3.5是一枚划时代的广角镜头,但在近距离摄影时表现不尽人意,为保证能得到均衡的图像不得以把最近对焦距离被限制在比较大的0.6米,这实际上也限制了摄影者施展的空间。折衷的办法可以在不明显劣化成像的程度上简单的放宽限制,多少算是聊胜于无。但是协本善司明确表示反对这样做,他认为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缺陷,不能回避。并且提出了在近距离对焦状态下使用特别校正手段的解决思路,这个课题一直拖了7年,才终于由协本的学生清水义之在nikkor-N auto 24mm/2.8(1967)上实现。CRC系统在原理上并不复杂:auto 24mm/2.8以第6与第7枚镜片为分隔,将镜片组分为前群和后群,之间的很小一个间隙的变化对球差几乎没有影响,但对非点收差的消除有很大作用,因此在近距离对焦状态下大量出现的非点收差可以通过调节此间隙来消除。此系统的出现堪称广角镜头的飞跃性进展,nikkor广角随后广泛应用了CRC技术,后期的Ais 28mm/2.8最近对焦距离甚至达到20厘米,是有口皆碑的广角微距。其他如85mm人像镜头、105微距镜头上也都使用了这一系统,从近距离到无限远都能获得优异的成像。
·梦超广:nikkor-UD auto 20mm/3.5前文提到过,大F问世不久尼康就发布了一支超广nikkor-O 2.1cm/4,但这支从旁轴移植过来的超广角在使用上有诸多不便:首先它是旁轴系统上常用的对称式结构,后组过长以至于必须预升反光镜并配合外置取景器使用;其次,它无法装入自动光圈机构,单反相机的优势被完全埋没了;另外, 21mm焦距来源于旁轴系列,用在单反系列中略微有一点混乱。UD 20mm和N 24mm大致同时开始开发,1968年发布,至此F卡口的广角系列(35、28、24、20)基本配置完整。仔细观察N 24和UD 20的结构图,会发现两者有极其微妙的相似,实际上这是同一位设计师在同一时期设计的两枚大广角镜头,都沿用了协本善司“凸凹凸凸”后组的开发思路,因此两枚镜头有非常相似的表现:镜头变形极小足以胜任建筑摄影方面的应用,画面均一性非常出色,明锐度、细节描写方面无可挑剔。nikkor-UD auto 20mm/3.5作为尼康第一支为单反开发的20毫米超广角,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并且一直没有被它的后辈们超越,即使用今天的标准来评价,它的各项指标也属于一流之列。UD20mm口径达到72mm,身高近70mm,重量390克,镜片多达11枚,最近对焦距离0.3米,外形威武看起来不像是广角而更像一支大口径的人像镜头。实拍上,这枚超广的分辨率非常高,全开光圈的成像就足以令人满意,色彩、反差均有极佳的表现。大口径前组会吸收一些多余的杂光引起眩光,但仍然能保持足够的反差和分辨率。畸变控制是这枚超广镜头最值得夸耀的地方,几乎不可察觉的变形使UD20在拍摄风光、建筑类的题材方面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夜色迷人:大口径广角28mm/2和35mm/1.41970年代,高感光度仍然是个遥不可及的梦,要进一步拓展弱光下的摄影领域唯有大光圈一途。nikkor-N auto 28mm/2和nikkor-N auto 35mm/1.4同在1971年发布,是最早使用C镀膜的auto镜头。早期出厂的部分没有标上N.C,但实际上这两型从一开始就是C镀膜,并没有单膜的版本。Auto 35/1.4前期配置9片光圈,后期修改为7片,同时把标示改为N.C 35/1.4,区分比较容易。两只广角大光圈镜头外形体积重量都十分相似,是非常相称的弱光两兄弟。这两只大光圈广角镜头在设计上的难点,在于全开光圈时的收差控制,为此尼康把原型中枚数较少曲率较大的大口径镜片分解为曲率较小的多枚镜组,通过之间的配合获得了极好的效果,同时两枚镜头的口径也由此得以小型化统一到52mm。其中35/1.4自1971年发布以来,历经多次改版,其间升级过镀膜,修改过镜片材料,但光学镜组的基本设计一直不变,直到今天仍然在产,生命力超过37年,是最长寿的nikkor;而它的52mm口径也一直是市面上最小型最紧凑的一支35/1.4。实拍上,两只大光圈广角头拥有令人叫绝的画质,全开光圈的成像也能提供优异的分辨率,色彩厚重油润,在夜色下的表现让人着迷,拍摄人像有一种奇妙的活生感,这大概就是所谓顶级镜头应该有的素质了吧。
·艰难的历程:历经三次大改的35mm/2.8Nikkor auto的三支Auto 35mm按光圈大小分别是2.8、2、1.4三个规格,涵盖低中高档次。其中35/2.8最早发布(1959),从最初的nikkor-S auto 3.5cm/2.8到停产时的Ais版本,光学结构经过三次大改。前文说过,单反用广角镜头的逆望远结构直到cm/3.5的发布才真正成熟,这枚3.5cm实际上是在天塞结构前外加一个凹凸镜片构成的前组实现的小广角,这种“将就”型的设计在性能上没有任何优势,反而在制造装配上要求非常高,以至于当时虽然与大F同时发布,却因生产上的滞后晚了两个月上市发售。3.5cm的问题促使尼康在发布之初就立刻着手改进,但天塞后组的先天限制,既不能很好的修正各种像差也无法降低装配要求,在原结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几乎不可能,只能推倒重来。新版的Auto 35采用了高斯型后组,由原来的7片5组改为7片6组,相比前一代球差、彗差和像面弯曲都得到很大的改善。第二代Auto35/2.8生产了大约11年(),没有再遇到生产上的问题。前文协本善司为2.8cm/3.5开发的“凸凹凸凸”后组是个神奇的组合,解决了大部分广角镜头的难题,但并没有应用到两代Auto35/2.8上。直到Auto时代的尾声,尼康开始大幅调整生产线,同时也因为35/2采用逆望远结构收到良好成效的影响,决定再次改进35/2.8。最后一次改进力求使用更少的镜片以配合新的生产流程,同时必须得到更高的性能,其核心便是采用当时已经十分成熟逆望远设计。最终版的设计结果与主流的广角结构非常一致,也使用了类似逆望远+“凸凹凸凸”后组的形式,定型设计一直沿用到停产。没有找到明确的说法, 但35/2.8大概是nikkor同型镜头大改次数最多的一支了吧。这三支不同结构的35/2.8,一支比一支更进步,到最终版本几乎完全克服了各种收差,逆望远结构中原理性发生的桶形畸变也得到了很好的抑制。纵观尼康的三支35mm广角镜头,35/2.8经历三次大改,35/2直到最终停产也保持不变,35/1.4的最初设计更是保留至今仍然在产,可谓经典。受制于时代背景、技术条件、生产条件,一枚优秀镜头的诞生显然比想象中更加不易。我们为创造经典的伟大发明家所感动的同时,是否也该向那些坚持不懈不断改良、修正提供更高水准产品的工程师致敬呢?
4 · 变焦篇:Zoom-nikkor可随意改变视角的变焦镜头是摄影人长久以来的梦。此设想最初出现在望远镜上,而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变焦镜头却是电影机上的放映镜头,这种镜头可以使放映机在固定的放映位置上根据场地的不同在银幕上投影出合适尺寸的画面,因此受到了极大的欢迎。根据光路可逆的原理,这种镜头当然可以很方便的应用到摄影用途上。变焦望远镜头受到普遍的欢迎,但也存在着若干严重的缺点:其一,在改变镜头的放大率(焦距)时,焦点会发生漂移,这时需要重新对焦,此问题可以通过复杂的机械和光学方法进行补偿;其二,随着放大率增加,镜头的有效光圈值逐渐变小,这使曝光控制变得格外复杂,因此早期的变焦镜头也多以固定光圈为主,或者至少控制在一个较小范围内变动。不过,最严重的缺点还是图像的质量会显著劣化,无法与普通镜头比拟。大F既然走的是专业路线,首要任务当然是为专业图片记者们提供足够好用的器材。1959年当时普遍装备的单反镜头只有定焦,可换式镜头虽然可以应付各种场合,但使用上却有诸多不便,尤其是体育报道方面,摄影师无法随意走动,场上的状况也瞬息万变,专业图片记者们对变焦镜头的渴求越来越强烈。1959年尼康首先发布了一支专业变焦镜头Auto NIKKOR Tele-Zoom 8.5cmF4~25cm F4.5,最近对焦距离4米,重量2Kg,售价是令人咂舌的10万日元(一说为15万日元)。这是尼康第5支Auto镜头,也是日本正式发布的第一支变焦镜头。在没有前例参照,缺乏高速计算机之类辅助工具的情况下,全新设计一支变焦镜头的难度可想而知。该镜头共15枚8组镜片,设计师樋口隆大量使用了复合镜片的方式,两片胶合的镜片消除色差,在缺乏超低色散玻璃材料的当时取得了极佳的效果。大量运用胶合镜片的另一个考虑是基于当时镀膜技术并不太高,将两片相对固定的镜片胶合可以最大限度减少空气/玻璃界面(15枚镜片实际看上去像是只有9枚),避免因此引起内部反光造成光雾劣化成像。此镜头明锐度高,并且在全焦段范围内保持高分辨率,没有出现明显色散,即使在后来的彩色摄影中也有相当好的表现。镜头对焦时移动前组,中段第2、第3组加上6组,夹着中间固定不动的第4、第5组运动进行变焦,在此过程中使用了机械补正手段,变焦过程对焦平面完全没有影响(定焦点设计)。这一特征为抓拍应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这支变焦镜头在发布的两年后也修改了设计,将原来的双环改为单环(变焦、对焦环一体),大大方便了使用,此后大部分的望远变焦镜头也都沿用了单环设计。
尼康在Auto时代发布的变焦头并不多,除了第一支专业级的8.5cm~25cm,另一支普及型的auto 43-86/3.5也很值得一书。这是日本第一支跨越50mm涵盖广角和望远端的标准变焦镜头,1963年发售。此时正好赶上越南战争全面升级,变焦带来的便利和极小的变形使它成为最适合新闻抢拍的利器,与配置卷片马达的大F一起成为各战地摄影师手中最高效的装备,迅速风靡了世界。这支镜头的初始设计实际上是35-70mm/3.5,随着对各种镜头收差的补正,参数不断修改,镜头最终定型在43-86mm,而真正的35-70一直到了14年后的Ai时期才终于得以问世,此是后话暂且不提。43-86之前,尼康实际上还公布过另一支标准变焦镜头:1961年出现在尼康目录上的Zoom-nikkor auto 35-80/2.8-4。此镜头原型当时已经试制完毕,却在投产前被临时撤下,原因是:结构过于复杂无法安排生产线,而1.1公斤的体重也在实用上带来诸多不便。这枚未面世的标变先驱也许也是第一支记录在案的尼康跳票先驱。前述的35-80/2.8-4才是原计划中日本第一支标准变焦,而43-86实际上是当时新推出的普及型nikkorex Zoom 35相机的配套镜头,因此必须满足轻便、廉价的要求,为此设计上倾向尽量小型化和使用尽可能少的镜片组成。此镜头由9枚7组构成,根据功能分成三群:第一、三群为凸镜组,前后移动实现对焦及变焦,第二群总体为凹,位置固定负责修正各种像差。三群式的结构简单精巧、成本低廉,并且能较好地修正各种像差,在实用上具有很高的价值。此结构在后期的Ai35-70mm/3.5、AF 28-80/3.5-5.6D等多款变焦镜头上也得到了应用,最大的变化是随着计算手段的进步,原设计固定的第二群镜组变成了可移动式。
1967年尼康为专业用户推出另一支重量级变焦镜头auto 50-300/4.5,在摄影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支怪兽镜头可谓空前绝后,是世界上首支变焦超过5倍的摄影镜头,它的出现把当时尼康的镜头设计能力几乎推到了极致。此镜头一共出过5个型号,其中后期的两型带ED镜片,最初的Auto型重达2.27Kg,售价12万日元,完全不在业余用户的接受范围。大变焦镜头给专业报道带来极大的便利,在类似NBA这样的室内比赛,这支镜头可以在固定的报道席上从容应付从整个场地的全景到某一面部表情的特写的拍摄,资深记者几乎人手一支。50-300大概是尼康手动时代最值得夸耀的一支变焦,这支镜头即使在今天的二手市场上身价也仍然不菲,足以证明它在粉丝们心中的地位。
5 · 后记Auto系列作为尼康单反镜头群的先驱,不仅为尼康确立了专业大厂的地位,也是日系镜头全面占领市场的重要力量。在这批数十年前的老镜头身上,不但能很好地了解现代摄影光学技术的发展沿革,也能更好地理解多年来技术或观念一点一滴的进步和改变。拍片或把玩器材之余,品味一下历史的进程,不能不说是件其乐无穷的事。以著名的105/2.5为例,此镜头同一规格拥有两种结构版本,分别是1959年的Sonnar版和1971年的Xenotar版。成像表现略有不同,正是跟随不同技术条件、设计思想和市场要求下的一次改进;71年版的Xenotar结构一直延续到停产,各年代的产品有镜片镀膜、外观、材料工艺上的不同,我们也得以借此相同的结构平台纵观数十年来不同时期或高调或低调宣传的各种新技术究竟如何体现在最终成像上。另一个例子,35mm/2.8共经历三次重大改版,从一开始的不成熟到最终定型,一版比一版更完美,小小一枚镜头,折射出数十年来技术条件和设计思想的不同,可谓现代摄影镜头技术进步历程的缩影。Auto镜头也许不是最好,但凝聚了一代人的心血,在它们身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踏实、务实的作风,体会近距离的历史接触感。了解这一段开拓时期的经典、变化和异同,也许对我们如何面对如今滚滚而来的产品宣传攻势更有指导意义吧。这也是我喜欢并沉迷于Auto镜头和F卡口的最大原因。
登录百度帐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尼康ais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