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微电子的tvb没落的真正原因经济原因

曾被称为东方好莱坞,香港电影没落的原因是什么?
136回复/15亮 59617浏览
楼主是一个香港电影影迷。作为一个80后,也算是看过香港电影的盛世。
香港电影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功夫片:代表人物有李小龙,成龙,李连杰;喜剧片:代表人物有周星驰,黄百鸣,曾志伟;文艺片:代表人物有梁朝伟,张曼玉,张国荣。在八九十年代香港也涌现出一大批知名演员和导演。演员代表人物除了上面几个,还有周润发,王祖贤,黄秋生,梁家辉等。导演代表人物有徐克,王家卫,杜琪峰等。但是在最近几年来,为什么香港电影没落了呢?现在香港电影仍然是甑子丹,吴镇宇,任达华等老一辈演员苦苦支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内裤再美,只能装逼。
这些回帖亮了
没一个说到点子上的。香港电影衰落是历史合力的结果,回归只是一方面,不是主要原因。而远在回归之前的1992年衰落便已经开始。92年港片创票房记录,之后票房总量和影片产量都逐年下降,此时离回归还有5年。
香港电影衰落的主要原因是失去了台湾市场。
香港电影本土市场极小,严重依赖海外市场。台湾市场曾是香港电影的主要出口市场,不过80年代后期港片泡沫化,台湾观众对其兴趣大减,加上好莱坞电影入侵台湾,90年代之后香港电影逐渐丢掉了台湾这个最大的外埠市场。
失去台湾市场,香港电影就没有了足够的资金投入再生产,产业链变得脆弱不堪,以往一部港片在台湾能卖到400――500万,90年代中期台商压价,只给7万!
80年代平均每年产量200来部,92也保持了这个数量,之后数量逐年减少,回归前已经降到百部以下。伴随产量下降,紧接着就是质量的大幅下滑。
其他原因还有:
1 经济危机。97年回归,香港经济危机,电影生意遭灭顶之灾。
2 好莱坞影院侵入香港。90年代好莱坞的放映商获得了很多香港影院,大量放映好莱坞影片,排挤港片。
3 人才流失。90年代很多优秀导演和演员去了美国。导演有吴宇森、徐克、成龙、林岭东、于仁泰、唐季礼、袁和平、洪金宝等,演员有周润发、李连杰、杨紫琼等。
4 盗版横行。大陆这个全球最大的盗版窝点96年之后把生产基地挪到了香港,香港遂成盗版天堂,影院生意大受影响。&至于回归问题,回归之前的恐慌气氛确实影响到电影产业,投机增多,也有很多资金撤出,不过此时港片衰落已成定势,这不过是在伤口上洒的一把盐罢了。至于人才问题,要明白是先衰落才导致人才青黄不接,而不是人才不接导致衰落。因与果的问题。其他的不说了。[ 此帖被诺坎普保安在 11:21修改 ]
转载知乎君临大神的答案吧
在香港电影的衰落这个问题上,中国和某党真是一个超级窦娥。
事实上,让香港电影走向没落的,不是香港的回归,不是中国的合拍片浪潮,也不是某党的审查。
真正的原因是:19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电影产业的数字化浪潮。
好吧,我们首先回顾一下,香港电影的成长史,了解他得以繁荣的主要原因。
1,1960年代以来,香港通过出口加工业,开始经济腾飞,收入的上升,中产阶层的形成,带旺了文化消费的需求。1974年,许冠杰许冠文兄弟的本土草根喜剧片《鬼马双星》一炮而红,使得香港电影告别了古装武侠片的时代,走向新生。这一幕的场景,和2012年徐铮大热的本土喜剧片《泰濉返囊庖迨且谎摹#ú渭业牧硗庖黄鹞摹钢泄壳暗木盟绞俏迥昵暗南愀郏昵暗拿拦沟乃捣ㄕ仿穑浚
2,年,连续11年的香港电影市场上,许氏兄弟的草根喜剧片8次荣登票房冠军宝座,一次位列亚军,票房冠军的成绩从600万元提升到2900万元,足足提升了5倍。这11年的高速成长,使得香港的电影产业培养了大批的制作人才,产业体系开始完善。
3,年,成龙的功夫武侠片、周润发的热血英雄片、周星驰的草根喜剧片垄断了票房排行榜。这十二年里,三大巨星各夺得四次票房冠军,平分秋色。票房冠军成绩从3000万元线,上涨到5700万元,达到了阶段历史的顶峰。这个成绩在很长的时间内都没有被突破,可以说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
强大的明星魅力,出色的商业片制作能力,相同的文化背景,使得香港电影在台湾、新马泰等海外华人社会获得了广泛的认同。这些海外市场的经济发展和电影产业生态相对香港要落后5-10年,因此很容易就被香港电影所征服。
4,庞大的海外市场支撑了香港电影的繁荣,为他带来了资本、人才和题材的百花齐放。比如陈可辛来自泰国、徐克来自越南、杨紫琼来自马来西亚、林青霞来自台湾。没有海外市场的电影消费,就不会有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
5,只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东南亚的电影市场上,香港电影曾经占有很大的份额,甚至与美国片并肩而立。但他们仍然沉溺于这种繁荣中,而不知道在同一时代,美国电影却经历了翻天覆地的自我改造,涅重生了。1997年,美国大片《泰坦尼克号》掀起滔天巨浪,创下21亿美元的全球票房纪录,而香港市场上的华语片冠军――成龙的《一个好人》票房开始低于前一年,只有4500万元。
这一次的失败,并不是偶然,此后香港的本土电影票房开始日趋走低,但是香港的电影市场规模实际上并没有缩小,只是本土电影的市场份额开始走下坡路了。
这一年,恰好是香港回归的一年,于是中国成了替罪羊。
6,1997年以后,香港电影在海外市场上开始节节败退,本土市场失守,1999年开始票房冠军线几乎都徘徊在3000万元线左右。香港电影还是那些香港电影,草根喜剧片、功夫武侠片、热血英雄片,明星还是老三张,新生代的郑伊健、刘德华、梁朝伟似乎总是欠了一点火候。
是新生代明星的演技不如前辈吗?是香港电影的制作技术退步了吗?是广电X局开始插手香港本土电影的制作了吗?
通通都不是的,只是老三样不再受到市场的欢迎了。
观众们看腻了这些电影花样,开始追捧美国特效大片了。
美国电影到底在这个时代发生了什么呢?
让我们看看美国的电影发展史吧。
美国电影在一百多年间,经历了商业片的探索时代(1910年代),喜剧片(1920-30年代),动画片(年),史诗片(年),歌舞片(年),科幻片(年),动作片和艺术片(年),特效大片的探索和复兴(年),幻想大片(2001至今)九个时代。
美国电影之所以能在全球市场上所向披靡,只有一个原因:唯票房是从,什么样题材的电影受到市场欢迎,就大量复制、抄袭、山寨,直到观众都唾弃了为止,然后又换一种新的题材,继续赚钱。
他们从来不装清高,跟自己的钱袋子过不去。
在早期的默片时代,喜剧片最早获得成功,通过表演方式的夸张、异类,塑造了一种与日常生活经验完全不同的视觉享受。观众很喜欢,于是喜剧片大量诞生,卓别林成为这个时代的喜剧之王。
年,动画片的时代。
动画片出现后,很快就统治了银幕。白雪公主、木偶奇遇记、小鹿斑比、灰姑娘、小飞侠、小姐与流氓,迪士尼制作的动画片几乎每一部都成了传世的经典。
在这18年的时间里,迪士尼的动画片虽然不是每年都有,但是只要一出来,就基本上稳坐票房冠军,其受到市场的欢迎程度,远远超过其他的类型片。
动画片的诞生,可以说是现代电影史上一次里程碑式的革命:幻想题材电影相对于真实社会题材电影,更能满足观众的口味,得幻想片者得天下。
年,史诗大片的时代。十诫、宾虚、埃及艳后,三大希腊罗马史诗,是这个时代的主要记忆。史诗片,本质上也是一种幻想片题材,但是高成本的制作费用,不可预测的市场风险,使得史诗片很快就走不下去了。
年,歌舞片的黄金时代。大片衰落,爱情片、喜剧片、歌舞片、西部片、黑帮片、恐怖片、灾难片纷纷出笼,探索革新类型片模式。音乐之声、毕业生、教父,驱魔人,是这个时代的四大经典作品。在这些新商业片类型中,歌舞片获得了相对更大的成功,11年的票房冠军有4年被歌舞片夺得。
年,道具科幻片开始兴起。通过逼真制作的道具,引人入胜的科幻世界传奇,斯皮尔伯格和乔治卢卡斯各以三部作品领衔票房冠军榜,将电影带入了科幻片的第一次黄金时代。星球大战和外星人ET是这个时代永恒的记忆。
尤其是星球大战,对美国电影史的意义是极为深远的:第一部星球大战的全球票房7.9亿美元,比上一年的票房冠军洛奇的2.2亿美元,竟然达到了3.6倍。见钱眼开的美国电影人从此开始卯足了劲,大量制作科幻片,不把观众的钱袋子掏空决不罢休。偏偏观众就是喜好这一口,于是一直吃了六年,直到完全倒了胃口。那时候,天天在电影院都能看到外星人,就像我们打开电视就能看到格格皇上一个状况。
传统的道具技术,终究是有弱点的,当外星人玩不出新花样,传统的道具科幻片就开始衰落了。
史诗片、歌舞片、科幻片、动作片,无非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实现与日常生活的隔离,创造一种与别不同的视觉享受。
随着传统技术的疲乏,终于出现了一个短暂的艺术片小高潮。
年,美国电影进入小成本电影的时代,动作片和艺术片获得市场的欢迎。汤姆克鲁斯和汤姆汉克斯、史泰龙和施瓦辛格成为超级巨星。雨人和阿甘正传,是这个时代弥足珍贵的回忆。
这是美国电影史上,巨星辈出的年代,艺术经典的黄金十年,也是美国电影商业史上相对低迷的十年。
是的,你没有看错,这确实是美国电影在全球市场上统治力相对弱势的年代。历年的电影票房冠军,全球票房收入大致徘徊在3-5亿美元之间,低于前十年的星球大战系列5-8亿美元的记录。
当美国电影在全球的影响力相对下降,在东亚的土地上,香港电影却开始了高歌猛进、活力迸发的青春期。
但是1993年,侏罗纪公园诞生了。
这又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作品:这是1990年代美国IT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标志性成果,其全球票房达到9.2亿美元,远远超过前一年的票房冠军,这个成绩让好莱坞的电影老板们彻底疯狂了。
毫无疑问,年,是现代电影史上又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以前的商业大片,实现视觉奇观的主要方式是逼真的道具,以后的商业大片,电脑数字技术全面介入,创造了无可比拟的绚烂多彩的幻想世界。
1993年的侏罗纪公园,是第一部获得成功的数字特效商业大片;
1994年的阿甘正传,是最后一部真实世界的小成本美国电影票房冠军;
1995年的玩具总动员之后,电脑技术全面统治了电影产业,美国电影年度冠军的全球票房数字开始跃上10亿美元级别。
但在年,特效大片的商业模式仍然处于探索期。3D动画片玩具总动员、科幻片独立日、灾难片泰坦尼克号、战争片拯救大兵瑞恩、奇幻片圣诞怪杰轮番登顶。
年,魔幻片、玄幻片、科幻片、动画片的特效大片模式开始固定,进入黄金时代。哈利波特、蜘蛛侠、星球大战、玩具总动员,是这个时代最成功的四大系列。导演和明星的影响力下降,小说和漫画成为主角。
历年票房冠军统计:
魔幻片:哈利波特()、指环王、加勒比海盗。
玄幻片:蜘蛛侠()、蝙蝠侠()、复仇者联盟(主角钢铁侠)。
科幻片:星战前传(,,2005,累计5次)、阿凡达。
动画片:玩具总动员()、史瑞克。
香港电影最辉煌的黄金时代(年),正是美国传统特效大片衰落的时代。星球大战三部曲终结,依靠道具营造的科幻世界已经黔驴技穷,小成本动作片和艺术片抬头,对世界市场的控制力出现松动。正是在这个时代,香港电影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诞生了独具本土特色的热血英雄片、无厘头喜剧片。成龙、周润发、周星驰,和好莱坞的史泰龙、施瓦辛格、汤姆克鲁斯、汤姆汉克斯,在同一时期的东西方世界交相辉映。
1995年后,美国电影经过电脑技术的视觉改造,完成了产业升级。技术战胜了创意,在全世界所向披靡。不但扼杀了香港电影,也边缘化了本土的动作片、小成本电影。
1995年以后,美国再也没有诞生一个史泰龙、施瓦辛格级别的动作巨星,只剩下蜘蛛侠、蝙蝠侠、钢铁侠这些无所不能的超自然英雄。
1997年,香港的华语票房冠军是成龙的功夫片《一个好人》,全球票房冠军是美国的特效大片《泰坦尼克号》。
很明显,是《泰坦尼克号》打败了《一个好人》。
香港电影的衰落,是美国电影大片时代的胜利,香港电影市场本身并没有缩小,只是泰坦尼克号、哈利波特、指环王抢占了本该是香港电影的固有市场。台湾、新马泰等传统海外市场相继沦陷,而香港电影狭小的本土市场,更是无法支撑大片时代的高成本投入。
内地市场兴起后,喜剧片由于文化差异失去竞争力,功夫武侠片受制于成本投入被内地的合拍片打败,热血英雄片受制于制度环境未能有所突破,恶性循环之下,投资压缩、人才离去,终至凋零,可叹可悲。
那么在未来,香港电影还有复兴的机会吗?
我的观点是:几乎不可能了。
华语电影制作中心已经转移至北京,华谊、光线这样的民营电影公司已经开始掌握市场的话语权,未来即使审查制度放开,香港电影的大片投资制作能力也将比不过北京的几家巨头。在这样的趋势和环境之下,香港电影将和台湾电影一样,通过一些小成本的本土艺术片、爱情片、动作片获得粉丝的关注。
――――――――
各位说审查制度的朋友,请理顺一个逻辑――
1,香港电影的衰落,发生在年这5年,这个时候的香港电影海外市场开始大片沦陷,而并没有进入中国市场。
2,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之后,院线制改 革,释放市场活力,大陆市场才开始起飞,香港电影才认识到大陆的重要性,开始大规模的进入。
3,大陆市场虽然在大幅扩大,但是香港电影并没有获得恢复的机会,因为大陆电影的本土文化亲和力和大制作电影的投资力度,是香港电影所无法比拟的。香港电影无法跟大陆的本土电影力量竞争,导致失去复活的机会。注意,是失去复活的机会,而不是进一步衰落,因为她的市场实际上是增加了的。
4,审查制度对大陆本土电影的抑制作用是同时存在的,不构成香港电影的威胁。香港电影一直以来就有面向海外和大陆制作两个版本电影的手法。
5,即使审查制度放开,大陆本土电影同样可以制作江湖黑暗题材的电影,在适应本土文化上有天然的优势,香港电影也难以重拾辉煌。
香港电影的制作水平和能力,我认为并没有下降。
烂片是每个时期都有的,在优秀的电影中,寒战、毒战系列电影的制作水平与1990年代中期的作品相比,并没有大幅下滑。但是,这些电影的票房吸引力,明显无法跟大陆本土的大特效魔幻片,像画皮、狄仁杰这些竞争。
香港电影的衰落是由于香港经济的衰落这个问题,我认为也是不合理的。
香港经济在今日虽然无法像1990年代那样耀眼,但是gdp仍然是在增长的,金融业、房地产业、零售业、旅游业等很多支柱产业仍然繁荣,香港电影市场的总体票房也没有减少。
在其他娱乐产业方面,香港的电视剧、音乐虽然在大陆失去了影响力,但是在本土仍然是受到欢迎的,同样受到盗版的影响,但香港仍有陈奕迅这样的歌手,TVB的电视剧在本土的市场份额也没有受到冲击。但是电影,确实衰落的更加严重了,连香港人也主要去看美国大片,而不再追捧本地的港产片。
在面对盗版的冲击方面:
全世界的电影业都在面临这个问题,但是在所有的娱乐产业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小成本制作的娱乐产品,比如小说、音乐,受到盗版的冲击要比电影严重的多。相对来说,电影产业的整体规模并没有缩小,否则无法解释近年大陆电影市场的高速发展。
电影产业和其他文化产业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
其单个产品制作成本的投入,要远高于其他文化商品,尤其是如今这个多媒体时代,电影要想吸引观众进入电影院,大特效大场面的幻想片模式是最重要的法宝。
在大片时代,拥有巨大的本土市场,可以提供天价成本的大制作投入,可以通过高投入的数字技术和其他国家电影拉大视觉效果差距,是美国电影能够在世界重新建立霸权地位的重要原因。
2010年的阿凡达,全球票房收入27亿美元,所过之处一片炮灰,管你是什么国家的电影,莫不俯首称臣。从此之后,美国电影纷纷制作立体电影(特别是动画片,全部3D化),其视觉体验、制作成本要求与其他小地方的2D电影的差距更加拉大。
即使是日韩这样的发达国家,本土电影也只是依靠一些接地气的影片来维持生存,比如日本的动画片、电视剧片,比如韩国的谍战片、黑帮片、情色片。只要美国大片一上映,基本上纷纷躲避。
香港电影与日韩相比,其本土市场的狭小,在大片时代的严重不适应,是一个致命的原因。
而香港电影,要想接上大陆的地气,很难很难。
知乎上人说是因为香港97年回归。
引用69楼 @ 发表的:
你知道吗?前几年拍个电影要审查故事梗概,审查完故事梗概后审查完整剧本,光这个就改到你吐血.
这根本不用举例子,我就说,是全部.
我觉得有点扯
80-90年代香港电影火的时候从来没有靠过大陆市场,还记得梁家辉怎么被封杀的吗?
那时候台湾是第一市场,东南亚第二,然后才是香港本地市场,广电审查严是事实,有本事你香港电影别进来啊,有本事你自己卖到台湾和东南亚啊,以前火的时候都没靠大陆市场,现在衰落了到埋怨起审查?自己主动要进来就要遵守游戏规则(当然这个规则怎么样另说)
要不是吴思远把香港电影加入CEPA,香港电影早就完蛋了,别的不说,彭胖子的春娇与志明在大陆卖的钱可以让他拍十部飞虎出征你信不?
电影关键的几个要素:钱 + 环境 + 人才 + 市场 + 。。。
简单来说,前香港在亚洲这几个因素都处于领先地位,电影自然火爆;但是现在这几年内地经济社会大发展和社会开放等因素全方位碾压香港,综合好莱坞和内地一挤压,香港衰落是必然的。
这里重点说下,很多人搞颠倒了因果关系,因为整体衰落了没前途了演员才会外流,而演员外流加速衰落。
我觉得香港论资排辈太严重了
还有一个就是香港很多时候拍的东西自我感觉良好就是给香港人自己拍的,有些时候看不起大陆市场的感觉。不过真正合作,为大陆拍片的时候又感觉看不起大陆观众智商,没啥诚意。
因1997
省港奇兵都不能拍了
当时港片最好的是创意
但后来什么货就蜂拥拍什么
就跟现在的国内电视剧似得
赌神火了就各种赌这赌那的
僵尸片火了就各种僵尸亲戚都出来了
别说97回归
那之前几年港片就已经不行了
有钱才有好电影,香港这么小的地方能有多少电影人才,内地经济上来后香港电影人才断档不可能恢复了,香港电影会慢慢消失
最关键是大制作的投入,香港电影的投入太少了
同样道理的是日本电影,投入的太少,大制作太少,韩国电影电是差不多的原因,网络观看是很多,但是很大制作的电影却很少,占据大屏幕就不力了
中国这几年大制作的电影超多,一下子存在感就强了.
市场面太小
再一个80末至90中香港电影黄金年代跟风太重
僵尸先生火了僵尸片
大家就全去拍僵尸片,赌神火了赌片
然后又一窝蜂跑去拍赌片
跟风之作的崛起必然导致创新之作慢慢消亡
最主要的原因是电影的定义变了,从前好莱坞的电影和香港电影虽然有差别,但基本上是一种东西。但从泰坦尼克号开始,好莱坞改变了电影的定义,变成了烧钱+视觉奇观+好莱坞标准剧本。从这开始,不光香港,全世界的电影都跟不上好莱坞。你别看韩国电影好像挺热闹的样子,其实哪怕实在本地保护下的韩国电影,也没赚到什么钱,瞎吆喝。
1.跟好莱坞电影的扩张,和韩日电影的崛起有关。
2.香港经济的乏力也对电影行业有一定的影响。
3.香港以前大部分女明星的来源是香港小姐,比如蔡少芬,关之琳,李嘉欣等,现在香港小姐的质量急剧下降。
引用40楼 @ 发表的:
我觉得大陆商业片掘起真的得感谢冯张陈三导,冯小刚烧了第一把火,,张艺谋陈凯歌跟着证明大制作就算是拍得烂被人骂,也能赚钱,于是投资方们有信心了,后续资金源源不绝,拍得多了,质量开始上升,赚了钱后又开始尝试新类型,良性循环,香港电影就是香港的缩影,别人发展了自己却停滞不前,手里的牌也就是以前攒下的老本,一批优质的电影人,但本地市场太小,而现在也不是以前的独生意了,只能去依附别人,靠合拍片和输出人才过活了
电影也不能是谁依附谁,除了真正买票看的观众.
港片当年的红火依靠的是整个亚洲市场,说实话中国内地对旧式港片的贡献真不大,对内地影响大吧,但完全没有内地票房的收入,全靠的亚洲市场.
现在国内大制作一上去,把整个华语圈的人才都吸引过来了,资金也游过来了,国内成本低,却能拍出接近好莱坞的大制作,这简直是电影人一生的梦想啊.
实际上很多国内电影都是有香港资本在内的,这其实就是香港电影的延续,无论是周星驰也好,刘德华也好,都只是在另一个地方延续香港电影的传奇,不过现在已经被称为中国电影了.
而所谓的纯粹以香港为背景的电影则变得比以前更加精制,要不不出,出的话都算是上是还可以,毕竟现在香港电影出得量已经比以前少太多了,所有稍有劣品,立马被批为"香港电影完了",而实际上,早期的香港电影劣品又怎么会少呢,我看过的都按堆算了.
主要原因还是香港的量太小了吧,最强大的经济体才有最强大的电影工业
知乎上人说是因为香港97年回归。
因1997
省港奇兵都不能拍了
引用2楼 @ 发表的:
因1997
省港奇兵都不能拍了
这部电影还真的没看过。
内裤再美,只能装逼。
1.跟好莱坞电影的扩张,和韩日电影的崛起有关。
2.香港经济的乏力也对电影行业有一定的影响。
3.香港以前大部分女明星的来源是香港小姐,比如蔡少芬,关之琳,李嘉欣等,现在香港小姐的质量急剧下降。
过渡依附内地市场,加上八九十年代崛起的一波电影人长期霸占重要职位搞得新人全萎
胸前挂着三棒子的小破车何等V5
苹果和巴萨的相同点:
1.一切以体系为原则;
2.都是宇宙的产物,即将征服地球。
能阻止苹果和巴萨侵略地球的只有三棒子和大曼城了
引用5楼 @ 发表的:过渡依附内地市场,加上八九十年代崛起的一波电影人长期霸占重要职位搞得新人全萎
老一辈的霸占重要地位,归根结底是不是还是因为新一辈的电影人不给力。发自手机虎扑
内裤再美,只能装逼。
没一个说到点子上的。香港电影衰落是历史合力的结果,回归只是一方面,不是主要原因。而远在回归之前的1992年衰落便已经开始。92年港片创票房记录,之后票房总量和影片产量都逐年下降,此时离回归还有5年。
香港电影衰落的主要原因是失去了台湾市场。
香港电影本土市场极小,严重依赖海外市场。台湾市场曾是香港电影的主要出口市场,不过80年代后期港片泡沫化,台湾观众对其兴趣大减,加上好莱坞电影入侵台湾,90年代之后香港电影逐渐丢掉了台湾这个最大的外埠市场。
失去台湾市场,香港电影就没有了足够的资金投入再生产,产业链变得脆弱不堪,以往一部港片在台湾能卖到400――500万,90年代中期台商压价,只给7万!
80年代平均每年产量200来部,92也保持了这个数量,之后数量逐年减少,回归前已经降到百部以下。伴随产量下降,紧接着就是质量的大幅下滑。
其他原因还有:
1 经济危机。97年回归,香港经济危机,电影生意遭灭顶之灾。
2 好莱坞影院侵入香港。90年代好莱坞的放映商获得了很多香港影院,大量放映好莱坞影片,排挤港片。
3 人才流失。90年代很多优秀导演和演员去了美国。导演有吴宇森、徐克、成龙、林岭东、于仁泰、唐季礼、袁和平、洪金宝等,演员有周润发、李连杰、杨紫琼等。
4 盗版横行。大陆这个全球最大的盗版窝点96年之后把生产基地挪到了香港,香港遂成盗版天堂,影院生意大受影响。&至于回归问题,回归之前的恐慌气氛确实影响到电影产业,投机增多,也有很多资金撤出,不过此时港片衰落已成定势,这不过是在伤口上洒的一把盐罢了。至于人才问题,要明白是先衰落才导致人才青黄不接,而不是人才不接导致衰落。因与果的问题。其他的不说了。[ 此帖被诺坎普保安在 11:21修改 ]
引用4楼 @ 发表的:1.跟好莱坞电影的扩张,和韩日电影的崛起有关。
2.香港经济的乏力也对电影行业有一定的影响。
3.香港以前大部分女明星的来源是香港小姐,比如蔡少芬,关之琳,李嘉欣等,现在香港小姐的质量急剧下降。
韩国电影看过,日本的电影真没看过。发自手机虎扑
内裤再美,只能装逼。
我觉得香港论资排辈太严重了
还有一个就是香港很多时候拍的东西自我感觉良好就是给香港人自己拍的,有些时候看不起大陆市场的感觉。不过真正合作,为大陆拍片的时候又感觉看不起大陆观众智商,没啥诚意。
引用6楼 @ 发表的:
老一辈的霸占重要地位,归根结底是不是还是因为新一辈的电影人不给力。
也和过分榨取老一辈有关。尤其是为了票房,结合上面说的整体行业衰落,基本就成了鸡生蛋蛋生鸡的情况
胸前挂着三棒子的小破车何等V5
苹果和巴萨的相同点:
1.一切以体系为原则;
2.都是宇宙的产物,即将征服地球。
能阻止苹果和巴萨侵略地球的只有三棒子和大曼城了
引用8楼 @ 发表的:
韩国电影看过,日本的电影真没看过。
一部也没看过,不说天空之城千寻那类,入殓师,情书也没么~
当他抓起头发的时候 像一个被宠坏了的小孩
引用8楼 @ 发表的:
韩国电影看过,日本的电影真没看过。
日本的爱情片还是很唯美的,属于你的我的初恋发自手机虎扑
好吧,凯开始重建了,多多&Green,靠你们了
有钱才有好电影,香港这么小的地方能有多少电影人才,内地经济上来后香港电影人才断档不可能恢复了,香港电影会慢慢消失
河蟹,懂不?
适合去开放区讨论
最关键是大制作的投入,香港电影的投入太少了
同样道理的是日本电影,投入的太少,大制作太少,韩国电影电是差不多的原因,网络观看是很多,但是很大制作的电影却很少,占据大屏幕就不力了
中国这几年大制作的电影超多,一下子存在感就强了.
最要命的应该是金融危机和双周一成都老了
特雷西:篮球生涯诠释命运悲喜 !
张学友:流行音乐成就艺术恒远 !
当时港片最好的是创意
但后来什么货就蜂拥拍什么
就跟现在的国内电视剧似得
赌神火了就各种赌这赌那的
僵尸片火了就各种僵尸亲戚都出来了
别说97回归
那之前几年港片就已经不行了
引用1楼 @ 发表的:
知乎上人说是因为香港97年回归。
请问因果关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所有人都会是病患、但只有一小撮是医护人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
& 允许多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人网没落的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