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九华山道场有曼道走廊

现在的位置:
七月十五小九华
 今天是我国农历的七月十五,也就是人们俗称的“鬼节”。
  在芜湖,每年的清明、七月十五和冬至,人们都要祭奠已故的亲人,所以每年到了这些日子,随处都可以见到一堆堆的纸灰。而在芜湖的广济寺中,更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七月十五小九华
  广济寺位于安徽省芜湖市西北部的赭山南麓。赭山海拔86米,山上翠柏修篁,葱郁成林,花木吐芬,“右控长江,舳胪连云,俯瞰城廓,历历如绘”,自古就是芜湖登高览胜的最佳处所。元朝欧阳元有《赭山》诗赞曰:“山分一股到江皋,寺占山腰压翠鳌。四壁白云僧不扫,一竿红日塔争高。龛灯未灭林鸦起,花雨初收野鹿嗥。千古玩鞭亭下道,相传曾挂赭黄袍。”
      七月十五小九华
  广济寺创建于唐朝乾宁年间(894-897年),初名“永清寺”,又名“广济院”。宋大中祥符年间(年),改名为“广济寺”,一直沿用至今。明朝永乐年间,寺院荒废,殿堂失修。明朝景泰年间(年),僧人宏德广济寺。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戴天溥、汪昭和等募修。清朝嘉庆三年(1798年),僧人越江再次重修。咸丰年间毁于兵燹,光绪年间又重新修建。广济寺能够屡毁屡兴的原因是,唐朝时,新罗国王子金乔觉渡海来到中国,先在芜湖广济寺修持,以后才去九华山开辟道场,故芜湖广济寺又称“九华行宫”。金乔觉圆寂后,佛教徒尊其为“地藏王”或“地藏菩萨”。自唐至今,每年农历七月三十举行“地藏庙会”,信徒如林,游人如织,香火鼎盛。凡进香朝九华山的信徒,必先到此进香,人称“小九华”。
      七月十五小九华
  今天下午,我也去了小九华。三点多钟,那里的人们已经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在九华广场的四周,到处都是出售香烛以及祭祀用品的摊铺,许多人在购买,摊主们帮着客人把各种冥币、“元宝”等装进一个个大红纸做成的袋子里去,纸袋的外面写上已故亲人的姓名,这是给亡灵准备“纸钱”。
      七月十五小九华
  进入广济寺的大门,远远地就看见前方空地上已经堆起了一座红色的小山,那是早来的人们已经把自己带来的祭品堆放好,后边还不断地有人往周围摆放,或者抛到小山的上边去。到了五点钟左右,庙里的和尚会先念经,超度亡灵,然后,堆放的这些纸袋会被点燃、烧尽,人们便会觉得自己已故的亲人收到了自己送去的“钱”。
      七月十五小九华
  广济寺修葺一新的大雄宝殿里传出阵阵唱经的声音,而树荫下、空地上、走廊里,到处都或站或坐着许多的人……
      七月十五小九华
  在大雄宝殿旁边的一处平房里,整齐地摆放着许多牌位。房屋两端墙的高处摆放的是所谓的“大牌位”,即每年缴上三百元钱,可以为自己已故的亲人在此常年安放一个牌位,也就是在一个木制的牌牌上套上一个黄色的纸套,上边写着已故亲人的姓名,落款一般都是亡者的后人。在大牌位的下方,摆放着更简单一点的“小牌位”,就是在一张黄色纸条上写上死者及后人的姓名。小牌位平时不摆放,只是一次性缴纳几十元钱,在做佛事的这一周时间内摆放一下,然后便会撤去。房间里,有的人在摆放着祭品;有的人寻找和注视着自己亲人的牌位;有的人面朝牌位,双手合十,默默地寄托着自己的哀思……
      七月十五小九华
  在一块空地上,还整齐地排放着许多纸扎的楼房,过一会儿,这些款式不一的“楼房”也都将和那些纸袋一起焚烧。
  其实,采取什么样的方式都是次要的,我觉得更主要的是人们借此寄托了自己对已故亲人的怀念之情!
  故去的人已经离我们远去,我希望我所有健在的亲人们都能够健康平安!更希望每一位还活着的人都能够珍惜生命,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珍惜自己的亲人、朋友,多给自己的亲人一些关爱,这才是最重要的!
【上篇】【下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推荐纪念馆
1989 - 2010
同分类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鞍山九华路过江隧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