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4号黑龙江省审定玉米种子子审定公告

2013版《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编号》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013版《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编号》
上传于||文档简介
&&21版​《​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编​号​》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农业部通报第二批种子违法案件
编者按:又一批违法种子案件曝光了,在第一批案件公布仅两个月后,农业部又公布了第二批16个案件,种子违法案件查处节奏加快,力度加强,假劣种子无处遁形,市场环境迅速净化,政府的作为、法律的制裁、媒体的曝光对犯法违规者是警钟,对粮食生产安全、农民权益保障是福音。& & 假劣种子& & 内蒙古蒙富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经营假玉& & 米种子案& & 2014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执法人员抽查内蒙古蒙富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乐玉1号”玉米种子,经检验系假种子。经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农牧业局立案调查,该企业生产经营假“乐玉1号”玉米种子14.335万千克,无违法所得。& & 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农牧业局责令内蒙古蒙富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停止生产经营假种子行为,并处罚款50000元,由执法大队和种子管理站监督销毁假种子。& & 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东海春城蔬菜种子店经& & 营假萝卜种子案& & 日,根据群众举报,陆丰市农业局对陆丰市东海春城蔬菜种子店涉嫌经营假“CR世农301”萝卜种子案件立案查处。经查,陆丰市东海春城蔬菜种子店销售假萝卜种子1190罐,销售金额124950元。& & 陆丰市农业局已依法吊销陆丰市东海春城蔬菜种子店的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并将案件移交陆丰市公安局。陆丰市法院日以非法经营罪判处东海春城蔬菜种子店林春城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25000元。& & 新疆伊犁秋丰种业有限公司经营假玉米种子案& & 日,根据群众举报,反映伊犁秋丰种业有限公司涉嫌侵权套用他人品种行为,伊犁州种子站执法人员立即前往该公司调查,并现场查封被举报种子。经抽样检测,该公司经营的“南北2号”玉米种子为假种子,“南北2号”、“金玉88”、“金玉1688”涉嫌套牌侵权。在案件调查中,该公司负责人徐灵敏对其经营的“金早一号”玉米种子假冒“KWS3376”一事供认不讳。& & 9月22日,伊犁自治州种子管理总站依法没收伊犁秋丰种业有限公司涉案种子55050千克,没收违法所得80120元,并处罚款400600元。该公司农作物种子生产许可证和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已被吊销。& & 云南稷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经营劣质玉米种子案& & 2014年7月,云南省种子管理站、昆明市种子管理站及官渡区农林局执法人员联合对云南稷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调查。经查,云南稷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经营的“会单4号”玉米种子纯度不合格,涉嫌生产经营劣种子。该公司共收购种子18319千克,种子实际包装数量为17000千克,未进行销售。& & 官渡区农林局责令该公司依法进行整改,采取粉碎销毁处理方式,监督销毁劣质种子17000千克,并处罚款10000元。& & 广西幸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龙州丰农农资店经营劣质水稻种子案& & 2014年2月,广西崇左市农业局执法人员在崇左市龙州县广西幸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龙州丰农农资店,抽取了标称生产商为广西菩提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科德优红33号”水稻种子样品,经检测,发芽率为69%,系劣种子。& & 崇左市农业局依法没收违法所得4620元,并处以罚款23100元。& & 未审先推& & 天津市大德长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营应当审定而未经审定通过的棉花种子案& & 日,天津市宁河县农业局农业行政执法大队检查发现,天津市大德长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营应当审定而未经审定通过的棉花品种“杂66F1”,该公司负责人韩廷贺日调入该品种60袋,每袋0.7千克,已销售40袋。& & 天津市宁河县农业局责令天津市大德长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停止经营“杂66F1”种子行为,没收种子14千克,没收违法所得1000元,并处罚款10000元。& & 上海好芳邻百货商业有限公司经营应当审定而未经审定通过的玉米种子案& & 日,上海市农委执法人员在对上海好芳邻百货商业有限公司的检查中发现,其经营的标称生产商为北京金丹隆种子有限公司的“白糯玉米”种子和“水果玉米”种子,均未通过国家及上海审定,销售量无法确定。& & 2014年9月,上海市农委依法对上海好芳邻百货商业有限公司做出没收库存“白糯玉米”和“水果玉米”种子,并处罚款10000元整的行政处罚。& & 江西省安福县瓜畲乡城门村李国雄经营应当审定而未经审定通过的水稻种子案& & 2014年2月,根据群众举报,经江西省安福县农业局立案调查,瓜畲乡城门村李国雄从外地调入未经江西审定的水稻品种“菰早一号”种子6000千克。& & 安福县农业局责令李国雄停止经营“菰早一号”,没收涉案种子4583.35千克,并处罚款50000元。& & 江西省金溪县秀谷镇姜顺明种子门市部经营应当审定而未经审定通过的水稻种子案& & 2014年6月,根据群众举报,经江西省金溪县农业局立案调查,秀谷镇姜顺明种子门市部经营未经江西审定的水稻品种“潭两优143”种子。& & 金溪县农业局责令姜顺明种子门市部立即停止经营“潭两优143”种子,没收涉案种子1500千克,没收违法所得1000元,并处罚款40000元。& & 广西万里种业有限公司桂林分公司经营应当审定而未经审定通过的水稻种子案& & 2014年4月,桂林市农业局在广西万里种业有限公司桂林分公司检查发现,该公司经营的“荣优286”水稻品种未经广西审定通过。经桂林市农业局立案调查,广西万里种业有限公司桂林分公司共经营“荣优286”水稻种子323千克,违法所得计8144元。& & 桂林市农业局依法没收广西万里种业有限公司桂林分公司违法所得8144元,没收涉案种子21千克,并处罚款10000元。& &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经销户徐惠经营应当审定& & 而未经审定通过的玉米种子案& & 日,万盛经开区农林局农业执法人员检查发现,徐惠经营的标称生产商为重庆金穗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蠡玉10号”玉米杂交种子,属于应当审定而未经审定通过的种子。& & 万盛经开区农林局勒令经营户停止经营该品种,并没收种子367千克和违法所得660元,并处罚款30000元。& &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月光村水稻合作社经营& & 应当审定而未经审定通过的玉米种子案& & 2014年4月,根据群众举报,广元市昭化区农业行政执法大队检查发现,广元市昭化区月光村水稻专业合作社经营应当审定而未经审定通过的玉米种子“瑞康1号”,该合作社销售“瑞康1号”225千克,销售收入3375元,剩余未销售种子325千克。& & 广元市昭化区农业局责令其停止经营玉米种“瑞康1号”,没收未销售的种子325千克,没收违法所得3375元,并处罚款30000元。& & 贵州省六枝特区潘云富经营应当审定而未经& & 审定通过的玉米种子案& & 2014年3月,六枝特区农业局对潘云富经营未经审定玉米种子的行为进行立案调查。经查,潘云富经营在贵州省区域应当审定而未经审定通过的“靖丰8号”、“曲辰九号”、“扎单201”、“胜玉2号”、“宣黄单6号”、“宣黄单7号”及“保玉12号”等玉米种子,违法所得560元。& & 六枝特区农业局依法没收潘云富违法经营的玉米种子74千克和违法所得560元,并处罚款25000元。& & 无证经营& & 北京德大世纪科技有限公司无证经营劣质玉米种子案& & 2014年1月,北京市种子执法人员对北京德大世纪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调查,发现该公司在未取得种子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在河南、内蒙古等地经营玉米种子。经抽样检测,该公司经营的“金山27”杂交玉米种子水分不合格,“辽禾6号”杂交玉米种子发芽率不合格。经查该公司经营劣质玉米种子,违法所得共计12760元。& & 2014年3月,北京市种子管理站依法没收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罚没款合计127600元。& & 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金桥种业经营部无证经& & 营未包装玉米种子案& & 2015年4月,接到种子企业举报,反映金桥种业经营部经营未包装玉米种子问题,邯山区农牧局立即前往金桥种业经营部的仓库进行调查。经查,该经营部从甘肃张掖调入玉米散种子1.6万千克,已销售1000千克,违法所得9000元,剩余未包装种子1.49万千克。& & 4月10日,邯山区农牧局依法对金桥种业经营部无证经营未包装种子进行行政处罚,没收涉案种子1.49万千克,没收违法所得9000元,并处罚款18000元。& &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吴辉贵无证生产经营西瓜种苗案& & 2014年7月,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农业局接到农民投诉,反映吴辉贵无证生产经营西瓜种苗,导致部分瓜农种植的西瓜异常,受损面积50多亩。经调查,吴辉贵在没有办理种子生产许可证和种子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自行嫁接西瓜种苗,以每株1.2元的价格出售给受害农户,共计19000余株,非法获利11000元。宁波市镇海区农业局将案件移送宁波市公安局镇海分局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宁波市镇海区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吴辉贵犯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11000元,依法追缴违法所得11000元。& & 本版案例由农业部种子管理局提供
数据来源:《重庆统计年鉴》中国农业信息网
您现在的位置: > 农业要闻
农业部通报本年度第二批16起种子违法案件
日期:作者:来源:农民日报点击:
  1.北京德大世纪科技有限公司无证经营劣质玉米种子案
  2014年1月,北京市种子执法人员对北京德大世纪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调查,发现该公司在未取得种子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在河南、内蒙古等地经营玉米种子。经抽样检测,该公司经营的“金山27”杂交玉米种子水分不合格,“辽禾6号”杂交玉米种子发芽率不合格。经查该公司经营劣质玉米种子,违法所得共计12760元。
  2014年3月,北京市种子管理站依法没收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罚没款合计127600元。
  2.天津市大德长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营应当审定而未经审定通过的棉花种子案
  日,天津市宁河县农业局农业行政执法大队检查发现,天津市大德长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营应当审定而未经审定通过的棉花品种“杂66F1”,该公司负责人韩廷贺日调入该品种60袋,每袋0.7千克,已销售40袋。
  天津市宁河县农业局责令天津市大德长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停止经营“杂66F1”种子行为,没收种子14千克,没收违法所得1000元,并处罚款10000元。
  3.河北省邯郸市科贸城金桥种业经营部无证经营未包装玉米种子案
  2015年4月,接到种子企业举报,反映金桥种业经营部经营未包装玉米种子问题,邯山区农牧局立即前往金桥种业经营部的仓库进行调查。经查,该经营部从甘肃张掖调入玉米散种子1.6万千克,已销售1000千克,违法所得9000元,剩余未包装种子1.49万千克。&  4月10日,邯山区农牧局依法对金桥种业经营部无证经营未包装种子进行行政处罚,没收涉案种子1.49万千克,没收违法所得9000元,并处罚款18000元。
  4.内蒙古蒙富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经营假玉米种子案
  2014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执法人员抽查内蒙古蒙富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乐玉1号”玉米种子,经检验系假种子。经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农牧业局立案调查,该企业生产经营假“乐玉1号”玉米种子14.335万千克,无违法所得。
  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农牧业局责令内蒙古蒙富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停止生产经营假种子行为,并处罚款50000元,由执法大队和种子管理站监督销毁假种子。
  5.上海好芳邻百货商业有限公司经营应当审定而未经审定通过的玉米种子案
  日,上海市农委执法人员在对上海好芳邻百货商业有限公司的检查中发现,其经营的标称生产商为北京金丹隆种子有限公司的“白糯玉米”种子和“水果玉米”种子,均未通过国家及上海审定,销售量无法确定。
  2014年9月,上海市农委依法对上海好芳邻百货商业有限公司做出没收库存“白糯玉米”和“水果玉米”种子,并处罚款10000元整的行政处罚。
  6.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吴辉贵无证生产经营西瓜种苗案
  2014年7月,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农业局接到农民投诉,反映吴辉贵无证生产经营西瓜种苗,导致部分瓜农种植的西瓜异常,受损面积50多亩。经调查,吴辉贵在没有办理种子生产许可证和种子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自行嫁接西瓜种苗,以每株1.2元的价格出售给受害农户,共计19000余株,非法获利11000元。宁波市镇海区农业局将案件移送宁波市公安局镇海分局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宁波市镇海区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吴辉贵犯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11000元,依法追缴违法所得11000元。
  7.江西省安福县瓜畲乡城门村李国雄经营应当审定而未经审定通过的水稻种子案
  2014年2月,根据群众举报,经江西省安福县农业局立案调查,瓜畲乡城门村李国雄从外地调入未经江西审定的水稻品种“菰早一号”种子6000千克。
  安福县农业局责令李国雄停止经营“菰早一号”,没收涉案种子4583.35千克,并处罚款50000元。
  8.江西省金溪县秀谷镇姜顺明种子门市部经营应当审定而未经审定通过的水稻种子案
  2014年6月,根据群众举报,经江西省金溪县农业局立案调查,秀谷镇姜顺明种子门市部经营未经江西审定的水稻品种“潭两优143”种子。
  金溪县农业局责令姜顺明种子门市部立即停止经营“潭两优143”种子,没收涉案种子1500千克,没收违法所得1000元,并处罚款40000元。
  9.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东海春城蔬菜种子店经营假萝卜种子案
  日,根据群众举报,陆丰市农业局对陆丰市东海春城蔬菜种子店涉嫌经营假“CR世农301”萝卜种子案件立案查处。经查,陆丰市东海春城蔬菜种子店销售假萝卜种子1190罐,销售金额124950元。
  陆丰市农业局已依法吊销陆丰市东海春城蔬菜种子店的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并将案件移交陆丰市公安局。陆丰市法院日以非法经营罪判处东海春城蔬菜种子店林春城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25000元。
  10.广西幸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龙州丰农农资店经营劣质水稻种子案
  2014年2月,广西崇左市农业局执法人员在崇左市龙州县广西幸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龙州丰农农资店,抽取了标称生产商为广西菩提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科德优红33号”水稻种子样品,经检测,发芽率为69%,系劣种子。
  崇左市农业局依法没收违法所得4620元,并处以罚款23100元。
  11.广西万里种业有限公司桂林分公司经营应当审定而未经审定通过的水稻种子案
  2014年4月,桂林市农业局在广西万里种业有限公司桂林分公司检查发现,该公司经营的“荣优286”水稻品种未经广西审定通过。经桂林市农业局立案调查,广西万里种业有限公司桂林分公司共经营“荣优286”水稻种子323千克,违法所得计8144元。
  桂林市农业局依法没收广西万里种业有限公司桂林分公司违法所得8144元,没收涉案种子21千克,并处罚款10000元。
  12.重庆市万盛经开区经销户徐惠经营应当审定而未经审定通过的玉米种子案
  日,万盛经开区农林局农业执法人员检查发现,徐惠经营的标称生产商为重庆金穗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蠡玉10号”&玉米杂交种子,属于应当审定而未经审定通过的种子。
  万盛经开区农林局勒令经营户停止经营该品种,并没收种子367千克和违法所得660元,并处罚款30000元。
  13.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月光村水稻合作社经营应当审定而未经审定通过的玉米种子案&  2014年4月,根据群众举报,广元市昭化区农业行政执法大队检查发现,广元市昭化区月光村水稻专业合作社经营应当审定而未经审定通过的玉米种子“瑞康1号”,该合作社销售“瑞康1号”225千克,销售收入3375元,剩余未销售种子325千克。
  广元市昭化区农业局责令其停止经营玉米种“瑞康1号”,没收未销售的种子325千克,没收违法所得3375元,并处罚款30000元。
  14.贵州省六枝特区潘云富经营应当审定而未经审定通过的玉米种子案
  2014年3月,六枝特区农业局对潘云富经营未经审定玉米种子的行为进行立案调查。经查,潘云富经营在贵州省区域应当审定而未经审定通过的“靖丰8号”、“曲辰九号”、“扎单201”、“胜玉2号”、“宣黄单6号”、“宣黄单7号”及“保玉12号”等玉米种子,违法所得560元。
  六枝特区农业局依法没收潘云富违法经营的玉米种子74千克和违法所得560元,并处罚款25000元。
  15.云南稷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经营劣质玉米种子案&  2014年7月,云南省种子管理站、昆明市种子管理站及官渡区农林局执法人员联合对云南稷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调查。经查,云南稷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经营的“会单4号”玉米种子纯度不合格,涉嫌生产经营劣种子。该公司共收购种子18319千克,种子实际包装数量为17000千克,未进行销售。
  官渡区农林局责令该公司依法进行整改,采取粉碎销毁处理方式,监督销毁劣质种子17000千克,并处罚款10000元。
  16.新疆伊犁秋丰种业有限公司经营假玉米种子案
  日,根据群众举报,反映伊犁秋丰种业有限公司涉嫌侵权套用他人品种行为,伊犁州种子站执法人员立即前往该公司调查,并现场查封被举报种子。经抽样检测,该公司经营的“南北2号”玉米种子为假种子,“南北2号”、“金玉88”、“金玉1688”涉嫌套牌侵权。在案件调查中,该公司负责人徐灵敏对其经营的“金早一号”玉米种子假冒“KWS3376”一事供认不讳。
  9月22日,伊犁自治州种子管理总站依法没收伊犁秋丰种业有限公司涉案种子55050千克,没收违法所得80120元,并处罚款400600元。该公司农作物种子生产许可证和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已被吊销。热门搜索:
关于广东省第四十五次农作物品种审定会议审定通过主要农作物品种的公示
  根据《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现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十五次审定会议审定通过主要农作物品种有关材料予以公示(详见广东农业信息网www.),公示期为60日(自2016年1月22日至2016年3月22日)。公示期内,如有异议,可向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反映,并提供书面说明材料,包括异议内容、异议人姓名、身份证号码以及手机号码、电子邮件等联系方式,异议单位书面说明材料需加盖单位公章。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司徒志谋(邮编:510500,通讯地址:广州市先烈东路135号,电话:020-,传真:020-)。
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
2016年1月22日
  (一)水稻品种
  (二)玉米品种
  (三)马铃薯品种
  (四)花生品种
(一)水稻
育种者: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 粤金油占/齐华占
特征特性: 感温型常规稻品种。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7~129天,比对照种玉香油占长3天。株型适中,分蘖力中强,抗倒力强,耐寒性中(孕穗期和开花期均为中),后期熟色好。科高97.5~98.7厘米,穗长21.1~22.1厘米,亩有效穗20.4~20.7万穗,每穗总粒数119~138粒,结实率81.3%~89.1%,千粒重20.0~20.7克。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整精米率50.7%~56.8 %,长宽比3.1~3.3,垩白粒率3%~4%,垩白度0.7 %~0.8%,胶稠度66~75毫米,直链淀粉13.9%~14.7%,食味品质80~82分。抗稻瘟病,中B、中C群和总性频率分别为93.75%~94.74%、100%、95.24%~97.06%,病圃鉴定穗瘟2.5~3.5级,叶瘟1.8~2级;中感白叶枯病(IV型菌5级,V型菌7~9级)。
产量表现: 2014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428.53公斤,比对照种玉香油占增产5.04%,增产不显著;2015年早造复试,平均亩产430.98公斤,比对照种玉香油占减产0.61%,减产不显著。2015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4.24公斤,比对照种玉香油占减产3.79%。日产量3.32~3.39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按常规栽培管理。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 粤新油占为感温型常规稻品种。早造全生育期比对照种玉香油占长3天。产量与对照种相当,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适宜我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
育种者: 佛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 三农选/粤晶丝苗2号
特征特性: 感温型常规稻品种。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5~128天,比对照种玉香油占长1~2天。株型中集,分蘖力中,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孕穗期为中强,开花期为中),后期熟色较好。科高105.8~106.5厘米,穗长21.5~22.7厘米,亩有效穗20.0~20.2万穗,每穗总粒数123~136粒,结实率83.5%~90.2%,千粒重20.5~22.2克。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整精米率59.3%~69.4%,长宽比3.3~3.5,垩白粒率0~1%,垩白度0~0.1%,胶稠度60~72毫米,直链淀粉13.8%~14.7 %,食味品质76~81分。中抗稻瘟病,中B、中C群和总性频率分别为87.5%~94.74%、100%、90.48%~97.06%,病圃鉴定穗瘟3~4级,叶瘟1~2.8级;中感白叶枯病(IV型菌5级,V型菌9级)。
产量表现: 2014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436.04公斤,比对照种玉香油占增产6.89%,增产显著;2015年早造复试,平均亩产443.77公斤,比对照种玉香油占增产2.34%,增产不显著。2015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3.87公斤,比对照种玉香油占减产3.87%。日产量3.41~3.55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防治稻瘟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 农晶丝苗为感温型常规稻品种。早造全生育期比对照种玉香油占长1~2天。丰产性较好,米质未达优质等级,中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适宜我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稻瘟病。
育种者: 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 航香48/黄莉占
特征特性: 感温型常规稻品种。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6~128天,比对照种玉香油占长2天。株型中集,分蘖力中,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弱(孕穗期为中,开花期为中弱),后期熟色好。科高105.1~106.9厘米,穗长22.0~23.0厘米,亩有效穗17.7~18.0万穗,每穗总粒数121~132粒,结实率82.6%~87.6%,千粒重23.4~25.0克。米质鉴定为国标优质3级和省标优质3级,整精米率58.8%~62.4% ,长宽比3.2~3.4,垩白粒率2%~7%,垩白度0.1%~1.1%,胶稠度62~79毫米,直链淀粉14%~15%,食味品质70~72分。中抗稻瘟病,中B、中C群和总性频率均为100%,病圃鉴定穗瘟3~4级,叶瘟1.3~2级;抗白叶枯病(IV型菌1~3级,V型菌5~7级)。
产量表现: 2014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420.08公斤,比对照种玉香油占增产2.97%,增产不显著;2015年早造区试,平均亩产429.44公斤,比对照种玉香油占减产0.97%,减产不显著。2015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1.43公斤,比对照种玉香油占减产6.45%。日产量3.28~3.41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防治稻瘟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 华航38号为感温型常规稻品种。早造全生育期比对照种玉香油占长2天。产量与对照种相当,米质鉴定为国标优质3级和省标优质3级,中抗稻瘟病,抗白叶枯病,耐寒性中弱。适宜我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造,中南和西南稻作区的平原地区晚造种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稻瘟病。
育种者: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 佳辐早占/丰华占//黄丝占
特征特性: 感温型常规稻品种。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7~129天,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长3天。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结实率较高,抗倒力中等,耐寒性中弱(孕穗期和开花期均为中弱),后期熟色好。科高106.0~107.4厘米,穗长22.0~22.5厘米,亩有效穗19.2~19.5万穗,每穗总粒数138~149粒,结实率84.6%~89.9%,千粒重20.3~20.8克。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整精米率56.2%~63.9%,长宽比3.4,垩白粒率1%~5%,垩白度0.3%~0.5%,胶稠度64~78毫米,直链淀粉14.2%~14.3%,食味品质77~82分。抗稻瘟病,中B、中C群和总性频率分别为87.5%~89.47%、92.31%~100%、90.48%~91.18%,病圃鉴定穗瘟2~3级,叶瘟1.5~1.8级;中感白叶枯病(IV型菌5级,V型菌7~9级)。
产量表现: 2014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445.92公斤,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增产3.22%,增产不显著;2015年早造复试,平均亩产477.99公斤,比对照种合丰丝苗增产18.71%,增产极显著。2015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4.24公斤,比对照种合丰丝苗增产15.60%。日产量3.46~3.76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按常规栽培管理。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 南桂占为感温型常规稻品种。早造全生育期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长3天。产量与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相当,米质未达优质等级,中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弱。适宜我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造,中南和西南稻作区的平原地区晚造种植。
育种者: 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五丰A×航恢1173
特征特性: 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3天,比对照种华优665长2~3天。株型中集,分蘖力中等,穗大粒多,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强(孕穗期和开花期均为中强)。科高101.2~103.0厘米,亩有效穗16.7~17.6万,穗长22.6厘米,每穗总粒数165~178粒,结实率80.1%~86.1%,千粒重22.0~22.6克。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整精米率28.0%~29.4%,长宽比2.6~2.8,垩白粒率7%~17%,垩白度0.3%~4.0%,直链淀粉13.5%~13.7%,胶稠度71~76毫米,食味品质分78~83。中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97.06%~100%,对中B群、中C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100%和92.31%~100%,病圃鉴定叶瘟2.0~2.8级、穗瘟3.5~4.5级;高感白叶枯病(IV型菌9级、 V型菌9级)。
产量表现: 2014、2015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505.83公斤和477.33公斤,比对照种华优665分别增产3.74%和1.37%,增产均未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2.42公斤,比对照种华优665增产3.22%。日产量3.88~4.11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防治稻瘟病,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 五优1173为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比对照种华优665长2~3天。产量与对照种相当,米质未达优质等级,中抗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强。适宜我省粤北和中北稻作区早、晚造种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稻瘟病,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育种者: 广东恒昊农业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五丰A ×R155
特征特性: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19~120天,与对照种华优665相当。株型中集,分蘖力中强,抗倒力强,耐寒性中(孕穗期和开花期均为中)。科高97.2~98.0厘米,亩有效穗17.2~19.0万,穗长21.0~22.1厘米,每穗总粒数144~154粒,结实率78.1%~83.2%,千粒重23.5~24.5克。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整精米率36.9%~56.5%,长宽比2.6~2.8,垩白粒率8%~18%,垩白度0.6%~3.6%,直链淀粉12.2%,胶稠度71~81毫米,食味品质分72~78。中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97.06%,对中B群、中C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95.45%~100%和92.31%~100%,病圃鉴定叶瘟1.8~2.3级、穗瘟3.5~4.0级;高感白叶枯病(IV型菌7~9级、 V型菌9级)。
产量表现: 2014、2015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496.12公斤和479.31公斤,比对照种华优665分别增产1.74%和1.78%,增产均未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1.12公斤,比对照种华优665增产0.80%。日产量4.03~4.13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防治稻瘟病,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 五优155为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与对照种华优665相当。产量与对照种相当,米质未达优质等级,中抗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适宜我省粤北和中北稻作区早、晚造种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稻瘟病,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育种者: 广东源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吉田A×泰622
特征特性: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2天,比对照种华优665长1~2天。株型中集,分蘖力中等,穗大粒多,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孕穗期和开花期均为中)。科高102.0~102.6厘米,亩有效穗16.2~18.2万,穗长22.5~22.6厘米,每穗总粒数173~176粒,结实率78.3%~83.2%,千粒重22.4~23.4克。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整精米率30.3%~41.3%,长宽比3.2,垩白粒率5%~16%,垩白度0.4%~3.5%,直链淀粉12.3%~12.9%,胶稠度66~72毫米,食味品质分72~82。中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85.71%~97.06%,对中B群、中C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87.5%~94.74%和75.0%~100%,病圃鉴定叶瘟1.0~2.3级、穗瘟3.0~4.5级;感白叶枯病(IV型菌7级、 V型菌9级)。
产量表现: 2014、2015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501.83公斤和487.07公斤,比对照种华优665分别增产5.03%和3.43%,增产均未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4.46公斤,比对照种华优665增产3.66%。日产量3.99~4.11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 吉田优622为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比对照种华优665长1~2天。产量与对照种相当,米质未达优质等级,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适宜我省粤北和中北稻作区早、晚造种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育种者: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早丰A×广恢736
特征特性: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2天,比对照种华优665长1~2天。株型中集,分蘖力、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孕穗期和开花期均为中)。科高94.0~97.2厘米,亩有效穗18.5~19.5万,穗长20.7~20.9厘米,每穗总粒数147粒,结实率79.4%~83.0%,千粒重22.7~23.9克。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整精米率30.0%~40.6%,长宽比3.1,垩白粒率8%~10%,垩白度0.7%~1.5%,直链淀粉17.7%~18.9%,胶稠度56~68毫米,食味品质分71~78。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85.71%~97.06%,对中B群、中C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87.5%~94.74%和75.0%~100%,病圃鉴定叶瘟1.3~1.8级、穗瘟2.5~3.0级;高感白叶枯病(IV型菌7~9级、 V型菌9级)。
产量表现: 2014、2015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488.62公斤和477.64公斤,比对照种华优665分别增产2.27%和1.43%,增产均未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2.29公斤,比对照种华优665增产1.05%。日产量3.92~4.01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 早优736为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比对照种华优665长1~2天。产量与对照种相当,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抗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适宜我省粤北和中北稻作区早、晚造种植。栽培上要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育种者: 广东天弘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卓A×H恢4号
特征特性: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1天,与对照种华优665相当。植株矮壮,株型中集,分蘖力中强,抗倒力强,耐寒性中强(孕穗期为强,开花期为中强)。科高91.7~92.5厘米,亩有效穗17.3~19.1万,穗长21.2~21.9厘米,每穗总粒数155~156粒,结实率75.0%~84.3%,千粒重23.1~24.4克。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整精米率30.8%~39.3%,长宽比2.6~2.7,垩白粒率16%~22%,垩白度1.2%~4.1%,直链淀粉12.8%~13.1%,胶稠度61~73毫米,食味品质分74~78。中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95.24%~100%,对中B群、中C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93.75%~100%和100%,病圃鉴定叶瘟1.0~2.8级、穗瘟3.5~4.0级;感白叶枯病(IV型菌7级、 V型菌7~9级)。
产量表现: 2014、2015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495.55公斤和479.83公斤,比对照种华优665分别增产3.72%和1.90%,增产均未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3.24公斤,比对照种华优665减产3.03%。日产量3.97~4.10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 卓优4号为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与对照种华优665相当。产量与对照种相当,米质未达优质等级,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强。适宜我省粤北和中北稻作区早、晚造种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育种者: 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三亚分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 吉丰A×R186
特征特性: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2~123天,比对照种天优122长1天、与对照种天优3618相当。株型中集,分蘖力、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弱(孕穗期为中,开花期为中弱)。科高99.1~99.9厘米,亩有效穗17.8~18.1万,穗长19.7~20.5厘米,每穗总粒数124~147粒,结实率80.0%~86.9%,千粒重23.8~24.9克。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整精米率28.5%~41.9%,长宽比3.0,垩白粒率20%~35%,垩白度2.6%~3.1%,直链淀粉22.7%~26.5%,胶稠度80~82毫米,食味品质分72~73。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97.06%,对中B群、中C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96.0%~100%和92.31%~100%,病圃鉴定叶瘟1.5~2.3级、穗瘟2.5~3.5级;高感白叶枯病(IV型菌7~9级、 V型菌9级)。
产量表现: 2014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456.78公斤,比对照种天优122增产8.20%,增产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461.43公斤,比对照种天优3618减产0.23%,减产未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6.68公斤,比对照种天优3618增产0.79%。日产量3.71~3.81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吉优186为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与对照种天优3618、天优122相当。丰产性较好,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抗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弱。适宜我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造,中南和西南稻作区的平原地区晚造种植。栽培上要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育种者: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 安丰A×广恢208
特征特性: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0~121天,比对照种天优122、天优3618分别短2天和1天。株型中集,分蘖力中等,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强(孕穗期和开花期均为中强)。科高95.2~97.1厘米,亩有效穗16.9~17.8万,穗长20.1厘米,每穗总粒数140~143粒,结实率81.7%~87.2%,千粒重23.6~24.9克。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整精米率30.4%~33.9%,长宽比2.8~2.9,垩白粒率29%~39%,垩白度2.6%~5.7%,直链淀粉19.4%~23.3%,胶稠度64~82毫米,食味品质分70~74。中抗稻瘟病,全群、中B群、中C群的抗性频率均为100%,病圃鉴定叶瘟1.0级、穗瘟3.0~4.0级;高感白叶枯病(IV型菌9级、 V型菌9级)。
产量表现: 2014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457.51公斤,比对照种天优122增产8.38%,增产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463.08公斤,比对照种天优3618增产0.13%,增产未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4.43公斤,比对照种天优3618增产0.35%。日产量3.76~3.81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防治稻瘟病,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 安优208为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比对照种天优122、天优3618分别短2天和1天。丰产性较好,米质未达优质等级,中抗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强。适宜我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稻瘟病,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育种者: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 吉丰A×广恢916
特征特性: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18~120天,比对照种天优122、天优3618分别短2天和4天;作粤北单季稻平均全生育期115天,比对照种Q优6号短2天。株型中集,分蘖力中等,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孕穗期为中强,开花期为中)。科高98.2~101.0厘米,亩有效穗16.5~17.0万,穗长20.7~21.1厘米,每穗总粒数122~133粒,结实率79.7%~87.1%,千粒重25.6~26.8克。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整精米率32.6%~33.3%,长宽比2.9~3.1,垩白粒率23%~51%,垩白度2.2%~6.6%,直链淀粉18.3%~20.9%,胶稠度60~68毫米,食味品质分66~73。中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97.06%~100%,对中B群、中C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96.0%~100%和100%,病圃鉴定叶瘟1.0~1.5级、穗瘟3.0~4.0级;高感白叶枯病(IV型菌9级、 V型菌9级)。
产量表现: 2014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425.98公斤,比对照种天优122增产0.91%,增产未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复试,平均亩产446.53公斤,比对照种天优3618减产3.45%,减产未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7.91公斤,比对照种天优3618减产8.72%。日产量3.55~3.78公斤。2015年参加粤北单季稻品种表证试验,平均亩产551.58公斤,比对照种Q优6号增产0.91%。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防治稻瘟病,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 吉优916为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比对照种天优122、天优3618分别短2天和4天。产量与对照种相当,米质未达优质等级,中抗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适宜我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粤北稻作区作单季稻种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稻瘟病,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育种者: 深圳市兆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鹏A×R6228
特征特性: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3~125天,比对照种天优122、天优3618分别长3天和1天。株型中集,分蘖力中等,结实率较高,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孕穗期为中强,开花期为中)。科高106.1~106.6厘米,亩有效穗17.0~17.2万,穗长20.7~21.1厘米,每穗总粒数130~140粒,结实率84.8%~92.3%,千粒重24.2~24.3克。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整精米率44.1%~56.5%,长宽比2.9~3.0,垩白粒率4%~8%,垩白度0.8%~2.2%,直链淀粉12.0%~14.3%,胶稠度78~80毫米,食味品质分77~80。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85.29%~94.12%,对中B群、中C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80.0%~94.74%和92.31%~100%,病圃鉴定叶瘟2.5~3.0级、穗瘟2.0级;感白叶枯病(IV型菌5~7级、 V型菌5~7级)。
产量表现: 2014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460.14公斤,比对照种天优122增产7.85%,增产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复试,平均亩产467.86公斤,比对照种天优3618增产1.16%,增产未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8.29公斤,比对照种天优3618增产1.10%。日产量3.68~3.83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 鹏优6228为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比对照种天优122、天优3618分别长3天和1天。丰产性较好,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适宜我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育种者: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五丰A×粤禾丝苗
特征特性: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0~121天,比对照种天优122、天优3618分别短1天和2天。植株矮壮,株型中集,分蘖力中等,结实率较高,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强(孕穗期和开花期均为中强)。科高91.0~92.2厘米,亩有效穗17.2~18.1万,穗长20.5~20.8厘米,每穗总粒数136~140粒,结实率86.2%~90.0%,千粒重22.7~23.4克。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整精米率36.6%~60.5%,长宽比2.7,垩白粒率8%~27%,垩白度1.2%~2.1%,直链淀粉12.9%~13.2%,胶稠度70~80毫米,食味品质分72~78。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94.12%,对中B群、中C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89.47%~92.0%和100%,病圃鉴定叶瘟1.3~1.5级、穗瘟2.0~3.0级;高感白叶枯病(IV型菌7~9级、 V型菌7~9级)。
产量表现: 2014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458.48公斤,比对照种天优122增产7.45%,增产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复试,平均亩产454.83公斤,比对照种天优3618减产1.66%,减产未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1.43公斤,比对照种天优3618减产4.14%。日产量3.79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 五优粤禾丝苗为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比对照种天优122、天优3618分别短1天和2天。丰产性较好,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抗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强。适宜我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栽培上要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育种者: 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吉丰A×广恢360
特征特性: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0~121天,比对照种天优122、天优3618分别短1天和2天。植株矮壮,株型中集,分蘖力中等,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孕穗期为中强,开花期为中)。科高93.3~96.3厘米,亩有效穗16.7~16.9万,穗长20.0~20.9厘米,每穗总粒数133~138粒,结实率83.4%~87.9%,千粒重25.0~25.8克。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整精米率35.1%~42.4%,长宽比2.9~3.0,垩白粒率23%~38%,垩白度3.1%~5.9%,直链淀粉18.5%~22.1%,胶稠度52~69毫米,食味品质分67~76。高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97.06%~100%,对中B群、中C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100%和85.71%~100%,病圃鉴定叶瘟1.3~1.8级、穗瘟2.5级;高感白叶枯病(IV型菌7~9级、 V型菌9级)。
产量表现: 2014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440.17公斤,比对照种天优122增产3.16%,增产未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复试,平均亩产447.60公斤,比对照种天优3618减产3.22%,减产未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8.55公斤,比对照种天优3618减产2.75%。日产量3.64~3.73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 吉优360为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比对照种天优122、天优3618分别短1天和2天。产量与对照种相当,米质未达优质等级,高抗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适宜我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栽培上要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育种者: 广东粤良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恒丰A×R7166
特征特性: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3~125天,比对照种天优122、天优3618分别长3天和1天;作粤北单季稻平均全生育期118天,比对照种Q优6号长1天。株型中集,分蘖力中等,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孕穗期和开花期均为中)。科高104.8~105.8厘米,亩有效穗17.2~17.7万,穗长20.8~21.0厘米,每穗总粒数134~143粒,结实率78.6%~86.4%,千粒重25.6~26.4克。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整精米率19.7%~31.0%,长宽比2.8~3.0,垩白粒率45%~51%,垩白度8.0%~11.8%,直链淀粉20.4%~22.8%,胶稠度58毫米,食味品质分73~78。中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79.41%~85.29%,对中B群、中C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80.0%~89.47%和71.43%~76.92%,病圃鉴定叶瘟1.5~3.8级、穗瘟2.0~3.5级;感白叶枯病(IV型菌7级、 V型菌9级)。
产量表现: 2014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463.89公斤,比对照种天优122增产8.72%,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复试,平均亩产481.79公斤,比对照种天优3618增产4.17%,增产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5.94公斤,比对照种天优3618增产0.64%。日产量3.71~3.89公斤。2015年参加粤北单季稻品种表证试验,平均亩产532.25公斤,比对照种Q优6号减产2.62%。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 恒丰优7166为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比对照种天优122、天优3618分别长3天和1天。丰产性好,米质未达优质等级,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适宜我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粤北稻作区作单季稻种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育种者: 广东天弘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卓A×H恢2号
特征特性: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0~121天,比对照种天优122、天优3618分别短1天和2天。植株矮壮,株型中集,分蘖力中等,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强(孕穗期和开花期均为中强)。科高91.2~95.3厘米,亩有效穗17.4~17.8万,穗长20.3~20.6厘米,每穗总粒数131~132粒,结实率83.0%~89.7%,千粒重23.5~24.2克。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整精米率31.4%~46.4%,长宽比2.7,垩白粒率18%~23%,垩白度2.3%~3.7%,直链淀粉13.2%~14.7%,胶稠度74~77毫米,食味品质分69~79。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91.18%~100%,对中B群、中C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88.0%~100%和100%,病圃鉴定叶瘟1.0级、穗瘟2.0~3.5级;高感白叶枯病(IV型菌7~9级、 V型菌9级)。
产量表现: 2014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440.71公斤,比对照种天优122增产3.29%,增产未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复试,平均亩产456.11公斤,比对照种天优3618减产1.38%,减产未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7.20公斤,比对照种天优3618减产8.86%。日产量3.64~3.80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 卓优2号为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比对照种天优122、天优3618分别短1天和2天。产量与对照种相当,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抗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强。适宜我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栽培上要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育种者: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中国水稻研究所、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隆398A×华占
特征特性: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5~128天,与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相当。株型中集,分蘖力、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孕穗期和开花期均为中)。科高107.1~108.5厘米,亩有效穗16.6~17.5万,穗长23.4~23.8厘米,每穗总粒数146~158粒,结实率77.3%~87.0%,千粒重24.1~25.3克。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整精米率36.3%~39.6%,长宽比3.4~3.6,垩白粒率11%~14%,垩白度1.6%~2.7%,直链淀粉12.5%~12.7%,胶稠度71~74毫米,食味品质分74~84。中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82.35%~94.12%,对中B群、中C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76.0%~94.74%和92.31%~100%,病圃鉴定叶瘟1.8~3.3级、穗瘟3.0~4.0级;感白叶枯病(IV型菌5~7级、 V型菌7~9级)。
产量表现: 2014、2015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468.43公斤和484.50公斤,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分别增产8.54%和6.73%,2014年增产达显著水平,2015年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5.23公斤,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增产3.71%。日产量3.66~3.88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 隆3优华占为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与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相当。丰产性好,米质未达优质等级,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适宜我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育种者: 深圳市兆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 和620S×R3398
特征特性:感温型两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4~127天,与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相当。株型中集,分蘖力中强,结实率较高,抗倒力强,耐寒性中强(孕穗期和开花期均为中强)。科高97.3~100.1厘米,亩有效穗18.3~18.6万,穗长22.8~24.1厘米,每穗总粒数120~134粒,结实率85.5%~92.6%,千粒重22.9~23.9克。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整精米率54.0%~59.0%,长宽比3.1~3.4,垩白粒率13%,垩白度1.3%~1.7%,直链淀粉11.5%~12.7%,胶稠度71~74毫米,食味品质分77。高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94.12%~97.06%,对中B群、中C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94.74%~96.0%和92.31%~100%,病圃鉴定叶瘟1.0~2.0级、穗瘟1.5~2.0级;感白叶枯病(IV型菌7级、 V型菌5~7级)。
产量表现: 2014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444.33公斤,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增产1.56%,增产未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复试,平均亩产444.73公斤,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减产2.03%,减产未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0.79公斤,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减产1.41%。日产量3.50~3.59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 和两优3398为感温型两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与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相当。产量与对照种相当,米质未达优质等级,高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强。适宜我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育种者: 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 深95A×华恢113
特征特性: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3~126天,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短1~2天。株型中集,分蘖力中弱,抽穗整齐,结实率较高,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强(孕穗期和开花期均为中强)。科高101.5~104.5厘米,亩有效穗14.3~14.8万,穗长22.5~22.6厘米,每穗总粒数133~139粒,结实率85.1%~92.0%,千粒重27.5~28.4克。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整精米率37.4%~50.1%,长宽比3.0~3.1,垩白粒率23%~37%,垩白度3.7%~7.2%,直链淀粉12.4%~20.5%,胶稠度58~76毫米,食味品质分70~74。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82.35%~85.29%,对中B群、中C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84.21%~88.0%和71.43%~84.62%,病圃鉴定叶瘟1.5~2.8级、穗瘟2.0~3.0级;感白叶枯病(IV型菌7级、 V型菌7~9级)。
产量表现: 2014、2015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433.33公斤和441.30公斤,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分别减产0.95%和2.78%,减产均未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2.79公斤,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减产0.99%。日产量3.44~3.53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 深优5113为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短1~2天。产量与对照种相当,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强。适宜我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育种者: 创世纪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 Y58S×R900
特征特性:感温型两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30~133天,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长5~6天。株型中集,分蘖力中弱,穗长粒多,结实率偏低,抗倒力强,耐寒性中弱(孕穗期为中,开花期为中弱)。科高110.5~112.4厘米,亩有效穗14.7~14.9万,穗长25.6~26.0厘米,每穗总粒数198粒,结实率71.3%~74.9%,千粒重23.3~23.5克。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整精米率53.7%~56.7%,长宽比2.8~2.9,垩白粒率5%~8%,垩白度0.7%~1.4%,直链淀粉11.8%~12.5%,胶稠度72~75毫米,食味品质分74~80。中感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70.59%~79.41%,对中B群、中C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63.16%~72.0%和84.62%~100%,病圃鉴定叶瘟1.5~4.0级、穗瘟3.0~5.0级;感白叶枯病(IV型菌5~7级、 V型菌7级)。
产量表现: 2014、2015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451.04公斤和478.41公斤,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分别增产3.10%和5.39%,2014年增产未达显著水平,2015年增产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3.43公斤,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增产9.62%。日产量3.39~3.68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晚造种植应及早播种;加强中后期肥水管理以提高结实率;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 Y两优900为感温型两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长5~6天。丰产性较好,米质未达优质等级,中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弱。适宜我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造,中南和西南稻作区的平原地区晚造种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育种者: 广东现代耕耘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裕A×R7116
特征特性: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5~127天,与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相当。植株较高,株型中集,分蘖力中等,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孕穗期和开花期均为中)。科高115.3~116.3厘米,亩有效穗15.8~16.8万,穗长22.4~22.8厘米,每穗总粒数134~157粒,结实率78.0%~85.4%,千粒重25.2~25.7克。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整精米率40.5%~48.7%,长宽比3.3,垩白粒率11%~14%,垩白度1.7%~4.1%,直链淀粉12.1%~14.0%,胶稠度73毫米,食味品质分79。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82.35%,对中B群、中C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76.0%~78.95%和84.62%~100%,病圃鉴定叶瘟1.0~1.8级、穗瘟3.0~3.5级;高感白叶枯病(IV型菌9级、 V型菌5~7级)。
产量表现: 2014、2015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438.06公斤和454.53公斤,均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增产0.13%,增产均未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4.84公斤,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增产1.54%。日产量3.45~3.67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 裕优116为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与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相当。产量与对照种相当,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抗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适宜我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栽培上要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育种者: 广东鲜美种苗发展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裕A×金美占
特征特性: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3~126天,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短1~2天。株型中集,分蘖力中弱,抽穗整齐,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孕穗期和开花期均为中)。科高101.7~103.7厘米,亩有效穗16.5~17.4万,穗长22.2~22.6厘米,每穗总粒数146~162粒,结实率80.5%~87.1%,千粒重22.7~23.3克。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整精米率35.0%~49.4%,长宽比3.2~3.4,垩白粒率10%~12%,垩白度2.0%~3.3%,直链淀粉12.0%~13.1%,胶稠度74~76毫米,食味品质分76~82。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82.35%~94.12%,对中B群、中C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88.0%~100%和71.43%~84.62%,病圃鉴定叶瘟0.8~1.3级、穗瘟2.0级;高感白叶枯病(IV型菌7~9级、 V型菌9级)。
产量表现: 2014、2015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454.15公斤和474.17公斤,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分别增产3.81%和4.46%,增产均未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2.77公斤,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增产5.29%。日产量3.60~3.86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 裕优美占为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短1~2天。产量与对照种相当,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抗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适宜我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栽培上要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育种者: 广东源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群A×泰766
特征特性: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5~128天,与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相当。株型中集,分蘖力中强,穗长粒多,谷粒细长,结实率偏低,抗倒力强,耐寒性中弱(孕穗期和开花期均为中弱)。科高108.4~110.8厘米,亩有效穗16.9~17.3万,穗长24.5~25.9厘米,每穗总粒数160~177粒,结实率71.9%~82.5%,千粒重22.0~21.6克。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整精米率40.0%~54.1%,长宽比3.6,垩白粒率7%~19%,垩白度0.9%~3.0%,直链淀粉12.7%~13.1%,胶稠度68~78毫米,食味品质分77。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82.35%~85.29%,对中B群、中C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76.0%~89.47%和76.92%~100%,病圃鉴定叶瘟1.5~3.0级、穗瘟3.0级;感白叶枯病(IV型菌5~7级、 V型菌7~9级)。
产量表现: 2014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为428.60公斤,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减产2.03%,减产未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复试,平均亩产为456.90公斤,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增产0.65%,增产未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7.17公斤,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增产6.21%。日产量3.35~3.68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晚造种植应及早播种;加强中后期肥水管理以提高结实率;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 群优766为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与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相当。产量与对照种相当,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弱。适宜我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造,中南和西南稻作区的平原地区晚造种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育种者: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伟丰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 Y58S×P305
特征特性:感温型两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6~129天,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长1~2天。株型中集,分蘖力、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孕穗期和开花期均为中)。科高106.4~110.4厘米,亩有效穗17.8~18.0万,穗长25.8~26.2厘米,每穗总粒数122~135粒,结实率81.1%~90.5%,千粒重25.3~26.1克。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整精米率50.3%~53.6%,长宽比3.3,垩白粒率16%~17%,垩白度2.1%~3.4%,直链淀粉12.0%~12.6%,胶稠度71~78毫米,食味品质分73。高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94.12%~100%,对中B群、中C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94.74%~100%和92.31%~100%,病圃鉴定叶瘟1.0~2.5级、穗瘟2.0级;高感白叶枯病(IV型菌7~9级、 V型菌7~9级)。
产量表现: 2014、2015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439.75公斤和475.93公斤,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分别增产0.51%和4.84%,2014年增产未达显著水平,2015年增产达显著水平。2015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7.65公斤,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增产8.41%。日产量3.41~3.78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 Y两优305为感温型两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比对照种深两优58香油占长1~2天。丰产性较好,米质未达优质等级,高抗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适宜我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栽培上要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育种者: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甬粳45A×F9250
特征特性: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18~122天,比对照种天优122短0~4天,全生育期在不同试点变化幅度大。植株较矮,株型中集,分蘖力中弱,穗大粒多,粒形短、小,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孕穗期和开花期均为中)。科高91.1~95.0厘米,亩有效穗14.7~15.3万,穗长21.1~21.4厘米,每穗总粒数171~182粒,结实率82.4%~84.1%,千粒重21.2~21.3克。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整精米率27.4%~28.5%,长宽比2.3,垩白粒率15%~25%,垩白度3.2%~7.8%,直链淀粉13.2%~15.0%,胶稠度68~81毫米,食味品质分78~80。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90.91%~100%,对中B群、中C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88.89%~100%和100%,病圃鉴定叶瘟1.0~1.3级、穗瘟1.5~3.5级;感白叶枯病(IV型菌5~7级、 V型菌7级)。
产量表现: 2013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435.35公斤,比对照种天优122增产2.75%,增产未达显著水平;2014年早造复试,平均亩产414.53公斤,比对照种天优122减产1.81%,减产未达显著水平。2014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04.56公斤,比对照种天优122减产3.92%。日产量3.51~3.57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栽培上要根据生育期布局慎重选择使用;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甬优4550为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比对照种天优122短0~4天。产量与对照种相当,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适宜我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栽培上要根据生育期布局选择使用,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育种者: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 C815S×航恢1231
特征特性: 感温型两系杂交稻组合。晚造平均全生育期108~111天,比对照种粤晶丝苗2号短5~6天。株型中集,分蘖力中弱,穗长粒多,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强(孕穗期和开花期均为中强)。科高103.2~107.4厘米,亩有效穗15.3~16.7万,穗长23.9~24.1厘米,每穗总粒数168~175粒,结实率83.4%~89.2%,千粒重22.0~22.5克。米质鉴定为国标优质3级和省标优质3级,整精米率67.4%~67.5%,垩白粒率10%~12%,垩白度1.5%~2.2%,直链淀粉15.0%~15.1%,胶稠度70~76毫米,长宽比3.1~3.2,食味品质分78~79。中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93.75%~100%,对中B群、中C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88.89%~100%和100%,病圃鉴定叶瘟1.8~2.0级、穗瘟3.8~4.0级(单点最高7.0级);高感白叶枯病(Ⅳ型菌5~9级,Ⅴ型7~9级)。
产量表现: 2013年晚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450.53公斤,比对照种粤晶丝苗2号增产8.42%,增产达显著水平;2014年晚造复试,平均亩产503.69公斤,比对照种粤晶丝苗2号增产7.09%,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14年晚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0.14公斤,比对照种粤晶丝苗2号增产7.18%。日产量4.06~4.66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防治稻瘟病,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 C两优1231为感温型两系杂交稻组合。晚造全生育期比对照种粤晶丝苗2号短5~6天。丰产性好,米质鉴定为国标优质3级和省标优质3级,中抗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强。适宜我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稻瘟病,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育种者: 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 C815S×航恢191
特征特性: 感温型两系杂交红米组合。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5~126天,与对照种红荔丝苗相当,比对照种粤红宝短4天。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穗大粒多,结实率较低,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孕穗期和开花期均为中),后期熟色较好。科高99.8~106.0厘米,穗长23.3~24.8厘米,亩有效穗16.3~18.4万穗,每穗总粒数151~173粒,结实率70.4%~72.8%,千粒重20.8~21.7克。精米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整精米率30.7%~45.9%,长宽比3.4~3.5,垩白粒率13%~16%,垩白度1.5%~1.8%,胶稠度73~80毫米,直链淀粉10.8%~12.9%,食味品质80~83分。中感稻瘟病,中B、中C群和总性频率分别为78.95%~93.8%、69.23%~92.9%、76.47%~94.3%,病圃鉴定穗瘟3~4级,叶瘟2.3~3.8级;感白叶枯病(IV型菌7级,V型菌9级)。
产量表现: 2013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391.34公斤,比对照种红荔丝苗增产26.21%,增产极显著;2014年早造复试,平均亩产370.03公斤,比对照种粤红宝增产4.89%,增产不显著。2014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99.79公斤,比对照种粤红宝增产8.57%。日产量2.96~3.39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加强中后期肥水管理以提高结实率;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C两优191为感温型两系杂交红米组合。早造全生育期与对照种红荔丝苗相当,比对照种粤红宝短4天。丰产性较好,精米米质未达优质等级,中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适宜我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二)玉米
育种者: 南宁市桂福园农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 bw-2×AB3(母本“bw-2”是由广西宜山糯、都安糯、贵州岑巩白糯、烟单5号等组成的自然混粉群体中优选糯玉米单株自交而得的自交材料“14-27“作母本和新疆引进的超甜玉米“新疆一号”作父本杂交后,经多代自交分离和系谱选择选育而成的超甜糯双隐纯合体自交系;父本“AB3”是苏玉糯2号糯玉米经自交多代选育而成的自交系。)
特征特性: 糯玉米单交种。春植生育期76~80天,比对照种粤彩糯2号短1~2天。株高178~198厘米,穗位高60~79厘米,穗长17.9~18.7厘米,穗粗4.7~4.8厘米,秃顶长1.6~2.2厘米。单苞鲜重269~295克,单穗净重212~232克,单穗鲜粒重140~147克,千粒重303~305克,出籽率62.89%~66.01%,一级果穗率80%~82%。果穗筒型,籽粒白色,直链淀粉含量0.79%~4.4%,果皮厚度测定值67.99~81.12微米,适口性评分85.0~85.3分。抗病性接种鉴定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田间调查高抗茎腐病,抗纹枯病和大、小斑病。
产量表现: 2014和2015两年春季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鲜苞分别为902.2公斤和999.7公斤,比对照种粤彩糯2号分别增产17.32%和20.17%,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15年春季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鲜苞944.7公斤,比对照种粤彩糯2号增产14.16%。
栽培技术要点:一般亩植3000~3200株。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天贵糯161为糯玉米单交种。春植生育期比对照种粤彩糯2号短1~2天。丰产性好,籽粒白色,直链淀粉含量0.79%~4.4%,糯性较好,果皮较薄,适口性良。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适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种植。
育种者: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 N39×甜糯2(母本“N39”是从中糯2、中糯309等糯玉米杂交种中通过二环系选择、混粉自交后形成的糯玉米群体NQ-1种植行中选取第139行的果穗,经连续自交6代育成的自交系;父本“甜糯2”是用白糯6×白色甜玉米自交系SH-251组配二环系,连续自交9代育成的双隐性基因纯合体自交系。)
特征特性:糯玉米单交种。春植生育期75~77天,比对照种粤彩糯2号短3~4天。株高172~190厘米,穗位高51~66厘米,穗长16.9厘米,穗粗4.9厘米,秃顶长1.0~1.2厘米。单苞鲜重268~281克,单穗净重219~228克,单穗鲜粒重152~154克,千粒重329~348克,出籽率66.03%~69.52%,一级果穗率81%~83%。果穗筒型,籽粒白色,直链淀粉含量0.77%~3.4%,果皮厚度测定值70.09~74.89微米,适口性评分86.8分。抗病性接种鉴定中抗纹枯病,抗小斑病;田间调查高抗茎腐病,中抗纹枯病和大、小斑病。
产量表现: 2014和2015两年春季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鲜苞分别为878.4公斤和986.1公斤,比对照种粤彩糯2号分别增产14.23%和18.54%,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15年春季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鲜苞922.7公斤,比对照种粤彩糯2号增产11.51%。
栽培技术要点:一般亩植3000株左右。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京科糯2016为糯玉米单交种。春植生育期比对照种粤彩糯2号短3~4天。丰产性好,籽粒白色,直链淀粉含量0.77%~3.4%,糯性较好,果皮较薄,适口性良。中抗纹枯病,抗小斑病。适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种植。
育种者: 海南绿川种苗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 922×980nct(母本“922”是用华珍与台湾农家黑糯玉米杂交后,经8代自交选育而成的黑色糯玉米自交系;父本“980nct”是用衡白522白糯玉米与广西桂林农家白糯玉米杂交并自交7代,选取双隐性糯质甜玉米基因突变籽粒自交选育而成的白色甜玉米自交系。)
特征特性:糯玉米单交种。春植生育期78~79天,比对照种粤彩糯2号短0~2天。株高192~217厘米,穗位高78~96厘米,穗长18.1~18.4厘米,穗粗4.5~4.7厘米,秃顶长1.2~1.3厘米。单苞鲜重256~277克,单穗净重203~214克,单穗鲜粒重142~146克,千粒重293~306克,出籽率68.58%~70.02%,一级果穗率81%~82%。果穗锥型,籽粒紫白相间,直链淀粉含量0.79%~5.3%,果皮厚度测定值65.60~75.45微米,适口性评分85.6~86.0分。抗病性接种鉴定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田间调查高抗茎腐病和纹枯病,抗大、小斑病。
产量表现: 2014和2015两年春季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鲜苞分别为873.0公斤和962.8公斤,比对照种粤彩糯2号分别增产13.52%和15.73%,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15年春季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鲜苞907.7公斤,比对照种粤彩糯2号增产9.69%。
栽培技术要点:一般亩植3000~4000株。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美玉糯9号为糯玉米单交种。春植生育期比对照种粤彩糯2号短0~2天。丰产性好,籽粒紫白相间,直链淀粉含量0.79%~5.3%,糯性较好,果皮较薄,适口性良。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适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种植。
育种者: 广东华农大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 wx070×wx078(母本“Wx070”是由华美糯7号、桂糯、苏玉糯、沪糯、粤糯5个品种组成的混粉群体中,选取华美糯7号的果穗经连续套袋自交7代育成的自交系;父本“Wx078”是由京科糯2000、桂糯、苏玉糯、中糯、沪糯、粤糯6个品种组成的混粉群体中,选取京科糯2000的果穗经连续套袋自交7代育成的自交系。)
特征特性: 糯玉米单交种。春植生育期78~80天,比对照种粤彩糯2号短0~1天。株高187~208厘米,穗位高63~80厘米,穗长17.7~18.2厘米,穗粗4.7厘米,秃顶长0.7~0.9厘米。单苞鲜重265~272克,单穗净重209~210克,单穗鲜粒重145~146克,千粒重298~334克,出籽率68.76%~69.66%,一级果穗率78%~82%。果穗筒型,籽粒紫白相间,直链淀粉含量0.76%~6%,果皮厚度测定值69.38~73.94微米,适口性评分86.1~86.5分。抗病性接种鉴定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田间调查高抗茎腐病和纹枯病,抗大、小斑病。
产量表现: 2014和2015两年春季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鲜苞分别为919.9公斤和926.8公斤,比对照种粤彩糯2号分别增产19.63%和11.41%,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15年春季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鲜苞902.5公斤,比对照种粤彩糯2号增产9.07%。
栽培技术要点:一般亩植3200~3400株。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华美糯17为糯玉米单交种。春植生育期与对照种粤彩糯2号相当。丰产性好,籽粒紫白相间,直链淀粉含量0.76%~6%,糯性较好,果皮较薄,适口性良。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适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种植。
育种者: 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西由种子分公司
品种来源: EN野早4-2×华甜(母本“EN野早4-2”是用稳定自交系EN196[哈尔滨黑糯(意大利黑玉米后代)×196]与BN野早4(BN196×黄野4)加代自交选育而成的糯玉米自交系;父本“华甜3189-222”是用黄糯自交系HN3189与珍甜-2(华珍杂交种二环系)杂交后,用黄糯作母本单株配对测比,加代定向选育而成的甜糯玉米自交系。)
特征特性: 糯玉米单交种。春植生育期76~81天,比对照种粤彩糯2号短0~2天。株高167~194厘米,穗位高48~67厘米,穗长18.4~18.5厘米,穗粗4.7厘米左右,秃顶长1.6~1.7厘米。单苞鲜重261~263克,单穗净重205~206克,单穗鲜粒重135~136克,千粒重289~310克,出籽率64.74%~66.21%,一级果穗率79%~80%。果穗筒型,籽粒紫白黄相间,直链淀粉含量0.80%~3.9%,果皮厚度测定值73.61~76.84微米,适口性评分86.5~85.8分。抗病性接种鉴定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田间调查高抗茎腐病,中抗纹枯病,抗大、小斑病。
产量表现: 2014和2015两年春季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鲜苞分别为854.9公斤和922.6公斤,比对照种粤彩糯2号分别增产11.17%和10.90%,增产分别达显著、极显著水平。2015年春季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鲜苞917.0公斤,比对照种粤彩糯2号增产10.81%。
栽培技术要点: 一般亩植4000株。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西星五彩鲜糯为糯玉米单交种。春植生育期比对照种粤彩糯2号短0~2天。丰产性较好,籽粒紫白黄相间,直链淀粉含量0.80%~3.9%,糯性较好,果皮较薄,适口性良。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适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种植。
育种者: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 NT112-424×N82-126(母本“NT112-424”是用甜糯玉米杂交种金莲雪糯6号经6代自交选育而成的白色甜糯玉米二环系;父本“N82-126”是用西星黑糯1号与郑白糯1号杂交后,再与香糯618杂交,经8代自交选育而成的白色糯玉米自交系。)
特征特性:糯玉米单交种。春植生育期76~78天,比对照种粤彩糯2号短2~3天。株高177~206厘米,穗位高64~86厘米,穗长16.9~17.5厘米,穗粗4.6~4.7厘米,秃顶长1.6~1.7厘米。单苞鲜重247~257克,单穗净重206~211克,单穗鲜粒重139~149克,千粒重283~311克,出籽率67.42%~70.88%,一级果穗率80%左右。果穗筒型,籽粒白色,直链淀粉含量0.7%~0.77%,果皮厚度测定值67.75~71.03微米,适口性评分86.6~86.8分。抗病性接种鉴定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田间调查高抗茎腐病,抗纹枯病和大、小斑病。
产量表现: 2014和2015两年春季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鲜苞分别为866.1公斤和898.6公斤,比对照种粤彩糯2号分别增产12.63%和8.02%,增产分别达极显著、显著水平。2015年春季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鲜苞881.8公斤,比对照种粤彩糯2号增产6.56%。
栽培技术要点:亩植3000~3300株,授粉后23天左右采收。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粤鲜糯2号为糯玉米单交种。春植生育期比对照种粤彩糯2号短2~3天。丰产性好,籽粒白色,直链淀粉含量0.7%~0.77%,糯性好,果皮较薄,适口性良。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适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种植。
育种者: 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 粤农9号选-5×PS2-2(母本“粤农9号选-5”是从粤农9号选择优良单株经6代自交选育而成的硬粒型玉米自交系;父本“PS2-2”是由苏玉29自交分离后,经6代自交选育而成的玉米二环系)。
特征特性:普通玉米单交种。春植生育期102~105天,比对照种华玉8号长3~4天。株高226~235厘米,穗位高97~98厘米,穗长18.4~19.2厘米,穗粗4.5~4.6厘米,秃顶长1.0~1.1厘米。果穗筒型,籽粒黄色,硬粒,穗粒重144~165克,千粒重300~329克,出籽率80.67%~81.14%。淀粉含量63.5%~65.2%,脂肪含量3.0%~4.32%,蛋白质含量9.88%~11.36%,容重788.3~808.0 g/L。抗病性接种鉴定中抗纹枯病,抗小斑病;田间表现中抗纹枯病和大、小斑病,高抗茎腐病。
产量表现: 2014和2015两年春季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369.8公斤和445.8公斤,比对照种华玉8号分别增产18.01%和11.79%,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15年春季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41.81公斤,比对照种华玉8号增产11.53%。
栽培技术要点:春植亩植3000~3500株,秋植亩植3500~4000株。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圣金玉1号为普通玉米单交种。春植生育期比对照种华玉8号长3~4天。丰产性好,出籽率高,籽粒硬粒型。中抗纹枯病,抗小斑病。适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种植。
(三)马铃薯
育种者: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引种者:华南农业大学、惠东县科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惠东县奕达农贸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C91.628/C93.154
特征特性:中熟,冬季种植生育期95~98天,比对照种粤引85-38长8天左右。平均株高36.8~46.0厘米,茎绿色,叶深绿色。块茎长卵圆形,黄皮淡黄肉,薯皮略麻,芽眼浅。薯块整齐,商品薯率为85.6%~86.45%。食味鉴定为优,分值6.8分。品质检测结果:还原糖含量0.07%,蛋白质含量2.48%,块茎干物质含量19.60%,淀粉含量12.7%。抗病性接种鉴定为高抗晚疫病、高感青枯病。
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省冬作马铃薯品种区试,平均亩总产量1996.8公斤,比对照品种粤引85-38减产6.15%,减产未达显著水平;2014年复试,平均亩总产量3164.2公斤,比对照品种粤引85-38增产19.12%,增产未达显著水平。2014年同期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亩总产量2476.5公斤,比对照品种粤引85-38减产1.89%。
栽培技术要点:(1)忌与花生、烟草和其它茄科作物轮作,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条件好田块种植;(2)播种期10月下旬~11月中旬;(3)播种前进行催芽处理,密植每畦种双行,株距25厘米,每亩种植5000株左右;(4)播种前每亩施腐熟鸡粪600~800公斤、复合肥40公斤、氮肥15公斤;(5)苗期和现蕾期除草、培土2~3次;(6)注意防治青枯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中薯18号为鲜薯食用型马铃薯品种。中熟,冬季种植生育期95~98天,比对照种粤引85-38长8天左右,产量与对照种相当,品质优。茎长卵圆形,黄皮淡黄肉,薯皮略麻,芽眼浅,块茎干物质含量19.60%,淀粉含量12.7%。高抗晚疫病,高感青枯病。适宜我省粤东、粤西马铃薯产区冬季种植,栽培上要特别注意防治青枯病。
(四)花生
育种者: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粤油13/鲁花14
特征特性:珍珠豆型花生常规品种。春植全生育期129~131天,与对照种粤油13相当。株高中等、生势较强,主茎高45.3~51.5厘米,分枝长52.6~55.6厘米,总分枝数7.3~7.6条,有效分枝6.2~6.7条。叶片大小中等,叶色绿,主茎节数16.3~17.0节,收获时主茎青叶数7.4~7.5片。单株结荚数19.5~19.9个,饱果率79.0%~80.1%,双仁果率81.8%~83.9%,百果重179.0~183.8克,半公斤果数307~326个,出仁率66.5%~67.0%。品质鉴定含油率48.0%~50.1%,蛋白质含量23.1%~24.0%。中抗青枯病,田间种植表现高抗叶斑病(2.4~2.6级)和锈病(2.5~2.8级),抗倒力较强,耐旱性和耐涝性均强。
产量表现:2014年春季参加省区试,干荚果平均亩产277.31公斤,比对照种粤油13增产5.04%,增产达显著水平;亩仁产量185.05公斤,增产2.59%,增产未达显著水平。2015年春季复试,干荚果平均亩产289.57公斤,比对照种粤油13增产9.94%,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亩仁产量194.20公斤,增产5.37%,增产未达显著水平。
栽培技术要点:⑴适时早播,每亩播种1.8~2.0万苗为宜;⑵施足基肥,适量及时追肥;⑶苗期及荚果充实期注意防旱。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粤油41为珍珠豆型花生常规品种。春植全生育期与对照种粤油13相当。丰产性较好,出仁率66.5%~67.0%,含油率48.0%~50.1%,蛋白质含量23.1%~24.0%。中抗青枯病。适宜我省水旱轮作田种植。
已评论列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辽审玉米2012审定公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