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3二兄妹找妈妈,社保我帮妈买的,受益人可以是我吗?

现在位置:点击今日 | 用爸社保卡给妈买药,算诈骗吗?_搜狐我来说两句-爱微帮
&& &&& 点击今日 | 用爸社保卡给妈买药,算诈骗…
导语: 据《绍兴日报》报道患有高血压的邹某,让女儿用丈夫老周的社保卡买药,合计报销11376.64元。经法院审查后,母女俩不仅偿还了报销金额,还要双双获刑。不少网友感叹,都是一家人,医保为什么不能通用。用亲人的医保看病买药,到底算不算诈骗?骗取医保定诈骗罪并无不妥  公开资料显示,因为骗取医保被判刑甚至入狱的不在少数。例如2014年11月,广西南宁一起案例,弟弟冒用其大哥身份住院治疗,骗领保费14.3万余元。青秀区法院认为其已构成诈骗罪,滕某领刑3年6个月。  不仅冒用人将被判刑,被冒用人假如知情,也难逃责罚。2014年8月,洪泽罗某用自己妹妹的信息和医保卡住院治疗并报销费用。治疗期间,罗某前后共报销医疗费用20228元,其妹妹领取大病保险补偿费用6230元。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罗某及其妹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医疗保险数额较大,其行为均已构成诈骗罪,且两人共同实施诈骗行为,均需承担相关责任。  此类案例均发生在2014年以后,原因在于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对《刑法》第266条作出解释,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金或者其他社会保障待遇的,属于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也就是说,违规骗取医保,就会被认定为诈骗罪。诈骗罪的最新解释,解决了骗保处罚仅停留在经济层面的问题。  根据当地对于“诈骗罪”金额的认定,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6000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属于“数额较大”, 而此次母女俩买药合计报销11376.64元,明显已经到达了“数额较大”的量刑标准,将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诸暨市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两人拘役3个月,缓刑5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在标准的范围内。部分地区亲属可互刷医保卡 但有条件  骗保纳入诈骗罪,但用爸爸的医保卡给妈妈买药算骗保吗?这是不少网友疑惑的问题。按照中国人的情理思路,一家人的钱都是在一起的,彼此相互使用并无不可。况且每个月都要交医保,每个人金额不同,但如果不常去医院的话,账户中的钱基本都会保留下来,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笔大钱。看着这笔钱在账户中躺着,一些人觉得很浪费,所以如果亲戚朋友有需要,就会以自己的名义帮忙开一些药。  医保政策主要以各地制定的地方法规为准,医保卡资金供亲属使用,很多地方已经被政策允许。广东广州市、珠海市、东莞市、深圳市以及重庆市、台州市、郑州市等多地已经开始实行将医保卡内结余资金的使用权范围扩大至家人。  以台州市为例,日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发的《关于扩大医保个人账户结余资金支付范围的意见》中提到,允许参保人员近亲属发生的一些费用,使用个人账户历年结余资金支付。  不过,参保人员用医保卡历年积余的钱支付近亲属发生的费用,一定要同时符合三个条件:1.个人账户历年结余资金超过6000元;2.申请支付的费用合计在2000元以上;3.支付后个人账户历年结余资金留存款不少于3000元。参保人员从其个人账户历年结余资金中支付近亲属发生的费用,需凭相关证明材料,如证明近亲属关系的户口本、结婚证等,医保卡、医院收费原始凭证、清单和病历,到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申请。  有些人或许在想,反正近亲属医保卡里的钱按规定可以支付,到社保部门办理相关手续麻烦,不如直接拿他们的医保卡刷方便。这种行为就属于利用他人医保卡骗取医保基金,构成犯罪的,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亲属可互刷仅限卡内资金 报销部分碰不得  此次案件审理地点是浙江绍兴诸暨市,暂不论当地有没有施行医保卡全家通用制度,即使施行了,此次母女的行为也已经构成骗保。因为大部分地区的医保卡全家通用或亲属可用制度都是指卡内余额可以共享,但报销部分不能通用。  以此次事件为例,假如给母亲买药时仅仅是刷爸爸卡里的余额,并不涉及国家报销,那么在符合规定流程的情况下,在亲属医保通用地区,是不涉及骗保的;但新闻中显示,女儿用父亲的社保卡买药,合计报销11376.64元。也就是说涉及到了国家报销部分,那么无论当地是否属于亲属医保通用地区,这样的行为都涉及骗保。  以家人可用医保卡的广州为例。“我老婆是在广州参加医保的,有广州的职工医保卡。上星期,我患了重感冒,听说可以用家人医保卡了,我就带上了老婆的医保卡和身份证去看病”“感冒总共花了100多块钱,选了门诊定点,可以报销一半,只需付50多元,但我在结算的时候,却从医保卡上个人资金里面全额划了100多元,医院说我不能报销”。郭先生对此表示不解。  “这是对政策存在误解”。广州市人社局医保处张学文表示,使用亲属的医保卡,只能使用亲属医保卡中个人账户的资金,报销的部分是不能使用的。也就是说,郭先生可以使用老婆医保卡中个人账户里面的资金。医保卡个人账户全家用的概念是指家庭成员的医保卡里属于个人自己的钱,可以用来帮助支付家庭成员自负部分,而不是同时用来享受报销待遇的。母女骗保受罚 医院也不能免责  医保相关的全国性法律法规并不多,主要起到定基本线路,而细则大多是地方根据国家政策以及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的。这就造成了多地的医保政策并不统一,并且地方政府更新政策规定时,许多老百姓并不能在第一时间知晓。那么相关的配套单位例如医院,药店等,有义务提醒患者当地的医保卡使用方法和规矩。  没有医疗机构纵容、配合、就医人员一般无法实现侵害医保基金的目的。医院在受理医保相关业务时有义务核查姓名等身份信息,发现信息不符时应拒绝办理。但在现行环境下,不少医院采取打“擦边球”的政策。即在社保局常审查的检查科等项目上,拒绝病人使用他人医保,而在购药审查不严的环节,则对冒用他人医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点击展开全文
搜狐我来说两句官方微信账号。欢迎新童鞋!我是传说中的小编,每天为你提供犀利、幽默、独到、深度的网友跟帖,以全新的视角带你读懂新闻。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发送邮件到 bang@ 或联系QQ ,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我给一家三口买的重疾险,欢迎拍砖!(36楼有我的香港保险签单经历)回复:122浏览:25173 本帖最后由 柠檬片儿 于
23:07 编辑
我自己本身就是从事金融行业,对于保险的投资理财功能并不,所以那些以养老为目的的保险产品,根本入不了我的眼,收益还不如自己投资。但是从开始,我就开始考虑给孩子以及家人提供更多的保障,虽然现在的条件还可以,可万一来场大病、出个意外,就可能给家庭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我主要放眼于保障型的保险产品。
8年前,我经朋友介绍,联系了一个资深的友邦代理,可能因为熟人介绍的关系,人家很实在地给我推荐了友邦的拳头产品----意外险附加住院医疗(具体产品名字忘记了),当时也给我推荐了重疾险,但是我最终没买,因为觉得第一、保费不便宜(近万元),第二、保障也不够全面(没怎么覆盖早期疾病,据说要病到没得救才有得赔),第三、保额永远不变,买50w,几十年后还是50w,几十年后的通胀估计50W也不值钱了。当时考虑到小孩刚出生,经济压力也大,一家人的重疾买下来,要好几万,就放弃了,只购买了意外+医疗的组合,价格也不贵,全家人一年才几千元而已。
不过,最近家人的一场重病,让我重新把购买重疾险提上日程。
我GG70多岁,一直身体健康,每天早上6点钟就去打球,除了高血压外,其他一切正常。可万万没想到,居然去年底查出了肺癌,刚开始一点征兆都没有,还是每年一次的体检查出的问题。这一查出来就不得了,第4期,也就是最严重的一期。 这一病,可就把家人都弄得人仰马翻,找人托关系,联系医院床位,且不说花了多少钱,光这事给大家带来的精神压力就非常大。好在我们经过这么多年的打拼,经济实力比以前好很多,虽然治病花了不少钱,但还算能够应付。现在化疗就不下10次了,因为老人年纪大,我们用了最好的药,要打一种不能报销,要自己去指定药店买的进口药,一针就1W多,每住一次院,连打3针,后面根据情况减少。除了医疗费用外,各种补品也是不断,什么灵芝孢子粉、几千元一斤的辽参.....反正只要是听说对病有好处的都买来吃。反正我也数不清到底花了多少钱,只知道是个无底洞,大半年了,每个月要去住院1-2次写着写着,我怎么觉得这个贴放在理财版不太合适?好像谈天说地版更合适。等我一会有空了继续八。。 本帖最后由 柠檬片儿 于
16:12 编辑
有了目标后,我就开始行动。身边做保险的人也有那么几个,比较咨询了之后,我主要考察了友邦的全佑重疾,和平安的平安福。比较两份建议书,各有千秋,平安福也是最近据说卖的很火的一个产品,光从费用上看,同样的保额50W,友邦的报价要贵一些。可能是自己以前在外资工作的关系,我还是比较倾向于外资公司的产品,感觉做事严谨些,而且在友邦买的意外险,理赔过一次,感觉很方便。一直在两份建议书中犹豫不决。
后来,有个朋友向我推荐香港的保险,她自己因为身体原因(做过某个部位的手术),被国内多家公司拒保重疾险,最后她成功在香港的保险公司投保(保费比标准单贵30%左右),非常开心,见人就吹捧香港保险的好处。所以在她的影响下,我又研究了一番香港的保险,主要是最大的三家----香港友邦、英国保诚和法国安盛。这个比较的过程是漫长的,手上5份建议书研究下来,我感觉自己也成半个专家了。
比较之下,我又见异思迁了。香港保险建议书,对于我还是有很大吸引力的,主要在于1、保障范围更广(54种重疾),覆盖多种早期疾病(35种);2、保额增值,以8岁孩子投保友邦为例,如果投保10W,保额到65岁增值到21.5W,80岁增到36.2W。而国内的保险都是固定不变的,10W保额到死了还是10W。3、保费更低,以国内友邦和香港友邦为例,后者比前者便宜20%左右。
不过,香港买保险也是有风险的,比如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地下保单”、香港保险公司是允许破产的、异地理赔是否方便等。
关于地下保单,我特意百度了一下,发现其实只要是投保人亲自过关去香港签单,是属于合法被承认的。地下保单主要针对于客户在国内签保单,然后让代理人带去香港的保险公司这种不规范做法。所以合法性的隐患可以排除。
关于保险公司破产,虽然法律上允许,但是就以前的案例来看,香港政府宁可让银行破产,也不会让保险破产。几年前,美国AIG集团出现问题,旗下的保险公司(AIA友邦)最终脱离AIG,在香港上市,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而且香港政府所推行的强基金(强制退休保障计划),就是放在前述的三大保险公司,所以香港政府也不会让这三家保险公司出问题。
而异地理赔,也是我非常关注的方面。虽然广州离香港很近,每年至少也会去几次,但是理赔是否方便还是要关注的。就我得到的信息,只要寄资料过去,审核无误,几个工作日就支付。这个和国内的好像也差不多,我在国内理赔过,也是寄资料过去,没问题就赔了。不过有一点,香港人做事都非常严谨,重审核,轻理赔,就是投保的时候审核非常严格,而理赔时,只要按照要求提供资料,理赔通常都很顺利。
权衡再三,我决定在香港给孩子和家人买重疾险。原本我想给一家三口都买香港友邦,可朋友推荐的理财师建议我大人买香港保诚,友邦更适合小孩子,保障全面,收益增值却没有保诚快。保诚的优势在于:1、投保前10年赠送保额的35%(成人,儿童更多,赠送50%)。就是投保10W,头10年可以赔13.5w。2、保诚公司公开承诺投资收入的90%回归客户,所以该公司的保单分红特别高,同样以8岁孩子投保10W,20年为例,第20年所获得的保额可以达到所交保费的5.11倍(友邦大约4.75倍)。而保诚越往后,优势越明显,假设活到100岁,可获得266.8W赔偿(友邦为83.4W)。
我们买保险,更多的是为了孩子的将来有保障,不至于大人得了病,把钱全用于治病,给孩子留下一个烂摊子。所以我觉得她的推荐组合挺符合我的需求。而且找这种独立的第三方理财师,所提供的方案也比较中肯,不会只着眼于某一家公司的产品,而是根据我的需求制定一个综合的方案。甚至不止保险,连孩子留学、移民等服务都可提供,所以中肯的建议赢得了我的信任。
我自己就是做金融的,对于数字很敏感,凭我自己的判断,最终选择的组合是孩子买香港友邦的进泰,大人买保诚的危疾终身保。
写这个贴,主要是因为经常看到很多人为给孩子选合适的保险犹豫不决,也许我的情况不一定适合于所有人,不过希望我选择保险的过程能给大家一些参考。有兴趣的大家也可以一起讨论。我准备这个星期就去香港签单,有点小期待,到时候再和大家分享签单过程。
该帖用户被禁言或者屏蔽柠檬片儿 发表于
权衡再三,我决定在香港给孩子和家人买重疾险。原本我想给一家三口都买香港友邦,可朋友推荐的理财师建议我 ...
贴主分享的实在太精彩了!不过很有点。。。。。。。。。。。
对于香港保险的问题,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以友邦保险为例,在内地、香港及全球很多地方都有分公司,按很多人的说法,香港的产品比国内的又便宜、保障又全面、很多人都喜欢和追捧,为什么我们友邦保险不把全球各分公司的产品全部统一化进行销售,这样全球的市场有多大呀?何必要这么麻烦还要跑到香港去投保?何必要放弃很多销售的机会呢?
& && &&&原因就在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开发产品所依据的法律、政策、医学发展水平、保险业的发展水平都不同,从而决定了开发和销售的产品必须有地区的针对性,这样才能保证客户长期享受保险利益的稳妥、与便利性,最大程度的保护客户的权益!保险公司除了要获得业绩,还要合规经营,否则不合规的操作会造成长期的经营风险问题!
& &&&&&我们先不看香港保险,就以国内保险的投保审核要求来看,对客户投保保监会有一个要求,客户必须在长期生活地、或工作地投保才可以,如果又不是长期生活地也不是工作所在地这样的话是不接受客户的投保申请的,也就是保监会要求的不可以异地投保,打比方王先生长期生活和工作都是在北京,他想向广州的保险公司来投保这是不可以的,原因就是为了保证客户享受服务的便利性!
& && & 保险的投保不像是买个手机、买个包包一次性的消费,今天不喜欢明天不用再重买,保险的投保只是一个开始,以后还有很多的售服务、理赔、变更事宜等都可能会发生,是拿来救命、保家的,如果躺在病床上了才发现买的东西起不到作用,那时找谁去?
特别提醒一下:很从内地的保险从业人员为了利益,呆在一家保险公司又卖内地保险、又卖香港保险其实这是违规的,是保监会严打的对象,如果被保监会或保险公司知道会除名的!在妈网上很多的香港保险贴中说自己投保香港保险很多都是销售人员注册的马夹和托来吸引大家眼球的而已!
& && & 保险的购买是为一份安心,别把为了获得安心这个初衷变成了一辈子的担心与不安!在哪买、跟谁买都是客户您自己说了算的,以上供大家参考!
SOLITARYHAWK 发表于
贴主分享的实在太精彩了!不过很有点。。。。。。。。。。。
像你这种人,专门在别人的帖子里发表不和谐言论,真是讨厌至极。我100%保证自己所分享的全部是亲身经历。你这个保险经纪人真是太闲了,没事就翻别人的帖子甚至回帖。到目前为止,我回过的关于保险的帖子也就那么1-2个,都是自己在研究各保险产品过程中,看别人的帖子有感而发写了几句。至于你所截屏的5.27日我回复别人的帖子,说我买了香港的保险,表述不准确,也被你拿来截屏贴出来,真是无聊!!!我上个月底就决定买香港的保险,也填写了申请的资料,代理人帮我发到香港那边去预约。所以我写买了香港保险,但我是约了后天去正式签单。
虽然没必要跟你这种人解释这么多,不过实在是看不过你这种在别人的分享帖里发长篇大论,攻击香港保险有何不好的。我在看别人的帖子的时候,就注意到你的回复,都是说香港保险如何不好,不如大陆保险公司等等。大家都是会思考的聪明人,不同的产品适合不同人群,无论是内地保险,还是香港保险,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大家各取所需就好了,实在没必要通过攻击别人达到自己的目的。你好好地卖自家的产品就好了,到处发布这种言论,真是烦人!!!
本帖最后由 SOLITARYHAWK 于
22:37 编辑
柠檬片儿 发表于
像你这种人,专门在别人的帖子里发表不和谐言论,真是讨厌至极。我100%保证自己所分享的全部是亲身经历。 ...
猜到会得罪人的了,不过我从没在哪说香港保险不好,只是把别人都不敢说的话讲出来,把一些潜在真正的问题、风险讲出来提醒大家留意而已,想拍砖就拍吧!
& && &&&在您写这种分享之前,已有N多个人像您这么类似的以客户的身份分享过香港保险,但大部分不是托或马夹,我不否认您是真正的香港保险的客户,但我也只是讲出我看到的真实事实,我得罪的人确实不少、尤其是很多在妈网上销售香港保险的,生气就拍砖吧,反正我已经得罪您了!
某人质疑我对香港保险的熟悉程度,可以和销售人员有的一拼了,我就当您在夸我好了。我做事就是有股子专研劲,什么事情都喜欢弄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尤其是这种长达20年的投资,不是一笔小数目,不考虑清楚下不了手啊。我前面也说了,手上5份建议书比较下来,我自己也成半个专家了。加上我本身金融出身,对这些收益什么的尤其敏感,我还特意做了一张表,比较不同公司的保障呢!
关于风险,我前面也提过了,这方面我非常看重,找了很多新闻,资料,国内保监会如何规定我不了解。反正我不在国内买,也就不受国内法规监管。而香港的保监处是明确允许香港以外的居民(包括内地人士)在香港以合法的方式购买保险,而且发生纠纷,可以向有关部门投诉。(原本这部分我也只是听说,为了证实,刚刚又通过度娘自学了一番)我还找到妈网其他人发的两张图片,我发觉自己的学习能力很强呢!
无论是定期还是终身,去香港投保的话我都会建议夫妻每人多花2000元左右各买一份100万保额的定期寿险。
关于某人说的合规经营方面,我的看法是,并不是香港保险公司违规,而是我们钻了香港保险的空子,我也曾经有这样的疑问,得到的解释是,香港保费之所以便宜,是因为保险的费率是按照当地的人口寿命、疾病发病率,死亡率等各种因素精算出来的。香港人平均寿命85岁,而内地则仅为75岁左右,人口比例相对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去较多。十几亿人口跟几千万人口去拼费率,香港无疑费用要便宜的多。
最后关于某人影射我是披着马甲的托,是销售人员,就更好笑了。我这个号注册都8年了,发的帖子关于什么的都有,吃喝玩乐,各种分享.....我仅仅就发了个关于保险心得的贴,就被人质疑一大堆,真是无趣。别说我现在不是保险销售人员,就算我是,分享一下心得体会,难道就碍着某些人的眼了9。
辛辛苦苦码了这么多字,觉得自己也挺无聊的,还是赶紧洗洗睡吧!
某人质疑我对香港保险的熟悉程度,可以和销售人员有的一拼了,我就当您在夸我好了。我做事就是有股子专 ...我确实是在夸您!关于理赔的问题都是出自于真正的理赔发生之时,而并非现在投保前,所以以后会发生什么问题只有以后才知道,只是提醒力求稳妥 本帖最后由 SOLITARYHAWK 于
23:26 编辑
柠檬片儿 发表于
关于某人说的合规经营方面,我的看法是,并不是香港保险公司违规,而是我们钻了香港保险的空子,我也曾经 ...
码这么多字确实辛苦了,不过相信是有价值的,因为应当很多人在看您的分享的!
& &&&如您所说钻了香港保险的空子,也确实是在做打擦边球的事情;这个钻空子的事情如果做的好从眼前来讲确实是省了点钱,但如果钻的不好那或许等于是为以后生活埋下了一个不知何时会爆发的地雷!
& &&&还是那句话,客户跟谁买、在哪买都是客户自己决定的事情,我们都只能祝福这些事情都能顺利、如愿!
楼主,方便分享一下你的保单么,我正在看英国保诚的,也是计划一家三口买,比较感兴趣你说的友邦的儿童险比保诚的有优势 本帖最后由 勤奋的小彭2014 于
14:51 编辑
1、如果儿童投保的话,友邦进泰的内部回报率比保诚、安盛要高,而且保费也是三家里面最低的
2、从保障上来说,友邦的早期疾病有三十几种,保诚只有十几种。
dj_pan 发表于
楼主,方便分享一下你的保单么,我正在看英国保诚的,也是计划一家三口买,比较感兴趣你说的友邦的儿童险比 ...
终于有非保险代理人回复帖子了,一度想过不再跟进这个帖子了。
我把给孩子做的,截屏几个主要的给你看吧。重大疾病各家公司大同小异,我就不截屏了。主要在于早期非重疾以及保额增值的差异。我孩子8岁,但是刚过生日,所以按照友邦的规定,可以回溯3个月,还按7岁投保,这样保费又便宜一点
楼主,按你的的一家三口的重疾保费一年的供保费用多少米啊 本帖最后由 柠檬片儿 于
23:59 编辑
dj_pan 发表于
楼主,按你的的一家三口的重疾保费一年的供保费用多少米啊
我和孩子各买10万美元,老公15万美元,今天交了保费5.2w。明天有空再写今天的签单过程和楼主一样是买香港友邦的重疾,老公和你一样研究的很细。和邻居几家人一起去买的。保障范围大。相信大公司啦。起码条款清清楚楚。百年的公司。跟国际接轨。
要不有那么多国内人去投保,(老公一班律师会计师医生朋友够精明的)
我联系了香港友邦的保险经纪给出的建议是小孩如果已经购买了基本保障险,可以等大一些再买,我的保险计划是,大人重疾保险+小孩教育保险+本地居民重疾+以外保险。大人重疾的,我看楼主你选择是保诚,保诚和友邦你对比过么,我看的很晕,看看你的看法是咋样的坐等楼主更,明天去HK我和孩子各买10万美元,老公15万美元,今天交了保费5.2w。明天有空再写今天的签单过程 ...楼主,你好,这些钱是一年的保费,还是总额啊?回复
楼主,你好,这些钱是一年的保费,还是总额啊? 回复
一年的保费,一家三口,除了老公15w美元外,孩子和我是各10万。保费一共9k美元左右,折人民币5w多
快速回复您需要后才可以发帖-(C)&广州妈妈网&孩子的监护权不是我,我给孩子买保险,受益人可以是我吗_百度宝宝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兄妹偷吃禁果时妈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