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项目盈亏平衡分析一家便利店做了几年后怎么算盈亏

便利店打造一家旗舰店的必要
便利店打造一家旗舰店的必要
印象中便利店该小而精,100平方米以内最为理想,超过100平方米的略显大些,那就完全可以做成便利店中的旗舰店。比如美地湾景店,比如集团下属的便利店中任何一家面积100平米以上有生鲜柜组的都可以考虑。
为什么要打造一家旗舰店呢?
一来公司的便利店数目已经非常可观,辐射区域相当大且效益总的来说不错,只是零售业竞争激烈,便利店大约做到一百家左右的时候才能够看到赢利,象7-11好象也要用九年的时间实现盈亏平衡,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有忧患和危机意识,避免来一家大型商超就会与我们平分秋色,所以当务之急要做的,就是在此之前稳如磐石,无懈可击,将大型商超扼杀在萌芽状态,尤其象美的湾景店,无论从卖场还是便利店的覆盖面积、销售业绩、人员配置、发展前景等方方面面来看,都具备做旗舰店的实力,当然细节问题有待商榷。
二来俗话说的好:若想打铁自身硬。任何层面的管理落实开来,无非就是人、财、物的管理,最终实现向管理要效益,而零售业管理人员流动性大,频繁换将势必会给店面多多少少带来一些经营上的难题,如此说来,打造一家旗舰店,统一一个标准,或者拿出一个店长工作手册,这样对任何一家便利店来说,店长的新旧更替都不会影响便利店工作的正常开展,不涉及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会让便利店伤筋动骨,每一位店长都能无限挖掘自身的可能性和潜力,与便利店一起实现质的飞跃。
第三,目前公司在发展阶段,本着“多开店、开好店”的原则,已经成功开设80几家门店,成为承德地区颇具影响力及最具投资价值的便利店品牌,尤其需要一家样板作为旗舰店,更好地树形象打品牌。承德不象国内的一些大城市,比如上海和北京,便利店始终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便利店公司都在加速扩张,而真正赢利的公司未必有几家,承德就是承德,便利店的发展要符合当地的受众需求,目前我们既不需要高速,也不需要加速,而是需要常规行驶,不快不慢,平稳着陆,坚持努力创新、科学管理、独到经营、标准操作,以开放学习的态度来面对各种商业挑战,严格按照便利店经营的原则去拓展,毕竟连锁不是目的,便利才是终极目标,只有实现便利了,对于消费者而言,便利商品和便利服务缺一不可,保证便利的商品结构,新鲜的品质,彻底的清洁卫生,服务的亲切快速,尽快地实现每一家便利店都是精品旗舰店的范儿。
综上,个人认为,有必要打造一家便利店中的旗舰店。
作为一家旗舰店,首先要有一个坚不可摧的团队。标配不够,可以顶配。店长1人,储备干部1人,见习店长1人,店助1人,生鲜2人,收银2人,理货2人,每班确保无空岗;
从店长到店员,每一个员工都是公司的领头羊,无论人品,还是业务,各方面的能力都是一流的;其次店长要被充分授权,才可以放开手脚去管,新进员工基本上都可以从旗舰店学习,所以旗舰店身负重任:既要带出储备干部,见习店长,生鲜、收银、理货每个岗位的员工,业务都必须拔尖,才能带出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后备力量,至于授权到什么程度和级别,可以深入探讨。
至于库房是否需要专人管理,商品陈列如何推陈出新,是否有必要在旗舰店里醒目地亮出公司简介,店面卫生还有服务怎样才能做到更好,如何才能实现顶配下的高销售,而这个顶配的每一个岗位,如何才算达到旗舰店员工的水平,这些,都是岗位职责中必须明确的,这里就不细述了。
当然以上只是一已之拙见,仅供参考。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为什么中国内地的便利店都在亏损?如何看待 7-11 和全家的关店潮?
【汪惟的回答(158票)】:
Q1:中国内地的是都在亏损吗?
不能说便利店都在亏损,但是就品牌来讲很有一部分在亏损(不是说店)。
主要亏损的区别是在管理费用上,说白了就是店铺负担不了总部的费用。
总部这么多人,财务、采购、展店,每月都要发工资、办公费用是很大一笔钱。这笔钱就叫总部管理费用。
盈利情况大概有以下几种
①店铺总体赚钱+总部赚钱=大家赚钱良性循环。
比如美宜佳。加盟化、二线城市便宜的租金。生意也不复杂,就一直开下去了。
②店铺总体亏钱+总部赚钱=老板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比如一些无良加盟品牌。不过开不了多久牌子就倒了,老板换个牌子重新再来。
③店铺总体赚钱+总部亏损=品牌总体亏损。
比如全家。店铺营业额很高,单店能赚钱。
但是店数还不够多,分母一小,每个店平摊上总部费用就还是亏损。
④店铺总体亏损+总部亏损=品牌总体亏损。
比如上海7-11。虽然有些店铺赚钱,但部分店亏损,总体还是亏。摊上总部费用亏的更多。
实际上只要店铺能持续赚钱,在生意上就都还算良性循环,只要店数能够上去,最后总部费用还是能够cover的。
所以在这儿主要说店铺为什么会亏,主要就是以下三个原因。
核心城市的商业地段的高房租
进口品牌没有香烟牌照人民群众还没养成消费习惯
其实还有一种情况
店铺总体赚钱+总部赚钱+国家亏损=品牌总体赚钱比如好德、可的
因为这些便利店在帮上海地区解决下岗再就业人群。因为有个维稳行为,国家给优惠不是一星半点——负担了大部分的房租(固定成本的大头)。但这不可能永远存在,四零五零人员退休了应该就得不到这份优惠了(说不定)。
首先先问是不是,上海7-11、全家关店潮存在吗?
至少2013年是存在的(本问题提问的时间)。具体数据欠奉,每个品牌在10家店以上。
总体原因:
由④想转③,或者由③想转①,把没希望盈利的店全关掉,认赔认沉没成本,总结教训下次再来。
直接原因:
上海7-11是因为来了新总经理,三把火,甩包袱。
全家每年都有关店开店,2013年特别多关店,可能是和走向全国的策略有关,还有一个原因就是2008年疯狂开店狙击7-11进上海带来的后遗症(五年房租到期续约或涨价)。
【烷烃酱的回答(19票)】:
嗯我觉得便利店(主要指全家,7—11,罗森这三家)主要的优势是里面卖的即食产品,关东煮盒饭寿司面包包子炸物这些(我真的很少看见去便利店不买吃的的人),因为这些并不是处处都买得到的。而其他的东西确实是比超市贵了。
那么看它的生存空间就应关注这些优势食品在这座城市的销路了。比如它开在小吃一条街上那肯定卖不好,但如果出现在公司|学校|工地旁,盒饭什么的需求量很大那么就很赞,顺带着这些顾客也会买点其他东西的。
所以我觉得食物真是便利店的命脉,o开不开得下去要看是否有食客@—@
p.s.本人在上海,真没怎么见过倒闭的全家,其次是7—11(大概是因为客户定位不对,老是做些礼盒预订这类高成本货物的广告),倒是许多老牌便利店倒闭了,因为不跟着市场需求发展,就算政府指定能在你们那儿交水电煤费,你营业额不行谁帮的了?
所以其实非常好理解:认真做的便利店还是活得下去
【李曾是少年的回答(5票)】:
我觉得便利店不是说全亏损,一二线城市便利店的营业额基本上是很难低的,首先他们的营业时间是24小时不间断的,夜间营业额很容易被大多数人忽视掉,而且甚至个别店面会出现夜间营业额高过白天的情况。
所以我认为现在当前国情下决定于一家便利店是否能生存的根本条件是……地段!!。有些地方你看着在一个角落上怎么可能开得住,偏偏的,他就是那么的坚挺。有些看着平时来来往往人挺多的,平时生意也好到忙不过来,可能也会意外的关店易主了。大多数便利店都不是死在营业额上,都是被租金和运营成本压垮的,说白了就是很多加盟商对于便利店这个新生事物选址经验不足。所以造成了我们看着一片片倒闭的现象……
我认为不是说盲目追求人流量多的地方,就能保证便利店的盈利,你如果把便利店当作杂货店来经营,那么基本是很难生存住的。我对它的定位是为生活方方面面提供便利感的体验式消费。比如夏天那一般有两个冰橱的各式各样花花绿绿的饮料,各种琳琅满目的进口食品,保质期1天的新鲜盒饭,冬天热乎乎的关东煮还有各种便利服务等等……这些都是以前街边小店不具备的。
但是便利店的商品价格相对来说,也确实是高。所以他的消费群体就应该是那些注重感受对价格不是那么敏感的人群。这类人群在中国说到底就这么几类,白领,学生,还有在大城市里占很大一部分中高收入人群,这里为何要强调大城市,因为消费观确实是不一样的,跟钱没有关系。所以开店的选址,就要尽可能更多的辐射到这类消费群体。首先,闹市区人人都知道!但是投入真心不低而且往往有人捷足先登,所以风险性其实挺大,但是这种店营业额很高!!另外还有比如大公交车站(饮料,小食,早餐,关东煮),办公楼聚集地,甚至是办公楼内部(盒饭!!!还有小吃),酒店集中区(烟酒零食,夜场生意爆好),中高端小区附近(居民消费能力强,周边幽静房租相对不高,成功率颇高!!)等等可能还有没想到的。这类地方是我认为是目前便利店比较容易生存住的地方。
反之是一些城中村,租住多的居民区,本地人多的老小区。这类地方,人流量确实是暴高,但是这些地方往往消费层次没有那么高,他们中很大一部分会更青睐那种小型的烟酒铺子。或者是选一些主干道,人流量虽大,但是来来往往层次不固定,一来缺少固定的消费群体,二来人员流动性实在是太大了,人们往往不知道你这里有一家便利店,缺少固定的购物人群(这个超级重要!!)
而且这些地方因为人流量很大,房租往往不低啊,组个两个门面,在一线城市一年搞不好就十几二十万了,而且至少要雇4个人工资又是十多万加上一些日常运营费用。这个钱如果选址不对的话可不是那么好回的。很多店营业额真的不低,因为毕竟选址热闹,奈何日常支出实在是太高了。而且如果经营不住要关店,在你加盟的时候,那些装修费,冰箱冰柜等等加盟方那里都已经赚了你一笔,买来可都不便宜。所以往往都会选择找人接盘……这就弄的转手N次才黯然倒闭…… 所以如果想开住便利店除开闹市区之外,还可以选择有对应消费群体但是房租没有高到你入不敷出的地方。或者还有就是退而求其次,开快客这种低端一些的便利店,投入相对小一些,盈利能力也不差,反而容易经营住。特别是对于二线城市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个人认为比较当下之国情。
额……貌似跑题了,我打了辣么多字不要叠我啊!!!
【WangEyka的回答(5票)】:
谢邀。提问者一共提了两个问题,我一个个回答:
一、为什么中国内地的便利店都在亏损?
我并不觉得这个问题的前提成立,即“内地的便利店其实不都是亏损的”。便利店很多是加盟形式,每个加盟者一定程度上自负盈亏。我生活在广州,有些老的7-11已经起码开了10年了,未倒闭,说明这家7-11不亏损。
我倒觉得可以把提问者的这个问题理解为“为什么中国内地很多的便利店都亏损”。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最大的原因在于选址,便利店就是选址为王的生意;其次在于经营,例如对工作人员的管理、货架摆设等。而经营模式、供应链方面,我倒觉得不存在大问题,因为便利店的模式是统一的,供应链管理也是统一的,很科学。
因此,我觉得便利店倒闭最大原因在于“选址不当”。
二、如何看待7—11和全家的关店潮?
便利店最有可能的存活空间是大城市和中城市的商业区。大城市的人收入水平高,消费习惯一般是去超市囤货,去便利店买散货,便利店因此有机会;中城市的人收入一般,家庭作坊式的小士多店很多,且物美价廉,只有管理规范、人流密集的商业区才有便利店的生存机会;至于小城市,就不要开了。
看回7-11和全家的关店潮,这种“关店潮”发生在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因为只有一线城市才有“潮”,其他地方顶多是水滴)。原因很简单,成本上升。第一,便利店属于零售业,零售业属于服务业,服务业离不开“人”,服务业或者说便利店的“成本病”最大原因是由于“人”的劳动价格上升了,人力成本上升了。第二,地租上升,毫无疑问,一线城市地租日益上升,一山不能容二虎,便利店一多,生意稍有下降,便抵消不了上升的地租。
因此,人力成本和地租上升是导致便利店关店潮的主要原因。
【MarkPax的回答(3票)】:
国内许多城市的结构没有拉开,绝大多数人还是住在市区里,周边走不多远就会有诸如家乐福之类大超市。加上便利店的价格普遍偏高,所以多数城市里便利店的生存空间不大。我在国外的时候,几乎每个超市都离我有着超过20分钟的车程,所以除了每周一次的超市日之外,大多数的吃喝及日常用品都是在学校门口的7-11完成的
其实在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大超市也普遍离得很远且人很多需要排队,所以也会有很多便利店的
【包狗的回答(3票)】:
鄙人拙见-无非就是入不敷出--收支不平衡所致。
支出太高:
1】日本本土式的‘规模效应’并没有在中国得到实现--同一地区同一品牌的便利店越多,它的物流配送系统越省钱(日本一条街上可以看到同时有几家同一品牌的便利店)。显然地大物博的祖国并没能让精致的日本人适应(从一家走到另一家起码得2-3公里吧)。
收入不够:
2】消费理念不同--归根结底还是日式便利店定价过高了(除了自主经营的便当)。尼玛7-11、罗森、全家之流在国内贩卖商品的价格和日本真差不多。大家总归愿意去7-11旁边的那家便宜的私人小卖部吧。日本基本没有私人的小卖部,即使以前有都被便利店给标准化了(人家7-11什么的会主动找上门叫你加盟)。
3】理念太超前--这套玩意儿的确咱国人还不能接受。理念之一就是日本本土所提供的格式服务了--便利!各种订票,各种缴费,各种打印,各种传真,各种ATM有木有啊!7-11的人一年有366天在琢磨怎么给便利店新加服务。也有可能政策的原因如上服务并没有完全开放或部分开放。
4】民族意识的‘觉醒’。这尼玛肯定有一定的成分吧,要不然整天电视里放那种抗战片干啥!
PS:相传一般国内自主品牌便利店一天需要实行20次左右的配送,而7-11只需7趟。
相传7-11的关东煮和便当的营业额占了收入了50%左右。
相传日式便利店会帮经营者分担50%的日常支出(水电煤什么的,怕店长省电。。。)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海水不可斗量,如有重叠,请勿折叠,谢谢。
【吴三观的回答(1票)】:
先说说我的看法吧,北京最出名的便利店应该就是711,快客,好邻居,迪亚天天这些了,711与其他不同的是有一些属于自己独有的商品,但是这些产品质量在下降,作为一些其他的商品,现在中小型超市如物美京客隆可谓遍地开花,那么这些便利店本就在价格和商品丰富程度上没有优势,现在连区域覆盖程度的优势也快没了,剩下的也就是一个24小时营业了吧
下面扯点闲篇
我们高中在一个胡同里,校门的斜对面离着我们五十米的距离就开着一家711(开在胡同里的711也很少吧),当时2008年我们高三,对于一个账面上一个月只有一百块零花钱的我来说711一个六七块钱的汉堡,不到十块钱的寿司,五六块钱的川味鸡丝凉面对我来说其实有点奢侈但又很期待,那时候高三补课,每天下午上完正课还要补一节课,上正课最后一节的时候我们就在盘算待会下课去711买点什么吃个补充点能量也算犒劳犒劳自己一天辛苦的学习生活,于是等到补课的时候满教室都是汉堡的味道,好炖的味道,盖饭的味道,老师在上面讲,我们在下边边吃边听,尤记得一次有位同学买了加热了的意大利肉酱面,那味道估计在楼道里也闻得见,语文老师就一直问谁吃包子呢,也没有人回应。后来毕业了上了大学偶尔出门路过711还是会想去里边买个汉堡买个凉面,再后来工作了离单位不到下次你的距离就有家711,在一个全上班族发愁早餐吃什么午餐吃什么早餐吃什么的年代,我还会非常偶尔的去里边买早点买午餐买晚餐,即使这样也感觉不到高中的感觉了,因为711真的越来越难吃了!!!
想想原来有多少经典的好吃的东西,鸡排三明治,香辣鸡腿汉堡,金枪鱼寿司,还有一堆我不能吃的但是看着同学们都吃的好香的东西,现在剩下的我喜欢的也就一个川味鸡丝凉面了,再看看现在的汉堡,饭团,看着就没食欲啊
再说说价格吧,现在什么都在涨价,那时候麦当劳一个汉堡十好几块,我的同学跟我推荐说你去尝尝711的香辣鸡腿堡一个才六块钱味道绝对不输麦当劳,现在麦当劳一个套餐才十七八,711一个汉堡买十几块,麦当劳一个豪华午餐吃的饱饱的,711一个汉堡也就塞塞牙缝,更别提711还是加热的,还做的越来越难吃
当时上新东方一位从南洋留学回来的老师问大家觉得爱吃什么,一位同学大声说麦当劳,然后老师满脸错愕的说麦当劳还能算美食啊(那时候其实我也觉得麦当劳好吃),我想我在高中的时候也许会说711吧,现在一出去玩就觉得根本没什么好吃的啊,所以你看,财力决定见识啊
也许我现在那所高中的学弟学妹们还把711作为他们快乐的存在,但现在的世界毕竟还不是他们的
手机作答,眼前就摆着电脑,发现人为了不愿意看书真是多麻烦的事都愿意做啊,有点答非所问不好意思
还有我觉得711最好吃的是一种梅子糖,现在早就不卖了,不知道哪还有的卖
【知乎用户的回答(0票)】:
便利店是很便利,中心地带随处可见,普通地段还是少见。可是价格上稍贵,不是普通老百姓接受得了的,反而觉得便利店更多服务于白领!另外,现在很多城市的中心地带店铺租金的飞涨,关店也是减少损失!
(插一句,很喜欢7仔的车仔面,嘻嘻o﹏o)
【李嘉欣的回答(0票)】:
反正无外乎租金、人力等等成本与营收不匹配。更深层次原因么,我想是零售渠道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byronlee的回答(0票)】:
7-11这种便利店主要优势就是要方便,24小时营业,售卖特制食物,冷热饮供应,唯一不足时没有卖感冒药……
【林江滨的回答(0票)】:
1.便利店价格高,便利店拿货渠道和超市可以说根本不是一个层次,拿货数量、价格和产品返利等等是相差很大的,所以苛求便利店的价格是不现实的。它的核心商品其实是便利二字。
2.中国内地便利店亏损?我觉得你可能只看到亏损的那些店了,店铺选址不同盈利能力可以说千差万别,月纯利3万以上的店我都有见过。
3.关店潮这个我还真不知道,不过便利店的生存空间确实残酷,比如说新开10家门店,具我不科学统计,有三家以上的门店是要经过换手或者倒闭的。
【华博的回答(0票)】:
只说7-11,关店确实存在,但关店潮算不上
上海确实亏损,但北京还是盈利的,毕竟北京上了规模,已经有了品牌认知度
便利店在国内没有很大普及,究其原因,还是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的问题,日本便利店在八十年代得以高速发展,光7-11就有一万六千多家,得益于城市化和较快的生活节奏,每隔几十米就分布一家便利店,让人们根本不会把挑选几件商品的时间成本浪费在去大超市购物上。而国内便利店的主要客户群体是白领上班族和学生,大部分掌握家庭购物权利的主妇有充裕的时间去更远的大型超市或是市场用时间换金钱的方式购物。
有个想法比较幼稚,就是不考虑地段,反而是覆盖每个居民区的小卖店模式,是不是更符合中国的国情,以这种微型店加盟连锁,租金更少,覆盖面更广一些,不知道有没有更好的效果,当然配送和管理确实需要下很大功夫,拙见勿喷。
【知乎用户的回答(0票)】:
是否关店不知,但多数店可能赢利一般。主要还是日用品价格比超市高不少,很多店与大超市就隔着一条街。
根据中国国情,我认为便利店以即时饮食服务为主打更合适。以我近几天路过的便利店为例,东三环天元港B1的711,主要顾客都是买午晚餐;三里屯南区的好时还是全家,饮食种类很多,很好,可惜桌子太少。
【张济帆的回答(0票)】:
便利店这种业态,只有在人均GDP6000美元以上的区域才可以良性发展。
内地很多城市其实是达不到这个标准的,开一片倒一片,就很正常了。
只有达到这种经济收入水平,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才会发生变化,譬如日常在外就餐的比例明显上升,商业区租金足以把以往的大超市、杂货店业态驱除出去,便利店才有生存的空间。
其他的原因还有一些,但是主要还是经济收入引发的消费结构变化,商业租金引发的业态转移,这两个主要原因。
【丁志辉的回答(0票)】:
说到底,便利店主要就是看顺路,顺手,顺便!一个大型超市旁边开一家便利店,你觉得是找死吗?答案是否定的!选择大型超市的人一般是时间比较充裕,或者想要的物品相对多样化,或者喜欢特定的某些商品!还有一大波的大妈,一排排等付款的人!超市的商品比较贴近生活所需,但是便利店!咱们就是图个方便!买的东西不多,干嘛要特地去超市跟人家挤?如果现在便利店都能像韩国日本那样发达方便,我相信会受到热捧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本人已经越来越不喜欢那种大型超市商场的地方!
【张伟骏的回答(0票)】:
1、作为一个人均消费偏低的商店(以广州为例,最旺的铺也不过15块),毛利也不高,杂费人力成本繁多,亏损是很容易的事情(相比洋快餐、洋服装)。
2、便利店的实际存在对手,不是其他品牌的便利店,而是中国特色的小卖部。
3、虽说便利店24小时服务的店里集中体现在夜里后半夜,但除小部分旺铺外,绝大多店铺生意惨淡。
4、便利店亦有明显季节性特征,夏天全国普片高温,水类产品特别畅销,冬天则难以想象。
5、便利店自由品牌的畅旺程度会直接影响个体店铺盈利情况(如:711的车仔面、鱼蛋,思乐冰以及一系列711品牌食杂)。
6、对比日本不说,单一香港711门店有接近1000家,但在珠三角的广东地区,只有区区650不到,人均收入,是制约便利店发展的一大瓶颈。
7、在我看来,经营在哪个行业都是难事,小餐饮也是关店潮,小服装也是关店潮。。。。
8、看到有别的答者说,自营便利店一天补货20趟,711补货7趟????据我所知,711一天就补一次,加上零丁货品1~2次而已。
9、说的对,店铺的贡献值大头都是给了总部,在营业额不足够大的情况下,个体店铺亏损很正常。
【VickyZheng的回答(0票)】:
感觉像韩国的超市就很发达,每个超市外面基本都有桌子椅子供客人休息,而且超市真的是要卖即食食物,不过中国没有韩国那种酒文化,所以估计这方便需求较小,大家都去大排档或者烧烤摊了。
【知乎用户的回答(0票)】:
好德阿姨我永远都记得。。。。
【lukeluke的回答(0票)】:
因为都是屌丝在cbd买东西,所以711再怎么提价也不能贵的离谱了,差个5毛1块就当赠送与发达国家齐平的电影镜头感了,还能忍
&&&&&本文固定链接: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最新日志热评日志随机日志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扫描一下二维码,即可把帖子装进手机或平板电脑里继续观看哦,快快进行扫描体验吧!
开平某便利店老板用血泪经验告诉你!!
* 需二维码识别软件支持。
查看: 10661 | 回复: 48
在线时间 小时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橙子网。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美*佳公司,成立至今近20年,造就了今天广东的便利店榜首位置,成就了其巨额财富,影响力巨大。在他成功的同时破碎了多少美*佳加盟商的发财梦?也许你们无法想象!
QQ截图43.png (308.87 KB, 下载次数: 0)
02:06 PM 上传
时至今日,美*佳共有将近6000家加盟商服务于珠三角各工业区、小区及商业街中心,大家不知道的是,已经破产的美*佳人有多少?按店号排名据不完全统计(需美*佳总部提供具体数据),已有将近4000家美*佳加盟商倒闭,而营业中的近6000家加盟商又有多少在盈利呢?初步算一半不到,大家都是在要死不活中度过,无法想象吧!请原谅我们扰乱了你们的视听及破灭还在等待加盟者的梦想。
QQ截图52.png (208.22 KB, 下载次数: 0)
02:06 PM 上传
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1.高额开店费,令加盟者倾家荡产:美*佳实行加盟者自负盈亏制度,新开一家美宜佳店2015年成本在35万以上,试问有多少老百姓可以承受!大部分人都是全家家当加亲朋好友借款开业,亏本的话真正是一部血泪史。
2.高额装修费,变相敛财:加盟店强制要求在经营满三年后小装修,满六年后重装修,否则终止其特许加盟资格--即拆招牌,美名其曰达到形象要求。大家可知,其指定装修队小装修及更换设备费用在六万块以上,大装修及更换设备费用在10万至18万左右,严重背离市场价。对于微利经营的便利店来说,此二项装修费普遍需丢失3年以上盈利,无异于收进篮子的鸡蛋给小偷吃掉!如何经营!!!
3.垄断来货,高价配货:加盟店被强制要求在美*佳总部拿货,美*佳公司做起了批发商。按理美*佳公司手握如此多加盟商供货渠道,在供应商处可享受超低价拿货及返利,加盟商背靠此等大树可享受其带来的低于市场批发价供货牟利,但实际情况呢?加盟店来货普遍高出市场批发价3%~20%,部分货品来货价贵过超市零售价,加盟商为了生存唯有提高零售价来保证盈利,殊不知在此供过于求的市场经济时代,加盟商除了失去广大市场外只有等死,如何经营!!!
4.高额管理费及天价更名费,令加盟者雪上加霜:单个加盟商每个月需交1000元管理费给到美*佳总部,单此一项按6000家店计,美*佳公司固定月收入有六百万,年收入有七千二百万,估计比所有加盟商一年纯利的总和赚的还要多!如果有加盟商各种理由转让离开美*佳,更悲催!需交二万七千元人民币给美*佳更名才能脱身,真正是“收割完最后一根羊毛!”欲哭无泪啊!!!
5.近距离开店,品牌价值高速流失:为了快速扩张,获取暴利,加盟商区域保护由之前的500米到现在100米开第二家,如此近距离开店,让加盟商之间互相残杀。价格战、诋毁战等方法层出不穷,到最后两败俱伤,苦的还是加盟商。
QQ截图03.png (385.95 KB, 下载次数: 1)
02:06 PM 上传
三埠好多店&
享有帖子相关版权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的同意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7、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this.href);">论坛版权
在线时间 小时
早几年我问过一间天富美而佳的老板,他们全家都是外省的,全家帮手睇店,我问区是否供货比市面批价都便宜,他说不是有时还贵几毛钱的(例如:怡宝 小支装 市面6毛钱批价 但公司是8毛钱批给他们 )我说那你们靠什么盈利够一家人的开支,那老板就说靠你们多点来买东西咯!我谂丐又系喔!
在线时间 小时
开个士多店根本不需要投资甘多钱,而且士多店本身利润也不大,根本不需要在这么好的店面开,租金负担很大的,在外面大部分便利店都是开在一些横街才能维持得到,并兼营一些其他附带业务比如快递驿站之类的,奉劝各位想创业的老板且行且珍惜吧。
在线时间 小时
现在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即使是士多店的环境也蛮讲究的。记得之前在家附近有一间士多店,里面环境真的有点简陋,拍晒苍蝇;后来这间士多店变成美宜佳,生意却好不少,里面商品种类差不多,最大差别就是美宜佳的环境整洁多了。
在线时间 小时
前年我仲想过去翠山湖开间美宜佳,如果当时开左,今日不知是福是祸呢/?
在线时间 小时
究竟系唔系真噶,有待告知
在线时间 小时
又系一条财路
在线时间 小时
究竟系唔系真噶,有待告知
第5条有乃街确实系KO情况。
在线时间 小时
在线时间 小时
第5条有乃街确实系KO情况。
在珠三角中心6市还有的在街对面都开着另外一家。开平已经算不多了。
在线时间 小时
应用传销手法的成功案例!
在线时间 小时
究竟系唔系真噶
在线时间 小时
在珠三角中心6市还有的在街对面都开着另外一家。开平已经算不多了。
KO加盟宁时合同冇保障噶么?
在线时间 小时
我自己就感觉美宜佳卖的东西比超市的贵。
在线时间 小时
我自己就感觉美宜佳卖的东西比超市的贵。
贵也就算了,呢包装先激链气,冇丐大件饼又整丐大个纸盒。
在线时间 小时
赚到几多?不看好!
在线时间 小时
KO加盟宁时合同冇保障噶么?
呢个比较霸王条款,另外一个没这么霸王。不过具体名字就不说了。
在线时间 小时
奉劝各位有志气创业的朋友们:店子一开财源滚滚来的美好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凡事三思而后行!
在线时间 小时
食得咸鱼抵得渴!
在线时间 小时
只有专供货给美宜佳的人赚钱,骗取加盟费,二十几万开一间,使条令加盟么。
在线时间 小时
钱多人傻还是有人用枪逼。投资不是去市场买棵菜,绝大多数初创的老板亏本是正常现象。
报料QQ: | 客服QQ: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投资项目盈亏平衡分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