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积极推动全面深华改革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中的问题是什么

坚持问题导向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遵循
&&&&□张艳辉&&田克贞&&&&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体现,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选择和基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要坚持从具体问题抓起,着力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眼于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这一论述指明了问题是改革的源起,解决问题是改革的根本目的,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去年以来,省委坚持问题导向,在跟进落实中央改革举措的同时,聚焦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障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化改革,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一些领域的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总的来看,我省改革还处于初入轨道、初见成效的阶段,改革推进中还存在很多体制机制障碍亟待破解。未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进一步强化问题导向,正视改革推进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精准把脉、对症施策,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着力解决思想认识不到位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从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地位和重要作用。从改革实践来看,绝大多数地方和部门能够充分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能够积极主动推进改革,但也有一些干部思想认识上存在差距,影响了改革的推进。主要表现在:一是应付心态、等靠情绪。有的片面认为这一轮改革主要在于中央的顶层设计和省委的谋划部署,地方和部门只要照着做、跟着走就行了,推进改革缺乏主动性能动性,上面不推、下面不动;有的对改革工作“假重视、真忽视”,讲意义时滔滔不绝,具体改什么、怎么改却心中无数。二是风险顾虑、畏难情绪。有的担心改革中会遇到阻力,害怕触及矛盾,不愿改、不想改;有的循规蹈矩,不敢闯、不敢试。三是合意则取、不合意则舍。有的存在利益驱动倾向,凡是能够扩权增利的,积极性就高,一动自己的奶酪,就不干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到位,行动才能自觉。要加强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强化责任担当,充分认识到改革是关系我省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不主动改革就难以创造新优势,难以赢得发展主动权。要以对党的事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历史责任感,更加积极有为地推进改革攻坚。要加强舆论引导,深入宣传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决策部署、进展成效,及时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思想认识问题。要强化激励约束,把改革作为对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思想境界和党性人品最好的检验。&&&&着力解决改革选题精准度不高、方案含金量不足问题。推进改革,首先要从抓好方案做起,抓好方案要从选题做起。实践证明,凡是群众反响好的改革举措,都是题选得准、方案定得好;反之,有些改革举措推出后之所以落实不力、效果不佳,关键原因在于选题精准度不高、方案含金量不足。比如,有的地方和部门把一般性部署、常规性工作贴上改革的“标签”,用“发展题”来答“改革卷”;有的地方和部门推出的改革事项不少,但是真正立足实际、聚焦问题、有实质性突破的不多;有的改革方案大而化之,缺乏施工图和时间表,操作性不强。改革犹如长跑,选准题才能对准跑道,制订好方案才能跑好“最先一公里”。选好题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抓住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障碍、影响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的热点问题率先突破。制订好改革方案必须把中央的精神和省委的部署贯彻好落实好,同时要紧密结合地方实际,在具体化、实践化上下功夫;必须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尊重基层首创精神,使改革方案接地气、攒底气,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着力解决改革推进不协调不配套不同步问题。当前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改革的关联性互动性明显增强,搞“单兵突进”的改革难以奏效并时刻面临掣肘。实践中,有些改革涉及多个部门,但部门之间出台改革方案不协调,有些部门已经出台了改革方案,但相关领域的其他部门改革方案还没有及时跟进,影响了改革的整体效果;有些改革总体方案已经出台,但配套措施、实施细则跟进不及时,使改革举措难以落地;有些改革压力向下传导不畅,改革热度层级递减,步调不一致也使改革方案落实遇到阻力。因此,要整体谋划,对于涉及多个部门的改革事项,加强沟通衔接,防止零打碎敲、畸重畸轻,努力做到协调联动、共同发力;要系统推进,总体方案出台后,要尽快细化完善配套措施,既要明确改什么,更要清楚怎么改;要步调一致,层层传导压力,条块紧密结合,努力推动各项改革协同推进、形成合力。&&&&着力解决工作机制不健全问题。实现改革目标,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良好的工作机制不可或缺。经过一年来的实践,我省已经初步探索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工作机制,比如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专项小组、专题小组“三层推动”的责任制度、台账管理制度、对账盘点制度等,都为推进改革提供了组织和程序保障。但不可否认的是,个别地方和部门工作推进中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比如,与省、市两级相比,县一级改革工作推进机制不完善,有些涉及多个部门的改革事项,牵头部门、配合部门职责不够明确;有的地方决策程序不完善,哪些改革方案应该在哪个层面来决策不够明确;有的地方和部门片面认为改革方案出台了,改革工作就算落实了,对后续做什么工作、怎么做不清楚,确保改革举措落地的办法也不是很多。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落实各项改革任务责任更重、要求更高,要健全工作责任制,细化压实改革责任,明确各项改革任务的主体责任、分管责任、具体责任和协管责任,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人管、每项任务都有人抓,推动各个层面各司其职、主动作为。要进一步规范推进改革的程序、办法和规程,落实好重点改革事项审议规程、重点改革事项分类审议清单等制度,使各项工作更有节奏、更有效率。要建立健全督办督察机制,明确谁负责督促检查、怎么进行督促检查、推进落实不到位怎么办等问题,确保改革推进到哪里、督察就跟进到哪里,推动每一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取得实效。⑥6&&&(作者单位:省委改革办)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全国数字报联盟
----更多媒体----
南国都市报
现代生活报
小龙人学习报
申江服务导报
学生英文报
人才市场报
每日经济新闻
国际金融报
上海证券报
上海环境报
三湘都市报
河南日报农村版
华西都市报
金融投资报
四川政协报
精品健康导刊
连云港日报
安徽日报农村版
安徽法制报
今日生活报孙政才:坚持问题导向抓重点 坚持结果导向出实效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 
6月15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五次会议,学习贯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审议通过《重庆市全面深化改革中长期实施规划(年)》(简称《实施规划》),听取有关专项小组和部分区县改革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市委书记、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孙政才主持会议并讲话。
《实施规划》由《中长期实施规划表》、《重要改革试点清单》和《重要改革立改废需求清单》三个部分构成,明确了我市年各项改革事项的具体内容、实施路径、时间进度和可检验成果形式。与会同志对《实施规划》提出了修改完善的意见和建议。会议还听取了我市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就业和社会保障领域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情况汇报,听取了涪陵区、江北区、武隆县全面深化改革情况汇报。会议认为,有关专项小组和区县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和市委要求,对全面深化改革认识到位、思想重视、组织有力,取得了积极成效。
孙政才在讲话中指出,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地位作用,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全面深化改革既是方法路径,也是强大动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都离不开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动力支撑。必须把全面深化改革放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去定位、去把握,牢固树立改革意识,准确把握改革大局,坚决服从改革大局,自觉服务改革大局。
孙政才强调,要大力推进社会民生领域改革,提升人民群众对改革的获得感。关键是改革举措能实实在在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众享公平。社会民生领域改革涉及方方面面,利益调整错综复杂,社会关注度高,群众期待高。要按照市委提出的“五个坚持”原则,处理好积极与稳妥、全面履行政府职责与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重点突破与协同推进、面上政策与特殊群体诉求、充分满足群众需求与合理引导群众预期的关系,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社会民生领域改革,着力完善制度体系,切实保障基本民生。
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坚持将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基本定位。要大胆创新、“破”“立”并举,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打破“以药补医”利益格局;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激励机制。增强医改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强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加强改革政策、方案、力量和进度统筹,确保相互衔接、彼此配套、协同推进。
关于就业和社会保障领域改革,要突出“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要求,切实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加快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政策,健全扶持创业的体制机制,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动社会保障由制度全覆盖到人员全覆盖,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等一系列改革,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关于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把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摆在突出位置,教育资源配置要重点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向城乡薄弱学校倾斜。统筹好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等关联改革任务,解决“择校”等突出问题。精心搞好中小学课程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搞好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大力培养适应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孙政才强调,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抓重点,坚持结果导向出实效,一项一项抓好改革任务落实,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落地生根。一方面要坚持问题导向,从自身实际出发,着力发现、分析和研究解决改革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从体制机制上破解难题;一方面要坚持结果导向,把当前与长远相结合,发挥改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牵引和促进作用,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改革方案要目标清晰、措施得力,针对性和操作性强。改革工作谋划要实,推动要实,督查要实。全市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要勇于直面问题、敢于担当负责,努力成为坚定笃行的改革促进派。要凝心聚力调动各方面推动改革的积极性,加大对改革的宣传报道,为改革营造良好氛围。
市委副书记、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黄奇帆、张国清和领导小组成员出席会议。(完)[责任编辑:重庆站张国圣]
一周图片排行榜
光明网版权所有站内检索:
设为首页 |
                  
地方新闻网→
                
现在的位置:→
坚持问题导向――三论打好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战
发布时间:
  在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上,省委书记、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骆惠宁强调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把有利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改革举措抓紧抓好,落到实处。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一定要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问题导向,以大胆探索精神和理性务实态度推进改革,在凝聚群众共识中聚合改革的正能量,最大限度地释放改革红利。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改革的起源。诸多改革实践证明,没有什么能使人从问题中明白更多的道理。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无视问题、不承认问题、不总结分析问题、不研究解决问题。领导干部就是解决问题的,有没有解决问题的责任担当,是对领导干部的最好检验。承认问题可以引导我们实事求是,正视问题可以教会我们少犯错误,研究问题可以帮助我们不断聪明起来,解决问题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素质和能力。因此,全省各级干部要极大增强发现问题的敏锐、正视问题的清醒、解决问题的自觉,找准改革的主攻方向和发力点,不断提高改革举措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发现问题是水平,提出问题是党性,正视问题是胆识,解决问题是政绩。面对我省改革征程中客观存在的诸多难题,各级干部必须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韧劲。事实常常是这样,面对困难和问题,只要认真对待,问题最终都能找到解决的办法,甚至可以成为下一步发展的契机。因此,坚持问题导向,就要把解决问题作为前进的动力而不是沉重的包袱,作为创新的支点而不是退缩的借口。要逢山开路、遇河架桥,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敢啃硬骨头,勇于闯难关,在攻克一个又一个改革难题中不断开创青海改革发展的新境界。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这是对改革本质的深刻揭示,也教给了我们坚持问题导向这一重要的改革方法。改革开放以来,发现问题、正视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始终是我省广大党员、各级干部锐意改革、推动发展的过硬作风。改革的议题当由&问题&决定,改革的路径要由&问题&选择,改革的成果要以解决&问题&的成效来评判。新一轮改革已全面铺开,我们要把强烈的问题意识、清晰的问题导向贯穿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全部实践,对照改革新要求,抓紧解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切实加强薄弱环节,努力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更好地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相关新闻↓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 新闻登载许可国新办[2001]55号 青ICP备号以“问题导向”推进改革落地
习近平总书记13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把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作为抓改革落地的重要方法,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好改革方案同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利益调整中的阻力问题、推动改革落实的责任担当问题。
  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越重,越要重视顶层设计,越要重视基层实践。由于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改革实施条件差异较大,所以基层实践不可能按照统一的模式去实施,必须鼓励和允许不同地方进行差别化探索。这是确保中央通过的改革方案落地生根的重要方法。
  深化改革特别强调坚持问题导向,在基层探索实践中,更要牢牢坚持这一立场。我们知道,中央通过的改革方案虽然具有普遍性特征,但并没有细化到基层可以完全照搬照用,各地还必须因地制宜地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最后才是交给基层实践检验。这是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结合的基本路径,而在这个结合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矛盾和问题。因此,抓改革落地,首先要着力解决好改革方案同实际相结合的问题。
  深化改革重在突破特殊利益群体束缚,在基层探索实践中,更要善于进行利益调整。利益越是向下延伸,越是盘根错节,要想打破和重构的难度就越大。基层是利益调整的一线,所要面对的利益关系最复杂,遇到的阻力也最大。因此,抓改革落地,要着力解决好利益调整中的阻力问题。这就要求改革者正确对待利益格局调整,敢于触碰既得利益,善于化解利益调整中的层层阻力,最大程度上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深化改革需要大批改革促进派和实干家,在基层探索实践中,更需要这样的带头人。一段时间以来,一些领导干部未对改革形成科学认识,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面对改革大潮,对改革措施执行不到位、落实不彻底,对改革大局心怀顾虑,缺乏担当。因此,抓改革落地,还要着力解决好推动改革落实的责任担当问题。这就要求把“三严三实”要求贯穿改革全过程,谋划改革要实,落实改革也要实,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改革获得感。
  改革是广东的根与魂,是广东最鲜明的特色和印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广东更要重视和鼓励基层改革创新,更要坚持问题导向,做到改革与地方实际相结合,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摘编自10月14日《南方日报》。原题为《坚持问题导向狠抓基层改革探索》)
[责任编辑: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始终坚持问题导向
日08:36&&来源:
原标题:始终坚持问题导向
刘星泰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按照“坚持问题导向,立足积极主动,分清轻重缓急,加强协调统筹,实现重大突破”的指导原则,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确保“十三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
过去的一年中,在国际市场低迷和国内经济下行的双重挤压下,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就是因为很好地贯彻了问题导向的原则―――把“突破园区、聚力招引”确立为全市的头号工程,向落后的体制机制动刀子,在全市掀起效能风暴……这些都是切中日照经济社会发展的要害问题。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一个地方的问题所在,就是这个地方的短板所在、瓶颈所限、发展所需、群众所盼。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聚焦问题精准发力,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冲破瓶颈、补齐短板,实现重点工作率先突破,就能有效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
改革是因问题而起,也要围绕解决问题而进行。正是因为有些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在原来的体制机制下难以解决,才需要我们不断深化改革;而改革的目的也无非是要更好地解决难题,推动科学发展。去年以来,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哪里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就向哪里动刀子,一大批改革成果落地生效。实践也证明:只要坚持问题导向,勇于改革创新,就一定会焕发勃勃生机,催生无限活力。
坚持问题导向,就要有发现问题的敏锐、正视问题的清醒、解决问题的勇气。发现问题,需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多问群众想什么,而不能高高在上、主观臆断;正视问题,需要以一种客观、公正、负责的态度去面对问题,而不能讳疾忌医、自欺欺人;解决问题,需要有一种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勇气,而不能回避矛盾、推诿塞责。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各种可以预料、难以预料的问题会不断产生,问题推不掉、难题躲不过。我们要把解决问题作为前进的动力而不是沉重的包袱,作为创新的支点而不是退缩的借口,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敢啃硬骨头,勇于闯难关,以此开辟发展新天地。(杨家德)
(责编:乐意、秦晶)
2016年省级主要领导迎来第二波调整
日前,中共中央决定:鹿心社同志任江西省委书记,强卫同志不再担任江西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王国生同志任青海省委委员、常委、书记,骆惠宁同志不再担任青海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另有任用。此次调整是今年第二次进行的省级党委书记调整,自2016年以来,中央密集调整地方省级领导职务,数十名省级党委常委职务发生变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