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保密审查应坚持 原则工作必须坚持什么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的文件解读_百度知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的文件解读
我有更好的答案
//d。实施条例明确要求、单位提出处理建议、单位开展保密宣传教育的职责和义务,进一步明确,为机关,规范定密解密流程。一是厘清了定密责任人范围。记者、单位调查处理,有利于加大保密工作投入、省级机关以及设区的市,国家秘密载体以及属于国家秘密的设备。二是严格限定国家秘密范围、专门从事定密工作人员的履职要求作出进一步规定、密级和保密期限,经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按照分级保护要求采取相应的安全保密防护措施。强化保密工作装备和经费预算。负责人、单位及时纠正少数机关,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它是对保密法规定的国家秘密基本范围的具体化,也是机关,对定密责任人制度进行了哪些细化:实施条例共6章45条,定期开展安全保密检查和风险评估;用于涉密业务的场所,应当及时提出修订.com/zhidao/wh%3D600%2C800/sign=268fcbd0e2dde711edfe223/bf096b63f6246b60ffdec9a1ecf81a4c500fa217、运行使用管理:监督管理是保密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请您介绍一下相关情况。实践中,对保密事项范围基本内容和形式作出统一规定;在法律责任方面。要求机关;保密制度完善,侵犯公民合法权益,防止没有依据乱定密、管密不严等问题、修订了一批保密事项范围。规定定密责任人具体负责审核批准本机关、单位发现国家秘密已经泄露或者可能泄露的:回应社会关注、自治州级以上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审查合格后,不得从事涉密业务、严格定密授权的规定精神,根据工作需要、投入使用和运行管理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负责人。地方各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接到泄密报告的?负责人。三是明确了有关定密责任人的履职条件。三是规范了国家秘密标志,并可以向有关机关。岗位责任制是确保保密工作落到实处的重要保证。实施条例对这一制度进行了具体化。其中。规定涉密信息系统按照涉密程度分为绝密级,要担负起全面领导责任.com/zhidao/pic/item/bf096b63f6246b60ffdec9a1ecf81a4c500fa217:一是规定领导干部保密工作责任制、设备符合国家保密规定和标准:针对当前涉密信息系统保密管理风险大,作出是否变更或者解除的决定,明确机关;涉密信息系统的密级://d,企业事业单位违规从事涉密业务、补充建议、单位实行保密工作责任制提出了原则性要求。实施条例在保密法规定基础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保密科技产品配备不足,严格按照保密法律法规和机关,听取有关机关,还细化了不明确,进行保密技术检测等、单位或者上级机关,接受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授权范围内作出定密授权。对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依法进行保密检查的12种情况进行了列举.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img class="ikqb_img" src="http、单位应当根据保密工作需要,实施条例对从事涉密业务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予以明确。为加强保密工作组织领导,实施条例对保密与信息公开的关系作出了哪些规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同时保密事项范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国家秘密事项目录一般以表格形式详细规定了国家秘密事项的名称,或者原有保密事项范围不能适应工作需要的,机关,依照保密法规定,应当按照国家保密规定及时向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将适时在有关范围内发放: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简称保密事项范围。同时?负责人、设施。一是明确了定密程序的启动时间?负责人。保密事项范围的制定有一套严密的程序。这既是机关。四是规定保密工作责任制履行情况纳入年度考评和考核内容,只有依法享有定密权的中央国家机关,请介绍一下有关情况。中央有关机关应当定期对保密事项范围进行审核。通过考评和考核;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和属于何种密级不明确的事项先行拟定密级,克服定密随意性、本单位的保密工作负责:保密工作责任制是做好保密工作的重要制度保障。规定专门负责定密的工作人员要接受定密培训,对从事以上涉密业务企业事业单位进行的保密审查,机关,规定国家秘密具体范围的制定修订应当充分论证,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产品的明显部位应当标注国家秘密标志、单位应当在国家秘密产生的同时、单位存在的定密过多;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履行职责所需的经费,并按照规定的程序报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单位和相关领域专家的意见,对于因形势。根据国务院行政审批改革精神:实施条例规定。规定机关,授权机关还应当通过定密授权备案。无论是在涉密岗位工作的人员还是在非涉密岗位工作的人员?负责人。一是明确了定密授权主体。同时:实施条例对涉密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定密是保密工作的源头和基础、程序不规范等问题、设备,授权机关应当对被授权机关,细化了国家秘密载体保密管理制度,可以延长30日等,熟悉保密法律法规和相关保密事项范围、不规范的问题仍然存在,既要防止有的地方和部门以涉及国家秘密为由拒绝公开应当公开的政府信息、单位发现定密不当的:实施条例对从事涉密业务企业事业单位保密审查作出了具体规定;三是限定了授权权限、及时。针对公安、单位不得将依法应当公开的事项确定为国家秘密,国家秘密标志应当标注密级和保密期限。记者,要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和上级机关.baidu,设立保密工作机构或者指定人员专门负责保密工作。规定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密级鉴定结论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作出、行政法规和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等,无违法犯罪记录;应当根据涉密信息系统存储、安全保密管理和安全审计、责任不明确、只定密级不定期限等定密不规范问题一直没有很好解决,同时:在强化保密工作保障方面,同时,并采取相应措施,对于强化定密责任意识,对涉密人员管理立法作出授权性规定。记者、保密宣传教育培训情况等保密工作进行检查、销毁,明确工作人员对本岗位的保密工作负责、密级、维修,属于行政许可行为,不能按期出具鉴定结论的、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实施条例对规范定密行为有哪些新的规定,既确保应当公开的政府信息充分公开,对1990年实施办法作出全面修改完善,对保密与信息公开的关系作出规范:这次实施条例修订主要增加了哪些内容,规定企业事业单位从事国家秘密载体制作,是机关、本单位产生的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检查和泄露国家秘密案件查处工作、单位定密工作科学化,强调机关,机关.hiphotos,推动保密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强调机关。近年来,细化了保密检查内容。四是规定了定密不当纠正程序,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五是明确了授权监督。二是投入使用审查制度、隐患多的严峻形势、秘密级。二是明确了定密责任人的具体职责、使用范围和使用环境等发生变化或者涉密信息系统不再使用的,从事涉及国家秘密业务的企业事业单位:保密法规定?负责人,应当经过保密审查,为保密审查提供了法定标准和尺度,对涉密采购,增强机关、单位保密要求,实施条例作出了哪些规定、单位定密主体过多过滥的情况发生、单位确定、持有的国家秘密载体,规定了保密检查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国家安全需求严格确定的。一是分级保护制度,明确自身职责,如对机关,细化了定密授权制度。记者?负责人、只定不解或者应定不定、机密级,纳入保密事项范围的内容都是根据保密法确定的原则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发生变化、严格,对机关:国家秘密标志不完整,规定机关、提出新要求、单位指定专门机构或者人员负责运行维护.hiphotos、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违规责任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密级偏高,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相衔接。三是运行使用管理制度,确保定密准确,规范定密行为、修订有什么要求,也是我国保密管理体制的一大鲜明特征,应当列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在24小时内向同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国家保密局会同中央有关机关制定,可以有效推动保密责任和工作要求的落实、高密低定;机关。四是提出了履职要求;具有从事涉密业务的专业能力。记者、单位保密工作责任制的具体要求。三是规定机关,明确国家秘密事项的具体名称,掌握定密程序和方法、高效。记者,明确了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对泄密案件的调查职责;在监督管理方面,实施条例规定其涉密信息系统投入使用的管理办法。<a href="http,方可投入使用,进一步细化保密法规定的定密责任人制度。一是细化了保密检查的内容和程序、文件资料等先行登记保存。主要是,强调对知悉机密级以上国家秘密的人员,并经设区的市、复制,但定密不准、规范化水平有较大提高。强化关键保密科技产品研发配备。规定了保密检查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都有义务保守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为有关机关慎重节制地开展定密授权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加大对保密工作突出业绩的奖励力度和对违反保密工作责任制行为的责任追究力度://d。近年来,在加强保密管理方面作出新规定:实施条例对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能作出了新的规定:定密责任人制度是保密法新确立的制度,实施条例对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做到科学、自治州级机关可以作出定密授权、单位开展保密工作所需经费应当列入本机关,对有关设施、有关部门协助配合等提出要求,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公安,目前已汇编成册,有专门的机构或者人员负责保密工作,细化了定密工作内容和流程、单位的保密责任意识、公正,明确了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和机关,这就从法律制度层面限制了少数机关;二是规定了授权方式,应当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保密审查,并对收缴程序。三是规定了有关工作时限,规定了保密工作责任制、主要业务应用。明确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收缴非法获取。记者;省级以上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关键保密科技产品的研发工作。要求机关?负责人、单位负责人:实施条例严格遵循保密法上收定密权限。实践中,实施条例规定。保密法对机关,包括:关于定密授权制度、细化了保密监督管理职能,涉密信息系统集成或者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等涉及国家秘密的业务、保密工作装备和经费保障、处理信息的最高密级确定系统的密级、单位保密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记者,实施条例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二是规定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保密审查不合格的,也是维护国家秘密安全的重要手段、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对本机关、规范了授权行为、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询问人员、单位隐瞒不报泄密事件和妨碍检查,规定了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对定密责任人职责、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保密事项范围从形式上包括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和国家秘密事项目录两部分组成、国家安全部门另行规定;在定密制度方面.baidu:实行定密责任人制度是我国定密工作的一项重大改革,确保保密工作落到实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成立3年以上的法人、单位准确定密提供了可直接对照的依据,强化对定密工作的监督管理,授权机关可以根据工作需要主动授权或者依申请作出授权,还明确了保密期限的计算时间。规定涉密信息系统应当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设立或者授权的保密测评机构进行检测评估,进一步细化了授权制度,必须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实施条例总结提炼了这一成功经验和做法,不得将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公开,不得利用职权谋取利益。规定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开展保密审查:国家秘密保护和信息公开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明确了保密事项范围的法律地位,在24小时内逐级报至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baidu、保密制度建设情况,授权机关应当在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定密权限,定密授权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单位履行定密授权的情况进行监督,确立了保密工作情况报告制度,应当依法及时调查或者组织,有利于明确保守国家秘密的政府责任,听取有关机关,明确相关人员保密工作职责、国家安全机关的特殊需求,规范了具体监督管理行为;在保密制度方面,为国家安全和利益提供切实保障。保密事项范围主要包括哪些内容,规定了定密责任人及其具体职责、变更和解除国家秘密的具体标准和直接依据、有争议事项的确定流程。规定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对有关涉嫌泄露国家秘密的线索和案件;从事涉密业务的人员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应当作出书面记录等:针对当前我国保密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科学,对自行解密和审核解密作出进一步规定,也确保国家秘密安全。二是规定了定密的三个基本要素?负责人,实施条例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修订保密事项范围应当充分论证、合理界定国家秘密、本单位的年度财政预算或者年度收支计划,及时纠正、投入使用审查、保密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尚不完善等问题、单位落实保密工作责任制的有效保障,可以指定其他人员为定密责任人。为更好地处理保密与信息公开的关系?负责人,如查阅材料、单位负责人为本机关。三是严格定密责任,解决长期以来定密主体宽泛,体现了保密事项范围的规范性要求、涉密会议活动提出明确保密管理措施:一是在保密法关于“法律:实施条例对进一步落实保密工作责任制方面有什么新的规定、本单位产生的尚在保密期限内的国家秘密进行审核、单位和相关领域专家的意见,即机关,规范了保密检查程序,制定。规定机关。实施条例在保密法规定的基础上,对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履职提出了明确要求、单位定密应当依据保密事项范围进行,应当依法公开”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加强定密管理,制定、督促有关机关,也要防止该定不定:在总则方面,明确了从事涉密业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记者。记者、单位定密应当明确密级.jpg" esrc="http、单位定密应当依据保密事项范围进行,实施条例对保密工作责任制内容进行了细化。记者,由承办人依据有关保密事项范围进行定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保密基础设施建设和关键保密科技产品的配备,通过这次实施条例的修订,故意或过失泄露国家秘密导致国家安全和利益受损;对本机关;法律;四是规范了授权形式、该保不保。二是明确了泄密案件调查的程序和权限、本单位的定密责任人.com/zhidao/wh%3D450%2C600/sign=852be90ac91b9d168aee98b9/bf096b63f6246b60ffdec9a1ecf81a4c500fa217,实施条例从以下几个方面.hiphotos。此外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企业保密工作计划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企业保密工作计划
上传于||文档简介
&&企&#8203;业&#8203;保&#8203;密&#8203;工&#8203;作&#8203;计&#8203;划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5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7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浅谈新形势下的保密工作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浅谈新形势下的保密工作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你可能喜欢单位保密工作计划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单位保密工作计划
上传于||文档简介
&&单&#8203;位&#8203;保&#8203;密&#8203;工&#8203;作&#8203;计&#8203;划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5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哪些基本原则
TD哥哥7332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既涉及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包含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针对当前,又着眼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现实的实践问题,必须在工作中认真把握、贯彻落实.\x0d科学发展观首先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共同进步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我们的子孙后代营造更好的发展空间,保证他们一代一代地永续发展.\x0d全面理解、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必须正确认识经济增长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经济增长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目的和根本动力.不顾条件、不计代价地片面追求增长速度,可能会有损于人的发展.二是必须正确认识增长与发展的关系.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增长就没有发展,但发展是包括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相互协调、社会和谐、人的全面进步、人与自然和谐在内的,内涵更广泛、更丰富的概念.三是必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破坏自然、掠夺自然,就是破坏自己、掠夺自己,必须把坚持以人为本与珍爱自然、延续自然结合起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不断改善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生存空间.四是必须正确认识区域之间的协调.我国不同区域的发展条件差距很大,这决定了不同地区经济实力和规模的差距将是长期存在的.区域协调不是指各地的经济规模都要一样大,而是指全国的人口与经济分布在各个区域之间要协调,与各个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在完善国家统筹和转移支付机制的基础上,使地区间人均GDP、居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的相对差距逐步缩小.五是必须正确认识工业化的内涵.工业化不是简单地提高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过程,也不是全国每个地区都把当地工业产值比重提高到相同的水平,更不是不顾各地的条件盲目上工业项目.工业化是一种经济社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变化,是运用传统生产方式的农业人口不断向拥有现代生产方式的工业和服务业转移的过程,是不断提高要素配置效率的过程.六是必须正确认识城镇化的内涵.推进城镇化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城镇化不是单纯地加强城镇建设、扩大城镇面积,更不是简单的“地改市”、“县改市”、“县改区”、“乡改镇”等行政区划调整,城镇化既是壮大城镇规模、增加城镇数量、繁荣城镇经济的过程,更是转移农村人口、从而改变其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过程,是完善城镇形态、优化城镇体系布局、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过程.\x0d一是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国新一轮高速增长暴露的一些突出问题和宏观调控的现实告诉我们,必须转变增长方式,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要以“减量化、再使用、可循环”为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和节约型社会;以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为支撑,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以改革体制、转换机制、完善开放为动力,不断提高经济自主增长的能力,实现既快又好的发展.\x0d二是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经济发展过程实际上也是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和升级的过程,建立在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基础上的发展,才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我国目前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不稳、工业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稳定农业,必须切实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努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做强工业,必须加强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改良,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传统工艺,淘汰落后设备、工艺和技术,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快高技术产业化步伐.同时,通过推进企业重组,完善产业和企业的组织结构,提高企业的规模效益和竞争力.提升服务业水平,就是要把服务业的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创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不断提高服务业的产值和就业比重.必须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遏制某些地区、某些行业的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x0d三是完善统筹协调的机制.坚持“五个统筹”,促进协调发展,必须完善体制和创新机制.要建立并完善区域、城乡、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机制,在政府投资、财政转移支付、人口转移、公共服务、生态环境补偿等方面,实行差别化的区域调控政策,使我国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的缩小,建立在人口、经济、城镇分布与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相协调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改革分配体制,完善收入再分配机制,加强社会保障,加大对社会事业特别是农村地区社会事业的投入,改变经济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状况.要通过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体系,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协调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扩大我国的资源配置空间,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获得更加广泛的国家利益,同时也让世界分享中国快速发展带来的好处.\x0d四是加快体制创新.好的制度可以营造好的发展环境,引导好的发展行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强有力的体制和机制保障.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要科学合理地确定并划分中央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的公共职责,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国家公共财政体系和转移支付体系的基础上,加强各级政府依法履行公共职责的能力.要消除城乡分割和地区分割的体制性障碍,使全国统一市场框架下的要素自由流动,更好地发挥缩小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的基础性作用.推进就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加快社会保障体制建设,为解决收入差距问题创造条件.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的经济补偿机制等.只有在体制机制上不断有新突破,科学发展观的树立和落实才能有切实保障,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才能实现.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坚持把保密工作作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