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减弱中国移动大气波导干扰对tdd-lte的影响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TD-LTE网络大气波导干扰的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下载积分:799
内容提示:TD-LTE网络大气波导干扰的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09|
上传日期: 21:48:26|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TD-LTE网络大气波导干扰的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官方公共微信大气波导效应对LTE网络的影响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大气波导效应对LTE网络的影响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TD_LTE远距离同频干扰问题研究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TD_LTE远距离同频干扰问题研究
上传于||文档简介
&&本​文​从​远​距​离​干​扰​的​基​本​原​理​、​成​因​、​对​网​络​的​影​响​以​及​现​有​T​D​D​ ​系​统​的​解​决​方​案​分​析​入​手​,​给​出​了​T​D​-​L​T​E​ ​系​统​此​类​干​扰​的​特​性​、​影​响​以​及​在​不​同​干​扰​程​度​下​的​解​决​方​案​建​议​,​并​提​出​了​对​系​统​设​备​的​特​殊​要​求​,​为​T​D​-​L​T​E​ ​网​络​大​规​模​部​署​后​,​避​免​和​消​除​远​距​离​同​频​干​扰​的​影​响​提​供​了​
​
​理​论​支​持​。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无法很简单的确定TDD系统所受的同频干扰是传统意义的同频干扰还是远距离同频干扰,且无法准确定位远距离同频干扰干扰源。
因此,需要根据TD-LTE系统帧结构的特点和小区间交互信息的可能性,确定TD-LTE系统中近处基站上行受到的干扰是否是远处同频基站下行远距离同频干扰,并进而定位干扰源。
本章提出了一些解决此类干扰问题的思路,供理论分析参考,实际解决方案,需要结合系统设备能力以及实际干扰的模型,进行进一步研究测试。
4.1 定位远距离同频干扰源的方法
下面具体介绍定位TD-LTE系统远距离同频干扰源的两个步骤。
■确定TD-LTE系统中近处基站是否受到远距离同频干扰
当TD-LTE基站无线帧中特殊时隙UpPTS的非PRACH部分和上行时隙未分配给终端部分的功率高于底噪时,可知该基站上行受到其他小区信号的干扰。基站可以根据以下方法进行判断该小区基站上行所受干扰是否为远距离同频干扰。 方法一:基于受扰基站受扰RB分析
根据传统同频干扰和远距离同频干扰特性的区别,可知若受扰基站(PUSCH受干扰)上行若是受到相邻小区的同频干扰,则由于上行资源分配最小以RB为单位,受扰小区上行受扰RB必然受到邻小区施扰RB资源上所有子载波和OFDM符号的干扰;而若为远距离同频干扰,则由于远距离信号的传播到达本地受扰基
站的时域位置和距离有关,因此上行受扰RB的时域OFDM符号未必会全部受到干扰,随着干扰距离的增加,表现为时域上自左向右的OFDM符号依次受到干扰,且干扰强度有由左至右减弱的趋势。
通过对受扰RB中的受扰符号进行具体的分析,若受扰RB为自左向右的OFDM符号依次受到干扰,则可以初步判断受扰小区受到了远距离同频干扰。(由于P/S-SCH信道只在一个符号上发送,故若是干扰源基站的P/S-SCH信道产生的此类干扰,不会表现为多个 OFDM符号均被干扰,不适用方法一,需要采用方法三确定)
方法二:基于邻基站PRACH和上行调度信息的交互
通过X2接口(X2接口需要有扩展的可能),受扰小区可以与邻小区交互各自基站的PRACH和上行调度信息。
若受扰小区通过X2接口的信息交互得知邻小区基站没有在其受扰时隙分配该频段的资源,则表明邻基站并未对受扰小区的受扰时隙产生干扰,则可以初步判断其所受的干扰为远距离同频干扰。
由于基站动态调度变化太快,本方法的真正生效可能存在较多的约束与限制条件,需要在实际算法的应用时考虑可操作性。
方法三:基于受扰基站中心频率受扰情况的分析
若远距离同频干扰距离足够远,造成了远处基站P-SCH(主同步信号)、S-SSH(辅同步信号),甚至PBCH(物理广播信道)信号对近处基站上行的干扰,根据这些信道信号的特点,可知近处受扰基站中心1.08MHz带宽的频率区域将会
受到较恒定的干扰。同时,若受扰基站PRACH的频域本身占据中心 1.08MHz,有可能是终端一直在发送preamble码,因此本方法需要同时判断中心1.08MHz的干扰状况和为PRACH分配的频域位置。
在受扰基站PRACH不占据中心1.08MHz时,对受扰基站的信号进行分析,若受扰基站中心1.08MHz带宽频率区域受到恒定干扰,可以初步判断受扰基站受到了超远距离同频干扰。
■定位TD-LTE系统远距离同频干扰源
确认受扰基站受到的是远距离同频干扰后:
根据受到干扰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可以基本得到远处干扰基站的干扰信号传输至受扰基站所需的传输时延(由于远距离同频干扰多发生在干扰源基站GP配置为 2个OFDM符号的情况,因此假设干扰到受扰基站UpPTS后第一个下行时隙第N个OFDM符号,那么再加上GP的长度和UpPTS的长度,传输时延为 N+2+2个OFDM符号的时域长度),通过下式可计算出干扰源到受扰基站间的大致距离:受扰基站距离(m) = 传输时延(s)×(3×108)(m/s)。 受扰基站通过对干扰信号进行相关检测算法,在干扰源不是很复杂的情况下,可以判断施扰基站下行信号所用扰码。根据上式计算出的干扰源大致距离以及施扰基站扰码信息,可以选定一些可能的干扰源基站(基站保存一份网内其他基站信息的列表,包括其经纬度、小区ID及扰码等信息)。
受扰基站通过扩展的X2接口,获取可能的干扰源基站的工作频点、天线高度、下倾角、方位角等信息(这些信息如果受扰基站已知,则不需要进一步的交互来获取)。在干扰基站(扇区)频点和受扰基站(扇区)频点相同的前提下,由于是远距离同频干扰,通过判断施扰基站的天线高度是否超高(超过普通城区楼宇平均高度则为超高,一般为≥30米)、下倾角是否较小(下倾角≤5度)、方位角是否是受扰基站的方向(否则远处基站信号传输方向不符合要求,或者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建筑物阻挡而无法到达近处基站造成干扰),来确定具体的施扰基站。
如上所述,通过大致范围的确定和X2接口的信息交互(这些信息如果受扰基站已知,则不需要进一步的交互来获取),受扰基站可以定位出远处干扰源基站或备选的数个基站,从而便于采取措施,消除干扰。
4.2 远距离同频干扰的消除方法
TD-LTE的帧结构设置,使得系统可以通过有效的判断和基站间信息交互的方式,利用TD-LTE系统的协议特点使相关小区实现自动配置,以消除远距离同频干扰或减轻远距离同频干扰带来的影响。
根据配置方式的不同,下面分别介绍具体的技术方案。
(一)PRACH自适应
当确定了受扰基站是受到远距离同频干扰后,受扰基站PRACH自动改为非Format 4格式,避免随机接入受扰,使得上行性能损失较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气波导 lte干扰解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