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居民的在农贸市场里开超市可以开超市吗

【关注】我市生鲜超市日渐深入人心   农贸市场经营面临大挑战
我的图书馆
【关注】我市生鲜超市日渐深入人心   农贸市场经营面临大挑战
  商品丰富、经营活跃的几个农贸菜市场,曾一度是城镇居民购买生鲜食品的主要阵地。然而,随着农产品营销业态的变革,这一景象,却被“生鲜超市”的入侵悄然打破。生鲜超市动了农贸菜市场的奶酪  “自从五彩城里的华润超市开业后,来我们这里买蔬菜水果以及生鲜的人比以前少了很多,我们的生意也没有以前那么好做了。”一位在城东双河菜市场设摊的菜贩陆师傅向记者诉苦。同时,他还告诉记者,为了吸引顾客,菜市场里的经营户,也经常跑到附近超市里了解价格,以便把价格压得更低一点。  在走访中,记者了解到,下菱菜场曾一度是下菱新村、上菱新村、长安新村一带居民购买蔬菜、肉类、水果等生鲜食品的地方,但是自从万达物美超市开业之后,一下子也被冷落了不少。原来在这里卖蔬菜的王师傅一脸焦虑地对记者说:“这下麻烦了,原来的老买主以前天天都会来我这里光顾,可是现在一星期都见不到两次,她们告诉我,物美超市那里的蔬菜不仅新鲜,而且价格也低,又不需要每天很早起床去买。”环顾整个菜市场,经营的冷清场面随处可见,三三两两出入菜市场的消费者与三五成群聚在一块闲聊的经营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样,在其它农贸市场生意冷清的场面也是司空见惯。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价格低廉品质有保证令生鲜超市深得人心  相比之下,崭露头角的“生鲜超市”以其干净卫生的购物环境,安全放心的商品品质及配送渠道,开始赢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在物美超市,记者注意到,来这里选购生鲜水果蔬菜的人的确不少,由于当时正值下班时间,收款机旁排起了长队。为何这里的人气如此之旺?原来这里的生鲜食品的种类比附近的菜市场还要丰富,在水果区,仅橘子一项,就有蜜橘、金橘、贡橘三类,其他诸如新疆香梨、黑美人瓜、金蜜瓜,以及猕猴桃、香蕉,等等,品种丰富。不仅如此,货架上还不乏进口的“洋水果”。而该超市“生鲜卖场”干净卫生的购物环境和安全放心的商品品质,也使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选择到超市里选购水果蔬菜。该超市的销售人员还告诉记者,每天的生鲜食品基本上都没有剩余,而肉类一到下午还会时不时地出现短缺现象。“特别是双十二那天,因为用支付宝消费可以享受5折的折扣,所以一整天生鲜类食品柜台都人头攒动,他们整整忙了一天没有休息过,人气非常火爆。”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位正在选购水果的姓陈的女士,她告诉记者,以前在菜市场买菜、买水果,缺斤少两的事情经常发生,而且蔬菜水果的新鲜度也没法保证,“有一次我在下菱菜场买了5斤苹果,可回家一称,才3斤半,等回去找摊主理论,人家根本不认账,而且菜市场买东西没有小票,我也只能吃哑巴亏。但是在超市不一样,超市都是明码标价,出现问题又能包退包换”。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对消费者吸引力最大的,还是超市生鲜食品的品质保证。据了解,市区的几家大型超市均设有专门的冷藏柜,以保证蔬菜水果以及肉类的新鲜度。超市内随处可见的“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放心肉”等认证标识,也让消费者消除了对生鲜食品的品质的担心。  另外,价格低廉,也是超市深得人心的关键所在。许多超市的生鲜食品一般直接从产地进货,品种比一般农贸市场丰富,因减少了中间环节,价格相对较低,使得超市在价格上也形成较强的竞争力。     (余姚新闻网记者 张乐洁)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抚临路农贸市场正式开业了!周边的居民有福啦!|农贸市场|周边|居民_新浪网
抚临路农贸市场正式开业了!周边的居民有福啦!
抚临路农贸市场正式开业了!周边的居民有福啦!
近日,经营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的抚临路农贸市场正式开业,市场内照明、通风、排水、排污等相关设施一应俱全,鲜、生、熟等食品分开经营,市场内干净整洁,经营秩序井然,与原来破旧不堪的老农贸市场有天壤之别。该市场的建成,不仅解决了周边数万居民买菜的问题,同时大大改善了周边环境。抚临路农贸市场位于抚临路以南,始建于1996年。由于年久失修,整个市场破旧不堪,顶棚风化锈蚀破损严重,随时有坍塌危险,门店墙面多处脱落,地面坎坷不平,污水横流,地下排水不畅。市场外临时设摊、乱搭乱建现象极为严重,不仅严重影响经营户的正常营业,还常常造成交通堵塞。为了改善城区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同时消除安全隐患,2012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抚临路农贸市场改造,并将其列入当年实施的惠民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约5000万元,采取市场运作和财政投资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建设。房屋征收涉及到国土、工商、财政、农行等部门职工住房和商铺共计98户,建筑物征收总面积约11343平方米。2015年9月,全部拆迁完毕。2016年5月,开始动工建设。经过一年多的建设,气势雄伟的新农贸市场终于建成投入使用。抚临路农贸市场建筑总面积9900多平方米,地面四层,地下一层,一楼营业面积打2000多平方米,有96个摊位和20个内铺,另外还有4块农菜区,蔬菜、肉类、水产、干货、冻货等分区经营,一应俱全,按标准化农贸市场要求进行规范化建设,除市场外,还有超市、地下停车场等配套设施。该市场的建成,满足了周边数万居民菜篮子的需要。同时,以前乱搭乱建、占道为市的现象得以根治,抚临路比以前整洁、通畅多了。抚州还有哪些新建开业的菜市场?一、11月9日上午,位于市区东临大桥西岸以南、汝水大道西侧的金安农贸正式开业!二、11月21日青云峰菜市场进行扩建招标!三、12月14日新建西津农贸市场进行招标!来源:综合抚州日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我的位置:
一个6800平米的菜场关闭后,居然不影响周边居民买菜便利?这是怎么做到的……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栾吟之 王丹
摘要:街道在真南路193号引入生鲜超市家得利,在新村路万泉路引入上蔬永辉,目前这两家可以买到当天时鲜菜的超市已经陆续开张。
6月30日晚上6点,位于普陀区真南路42号的杨家桥临时农贸市场疏导点关闭了;7月15日前,这里所有的违建都将拆除,块地将被移交给真如副中心。
这个杨家桥小菜场,让居民又依赖又抱怨。作为困扰当地群众多年的环境“顽疾”——这里属于典型的“三合一”场所,安全隐患严重、环境面貌脏乱、群众意见极大。它面积达6800平米,共有摊位185个,其中90%的摊主为外地人,还有93户从上世纪90年代入驻的老商户。自4月28日一纸关闭市场的通告贴出后,两个多月就完成了预期目标,期间各方是怎样完成任务的?
从“杨家桥农贸市场”到“杨家桥临时疏导点”
确切地说,这个“杨家桥菜场”只是一个临时农贸市场疏导点,但因为买菜方便,居民们都习惯了叫它“杨家桥菜场”。而真正的杨家桥农贸市场,早在几年前就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了。
杨家桥农贸市场,最早形成于上世纪90年代——随着杨家桥地区大量居民的迁入,“买菜难”一度成为当时居民的迫切需求。于是,在政府部门支持下,人迹罕至的桃浦西路“马路菜场”上建起大棚,变身为后来的“杨家桥农贸市场”。
随着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开设了二十多年的杨家桥农贸市场逐步成了脏乱差代名词,附近居民怨声载道。住在附近的一些老人说,当时周边环境一直很乱,天还没亮就有摊贩送货的车来来往往,不到中午,像菜皮、鱼肚肠这样的臭哄哄的垃圾就扔了一地,一股油烟味、腥臭味,家里窗子都不敢开。一旁的桃浦河也遭了殃,因为有人总是把垃圾倒进河里,每到五六月份开始,河面上好像盖了一层油腻发亮的“膜”。
2015年,普陀区为落实“五违整治”和城市更新以及同心家园建设任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如镇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统筹领导之下,全力打响了杨家桥地区城市更新攻坚战役。
环境整治推进的速度很快。2015年5月,杨家桥农贸市场正式关闭,近2万平方米违建全部拆除,杨家桥地区城市更新以及滨河绿地建设顺利进行;2016年7月,集绿化、休闲、健身、文化于一体的杨家桥滨河绿地投入使用。
居民们欢欣鼓舞,但又有了新的烦恼:“脏乱和隐患没了,当然是大好事,但我们还希望能就近买菜啊。”真如镇政府为此动起脑筋,想了不少办法,其中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在真南路42号搭建了临时农贸市场疏导点,原经营户也顺势被引导至此继续经营,这就是为什么老百姓还是称呼这里“杨家桥菜场”的原因。
临时疏导点存在多年,渐渐也发生了先前出现过的种种乱象。区有关部门和真如镇街道下定决心彻底改善这一地块面貌,启动城市顽症综合整治行动,依法依规关闭疏导点、拆除违建。
一边分流商户一边为居民引入生鲜超市
这里的摊贩大多在此做了很多年生意,居民对疏导点也有了依存度。原以为,在这样的情势下,拆除工作会很难,但没想到,整个关闭过程却比预想得顺利。
真如镇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克义说,这是因为,有关方面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他们早在两个多月前就发布了关闭通告,挨家挨户通知商户,还成立了由真如镇街道协同万里街道共同牵头,街道平安办和发展办、真如派出所、真如副中心等多个部门共同配合的工作小组。工作人员经常聚在一起召开协调会,从如何制定拆除方案、如何维持安全交通、如何进行人员分工、如何与摊主沟通等等,都事无巨细提前部署。同时,还联合疏导点管理方新桃公司一起对摊主进行宣传疏导,帮助他们分流到桃浦路、芝川路、北石路、新村路等多个标准化菜场,解决了超过九成商户的下一步经营问题,既消除摊主的后顾之忧,也确保拆违平稳推进。
“虽然刚开始听到关闭市场的消息有点不情愿,但街道将我们分流到其他菜场的这一举措,还是让我们很有安全感的。”宁波人老姚在这里摆咸菜摊整整27年,积累了不少老客户,生意一直不错,虽然市场关闭让他有点不情愿,但还是愿意服从街道的安排分流到其他菜场,这是因为,“他们的做法有情有义”,让他觉得不会吃亏。
而街道也早就考虑起了附近居民的买菜问题。街道在真南路193号引入生鲜超市家得利,在新村路万泉路引入上蔬永辉,目前这两家可以买到当天时鲜菜的超市已经陆续开张。
家得利超市所在地原先是一处经营铝合金、汽修的场所,真如镇街道从去年年底就开始对此处进行改造,在对原先租户清退完毕后,便开始着手建造这一超市。而位于万里社区的的上蔬永辉超市,则是一家建筑面积达2000㎡的标准化2.0版菜场,品类齐全、供应充足且价格实惠,可以满足杨家桥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相关文章
上海辟谣平台
中国技能大赛媒体注册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第三届绿色账户微电影大赛
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整合推广平台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客户端下载
Copyright (C) 上观(沪ICP备号-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站长统计
沪公网安备 61号
解放日报新媒体研发中心技术支持小超市比菜场还便宜 居民热捧后才发现是无证经营-无证经营-浙江在线-浙江新闻
传播学评论
天天房交会
杭州晴到少云 38~28℃
 |  |  |  |  |  |  |  |  |  |  |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小超市比菜场还便宜 居民热捧后才发现是无证经营
浙江在线05月12日讯 据《今日早报》报道
昨天上午8点10分,宣先生打进热线:“朝晖六区菜场里面有很多菜农纷纷把菜拿到朝晖4区、5区的小区过道上卖。原因是在朝晖六区对面,开了一家蔬菜超市,因为价格很便宜,居民都喜欢去超市买菜,导致农贸市场生意冷清。据说超市是一个大学生办的。
  为与超市pk,菜场摊位摆到马路上
  记者来到朝晖六区农贸市场附近时,摊主已经收回了摊子,但市场大门口还有不少摊主在议论此事。
  市场52号的摊主告诉记者:“早上也出去卖菜了,主要是把昨天剩下的不太好的菜以低廉的价格卖出去。我们出去卖菜也是没办法,市场生意差,都没什么人,只能出去抢生意了。”
  而51号的摊主虽然将摊位搬到了外面,但一斤菜也没有卖出去,摊主说着直摇头。
  50号的摊主算好的,大概卖了100块钱。
  她告诉记者:“市场生意很难做,我们到勾庄去进菜都是挑好的,价格相对要高一些,而外面的那家超市都是大包大包的进来,量多价格自然占便宜了。”
  记者找到了菜场的王经理,他说:“摊主将摊位拉到马路上去的行为肯定不对,但是他们的心情可以理解。”
  王经理说,市场门口每天都会有10多个流动摊贩,再加上蔬菜超市的出现,生意就更难做了。
  “早上,大概有9家市场的摊主把摊子拉到了外面,菜价也比市场里的便宜些,即便如此,还是没办法和蔬菜超市抗衡。”王经理说,自从蔬菜超市出现后,很多市民都去那里买菜了,市场里的摊主确实生意难做。
  创业大学生转让了蔬菜超市
  蔬菜超市里的生意非常好,人碰人的,想轻松转个身都难。
  “这家店看起来挺干净,而且价格比菜场里低很多,每一样菜上面都是明码标价的,所以我们这里很多人喜欢来这里买菜。”住在朝晖六区的李大伯说。
  帮顾客挑菜的女人叫朱凤,卖菜已经很多年了,用她的话说:“除了卖菜他什么都不懂了。”
  除了她外,店里还有两个小伙子,负责进货、搬货之类的工作。难道他们就是传说中开店的大学生?
  记者一问,她就笑了:“这家店不是他们3个开的,但他们是我们店的‘元老’了。”
  “之前我们确实和一个创业的大学生合作过,不过是一年多以前的事了,摊位在朝晖二区那里。”
  “一年多以前,那个大学生选择了其他的行业,就把这个店铺全部转给了现在的老板,而3个伙计也被留用下来。”
  朱凤说,两个多月前,老板租了现在这个店铺,把摊位搬了过来。为了争取新老顾客,他们把利润压得相当低,比市场里便宜近1/3,所以很快就把周围一些住户吸引过来了。
  无证经营被要求停止营业
  下午记者再次来到超市,相比上午的热闹,下午生意就少了很多,菜也没上午这么多了。但仍然有两三个顾客在挑选,一个员工很热心地在帮他们介绍。店门口还有一些常客模样的人,在谈论上午菜场里发生的事。
  正当记者准备离开时,店里走进来了几位穿制服的工作人员,他们是下城区工商、城管部门的。一行人在店里巡视了一圈后宣布了一个让人吃惊的消息:这家店没办出工商执照,必须马上关了。
  “蔬菜经营管理是非常严格的,像菜场那样,他们有一套完整的农药残留检测程序,以确保老百姓买到放心菜。而小超市不具备这种条件,所以办不出营业执照。”一位执法人员介绍道,“没办法,我们只能劝他们关门,或者转做别的生意。如果真的只会卖菜,那也可以到菜场里去做生意。此前朝晖地区已经关停了两家类似的小蔬菜店,希望这家超市也能自觉整改。”
  执法人员的这一番话让店里几个伙计面面相觑,他们商量了一下后,还是听从了安排。
  倒是在门口围观的几位居民觉得可惜:“没想到是没证的,店里看上去倒是蛮清爽的,可惜了。”
记者 包敦远 朱寅 文/摄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后发表评论。
&民生帮帮帮当农贸市场遇上农贸超市
早上7时30分,热闹的航大商城菜市场。
早上7时30分,中大农贸超市市场顾客稀少。
家菜为先。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瓜果蔬菜、肉禽海鲜的农贸市场。但一直以来,农贸市场的“脏乱差”现象却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为此,我州积极探索将农贸市场改为农贸超市,致力于给市民提供一个超市般舒适的购物环境。
然而,我州首个“农改超”试点——中大农贸超市开门营业3个月以来,其干净整洁的购物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却出乎意料地受到冷落。新生事物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农贸超市的出路在哪里?日前,记者来到这个“高大上”的农副产品超市一探究竟。
购物体验的确不一样
所谓“农改超”,就是用超市化的模式改造现有的、低层次的农贸市场,给市民提供一个干净整洁的购物环境,满足市民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走进中大农贸超市,干净整洁的地面、宽敞明亮的室内环境让人眼前一亮。占地2000平方米的超市里设有蔬菜、肉类、家禽、水产、粮油、调味品、水果等各类铺位130个,可满足周边5万名居民日常生活所需。
购物体验既在显眼处也在细微处。
食品安全有保障。农贸超市配有专门的快检中心,每一批蔬菜和肉类在上柜前必须严格抽检,只有检测合格的产品才能售卖。此外,超市还规定商家必须有正规的进货渠道,产品可以追溯来源,从货源上把控食品安全第一关。
公平公正有保障。超市内配有两台公斤秤,顾客若对所购产品重量存疑,即可自行称重。家住中大御城的黄女士就曾试过公斤秤,称重结果显示商家并无缺斤少两的无良经营行为。她说:“不用担心缺斤少两,不用担心质量安全,真正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农贸市场的每位摊主都穿戴着绿围裙,在整齐美观的基础上营造了文明经营的氛围。大标准落到小细节,彰显的是用心思、下功夫。
行走在中大农贸超市内,摊主们纷纷点赞。“我在航大商城卖菜16年,烂菜叶子满地都是,宰杀生禽产生的废水、臭味传出好几条街。搬到这里,刷新了我十几年来对菜市场的认识。这里的各项服务都做得相当到位,有专人负责卫生,还为摊主和顾客提供免费饮用水,雨天提供口袋装伞,避免地面湿滑……”说起农贸超市的环境,卖菜的熊大姐滔滔不绝,满是赞美之词。
干净宽敞的农贸超市不仅改善了商家的工作环境,也为顾客提供了更优质的服务,让顾客即使逛菜市场也能享受超市般的待遇。
购物习惯是中大农贸超市面临的一大难题
当初,政府招商引资兴建这个农贸超市,源于对城市生活提档升级的要求。长期以来,附近的航大商城农贸市场存在的路况拥堵、商铺擅自搭建、卫生环境差等难题急需破解。
刘大爷家住航空路金三角广场附近,抱着1岁的小孙子来到中大农贸超市购物。他说,这环境,跟逛超市没区别。以前到航大商城集贸市场买菜,一路上拥挤不堪——私家车、三轮车、手推车等随意停在大马路和人行道上,买菜不但人挤人,还要“人挤车”。但是,刘大爷话锋一转,“超市的环境虽好,但航大商城的活禽类似乎更新鲜,品种更齐全,选择也更多,而且我们这些航大商城的老主顾,也不太愿意到新的地方购买。”
同住航空路一带的朱女士则表示,自己愿意从那些挑担子的人手里买时令蔬菜,一来新鲜,二来也算是帮人。
家住旗峰坝的李奶奶今年62岁了,近段时间每天都挑着辣椒、茄子、豇豆等蔬菜在航大商城附近的街道叫卖。李奶奶说:“人老了,搬进农贸超市,租金出不起,电子秤看不懂,而且种的蔬菜不多,这段时间卖完了就没有了,懒得去凑那份热闹。”
而部分航大商城里的商铺老板则表示,在这边租铺面10多年了,不想搬,怕老顾客找不到地方。
中大农贸超市部分商家表示,开业3个月来,经营状况不容乐观,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商家一直处于亏本状态。
记者随机采访了30余位顾客,他们大都表示,虽然中大农贸超市建设更规范,管理更系统,但航大商城经营多年,市民早已习惯去那里购买。对此,中大农贸超市有商家提出,希望相关部门履行招商承诺,早日关停航大商城,以表明政府对“农改超”项目的信心和决心。截至目前,相关部门尚未给出明确回应。
“农改超”中的成长烦恼值得思量与探究
农贸市场一直是我州文明创建中的短板,规划、建设、管理水平都较低,既是“脏乱差”的集中地,也是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民生问题。中大农贸超市作为“六城”同创的重要项目,是补齐城市建设短板大胆“试水”的第一家。
然而针对管理水平、购物种类以及与市民的消费习惯不相适应等问题,我州农贸市场的升级仍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恩施市小渡船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中大农贸超市所面临的客流量少、销量难以提升等问题是市场行为,其影响因素来自市民购买习惯等多方面,政府部门不宜过度干预,否则会扰乱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且“农改超”项目涉及部门较多,需要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另外,就中大农贸超市商家提出的“早日关停航大商城”的要求,他表示航大商城在“六城”同创环境整治后“脏乱差”现象有很大改观,暂无充足理由将其关停。
市民的“集贸市场情结”是“农改超”进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少进超市买菜的市民反映,超市取代集贸市场,赶走了集市的“脏、乱、差”,但没了集市的随意方便。
综合全国各地“农改超”试点经验,马路菜场、集贸市场和超市各有主力消费群,市场也应拉开档次,让不同层次的消费者各取所需。据了解,恩施市现拟将武商量贩超市租用一半提供给周边因无力承担农贸超市租金而无法进入农贸超市的农户摆摊设位。
消费升级是不可抵挡的趋势,对航大商城来说,一个文明、进步、规范、有秩序的农贸超市所指向的舒适生活方式需要适当引导。对中大农贸超市来说,如何从原来的初级菜市场成功转型为购物体验更好,智能化、便捷化、服务多样化的购物超市,需要企业经营者细思量。
好的生活,从来都无法阻挡,中大农贸超市面临的成长烦恼,需要用创新、改革的办法去解决。
来源:恩施日报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贸市场摊位收费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