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养老金交多少钱在长工资和社保积金是一个科目吗?不明白。请觧答。谢了。

新会计准则下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社保、住房公积金的会计分录_中华会计网校论坛
今日新帖:1738 在线学员:13930
论坛等级: ★学员
鲜花:<span id='flower
金币:<span id='medal
现执行新的会计准则因此企业的工资通过应付职工薪酬一级科目进行核算,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第一步:在一个自然月月末计提本月应付职工薪酬包含工资、社保、住房公积金、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然后分配到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等相关费用科目中。会计分录为:借:管理费用——工资/社保/住房公积金(管理人员工资除车间管理人员)&&&&
制造费用——工资/社保/住房公积金(车间管理人员)&&&&
生产成本——工资/社保/住房公积金(车间工人)&&&&
销售费用——工资/社保/住房公积金(销售人员)&&&&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社保/住房公积金注意:有些公司人事部提供的工资表中的应发工资为实际到银行提现的工资,但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科目核算的工资是全体人员的实际工资即应该支付给全体员工的劳动所得,里面包含工资表中涉及的个人需要缴纳的社保、住房公积金和个人所得税等。现插入个表举例一下更能说得清楚些: &&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本月总工资为159444元,未领工资151000元即为本月实际需要从银行提现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即职工实际拿到手的工资(已经扣除企业代扣代缴个人需要交纳的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然而企业本月发生的总工资应该是:员工实际拿到手的工资+员工需要支付但在工资表中扣除的个人需交纳的社保和住房公积金=0+414=159444元即为总工资。公司支付的社保为个人缴纳的三倍左右(本文暂定为三倍),因此公司承担的保险金额为: 90元,公司承担的住房公积金和个人承担的住房公积金按1:1的比例缴纳为414元(本文为举例只暂列414元的住房公积金)。因此工资需要计提的应付职工薪酬——工资为159444元,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为24090元,应付职工薪酬——住房为414元。
因此上面计提工资的会计分录为:管理费用中含车间主任四人工资为10707元。1.&&&& 计提工资、住房公积、社保
借:管理费用——工资&&
16057 (管理人员工资扣除车间主任工资+仓储物流科工资)&&&&&&&&&&&&
生产成本——工资&&
121980(一、二、三、四车间工人)&&&&&&&&&&&&
制造费用——工资&&10707 (车间主任工资)&&&&&&&&&&&&
销售费用——工资&&10700
(销售人员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59444借:管理费用——社保&&2550&&&&&&&&&& 生产成本——社保&&17940&&&&&&&&&& 制造费用——社保&&1500&&&&&&&&&& 销售费用——社保&&2100&&&&&&&&&&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 24090借:管理费用——住房公积金&&414&&&&&&&&&& 生产成本——住房公积金&&&&&&&&&&&& 制造费用——住房公积金&&&&&&&&&&&& 销售费用——住房公积金&&&&&&&&&&&& 贷: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4142.&&&& 提取现金发放工资:(不考虑工资表中的代扣代缴个人住房、社保)即需从银行提取现金159444元。借:库存现金&&1594444&& 贷:银行存款1594443.&&&& 工资发放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59444&& 贷:库存现金&& 1594444.从员工手中收取代缴的工人住房公积金、社保(不考虑从员工工资中扣除而是采用先发工资后收取代缴费用的方式)借:库存现金
8444&& 贷:其他应付款——社保8030&&&&&&&&&& 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4145、因缴纳社保、住房公积金都是通过企业转账的方式,因此库存现金需缴存银行&&借:银行存款 8444&&&&&&
贷:库存现金 84446、缴纳公司部分社保、住房公积金以及公司代个人收取代缴的社保、住房公积金&&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24090&&&&&&
应该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414&&&&&&
其他应付款——社保
8030&&&&&&
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414&&&&&&
贷:银行库存
32948通过以上会计分录工资和社保、住房公积金就处理完成咯。这种方法完全按照工资流程处理的。不过现在很多企业直接通过工资表在工资中直接扣除代员工缴纳的社保、住房公积金,因此以上会计分录可以简化和合并。如上面员工需要缴纳的社保为8030元、住房公积金为414元需要通过公司代缴,因此在公司从银行提取现金时直接扣除。因此从第二笔会计分录时进行更改。会计分录为:1.计提工资、住房公积、社保
借:管理费用——工资&&
16057 (管理人员工资扣除车间主任工资+仓储物流科工资)&&&&&&&&&&&&
生产成本——工资&&
121980(一、二、三、四车间工人)&&&&&&&&&&&&
制造费用——工资&&10707 (车间主任工资)&&&&&&&&&&&&
销售费用——工资&&10700
(销售人员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59444借:管理费用——社保&&2550&&&&&&&&&& 生产成本——社保&&17940&&&&&&&&&& 制造费用——社保&&1500&&&&&&&&&& 销售费用——社保&&2100&&&&&&&&&&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 24090借:管理费用——住房公积金&&414&&&&&&&&&& 生产成本——住房公积金&&&&&&&&&&&& 制造费用——住房公积金&&&&&&&&&&&& 销售费用——住房公积金&&&&&&&&&&&& 贷: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4142.提取现金备发工资:(用总工资扣减代员工缴纳的个人住房公积金、社保款)&&借:库存现金
444-8444&&&&&&
贷:银行存款
1510003、发放工资:&&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59444&&&&&&
贷:库存现金&&151000&&&&&&&&&&&&其他应付款——社保
8030&&&&&&&&&&&&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4144、缴纳企业部分住房公积金、社保以及个人承担部分由公司代扣代缴的社保、公积金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24090&&&&&&应该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414&&&&&&其他应付款——社保
8030&&&&&&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414&&&&&&贷:银行库存
32948在此合并后的工资及社保、住房公积金账务处理已全部完成。这种方法是通过合并处理,简化了相关流程用的比较多。
楼主其他文章
最美女会计
7418主题帖
8904问答数
论坛等级: 论坛元老
回帖:53585
经验:204067
鲜花:<span id='flower79
金币:<span id='medal125
扬帆起航,梦想成真&&2019年初级月亮学习团队活动群 (总管理请勿加)
论坛等级: 终极会员
回帖:9858
经验:26441
鲜花:<span id='flower
金币:<span id='medal7700
很详细。不错
论坛等级: ★★★★学员
鲜花:<span id='flower
金币:<span id='medal15
有的说不通过 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 科目都是通过 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社保,来核算关于计提工资,社保和公积金,我现在脑子快成浆糊了
希望努力能换来幸运
论坛等级: ★学员
鲜花:<span id='flower
金币:<span id='medal7
论坛等级: 终极会员
回帖:6644
经验:24743
鲜花:<span id='flower0
金币:<span id='medal463
现执行新的会计准则因此企业的工资通过应付职工薪酬一级科目进行核算,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第一步:在一个自然月月末计提本月应付职工薪酬包含工资、社保、住房公积金、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然后分配到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等相关费用科目中。会计分录为:借:管理费用——工资/社保/住房公积金(管理人员工资除车间管理人员)&&
制造费用——工资/社保/住房公积金(车间管理人员)&&
生产成本——工资/社保/住房公积金(车间工人)&&
销售费用——工资/社保/住房公积金(销售人员)&&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社保/住房公积金注意:有些公司人事部提供的工资表中的应发工资为实际到银行提现的工资,但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科目核算的工资是全体人员的实际工资即应该支付给全体员工的劳动所得,里面包含工资表中涉及的个人需要缴纳的社保、住房公积金和个人所得税等。现插入个表举例一下更能说得清楚些:&&通过上表可以看出本月总工资为159444元,未领工资151000元即为本月实际需要从银行提现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即职工实际拿到手的工资(已经扣除企业代扣代缴个人需要交纳的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然而企业本月发生的总工资应该是:员工实际拿到手的工资+员工需要支付但在工资表中扣除的个人需交纳的社保和住房公积金=0+414=159444元即为总工资。公司支付的社保为个人缴纳的三倍左右(本文暂定为三倍),因此公司承担的保险金额为: 90元,公司承担的住房公积金和个人承担的住房公积金按1:1的比例缴纳为414元(本文为举例只暂列414元的住房公积金)。因此工资需要计提的应付职工薪酬——工资为159444元,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为24090元,应付职工薪酬——住房为414元。因此上面计提工资的会计分录为:管理费用中含车间主任四人工资为10707元。1.&&
计提工资、住房公积、社保借:管理费用——工资&&16057 (管理人员工资扣除车间主任工资+仓储物流科工资)&&&&&&&& 生产成本——工资&&121980(一、二、三、四车间工人)&&&&&&&& 制造费用——工资
10707 (车间主任工资)&&&&&&&& 销售费用——工资
10700 (销售人员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59444借:管理费用——社保
2550&&&&&&
生产成本——社保
17940&&&&&&
制造费用——社保
1500&&&&&&
销售费用——社保
2100&&&&&&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 24090借:管理费用——住房公积金
生产成本——住房公积金
制造费用——住房公积金
销售费用——住房公积金
贷: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4142.&&
提取现金发放工资:(不考虑工资表中的代扣代缴个人住房、社保)即需从银行提取现金159444元。借:库存现金
1594444&&贷:银行存款1594443.&&
工资发放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59444&&贷:库存现金&&1594444.从员工手中收取代缴的工人住房公积金、社保(不考虑从员工工资中扣除而是采用先发工资后收取代缴费用的方式)借:库存现金 8444&&贷:其他应付款——社保8030&&&&&&
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4145、因缴纳社保、住房公积金都是通过企业转账的方式,因此库存现金需缴存银行
借:银行存款 8444&&&& 贷:库存现金 84446、缴纳公司部分社保、住房公积金以及公司代个人收取代缴的社保、住房公积金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
24090&&&& 应该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414&&&& 其他应付款——社保 8030&&&& 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414&&&& 贷:银行库存 32948通过以上会计分录工资和社保、住房公积金就处理完成咯。这种方法完全按照工资流程处理的。不过现在很多企业直接通过工资表在工资中直接扣除代员工缴纳的社保、住房公积金,因此以上会计分录可以简化和合并。如上面员工需要缴纳的社保为8030元、住房公积金为414元需要通过公司代缴,因此在公司从银行提取现金时直接扣除。因此从第二笔会计分录时进行更改。会计分录为:1.计提工资、住房公积、社保借:管理费用——工资&&16057 (管理人员工资扣除车间主任工资+仓储物流科工资)&&&&&&&& 生产成本——工资&&121980(一、二、三、四车间工人)&&&&&&&& 制造费用——工资
10707 (车间主任工资)&&&&&&&& 销售费用——工资
10700 (销售人员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59444借:管理费用——社保
2550&&&&&&
生产成本——社保
17940&&&&&&
制造费用——社保
1500&&&&&&
销售费用——社保
2100&&&&&&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 24090借:管理费用——住房公积金
生产成本——住房公积金
制造费用——住房公积金
销售费用——住房公积金
贷: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4142.提取现金备发工资:(用总工资扣减代员工缴纳的个人住房公积金、社保款)
借:库存现金 444-8444&&&& 贷:银行存款 1510003、发放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59444&&&& 贷:库存现金
151000&&&&&&&&其他应付款——社保 8030&&&&&&&&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4144、缴纳企业部分住房公积金、社保以及个人承担部分由公司代扣代缴的社保、公积金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
24090&&&&应该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414&&&&其他应付款——社保 8030&&&&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414&&&&贷:银行库存 32948在此合并后的工资及社保、住房公积金账务处理已全部完成。这种方法是通过合并处理,简化了相关流程用的比较多。多谢分享!
论坛等级: 终极会员
回帖:9858
经验:26441
鲜花:<span id='flower
金币:<span id='medal7700
个人社保公积金公司代垫部分为什么不是其他应收而是其他应付呢?
论坛等级: ★★★★学员
鲜花:<span id='flower
金币:<span id='medal15
当月公积金21号已经汇缴 为啥还要计提呢
飞翎恋雪&于&Wed Oct 18 13:08:05 CST 2017&回复:
当月汇缴不用计提,可以结转
希望努力能换来幸运
论坛等级: ★学员
鲜花:<span id='flower
金币:<span id='medal0
当月银行扣款社保借:管理费用&&&&
&&&& 其他应收款-个人社保贷:银行存款月末计提工资借:管理费用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发放工资借:应付职工薪酬贷:其他应收款-个人社保&&&&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贷:银行存款
论坛等级: ★学员
鲜花:<span id='flower
金币:<span id='medal
我学注会的课程的时候并且遇到个税、社保题目,老师的解析和答案:凡事通过跟员工挂钩工资津贴、社保公积金等都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进行会计处理,并且通过“其他应付款”个人负担的部分走账。
论坛等级: ★★★★★学员
鲜花:<span id='flower5
金币:<span id='medal087
五险一金只对我来说只有梦中想一下哦
论坛等级: ★学员
鲜花:<span id='flower
金币:<span id='medal9
正保培训项目
我的新动态查看: 85300|回复: 8
公司为员工缴纳的社保和公积金计入什么科目?
该用户从未签到
马上注册中国会计社区,结交天下会计同行好友,享用更多会员功能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请教大家:公司为员工交纳的社保和公积金计入什么科目?
比如说公司一共缴纳10000元的社保费,其中单位部分8000,个人部分2000,这2000是公司先为员工缴纳,然后再从员工的工资中往出扣,那单位交的8000这部分怎么记账?还要这要从工资中扣的这2000怎么记账?帮我写下分录,谢谢大家!
中国会计社区官方微信公众号:会计通。
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涉江湖
其中单位部分8000,个人部分2000,这2000是公司先为员工缴纳,然后再从员工的工资中往出扣,那单位交的8000这部分怎么记账?
借:管理费用-单位社保 8000
& && &管理费用-公积金
& & 其他应收款-个人社保 2000
& && &其他应收款-公积金
贷:银行存款(现金)
还要这要从工资中扣的这2000怎么记账?
借:管理费用--工资
& & 贷:其他应收款-个人社保2000
& && &&&其他应收款-个人公积金
& && &&&应付工资
借:应付工资
& & 贷:银行存款(现金)
<p id="rate_514"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同意&鲜花 + 1
" class="mtn mbn">
中国会计社区官方微信公众号:会计通。
该用户从未签到
非常感谢!
中国会计社区官方微信公众号:会计通。
该用户从未签到
扣员工社保及公积金应该是在工资发放的时候才代扣吧···
中国会计社区官方微信公众号:会计通。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中国会计社区官方微信公众号:会计通。
签到天数: 1006 天[LV.10]笑傲江湖
公司一共缴纳10000元的社保费,其中单位部分8000,个人部分2000,这2000是公司先为员工缴纳,然后再从员工的工资中往出扣,那单位交的8000这部分怎么记账?还要这要从工资中扣的这2000怎么记账?
公司缴纳社保费,单位部分记入管理费用,个人部分记入其它应交款。
借:管理费用--社保8000
& && &其它应交款--社保2000
贷:银行存款/现金10000
个人部分发放工资时扣,即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工资
贷:其它应交款--社保
& &&&银行存款
比较赞成这个&
中国会计社区官方微信公众号:会计通。
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涉江湖
我看到公司的都是这样做的
中国会计社区官方微信公众号:会计通。
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涉江湖
小羽说的对
中国会计社区官方微信公众号:会计通。
签到天数: 2 天[LV.1]初涉江湖
金蝶KIS迷你版,标准版,专业版财务软件,需要的朋友可以咨询哦
中国会计社区官方微信公众号:会计通。关于公司缴纳社保的会计分录_百度知道
关于公司缴纳社保的会计分录
公司缴纳9月份社保,其中单位部分15000,个人承担部分为3000,以下分录是否正确?
1、以银行存款缴纳时: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费(单位)15000
应付职工薪酬-社保费(个人)3000
我有更好的答案
第一个分录不正确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
15000借:其他应收款--个人
3000贷:银行存款
180002结转费用借:管理费用
62000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
15000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47000代扣个人所得税,支付工资借:应付职工薪酬
47000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1000贷:其他应收款--个人
3000贷:库存现金
43000缴税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1000贷:库存现金
其他应收款-社保费(个人)借方的3000元不是应该在支付工资时同时转出吗?可这些分录中都没有做到这笔在里面。如果支付工资时不转出,那应该什么时候转出,怎么转,谢谢。
因为在支付社保费的时候,单位代垫了个人应该承担的那部分费用,所以,要先计入“其他应收款”;等实际支付工资的时候,从工资里面扣除代垫的这部分费用,因此,实际支付的时候,计入该科目的贷方。
采纳率:45%
来自团队:
企业缴纳社保相关分录:企业分配工资借:××费用(管理/销售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2.计提社保(企业部分)借:××费用(管理/销售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3.次月发放工资时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个人部分)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4.上交杜保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企业部分+个人部分)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5.上交个人所得税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注意事项:社会保险没办理之前不能计提,“五险一金”计提比例各地不一样。企业按劳动保障部门规定比例缴纳部分,可列入“管理费用”。
第一个应该是
借:管理费用-社保费(单位)15000
其他应收款-社保费(个人)
贷:银行存款
18000第二个应该是
借:管理费用-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其他应收款-社保费(个人)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应交税费-代扣代缴个税
1000第三、四个对
以银行存款缴纳时: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其他应收(付)款--社会保险费贷:银行存款月底结转9月份工资时:借:管理费用--社会保险费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发放工资时: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贷: 其他应收(付)款--社会保险费库存现金缴纳个税:借:应缴税费--个人所得税贷:银行存款
第一个分录不正确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
15000借:其他应收款--个人
3000贷:银行存款
180002结转费用借:管理费用
62000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
15000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47000代扣个人所得税,支付工资借:应付职工薪酬
47000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1000贷:其他应收款--个人
3000贷:库存现金
43000缴税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1000贷:库存现金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会计分录的相关知识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计入应付职工薪酬吗_百度知道
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计入应付职工薪酬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应计入应付职工薪酬。具体账务处理如下:提取时:借:管理费用--社会保险费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缴纳时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贷: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职工薪酬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财务会计中,社会保险费其他应付款和应付职工薪酬都会用到。2014年,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财会〔2014〕8号)进行了修订,自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在境外上市的企业提前执行。根据会计准则,对于个人承担的社会保险费应计入“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费(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科目,单位承担部分应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科目。同理,对于个人承担的住房公积金应计入“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科目,单位承担部分应计入“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科目。
采纳率:91%
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应计入应付职工薪酬。具体账务处理如下:提取时:借:管理费用--社会保险费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缴纳时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贷: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职工薪酬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计入。1、计提企业应负担的五险一金时,按照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计入有关成本费用账户: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单位)2、从职工工资中代扣个人应负担的五险一金时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个人)3、向有关机构上缴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包括单位应负担的和代扣代缴职工个人应负担的部分)时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单位+个人)贷:银行存款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保障论坛暨《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6》发布式于日在京召开。本届会议以“年金制度深化改革与道路抉择”为主题,邀请部委领导、金融机构、学术单位多位专家发言,同时发布《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6》。该报告是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开发的第六部年度报告,由数据发布、理论探索、政策实践和国外借鉴等部分组成,汇集学界和业界关于年金制度研究的前沿报告,为完善多层次社保体系提供决策参考。
时间:16年12月24日(周六)9:00-17:00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保险学会
中国保险学会
安邦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文字由速记稿改编,未经发言者与论坛主办方审核,转载或引用请谨慎!中证网不承担转载引用以下文字所引发的任何后果。
  主持人(郑秉文):大家上午好!
  现在我宣布中国社科院社会保障论坛暨《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6》发布式――“年金制度深化改革与道路选择”,现在开始。
  今天是一个非常喜庆的日子,一个原因是昨天中央公布了养老事业全面降低门槛的重要决定。还有一个喜庆的日子,今天是平安夜,祝各位平平安安。
  今天还是按照往常的习惯,我把到会的主要来宾跟大家介绍一下。
  到会的领导有:中国社科院副院长、中共中央委员、著名的社会学家李培林教授;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也是著名的社会保障问题专家,胡晓义副部长;中国保监会周延礼副主席,他长期搞商业保险,也是著名的保险专家,英文非常好,很国际化的一个专家。
  其次,出席今天会议的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司局的领导尹志远书记、周红书记等等,有财政部社保司的符金陵司长,还有发改委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的各位领导,其中还有我们在去一年里到地方去调研的地方领导,还包括上海市宝山区区委书记汪泓同志等等。也包括我们共同的主办单位,中国保险学会的会长姚庆海同志。还包括我们这次会议的资助方安邦养老保险的领导,副总裁姚大锋同志,他上午有事儿下午来,总经理周沛先生代替。还包括基金业协会副会长,著名的养老问题专家钟会长。这里还有其他学会的一些领导,有欧盟驻华代表处的同行,还有香港投资基金业的总裁。这里还有北大的郑伟教授,清华的陈秉正教授,人大的董克用教授等等。
  此外,我还要介绍的是我们的娘家,中国社科院科研局的同志,科研局是我们的娘家,大家也知道,美国所也是我的娘家,拉美所也是我的娘家,我有三个娘家,今天三个娘家领导也都来参加会议,感谢马援局长、国春副局长,感谢美国所的郭红书记等等,还有社科院的其他一些同行。这里还要感谢机构的同事,这么多机构的领导也是专程来开会,特别表示感谢!
  此外,还要感谢媒体的同行,今天也了不少,我就不一一介绍了,这个会议手册上都有。我就占用两分钟时间,没有免俗,简单把各位领导提一下,表示一下我的感谢心情。说到这儿,我提议让我们大家以热烈的掌声对上述各位领导、同行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
  大家知道,这样的会议,我们每年12月召开,到今年是第六个年头了,从2011年开始出了六本书,第一年出的书的主题是“欧债危机与养老金改革”,第二年“中国的养老基金地区失衡与统筹层次提高”,第三年是“社会保障经办体系改革”,第四年是“第一支柱养老金NDC改革”,第五年是去年“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个人养老金的改革”,今年是“第二支柱养老金改革”。
  六年来,我们在各位领导的支持下,风风雨雨,学术上有些收获,我在这里对各位同行表示感谢。
  下面,就开始领导致辞,首先请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著名社会学家李培林教授致辞,大家欢迎!
  李培林:尊敬的胡晓义会长、周延礼主席,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今天因为在平安日之夜,所以今天开这个会也非常适合主题,社会保障、社会保险都是为了人一生平安。欢迎各位参加第六届中国社科院社会保障论坛,此次论坛由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联合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中国保险学会共同主办,感谢安邦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再次鼎力协办,本届论坛主题聚焦养老保险第二支柱深化改革。
  大家知道,今年11月17日我国政府获得了国际社会保障协会、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以表彰我国政府过去十多年来在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2010年时我国的养老覆盖面是3.59亿人,到2015年扩大到8.58亿人,年均增长27.7%。医疗保障覆盖面在2005年刚刚超过3亿人,到2015年扩大到13.3亿人。目前,五项社会保险项目覆盖人群达到近21人次,基本形成了社会保险项目与非缴费型的项目相结合的社会保障体系。从制度全覆盖向人群全覆盖迈进,为全世界社会保障事业作出巨大贡献,成就显著,举世瞩目。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社会即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的时刻,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仍面临很多挑战。2015年,我国城镇职工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共计9142万人,占全部参保人员的25.9%,这比全国老年人占16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高出了6.3个百分点,显示养老保险制度负担加重,基金财务压力进一步显现。
  20多年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动了职工福利的社会化。在国企改革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人们对老年生活水平的要求日益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的独撑局面需要突破。“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构建包括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和商业保险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年金制度将成为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补充。
  日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分第20号令企业年金实行办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年金制度的开端,到2015年出台《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宣告我国养老金第二支柱全面建成向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又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但是第二支柱的覆盖面目前总体仍然很小,与成熟经济体相比,无论在参与率还是在资产规模上,都有很大的差距。难以全面发挥对养老保险的补充作用。
  目前,我国企业年金参与人数2320万,职业年金覆盖约4000万,合计不到全国就业人口的8.2%,覆盖范围太窄,企业年金积累基金1万亿元,职业年金刚刚起步,第二支柱的资产总额不到GDP的1.5%,而这个比例在OECD国家中平均是84%,在非OECD国家中平均是36%,所以总体来看,我国的年金资产规模太小,年金作为第二支柱又窄又小,急需深化改革。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联合业界和学界数十位专家,历时半年多,完成了对年金制度深化改革的深入研究,形成了本该今天发布的这部《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6》,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这些研究覆盖了企业年金制度的变迁、规模扩张、帐户管理、风险控制、资产配置、税率引导等理论前沿问题,总结了自动加入机制的引入,个人投资选择权的放开,合格默认投资选择生命周期基金等实践经验,阐明了建立养老金管理公司的重要意义和发展前景,对刚刚起步的职业年金进行了精算、评估,引进了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年金制度的最新改革动态,研究深入、理论扎实、数据详实,不仅为国家政策制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也为学界和业界提供了可贵的研究资料,充分展现了中国社科院作为党中央、国务院重要思想库和智囊团的地位。
  同志们,2017年我国将继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国家要补社会保障这个短板,社会保障既要补第二、第三支柱的短板,年金制度已经完成了从无到有的阶段,下一步要从有到广,将更多人纳入进来,让多层次混合型的养老保险体系真正建立起来,实现共享发展,这也是社会保障领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这次论坛和今年这本养老金发展报告的主题。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7年要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出台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此时,对年金制度深化改革进行研究正当其时,让我们携起手来群策群力,为推动中国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共同奋斗。
  最后,预祝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郑秉文:感谢培林院长精彩的发言。他作为社会学家,他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及农村的社会保障问题都有深刻的研究,我们大概是在几年前都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家委员会的成员,在这方面的造诣,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我这里必须要说,我们今天之所以有《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6》,是在六年之前我给胡部长写了一封信,我说要数据,缺数据。胡部长做了重要的批示,于是才有了一年一年的发展报告,可以说要是没有胡部长六年之前的批示,没有第一本不可能有今年的第六本,胡部长本身就是学者型的高官,常年在人社系统、保险系统工作,他自己就是一个专家,他在人社系统专业精良性是有口皆碑、世人皆知的,我从来没有在这么大的场合有机会感谢胡部长,因为胡部长每次都说我批你的数据我就不来了,今年胡部长作为会长参加我们的会我非常感动。所以,我建议我们大家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胡部长给我们作演讲。
  胡晓义:谢谢秉文。各位上午好!培林院长、延礼主席,各位来宾,首先,我作为中国社会保险学会的会长,也代表我们学会祝贺这次论坛举办,以及这个《发展报告》的发布。
  刚才,培林院长做了非常精彩但是也很简短的演讲,他的观点我都完全赞成,借此机会,我也讲一讲和这个年度发展报告有关的,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的我个人的思考。
  首先,“十三五”国家规划提出来要构建包括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和商业保险的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这个我认为是今后相当一段时间我们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国家规划是明确的。
  实际上这个问题早在几十年前已经提出来了,1991年国务院提出要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这已经是20多年前的事情。而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央的《决定》就突出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一次用了“多层次”的概念。到了1998年,就是上世纪末以来,我们看一下这个多层次的体系建设是什么状况。基本养老保险这个层次或者这个支柱,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这是有目共睹的。刚才培林院长引了一些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就是说到2015年底,我们养老保险,就在城镇职工这一部分已经覆盖了3.54万人,比98年增长了3倍多,如果加上后面实施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际上到了8亿多人,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上个月能在巴拿马获得杰出成就奖的一个重要的原因,这个奖是颁给中国政府的,颁奖词中首先肯定的是中国政府的决心,就是能够作出这样的政治决策。其次肯定了执行力,就是有这种政治决心也能变成实践活动。这两条加起来我觉得体现了我们的制度优势。
  所以,我说基本养老保险层次。基金上不用说了,基金到2015年收支的规模分别比98年增长了19倍和16倍,积累有35000多亿,待遇水平也是有了明显的提高。这是讲基本层次的发展。
  看补充这个层次,最先叫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后来叫企业年金。这个制度应该是在这些年建立并且逐步开始定型。特别是2006年以后,企业年金基金实行市场化投资运营,政府部门进行监管,到了2015年底,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7.5万户,涉及2300多万员工,积累资金是将近1万亿,9500多亿。这是2005年,应该说人数也增加了很多,基金规模也增加了很大,特别是2007年市场化运营以来,年平均的收益率是8%多一点,基本实现了保值增值。这四年以来已经有245万人领取了企业年金,其中分期领取的人数,就是不是讲一次性领取的人数,它的占比从35%提高到75%,就是3/4的人分期领取了,已经逐步改变了过去一到退休一次性支付的方式。人均月领取额从四年前的980块钱增加到现在的1850块钱,可以说在一定范围内初步显示了补充养老的作用。跟自己的纵向相比,应该说发展还是很快的。
  在这个层次上还有一个制度―职业年金,职业年金2014年随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而建立,现在还在起步的阶段,但是也开始积累了几十亿的资金,同时也开始有了几千万这个量级微量的支出,就是这个制度开始萌动了。
  第三个层次或者第三个支柱,对这个问题应该说我们国家理论界做了不少研究,但是对第三支柱养老保障的内涵和外延,我以为至今还没有形成清晰而统一的认知,到底什么是第三支柱。所以在实践当中始终没有具体政策措施出台。
  综合这些情况,我觉得可以形成这样几个判断:
  第一,企业年金自身有比较快的发展,规则逐步健全,市场化运营闯出了一条新路,它的方向应该肯定和坚持。但是覆盖面仍然还比较小,培林院长刚才讲了。基金规模只相当与基本养老基金结存量的27%,而集中于大型国企。所以在全局上还很难说已经发挥了重要的补充作用。还是局部的。
  第二,职业年金刚刚起步,而且职业年金的特点是既承载着制度转轨的过渡性功能,它的刚性就要强于企业年金。所以它是强制性的制度安排。同时又由于有财政资金注入,还有市场运营的模式,这样的相互交错,所以它的操作复杂度也会比企业年金高很多,因此需要周密设计、精心实施。这是为什么现在职业年金开始有积累,但是运作路径还不是特别清晰的一个原因。
  第三,我们讲的第三层次或者第三支柱现在基本是空白,可能有一些尝试,但是没人界定说你这就是第三层次或者第三支柱,有哪些具体的政策支持。所以,应该说发展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我就这个现状做这样一些研判。我认为“十三五”规划提出来要加快发展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还是非常必要的。我不展开,我就点点题,我认为:
  第一,准确界定政府的责任。正确引导民生预期。就是政府不能把养老这件事情完全包下来,是要发挥各个层面的资源优势。
  第二,合理调整体系的结构,增强制度的可持续性。也就是说,如果我们长期是一个单一层次或者单一层次为主的这么一种制度架构的话,它的可持续性是很差的。所以,从必要性和可能性上来看其实都是有条件的,关键是我们怎么样把养老保险当做一种制度供给,怎么来合理调整它的结构。总的方向我认为是适度控制第一支柱或者第一层次的范围,适度的增大二三层次的比重。
  第三,发挥市场功能,满足差异化需求。为什么要发展多层次的养老保障?因为我们可以看到社会越是发展需求就越趋于多元化、多样化,而基本的养老保障制度不可能也不需要满足所有的需求。只需要满足那些基本的需求,而超出基本层面的需求可以用其他的手段来满足,其他的资源来满足。关键是政府要看到市场是有这样潜力的,善于运用市场的手段。
  我举个例子,比如现在在银行,可以看到很多大爷大妈在那买各种的理财产品,其实这种心情完全可以理解,可以体会的。但是各种各样的理财产品实际上是很纷杂的,有没有可能把它统和一部分,引导成为长期投资的个性化养老产品。这个我觉得是需要思考的,可能各个部门、各个机构有自己很多的开创性的研究。但是从宏观层面能不能把它统和一下,哪些作为长期性投资,尽可能减少短期的投机性的投资的这种趋向,其实这是值得研究的。这是总的一个想法,觉得有必要发展多层次。
  具体有几点思考,这完全是学术性的思考,因为我也不当副部长了,所以我下面讲的几点没有任何行政的色彩,完全是个人的学术思考,就是在发展多层次的养老保障问题上。
  比如说,我们可以考虑要不要提高企业年金的实施强度。现在的制度安排是完全自愿性的,企业和职工两方谈判,大家都愿意就可以。有没有像职业年金这样有一定的强制性,这个可能是我们推进它加快发展的手段。这点可以思考。
  第二,是不是可以思考我们要不要重新定义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的边界,现在把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基本养老保险里面的个人帐户养老金都作为第一层次来安排的,这个从历史沿革来看没有任何不妥,因为当时制度就这么定的,因为个人要交费。但是发展了20几年之后,我们是不是可以重新反思一下,个人帐户养老金安排在基本制度里面会受到很多的制约,有没有可能将来拿出来,或者拿出一部分来和第二层次相结合,让它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个人的选择性,这个问题是值得思考的,当然要这么做改造工程就很大。我觉得在学术研究上是应该没有禁区的,可以研究出多种的方案供决策层参考。
  第三,我还要思考一个问题,就是第三层次到底指的是什么?各种各样的理财产品有长期、有短期,哪些可以作为养老的财务储备的,然后给予什么样的政策支持,然后实物性的投资怎么办,房产这些怎么界定它有没有养老支持的功能?这些问题是值得研究的。
  第四,怎么样进一步强化支持政策,特别是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二三层次的发展。
  第五,从更宏观的架构上来看,我们得考虑一下,总体的养老保险多层次的结构比例问题。如果没有一个方向,就是那么说,仅仅是一种口号的宣言性的,就是说我要发展第二层次、发展第三支柱,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可能在学术上是需要有一些研判的。比如说我们有没有一个什么“622”或者“433”,或者是“532”这样的架构,觉得它是符合中国国情,符合现阶段实际的比较合理的配置。然后我们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我觉得这些问题都可以研究。
  我也期待着我们的学术团体,我们的学会组织,和我们的行政部门,各界人士,在这些方面贡献更多的智慧,感谢大家听我的发言。最后,我总的希望,像《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这样的研究学术成果不断的涌现,跟上时代的步伐,使学术之树常青,祝社保事业常兴,为国家民族常盛而努力。
  郑秉文:谢谢胡部长,他领导中国保险事业十几年。接下来,谈商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根据国务院去年颁布的新国十条经典表述,大意应该是家庭保障计划的主要承担者,企业福利计划的主要提供者、社会保险计划的主要运营者,周主席长期在保险系统工作,是个很国际化的领导里,是我非常敬仰的学者型高官。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
  周延礼:今天非常高兴参加由社科院、中国社会保障协会、中国保险学会联合举办的2016年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通常我们所说的蓝皮书,蓝皮书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涵盖了我们国家过去一年养老保险事业发展的总体情况。
  特别是刚才,培林院长、胡晓义部长经典概括了重要内容,把它的内容经过他们的思考我相信都已经把大家关心关注的问题提炼出来了,我听了之后深受启发。特别是胡晓义部长讲到的第三支柱,这些政策空白我们如何填补,真是要有一个顶层设计和整体的安排,不然的话,这条“腿”会越来越软,将来会瘫痪的,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今天我们主题当然是研究第二支柱了,但是一定不要忘记第三支柱,也要让这条“腿”强身健体,尽快的强壮起来,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块。现在我们出现很多的问题都是在第三支柱不健全,没有安排,所出现的问题。
  所以,借此机会,我前段时间也做了一些简要的思考,也有几个方面的考虑,我主要是围绕着在年金制度深化改革,保险机构可以大有作为,这样一个内容上,我做一些简单的介绍,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思考与大家分享。
  主要是三方面内容:第一,年金制度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第二,保险业在我国社会养老体系当中发挥作用问题简单和大家分享,因为时间关系,只能提纲挈领的做一下分享。第三,构建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接着晓义部长讲话的内容,也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大家分享。
  (一),年金制度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
  这个背景就是,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背景现在速度之快,每年高速增长带来的养老金的压力是空前的。所以,我们急需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大家知道,2006年的时候国务院23号文件把商业保险定为中国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刚才秉文教授又把2014年新国十条给商业保险的定位,是承担者也好、实践者也好、运营者也好,也重新做了定位。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年金制度作为商业保险如何在运营过程当中积极参与,当然现在看来我们在这方面发挥的作用,在金融各个领域当中,包括银行、证券发展的是比较好的,但是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可以并且有可能大有作为。你看我们2007年到2016年老龄人口的增长幅度,2007年是60岁以上人口占11.6%,到2016年是16.6%,要是讲总数增长的速度是更快,2007年是1.58亿,2016年是2.29亿,这样一个人口的压力对养老金需求压力是非常巨大的,也是堪称世界之最。所以在这方面我们要深刻的研究,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充分发挥年金制度和商业保险经办,如何提高年金制度它的制度生命力,这是我们要深刻研究的问题。
  我简单梳理一下,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国家从2015年到2016年这两年都做了哪些政策发布。2015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就是胡晓义部长他们为主,标志着养老双轨制正式废除,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都建立与企业相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刚才胡晓义部长也提到职业年金,刚刚启动,现在有几十亿资金了,这个制度开始发挥一点作用了,应该说时间不长,能够发挥作用应该说难能可贵。
  2016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人社部、财政部发布了《关于2016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提高了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的水平,总体上调了6.5%左右。2016年12月,我们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要求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出台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我相信2017年应该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的红利之年。
  (二),商业保险在我国社会保险体系中如何发挥作用。
  我相信在制度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将来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商业保险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可以体现商业保险的运作特性:
  一是在基本养老层面,二是企业补充养老层面,三是个人储蓄性的养老保险层面。
  比如说在基本养老保险层面,商业保险可为社会保险提供精算技术和管理支持,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商业保险在这些方面承担的工作,发挥的作用是比较明显的。这样可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层面的这些效率,减轻政府财政的压力。刚才我也听到胡晓义部长谈到,中国政府得到国际上的这个大奖,3亿多人口享受到社会养老保险的这样一种制度红利是非常难得的。
  二是在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方面,商业保险可以为养老金的计划发起、运营提供全面的、全程的服务。这方面我们和一些企业合作方面都体现出来了,我们前几年在辽宁做的应该说比较好,已经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承担者。刚才秉文教授也谈到,新国十条这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商业保险的作用,所以为我们下一步深入的做好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强大的推动。
  三是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层面,商业保险可以发挥主导作用,提供多元化的养老保险产品。讲到养老保险产品的时候,也有保险公司的同志在这儿,包括还有大学的专家教授,我们现在发起的养老保险产品一定是实实在在的,保障水平要高的,真正体现养老保险需求的保险产品,千万不能哗众取宠,千万不能打着养老产品名义搞理财,现在我们有些理财产品真是理财,加上老百姓理财的需求愿望、欲望非常高,但是真正作为老百姓养老的需求,现在这方面研究不够,甚至做的还不够。所以,在这方面一定不要让养老来开发各种理财产品,提高我们养老保险产品的保障程度,这是我们要关注的问题,其目的主要是弥补社会保险保障的不足,丰富和完善养老保险体系,这是我们的一个重要考虑。当然这个理财不是不可以搞,也可以搞。但是注重我们广大理财群体的养老保险需求,这是很关键的。
  现在大家看到买的理财产品,绝大部分都是已经退休或者是即将退休的这部分群体。其理财的目的是保值增值,也是为自己以后未来的生活能够有可靠的保障,这是他们一个主要的考虑,所以在这方面我们要充分的考虑保险产品的养老保障性的问题,提高保障的水平。
  商业保险这几年在年金业务经办方面应该说做的还是比较好的。现在已经有5家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在企业年金市场承担了受托人帐户管理和投资管理人的角色。比如说像太平、中国人寿、长江养老、平安养老、泰康养老、安邦养老,这次会议主要是安邦养老赞助支持。所以,我们现在这几家养老保险经办、企业年金所做的成就,为他们下一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年金业务已经是保险业的传统业务领域了,他们现在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因为我们从2010年开始逐步介入、逐步参与这些事情,在受托人、帐户管理人、投资决策这方面,在人社部的大力支持关怀下很多企业愿意参与,但是管理始终是我们在经办年金业务的核心内容,在这方面我们要深入的做好年金业务的细化、优化业务领域,提高我们保险经办年金业务的效率和效果。
  另外,在金融领域当中保险业参与年金业务,我们做了一个总体的了解,已经列入首位。到2015年底,有10家法人受托机构当中5家养老保险公司受托管理的企业数、职工数和资产数,第一个在企业数有4.71万家,数量也不小,职工数是928万人,资产的总额是4170亿元,占企业年金法人受托业务的92%,也就是在企业数量当中我们占92%,在职工数当中占76%,在资产数量当中我们占73%,应该说还是不错,要大体来讲是2/3强,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对我们保险业,特别是经办业务,管理是关键,优化管理、细化管理、提高效率、提高效果,这是我们要做的很重要的一项工作。现在在20家投资管理机构当中有7家保险机构投资管理资产超过4791亿元,占市场份额的52%。通过这个可以看出商业保险在这方面应该说成绩有目共睹。
  (三),如何做好和构建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建设。
  我有两点思考,和胡晓义部长是互为补充。第一,我们认为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不然的话我们也不能在国际上得大奖,对中国政府的奖励应该说代表着我们政府,也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说2006年,国务院23号文件已经确定,把保险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制度、安排和其他方面,还有各部委在这方面的认识,甚至把商业保险的作用很好的发挥,还是有很大的空间,我们要进行思考。
  所以,我们要深化改革。比如说在企业年金,我们认为发展还是相对比较滞后,现在机构参与的数量可以看出,还没有达到100%,应保尽保。企业的职工数2/3强一点。资产的总额管理也没有完全纳入进来,所以在这方面难以构建起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使得制度优越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有几个数据,2015年末,基本养老参保数据8.58亿人,其中城镇职工的基本养老数据是3.54亿人,这个和人社部统计数据应该说是非常接近的。比较而言,参加企业年金的数就太少了,只有2316万人,所以我们要加快发展企业年金制度。有些数据可以看到,比如讲到养老三支柱的发展问题。基本养老这块过去三年的数据,相对来说比较平稳。但是企业年金制度缴费波动比较大,甚至还有负增长的状况。商业保险发展速度比较快,今年还有几天时间,我估计保持30%的增速还是可以,2016年商业人寿保险可以画一个句号了。在这里我看商业保险如何发挥作用,怎么发挥作用,在这方面可以有效的体现在增速方面。
  另外,从全国企业参与和企业职工的增速来看有几个数据,不一一的向大家做一个介绍,这当然是根据我们保监会统计的数据,也不一定完全准确,供大家参考。
  通过表1和表2可以看出,企业年金制度发展缓慢,未能有效发挥第二支柱的作用,因为今天我们研究就是第二支柱。所以,我们在企业年金的缴费增长速度比较缓慢,参与企业和职工的增长应该进入一个瓶颈期。另外,企业年金未对养老保险提供保障这方面有足够的支撑,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要深入研究和思考的。
  下一步要充分发挥保险机构在年金保值增值当中的作用。首先是年金制度安排认识上大家要有统一,是作为长期的储蓄安排,关系参保人和受益人的养命钱。年金资基金的保值增值也是职工和企业最关心的核心问题,所以保险机构要充分发挥长期资产负债管理方面的优势,不断的提升投资能力,刚才胡部长也讲到,从市场化运行,就像国家基金这块3亿多,投资回报率8%左右,应该说相当不错的。我们去年的保险的运营资金收益率水平大约7.5%左右,这两个数据应该说非常接近,为年金基金提供了比较稳定的投资收益率,实现了有效的保值增值,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为年金制度的建立发挥作用,甚至扩大年金制度覆盖面,发挥商业保险的有力支撑。
  另外,应该加快实施年金化的制度制定和方案的设计。这点刚才胡晓义部长个人思考也谈到这方面的问题,我想要补充一点的是,比如说企业关于一次性领取和分期性领取的时候,我觉得这都不是标准意义上年金化的方法,所以要导致企业年金的待遇对长寿风险的应对方面,我们要有一个制度的安排。作为企业年金年化发放是未来必然的选择,也是我们保险机构体现专业优势的又一个重要领域,所以保险机构应该高度重视,充分发挥保险业在精算技术、长寿风险管理的优势,通过提供固定年金和变额年金等多种养老保险服务,加强领取期服务方面的创新工作。特别在技术的创新工作。我们要充分利用新技术,互联网技术、电子化技术、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广泛应用到企业年金化发放方面的优势。现在我们保险也创造了一个新名词要保险性技术。这些都是我们要考虑应用到企业年金化制度当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养老保险需求。
  我就讲这么多,讲的不对请大家批评,谢谢大家!
  郑秉文:谢谢周主席精彩的演讲,企业年金覆盖率去年下滑,大面积下滑,是2004年建立企业年金以来下滑最厉害的一年。年金化的发放问题在职业年金里做了规定,机关事业单位不能一次性发放,这些制度也都是在逐渐的改进。周主席说的这些都是切中要害。
  下面,是本书的宣传介绍。
  我分四个部分来跟大家宣介这部《发展报告》,第一部分关于报告的本身,今年报告的主题是第二支柱的研究,这个研究是建立前两个支柱的基础之上,去年研究的第三支柱,我们跟中国保监会联合做的课题,前年的研究是做的第一支柱的研究,我们主要是受有关部门的委托。在此之前,正如我刚才讲的那样,我们在2011年、2012年分别对欧债危机与养老金的关系、中国地区失衡的关系做了研究,当时2012年这个选题基于国务院领导的一个批示,他说为什么失衡这么严重啊?我们为了解释这件事情,这个选题是这样选的。2013年是经办机构,主要还是跟周书记、社保中心他们做的。这里做一个说明,我们每年这个报告是双语的,还有一个英文版,我们这几年一直坚持下来了,只是2015年的英文版由于种种原因到现在没出,只是今年一年比较情况特殊,往年一直有的。来龙去脉三,今天发布这个报告是个课题的结果,是三方研究的课题,我们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安邦养老保险,这个课题在签约仪式上胡部长发表了一个演讲,他对课题也提出了一些要求。我们当时课题组的主要成员也都在,这是当天签约仪式上的照片,这个课题最开始到现在一直以课题的形式做的,课题的荣誉主任是胡晓义部长,荣誉副主任是陈良和姚大锋两位同志,指导委员会还是人社部相关司局的领导,还有一个专家委员会,这个课题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出了四期简报,又做了一些调研,我们是到了香港调研,香港接待我们的是投资基金工会的黄王女士,今天也来了,我们又到江西做了职业年金的调研,今天江西社保局的领导也来了,我们还开了若干次研讨会,这是研讨会的情况。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从课题的角度来说,今天同时也是一个结项的会,这本书是由一个主报告和40个份报告构成,有五大板块,100万字,这是迄今为止6本书里最长的一本书。作者涉及到60几个,合作的作者还有20几个,一些最大的特点,由于企业年金实践性、操作性比较强,我们与机构合作,这是今年一个最大的特点。与机构合作是我们社科院学者学习的一个机会,同时也是我们交互的机会,只有在交互过程中才能发现一些问题。
  这个是我们书的编委会组成,这边是书的目录。第一部分是传统的板块,是基本养老和企业年金这两支基金年度的发展情况,这是每年都这么滚动的,每年都有这个板块,每年都是由胡晓义部长批示,由周红书记提供数据,而得来的分析,这个分析我们持续了六年了,我们有自己的特点,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方面我们建立了发展指数,这个发展指数由于变化不是很大,我们不是年年发布,今年是第三年没发布了,明年想要发布一次,在企业年金方面有一些我们的特点,这个也做了几个指数,主要是集中度的指数,这个指数是年年都更新的,这是第一个板块。
  第二个板块是关于企业年金的专题片。这个专题片我们主要还是从基本理论和过去12年企业年金的发展历程回顾这样一个角度来撰写的。
  第三个板块是政策建议篇。也就是说,我们第一个板块抓住了一些问题,第二个板块抓住了一些问题,第三个板块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第四个板块是改革借鉴篇,国外的一些先进的制度引入我们国家一些研究,比如说引入胡部长讲的,能不能半强制性的啊,那么我们这里研究了“自动加入”的问题,研究了引入QDIA的问题,默认投资工具等等。
  最后一个板块,我们是对境外最新的企业年金的发展做了研究,我们为此专门去了一趟香港,因为香港7月1号立法生效,它引入了DIS默认投资系统,我们建议在内地我们企业年金要引入QDIA,引入生命周期基金,就是TDFs,我们看看香港是怎么做的。
  我们在那密集调研了三天,走访了11个机构,域外还有其他的发展,对我们的改革具有极大的纪念意义。比如说2006年美国养老金保护法案的通过,PPA,这个对我们启发太大了,就是十年之前美国这方面立法通过了,在他立法之前,美国出现了一些投资先进很先进,经过十几年院外集团的运作、社会需求的压力,2006年终于通过了,这部法案非常重要,可以说是美国养老金历史上第三部最重要的法案,第一部是1935年社会保障法案,第二部是1974年的ERISA,这是第三部最重要的法案,我们给翻译过来了。对于2006年美国PPA的研究我们还不是很深入,但是我们知道很重要,它对养老金、职业年金覆盖面的扩大,对基金的分离,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的分离,对于长期资金的形成,长期资金对资本市场的正效应,这个意义就太大了。这个我们做了专题研究,我们可以说前面关于生命周期跟那个也有非常大的关系。
  域外还有一个案例,2008年英国的NEST改革,英国08年的改革,第二支柱、第三支柱意义也是非常大的,英国的养老金改革也是非常曲折的。我是十几年以前我的博士生就写过,2008年这个改革我还是记忆深刻的,比如我们现在建立职业年金,英国在2008年建立一个统一的平台,我们现在是一个省一个,这种投入太重复,安全性也有问题,运维成本也是巨大的。像这种我们介绍进来给决策者看。
  总而言之,域外的改革我们看看还是有好处的,这是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关于报告的内容。今年我们选择了第二支柱,第二支柱到底有什么问题?你能不能用一本书的量说明,得找一个主题,发现什么主要问题呢?不能发现十个问题解决十个问题,不能发现五个问题解决五个问题,我们认为就是一个问题,它的参与率太低,覆盖面太狭小,这是关键。我们12年了,成绩巨大,根本没有,中国人没有信托的,我小时候有寄卖行,本人小提琴就在寄卖行花15块钱买的,那是最早的中国人的信托,中国人没有信托精神,欧洲大陆也没有信托精神,因为只有英国有衡平法,于是他有信托,我们突然传统的1991年搞的互助会和企业补充保险,变成一个DC型信托制,我们谁也不懂,那么搞了这么多年,总算搞起来了,已经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了。但是我们必须要看到,12年时间基本养老保险的飞跃多快,我们还是应该用基本养老保险的飞跃速度衡量它,高标准的要求我们自己,用这个尺子一衡量这个覆盖面只相当于基本养老保险的10%不到,问题出来了,1991年提出来建立多层次,可是现在还是一个层次一脚独大,第二层次建立不起来,第三层次几乎是零,政策还没有出台,所以既然我们研究第二支柱要找出问题,这就是最大的问题。
  所以,我整本书就是围绕解决这个问题如何扩大覆盖面,我们在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我们用英文的习惯,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金我们用参与率,用英文习惯可能更好,因为是自愿型,不能覆盖,覆盖是强制型的,我下面用参与率这个词了。
  如何解决企业年金参与率扩大的问题,这是我们要解决的,如果不解决问题是非常大的,这个数据我就不给了,刚才周主席给的数据非常详细。
  参与率狭小后面有三:第一,未来职工的退休收入水平降低至少10%,不利于社会稳定。我们目前这个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好几个国家跟我们差不多,有的发达国家比我们还低,比如英国30%,我们现在实际替代率是42、43,我们高于英国。美国38,我们高于美国。加拿大更惨了,我们是加拿大的1倍。韩国也很惨。我们比很多国家第一支柱替代率还是可以的。但是你要看到,人家有第二支柱,还有第三支柱,如果加起来整个退休收入占退休前的比重大大高于中国,所以在这个方面不利于社会稳定。
  第二,在机关事业单位全面建立年金制度的同时形成新的社会不公平,全国的机关事业单位一起步3800万人,进入了年金时代。但是职工企业搞了12年,才2000多万,很容易形成一种新一轮的诟病,因为大家还没有缓过神来,职业年金没有运作起来,钱还放在那,我社科院退休的人,从去年10月1号缴费以来依然在旧制度里面,所以大家没有缓过神来,缓过神来以后我估计也是一场诟病。那么既然要让它公平,我觉得就应该采用像胡部长刚才说的那样,实际上机关事业单位不是强制性的叫自动加入。企业年金也可以自动加入啊。这就形成了新的公平了。
  第三,私人部门的企业年金制度长期滞后,多层次混合型的制度目标渐行渐远。
  我们对企业年金的发展有这么三个思考。第一个思考要抓住当前企业年金参与率的三个契机:第一供给侧改革,为第二支柱、第三支柱的建立和扩大提供了空间。二是我们的年金试行办法已经实行12年,目前正在修订。三是第三支柱,我去年26号开的会,今年24号,去年12月26号我就说第三支柱呼之欲出,呼了一年,但是今年我还得用这个词儿,因为一直在路上,一直这么走,突然就像昨天似的国务院发布了降低门槛那个文件,所以我今年还得说,第三支柱呼之欲出,第二次说了,不好意思,我不想再说第三次,既然呼之欲出。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设计有高度相关性,美国的研究、美国的制度改革、英国的制度改革告诉我们,应该捆绑起来,两个支柱要合作,退休之后帐户怎么打通,非雇员或者雇员转成资雇者,资雇者再转成雇员,职业年金和个人养老金之间的关系,这两个制度要打通这也是一个机会。
  于是,我们提出了很多的措施。比如说自动加入、放开个人选择权,比如说建立合格默认投资工具,比如说投资扩大范围,比如说完善我们的税收优惠制度,我们现在税收制度是EET,我们再提出TEE,等等等等。咱们这个书里印了主报告,主报告是我写的。
  第三部分,鸣谢与未来。
  六年来,要感谢各位,这里要感谢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就2016这本书来讲,没有中国社会保险学会的支持是没有这本书的,没有胡部长的支持没有这六本书,感谢部里的养老司、社保中心、精算的团队,感谢周书记的支持,没有精算的支持也是不可能的,包括2014年的和今年的职业年金,感谢安邦养老,安邦养老支持我们社科院的团队三年了,课题费和开会的费用,这里代表我们这个团队表示感谢。感谢今年的十几家机构参与进来,感谢实地调研的香港同胞,还有地方的领导同志,有的同志今天到会了。感谢中国保险学会,今天这个场子,大家吃的饭都是人家的。谢谢他们。感谢我的娘家,中国社科院、中国社科院的科研局、拉美所、美国所,科研局每年支持这本书的出版社七八万块钱,从开始到现在,我是感恩的,没有科研局的这七八万块钱出版社也不能出,因为就卖一千多本。所以科研局的这七八万块钱等于也救了我这本书,这是体制内的那点事儿,感谢科研局。感谢中国社科院的经济管理出版社,这个出版社是工经所的。感谢上海建睿投资公司,我们的网站是他们帮忙做的。感谢所有的工作者,感谢所有默默无闻的奉献者,这里有默默无闻我就不说了。
  跟大家公布一下未来两年的研究计划,明年我们的主题是“长照保险”,后年主题是“主权养老基金”。
  第四部分,我公布三个信息,第一个信息:明年2月20号我们与加拿大使馆、加拿大CPPIB养老金投资公司联合举办这本书的发布式,这本书我提过多次,养老金加拿大1997年改革是一个典范,他运用顶层设计,非常好的运用了顶层设计,各个部门、中央,联邦和各省之间经过了大量协调,可读性很强,是个记者写的,也很厚,24章,这本书赞助单位是海富通基金、易方达基金。感谢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出版,感谢CPPIB给我们版权,这是当时改革的总理,右边是当时改革的财长,这边是当时改革的制度设计者,右边头像是现在CPPIB的总裁,他们给我们很大的支持。
  第二个学术信息的发布,月我们发布《外国社会保障法律译丛》,这部《译丛》是六卷本,历时6年,600万字,六年,很大,胡部长亲自给我们写的序言。这里要感谢基金业协会会长的支持,感谢社科院科研局纳入到创新工程里,这本书光社科院的支持,在我印象当中是86万,这个没有社科院的支持是不可能的,所以这里再次感谢马援局长,这是去年在密云办所长培训班,最后那天吃饭说出来的一个伟大的成果,明年开花结果。
  第三,明年7、8月份的一个发布式,我们世行的书,我09年我们翻译过一本,还有两本,这两本经过一两年的运作我们翻译过来了,这里感谢华安基金、中欧基金,这两个公司给了我们资助,我首先声明,所有的资助钱都进了出版社,不是我个人,不是我们团队,社科院进去的钱拿不出来很难花,我说的资助大家可别误会了,以为给我个人、给我团队分钱了,不可能的事儿。感谢人社部的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能够出这套书,我们很多书都是这个出版社出的。
  根据议程,下面是我们中心网站的升级。我们中心成立于2001年,我们网站建立于2012年12月当时中国社科院有个数据中心,在数据中心的道义支持下,记住,是道义支持下,我们搞了这个网站,这个网站几年来访问量也很厉害,几年来是61万次也不是62万人次。我们也没有想到,因为我们这个很业余,就我们一个行政秘书在2012年没花钱找朋友搞的这么一个东西,后来可能每年交800块钱,服务器租用的费用,再后来社科院给我们社保实验室划拨了一次10万块钱,用于行政秘书的工资费用,所以这个网站我们是在没有时间资助的情况下搞起来的,没想到在学术上还能发挥这么大的作用。
  下一页,考虑到需要工业化进入到4.0了,我们这个中心从1.0今天终于迈向了2.0,我们中心的网站,我们社会保障实验室的网站也迈向了2.0,迈向2.0以后得有特点,不能自吹自擂,我们有如下的特点,这是改版前的版面,那是改版后的版面,改版以后更正规化了,由和讯系统,纳入他们里面去,由上海建睿投资公司予以设计和维护,这样的话就更正规化了。
  重要的是我这里公布一个学术信息,经过跟出版社商量,我们年度发展报告,不是已经出了六本了吗,出版社同意,我们在过去四年之后,把书全文挂在网上,供大家免费下载,这是2.0最重要的地方,2.0最大的进步就是这本书免费供大家下载。还有其他一些功能上的变化,因为我们是单独申请的域名,也很容易记,cisscass,尽管我们自认为2.0很正规,但是跟各位比也是业余范儿,所以这里也没有摸球、放音乐,这个仪式就结束了。
  根据这个议程,现在进入茶歇阶段,10分钟以后进入第一单元宣介阶段。
  主持人(姚庆海):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我们继续开会。这部分的内容是《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6》成果的介绍。
  首先,有请孙永勇,是我们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执行研究员,他来介绍基本养老部分在我们《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6》中的相关成果。大家欢迎。
  孙永勇:各位嘉宾,早上好!
  很荣幸再次站在这里介绍基本养老保险部分,六年来,我一直是这个团队里负责基本养老保险部分介绍的成员。六年来对基本养老保险的理解认识可以看到,经过基本养老保险这么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基本养老保险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下一步基本养老保险应该怎么走,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首先,基本养老保险已经进入低速发展的时期,一系列指标都已经显示出来。2015年参保人数、参保职工人数和离退休人数增速都已经下滑,特别是参保职工的人数增速只有百分之二点多。
  从各个省份的情况来看,参保人数的增速大部分处于低速阶段,最高的是内蒙古超过了10%,同时负增长的省份出现。浙江省的参保人数出现了负增长。参保职工负增长的省份达到了4个,未来的情况并不乐观。
  同时,所有省份的离退休人数保持增长,虽然速度下降了一点,但是速度高于参保职工的增速。
  制度赡养率在各个省之间的差异进一步扩大,黑龙江超过了70%,而广东是10%左右,这个差异是巨大的。如果按全国总的制度赡养率来比,大部分省份的制度赡养率远远高于平均数。
  参保职工的缴费情况也在继续的恶化,缴费人数占参保人数的比例,现在参保职工中将近20%是没有缴费的。
  同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增速也是快速的下滑。有8个省份参保人数负增长。甚至领取待遇的人数也出现了三个省份的负增长。
  第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运行的情况。
  2015年虽然人保系统加大了各种力度来提高收入,但整体上来看基金运行情况还是很难改善。从收入上来讲,收入的增速是有所抬升的。大家看这个图,几项主要的构成,基金收入构成中有几项加速了,但是加速最多的是财政,换句话说,这个速度的提升中有很大的程度上是财政提上去的,财政加大了投入。
  所有省份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仍然还是保持增长的。与收入的增长相比,基金支出的增长速度更快。这个图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增长率和其中基本养老金支出的增长率,比收入的增长率依然要高几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尽管财政投入了很多,支出仍然比收入增长要更快。
  同时,所有省份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增速都在10%以上,没有一个例外,也就是说,速度都很快。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累计结余的增速连续多年是下滑的,而当期结余增速实际上几年是负增长的,去年因为财政投入很大,这个负增长的幅度小一点,但仍然是负增长。
  2015年当期结余为负的省份是6个,也就是说,6个省尽管财政有投入但是仍然收不抵支。黑龙江有将近200亿的赤字。
  累计结余额,虽然总的很大,但是分布很不均衡。广东有6000多亿,江苏、浙江3000多亿,而很多省份结余很少,而且有些省份当期结余为负,那么它的累计结余就会减少。
  与此同时,从前面几年的情况来看,做实个人帐户的难度与日俱增。这里有两条线,上面是个人帐户的累计记帐额,2015年底有47000多亿。下面这条线是整个基金的累计结余,就是所有基金的累计结余,现在只有3.5万亿,两条线之间缺口是在扩大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把所有基金钱填到那个帐户里都填不满,而且那个口子越来越大。
  同时支付月数,就是基金的支付能力,连续三年下降。各个省基金的可支付月数的差别就很大。黑龙江1.28个月,就是一个月就可以把积累的钱全花完。上面的广东可以发50多个月。这就是全国各地的差异,基金支付能力的差异。
  对于城乡居民这块,我们看这个图,年的变化,这几个构成部分里面,红的是财政补助占的比重,另外几个是其他的构成,只有财政补助这个比例是上升的,其他比例都是下降的。也就是说,这个制度越来越依靠于财政的补助,70%都是财政。
  各个省份的基金支出收入比不断上升,本来支出收入比就很高,就是我们收的钱里有大部分的花出去了,而这个比例还在上升。那就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攒的钱也会面临不够花的情况。
  所以,整个基本养老保险的情况确实是不容乐观。
  对于制度的改革有几点提出来思考:第一,顶层设计方案的问题。这个东西也有几年了,但是迟迟没有出台,我们看到这个局势是越来越严重的,如果你的顶层设计方案不出台的话造成的未来影响就会越来越大。
  第二,关于改革的问题。到底该怎么改?第一个顶层方案的设计难以敲定,我们也与第二个问题搅在一起的,到底是退回去的做原来的现收现付,还是坚持既有的方向,做实个人帐户,还是另外一条路搞名义帐户。事实上,现实是这样的,改革应该是顺势而行,而不是逆势。现在的常态下,如果重回现收现付那个动作很大,我们现在经济增速已经降下来了,就业压力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往回走那个风险是很高的,现在的现实就是个帐是空的,原来制度是现收现付的,所以顺势而为意味着什么?我们可以既建立现收现付制度又建立个人帐户,就是名义帐户,这个东西我们在几年前我们团队就提出了名义帐户的方案。
  第三,扩面的问题,现在的问题是很多小微企业参加这个基本养老保险面临着一些难题,特别是经济状况不好的很多小微企业。那么怎么办?是不是可以探索一种针对小微企业专门的养老保险制度安排,这个是可以探讨的。
  第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问题。按照现有的趋势,这个制度会越来越依赖于财政,财政的比重已经达到70%了,而从全国的统计来看,有些省份可能个人缴费的水平稍高,但是全国个人缴费基本上200块左右,这种状况如果持续下去的话,这个制度未来也是很堪忧的,而且社会上存在着一种呼声、一种压力,就是提高这个层面的保障水平的问题。所以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也需要探索它的再改造问题。
  我的发言就这些,谢谢大家,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请批评指正,谢谢!
  主持人(姚庆海):感谢孙永勇研究员的精彩介绍,刚才孙永勇研究员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缴费能力和我们的可持续性,下一步面临的挑战,以及这个报告里很多成果的亮点,都展示出来了,再次感谢孙永勇研究员。
  下面,为我们介绍的是齐传钧秘书长,他介绍的是企业年金部分在《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6》中的内容,大家欢迎。
  齐传钧: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上午好!
  我们报告办了六次,我也写了六次的企业年金部分的分报告,也和大家见了六次面,企业年金还是那个企业年金,规模还是那个规模,确实讲起来比较困难,但是问题作为学者每年都有思考,思考都有变化,今年在去年基础上肯定有一些新内容的,我向大家汇报一下。
  我特别认同我们中心的郑秉文老师说的,企业年金最大的问题,其实根本问题就是规模太小,这个问题是总根子。我汇报四个问题,三个是对今年具体企业年金运行状况的描述,同时对每个状况、每个特征提出一项大家思考的问题,因为今天下午,包括今天上午后半段,还有很多大咖,还要给出丰富的饕餮盛宴。最后一点我就想对目前面临的企业年金发展规模有限存在的问题提一点自己的看法,值得商榷。
  第一个特征,我们讲企业年金的收益率,我们知道2015年收益率9.88%,再创新高,这个数据大家可能早就知道了。但是我们想说什么?我们是八年来平均投资收益率8%,上午领导也说了,收益率非常好,我们认为也非常好。但是要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收益率相对银行存款是不错,但是如果相对工资增长率每年平均13%、14%,过去20―30年,假如未来还按照这个速度增长,名义工资增长率,我们企业年金未来替代率是多少?这个不难算,我们发现虽然平均收益率8%,但是如果工资继续保持这么增长,我们替代率可能堪忧的。
  另外,我们8%的平均替代率应该是不错的,但是你要知道,我们企业年金投资只局限于国内,我们过去十年是中国改革开放最好的十年,GDP飞速增长的十年,按理说资本收益率应该和经济增长率差不多的。国外的养老金的投资收益率做得好的10%,但是它是全球化布置的,有些国家增长速度比较高,有些国家增长速度比较低。在我们中国,这不是养老金本身的问题,而是我们资本市场的问题,当然养老金本身可能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思考。这个收益率我们能满足吗?未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如果经济下滑,我们还是这种投资模式,我们还是这种资产配置的模式,我们能不能达到8%的收益率,这值得我们去思考。
  第二个特征,今年发生很大的变化,也是经济转型,既有我们被动地做出调整,也是主动选择的结果。今年基金的增长率应该是比较高的,%,这个基金增长率有几项贡献,一个是收益率的增长,9.88%,还有就是缴费基数的增长,另外就是缴费覆盖面的增长。我们通过粗略的计算发现,其实我们最关心的,当然收益率很重要。另外一个关心的就是覆盖面,今年的覆盖的人口增加了1%,说明什么?我们企业年金制度在过去八年也好、十年也好,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增长,但是在高经济增长的条件下取得的,经济一旦进入新的时期,或者滑向中高速增长,我们覆盖面可能马上就降下来了,未来的扩面又给我们提出了课题,到底怎么看覆盖面不断扩大,是暂时的还是趋势性的?如果是趋势性的可能就要引起我们重视了。
  第三个特征,就是指数,这个指数年年算,基本差别不大,我们这个市场是充分竞争的。我们认为只要这四个管理人的指数不超过300这个市场就是充分竞争的。我只讲问题不讲成绩,刚才说了我们企业年金市场只有1万亿的规模,有的学者说,我们这个企业年金投资管理要向专业化发展,什么叫专业化发展?我们建立养老金公司,我们要成立专门从事养老金投资业务的部门,成立一个团队。但是我们知道,目前牌照大概50多个,这么多机构参与这么小的市场,在我们经济学有个概念叫过度竞争,大家都吃不饱,这就带来行业的挑战,今天在座的各位可能深有感触,企业年金包括第三支柱我们赋予了很高的期望,但是我们也做了很多的准备,如果规模不能扩大我们没有共赢,只有共输的局面。比如一问今年业务量做多大,因为规模不大,所以带来市场不健康,所以有限的资源,越来越多的机构来分享,这也给我们提出了挑战。我只把问题提出来。
  最后,我觉得挺有意思的,最近特朗普上台以后提出减税对中国刺激很大,前两天曹德旺网上曝光说中国税务高,这我就想到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缴费能力问题。第二支柱我们知道有欠缺,第三支柱有争议,但是规模相对第一支柱、相对我们13亿人口都是杯水车薪,这都是大家的共识了。这两年的争议基本在学界达成共识了,要加快发展第二、第三支柱,虽然大家提的方案不一样,有的说要把第二支柱做成强制性的,有的说把第一支柱个人帐户划到第二支柱。所有的一切达成一个共识就是做大第二、第三支柱。其实我也有思考,我前年的思考是怎样做大,去年的思考是什么?我觉得企业年金投资收益,还有投资的成本,还有比如说账户之间转换便利性存在问题。今年我发现其实曹德旺这一说,我们还面对一个问题,我们老说中国在发展第二支柱、第三支柱,我们缴费空间在哪?我觉得这是必须面临的问题。
  我做了一个简短的整理,一个是从流量来说,每年从工资里面缴纳企业年金的费用必须面对企业的负担问题,我们经济进入新常态也好,还是进入所谓中高速增长也好,“L”型拐点也好,反正种种原因告诉我们,我们企业正在面临很大的困境,这是我们内部。外部,美国如果一旦实行减税政策的话,我们的空间更狭小。我觉得应该去思考这个问题。
  我的不成熟的结论,我上次在别的地方开会也说过,其实我们以前做的顶层设计都是针对每个制度设计,比如企业年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我们应该对整个社会保险大的体系做一个顶层设计,这可能不是某个部委承担下来的,可能要国务院层次,因为只有在大的层次上才能把整个企业的负担合理的配置。其实我们有没有配置的空间?我觉得有,比如说养老,现在三个人养一个人,按理说理论上替代率80%,就是每年收支相抵的话,我们现在每年收支不抵的情况下,财政有补贴的情况下,我们替代率才40%多,这说明我们有应交没交的,28%的参保缴费率,美国12.4%,人家也是参保者和待遇领取者也是3:1,我们得问问这个黑箱里出了什么问题,是管理问题,还是制度设计的问题,企业年金看似发展不好看似是企业年金本身的问题,实际上问题出在方方面面。比如说第一层次,肯定出在基本养老保险,我们有没有空间。第二层次出在整个社会福利体系,成本配置合不合理。第三个层次税收机制合理不合理,所以不延伸讲这个问题,我们是没法破解企业年仅和未来第三支柱的缴费问题,就是流量问题。
  还有一个思考可能比较浅显,有一个数据,我以前用过,2013年的数据,2013年的居民存款是47万亿,全国GDP是57万亿,相当于82%,2013年美国企业年金是13万亿美元,美国当年GDP是16万亿美元,正好也是82%。我们存在什么问题?很多人存款干嘛,很重要的是未来养老之需,只是我们没有转化成投资资本市场的企业年金或者第三支柱的养老金。美国家庭实际上存款很少,我就动了这个念头。我们现在货币贬值大家也知道,放在银行贬值特别可怕,能不能有一种制度把这个“水”南水北调,调到我们这个池子里,我觉得可以探讨。紧接着我还有一些想法,因为会后我们中心还有一个文章,我准备针对这个问题谈谈我的想法。当然有问题还是我的,我也欢迎私下里大家对我的批评指正。
  谢谢各位!
  姚庆海:感谢齐传钓秘书长精彩的介绍,提到我们企业年金的覆盖面还很低。另外,2014年、2015年企业年金投资的高收益率,在2016年是不是还能继续的维持?资本市场的变化、挑战,包括国际国内金融市场的变化挑战,我们怎么样应对?下一步企业年金如何在顶层设计上确立一个完善的、可持续的制度,保证我们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这点上我觉得课题给予了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在国务院几个部委的深度参与下,人社部、财政部,包括其他的部委对贯彻中央国务院的政策正在研究相关新的政策出台,我觉得政策落地对企业年金是重大的利好。
  下面,欢迎上海社科院左学金研究员对报告进行点评,大家欢迎。
  左学金:谢谢中国社科院郑秉文教授让我做点评,中国社科院是上海社科院的老大哥单位,小弟弟单位点评老大哥单位坦白说很感叹。中国社科院离决策中心很近,所以他们对社会的动态了解的非常清楚,我们上海稍微远一点,但是上海有一点好处稍微超脱一点。所以我对两位的点评要稍微超脱一点。
  刚才孙永勇研究员他谈了我们国家2015年度养老金的情况,我感觉总的情况不是太乐观,而且长期的趋势可能问题会越来越严重。我想说两条:
  第一条,我们国家的变动对我们国家目前的养老金制度是一个很严峻的挑战。我们知道2012年开始我们国家劳动年龄人口已经开始负增长,从年连续四年,以后还要连续,每年要减少几百万。现在有各种不同的估计,但是根据联合国2010年对中国人口的前景展望,我们国家如果是中方案,在2026年要出现人口总量的负增长,不管哪一年出现,但是2025年前后我们国家会出现人口总量的负增长,这是大概率的事件。随后,我们国家人口老龄化现在在不断加深,2015年已经超过16%。到2050年左右,我说的主要是中方案,我们国家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会在30年左右的时间里保持在30%,不是60岁以上,是65岁以上。本世纪末,中国的人口根据中方案是9亿多,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变化是年龄结构,从养老金来说是支持比,有人口支持比、有制度的支持比,我们人口的支持比,劳动年龄人口对老年人口的比例,我们在2010年是8多一点,就是大概有8个支持一个,到2080年左右,根据中方案、低方案都是1―2个支持1个,这是非常严峻的挑战,对我们目前养老金来说,我们看到的问题只是冰山一角,所以我们养老金需要做重大的改革。
  刚刚说到广东、江苏、浙江有大量结余,但是越来越多的地方出现收不抵支,这又反映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目前的养老金不能适应我们国家劳动力的流动,我们看哪些地方出现养老金大规模的结余?都是人口和劳动力的流入地,相反人口劳动力的流出地都出现比较大的亏损,这个问题是我们国家到目前为止没有全国的养老金统筹,这在所有的发达国家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基本是共同的制度,但是因为是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我们中央早就提出来要实行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方案,我知道人保部在做方案。所以,如果我们实现基础养老金的全国统筹,至少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不同省份基础养老金出现严重收支、结余或者亏损不均衡的情况。这个我感觉是我们未来一个很重要的改革方向。
  另外,大家也提到参与率,不光是第二支柱的参与率比较低,现在第一支柱的缴费率、参与率也不高,大量的低收入人群,特别是我们说2.7亿农民工大概只有5000多万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也就是说绝大部分没有参加,但是他们退休以后,现在大家关注50岁以上所谓高龄农民工,他们回到农村,每个月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保养老金计算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