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买了一包鳕鱼片中奖了

  齐鲁晚报4月24日讯(通讯员 王军 记者 蓝娜娜) 消费者在超市购物后“幸运”中奖获得一个玉坠,但被要求支付一定数额的手工费。事后,消费者质疑玉的品质要求退货却被商家拒绝。24日,调解此事的市南工商部门工作人员称,商家“中奖索费”实属,市民如受骗可要求退货。
  近日,有消费者向市南工商分局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中心投诉称,他在超市购物后抽奖时幸运地抽中了一个玉坠,工作人员称需要支付25%的手工费才能领取奖品,考虑到交纳的费用仅占商品售价的四分之一,他就欣然交钱了。
  回到家后,他将这个玉坠拿给家人、朋友看,却被好多人告知玉坠本身质地并不好,价值与他交纳的手工费没太大差别。感觉被骗后,他便回到超市要求退货,想要回支付的费用,没想到被商家一口拒绝。
  “法律规定,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时,必须要将商品的产地、价格、质地、规格等信息明确标注出来,同时,对进行的活动应将详情告知消费者。”市南工商分局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中心工作人员说,该超市的抽奖活动可谓打了法律的擦边球,一方面超市选取的奖品玉是一种普通消费者不懂得鉴别优劣等级的东西,因此即便按规定标注出了“玉材质”,还是容易使消费者上当受骗;另一方面,该超市在消费者抽奖后将索费要求予以告知,也算是履行了告知义务。因此,从法律法规层面而言,超市“中奖索费”行为不会受到法律的处罚。
  市南工商分局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中心工作人员称,虽然法律没有针对该超市行为的处罚规定,但是超市“中奖索费”的活动实属变相销售,属于一种违规的销售模式,消费者仍然有权利要求退货,商家也必须予以退货。对于该消费者的玉坠问题,目前经过市南工商的调解,已经成功退货。
   [编辑: 林永丽]
热门推荐 |警惕五类典型消费骗局
警惕五类典型消费骗局
随着“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临近,各类消费骗局成为了消费者重点关注的焦点。昨天,记者从360公司了解到,360安全专家对近期高发的诈骗手段进行分析,曝光了五类最具特点的消费骗局,为消费者敲响警钟。
1 最诱人 运营专家式诈骗
假代运营实诈骗
据介绍,在此前警方曾破获的案件中,犯罪分子伙同他人在网上发布虚假电商平台运营消息,声称无门槛加盟,只需缴纳加盟费便可请“专业团队”代为运营,店主每月可轻松赚近万元。这样的信息让不少人心动,甚至有消费者转账近3万元后血本无归,才意识到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骗局。
专家提示:以代开网店、代为经营为由,谎称拥有专业可靠团队帮助加盟者快速、轻松赚钱的消息大多不可信,建议消费者提高警惕,别被“无门槛”“高回报”所诱惑,最终落入骗子的陷阱。
2 最青春 “粉丝经济”诈骗
见偶像不成反被骗
“追星族”小王称,日前自己在网上交流群联系购买偶像演唱会门票,对方发来购票交易信息和物流信息,小王确认后将700元门票钱汇至对方指定账户。随后,对方以各种理由,先后要求小王转账万余元。事后,小王并未收到演唱会门票,并向警方报案。
专家提示:消费者网上购物应选择正规可信的交易平台,不要随意听信陌生人的说法,私下进行转账。
3 最玄幻 家族企业式诈骗
“彩票特码”成噱头
360安全专家介绍,近期,福建省警方抓获一利用彩票“特码”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涉案金额近百万元。该团伙成员在网上发布信息,声称可预测彩票的中奖号码,但需缴纳所谓的“入会费”“保证金”“平台信息费”等,使得不少消费者中招被骗。而该团伙成员皆为家人关系,以夫妻、兄妹等形成了家族企业式诈骗,环环相扣,逻辑“缜密”,一旦不小心落进圈套,就很有可能被犯罪团伙骗得越陷越深。
专家提示:所谓预测彩票中奖号码的说法实为无稽之谈,消费者一定要理性购买彩票,更不要将买彩票中大奖作为主要的生财之道。
4 最无语 简单粗暴式诈骗
“返利红包”不返利
“10元返利100元,500元返利18888 元”,前不久,来自哈尔滨的网友小吴就遭遇了“返利红包”诈骗。小吴在一个聊天群中看到了发红包返利的游戏,以及他人晒出的返利截图。随后,在发出一个10元红包并收到100元返利后,小吴发出了更高金额的红包,但再也没有收到返利反而被对方拉黑。
专家提示:“返利红包”的诈骗套路虽然十分浅显,但骗子仍屡屡得手。要知道,所谓的返利截图都是诈骗分子同伙伪造的,聊天群里也隐藏着许多诈骗分子安排好的“托儿”,希望消费者提高警惕,不要相信红包返利的诱惑,以免上当受骗。
5 最无情 嘘寒问暖式诈骗
保健品 、 收藏品
专门瞄老人下手
春节前,多地曝出针对独居老年人的骗局,一些保健品推销、纪念币收藏品拍卖、高息理财等电话推销员,通过各种嘘寒问暖甚至认干亲等方式,在用“温情攻势”取得老人信任后,将低廉的纪念币甚至正在流通的货币,高价卖给老人,声称能大幅升值,同时许诺以后帮助老人将购买的纪念币拍卖,获得更大收益。
专家提示:老年人容易被骗的原因复杂,除了自身接受社会信息少、防骗意识低等特点,也有心理、家庭甚至社会的因素,骗子正是利用这些特点乘虚而入。对此,建议子女应多关心父母的日常生活,向老人普及相关诈骗案例,提高对骗子的防范意识。(万红)男子超市购物刮中大奖 诱导消费背后暗藏猫腻
"她们说上千人里也只有我中了这一个大奖,要是不用就太可惜了。" 超市购物后免费刮奖,市民郭先生被一张价值2000元的珠宝代金"砸"晕了头。在导购员的推荐下,郭先生花了788元在珠宝店买下了一款标价为2788元的玉挂件。可回家后他找了行家鉴定后才得知,自己冲动买下的挂坠根本不值钱,原来"喜从天降"的背后藏着猫腻。幸运刮中2000元珠宝代金券 被"大奖"砸晕头1月27日,市民郭先生到开发区一家大型超市购物后,工作人员告知他可以拿着购物小票到服务台参加抽奖。郭先生到了服务台,有工作人员帮他刮奖后告诉他中奖了,而且还是一个大奖,一家珠宝店的价值2000元的代金券。" 当时工作人员说上千人里也只有我中了这个大奖。"郭先生说,当时听说中奖这么难,顿时觉得自己太幸运了,这张代金券要是不用就太可惜了,于是他来到了指定的珠宝店,选来选去选中了一枚标价为2788元的玉石挂件,使用代金券后他实付了788元。行家鉴定玉石挂坠不值钱 幸运中大奖实为普遍现象回家后,郭先生迫不及待的把自己得便宜买下的玉石挂件拿给了一个行家鉴定,可得到的回馈让他大失所望。郭先生说,玉石行家告诉他,他买的这款玉石挂件市场价格并不值2788元,就是一块普通的青海玉,像他买的这款市面上卖也就值百余元。不仅这些,更令郭先生吃惊的是,事后他又到超市附近观察,发现与他有相同经历的人可不少,前来参加抽奖的每个人几乎都能幸运中大奖。郭先生终于意识到,原来自己当初根本不是运气好,而是掉进了陷阱里。采访中郭先生说,事后他也曾回到珠宝店提出退款,但珠宝店的经理拒绝了他的要求。"他说让我去做鉴定,如果不能证明挂件是假玉就无法退款。"郭先生说,自己买的这枚玉石挂件虽说不值钱,但实际上也并不是假玉,所以他确实拿不出这样的假玉鉴定证明。面对这家珠宝店的这种不当的推销手段,郭先生认为珠宝店是在欺骗消费者。抽中大奖要留心 提醒市民提防消费陷阱为消费者营造喜中大奖的氛围,之后再以"幸运"为借口诱导消费者冲动消费,其实这种"喜从天降"的背后多数是藏有猫腻的。记者了解到,有过这种遭遇的市民其实并不少,很多消费者都曾上当受骗,本报也曾多次报道。郭先生说,他希望讲出自己的经历后给广大市民特别是老年人提个醒,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中大奖,一些不良商家正是利用消费者的猎奇心理设陷阱。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维权热线:(024)3
您当前的位置 :
“抽中大奖”有猫腻
消费者需谨慎
  日常生活中,一些商家为了吸引人气经常开展一些抽奖活动。不过,抽奖也要注意甄别,以防有猫腻。
  前段时间,一名消费者向芜湖市消保委反映,在某商场凭消费小票参加抽奖活动,被告知抽中大奖,享受“购买店内两件商品可享受一折价格”的优惠,消费者挑选了两件分别定价为1万多的玉器,最后付了2000多元。后经过鉴定,购买的玉器只值几百元,消费者因此要求退换货。芜湖市消保委接到消费者投诉,立即联系双方当事人核实情况,经了解消费者反映情况属实。本案中,店铺存在“抽奖”猫腻,商家在奖券上做手脚提高中奖率,利用消费者贪图便宜的心理诱导消费者购买,消费者“中奖”后打折购买的珠宝玉石,也存在价格虚高的情况。
  据介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虽然珠宝玉石未限制定价,但商场这种变相搭售行为明显侵犯了消费者对商品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根据《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第六条的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信息应当真实、全面、准确,不得有下列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行为:……(六)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体验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服务……”因此,商家使用这样的促销打折手段实际上还有一定欺诈嫌疑。最终经过调解,商家承诺消费者予以换货,消费者表示满意。
  芜湖市消保委在此需要提醒消费者:玉石、翡翠之类的产品对材料品质要求较高,但目前珠宝玉石鉴定证书只针对被检测珠宝的材质进行测评,至于材料品质的高低、好坏并不会标明。因此有奖销售的这些玉石产品的证书多为真实有效的,只是售卖价格与产品价值存在较大差距,所以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切不可因为贪便宜而盲目消费。
  图片来自网络
[责任编辑:张雁北]
东北新闻网微信订阅号
东北新闻网手机版
东北新闻网法人微博
新闻客户端Android版
新闻客户端iPhone版
地 址:沈阳市和平区和平南大街39号
嘉环大厦19楼东北新闻网
电 话:(024)3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4-|邮箱:|
东北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编号:(辽)字第00255号
辽公网安备26号
沈网警备案号
用户可信赖无线产品免费发布咨询,坐等律师在线服务
需求发布后
10分钟内收到律师在线回复
平均有多个律师参与回复
得到了圆满解决
您的位置: &
X提示我中奖 了又有短消息提示 我问客服他说是一推广软文 这算不算欺骗消费者
X提示我中奖 了又有短消息提示 我问客服他说是一推广软文 这算不算欺骗消费者
律师回答地区:广西-柳州咨询电话:帮助网友:55315 次点赞人数:<span class="s-c666" id="r_ 人算是的。。 23:57地区:广西-崇左市咨询电话:帮助网友:1865 次点赞人数:<span class="s-c666" id="r_ 人小心上当被诈骗 14:44
无锡推荐律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了解消费者需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