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对于银行业的冲击

日10:21&&&&&&&&
李文龙&&&&&&&&来源:金融时报
  近日,在上海外滩国际金融峰会上,交行董事长牛锡明与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的观点交锋引发热议,关于互联网与金融融合、电商与银行竞争的讨论继续升温。
  以建行推出善融商务、股份制商业银行推出的网络贷款为标志,银行与电商已经从技术的合作转为核心业务的加速融合,互联网金融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浪潮。一边是电商凭借数据和信息优势,开始将触角深入到第三方支付、网络贷款领域,一边是感觉到“狼来了”的银行不断创新,加快了对移动支付、电子商务的研发和产品推广。
  有一种说法认为,随着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电商将抢夺银行的饭碗,比如说,以阿里金融为代表的网络小贷发展速度之快令人侧目,但现实来看,银行和电商的竞争市场在小微企业领域仍是一块有待开发的蓝海,二者之间目前还只是同时进行急行军的两支队伍。由于既有客户群存在着一定错位,所以目前电商还未对银行业务形成明显冲击。但长远来看,发展中小企业业务是利率市场化大背景下银行转型的现实选择,因此抢占互联网金融的先机,就成为商业银行不约而同的战略举措。
  众所周知,我国目前许多领域存在金融供给不足,尤其是小微企业的融资瓶颈一直难以破除。长远来看,互联网与金融只有实现有机融合,才能把这一块蓝海开发出来,产生真正的大市场和良性的互联网金融业态。
  这是因为,电商与银行的优势不一样,存在着很大的互补融合的可能性,电商手里掌握着大量的小企业客户群,具有较长期的交易信用记录以及数据分析能力,而银行则在资金实力、支付结算以及风险控制上有着电商难以企及的优势。
  以网络贷款为例。目前,电商对小企业的信息分析偏重于交易环节,额度偏重于微贷,如果企业成长后资金需求量增加,那么单靠网络微贷难以满足其需求。随着企业成长,面对的市场经营风险会越来越大,只靠积累的信用和交易记录分析,而忽略了对产品以及市场前景、行业风险的评估,那么可能造成风险估计不足。而在电子商务里,很多小企业是上下游关系,风险具有传染性。相比之下,银行信贷除去防范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外,还有着完善的内控机制,重点防范的是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由于互联网金融的涉及面较宽,一旦出现操作风险,那么产生的影响可能会超乎预期。
  因此,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最大瓶颈是风险控制和金融供给的有限性。如果没有银行的合作,单靠电商难以突破这两个瓶颈。同时,虽然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强,信贷资源充足,但是却缺乏与小企业直接对接的触角,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短期内同样难以实现对小企业信贷的广覆盖。电商积累的交易行为数据和客户评价,恰恰可以成为银行的有效补充。
  有专家指出,在谈论互联网金融时,需要明确一些概念。网络贷款实际分为两种,一种是小贷公司类,比如阿里小贷的实际投放窗口为两家小贷公司。这类贷款资金完全由实力雄厚的电商提供,不吸收社会资金,而且风险控制较为严格,贷款客户多为注册会员,且有关停账号等辅助风险控制手段,如果出现单笔风险也会因为金额小而被容忍,但是这种模式下的贷款供给总量,受到电商资金实力的限制。另一种是借贷中介类,比如人人贷、翼龙贷等,这类借贷中介往往通过发行理财产品的方式吸收社会资金,作为放款资金来源,就不能不需要严格的风险控制和监管。
  如果互联网金融单靠电商单兵突进,那么将面临的风险之一,是来自电商所处行业的风险。众所周知,银行信贷是宏观调控工具之一,能够逆经济周期而实现总量调节。但是,互联网金融的市场主体是电商,受到电商行业以及自身经营的影响,行业波动会造成互联网金融供给具有不稳定性。而且,网络贷款机构多以自有资金提供贷款,或者提供信用担保,如果缺乏风险转移和分担机制,那么风险会过度积聚,不排除自身会成为风险源头。
  由此可见,互联网与金融只有有机融合,才能焕发出生命力。这正是广大小微企业所需要的。我国小企业融资一直是短板,影响着民间资本投资以及经济结构转型。提高经济发展包容性的涵义之一,是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生态。要实现互联网金融有序发展,需要银行对传统业务进行改造和创新,正如牛锡明所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会彻底颠覆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盈利模式和生存模式。银行应当利用既有的IT技术架构,契入互联网数据来创新征信手段,将小企业的交易信用数据纳入授信评级范围,探索基于电商与银行优势相结合的新型小企业融资模式。
相关附件: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14386',
container: s,
size: '234,60',
display: 'inlay-fix'
&&|&&1次下载&&|&&总1页&&|
您的计算机尚未安装Flash,点击安装&
阅读已结束,如需下载到电脑,请使用积分()
下载:0积分
0人评价5页
0人评价6页
0人评价3页
0人评价2页
0人评价2页
所需积分:(友情提示:大部分文档均可免费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文档内容侵权
已存在相同文档
不属于经济管理类文档
源文档损坏或加密
若此文档涉嫌侵害了您的权利,请参照说明。
我要评价:
下载:0积分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冲击及应对策略分析
随着网络的进一步普及与信息技术的快速革新,互联网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不断发展。2013年,余额宝的问世使得原本在幕后默默耕耘的互联网金融一时间成为国内金融市场上关注度最高的明星。近几年来,依托移动通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不断推进和相关领域监管的空白,互联网金融得以取得爆炸式的增长,创新性产品与服务如雨后春笋般进入金融市场。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对传统银行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与影响。在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浪潮下,传统商业银行需要快速反应、马上行动,以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  本文从互联网金融入手,首先界定了互联网...展开
随着网络的进一步普及与信息技术的快速革新,互联网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不断发展。2013年,余额宝的问世使得原本在幕后默默耕耘的互联网金融一时间成为国内金融市场上关注度最高的明星。近几年来,依托移动通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不断推进和相关领域监管的空白,互联网金融得以取得爆炸式的增长,创新性产品与服务如雨后春笋般进入金融市场。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对传统银行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与影响。在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浪潮下,传统商业银行需要快速反应、马上行动,以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  本文从互联网金融入手,首先界定了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和模式分类,认为对传统银行业造成冲击的主要是狭义的互联网金融,即互联网第三方支付、P2P网贷、网络理财等互联网金融模式。其次,本文论述了互联网金融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明确了当前商业银行面临的复杂的金融市场环境。文章的第三部分从两个层面重点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冲击和影响。一、分析了在互联网金融冲击下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环境。通过建立 SWOT模型,列出了商业银行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二、从互联网金融的具体业务角度,通过数据计算、比较分析、情景假设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的方法探究了互联网第三方支付、P2P网贷及网络理财模式对商业银行的相关业务造成的影响。并且研究得出,互联网金融在支付结算业务领域对传统银行业的冲击较大,商业银行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对其冲击较敏感。而P2P网贷及网络理财分流了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和资金筹集,尽管在当前对商业银行的资产端和负债端的冲击还不够明显,但随着其规模的不断增长,未来对于商业银行的相关业务存在潜在威胁。本文的最后部分针对之前的论述与分析,结合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了传统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策略。认为商业银行应该直面市场冲击,转变经营理念;顺应改革潮流,调整发展战略;开拓业务渠道,创新产品服务;建立合作机制,发挥各自优势。  互联网金融作为当前金融发展的潮流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传统银行业需要在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环境中找准定位,开放包容,建立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合作机制,实现和谐共赢。收起
学位授予单位
机标分类号
本文读者也读过
加载中,请稍候
.客服电话
&&8:00-11:30,13:00-17:00(工作日)互联网金融:对银行冲击有限 面临三大障碍
[导读]余额宝没有脱离市场货币基金的本质,未来会遇到和货币市场基金一样的困境。
腾讯科技 范晓东 12月27 日报道2013年,互联网金融成为行业最热门话题,P2P、第三方支付、保险、基金理财、电商融资等不同领域的投资和模式创新层出不穷。互联网金融能否颠覆银行业?从银行业研究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冲击依然十分有限。一、互联网金融三种模式:支付结算类、融资类和分销渠道类中国社科院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认为,对比银行业的三大核心业务存款、贷款、支付,可以把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大致划分为支付结算类、融资类和分销渠道类服务。1)第一类是支付结算类。整个社会原来绝大多数的支付结算都是由银行来完成,现在越来越多的交易,包括水电费、煤气费的缴费,都是通过第三方的支付平台来完成。2)第二类是融资类业务。比如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融资模式,在银行体系之外为客户提供融资服务;还有一类P2P融资类服务,不依赖于实体的平台纯粹进行借贷双方的撮合,是一种脱离传统金融中介和银行在互联网上从事的交易活动。3)第三类是销售渠道类。互联网成为很好的平台销售渠道,客户数量非常庞大,部分金融产品以前通过传统的渠道去卖,现在可以通过网络的平台进行销售,这是一种纯粹的销售。当然,还有一类金融产品涉及到产品开发的业务模式,比如余额宝,但归根结底是把互联网作为一种销售渠道,卖的并不是阿里的产品而是货币市场基金的产品。二、互联网金融为何对传统银行冲击有限?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会不会对现有银行业造成颠覆?在业务上是不是从此就让银行原来的传统领域和业务受到巨大的冲击或者挑战?曾刚认为,这种冲击很有限。目前来看整个社会主体的结算支付还是在由银行体系完成,整个社会财富主要的部分是在银行体系之间的转账,实现经济的流转。第三方支付的交易量在整个金融体系的支付规模里占比1%左右,并没有冲击到传统银行业的核心业务。原因在于,传统银行业和互联网金融面对的主要客户是不同的,第三方支付是以小额交易为主。事实上,第三方支付提供了一种信用中介和信用见证的服务,解决了网上交易的信用风险,从性质上讲传统银行业早就在做这种服务,比如对外贸易之中,传统银行没有做第三方支付的原因在于,从成本考虑来讲,商业银行无法提供太多小微的信用支持。2)第二,互联网金融和银行业务性质有差异,跟银行负责的层级不一样。第三方支付所完成的客户之间的交易其实是二级帐户,始终脱离不了银行体系;而从资金来源方面看,因为互联网金融不能有杠杆,所以互联网金融的规模依然非常有限,尤其是在融资方面。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范围内的P2P提供的融资规模一千亿美元左右,国内可能还不到一千亿人民币,这样的规模相当于银行业来说显然很小。事实上,如果在正常的银行体系里面能够融到资的客户,不会愿意到网络平台进行借贷,互联网金融目前的主要客户对象依然是游离在银行服务体系外的,换言之,由于性质、客户对象是不同的,也就还没有对传统银行业业务造成冲击。3)互联网金融产品难以摆脱传统金融市场的定位。虽然余额宝等产品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货币市场基金,根据阿里的客户实际使用资金的特点进行了一点创新,但是这个创新并没有脱离市场货币基金的本质,未来发展发展中会遇到和货币市场基金一样的障碍。4)政策监管方面上的宽松证明互联网金融目前影响有限。互联网金融目前发展很快,有很大的原因在于监管部门还没有进行适当的监管。实际上金融行业必然会有风险和监管,不同风险需要有相应的不同原则,从目前来看,由于国内互联网金融发展规模还比较小,现在为止金融部门保持比较宽容的态度,但是随着规模越来越大,挑战越来越多,受到监管会越来越多。三、互联网金融未来面临三大发展障碍1)第一是金融业务能力问题曾刚认为,在传统金融领域核心竞争力不是靠概念,长远看是取决于金融能力,也就是投资管理能力。互联网金融产品规模可以不断扩大,不断扩大的结果是要使投资能够给客户提供稳定的回报,现有的余额宝还有类似的与互联网相关的货币市场基金,所做的投资其实非常简单,这种比较简单的投资在长期内不足以能够维持长远的回报。2)面临很多未知金融市场风险在遇到金融市场波动的时候,互联网金融产品同样会出现很严重的损失或者流动性风险,需要不断提高风险管理的能力。3)过高估计大数据和解决信用风险能力互联网金融所宣扬的优势之一就是利益大数据能够解决信用风险问题,很可能高估大数据的作用。曾刚认为,数学分析有它的好处,但是要是完全相信数据的话,美国次贷危机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各种其他的风险流程对互联网可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事实上,现在金融的风险已经日趋多元化,信用风险其实已经不再是银行业最重要的或者唯一重要的风险了。光有足够的钱不仅意味着需要把风险管理得很好,还意味着在未来怎么应对金融市场的波动、以及自身作为一个支付平台所面临的特有的困难。当然,虽然互联网金融对银行没有形成直接的业务上的冲击,但是银行原有的渠道优势受到挑战,对银行的理念影响还是很大的,传统银行业人士都开始思考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提高目前银行的用户黏性,以及如何用互联网的理念和技术对接银行,实现更多模式上的创新。
[责任编辑:marsrxdou]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还能输入140字导读: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及应对策略,摘要:在大数据时代和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一场互联网金融热潮正在席卷全国,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消费习惯,冲击着传统金融业的经营和服务模式,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商业银行既是挑战,商业银行应该结合形势和自身条件,积极应对互联网金融,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经济的发展逐步改变着传统金融业的商业模式和发展空间,对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及应对策略 摘要:在大数据时代和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一场互联网金融热潮正在席卷全国。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消费习惯,冲击着传统金融业的经营和服务模式。本文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商业银行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商业银行应该结合形势和自身条件,主动寻求变革,积极应对互联网金融,探寻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实现转型升级。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变革;转型升级
1引言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经济的发展逐步改变着传统金融业的商业模式和发展空间,对商业银行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将传统银行推向变革的十字路口。商业银行如果无所作为,则面临着失去竞争力和被行业淘汰的危机;如果顺应潮流,主动变革,则需要对原来的产品、服务、经营模式进行全面转型升级。传统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挑战与机遇,谋求转型发展是其面临的共同话题。本文首先对互联网金融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结合互联网金融的典型案例,剖析互联网金融相对于商业银行的优劣势以及对传统金融业产业的影响,最后商业银行主动变革,实现转型升级提供对策建议。 2互联网金融的概念界定及典型案例 2.1互联网金融的概念界定 随着数据规模指数级的增长,数据生态系统技术模式与标准不断升级,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应用技术创造更大的市场和利润空间,处于不同环节的金融服务的刚性需求催生互联网金融,满足实体经济和商品快捷的交易需求。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界定,社会各界各有见解,至今尚无定论。从参与主体来看,互联网企业将互联网客户转换为金融业务收入的手段就可称为互联网金融,狭义上包括金融的互联网居间服务和互联网金融服务;而传统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便捷性与宽广性,通过网络渠道实现相关业务和增值化是一种广义的互联网金融(李博, 董亮, 2013);但简单地将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割裂开实质意义有限。从金融本质意义上看,互联网金融是资金供需双方摒弃实体中介机构介入,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直接交易,以降低信息的不对称程度,提升资本流动效率,实现金融资产灵活高效配置的商业模式。从融资方式上看,互联网金融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移动支付、社交网络、搜索引擎和云计算等,其实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运行机制, 可称为“互联网直接融资市场”或“互联网金融模式”(谢平,邹传伟,2012)。 2.2互联网金融的典型案例―P2P 阿里小微金融集团成立于2010年,是中国首个专门面向网商放贷的小额贷款公司。阿里金融与其他P2P公司相比,具有明显的信息优势。阿里金融与阿里巴巴、淘宝网、支付宝底层数据完全打通,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客户网络行为、网络信用在小额贷款中得到运用。小企业在阿里巴巴、店主在淘宝网上经营的信用记录、发生交易状况、投诉纠纷情况等百余项指标信息在评估系统中通过计算分析,并做为贷款的评价标准。阿里金融整合了电子商务公开、透明、数据可记载的特点、解决了传统金融机构对个人及小企业贷款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流程复杂等问题。
阿里金融的风险管理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严格的借款人资格限定,阿里金融将申请人限定为阿里诚信通会员和中国供应商会员,阿里金融利用各网络平台信息互通的优势了解客户;二是阿里巴巴经过多年网络交易平台的运作与监控,拥有网商大量的交易信息,具有相对成熟的信用评价体系及较完整的交易数据库。阿里金融的放贷直接汇入客户的支付宝账户,使得阿里金融可以监控资金的流向;三是阿里金融以网店的未来收益作为贷款抵押,网店贷款违约经营将受到影响。2013年3月阿里巴巴共有7980万注册用户、1030万个企业商铺及75万名付费会员,阿里金融的小微贷款业务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融资方面,阿里金融基于支付宝开发了一项余额增值服务――余额宝,通过余额宝,用户不仅可以得到较高的收益,还能随时消费支付和转出,可以在支付宝网站购买基金(天弘基金)。余额宝6月份上线以来,用户超过100万户,基金规模达550亿元,对银行存款形成了一定影响。 3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3.1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优势 (1)偏低的市场准入与监管成本。为了有效控制金融领域的风险,我国对商业银行采用了严格的市场准入标准与监管办法。目前商业银行的存款负债业务接受严格的监管,存款需要向央行上缴约20%的存款准备金,贷款余额需要接受75%的存贷比限制,商业银行需要满足8%的最低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另外,银行还要接受流动性、合规性、反洗钱等方面的定期、不定期的检查。严格的市场准入极大地限制了商业银行的数量,致使行业基本处于一种半垄断状态,而从严的监管办法,又增加了商业银行经营发展成本,降低了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能力。互联网金融恰好实现了上述两个方面的突破。互联网金融的市场准入门槛与市场监管成本较低,尤其是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初期,上述成本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这些方面极大地激发了市场发展互联网金融的热情,也促使互联网金融模式被不断复制,并得以逐渐成熟与发展。 (2)线上操作,交易成本低尽管。目前还没有互联网金融公司与商业银行管理费用的比较数据,但根据普华永道的调查,美国银行业一笔交易通过网点完成的平均成本为4美元,通过手机银行的平均成本为0.19美元,通过网银的成本为0.09美元,即网点的交易成本是网银的40倍。由于互联网金融公司的主要交易是通过网络完成的,基本上没有物理网点,也不需要队伍庞大的营销人员,加之流程相对简单,而商业银行通常都有众多的物理网点、有众多的前台营销人员、中后台管理人员,因此互联网金融公司的管理成本相对传统商业银行具有一定优势。 (3)先进的数据和信息技术。互联网金融的大数据应用与信息处理技术在解决传统的客户准入、产品营销以及风险管理上优势突出。在客户准入上,互联网企业通过网络痕迹处理技术,积累大量客户“软信息”,实现数据的标准化、结构化,并通过计算机行为跟踪技术实时调查、监督客户的交易行为,消除信息不对称障碍。在产品营销上,互联网金融企业联合电子商务平台、第三方支付等组织将互联网大数据资源、搜索引擎技术与金融咨询、在线服务等金融专业技术相互融合,筛选整合目标客户,将互联网金融营销推向综合化、批量化、精准化和多元化。在风险管理上,互联网金融基于互联网数据挖掘技术,利用交易记录、买家评价等客户信用代表性指标,构建信用评价体系和信用数据库,识别信用状况,通过公开违约和降评级信息等方式,有效控制金融风险。 3.1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劣势 (1)融资渠道少,经营风险高。传统商业银行,尤其是上市银行可运用众多融资方式,包括发行股票、债券、同业拆借、央行贷款、发行理财产品、吸收存款、转让贷款等,但互联网金融公司除了通过高收益金融产品(余额宝)吸引存款之外,其他融资渠道较少,因而,互联网金融公司面临着巨大的流动性风险。另外,中国缺乏成熟的个人征信体系和类似Facebook那样的实名社交网站,这导致中国互联网金融公司贷款面临更高的违约风险,致使互联网金融公司面临较高的信用风险。据“网贷之家”统计,月,出现危机或关停的网贷公司有49家,一些公司老板甚至已“携款跑路”。 (2)资产负债规模相对较小。无论是全球还是国内,无论是单个互联网金融P2P公司,还是互联网金融整体,从信贷规模、负债规模等都无法与传统商业银行同日而语。资料显示,国内互联网金融公司中最具影响的阿里金融,其小微贷款余额约200亿元,吸储产品余额宝余额约500亿元,而2013年三季度工行贷款总额为9.6万亿元,存款总额为14.7万亿元,分别是阿里金融的480倍和294倍。《中国P2P借贷服务行业白皮书2013》的数据显示,2012年末,P2P贷款服务平台超过200家,可统计的P2P平台线上线下借贷规模在500亿~600亿元之间,而2013年10月银行业贷款余额为70.8万亿元,可见短期内互联网金融贷款规模和传统银行远不是一个量级。 (3)信息披露不充分,资本杠杆倍数过高。由于互联网金融P2P公司不受银监会、央行和证监会等机构的监管,没有披露类似银行的存贷比、存款准备金率、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不良率等指标,甚至没有披露基本的财务报表,因而投资者(借款人)对互联网金融公司的风险难以判断,而且当互联网金融公司违约或破产时投资者的损失得不到补偿。另外,互联网金融公司用来缓冲贷款损失的自有资本明显不足。数据显示,2012年互联网金融公司“温州贷”、“人人聚财”注册资金均为500万元,“人人贷”、“拍拍贷”、“中宝投资”的注册资金均为100万元,而它们在2012年的交易额分别达到20.7亿元、8.5亿元、3.97亿元、3.4亿元、13.45亿元,如果以银行的标准计算这些互联网金融公司的资本充足率,估计不会超过3%,这使得互联网金融公司的资本杠杆倍数超过30倍,与破产之前的雷曼相当。 4互联网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冲击 4.1互联网金融冲击商业银行支付中介 支付结算中间业务作为传统银行的三大核心业务之一,正遭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全方位挑战,集中表现为互联网金融脱离传统金融机构中介,资金供需双方直接进行交易,资金在传统银行之外循环。随着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的活跃, 基于个人通讯设备以有线或无线通信技术传输货币价值结算的互联网在线支付规模呈爆炸性增长,互联网支付系统直接占领银行支付系统平台,颠覆商业银行长期以来的支付中介的地位。从中国人民银行统计的数据看,截至 2013 年末,全国共有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56.43 亿户,较上年末增长14.93% ,增速放缓 4.53 个百分点。互联网支付系统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支付结算系统正快速蚕食传统银行的垄断地位。2013 年第四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移动支付(不包含短信支付) 交易额规模达到 7750.8 亿元,与第三季度相比增长 131.9% ;支付宝、拉卡拉、财付通占据了超过市场 90% 的份额,对商业银行的支付业务的冲击进一步加剧。 4.2互联网金融冲击商业银行融资格局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存贷款利差在长期趋于收窄,对于数量众多、 管理不规范、信息不透明的小微企业而言,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信贷资金的难度加大。一方面,网络融资平台以搜索引擎集中客户,削弱传统银行的客户开发力。互联网融资平台借助大数据挖掘、分析和运用技术,整合外部资源搭建的电商融资平台、P2P 融资服务平台,准确锁定并细分目标客户群,减少客户开发成本,冲击传统银行的零散营销模式。另一方面,网络融资平台以市场价值撮合交易,削减传统银行的资源配置力。网络融资平台依据客户融资金额、利率与期限,遵循撮合成交的市场机制,以线上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批量化与专业化的一对多、多对一等多种金融借贷组合模式,满足小微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生命周期性金融服务需求,提高资金匹配效率。 互联网企业不依赖于实体平台进行纯粹的客户集中与撮合交易,是一种脱离传统金融银行中介的侵蚀活动,冲击以商业银行为主的传统融资格局。 4.3互联网金融冲击商业银行盈利方式 在传统的单一盈利模式下,传统银行的收入结构由核心业务结构决定,收入来源由利差决定;其绝大多数都是依靠大企业、高端客户存贷款业务寻求综合收益,盈利能力的提升基本延循粗放式增长模式,极易受到市场波动与经济浪潮的影响。虽然目前部分银行转向单纯追求低成本低风险的金融服务,但此类调整对盈利水平与盈利能力的贡献度明显不足。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根据目标客户的消费模式以及消费习惯实现初步甄选,专注于快捷、高效、低成本的通用服务,提高了金融需求和服务渠道共性的集中度,一定程度上改变商业银行传统的物理网点分层服务与盈利模式。受到互联网金融的挤压,银行业绩增速持续放缓,2011年全行业利润增速为36.34%,2012年为18.9%,2013 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3.83%,较 2012 年上半年增速下降 9.47个百分点。互联网金融热浪冲击着商业银行盈利方式, 削弱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蚕食其利润来源。 4.4互联网金融冲击商业银行营销渠道 运用大数据展开金融产品营销成为互联网金融企业抢占销售市场份额的惯用策略。不同于传统银行的单一销售模式,互联网金融打破物理渠道借用平台优势,通过打包销售向处于各个交易环节的客户提供组合型产品,互联网大数据的分销渠道与营销理念冲击商业银行零售营销模式,物理渠道延伸至虚拟渠道。在客户锁定方面,互联网金融企业雄厚的数据积累与系统化处理技术为批量化分销提供基础。互联网使用者的访问数据经过客户行为分析、目标客户筛选、数据挖掘等处理,搜索客户金融需求,目标客户定位更精准,市场管理更精细。在产品营销方面,互联网金融企业多样的金融产品与展示形式平台,通过与金融消费者的互动支持金融消费创造体验价值,以多层分销渠道加快对传统银行物理营销渠道的客户分流。 5、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对策建议 面对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强势冲击,商业银行如果无所作为,则面临着失去竞争力和被行业淘汰的危机;如果顺应潮流,主动变革,则需要对原来的产品、服务、经营模式进行全面转型升级。面对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应在加深对其认识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条件和所处环境,权衡利弊,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形成比较优势,获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包含总结汇报、人文社科、办公文档、专业文献、教程攻略、应用文书、IT计算机、资格考试以及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及应对策略等内容。本文共2页
相关内容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互联网金融冲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