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玩VR,就是HTC VIVE 于是自己2017年异地办护照要求求配了下台式,求大神们指点

VR 我们超级详细的体验了下 HTC VIVE
作为一名数码界的老司机,年过30依然对新科技产品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自从HTC VIVE以最终形态出现在我面前后,我就决定好好提升下自己的知识然后在同行面前嘚瑟一把。于是乎,就有了这一篇HTC VIVE完完整整的体验文章。什么配置才能满足HTC VIVE说实话,现阶段的VR产品对电脑的硬件需求都不低,不管是facebook的Oculus Rift还是HTC的VIVE,均要求处理器在i5 4590以上,8GB内存以及Nvidia GTX970显卡,当然这只是最基本的配置,虽然这里没有对硬盘做出要求,但是为了实现场景的秒切,我个人建议还是得用到SSD,如此看来想要体验VR电脑硬件还是有一定的门槛,如果要玩转VR,上述配置还得升级,就内存而言至少得达到16GB。不过买得起这两款VR产品的主儿应该都不差钱,看着6年没有更新过电脑配置的我已经哭晕在厕所……喜欢用数据说的数码老司机,并不喜欢只用简单的配置表来野蛮的告诉你:“渣渣电脑还想玩VR”,科学的测试应用以及数据才能给出最准确的判断依据。如果你不确定电脑是否能够玩VIVE,那建议下载安装Steam VR Performance Test。它是Valve在Steam平台上推出的PC性能测试软件,它将通过一段时长约为2分钟、由Valve所制作的《光圈科技机器人维修VR展示》来评估PC的整体性能,判断对应的硬件平台系统能否达到90FPS的帧率,以及VR内容的视觉效果能否够达到推荐水平。需要多大的空间HTC VIVE最大支持5m×5m,没有最小的限制。似乎这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但现实是谁家能腾出这样大的空间来畅玩HTC VIVE,“壕”们另当别论。就我个人居住条件而言,只能有1.5m×1.5m的体验空间,而且这还是经过精心收拾后所得。然而HTC早已看穿这一切,它为VIVE提供了两种动作捕捉模式,原地站立不动甩甩手就能玩VR似乎更适合我这种住房紧凑又懒得动的群体,而满屋兜圈子的体验方式更适合活力四射的年轻人。HTC VIVE怎么玩HTC VIVE怎么玩其实很难用语言来描述,如果非要我一步步讲述开箱后VIVE如何连接至电脑,如何调试未免也太过无趣。如果认为我会跳过这一步,那你们就错了,这种凑字数且必须的段落有存在的意义。VIVE头戴式设备与外部相连的有四根线,三根呈一组的分别实现供电、USB数据交换以及HDMI视频音频信号传输,另一根是单独的3.5mm音频线。VIVE头戴设备并不是直接连接到电脑主机上的,两者之间还需要通过一个串流盒来转接。串流盒的两侧各有数个接口,硕大的字母标识直接告知用户哪一侧是接入PC哪一侧是接入VR,完全没有连接错误的可能。激光定位器是构建VIVE虚拟墙的核心所在,它底部和背部均有快拆螺纹,可直接用附带墙面支架固定在墙上,或是装载在1/4标准螺口的三脚架上,个人建议使安装在三角支架上,毕竟在马云家花上几十块就能搞定。两个激光定位器需呈对角线摆放,围出一个长方体形状的立体空间。用户可以在这个空间里自由走动。注意!在设置虚拟墙的时候尽量与房屋墙壁保持一定距离,这个很关键也很止疼。除了头戴式设备,无线操控手柄是VIVE互动操作中的另一个组成部分,它的顶部同样有激光定位传感器。正面一块圆形的触控板,滑动可以实现菜单界面的上下左右滚动,整体按下则是确认,握持手感颇佳。
无线操控手柄看似按键丰富,操控复杂其实它完全难不倒任何人
VIVE头戴式设备底部右侧是瞳距调节按钮,不同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瞳距来调节至舒适的距离据说VIVE头戴式设备底部的摄像头能让用户实时观察环境,但老司机从未在游戏中找到开启它的功能选项
佩戴侧的缓冲海绵,具有不错的贴合感,漏光基本不会出现
马云加的VIVE三脚架价格非常合适,个人感觉比上墙划算太多调试VIVE没有任何难度,只需出一步步执行系统给出的图文描述就能完成,难度趋近零。
有限空间也想玩VIVE其实并不是什么问题
检查控制器其实并不只有在设置导向中才会出现,在每次玩VIVE前都会需要有这样的动作
建议构建虚拟墙时远离房屋墙壁,这是多么痛的领悟除了重一点,什么都很好说实话,我个人对HTC VIVE的佩戴感并不满意,试想要是在你脸上糊上一个几百克的头部显示器,然后再一个人自嗨式的蹦跶,这样的体验并不是每一个人能接受的。我承认在体验时被数据连接线拌了两次,所以线缆与过重的头部显示器都是降低HTC VIVE佩戴感的因素。更别提VIVE粗暴的对待视力不好的用户,当我取下研究后带上HTC VIVE,模糊是第一视觉感受,看来我需要去买上几幅日抛隐形眼镜。通过体验HTC VIVE后,我得知我的小脑并不发达。在短短的20分钟后就产生了眩晕,要知道这是我十多年游戏生涯中第二次出现这样的状况(第一次是送给了《ColdFear》)。当然了,并不是所有人佩戴HTC VIVE会出现眩晕情况。不过VR给我带来的视觉体验以及手柄带来的震动反馈真是惊艳,身临其境大概就是我最想表达的,说实话如何晒出VR的效果,是我比较痛苦的地方,没有任何方式来分享HTC VIVE带来的效果,最好的办法就是建议大家脑放全开,进行脑补。VIVE的动作反馈是现阶段我体验过的产品中最出色的,虽然我也没体验过太多这样的玩意。特别是震动反馈与音频输出的配合给我操作提供趋近于真是的感受,当拿起或放下意见物体时,手柄用震动来模仿人体触觉,耳机也会发出相对于的声音,虽然手部动作无法改变,但在现阶段已经非常不错了。不同应用间的操作方式还是有巨大差距,手柄在不同的游戏或应用当中的模拟的样子也不同,一些射击游戏中就加入了蹲下躲避,甩手换枪等操作,而在《将魂之三国》中开工射箭的动作差点吓尿我,手柄的震动与逼真的音效搞得我真的像是在拉弓射箭,虽然我从未有过射箭的经历,哪怕是公园里5块10射次箭都没有。VIVE的并没有操作难度,绝大部分的应用只需按照屏幕上提示的内容选择就可以了。其实玩VIVE就是要大动作,羞涩的人不会得到太好的体验
如果旁人不知道VR这个玩意,他会认为你不太正常
美少女玩VIVE的画面感就好很多,虽然她也不怎么会玩现阶段技术瓶颈其实是生理问题我们抛开设备上的问题不谈,VR现阶段最让用户恼火的问题就是眩晕感。当然,这是生理上的问题,只要人看到的事物与感觉到的不一致就可能产生眩晕,很不幸我就是可能产生眩晕的那一部分。现在再说下VIVE还需要解决的问题吧,由于VIVE所展示的内容在比例上都是1:1,如果想要使用VIVE体验大型的MMORPG就很难。试想一下,使用VIVE来玩大型MMORPG时,当你组好队进入地下城得分时候,由于个体差异你一半的队友在战斗中由于出现眩晕感而减员,这是多么美的一个画面。所以现阶段VIVE只能控制在一个较小范围中走动,一旦进入开放空间,画面的移动会与感官造成视觉上的段落差,眩晕就在所难免。不过,人的大脑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一旦适应这个段落差就不会感到眩晕了。内容呈阶段性丰富虽然说2016年是VR元年,但是全新的媒介,我们很难来标准化VR影视和VR游戏这种全新的体验方式。所以现阶段的VR在内容上还是处于“敞养”阶段。HTC在VR上的“野望”并不单单只是扮演一个硬件提供商,它接连召开开发者与生态大会表明了它更想成为VR的规则制定者。在3月的VIVE开发者大会,HTC果然推出了定义为平台的VivePort以及VIVE首页,再次拔高VIVE的高度,“占领客厅”应该是VIVE下一步的动作,回到家带上头盔,就能完成大部分娱乐和任务处理工作。在硬件上VIVE已经做好了准备,消费者版本支持直接接通电话、电话回拨以及回复短信等操作,还可以进行日程事件处理,所以它也算是智能手机的另一个扩展屏幕。现在谈制定规章还早了些,现阶段还是让用户体验到更丰富的最实际。说实话,最先我担心的VR内容不够丰富其实是多余的,在4~5月份上架了一批量的应用于游戏,这意味着现在购买VIVE后基本不会缺少体验的应用,作为内容方面的合作伙伴,Steam应用商店里支持VR的应用目前已经有300个左右,虽然不算多,但增量趋势较快,而且速度呈集合增长。Steam VR是一个大坑!真的,一贯只尝试免费的游戏老司机,居然在SteamVR上花钱了!的确免费游戏除了官方体验游戏《TheLab》和谷歌出品的《Tilt Brush》绘图软件外,很难再找出色的应用。这时,你打算花钱购买应用时,我个人建议你略过15这种便宜档,至少购入60元左右的应用,当然,下载前还是谨慎的翻下用户评价,价格越贵评价越高获得体验肯定会出色。用户评价高体验好的应用,基本没有低于100元的,这和主机游戏的情况类似,这似乎没有给首批购买VR设备的土豪们造成什么困扰。
Steam VR上的游戏从年初至今已经有240个,其中这里不乏优秀的游戏,当然,它们通常都很贵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国内的建筑领域设计渲染软件
VR世界,只管去造
今日搜狐热点&&|&&责编:李诺
总编叫我来巡山♪我把CJ转一转♪拿起我的相机♪背起我的电脑♪生活充满节奏感♪♪♪♪♪♪&&久闻大名,但此前都举办十三届了,我也没机会去酒池肉林……啊不,是美女如云的ChinaJoy好好逛一逛。今年有幸成为ChinaJoy前方报道团队的一员,于是有了一次“假公济私”的机会。以往看前方大神们发回的照片,我总是心潮澎湃:而印象中的ChinaJoy绝对应该是这样的:但为什么我遇到的却是。。。这样的还有这样的。。。。。。好了,吐槽先到这里,咱们说回正题。总编大人某晚心血来潮,说让我们写点CJ上关于VR的东西,毕竟今年各家展台要是不放一台VR估计都不好意思参加这次ChinaJoy。但4我跟你缩袄,大家都在忙着撩ShowGirl、泡Coser,哪有时间看VR?(麻烦导播一会儿切掉这句话,不要让我们总编看到)&&但是,既然总编发话说要写一写,那我还是不能把人家的话当耳旁风,面子总还是要给滴嘛但是要写点啥呢?此前,我印象中的VR就是HTC&VIVE那种戴个罩子在头上。玩起来的时候,玩的人和看的人都乐的东西&但这次到了ChinaJoy,才发现我实在是于是,就有了今天的这个话题——想要爽爽的玩VR到底需要哪些装备?首先给大家看点正常的:联想拯救者Y900与HTC&VIVE搭配简直是流畅又顺滑联想拯救者Y900采用英特尔第六代酷睿i7-6700K处理器搭配NVIDIA&GTX&970独显,畅玩VR游戏不是问题没错!就做广告了惠普在ChinaJoy现场支起了专门的场地,而WASD钢铁匣台式机与HTC&VIVE成为标准搭档英特尔VR体验区则全部使用了微星GT72S另外,你还需要有较大的空间才能更爽快的体验VR乐趣,比如:喏……一般来说,正常人玩VR除了需要一台VR头盔之外,就是需要上面这些高配置电脑了。但是……如果整栋楼都是你家的、或者钱实在太多没地方花的话,爽玩VR的你就必然需要一些不一样的装备了。我们先来几个略微正常点的配合VR头盔的光枪更高端一些的光枪还有最近火热的接下来进入脑洞大开时刻!这“牛栏”造价不菲吧我隐约看到了粉红色里的妹纸这是在家就等于在游乐场的感觉吗?想不想体验飞行的感觉?大姐你笑啥呢?当然这些设备虽然很炫酷,但其实并不是我的菜,而且对于一般用户来说也不可能搞回家这么玩。另外,如果你只有一台电脑,那么VR游戏将跟你无缘想要流畅把玩VR游戏你需要一台性能强劲的电脑至少需要GTX&970级别以上然而笔记本有这样性能的产品售价…………呵呵哒综上所述想要玩爽VR游戏你需要如下这些设备:首先你得有个家(我还是穷孩纸,租不起房咋破)其次要有足够的空间安放VR设备(行动空间至少要比厕所大)然后还需要一台性能强劲的台式电脑(要用笔记本?呵呵哒)如果都没有?那就打晕自己做个美梦吧(比VR真实,括弧笑)不过说实话,在我心目当中,至今为止,只有一款VR设备打动过我,不过由于这款设备太过辣眼,太贴近普通大众的需求,所以经过再三思考之后,我决定还是把它放出来,看看大家是不是都喜欢这款设备它就是。。。哎呀妈呀,忘了裁一下图了,大图被网警蜀黍看见就麻烦了它就是。。。咳……咳……智·能·电·臀!
产品定位 屏幕尺寸
投诉欺诈商家: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本城市下暂无经销商
4¥47995¥69886¥73997¥18998¥30999¥768810¥5599自从 Oculus 官方宣布了 VR 游戏的配置要求后,它就和“高端高配”联系在了一起。不过 HTC Vive 这边,阀门社 Valve 却另有野心。
自从 Oculus 官方宣布了 VR 游戏的配置要求后,它就和&高端高配&联系在了一起。不过 HTC Vive 这边,阀门社 Valve 却另有野心。Valve 公司的 Alex Vlachos 早在 GDC2016 大会上就表示,要采用 Unity 引擎来进行渲染,让 VR 应用执行起来效率更高。
不久前 Vlachos 接受采访,谈及他之前的发言时说:&我们曾说过推荐的显卡配置是 GTX 970,和 Oculus 一样,但我们希望性能稍弱的 GPU 也能畅玩。我们正在尝试降低 VR 的成本。&
Vlachos 表示,降低 VR 游戏的配置要求可行性是很高的,让它支持低端硬件现阶段并非没有可能。不过,Valve 需要保证一切体验都很好。
VR 设备预订开始后,各大厂商也推出了所谓的 VR Ready 电脑,它们动辄上千美元的售价确实很难让所有玩家都接受。HTC Vive这么火 国产为何钟爱VR盒子?_网易科技
HTC Vive这么火 国产为何钟爱VR盒子?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HTC Vive这么火,但为什么你国手机厂商只爱做什么“VR盒子”?)
文/雷科技说到VR(虚拟现实)这个词,这几年可以说上至企业呼风唤雨的商务人士,下至学校单纯懵懂的青葱正太,无一没有听过。有业界人士认为,VR/AR以及二者相结合的AVR或将成为科技未来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发展趋势。我想不用特意提你也知道,今年是VR元年。正所谓一种新兴的技术的兴起,必然会伴随着不同的声音。尽管目前唱衰的也不在少数,但各大科技公司依然卯足了劲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强行拉着消费者们一起进入“VR行业集体狂嗨模式”。涉及这一领域的科技公司,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民间盛传的“虚拟现实三巨头”,即Oculus、和,其代表产品Oculus Rift、
VR以及HTC Vive也被业内称为目前虚拟现实领域做的最好的三款头显设备,备受各方好评。除了这类需要连接电脑或游戏主机的虚拟现实设备外,目前国内外也出现了一些移动VR设备,这里面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VR一体机,另一种就是VR手机盒子。VR一体机不是我今天吐槽的重点,暂且按住不提。现在要说的是VR盒子,这类设备通常需要手机的支持,通过将整台手机插入盒子中的区位,再让用户戴上,从而依靠盒子中内置的镜片、传感器和手机屏幕来形成3D视觉效果。这类产品目前的体验评价呈两极化趋势,一方面诸如这类国际知名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好评如潮,而某些国内厂商的产品却因其糟糕的体验而被讽刺为“伪VR”。那么话说回来,为什么小米、华为、乐视这些手机公司仍然押注这类产品呢?成本较低且售价便宜,消费者更容易接受相比HTC Vive这类真正意义上的虚拟现实头盔,VR盒子的成本非常低,那么随之而来的售价自然也相对实惠不少。目前市面上的VR盒子的价格从几元到几百元不等,而HTC Vive这类产品则要卖到几千元。两种相比之下,肯定是VR盒子这类入门级的VR设备更能讨到消费者的欢心。目前在某宝上比较热销的VR盒子价格都非常便宜从消费者的角度看,由于VR设备这类产品目前还比较新潮,一般的消费者大多是抱着一种体验的心态,因此他们往往不太会愿意去掏大价钱,去购买一个自己本身就了解甚少的设备。再加上VR设备和手机不同,属于非必需品,消费者购买了便宜的设备,待体验一阵子失去新鲜感后,也可以随便丢弃而不会心疼。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一些消费者并非是科技发烧友,仅仅只是为了装逼才购买这类设备,因此购买高端VR设备对他们并没有什么用。和手机产品捆绑销售,互相拉动销量手机公司做VR设备,这里就牵涉到一个业务主次问题了。一般情况下,手机厂商的主营业务肯定是智能手机,这块牵涉到他们的“饭碗”问题,倘若手机这块无法盈利,最终的结局就是关门大吉。因此,手机厂商肯定要专注于手机这块,而其推出的VR设备也要为其手机服务,沦为其手机产品的配件。这样看来,其VR产品并非独立意义上的产品,而更像为了与其手机产品进行捆绑销售。华为随新旗舰P9一同发布的VR设备有人也许会问了,HTC不是手机厂商吗?为啥HTC一开始没有出VR盒子呢?注意,我上面说的是一般情况下,HTC显然并不在这个队伍里。众所周知,HTC这几年过的并不舒坦,从安卓阵营霸主沦落到七八线品牌,雪姨的心自然也是拔凉拔凉的。近两年的手机行业,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厂商搅局,俨然成为了一片红海市场。根据经济学长尾理论、蓝海战略理论以及先行者优势的观点,HTC认为VR很有可能就将成为下一个安卓,而他们的战略就是要成为这块新兴市场的“先行者”占据优势。这也就是为什么HTC和其他手机厂商本身的立场不同。诸如三星、华为、小米乃至最近崛起不久的乐视,他们在手机行业这一块占据足够的市场优势,因此目前需要的更多是利用VR设备这类新兴技术巩固自身原有优势,而非在这块新兴市场冒进。担心押错发展趋势,避免巨大亏损风险由于科技行业发展态势波谲云诡,之前诸如裸眼3D等技术也曾风靡一时,但最后更多的都是在这个行业中销声匿迹。因此一个新技术的出现,在极客的眼中是趋势,而在商人的眼中却有着不可估量的风险。是否要押宝在这个“趋势”上,对于公司高层在决策上本身就是一件耗死脑细胞的事情。在这个前提之下,假如一众手机厂商全部大力发展VR,其风险评估势必遭受巨大的考验。万一这个“趋势”成真了倒还好,大家各赚各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万一竹篮打水一场空,那只好由企业自己独自吞下这苦果。像三星、华为这样的公司,出个产品就和玩儿似的,但是一些中小企业如果贸贸然做决定,最终结果很可能是他们“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乐视去年发布的VR设备LeVR COOL1自身技术不够成熟,先用低端产品试水
最后,也不排除一些厂商由于技术不够成熟,先生产入门级VR设备产品试水。这种原因的可能性并非没有,因为整体来讲国内的公司还是非常注重短期的投资回报率的。尽管最近几年国内不少公司已经慢慢注重远期回报,如企业社会责任(CSR)、公益营销等,但是在自身技术不过硬的前提下,如果还采取“放长线钓大鱼”的策略,似乎的确是有点冒失了。此外,也有一些国内的公司喜欢制造噱头,来掩盖其技术上的不成熟。这样的结果就是,消费者欢天喜地的带着新产品回家,欢天喜地的体验产品,然后慢慢失去兴趣,慢慢开始发现体验再三打折,继而觉得这里也不好那里也不好,最后干脆丢在一边当摆设了。目前国内这样的VR产品不在少数,因此公司们必须要加强自身的技术竞争力。毕竟产品才是第一,体验才是王道。
本文来源:网易科技报道
责任编辑:张彬彬_NT5025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HTC Vive评测:目前市售消费级最强VR头盔?
  【Pconline 评测】目前已发布的消费级VR头戴显示器包括Oculus Rift、HTC Vive和PS VR,前两者已经上市,在这三者中,HTC Vive更是唯一一个拥有完整动作捕捉系统的VR设备,简单从字面上理解:HTC Vive应该是目前VR沉浸感最好的。但是,国行售价6888元,必须搭配PC主机使用,使用成本不低于1W,而且使用环境也有一定要求,那么,HTC Vive能否成为市售消费级最强的VR头盔呢?HTC Vive全家福  有个土豪同事,在首批预定时就毫不犹豫地出手了,才有了这次的测评体验。作为VR头显三巨头之首的HTC&Vive(另外两个是Oculus&Rift和PlayStation&VR),体验到底是如何的?我们这就来聊一聊。在开始正式测评之前,笔者想先给对HTC&Vive比较陌生的读者说说,这个卖6,888元的玩意目前到底可以干什么。  1、VR游戏Steam商店截图  不用说游戏是大家购买这个级别的VR头显的首要原因。目前HTC&Vive支持Viveport和SteamVR平台,专门适配的VR游戏和软件有216个(SteamVR)。  2、传统3D游戏  为了弥补前期VR游戏的不足,Steam推出了Theater&Mode影院模式。此模式下可以游玩不具备VR功能的游戏,但效果就像在投影面前玩游戏一样,没有多大意思。Virtual Desktop的影院模式下玩L4D2,感觉怪怪的  另一种解决方案就是使用第三方软件,把传统3D游戏分屏传输到VR眼镜中(等于是把3D游戏转换成VR游戏了)。这个玩法在Oculus&Rift&DK1时代就已经很流行,但适配HTC&Vive的第三方软件还没有出世。(目前最好的解决方案VorpX推出了支持Vive的测试版,244大元,有点不舍得。啥时候土豪同事舍得剁手了咱们就来做个测评)  3、VR视频  之前笔者问过VR领域的开发者,由于每一家VR设备的透镜放大倍率、视场角、屏幕比例尺寸等参数各不相同,所以在不同设备上看VR视频的体验会各不相同。VR视频中恐怖短片是热门题材(上图为单眼图像录制)  最好的解决方法是VR视频工作室专门针对某一款或几款设备进行拍摄,这样的视频体验才能达到最好。但目前Vive没有第一方的视频应用,可见HTC对其视频功能并不重视。然后笔者发现VirtualRealPorn有专门适配的VR视频(冷不防就发车)。  4、购物宜家VR(上图为单眼图像录制)  SteamVR上有个IKEA宜家VR的应用(虽然并不能真的在线购买),而现在不少楼盘为了噱头也会让消费者用VR眼镜来看房,但这块的应用目前还很少,看房看车是VR消费应用的先驱。  5、教育  不黑不吹,VR确实在教育中有很大的潜力。Valve官方VR体验游戏《The&Lab》中就有太阳系模型和人体断层扫描的教育向体验小游戏。  唠叨完玩法,我们就开始正式的评测吧,按照惯例先上结论(因为本文实在太长了)。优点  1、效果强到没朋友  作为目前效果最好的VR头显,HTC&Vive无论是视野、画面清晰度、沉浸感都是一流水准,虽然还是有颗粒感,但并不太影响体验。  2、互动性非常棒  两个手柄的设计非常不错,按键反馈清晰有力,玩家能够快速上手,而且使用时不会有太多的违和感。  3、基础功能比较完善  有贴心的游玩区域边缘提示(接近设定的区域边缘有提示,防止玩家撞墙。可自定义游玩区域大小),有影院模式可以模拟在电影大荧幕上玩普通游戏,不需要在下头盔就能完成大部分操作,来电时头盔也会有提示(需要连接手机)。接近设定的游玩区域边缘时会出现这种提示的蓝色线缺点  1、移动范围限制多,没大房间的话体验要打折扣  HTC&Vive是目前唯一具备&Room-Scale&功能的VR设备,讲人话就是,在游戏中你是可以往四周走动的,只可惜线缆和空间的限制太明显。  2、内容看起来很多,但好玩的没多少  这才是HTC&Vive最尴尬的地方,虽然宣称SteamVR上有200多个VR游戏,但可惜耐玩的寥寥无几,也缺乏真正的大作级别游戏。  3、视频支持差,看个全景略费劲  原来以为看视频应该很简单,但现实却给了笔者当头一棒。由于官方没有开发第一方视频播放应用,所以看个全景都得花钱买全景播放器,这点笔者认为是比较严重的功能缺失。  4、价格感人肺腑  动辄5、6千元的电脑+6,888=贵的离谱  但别看笔者的缺点写的比优点多,但我对HTC&Vive可是很满意的,其水准确实是对得起最强VR头显的称号。Vive本体及安装部分  头盔:眼镜太大是要受苦的个人认为HTC Vive的外观非常不错  头盔部分,T字型头带、可更换的脸部缓冲海绵(有宽和窄可选)、带瞳距和物距调节、有音频接口,送入耳式耳机。显示屏分辨率为2560&X&1200像素,单眼分辨率为1080&X&1200像素,勉强够用。头盔并不会太重,连续用半小时是可以的,但会很热就是了。物距调节,可以适应一定程度的近视瞳距调节,侧面有个手动调节旋钮。调节时屏幕会有距离提示  戴眼镜可以使用吗?完全可以,就是眼镜腿那里有点压,但眼镜造型太大或太奇葩可能会塞不进。裸眼的话,近视400度以上会看不清(很多同事体验过后的经验之谈)。  手柄:手感出色、皮实肉厚感觉手柄上面的环可以放杯子  手柄外观参数就不说了,比起开发者版本,消费者版本的手柄,无论是握感还是按键手感都有很大的提升,特别是扳机键。不知道HTC是不是有看到笔者去年体验时的吐槽?正面的大圆形按键有触摸功能背面只有一个扳机键,下面一点的两个像是防滑垫的其实也是按钮  在游玩过程中,手柄会根据游戏变换成不同的模型(比如枪械、手等),这时由于形状体积与现实不同,玩得激烈时难免会不小心让两个手柄相撞,或是撞到墙壁之类的。笔者刚开始还有点担心撞得这么响会不会坏?但经过数十次的撞击(都是不小心的好吗)发现这手柄意外地皮实,划痕都不见有。  Lighthouse追踪基站:安装最麻烦的硬件Lighthouse基站  Lighthouse基站是负责追踪头盔和手柄位置的,只要两者之间没有遮挡就能正常工作。HTC&Vive的基站定位准确、定位范围大(官方标称4.5m&X&4.5m),功能上没啥槽点。最后,基站和手柄都是直接无线连接到头盔的,所以除了头盔外,其他设备均不需要和电脑相连。底部和背部各有一个1/4''螺口  Lighthouse基站是整套设备中安装最麻烦的硬件,官方要求把这玩意放到两米高的地方,最好还要稍稍面朝下以更好地追踪用户动作(实测其实平放也没啥影响)。于是网上有玩家把它放到书架、塞到窗帘架子上,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啊。有条件的可以把它定在墙上(随机附带两个墙上支架),或者购买1/4''螺口(单反等数码相机的通用螺口尺寸)的三脚架或摄影灯架(够高就行)。  硬、软件安装:  一套HTC&Vive就这5大硬件了(一头盔、俩手柄和俩基站),要把这些东西连接好,你需要3个电源口(2个基站、1个头盔,都是两脚)、1个HDMI和1个USB&3.0(电脑部分)、2个三脚架(固定基站的,或者钉墙上)。然后就是接线,头盔连接电脑、插上电源,追踪基站安置好然后插上电源,手柄充好电(可以用USB也可以插电源,附带电源插头2个),然后就可以进行软件部分的设置。(Vive自带所需的所有线缆和电源插头)加入Steam神教,G胖教你&喜加一&  在连接好所有硬件后,下载Viveport和SteamVR(安装Viveport或插入Vive后打开Steam都会自动下载SteamVR,建议直接装Viveport再装Steam就好了),然后进行房间设置和设备定位就可以愉快玩耍了。比起复杂的硬件安装部分,软件部分却非常简单,用户只需要完全跟着SteamVR的指示操作就行,这里笔者就不啰嗦了。不过Steam平台的用户体验相对较差,国内用户购买游戏并通过银联支付时,较大几率会失败,Vive很大一部分的体验分被Steam拉低了。而HTC官方的Viveport相对来说体验较佳,但是游戏资源实在少。PC配置部分:目前而言i5+R9&380足矣  很多人都在关心,HTC&Vive这个地上最强VR头显对硬件要求是否真的那么变态,于是笔者通过多个硬件来测试验证。在测试前,我们还得先看看HTC&Vive对核心硬件的要求:显卡:Nvidia&GeForce&GTX&970,&AMD&Radeon&R9&290&或更高处理器:Intel&i5-4590,&AMD&FX&8350&或更高内存:4GB或更高  事实上,此前已经在媒体中有过测试,结论是&&VR游戏对于显卡性能尤其依赖。对CPU的要求则相对没那么高。那么,实际用起来怎么样?我们亲身测试结果告诉我们,理论和实际果然有点不一样。  CPU是否要过硬:至少要i3以上帧数不太稳定G3460全程80%以上的利用率  我们尝试了使用奔腾G3625搭配GTX&780Ti进行测试,发现CPU的占用率会比较非常高,开着SteamVR后就会达到50%,在游完时基本会满载100%。在游戏时,FPS也非常不稳定。没办法手上只有这两块CPU&&就是这么任性  然后我们换了X99平台和8核的i7&5960X,感觉棒棒哒~  我们暂时推定:要流畅地游玩SteamVR游戏,你至少需要一个i3以上级别的CPU,i5更好。  GTX960无法运行游戏:有此可能&但不是全部960都不行  在测试中,我们尝试更换多块显卡进行测试,我们选择了目前市售的上一代旗舰显卡GTX980Ti作为基准,分别更换了GTX960、GTX770、R9&380、R9&370X进行测试。  此前有媒体已经指出,使用GTX960会出现头盔无法连接的错误提示。在我们第一天使用的一张映众冰龙GTX960时,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但是当我们换上了技嘉的非公版GTX960后,竟然正常运行。这一点着实让我们有点懵逼,难道老黄没充值?  我们开始猜测,这可能是和显卡本身的设计有关。能否正常使用HTC&Vive似乎和显卡的性能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接下来的测试更加是印证了我们的猜测:R9 380勉强也能玩VR  在使用R9&380测试时,一开始我们没有发现风扇的电源没接通,风扇无法转动。这时候GPU已经是在降频运行。但是结果依然可以进行VR游戏,只是这时候游戏帧数从90下跌到了45。但至少还能运行游戏。  后来接回风扇后,R9&380的性能其实已经可以满足不少VR游戏的需求,能保持稳定的帧率。分别使用GTX960和R9&370X进行VR游戏  在我们使用GTX&960,或者性能更低的R9&370X时,虽然可以正确地打开游戏,并且顺利游完。但是此时的帧数会出现下跌的问题。帧数的下跌对于沉浸感影响并不算特别明显,但是卡顿会很明显地影响游戏体验。  小结:要买一套玩HTC&Vive的电脑得花多少钱?  让我们算一笔小账,如果你现在打算跳入HTC&Vive这个VR的坑。为了它你打算买一台全新的电脑,这套机器的硬件要买多少?  事实上我们测试后发现,HTC的官方配置要求是有一定道理的,虽然这套配置可以很流畅地游玩VR游戏,保证90FPS稳定。但是目前我们测试的VR游戏中,其实大部分在建模以及特效方面,还和传统PC平台的3A级别游戏有着一定的差距。这意味着,实际上很多游戏开发商都是根据这个推荐配置来进行游戏画面的调整,为了满足流畅度,刻意牺牲一定的画面细节。  那么在未来,当开发商逐渐开发出画面质量更高的VR游戏时,更高规格的硬件也就显得有必要的。所以提早购买好一个性能至少能撑几年的高阶硬件是有必要的  所以按照官方配置,一套i5+GTX970的电脑,价格平均要5000元左右。如果你愿意牺牲一定的流畅度,那么购买二手的770或者使用千元级别R9&380也是可以接受的。这样一来的话,平台的价格可以降低1000元左右,只要4000就好。Vive体验主观评价:画面清晰锐利,沉浸感强  前面也说了,HTC&Vive的画面是非常不错的,虽然由于屏幕分辨率的限制,颗粒感还无法解决,但总体的体验很出彩,沉浸感出色,眼前的空间感是很强的,就算视觉只有110度,但仍然不会有像是从窗户中看世界的感觉。HTC Vive所用的菲涅尔透镜  但笔者使用时发现,无论怎么调节,画面下边缘部分的图像会有点模糊,但其他部分并没有这个问题。针对这个情况,笔者也询问过不少体验过的同事,证实不少同事都注意到这个问题,虽然对体验没有很大的影响,但终究是有点不爽。头盔的线缆粗又硬,一不小心就会绊脚  只不过头盔的线缆还是太讨厌,容易绊脚,大大限制了玩家的移动范围和效率。而且如果房间的空间和官方支持的最大游玩空间(4.5m&X&4.5m)差距较大的话,确实很影响HTC&Vive的发挥。像笔者只有2.2m&X&2m的游玩范围,基本向前走一步就碰壁了,看来HTC&Vive真正玩的是房子啊。  至于很多读者关心的定价过高的问题,其实Oculus就已经给出过答案。目前高端VR设备的研发成本高,这部分的费用定必转嫁到第一代产品上面,这是无可厚非的。VR产品是大腿还是只是昙花一现,还得等索尼的PS&VR面市后在作定论。  最后来说说近几天玩过的几款游戏应用吧。  1、《The&Lab》 游戏提供了不同的虚拟体验享受,玩家可以在这个游戏中完成现实中所完成不了的事情,比如修理机器人、保卫城堡、领养一个机械狗等,还有诸多的元素参与其中。游戏容量约14GB,是一款免费游戏。好玩程度:★★★★★。  2、《Holopoint》玩家在里面扮演一位武士,手持传统弓箭,利用左右手柄搭弓射击在房间各处出现的全息投影的敌人。敌人会发射子弹攻击玩家,玩家可以通过自己真实的动作反应去躲避这些来袭的子弹。大小售价为31元人民币。好玩程度:★★★★。  3、《Irrational&Exuberance》观光向游戏,一开始你的四周会被岩石包起来,打碎岩石,你会发现自己在太空中,然后就是观光。这也是一款免费的游戏。好玩程度:★★。  4、《Gunjack》Oculus&Home平台上早就有的射击游戏,由于是完全从Gear&VR上移植过来,所以手柄除了开火是没有其他作用的,全程用头部瞄准。没诚意的移植,但还算好玩。这个游戏可以先免费使用后购买,售价为¥36元。好玩程度:★★★。  5、《Virtual&Desktop》一款可以把桌面映射到头盔里的应用,也就是说,可以把HTC&Vive变成你的第二个屏幕。同时Virtual&Desktop支持播放全景视频和查看全景图片,功能比较全面。文章开头的影院模式玩L4D2就是这款软件给实现的,当然SteamVR本身也带类似的功能。它的售价为¥48元。好用程度:★★★★★。两个视频都不是针对HTC Vive开发的,所以看上去有点别扭  6、《SpacePirateTrainer》射击游戏,难度有点高啊,敌人要射很多枪才挂,有点不耐玩。它的售价也是¥48元。好玩程度:★★★☆。  7、《Vertigo》一个集射击与解谜于一身的游戏,画面简约而不简陋,完成度较高,不同道具的运用很有意思。这款游戏提供免费试用。好玩程度:★★★★★。  8、《Brookhaven》喜闻乐见的打丧尸恐怖游戏,全程站桩输出有点乏味,但爆头的快感又让人欲罢不能。这个游戏提供免费试用,现在正式版在打折中,原价¥68元,现价¥51元。好玩程度:★★★★★。评测总结:HTC Vive是目前市售消费级最强VR头盔  纵观全文,HTC Vive的优缺点都较为明显。使用过程中容易绊到线缆,PC硬件要求较高,使用空间有要求,应用软件资源仍较少,这也是Oculus Rift的缺点。但是比之Oculus的繁琐设置,HTC Vive只要5分钟就可完成搭建并连接使用;而且目前Oculus没有完整的空间定位及动作捕捉系统,HTC Vive则相对完善。2016是VR元年,拥有更好体验的VR设备也将会相继推出,就目前市售的消费级产品来说,HTC Vive俨然是最强的头戴显示器。
VR硬件排行榜
微信关注VR饭
获取更多福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年异地办护照要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