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0.22m尼康105微距镜头什么意思?

品味东蔡三剑客之首:Carl Zeiss Jena 35mm/2.4 MC - 论玉磨镜研毒区 -
茶片坊!() ——泡茶拍片聊摄影
品味东蔡三剑客之首:Carl Zeiss Jena 35mm/2.4 MC
积分2168&光.影41 流明&毒.药49 毫克&哭.闹26 分贝&热.情636 ℃&
品味东蔡三剑客之首:Carl Zeiss Jena 35mm/2.4 MC
Carl Zeiss Jena的35mm家族里有35mm/2.8和35mm/2.4两颗。世界上第一颗反望远(逆焦)广角镜头是法国Angénieux(爱展能)的35mm/2.5,第二颗就是东蔡1952年发布的Flektogon 35mm/2.8。东蔡的35mm/2.8先后生产了4个版本,分别是白银、斑马、银环、黑铁,都是单层镀膜。但是黑铁的35mm/2.8非常罕见,而常见的35mm/2.4就是黑铁MC版,更是东蔡三剑客之首,甚至有人说这是东蔡生产的最好的镜头。的确,35mm镜头因为前组光焦度比较小,设计起来比较容易。这颗镜头6片6组,最近对焦距离0.22m,结构洗练,外观小巧,还具有良好的微距能力,可达1:2,显示了蔡司的设计水平。35mm/2.4都是多层镀膜,但MC标又红标和白标两种,有人认为两者光学结构和成像倾向有所不同,我不以为然。至于还有菜鸟求购时非要白标不可,就更只能嗤之以鼻了。它的特点是锐度高,边角相质好,色彩浓郁,抗眩光能力强,近摄出众,焦外也很不错,各方面素质均衡,在东蔡镜头中是相当出众的。现在价格稳定在一千五到2K不等,性价比很好,如果不差几包烟钱的话,入手玩玩还是不错的。入门选择黑铁35/2.4最保险,无论抗逆光,大光圈表现,色彩,反差都很优秀,最好玩。
[ 本帖最后由 snow_zwr 于
10:53 编辑 ]
(58.64 KB)
Carl Zeiss Jena Flektogon 2.4/35mm Prakticar MC
(60.46 KB)
Carl Zeiss Jena Flektogon 2.4/35mm Prakticar MC
积分2168&光.影41 流明&毒.药49 毫克&哭.闹26 分贝&热.情636 ℃&
Carl Zeiss Jena的35mm家族里有35mm/2.8和35mm/2.4两颗。世界上第一颗反望远(逆焦)广角镜头是法国Angénieux(爱展能)的35mm/2.5,第二颗就是东蔡1952年发布的Flektogon 35mm/2.8。东蔡的35mm/2.8先后生产了4个版本,分别是白银、斑马、银环、黑铁,都是单层镀膜。但是黑铁的35mm/2.8非常罕见,常见的是黑铁MC版的35mm/2.4,更是东蔡三剑客之首,甚至有人说这是东蔡生产的最好的镜头。的确,35mm镜头因为前组光焦度比较小,设计起来比较容易。这颗镜头6片6组,最近对焦距离0.22m,结构洗练,外观小巧,还具有良好的微距能力,可达1:2,显示了蔡司的设计水平。35mm/2.4都是多层镀膜,但MC标又红标和白标两种,有人认为两者光学结构和成像倾向有所不同,我不以为然。至于还有菜鸟求购时非要白标不可,就更只能嗤之以鼻了。它的特点是锐度高,边角相质好,色彩浓郁,抗眩光能力强,近摄出众,焦外也很不错,各方面素质均衡,在东蔡镜头中是相当出众的。现在价格稳定在一千五到2K不等,性价比很好,如果不差几包烟钱的话,入手玩玩还是不错的。入门选择黑铁35/2.4最保险,无论抗逆光,大光圈表现,色彩,反差都很优秀,最好玩,最有潜力的是白银35/2.8,但是需要对老镜头有相当的了解
(66.87 KB)
Carl Zeiss Jena Flektogon 2.4/35mm Prakticar MC
(51.86 KB)
Carl Zeiss Jena Flektogon 2.4/35mm Prakticar MC
积分2168&光.影41 流明&毒.药49 毫克&哭.闹26 分贝&热.情636 ℃&
品味东蔡三剑客之首:Carl Zeiss Jena 35mm/2.4 MC
[ 本帖最后由 snow_zwr 于
10:49 编辑 ]
(55.46 KB)
Carl Zeiss Jena Flektogon 2.4/35mm Prakticar MC
(51.16 KB)
Carl Zeiss Jena Flektogon 2.4/35mm Prakticar MC
积分2168&光.影41 流明&毒.药49 毫克&哭.闹26 分贝&热.情636 ℃&
品味东蔡三剑客之首:Carl Zeiss Jena 35mm/2.4 MC
[ 本帖最后由 snow_zwr 于
10:49 编辑 ]
(59.21 KB)
Carl Zeiss Jena Flektogon 2.4/35mm Prakticar MC
(91.01 KB)
Carl Zeiss Jena Flektogon 2.4/35mm Prakticar MC
积分3418&光.影442 流明&毒.药459 毫克&哭.闹262 分贝&热.情2869 ℃&
楼主到底说的是35/2.4还是35/2.8?一会儿说“黑铁的35mm/2.8非常罕见”,一会儿又说“入门选择黑铁35/2.4最保险”,实在是晕啊
积分2168&光.影41 流明&毒.药49 毫克&哭.闹26 分贝&热.情636 ℃&
品味东蔡三剑客之首:Carl Zeiss Jena 35mm/2.4 MC
[ 本帖最后由 snow_zwr 于
10:50 编辑 ]
Carl Zeiss Jena Flektogon 2.4/35mm Prakticar MC
(71.77 KB)
Carl Zeiss Jena Flektogon 2.4/35mm Prakticar MC
积分2168&光.影41 流明&毒.药49 毫克&哭.闹26 分贝&热.情636 ℃&
引用:原帖由 水上红月 于
19:05 发表
楼主到底说的是35/2.4还是35/2.8?一会儿说“黑铁的35mm/2.8非常罕见”,一会儿又说“入门选择黑铁35/2.4最保险”,实在是晕啊
不好意思,刚刚才发现错误,标题应该是2.4的,结果被写成了2.8,多谢指出
积分80&光.影0 流明&毒.药0 毫克&哭.闹0 分贝&热.情2 ℃&
我也来顶一张
[ 本帖最后由 龙纹 于
11:33 编辑 ]
(95.04 KB)
CZJ 35/2.4红MC
积分4287&光.影264 流明&毒.药256 毫克&哭.闹171 分贝&热.情2774 ℃&
说实话,没大品出毒性来
积分23&光.影0 流明&毒.药0 毫克&哭.闹0 分贝&热.情1 ℃&
同楼上看法。
积分255&光.影86 流明&毒.药20 毫克&哭.闹7 分贝&热.情129 ℃&
这个头一直想狠下心来买。还是没看中
积分795&光.影127 流明&毒.药88 毫克&哭.闹54 分贝&热.情531 ℃&
现在这头的价格~~,还不如直接康泰时了~~,好歹血统更好些。
积分241&光.影11 流明&毒.药11 毫克&哭.闹5 分贝&热.情94 ℃&
当这头到手至今仍被身边摄友怀疑为假的,冬菜三剑到底有没有假冒的呢?
积分433&光.影74 流明&毒.药96 毫克&哭.闹20 分贝&热.情123 ℃&
紅MC好像也有兩個版本
积分31&光.影0 流明&毒.药0 毫克&哭.闹0 分贝&热.情13 ℃&
(120.52 KB)
相机型号:Canon EOS 5D Mark II 光圈:f/inf 快门:1/30 焦距:50/1mm 拍摄时间: 22:50:32 感光度ISO:1600微距怪兵器详解---什么微距装备值得买_购物攻略_什么值得买
微距怪兵器详解---什么微距装备值得买
写在前面:本文主要想介绍和微距摄影相关的一些方法,和需要用到器材,以及其相应器材说明。还会有一些不常见的摄影怪兵器介绍。遇到样片请淡定,主要是从各品牌官网找来,期望不涉及侵权,还有相应的器材品牌请自己比较。
样张:(来自canon官网)
微距摄影方法分类:
1.微距镜头
2.近摄接环 &&
4.对接、倒接 & &&
1.微距镜头:
指专门用作微距摄影的特殊镜头,主要用于拍摄细微的物体,如花卉及昆虫等。这种镜头的的最近对焦距离很小,分辨率很高,畸变像差很小,色彩还原也很到位。微距摄影镜头在近摄时有很不错的解析,可以在整个对焦范围内保持成像质量不发生太大的变化。且具有高放大倍率。
以佳能的为例(下面都称它为红百微):
最近对焦距离
约0.3米 & & & & & &&
最大放大倍率
一支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是指在非常靠近被摄体拍摄的状态下,镜头能够合焦的最近距离。镜头不同其最近对焦距离也不同,一般来说焦距越长其最近对焦距离也越长。但对于微距镜头这种有着特殊用途的镜头来说,最近对焦距离则不只是取决于镜头焦距。最近对焦距离的测量方法是取物方焦平面到相机内部图像感应器像方焦平面的直线距离。像方焦平面的位置位于相机机身上标有标记的地方。
最大放大倍率表示图像感应器上成像的被摄体的最大尺寸。它与最近对焦距离有着密切联系,使用最近对焦距离拍摄的放大倍率为最大。但如果是变焦镜头的话,最大放大倍率还与焦距有关,当变焦镜头处于远摄端时才能达到其最大放大倍率。另外,焦距短的镜头,即使最近对焦距离较短,其最大放大倍率也有不及远摄镜头的时候。因此如要得到较大的放大倍率,镜头必须同时具有近摄能力和较长的焦距。
优点:这种方法是所有方法里面成像效果最好,对焦最方便的,像佳能的红百微还具有双重防抖机构,可以满足一定的手持需求。
缺点:在拥有便捷和最好的画质同时带来的是高额的经济负担,我想大多数人还没有热爱到购置一只价格在5500左右的微距专用头,虽然副厂功能相似的价格在3500左右。
知识补充:微距镜头在近距离对焦时,通光量会减小,,尼康的AF-S Micro 105mm f/2.8G IF-ED 最近对焦是光圈衰减至F4.8,105VR在非微距段的光圈是恒定2.8。这是因为当使用高复制比(比如1:1)的微距镜头在近距离对焦时,镜头中镜片组处于特殊状态,镜头光心到焦平面(胶片或数字图像传感器所在平面)的距离较长,镜头中成像光束收缩,光圈截面处的透光面积减小,从焦平面的受光情况来看,实际上相当于光圈缩小的效果,据此尼康机身会显示为比设置光圈更小的光圈,出现“最大可用光圈达不到标称光圈”的现象。(佳能和其他用户也有这个现象,只是机身不会显示,因此微距时注意安全快门)
样片:(来自canon官网)
红和绿在一起是不是很喜感
2.近摄接环:
指使用一种内部不带镜片的接环延长镜头后口到焦平面的距离,使相机的像距增大(也就是增加接环),从而也就使得与被拍摄物体之间的物距大幅度缩小,达到近摄的效果。物距是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也就是相机与拍摄物的距离!像距就是图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也就是CCD与镜头的距离。适用于标头和中、长焦镜头,焦距越长,放大倍率越大。
常见的普通近摄接环:
这种接环是没有电子触点的,接圈分为7mm(1号)、14mm(2号)和25mm(3号)三种,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并能够组合成七种不同长度使用,如:三只接圈组合,在50mm镜头上的像物比例为1:1,胜在价格便宜,注意的是由于技术含量低,粗制滥造的东西较多,要小心使用不要伤到自己的相机就得不偿失了。
样片:(来自canon官网)
带电子触电的自动近摄接环:(个人推荐使用)
和之前普通接环相比的改进在于增加电子触点所以可以和通常拍摄一样使用自动曝光。同时安装增距延长管时只能在近距离合焦。放大倍率根据搭配的镜头会不同。但是实际操作看来,我用40mm定焦时使用最短的位置,景深也特别浅,要手持还是不太现实。
带电子触电的自动近摄接环衍伸品(双子星-怪兵器1):(个人推荐使用)
双子星:其实相当于USB数据线的延长线,让分离的镜头还能和机身通信
玩法1:中间加近摄圈
玩法2:配合老式近摄皮腔实现自动近摄皮腔
具体玩法看你的想象力了,也有人这样倒接镜头的
近摄皮腔:
之前其实想把这货单独归为一类的,但是想想都是一样的原理,还是算了
这玩意现在很少才能见到了,带一个可以改变长度的皮腔,来改变像距从而达到近摄效果,
(皮腔衍伸品-怪兵器2):
(个人特别推荐使用,也是我在用的方法)
最短工作状态
最长工作状态其实就是自动近摄接环的加强进化版
以机顶图是猫屎店长拍的,版权问题已沟通勿念
使用前:使用后(以下样张来自楼主):
优点:这种方法相对来说较为经济的实现了近摄的功能,同时由于近摄接环不含任何镜片,所以使用合适的近摄接环对画质的影响会很小(一些劣质的接环由于制造精度不高,造成光路不再垂直于焦平面,影响画质),后期的自动版本让使用更为便利。
缺点:虽然后续产品实现了自动对焦功能,但是实际操作看来,我用40mm定焦时使用最短的位置,景深也特别浅,要手持还是不太现实,而且由于接环造成的尾部通光量减小,需要进行曝光补偿,使用上略微不便。
3.近摄镜:
近摄镜是一种类似于滤镜的附件,和放大镜很像,它的正面凸起,类似凸透镜把物像放大,背面微微凹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像场弯曲。通常近摄镜按屈光度标定,如:+1、+2、+3等等。屈光度越大,放大倍率也就越高,焦距也就越短。放大倍率越大,所拍物体成像越大。
样张:(来自佳能官网)
优点:这种方法相对来说较为经济的实现了近摄的功能,使用方便,因为前面的滤镜不会影响相机自身的TTL测光,不用进行曝光度补偿。
缺点:缺点是有球差,表现为桶形变形失真,而且加用了近摄镜片以后,镜头的调焦就被限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远了、近了都不能对焦。而且加入镜片后,小厂的镀膜和镜片往往达不到原厂和一些副厂的高度,会对画质造成影响。
4.对接、倒接:
就是把镜头掉转180°后装在机身上进行近摄,原理是85mm以下镜头的后焦距均短于前焦距,反接后其有效焦距变短,达到近摄的效果。如:50mm标准镜头反接可以达到1∶1的像物比例。适用于标头或广角、中焦镜头(不适用于长焦镜头),焦距越短,放大倍率越大。
优点:和近摄接环相似。这种方法相对来说较为经济的实现了近摄的功能,同时由于近摄接环不含任何镜片,所以使用合适的近摄接环对画质的影响会很小(一些劣质的接环由于制造精度不高,造成光路不再垂直于焦平面,影响画质)。
缺点:没有自动对焦,没有光圈联动,更为苦逼的是,新出的镜头大多不带光圈调节,尼康的还好可以通过改装实现最大光圈,其他的只能在机身上设置好再拧下来用。
改造的镜头图,用了个螺丝卡住光圈调整片。(想无损的话一团纸or橡皮也是OK的)
就是用双阳环(一种两侧有不同或者相同螺距的对接环)通过镜头的滤镜连接处,将中焦或长焦镜头(这个镜头接机身)与广角镜头连接在一起,然后安装在机身上进行近摄。广角镜头是倒过来的,就相当于一片矫正良好的近摄镜片;长焦焦距越长,广角焦距越短,放大倍率越大,可以实现超微距摄影。广角镜头的光圈必须开到最大,不然会有暗角,工作距离十分小。
优点:这种方法相对来说较为经济的实现了近摄的功能,能利用现有资源。
缺点:景深特别浅,要手持很不现实,而且由于接环造成的尾部通光量减小,需要进行曝光补偿,使用上略微不便。
怪兵器3:摄之宝光触角
特点:不像闪光灯离机布光那么繁琐,光触角不用离开摄影器材可通过长250mm的定型管全方位布光,而且发光体常亮,方便拍摄者观察布光效果。一个光触角就可获得两个离机闪光灯的布光效果。(不做评论,个人觉得还是DIY一个吧,便宜实用,虽然不太美观)
样片:(来自XPRO官网)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什么值得买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值客原创欢迎您的投稿。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18)
【轻众测】富勒 G91 青春版游戏鼠标
【抢先首发】A.O.史密斯 燃气热水器(天然气) 16升
【抢先首发】EraClean TOWER 空气净化器 专效滤网
【抢先首发】FIYTA 飞亚达 印系列 轻智能腕表
【轻众测】BLYL 百力英伦 声波震动牙刷(颜色随机)
【抢先首发】漫步者 S1000MA智能WiFi音箱
【抢先首发】Proscenic 浦桑尼克 扫地机器人 780TS
【轻众测】漫步者 Bun蓝牙便携音响
【抢先首发】BIRD SPEAKER 小鸟客厅影院K1
【抢先首发】吕布智能微动力车轮 赤兔215
【轻众测】云居士 N1网络摄像机
【抢先首发】Marshall Major II 头戴式HiFi重低音监听蓝牙耳机
赞410评论445
赞147评论183
赞154评论152
赞939评论1146
赞514评论456
赞693评论864
赞546评论441
赞678评论704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 0.22m微距 适马17-70/2.8-4 OS(C)微评测
0.22m微距 适马17-70/2.8-4 OS(C)微评测
作者:杨炤龙
  2013年初,适马针对APS-C画幅单反用户推出了新一代标准变焦镜头——17-70mm F2.8-4 DC MACRO OS HSM (C)。这支镜头是适马Contemporary(时尚)系列中最新成员,在这支镜头详细评测发表之前,笔者将使用此支新镜的感受与网友一起分享。
    早在2006年,适马就推出了一支17-70mm f/2.8-4.5 DC macro镜头。2007年,适马又为这支镜头配置了HSM超声波马达,让这支镜头可以与原厂类似焦段镜头展开竞争。到了2009年年底,适马又推出了带防抖功能的17-70mm f/2.8-4.0 DC Macro OS HSM。到了2013年初,适马又推出综合素质更高的适马Contemporary(时尚)系列中最新成员——17-70mm F2.8-4 DC MACRO OS HSM (C)。   左:新款17-70mm F2.8-4 OS     右:老款17-70mm F2.8-4 OS本次测试使用了闪迪32G至尊超极速系列CF储存卡   以上是新一代的17-70mm F2.8-4 DC MACRO OS HSM (C)与上一代的17-70mm F2.8-4 DC MACRO OS HSM的主要参数对比。新头采用了16片14组的新镜头结构,老头采用的是17片13组的镜头结构。另外,新头增加了光圈叶片数、体积也更小了、重量上也更轻了,这使得镜头具有更好的便携性。
更多精彩!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蜂鸟网官方微信(fengniaoweixin)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文章关键词:
此文是否有帮助:
网友最新评论
杨炤龙加关注
蜂鸟网资深器材编辑
评测资深编辑
论坛帖子16459次23321次31869次41831次51787次61757次71189次81065次9930次10919次您的位置:
更多频道:
七招打造移轴奇幻效果
  我们常常能看到移轴摄影作品,照片中的景象看起来就像是迷你小人国,非常有趣。移轴摄影诞生的原因其实是用来补偿建筑摄影中形成的畸变,后来才被用于拍摄微缩模型效果。移轴摄影非常巧妙的利用人眼的错觉,将那些真实世界里的房屋建筑、人物、汽车、小狗宠物,在照片里全都变成微缩模型。在这些照片里,人物表情都变得呆滞,动作变僵硬,那些高楼大厦,马路上数不清的车子,都变成了玩具。移轴摄影产生的效果就像是一切都回到了小时候,重新变得简单。  第一招:选择大光比场景  移轴摄影其实利用特殊的视觉效果欺骗大脑,让大脑怀疑看到的是玩具模型。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玩具模型通常是电灯照明的,因此会有锐利而直接的阴影和亮光,就是我们所说的大光比。如果天气条件不是那么理想,可以在后期加强照片的对比度,也能达到移轴奇特的视觉效果。  在大光比的环境下.如何曝光成了困扰我们的难题,使用包围曝光的方法是比较恰当的一种方式。我们建议影友使用RAW格式进行拍摄.这在大光比的环境下作用更为重要。然后我们选择包围曦光补偿功能进行拍摄,可以拍摄三张作品,为后期留有空间。  第二招:关键是要使用最大光圈进行拍摄  如果是使用一般的模式拍摄例图中的场景,就算是使用最大光圈,如果拍摄距离较远,整个画面都会基本处于合焦范围内,如果用移轴模式拍摄再配合最大光圈拍摄,就能把合焦范围控制在很小的一个点(面)上。  第三招:认真调整构图和倾斜 更加强调&不安定感&  在将风景拍摄出微缩模型效果时,必须仔细调整构图,画面必须严格保持水平和垂直。可以利用大楼的轮廓线或者水平线等,严格让画面保持水平和垂直。合焦位置的前后发生大幅虚化会带来&不安定感&,这就是这种手法的特征。为了让这样的效果更加明显,比起一般拍摄更要注意不要让画面倾斜。  第四招:使用10倍放大显示进行对焦,之后释放快门  为了更正确地进行对焦,可以将画面放大10倍。让合焦位置处于整幅画面视觉上最想突出的部分。如果是合焦于人和汽车等上的话,易于体现出类似于微缩模型一样的气氛,合焦位置确定之后释放快门。  第五招:使用黑衣服或布等 盖住液晶监视器使其更容易观察  在明亮的拍摄环境下,比如日光下等,相机背面的液晶监视器可能会很难观察。这时可以使用上衣等覆盖相机遮挡光线,并对合焦情况进行确认。拍摄者必须意识到,在进行实时显示拍摄时,背面液晶监视器的可观察性对于操作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最好披着薄的上衣出门。如果摄影包还有空余空间,可以带上一块黑布。总之,拍摄者应该灵活运用各种办法,创造出良好的拍摄环境。  第六招:使用快门线拍摄以把握周围的状况  在拍摄夜景等时使用快门线的话,可以不用紧贴相机拍摄,这样能够准确把握周围的状况,能够直接发现人行道上的行人和突然横穿的自行车等,拍摄时更加安全。还有,不直接碰触相机就能释放快门,因此能避免不小心让镜头偏移或者让相机改变角度。想要使用移轴镜头进行严密的拍摄,可以说快门线是必备的工具。  第七招:将相机安装在三脚架上  为了切实控制合焦位置,必须将相机牢牢固定在三脚架上。还有构图也是很重要的要素,最好使用能够很方便地调整相机角度的三维云台。
相关文章:& 0.22m微距 适马17-70/2.8-4 OS(C)微评测
0.22m微距 适马17-70/2.8-4 OS(C)微评测
作者:杨炤龙
  2013年初,适马针对APS-C画幅单反用户推出了新一代标准变焦镜头——17-70mm F2.8-4 DC MACRO OS HSM (C)。这支镜头是适马Contemporary(时尚)系列中最新成员,在这支镜头详细评测发表之前,笔者将使用此支新镜的感受与网友一起分享。
    早在2006年,适马就推出了一支17-70mm f/2.8-4.5 DC macro镜头。2007年,适马又为这支镜头配置了HSM超声波马达,让这支镜头可以与原厂类似焦段镜头展开竞争。到了2009年年底,适马又推出了带防抖功能的17-70mm f/2.8-4.0 DC Macro OS HSM。到了2013年初,适马又推出综合素质更高的适马Contemporary(时尚)系列中最新成员——17-70mm F2.8-4 DC MACRO OS HSM (C)。   左:新款17-70mm F2.8-4 OS     右:老款17-70mm F2.8-4 OS本次测试使用了闪迪32G至尊超极速系列CF储存卡   以上是新一代的17-70mm F2.8-4 DC MACRO OS HSM (C)与上一代的17-70mm F2.8-4 DC MACRO OS HSM的主要参数对比。新头采用了16片14组的新镜头结构,老头采用的是17片13组的镜头结构。另外,新头增加了光圈叶片数、体积也更小了、重量上也更轻了,这使得镜头具有更好的便携性。·7D挂机上手感受  虽然这不是一支全幅头,但上手的第一印象就是镜头很有质感。虽然镜身比上一代镜头轻了些,但表面的涂层及变焦环给人的握持感非常好。17-70mm F2.8-4 DC MACRO OS HSM (C)镜头前镜片镀膜反光效果,镜头做工非常不错此为镜头最长焦状态,镜身上印有放大倍率刻度,还标识了最近对焦距离 镜身左侧设有AF与MF转换开关及OS(四级防抖)开关    看到这里,我可以告诉大家,作为副厂头,适马这支新17-70mm非全幅头做工非常不错,整支镜头的表面涂层非常均匀,并且没有任何表面脱皮现象出现。还有,这支镜头的卡口接环采用铜质材料,接环与机身卡口接触时非常紧密,镜头采用铜质金属接环也让镜身的强度更高。另外,这支镜头的变焦环阻尼适中,镜头既不会因自身重量使得镜头意外拉出(此头没有广角端镜头锁),同时变焦时的顺畅程度又非常好。如果您想进行手动对焦操作,这支镜头的调焦环阻尼更为灵活,可以让手动调焦操作更为迅速。适马17-70/2.8-4 OS(C)佳能7D挂机效果适马17-70/2.8-4 OS(C)长焦端佳能7D挂机效果,内侧为螺纹设计,可防止内侧反光  镜头操控感觉的好与坏还要看与机身配合如何。本次微评使用的是佳能口适马17-70/2.8-4 OS(C),机身为佳能7D。与7D进行搭配时,笔者感觉这支镜头稍轻,这是使用广角端的感受;当将镜头推到70mm长焦端时,镜头与镜身的前后重量搭配比例最好,特别是在微距拍摄时操作起来最为舒适。
·微距样张
  微距功能一直是适马17-70mm焦段非全幅标变头最重要的特色功能,在适马17-70mm F2.8-4 DC MACRO OS HSM (C)镜头上延续了前作的的这一特色。
焦距:49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2000  曝光补偿:1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63mm  光圈:f/8.0  ISO感光度:250  曝光时间:1/80  曝光补偿:1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70mm  光圈:f/11.0  ISO感光度:400  曝光时间:1/100  曝光补偿:1EV  白平衡:自动
&&& 适马17-70mm F2.8-4 DC MACRO OS HSM (C)的最大放大倍率由上一代的1:2.7下降到1:2.8,不过这种差别在实际使用中是感觉不到的。另外,以上这些微距样张均为手持拍摄,并打开了镜身的OS防抖功能。·全开光圈样张  除加强了微距功能,适马17-70mm F2.8-4 DC MACRO OS HSM(C)还在色散控制方面有所提高,特别是新头采用了2片等效天然莹石的FLD (莹级特低色散) 镜片,和1片SLD (超低色散)
镜片,及3片非球面镜片,包括1片双面非球面镜片。下面是两组室内室外17mm与70mm端全开光圈时的成像表现,读者可以点击看原始照片效果。
焦距:17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1600  曝光补偿:1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70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400  曝光补偿:1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17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320  曝光补偿:1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70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320  曝光补偿:1EV  白平衡:自动  在进行样张拍摄时,笔者关闭了7D机内各种校正功能选项,以上样张均为机内直出JPEG文件。从室内样张看,适马17-70mm F2.8-4 DC MACRO OS HSM(C)在广角与长焦两端全开光圈时的焦点清晰、准确,其背景虚化效果柔和漂亮。当全开光圈拍摄室外建筑时,其画面中央与边缘成像效果具有实用性,画面最边缘还是有紫边产生,但在可控范围内。关于画质方面的具体表现,请关注之后的详细评测文章。
·微评小结
  这支适马17-70mm F2.8-4 DC MACRO OS HSM(C)新镜头的详细评测正在进行当中,本次只是笔者对这支镜头初次使用的一些心得体会。总体来说,这支镜头给笔者的感觉就是做工很好,虽然它是一支面向大众的非全幅标变头,但它的操控感、握持感一点也不显得低端,相反,它在操控性方面的表现非常优秀。
镜头前镜片镀膜反光效果,镜头改用低可视化涂装
C系的用料虽然不如A系那么足,但是做工依然非常不错
  功能方面,这支镜头的微距确实方便,它不需要任何按钮的转换操作就可以进行0.22m的近距离微距拍摄。画质方面,仅目前这次简单使用情况来看,全开光圈时的成像可用,至于更详细的画质表现,请您关注这支镜头之后的详细评测文章。
扩展阅读:
更多精彩!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蜂鸟网官方微信(fengniaoweixin)
此文是否有帮助:
网友最新评论
杨炤龙加关注
蜂鸟网资深器材编辑
评测资深编辑
论坛帖子16459次23321次31869次41831次51787次61757次71189次81065次9930次10919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距镜头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