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了汇率与利率的关系和利率之间的必然联系的理论是

汇率理论作业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汇率理论作业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国际金融习题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国际金融习题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2|
上传日期: 22:45:11|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国际金融习题
官方公共微信文档分类: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
下载前请先预览,预览内容跟原文是一样的,在线预览图片经过高度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进度条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淘豆网网友近日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国际金融习题的文档,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文档介绍:-1-1第一章二、判断题(用T表示正确、F表示错误)1.()在未特别指明的情况下,人们称某国的国际收支为顺差或逆差,就是指总差额为顺差或逆差。2.()自主性交易指一国居民出自切身利益,自主进行的实质性国际经济交易;补偿性交易指为弥补国际收支不平衡而发生的交易;国际收支的不平衡是指补偿性交易的不平衡。3.()马歇尔–勒纳条件是指货币贬值后,只有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商品的的需求弹性之和小于1,贸易收支才能改善。4.()国际储备仅是一国具有的、现实的对外清偿能力,而国际清偿能力则是该国具有的现实的对外清偿能力和可能有的对外清偿能力的总和。5.()储备货币既是一种国家货币,又是一种国际货币,因而具有双重的货币职能,将对该货币提出各自不同的或完全矛盾的要求。6.()任何私人和企业均不得持有和使用特别提款权,也不能用于贸易和非贸易支付。7.()自由兑换货币是指对国际间经常往来的付款与资金转移不加限制、相互之间可以自由兑换的货币。8.()只有外国货币才能成为外汇,因此,对本国人来说一切外国货币都是外汇。9.()外汇供给,是指在一定的汇率水平下,人们愿意提供的各种外汇的数量,外汇供给量与外汇汇率之间,大体呈同一方向变动。10.()广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外汇收支的综合(或系统记录)。11.()居民和公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而居民则是一个经济概念。12.()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各种经济交易属于国际收支,而居民之间的各种经济交易是国内经济交易。13.()对于法人,在哪国注册、成立就是哪国居民。因此,国际性机构是驻地国的居民。14.()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帐方法是使用贷方项目、借方项目和采取复式记帐法15.()经常项目中的货物账户,记录商品的进口和出口。出口记入贷方,进口记入借方,且进出口均按FOB价计算。16.()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复式记账原理编制的,其借方总额与贷方总额应该相等,因此,人为设立净差错与遗漏项目没有必要。17.()在理论上,判断一国的国际收支是否平衡的方法是自主性交易是否平衡,而自主性交易与调节性交易的数额相等,且方向相同。18.()国际收支顺差可以增大外汇储备,加强对外支付能力,因此,一国即使出现长期、巨额的国际收支顺差也无须调整。19.()国际储备就象一个家庭的储蓄,因此,一国持有的国际储备量越多越好。20.()一个国家的外汇管制越严格,需要的国际储备就越少,管制越松,需要的国际储备越多;21.()国际储备结构管理是指国际储备资产的最佳分布格局,其本质上是外汇储备的结构管理。22.()储备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与盈利性之间存在替代关系,或者说它们具有负相关。储备的安全性和流动性越高,其盈利性往往越低。23.()一国在IMF的储备头寸亦称普通提款权,它是指会员国在IMF的普通帐户中可自由提取和使用的资产。24.()一国持有国际储备的成本越高,其储备保有量应该相应较低。25.()国际储备是缓解国际收支逆差对国内经济冲击的缓冲器,因此,弥补国际收支逆差是国际储备的作用之一。26.()国际清偿能力就是国际储备,并且国际储备等于外汇储备。27.()国际收支失衡指的是国际收支逆差。-2-228.()非官方持有的外汇资产不能作为一国的国际储备。29.()国际收支平衡即国际收支差额,也就是补偿性交易的差额为零。30.()购买外币股票获得的股息收益记在经常账户的收益账户。31.()购买股票、债券等交易引起的资本损益在金融账户下记录。32.()商标、专利等技术贸易应该记在经常账户的服务贸易账户。33.()储备货币的条件之一,它必须是可兑换货币。34.()美元对美国人来说,即使用于对外收支,也不是外汇。35.()净误差与遗漏一项不甚重要,可以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删去。36.()储备账户借方和贷方所表示的增减含义与经常账户、资本账户相同,即负号表示国际储备减少;正号表示国际储备增加。37.()由于美元是一种世界货币,因此,当美国人使用美元对外支付进口商品时,美元对于美国人也就成了外汇。38.()如果从流动性的角度、可以将外汇分为即期外汇和远期外汇。39.()国际收支是一国或地区在—定时期内所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40.()经济结构性因素和经济增长率变化所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具有长期、持久的性质。41.()西方国际收支理论中,弹性分析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歇尔—勒纳。42.()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储备相关项目如为-100亿美元,则表示该国外汇储备减少了100亿美元。43.()自主性交易结果必然产生国际收支不平衡。44.()一个国家的国际储备水平是指一国持有的外汇储备总量。45.()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认为,一国国际储备的合理规模,约为该国年进出口总额的30%~40%。三、单项选择题1.()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账户是:A.经常账户B.资本金融账户C.净差错与遗漏D.储备与相关项目2.()以下哪项经济交易不属于国际收支的范畴?A.世界银行向我国提供贷款B.我国居民到国外进行3个月旅游的花费C.我国政府向其驻外大使馆汇款D.我国驻外大使馆人员在当地的花费3.()战争赔款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哪一项?A.经常账户B.资本金融账户C.资本转移D.服务4.()对外直接投资获得的利润记在本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A.经常账户下的服务贸易账户借方B.经常账户下的收益账户借方C.经常账户下的收益账户贷方D.资本与金融账户下的对外直接投资贷方5.()非居民到本国旅游收入记在本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下列哪个账户的贷方?A.货物贸易账户B.收益账户C.经常转移账户D.服务贸易账户6.()我国商品进口支出记在本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账户中哪个账户的借方?A.货物贸易账户B.收入账户-3-3C.经常转移账户D.服务贸易账户7()固定资产所有权转移记在国际收支平衡表哪个帐户?A.储备账户B.经常账户C.资本账户D.金融账户8.()购买股票获得的资本利得记在本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哪个账户的贷方?A.收益账户B.贸易账户C.资本账户D.金融账户9.()购买股票获得的股息收入记在本国国际收支平衡表:A.收益账户贷方B.贸易账户贷方C.资本账户贷方D.金融账户贷方10.()资本转移和非金融资产的收买和放弃(专利、商标、版权、经销权以及租赁和其它可转移合同的交易)记在:A.储备账户B.经常账户C.资本账户D.金融账户11.()如果经常账户、资本账户、金融账户和储备与相关项目四个账目出现贷方余额,则在净差错与遗漏项目中列出与该余额相等的数字是在:A.贷方B.借方C.以上都列D.以上都不列12.()一国贸易状况不平衡而引发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称为:A.周期性不平衡B.收入性不平衡C.结构性不平衡D.偶发性不平衡13.()下列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下列各项中,属于调节性交易的是:A.经常账户B.资本金融账户C.储备与相关项目D.以上都不是14.()西方国家最普遍、最频繁采用的间接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措施是:A.外汇缓冲政策B.财政政策C.汇率政策D.贴现政策15.()在国际收支调节中,应付货币性失1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该用户其他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国际金融习题.doc
文档介绍:
-1-1第一章二、判断题(用T表示正确、F表示错误)1.()在未特别指明的情况下,人们称某国的国际收支为顺差或逆差,就是指总差额为顺差或逆差。2.()自主性交易指一国居民出自切身利益,自主进行的实质性国际经济交易;补偿性交易指为弥补国际收支不平衡而发生的交易;国际收支的不平衡是指补偿性交易的不平衡。3.()马歇尔–勒纳条件是指货币贬值后,只有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商品的的需求弹性之和小于1,贸易收支才能改善。4.()国际储备仅是一国具有的、现实的对外清偿能力,而国际清偿能力则是该国具有的现实的对外清偿能力和可能有的对外清偿能力的总和。5.()储备货币既是一种国家货币,又是一种国际货币,因而具有双重的货币职能,将对该货币提出各自不同的或完全矛盾的要求。6.()任何私人和企业均不得持有和使用特别提款权,也不能用于贸易和非贸易支付。7.()自由兑换货币是指对国际间经常往来的付款与资金转移不加限制、相互之间可以自由兑换的货币。8.()只有外国货币才能成为外汇,因此,对本国人来说一切外国货币都是外汇。9.()外汇供给,是指在一定的汇率水平下,人们愿意提供的各种外汇的数量,外汇供给量与外汇汇率之间,大体呈同一方向变动。10.()广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
内容来自淘豆网转载请标明出处.利率与汇率走势分析技术
&|&&|&&|&&|&&|&&|&&|&&|&&|&&|&&|&&|&
& 今天是:&&& 欢迎您光临[3edu教育网]!本站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您最希望得到的,正是我们最乐于献上的。
◆您现在的位置:&&>>&&>>&&>>&&>>&论文正文
利率与汇率走势分析技术
利率与汇率走势分析技术
&&&&将本站加入收藏,以便日后访问。&&&&
利率与汇率走势分析技术8~22个百分点;低于民间借贷利率(1年期)10~32个百分点。而银行同业拆借利率1年期低于民间拆借利率5~20个百分点。这种利率结构,导致资金流向股票、债券、外汇、黄金等市场。银行营运发生困难,亏损严重。  第五,利率期限结构。前面我们曾论及长期存款利率过高的倾向,而在贷款利率期限结构方面,又表现为长期资金贷款利率与流动资金贷款利率的差异太小,1995年7月1日利率调整后,差异更小,已不足1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利率结构无论在整体上还是在有关利率之间的对应关系上,在多次调整中表现为失衡、扭曲和缺乏内在联动机制的状况。  (3)未来利率走势展望①从我国目前所处的历史阶段来看,在长期内利率上调的可能性不大。要正确预测未来的利率走向,必须认清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在当前以及以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都属于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这一阶段,构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是进行一切综合分析的大前提。具体来说,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经济的转型发展,主要包括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过渡以及高度集中统一的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等两方面。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可利用的资源有限,虽然改革以来,经济有了极大的发展,但并未彻底摆脱贫困落后的不发达状况。表现为:人口众多,人均国民收入低下;农业经济停滞,农民普遍贫困;生产技术落后,资源浪费严重;、住房、卫生保健等各项指标均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经济发展具有"全球性、战略性和关系全局的意义"。同时,我国现在正在进行的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也到了关键时候,深化财政、税收、金融、外贸、投资管理体制的改革必然要求有一个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另外,金融体制改革本身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完善利率作为宏观调控手段的管理体制。因此,从长期来看,我国利率持续上升的可能不大。因为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求提供足够的货币资金以保证经济增长和实现充分就业,而高利率政策是与这一目标相背离的。同时,经济转轨期间,高利率会加大企业运行环境中的困难,不利于国有企业及其他部门改革的顺利进行。  ②从当前的经济形势来看,利率难以上调。自1992年开始,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连续4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宏观调控体系的基本框架已初步确立,宏观经济环境有了改善,整个经济在回落中保持快速增长,尤其是国民经济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如通货膨胀等,已得到明显的缓解。但同时也使得法定利率相对偏高的问题日益突出,这对于充分利用宏观调控的手段,在保持经济总量平衡的基础上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无疑已成为一大障碍。  另外,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每上调一个百分点的存款利率,银行就要多付二三百亿元的利息,这为多数银行难以忍受。因此,从当前经济形势来看,由于通货膨胀的抑制和利率总水平的过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利率不可能向上调整。③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来看,利率有下调趋势。按常规,中央银行确定利率水平的依据为:物价变动、存贷款利差、资金供求关系和货币政策的需要。  近年来,几次微调利率,确实在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经济秩序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1995年采取大力抑制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物价指数逐渐降低,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同时,企业资金紧张与失业等现象日益严重,尤其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紧要关头,因此,在必要的时间内降低银行利率特别是贷款利率以促进经济发展是合理的。  1996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有了较为明显的转变,实际利率已由负利率变成正利率并超过了三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尽管改革开放以来的多数年份我国的贷款增量大于存款增量,但从1994年起,却出现了存款增量大于贷款增量的现象。到1995年上半年,金融机构新增各项存款大于贷款4000亿元以上。存贷差过大,增加了银行经营负担,扩大了银行亏损面,既不利于银行金融中介职能的正常发挥,也将给国有专业银行的商业化进程造成重负性障碍。  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来看,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完善将是未来经济工作的重点,但在目前,股票市场与国债市场的现状还尚不理想。具体来说,股票市场由于长期的低迷徘徊,交易量骤减,投机盛行,这对坚定国有企业股份化改造的信念极为不利。国债市场由于容量小,结构单一,很难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发挥对经济的间接调控作用。这些都需要货币政策予以配合和支持。而实行低利率的货币政策,既可以促进股票市场的发育,又可以降低国债发行的成本,减轻中央财政预算收支与还本付息的压力,对于资本市场的完善乃至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总之,利率作为经济杠杆,其宏观上的作用主要在于调节资金供求,而利率一旦背离了资金供求关系,必然会导致资金供求的不平衡,进而影响整个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并结合利率体系的现实状况及副效应的多方面的情况进行考察分析,适当地下调利率将是不可避免的。  ④对存、贷款利率短期趋势的具体分析。  第一,存款利率必须下调。  首先,银行和各金融机构的存款,特别是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仍将继续增长,从利率政策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与手段来分析,只要现实的资金来源比较充足和平稳增加,不发生大问题,利率下调的可能性就较大。  其次,尽管存款利率已于1996年5月1日有所下调,但现行银行储蓄存款利率仍然不低,定期平均10.76%,一年期9.18%,三年期10.80%,五年期12.06%。这样高的利息率水平无论从国际上看还是从我国历史上看都是极少见的,如果考虑银行自身利益,就有可能和有必要小幅度地甚至较为频繁地下调利率。  最后,从货币流通状况来看,1995年流通现金预计1500亿元,实际投放了600亿元,而1996年第1季度春节前流通现金2592亿元已全部回笼,是历年来回笼最好的一次。这对以后抑制通货膨胀和控制物价将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适度地向下微调存款利率是可行的。  第二,从贷款利率上看,无论是总水平的下调还是结构性的下调,都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降息有利于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自1993年后半年以来,我国经济便开始处于适度从紧的大环境之中,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减缓。为了刺激投资,促使宏观经济在紧缩之后,逐步走出低谷,平稳回升,降低贷款利率是必然的选择。  其次,降息可以减轻企业负担。近年来,全国工业企业的资金利润率仅2%多一点,而贷款利率均在10%以上,尤其对国有大企业而言,所需流动资金数量大、周转慢,利息支出是一大负担。为了促进企业提高效益,减少亏损,稳定就业,就必须及时下调利率。  最后,降息有利于中国经济运行结构的调整。"九五"期间,国家将重点保证农业、基础产业和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这就要求金融信贷继续优化结构,对这些行业实行择优扶持政策,这样就需要贷款利率结构性的下调。--------------------------------------------------------------------------------汇率走势分析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爆炸式的发展和应用,随着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的大幅度提高,世界经济生活的一体化成为当代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与之相伴的世界金融的国际化,是70~80年代以来引人注目的最新发展,金融渗透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突出鲜明。而汇率作为国际金融关系乃至国际经济关系正常发展的重要纽带,已渗透到包围经济生活的几乎一切领域,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正确分析与预测汇价波动,对于政策制订与投资决策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1)汇率决定因素分析①西方汇率决定理论。西方国家关于汇率的理论很多,它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汇率的决定与变动。其中,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国际借贷说、资产市场说与购买力平价说三种。  第一,国际借贷说。国际借贷说是比较早的汇率理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甚为流行。该理论认为汇率决定于外汇的供给与需求,而外汇的供求又是由国际借贷所引起的。商品的进出口、债券的买卖、利润与捐赠的收付、旅游支出和资本交易等都会引起国际借贷关系。在国际借贷关系中,只有已进入支付阶段的借贷,即国际收支,才会影响外汇的供求关系。当一国的外汇收入大于外汇支出,即国际收支顺差时,外汇的供大于求,因而汇率下降;当国际收支逆差时,外汇的需求大于供给,因而汇率上升;如果外汇收支相等,于是汇率处于均衡状态,不会发生变动。该学说由于强调国际收支在汇率决定中的作用,故又被称为"国际收支说"。  把国际收支说作为确定两国汇率的依据,要受到一些条件的限制。首先,两国必须都具备比较发达的外汇市场,国际收支的顺、逆差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在外汇市场的供求上。其次,在两国的国际收支都处于均衡状态的条件下,根据该理论就无法确定汇率的实际水平。  第二,资产市场说。进入70年代以后,工业国家实施了浮动汇率制,欧洲货币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各国金融政策进一步向自由化转换,国际资本流动量越来越大,流动频率也越来越快。同时,外汇汇率经常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动,且经常不能反映各国国际收支的动向,利用传统的国际收支分析法无法解释汇率变动的原因。进而一些经济学家发现人们的资产选择行为与汇率的变化关系密切。所谓资产选择是指投资者调整其有价证券和货币资产,从而选择一套收益和风险对比关系的最佳方案。资产市场说认为各国货币的比价决定于各种外币资产的增减,各种外币资产的增减是由于投资者调整其外币资产的比例关系造成的,这种调整往往引起资金在国际间的大量流动,对汇率发生很大影响。  资产市场说对汇率普遍浮动时期的汇率波动异常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但是,把资产市场说作为确定两国汇率的依据,其限制条件更加严格,要求国内国际金融市场十分发达,短期资本移动对利差变动敏感,资本管制和外汇管制比较松,自由浮动汇率制度普遍实行。  第三,购买力平价说。购头力平价说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外国货币,是因为它在外国具有对一般商品的购买力。因此,一国货币对外汇率,主要是由两国货币在其本国所具有的购买力决定的,即两种货币购买力之比决定两国货币的交换比率。许多实证研究表明,一战以后的一段时期与二战后的固定汇率时期,汇率大体与购买力平价相一致。70年代以来,在浮动汇率制下,由于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日常的汇率波动较大地偏离了购买力平价,但仍然是围绕购买力平价上下波动。因此,购买力平价说作为长期利率决定理论是能够成立的。这个学说至今仍为大多数经济学家所接受,并继续对西方国家的外汇理论与政策发生重大的影响。例如:1985年后期以来,在日元对美元汇率的上升过程中,日本的货币当局常常使用购买力平价说来解释干预的必要性。  同样,把购买力平价说作为确定两国汇率的依据。也要受到一些条件的限制,它要求两国的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大体相同,价格体系相当接近,否则两国货币购买力就失去了可比性。它还要求两国对贸易和资本流动基本上不加管制,商品和资本的流通比较自由,否则两国货币购买力对平价的偏离很难自行消除。  由此可见,国际借贷说、资本市场说、购买力平价说均有不可克服的局限性。因此,必须把三者结合起来,并进一步分析影响汇率变动的其他因素,才能作出正确判断。  ②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一国汇率的变动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既包括经济因素,又包括政治因素与心理因素等。而各个因素之间又有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关系。更何况,同一个因素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间所起的作用也不相同,所以汇率变动是一个极其错综复杂的问题。下面选择几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来集中分析它们对汇率变动的影响。  第一,国际收支。国际收支状况是一国汇率变动的直接原因,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顺差,就会引起外国对该国货币需求的增长与外国货币供应的增加,顺差国的汇率就上升;反之,一国国际收支逆差,它的货币汇率就下降。例如,美国对前西德的贸易逆差使美元兑西德马克的汇率从1985年的3.4390跌至1988年底的1.7685,跌幅高达48.6%。因此,有些经济学家至今还坚持汇率决定的国际收支说。第二,经济增长率。两国经济增长率的差异,往往构成汇率变动的基础,因为它会影响对外贸易和外汇市场交易活动的变化。一般而言,经济增长加速,国内需求水平提高,会引起更多的进口,从而造成本国货币汇率向下的压力。  第三,通货膨胀。一国货币价值的总水平是影响汇率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影响着一国商品、劳务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由于通货膨胀,国内物价上涨,一般会引起出口商品的减少和进口的增加。这些变化通过影响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和该国货币在国际上的信用地位,导致汇价下跌。例如:1974~1975年,美国国内通货膨胀率从11%降为9%,同时,美元汇价保持上升趋势;1977~1978年美国通货膨胀率上升立即引起美元汇价下跌。  第四,财政赤字。政府的财政赤字常常用作预测汇率变化的重要指标。如果一个国家的财政预算出现巨额赤字,则意味着政府支出过度,一方面可能引起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另一方面可使国际收支恶化,二者都会导致汇率的自动下浮。  第五,利率。利率下降,国内资本流出;利率上升,国外资本流入。这种由两地利差引起的套利活动是国际资金流动的一种主要方式。资本流动将引起外汇市场供求变化,从而对汇率发生影响。在通常情况下,一国利率提高、信用紧缩,将导致该国货币升值;反之,则引起货币的贬值。如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提高利率,西欧大量游资流入美国,导致美元汇价上涨,并特别坚挺。  第六,外汇储备。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表明一国干预外汇市场和维持汇价的能力,所以它对稳定汇率有一定的作用。英国政府从1932年起就用部分外汇储备设立外汇平准基金。当英镑汇率下跌时,就卖出外汇买入英镑,促使英镑汇率上升;当英镑汇率过高时、就买入外汇,卖出英镑,使英镑汇率下跌。  后来,美国、加拿大、瑞士等国纷纷效法,设立外汇平准基金。  这一作法也一直沿用到现在,需要指出的是,只有一国拥有足够的外汇储备,才能有效地干预外汇市场,影响汇率短期变动的方向与程度。  第七,心理预期。现实生活中,投资者往往根据自身对未来汇率的主观评价来决定资本转移的数量和方向,这对外汇市场有很大的影响,往往起到加大外汇波动幅度的作用。如1995年日元对美元汇率一度持续上升,其中市场交易者的心理预期起到了很大作用。  ③人民币汇率现状分析。从1988年起,我国实行官方牌价与外汇市场调剂价并行的汇率双轨制,并对两种汇率都采取了有管理的浮动方式进行调整。在此其间,人民币汇价波动频繁,尤其1992年以来,调剂市场汇价大幅度变动,对经济生活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其主要原因是,自1992年春天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推动了进口的需求,对外汇的需求压力加大。同时,通货膨胀日益加剧,城乡人民对人民币信心不足,纷纷购买外汇保值。因此,这段时期人民币汇率大幅下跌。另一方面,外汇调剂市场存在严重缺陷以及官方干预手段无力,市场失真非常严重,投机因素得以乘虚而入,大量的炒买炒卖加剧了外汇的波动。  1994年我国进行了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一方面实现了多轨合并,推行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另一方面,实行新的结汇、售汇制度。在此背景下,汇率自1994年来一反连续贬值的常态,开始"稳中趋升",其主要原因可分析如下:第一,我国宏观调控措施开始见效、金融紧缩力度加大、经济增长速度逐渐降低、需求膨胀得到抑制,因而进口方面不会对人民币汇率形成贬值的压力。  第二,外贸公司不再以,而是以经济效益决定进出口,1993年由120亿美元的逆差转为50多亿美元的顺差,1994年出口在绝对量上超过进口。同时,原来企业外汇留成部分由于结汇、售汇制的实施流入市场,因此外汇供大于求。  第三,外资大举进入。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外投资者不但可以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更看好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因此,外商投资大幅增加,仅1994年,外商投资资金净流入330多亿美元。另一方面,国内利率高达11%,超过美元利率6个百分点,外国短期资本通过各种形式进入中国,套取利差。  由此,实行多轨合并以来,由于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人民币资金相当紧张,外资进入又多,所以出现了明显的外汇供大于求,造成人民币升值趋势。  (2)汇率变动方向预测汇率预测是浮动汇率制的产物,在固定汇率制下,汇率波动总是被限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之内,投资者一般不需要关心汇率的变动。可是在世界各国普遍采用浮动汇率制以来,汇率的波动极为频繁和剧烈。因此,为避免汇率风险而对有关汇率进行各种预测是必要的。汇率预测的方法可分为基本因素分析法和技术分析法两大类。  ①基本因素分析法。我们曾经指出,决定一国货币汇率变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个国家甚至全世界的经济、贸易、金融及政治形势的变化都会影响到该国的外汇供求。这些因素基本上可分为经济因素、政策因素、政治与预期因素等。基本因素分析法突出分析影响汇率的各种因素,并依各种因素发生作用的方向和强度估计汇率的走势。  第一,基本经济因素。基本经济因素如国际收支、通货膨胀等对汇率变动的影响前面已经详细讨论过了,下表也显示了对汇率变动影响较大的部分经济因素。这里仅就利用经济因素预测汇率走势时必须注意的几个方面加以说明。首先,影响汇率的经济因素间关系错综复杂。有时一种因素起着主要的作用,另一种因素起着次要的作用,有时各因素同时起作用,有时甚至起着相互抵消的作用。因此,在预测时,必须全面考虑并仔细分析各因素的作用。  其次,在诸因素中,国际收支状况是影响汇率的直接因素,货币购买力平价是决定长期汇率的根本因素。这两者是决定汇率的最基本因素。而其他因素,尤其是利率水平和实际利率差异则是外汇市场短期波动的影响因素。  最后,在利用宏观经济指标进行分析时,还必须注意区分先行指标、同步指标及滞后指标,他们在汇率预测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先行指标是对未来的生产与消费产生影响的经济指标的统计,包括失业率、股价指数、以M2衡量的货币供应量等。先行指标为市场分析者提供汇率趋势变化的早期迹象。同步及滞后指标则主要是对现在或上一期的经济活动的反映,可显示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并用于肯定或否定先行指标所预示的趋势。同步与滞后指标主要包括GNP、通货膨胀率、工业生产指数等。  第二,基本政策因素。一国对外政策的变动对汇率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尤其是中央银行,往往承担着干预汇率的重任。预测某国汇率变动必须掌握该国中央银行的主要行动,摸清其政策意图。一般而言,中央银行干预市场汇率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中央银行将调整货币政策,以期通过利率的变动影响本国经济活动,进而影响本国货币汇率。这一方法,是在与其他经济政策不相抵触的条件下采用的,代价较小,但达到目标的期限较长。  其次,直接干预外汇市场。为了在短期内实现中央银行的汇率意图,中央银行往往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在外汇市场上直接买卖外汇,以影响外汇供给与需求,进而达到改变汇率的目的。这种方法,虽然较直接,见效快,但有效期短,还要求中央银行有大量的外汇储备。  最后,中央银行还可采取对资本流动实行外汇管制的办法,通过直接控制外汇的来源与分配,强行使外汇供求趋于平衡,达到外汇行市的稳定。这种方法发达国家很少采用。外汇管制办法一般用来应付突发事件引起的金融市场危机。  第三,市场预期因素与政治因素。浮动汇率制实施以来,预期被认为是短期汇率决定的一个中心问题,这是因为外汇市场的每一个波动都是由市场参与者引起的,每个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根据自己对未来的判断进入市场,这种判断就是预期。当他们预期某种货币今后可能贬值时,他们就会大量抛出;而当他们预期货币汇率将在未来升值时,则又会大量买进。预期心理的存在及作用使得汇率的波动更为复杂多变,成为在外汇市场上影响汇价短期走势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  由于资本具有追求安全的特性,因而政治因素对国际资本的流向具有直接和迅速的影响。通常一国政局不稳定的消息将打击对该国经济的信心,由此引发的国际资本净流出将导致对该国货币需求的下降,该国货币汇价就会趋于下跌。应该指出,政治因素对市场的影响是通过改变人们对一国经济环境和经济政策的预期实现的。另外,政治因素是突发性与临时性的,市场很难预测,因此,要评价政治因素的影响必须要结合其他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②技术分析法。技术分析法是指仅仅依靠汇率过去的变动趋势而不依靠其他的信息来判断汇率的未来走向。技术分析法的理论依据是以下三条假设:第一,市场行情说明一切,所有的价格走势都反映在价格走势中。  第二,历史不断重复其自身。  第三,价格按趋势变动,有一定的规律存在。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它来指导自己的实践。  技术分析法如果从K线图(源于1750年日本德川幕府时代)算起,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技术分析的具体方法也有上百种之多。本节主要对运用较广泛的市场动向指数和移动平均线八法则作一介绍。  第一,市场动向指数。市场动向指数计算方法很简单,用当天的汇率值S除以前几天的汇率值B即可。该指数的意义在于:S大于B即指数大于1,就表示汇率今后要上升;反之,指数小于1,表示汇率今后可能下跌。这样,我们可以根据该指数,在大于1时买入外汇;在小于1时卖出外汇。  第二,移动平均线八法则。移动平均线八法则由美国著名投资专家葛南维首先提出,其要点如下:首先是买入时机的选择。一是当平均线从下降逐渐转为盘局或上升,而市价却从平均线下方向上突破平均线时。二是平均线持续上升,而市价却跌破平均线,但又立刻回升到平均线以上时。三是市价趋势线一直在平均线以上,市价虽下跌但并未跌破平均线且立即反转上升时。四是市价突然暴跌,跌破平均线,且远离平均线,则有可能反弹回升。其次是卖出时机的选择。一是平均线从上升逐渐转为盘局或下跌,而市价向下跌破平均线。  二是平均线持续下降,而市价虽向上突破平均线,但又立即回跌至平均线以下。三是市价趋势线在平均线以下,市价上升并未突破平均线又回头下跌。四是市价突然暴涨,突破平均线且远离平均线,则有可能反弹回跌。关于技术分析与基本因素分析之间的关系,历来存在不同的看法。实际上,市场汇率走势归根到底决定于基本因素的变动。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诸多基本因素相互影响,其各自发挥作用的大小又难以测量。因此,只有借助于技术分析才可以更明确地预测汇率未来的走势。  ③人民币汇率走势预测。  第一,用购买力平价理论预测人民币汇率的长期走势。  一是以中美两国现实的物价水平,确定汇率的绝对水平。  按照比较的结果,发现1元人民币在中国的购买力,和1美元在美国的购买力大体相当。扣除物价结构等因素后,根据购买力平价法,人民币汇率对美元应是2∶1左右。  二是以中美两国通货膨胀率,确定汇率的相对水平。假定未来20年,平均通货膨胀率美国是5%,中国是15%,则人民币汇率每年贬值10%。经过20年后贬值到9∶1。如果中国把通胀率控制到15%以内,则20年后,人民币汇率肯定高于目前8.3∶1的水平。因此,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是趋势。  第二,结合国内经济形势与外汇供求理论预测人民币近期走势。  对人民币近期走势的看法,分歧较大,从近期国内外经济形势与政策来看,人民币汇率&&&[2]&&
《利率与汇率走势分析技术》一文由3edu教育网www.3edu.net摘录,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温馨提示】3edu教育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损害了您的权益,请与站长联系修正。
上一篇论文: 下一篇论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汇率和利率的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