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nano sim卡的sim卡号码是多少

imsi是055的手机号是多少 - 问通信专家
已解决问题
imsi是055的手机号是多少
imsi是055的手机号是多少
提问者: &提问时间: &
• 手机上发IMSIdetachindication导致掉话,求分析
• LTE网络,已经知道IMSI,如何用华为后台U2000,进行无线空口灌包,谢谢,急!
• 如何查询IMSI号
• LAI=MCCMNCLAC,
我的IMSI是987,求lai和IMSI的区别?
• 如何通过IMSI查询手机号码
• 中国移动/联通/电信网的一卡多号,主号、副号实质是不是使用同一个IMSI以及CID?
• 中国移动/联通/电信网的一卡多号,主号、副号实质是不是使用同一个IMSI以及CID/ICCID?
• IMSI码如何换算成手机号码
其他答案&(14)
这个要去运营商查吧。。。
&&&&专家指数:4&&&&
只有imsi是看不出手机号码的?
&&&&专家指数:330&&&&
这个和手机号码是对应的,要到运营商的数据库里边去查。
&&&&专家指数:117&&&&
IMSI共有15位,其结构如下:
  MCC+MNC+MSIN
  MCC:Mobile Country Code,移动国家码,MCC的资源由国际电联(ITU)统一分配和管理,唯一识别移动用户所属的国家,共3位,为460;
  MNC:Mobile Network Code,码,共2位,中国移动系统使用00、02、07,中国联通使用01,中国电信使用03,一个典型的IMSI号码为001;
  MSIN: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Number共有10位,其结构如下:
  EF+M0M1M2M3+ABCD
  其中的M0M1M2M3和MDN号码中的H0H1H2H3可存在对应关系,ABCD四位为自由分配。
  可以看出IMSI在NMSI号码前加了MCC,可以区别出每个用户的来自的国家,因此可以实现国际漫游。在同一个国家内,如果有多个移动网络运营商,可以通过MNC来进行区别.
&&&&专家指数:247&&&&
IMSI 和手机号码没关系的呀,IMSI是 sim卡本身就有的,用户选好号码 就把号码附着在SIM上面。号码就可以使用了
&&&&专家指数:32&&&&
通过这个无法查手机号的。
&&&&专家指数:126&&&&
手机号码和IMSI的对应关系运营商是不公开的,基本和ITU规定的一致,后面几位由各运营商定!
&&&&专家指数:19&&&&
找当地核心网的兄弟帮你找找
&&&&专家指数:415&&&&
如何才能找到当在的核心网的兄弟?谢谢!
IMSI和手机号MSISDN号码是有一定映射关系,但是不能通过IMSI直接看出手机号的。
&&&&专家指数:201&&&&
好像有些软件能看,,运营商肯定知道
&&&&专家指数:479&&&&
这个只能换算到号段,具体号码肯定是不可能了~
&&&&专家指数:5053&&&&
你好,那这个号段是多少?麻烦你替我查一下,谢谢!
这个IMSI号和手机号在HLR上有对应关系,在运营商的营帐系统里面也可以查到,但是这种对应关系不是固定死的,例如补卡时就会发生改变。
&&&&专家指数:296&&&&
我只知道中兴TD网管系统是可以根据IMSI查到手机号码的,但看你这个联通的是不晓得的。
&&&&专家指数:-1&&&&
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国际上为唯一识别一个移动用户所分配的号码IMSI共有15位,其结构如下: MCC+MNC+MIN MCC:Mobile Country Code,移动国家码,共3位,中国为460; MNC:Mobile Network Code,移动网络码,共2位,联通CDMA系统使用03,一个典型的IMSI号码为001;MIN:共有10位,其结构如下: 09+M0M1M2M3+ABCD 其中的M0M1M2M3和MDN号码中的H0H1H2H3可存在对应关系,ABCD四位为自由分配。 可以看出IMSI在MIN号码前加了MCC,可以区别出每个用户的来自的国家,因此可以实现国际漫游。在同一个国家内,如果有多个CDMA运营商,可以通过MNC来进行区别.&移动台国际ISDN号码(MSISDN):在公共电话网交换网络编号计划中,唯一能识别移动用户的号码。根据CCITT的建议,MSISDN由以下部分组成:MSISDN=CC+NDC+SNCC=国家码 (中国为86)NDC=国内目的码SN=用户号码若在以上号码中将国家码 CC去除,就成了移动台的国内身份号码,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手机号码"目前,我国GSM的国内身份号码为11位。每个GSM的网络均分配一个国内目的码(NDC)。也可以要求分配两个以上的NDC号。MSISDN的号长是可变的(取决于网络结构与编号计划),不包括字冠,最长可以达到15位。国内目的地码(NDC)包括接入号N1N2N3和HLR的识别号H1H2H3H4。接入号用于识别网络,我们目前采用:139、138……。HLR识别号表示用户归属的HLR,也表示移动业务本地网号。详细的讨论举例:只是WCDMA模糊查询& ----如果想要知道具体的号码,还是到机房交换上去查询吧,或者打机房电话,让他们帮你查----。IMSI46001 0642 7 03611
107145618631560130& 696-95674
0642472064
&&&&专家指数:20774&&&&
谢谢,我已经看出来我要查的这个号码了,只是换了一个手机在使用发了信息过来,其号码并没有改变是联通186的号。
• 手机上发IMSIdetachindication导致掉话,求分析
• LTE网络,已经知道IMSI,如何用华为后台U2000,进行无线空口灌包,谢谢,急!
• 如何查询IMSI号
• LAI=MCCMNCLAC,
我的IMSI是987,求lai和IMSI的区别?
• 如何通过IMSI查询手机号码
• 中国移动/联通/电信网的一卡多号,主号、副号实质是不是使用同一个IMSI以及CID?
• 中国移动/联通/电信网的一卡多号,主号、副号实质是不是使用同一个IMSI以及CID/ICCID?
• IMSI码如何换算成手机号码
相关资料下载
<font color="#82人关注
<font color="#76人关注
<font color="#77人关注
<font color="#35人关注
<font color="#76人关注
<font color="#31人关注
<font color="#00人关注
<font color="#31人关注
<font color="#人关注
<font color="#52人关注
聘: 需求人数:2 人
地点:昆明市
聘: 需求人数:2 人
地点:海外
聘: 需求人数:20 人
地点:成都市,昆明市
聘: 需求人数:1 人
地点:海南省
聘: 需求人数:2 人
地点:宜宾市
聘: 需求人数:4 人
地点:沧州市
聘: 需求人数:3 人
地点:安徽省
聘: 需求人数:5 人
地点:百色市,河池地区,崇左市,柳州市,玉林市
聘: 需求人数:10 人
地点:保定市
聘: 需求人数:10 人
地点:邯郸市
赞助商链接
Powered by4G时代移动用户需要换SIM卡 联通用户无需换卡背后的秘密_新浪上海
4G时代移动用户需要换SIM卡 联通用户无需换卡背后的秘密
新浪上海评论
  很多已经办理了联通4G的小伙伴或许知道,3G老用户转网既不需要换号也不需要换卡,只需要到营业厅签上一堆文件,选择自己喜欢的套餐就可以。可是亦有移动用户表示,转4G网络是需要到营业厅更换SIM卡的,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SIM卡在我们的网络使用中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大概也是很多同学好奇的问题。
4G时代移动用户需要换SIM卡 联通用户无需换卡背后的秘密
  2G时代的SIM卡已经不安全了
  SIM卡这件事物并不是随同手机的出现一起出现的——早期被称为“0G”的无线技术拓荒时代,移动通信系统就没有SIM卡这种东西,那个年代设定一个机器一个号这样的通讯方式。相对来说一机一号的问题主要并不在于手机丢了,号码也跟着丢,换手机就必须换号码,而在于整个通讯系统基本没有安全性可言,电话经常被盗打窃听,因为这其中并没有特别行之有效的数据加密方案——无线网络在空气中传播的特性决定了它的安全系数实在是很低。
  于是后来出现的SIM卡主要作用之一就是加强通讯数据的安全性,不管是哪一种SIM卡,包括了CDMA&1X的UIM卡、CDMA2000的RUIM卡,以及中国联通现如今的USIM卡,其主要作用基本都在对用户的鉴权、对通讯数据的加密,以及信息存储。其中最后一个信息存储,比如用户存储联系人、短信之类的功能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已经变得不是那么重要——比如标定64k和128k的SIM卡,这里的数字指的就是SIM卡可存储数据的容量,除了用户可用于存储联系人和短信,运营商也可在其中定制一些服务(实际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出现1GB容量的SIM卡)。
1991年的全尺寸SIM卡就像信用卡那么大,随着手机渐小的趋势才变得越来越小
  过去2G时代就流行开的那类普通SIM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确实令移动数据通讯的安全性提升了不少,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老旧的加密机制越来越显现疲态。去年的黑帽客大会上,德国信息安全专家Karesten&Nohl就宣布找到了SIM卡的加密漏洞,他说“给我任何一个电话号码,我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远程控制它,甚至复制”,可以在机主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发送短信以及进行金融诈骗,这意味着全球几亿手机用户面临安全问题,老式SIM卡于此正处于被淘汰的边缘。
4G时代移动用户需要换SIM卡 联通用户无需换卡背后的秘密
  这类老式的SIM卡中存储了号码、网络归属信息,在手机开机后选择该网络的某个基站登录,网络就会验证其身份,这就是前文所谓的“鉴权”,鉴权完成后就可以正常使用手机网络了。经常看新闻的小伙伴应该知道“伪基站”的存在性,伪基站能够伪装成运营商的基站通过短信群发器在一定范围内向用户手机发出各类欺骗短信。老式SIM卡会将伪基站误认为运营商的基站,并且在伪基站上完成登记,此后伪基站就可以对其大肆进行垃圾短信发送了。
4G网络不仅需要高速,还需要安全
  联通3G用户为什么不需要换SIM卡?
  早在2G向3G时代过渡时代,中国联通就率先要求转网用户将正在使用的普通SIM卡更换为USIM卡,不过当时移动并没有这么做。USIM卡在鉴权的时候是双向认证的过程,能够判断对方是否是正常网络,如果发现是伪基站就不会登录,也就不会受到伪基站的影响。这是现如今联通的3G老用户转网不需要换SIM卡的主要原因,实际这个方便之门是前两年就开启的,也算是3G至4G平滑过渡减少支出的前期准备,移动用户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就有那么点麻烦了。
  当然普通SIM卡存在的安全问题并不止上面提到的伪基站这一项,USIM卡在这种双向鉴权之后也就对通讯数据的加密机制做了进一步强化,即便只是从安全的角度考虑,USIM卡的使用也是绝对必要的。
联通3G和4G手机都在用USIM卡
  USIM卡的更多应用与未来的发展
  除了安全性的提升,USIM卡相比过去的SIM卡还有其他方面的提升,比如机卡接口速率达到230bits/s,这个数字比SIM卡要高很多,另外同时支持4个并发的逻辑应用,支持更丰富的STK逻辑通道——虽然这些实际跟普通用户的关系都不是很大,但对运营商的业务扩展是有意义的,另外还有像是电话号码簿每个联系人都可以对应多个号码和多个昵称——即便在智能手机时代这个功能的意义算不上太大。
  此后的USIM卡除了承载4G网络通讯之用,未来的扩展方向还可以包括对NFC支付提供支持——在NFC的支付实现上,除了NFC必要的控制器模块,还需要SE组件(安全芯片)的配合,后者主要考虑的是支付安全性问题,SE芯片解决方案之一就是集成到运营商所推的SIM卡中,这也是未来我们能够展望的技术。
NFC支付解决方案之一就需要依靠SIM卡
  一片看似简单的小卡片这些年来走过的历程并不简单,不管是SIM卡尺寸近20年来的变化,还是SIM向USIM的转变。对于那些仍在坚守联通2G阵营的超级老用户,或许在考虑安全性问题的状况下还是对老式的SIM卡做个升级比较靠谱,即便自认为没有敏感信息可供泄露,成天收到伪基站发来的垃圾和欺骗短信也是一件恼人的事;至于联通3G用户,在不需要换号以及换SIM卡的情况下就能升级到4G,确实也显得很方便,只是去营业厅跑一趟的事,更何况4G的资费比2G/3G时代都合理很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联通sim卡号码查询 的文章

 

随机推荐